汉字书写教学论文

2022-04-1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汉字书写是基本的语文素养之一,汉字书写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汉字书写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汉字书写教学论文 篇1:

加强汉字书写教学重拾汉字艺术之美

汉字和汉字文化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以其独特的形态,深刻的内涵,享誉世界语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语文教学绝不可忽视汉字教学。教育部曾先后出台《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不断强调在中小学开展写字教学的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书写提升到很高的位置——“学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并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对加强汉字书写教学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力求将汉字教学落到实处。

一、 写字教学地位的重要性进一步彰显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重视写字教学,然而课改实施十年下来,学生的写字状况依旧令人堪忧。中小学生中写字不规范、不端正、错字频出的大有人在,很多学生的作业信手乱涂,能写一手整洁、漂亮汉字的学生很少。笔者最近随机抽取七年级一个班的作文簿进行书写情况的统计:本学期第一次习作,全班42位学生写出了252个错别字;有13位学生的字迹较难辨认,仅有3位学生的书写达到规范、整洁、美观的要求。可见,当前中小学生陷入“书写危机”之说并非耸人听闻。

究其原因,除了电脑普及对汉字书写带来较大冲击,外语学习过于强势导致对汉字书写的忽视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语文课程中写字教学的缺失。在占语文课时最多的阅读教学中,多数教师忽视了写字指导和书写训练,没有对学生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致使学生没有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常识,没有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正是基于当前汉字书写的现状与背景,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较之于《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强调了写字教学不仅在第一学段要加以重视,第二、第三、第四学段也不能忽视,也就是说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写字是一项慢功细活,写字这一技能的养成是年复一年、反复练习的结果。只有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都重视写字教学,才能使学生一以贯之,养成规范的写字习惯并一生受用。

语文教师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写字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汉字除实用外,还有欣赏的价值和特点。香港著名实业家安子介先生称“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说:“汉字能使人产生联想,而联想是一切创造发明之母。”不少国内专家研究表明:学习汉字能够促进智能发展,练习书法可以开发右脑。当前,学说汉语、学写汉字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成为一种新的世界潮流。写好字是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热爱祖国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教师要树立“教学生语文首先要教学生把字写好”的思想,把写字教学置于语文教学的根本地位。其次,要帮助学生提高对写字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学生的认识提高了,才能产生内驱力,才会有自觉的练习动机和积极的练习行为,书写水平才能得到提高。

二、 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确定更为科学适切

将《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写字教学目标与内容的明显变化。

1. 要求会写的字数量有所下降。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提出多认少写,识写分开,遵循了汉字学习的规律,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识字量和写字量的增多,加之语文课时的减少,教师拔高要求,识字写字的任务偏重,导致学生学习紧张,课业负担重。特别是农村及偏远山区学校因识字环境的局限,对识字写字数量偏多偏重反应更为强烈。为了减轻学生负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适当降低了识字写字的数量。

第一学段,会写的字只需达到原先的下限要求;第二学段,要求会写的字减少了400个。此外,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要求会写的字减少为2500个。会认和会写字数量的下降,既是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要求,也是提高书写质量的有力保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还附录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便于教师以此为依据对学生写字情况进行调整。

2. 强调写字姿势与习惯的养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特别关注写字姿势的纠正和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在每个学段都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正确的姿势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快速发育阶段,任何不规则的书写姿态都将有碍于身体发育。执笔姿势不规范,对手指甚至整个手臂的发育都不利;而坐姿不对,如上体不直,又会影响脊椎骨的健康发育;头低得太下影响到视力,更是非常普遍的事。因此,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绝对不能置写字姿势于不顾,要正确引导,反复强调,以保证写字姿势的正确,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关注写字过程中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如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有主动写字的愿望”,在第三学段的目标与内容中增加了“书写力求美观”的要求。这些新增的目标与内容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写字过程中情感态度以及审美趣味培养的关注。汉字的音形义有密切联系,这是它与世界上其他文字明显不同的地方。如果学生懂得这个字为什么这么写,就会领略到它的文化内涵,提升审美情趣。例如,“旦”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意思是清晨;“暮”是太阳落入了草莽中,意思是傍晚;“东”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意思是东方……教师若能多挖掘汉字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学生的书写过程就会成为体验和展现中国文化深厚历史积淀的过程,其情感态度与审美情趣的培养就不言而喻了。

三、 教学与评价建议更具有操作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字的教学与评价提出了更富有操作性的建议。首先是每学段的要求更加明确,如在教学建议中提出:“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这一建议无疑是给写字教学下了一剂猛药。然而据笔者调查,大多数语文教师由于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语文课堂中写字的时间都得不到保证,就更不用提写字的效果了。

