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积累,善运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024-05-01

勤积累,善运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精选3篇)

篇1:勤积累,善运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勤积累,善运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2011版)《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要提高运用能力,必须先学会积累储存,就好比一个仓库里的货,必须形式多样,应有尽有,才可能供得应求,运作自如。所以,笔者认为,在我们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累与运用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但在现实教学中却与愿相违,批改学生的作文,常常有这样的叹息:怎么文中找不到几个成语,甚至一个也不见影儿!在一次题为《童年趣事》的作文中,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在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时大都用上“我高兴极了”,有时一篇文章中就出现好几处这样的心情描写。显然,学生在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头脑里搜索不到其它表达快乐心情的成语可以做为更好的表达方式。假如不改变学生存在的这种现象,那么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就会原地踏步,甚至大大减弱,让我们的语文教学陷于尴尬的境地。

成语, 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 学习语文, 积累一些成语, 确实很有必要。针对现在的教材, 综合性学习、各种考试也把成语的掌握运用列入了试题的范围。关于学习成语, 必须重视日积月累, 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花费了差不多一学期的时间让学生积累常用成语,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期盼与各位共勉。

一、勤积累,乐输入,丰盈知识储存

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是学习者学习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没有语言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语言输入的内容、数量和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习的质量和速度。成语也一样,积累是输入,运用是输出。所谓积少成多,知识的宝塔都是在日积月累中堆砌而成的。我从开学伊始,就按计划让学生在每天的作业中增加一项固定的任务,那就是积累。积累的内容很多,有诗歌、谚语俗语、名言警句,当然其中份量占得最多的还属成语。

首先是课内成语积累。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大都有出现成语,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内容,对成语的理解较为深刻,积累下来不费吹灰之力。特别是在每一单元的“词语盘点”中,都会给我们归纳出一些应该掌握的成语。不管是课文中的成语还是“词语盘点”中的成语,教学时,我都会让学生一一记录下来,并背诵积累,每一课默写一次,每一单元再默写一次,通过反复复习再现的方式进行加强巩固。一学期下来,学生在课内积累的成语就可达上百个。

其次是课外成语积累。每教学一篇课文,我会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相关的课外成语。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我会让学生积累关于写小草、写草原的成语,如广袤无垠、绿草如茵、一马平川等;教学《桥》一课时,我会让学生积累关于描写人的精神品质的成语,如德厚流光 高情远致 高山景行等;教学“词语盘点”时,我向学生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同时也会让学生去搜集与这方面相关的成语,如聚沙成塔、集液成裘、跬步千里等。除了依靠课本的延伸来引导学生积累成语外,我还抓住课外活动的契机,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成语。如学校庆祝“六一”儿童节时举办了歌唱比赛,我让学生积累关于描写歌声美的成语,如婉转悠扬、燕语莺声、余音绕梁、莺舌百啭、如闻天籁等;学校举行篮球比赛,我就让学生积累关于描写运动场面的成语,如生龙活虎、人流如潮、你追我赶 争先恐后、力争上游 不甘落后等;如果我当天特别表扬了某些同学学习认真,我会让学生在当天积累关于与学习有关的成语,如好学不倦、笨鸟先飞、学无止境等;如果我们学校正举行大扫除,我会在当天让学生积累关于形容干净、整洁的成语,如一尘不染、井然有序、焕然一新等„„

总之,课外的积累途径可以千百条,但最好都遵循一个原则:让学生的积累与他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这样,学生对这些成语的敏感度较大,避免了枯燥乏味,更显乐趣,积累的知识自然会更为深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正确引导学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终究会让学生的成语储存越来越丰盈。

二、善运用,敏输出,提高综合素养

在上面讲过,积累是输入,运用即是输出。积累了一定数量成语后,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

趣,让他们觉得英雄有用武之地, 激发积累运用的内动力。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通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语文竞赛活动来巩固学生积累的成语, 在活动中培养他们运用成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激发趣味活动,运用成语