每天语文课中10分钟的书写时间能否落实是习字教学的关键。这10分钟不仅是时间得以保证的要求,更体现了教师要对学生的书写作具体化的指导。所谓具体化指导,就是要和学生一起分析字的构造特点和组合规律。汉字是象形文字,笔画组合和部件配搭都有规律可循。例如,笔画组合上的规律有:横撇组合的,若横长,则撇短(像“布、右、有、希”等字),若横短,则撇长(像“龙、左、灰、尤”等字);横竖撇捺组合的,若横长竖短,则撇捺宜缩(像“梁、染、栗、杂”等字),若横短竖长,则撇捺要伸(像“束、朱、本、术”等字);左右、上下、半包围、全包围和“品”字形结构的字,也都有各自的规律可循。教师只有依据汉字书写的规律加强指导,课堂10分钟的练字才能真正达到实效。

教师还要重视毛笔字的教学。中国传统书法流传几千年,博大精深。当前,书法艺术在国际上更是独放异彩,越来越受到海外人士的喜爱和重视。学习书法并非要求人人成为书法家,而是通过学习规范书写,养成严谨而良好的人格风范,陶冶高尚情操,突出书法教育的美育作用。毛笔字教学是当前写字教学最缺失的环节,大多数学校放弃了毛笔字的书写练习,导致学生对毛笔字的书写要领一窍不通。毛笔字的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第二学段开始,按“描红——仿影——临帖”的过程练习。结合2011年8月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在三至六年级的语文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课时的书法课。还可在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开展毛笔字的教学与练习,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毛笔字书写水平。

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语文教师务必要根据课标的新要求,切实重视和改进写字教学,帮助学生尽快提高书写水平,重拾汉字之美。

(编辑:郝婵)

作者:张少华

汉字书写教学论文 篇2:

落实新课标要求切实搞好汉字书写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汉字书写是基本的语文素养之一,汉字书写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汉字书写教学有什么重要意义,汉字书写教学的现状如何,汉字书写教学的症结何在,应如何搞好新课标下的汉字书写教学?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

一、汉字书写教学的重要性

汉字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美观、流利地书写汉字是一个现代中国公民基本语文素养的体现。搞好汉字书写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技能,奠定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同时也能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汉字书写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汉字书写教学的现状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到学校去听课,检查学生的作业,评阅学生的语文试卷,给我的突出印象是:中小学生大多不注意写字的姿势,书写基本功太差。就写字的姿势来说,或握笔姿势不对,或身体与课桌的距离不合适,或弯腰曲背趴在课桌上书写,或书写时肩膀一边高一边低,这些不良的写字姿势,对学生的生理健康都是不利的;就书写的汉字来说,能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美观的少得可怜,不少学生的书写字迹潦草,字体难看,至于错别字更是频频出现,令人不忍卒读。总之一句话,汉字书写教学的现状确实令人忧虑,已到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三、汉字书写教学问题的症结

造成中小学生汉字书写教学水平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汉字书写的根基没有打好,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其次,是过大的作业量,挤占了学生进行正常书写的时间。随着所学课程的不断增多,学生的作业量也相应地加大了,尤其是各种课外资料的大量涌入,更是让学生应接不暇。学生为了完成作业,只得龙飞凤舞地乱写一通,至于书写的好坏就无暇顾及了。再次,淡化汉字书写教学,也是造成学生汉字书写水平下降的原因。不少教师认为汉字书写教学应是小学低年级的事情,随着年级的增高,应以讲授知识为主,不应再进行汉字书写的教学了, 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汉字书写教学应贯穿中小学教学的始终。最后,计算机汉字输入,对汉字书写教学也是一个不小的冲击。录入文字依赖电脑,久而久之,汉字书写能力逐渐退化。

四、应切实加强汉字书写教学

1.提高对汉字书写教学目的和意义的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搞好汉字书写教学,首先要提高师生对汉字书写教学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端正、规范、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是一个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汉字书写还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搞好汉字书写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字技能,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进学识修养。

2.教师要练好汉字书写基本功,起到表率示范作用。

“打铁还得自身硬”,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教师首先要练好内功,以自己端正、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为学生作好示范。为了提高教师的汉字书写水平,许多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写好“三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这一做法值得推广。需要指出的是加强汉字书写教学,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不只是语文教师的任务,也是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责任。只有所有教师汉字书写基本功扎实,并且能对学生的书写严格要求,汉字书写的现状才能得到根本的改观。

3.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教学的各项要求。

要搞好汉字书写教学,就要明确汉字书写教学的要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了“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对各个学段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二学段(3—4年级)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第三学段(5—6年级)用硬笔书写楷书,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四学段(7—9年级)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进一步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以上四个学段对汉字书写教学的要求是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这是符合汉字书写教学规律的。只有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教学的各项要求,才能循规成圆,依矩成方,进而养成习惯,形成能力。

4.创设汉字书写教学的良好环境。

要积极倡导大语文观,创设汉字书写教学的良好环境。要在学校、教室营造书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学校的橱窗、板报、宣传标语、布告栏等都要做到书写清楚、工整、规范;教师的板书、作业的批语也要时刻注意做到清楚、工整、规范。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有益影响。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开展经常性的书法比赛活动,激发学生汉字书写的积极性,提高书写能力。

5.改进汉字书写教学的评价方式。

目前,汉字教学的评价方式单一,只关注写得对不对,不关注写得好不好,更不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与身体健康以及写字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作用。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必须改变,否则,汉字书写的现状很难得到根本的改变。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在汉字书写教学评价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在中考语文试题中对汉字书写加以关注,有的要求根据注音把相应的汉字写在米字格中,既考查了汉字的默写,又考查了书写的规范化程度;有的在作文评分标准中把“书写”单独列为一项,占有相当的分值比例;这种通过考试来促进汉字书写教学评价方式的改进的做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方扶余

汉字书写教学论文 篇3: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字书写问题及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以维吾尔为主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字书写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同时就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 双语教师 汉字书写

一、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字书写存在的问题

1.写字姿势不规范

维吾尔族的文字由三十二个阿拉伯文字母(夏迪娅·依不拉音,2006)组成,和英文、拉丁文等语言文字一样同属表音文字,书写时从右至左。汉字书写时则从左至右,与维吾尔文字截然相反。由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们习惯于维文的书写方式,而且汉语和汉字书写在教学之余很少使用,规范的汉字写字姿势对于他们反而不习惯。多数老师写字都是爬在桌子上,书本和纸张少有放正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书本和纸张都是向左倾斜。对于少数民族老师来说头正、胸舒、臂开、足安的正确写字姿势不能保证,就失去了写好汉字的基础,就不能保证横平竖直,结构平衡的的汉字造型特点,所以多数情况下双语教师们写的汉字都是歪斜的。

2.笔顺规则不讲究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们对汉字的笔顺规则绝大多数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正常的规则是点在左上先写点,点在右上最后写点,点在中间先写点。但是绝大多数老师们不论点在何处,写完所有部件最后点点儿。即使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如“轻”、“牲”、“烂”等笔画稍微复杂的汉字,左偏旁的书写从规则上严格来讲也少有正确。半包围结构如“边”字多数情况下都是先写走之旁,再写力。“病”字都是病字框写好两点再写一撇。全包围结构如“团”“国”等字都是写好方框,再往里填“才”字和“玉”字。“口”字往往是写好一竖后,“横折”和最后一“横”画一个似圆非圆、似方非方的弧线一笔完成;要么就是写好一竖后,像写一个阿拉伯数字2、一笔完成。所有这些看似不正确的笔顺,在老师们书写汉字时又如“剑桥大学效应”(徐彩华,2010)一般不影响整字的认读。

3.笔画书写不准确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笔画书写问题非常突出。根据观察和比对发现,他们往往将“横、撇和提”混淆,从笔形和字形上难以确认。在静态条件下书写时不能保证横画的水平、方向和起止停顿,因而造成笔形的错误。在书写横画时不注意角度和方向、随手一划,分不清是横还是提;写提时不是从下往上保持45度向上,而是从上往下一笔,更像撇而不是提。写捺笔时无论平捺、斜捺和反捺都是随手一划,不管方向、长短、起止、造型。写点时不论竖点、撇点、顿点、捺变顿点还是挑点等等,一律随手一点、头重脚轻,无方向、长短变化,更无造型可言。横折的笔形如圆弧状,无转折的用笔趋势。竖画不能写得垂直、挺拨亦如圆弧形等等。如果说少数民族老师汉字书写的笔画在运笔轻重上有变化的话,那就是不管任何方向、不论任何笔画一律前重后轻、有起笔但无明显收笔动作。汉字书写时讲究的起止变化、抑扬顿挫都难觅身影,汉字笔形、笔画的方向都不准确。

4.部件书写不成形

少数民族老师们在汉字书写时基本笔画写不好后直接影响部件和整字的形体和结构。特别是在部件中表现非常突出的现象就是笔画和笔画之间无关联,承接不清楚。如“皿”字底第一笔“竖”画和“横折”不衔接(按书法的要求本该如此),“横折”和最下面的“长横”不衔接;中间的两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最下面托底的“长横”碰巧了能和其中的一竖或两竖衔接,碰不巧时与四竖彻底分家。“马”字旁中“横折”和“竖折折钩”以及最后一“横”三个笔画之间有时无一处衔接。汉字笔画如同无组织、无纪律的“散兵游勇”。部件书写从笔画上没有组织就也无法成“形”,更谈不上有“型”。由这些部件构成的整字往往也是这样,到处透气、松垮歪斜。

5.整字结构不方正

少数民族老师对汉字“结体”的概念一无所知,对楷书的结构特点也不甚了解,所以在汉字书写时脑海中无方块字的意识,再加上诸如写字姿势、笔顺、笔画、部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的结果是整字结构歪斜、笔形控制不好,笔画长短参差不齐。特别是少数民族老师们往往将竖画和折笔写成圆弧状,字形多数向左倾斜,即使其余笔画写得再好,成形后的汉字仍然犹如一个个塌肩驼背的“老人”毫无生气可言。

6.汉字造型不美观

汉字的书写反映人的精神气质和感情寄托,笔画之间顾盼有情、映带有姿,结构之间互相避让、相映成趣,它反映的是人的精神面貌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和宇宙观。汉字的字形体现着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感,汉字的美体现的是汉字形体的美、结构的美、最终是人的美。这些对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双语老师们来说完全不了解,之前也很少有老师讲解和教授。

少数民族双语老师的汉字书写从汉字加工的最基本单元“笔画”开始就存在诸多问题,再加上对汉字结构和书法文化的一无所知,汉字整字造型的美观也就无法保证。

二、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字书写问题原因探析

从母语负迁移的角度来说写字姿势的难以纠正,“竖”画和“横折”写成圆弧状以及汉字成字过程中最后点点儿都是受其影响所致。笔者对收集的语料进行比对发现,少数民族老师们将维文书写的笔法用到汉字书写的过程当中,从一些笔画的表现形态上观察,两者是相似的,“竖”画和“横折”写成圆弧状即是典型表现。另外、维文由线条和点构成字母,在书写时都是先写好线条再点点,这种维文的书写规则和习惯直接迁移到汉字的书写中就是将汉字所有笔画写完后最后把所有的点儿点上。

从汉字本身的影响来说对汉字声调的一头雾水和对汉字构意功能的不理解以及对同音异形字和形同相似字的捉摸不定给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汉字认知造成很大的麻烦。就汉字书写来说笔画的变化和偏旁部首位置不同时书写方式的变化让老师们头晕。而老师们采取的办法则是不管你何种变化和方法,我只按习惯去写。

从汉字教学的角度来说,双语老师们在小学阶段一开始的汉字认知过程中没有形成正确的汉字书写方式以及对汉字结构的正确把握,一旦形成习惯和定势后,在大学的教学和双语教师职后的培训中改变起来就比较困难,当他们回到教师的工作岗位上之后,只能“以讹传讹”,继续制造和延续着问题和错误,所以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汉字书写问题必须加强。

三、在教学中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法

1.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整个学期的教学以及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始终如一地、不厌其烦地对学员在汉字书写中出现的诸如写字姿势、笔画、部件、笔顺、结构等等问题进行反复讲解、示范、指导和评价。通过不断的循环和滚动以及学员们轮流上黑板用粉笔书写和现场进行钢笔书写的训练,不断地反复形成刺激来强化记忆,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们对第二语言的熟练程度和心理词典的建构,最终达到掌握和运用的目的。

其次,写字教学和方法能否有效执行,其关键之一就在于评价是否有效。通过作业批改和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老师们的学业成就评价,鼓励老师们不断努力和改变。而整个教学过程将学业评价和表现性评价有机结合,将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并重,多重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有效促进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们对汉字书写基本知识的认知,也有效提高了汉字书写的技能,达到了提高书写效果和掌握正确方法的目的。

第三,根据成人学习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易于记忆的特点,本人一方面用汉字本体发展和构形学的知识强化少数民族老师对汉字词形体结构的认知,用书法典故和汉字背后的文化观和哲学观来启发双语老师们理解汉字书法的形体美、结构美、神采美,告诉老师们汉字的美最终体现的是人的美,给老师们讲“字如其人”的道理。同时本人选择用肢体语言表现少数民族老师们在汉字书写中出现的字形结构和笔画的问题,既营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又形象地将汉字书写的问题予以展示,使老师们对于问题乐于接受、注意改正,这在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在教学中重点解决的问题

(1)强调汉字书写用笔的方法

在本人的教学中将正确的用笔方法自始至终地贯穿于汉字书写教学的全过程予以强调和纠正,使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们在提笔写字之时即有“起止、快慢、轻重和方向”的用笔变化和节奏感。同时努力纠正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字书写时的不良习惯和不正确的方法以及汉字笔画书写时的随意性问题。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大多数老师在有意注意时能以正确的写字姿势、掌握和运用正确的用笔方法进行汉字书写。对于部分左撇子和“积习难改”的老师在态度上予以容忍,但要求他们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将正确的方法教给他们的学生。

(2)强化对汉字笔画以及变化了的汉字笔画的练习

根据汉字构型学的理论,在教学中本人强调了汉字“书写元素”(朱志平,2002)即笔画的正确书写并加强了基本笔画的练习。通过正确的运笔方法特别纠正少数民族老师在汉字笔画书写过程中出现的牛头、鼠尾、笔画圆转等等问题,特别强调汉字笔画和变化了的笔画在汉字不同位置出现时的形态、方向以及用笔特征。

(3)坚持正确的笔顺规则,对汉字部件的书写进行分门别类的强化训练

在汉字构形元素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努力做到两个坚持: 首先,始终坚持按照正确的笔顺规则进行强化训练,虽然安然提出对汉字的笔顺问题可以有包容的态度,但是本人认为笔顺规则是将汉字笔画有效组织为部件再到整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减少汉字书写偏误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必须严格遵守。通过教学的检验,老师们在有意注意时,倒笔画和连笔画等笔顺问题明显减少。

其次,始终坚持对汉字部件进行分门别类的教学,将汉字偏旁部首书写的规律性的特点予以总结并使双语老师们形成一致的经验。如“林”、“明”、“朋”等左右结构的汉字,左偏旁约占汉字整字的二分之一,“伙”、“持”、“骑”等左右结构的汉字,左偏旁约占汉字整字的三分之一;半包围结构外围部分占汉字整字的三分之一等等。通过强调“构形元素”的位置关系使少数民族老师们在汉字认知上形成空间意识,进而为整字的结构组成和结构意识打下基础。

(4)强调楷书的结构特点,强化对汉字对称与均衡形式美感的认识

在整字的书写练习中,一方面将汉字正字法的要求介绍给老师们,同时重点对汉字对称与均衡的结字特点和形式美感进行讲授。让老师们在整字的结构中去把握和体会汉字部件的空间位置,反过来也让老师们去观察和分析部件的空间位置不当给汉字整字结构带来的问题。这对于少数民族老师们理解汉字结构的形体美、造型美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另外,少数民族老师们与生俱来的对艺术形式的敏感为结构方正、字形匀称的汉字书写带来锲机。在教学中以此为基础进行升华,给老师们指出汉字的美,最终是表情美和人的美,鼓励老师们写好汉字,并增强他们写美汉字的信心。

(5)对汉字整体布局结合书法中行款和章法的要求进行反复训练

在教学中,本人对诸如行款和章法以及书法作品的格式要求之类的书法常识向老师们做了必要的介绍、讲解和练习,一是使老师们对汉字整体篇章书写时的相关问题予以重视和有所把握,同时使老师们对汉字书法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这对于他本人的汉字书写和结束培训后在自己的汉字书写教学中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少数民族老师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注意时因为书写速度的原因,难以完全按照正常书法规范的要求书写,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们都会有意注意,会努力按正确的方法和规范的要求进行汉字书写。相信他们也会把正确的方法和规范的要求带到自己的教学中去。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们结合板书设计从用笔、结字、行款和章法等书法四要素进行规范要求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四、结论

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字书写存在的问题,本人经过几轮的教学检验后,可以形成以下一些认识和建议:

1.本文一方面反映了本人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汉字书写问题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提供了本人在汉字书写教学中运用的方法和思路。对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来说,结合实际在注重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训练、轻松愉快教学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

2.对于少数民族的双语教学实践必须以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双语教学不能仅靠教师个人的教学经验来组织教学,如何避免教条的教学组织和单一的教学手段是每位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3.教学研究应更加注重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而不能只从语言学角度对问题进行描述和阐释。

参考文献:

[1]夏迪娅·依不拉音.维吾尔民族汉语教学历史与现状研究[D].2006

[2]朱志平.汉字构形学说对外汉字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4)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441

作者:李剑文

上一篇:晚清汉学研究论文下一篇:学校德育探讨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