1、成语接龙赛

在教学“词语盘点”时,我会先让学生玩一玩成语接龙的游戏。成语接龙活动较为活跃,学生很容易投入其中。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毫不示弱,力争上游,竞赛总是在持续的激烈中被我喊停,原因有二:一是时间的关系,一是为了吊一吊他们的胃口。只要我觉得达到目的,就会毫不犹豫地结束这项活动。学生总是余兴未了,有时下课了还在继续接龙,这就是我要的效果。

成语接龙是提高学生积累成语兴趣的有效游戏,也是让学生提取储存成语的一种加工方

式,只要不断地加工运用,成语就会在头脑中留下更深的痕迹。

2、限时写成语比赛

每周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成语比赛“看谁写得多“的活动,学生颇为喜爱。活动规定

学生在二十分钟内按规格写下自己积累的成语,写得多的胜出。我会在电脑屏幕中展示优秀作品,并组织公开奖励,分析存在问题,与学生一起总结以验,提高储存与提取的能力。

这项活动看似简单,实为不易。积累到头脑中的成语成堆成片,杂乱无章,通常有学生

在写时自己无法想到的成语,其实在下课时人家只要说出前面一二个字,他就会将成语完整无误地脱口而出,可是,在自己提取时为什么没有搜索到这些成语呢?学生总会因为这个很纳闷。其实,人的大脑就像图书馆一样,储存的书籍很多,丰富多彩,假如不懂得分门别类,也会毫无头绪,不知道这图书馆里都有些什么书,有时要找一本书都得花上九牛二虎之力。所以,如果你要在短时间内提取更多的成语,就必须对积累的成语在头脑中找规律进行分门别类,如以”一“开头的;以“五”开头的等等,只要一旦找到这根线头,后面的成语就会呼之即出。聪明的学生总会这样做,如果库存的成语够多,那么,在这样的活动中胜出是轻而易举的了。

3、串词成话

在成语的运用练习上,我最喜欢且最常用的是“串词成话”活动了。这个活动经常在教

学词语盘点时使用。举个例子,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词语盘点时,里面的成语有“雪中送炭、同归于尽、深情厚谊、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热气腾腾、无边无涯、昏迷不醒、奄奄一息、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共十二个。我先引导学生通过熟记或背诵积累所有成语。接着,我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你知道的成语的意思,每人可选择一个,在交流中互相补充理解。最后,我让学生运用里面至少一个成语以上写一句话或一段话,鼓励成语用得越多越好,并且比赛比赛,看谁用的成语最多。学生总是好胜心较强的,在我的鼓动下,他们个个跃跃欲试,瞑思苦想,谁也不让谁似的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成语较量。最后,学生有的用了两个成语,有的用了四个成语,还有甚至十二个成语都用上了,写成了一篇小

短文。学生在交流自己的杰作时总会有几分得意的成就感,这大大激发了他们积累成语的情趣。

在“串词成话”活动中,学生积累的宝库打开了,在理解与运用上进行了一番细细的雕

琢加工,对于积累到的成语,他们定能根据自己的程度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也会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了运用成语的能力。

(二)捕捉生活情景,运用成语

1、敢表率,重熏陶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学习运用知识的好天地。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很大程度

上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我喜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讲课时适当在课堂上运用成语,如教学《金色的鱼钩》的导入中,我说:“同学们,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其中的一个故事。长征途中一个老班长的故事。”课堂上对于学生的点评也尽可能地用上成语,比如:“你的朗读抑扬顿挫,优美动听。”又如:“你的发言让我们受益匪浅,谢谢你!”再如:“你精彩的语言让我们如沐春风。”“你激昂的气势真是荡气回肠啊!”„„简短的点评,附加上成语的运用,意境更加怡人。学生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了在特定语境中对成语的运用。

2、激实践,促发展

成语的运用也可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用语言表达来实现。上课时,我常鼓励学生回

答问题的语言多运用成语。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五彩纷呈:“这篇文章的语言有如行云流水,读起来真是心旷神怡”;“这是一篇富有诗意的文章,文质兼美,让我百读不厌”;“我喜欢作者的异想天开,我仿佛也身临其境,陶醉其中”„„学生在有意或无意间运用了成语,让他们的语言变得生动有趣,娓娓动听。

我也鼓励学生在平时的交际中多运用成语,这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如果积累的量足、记忆得深刻,运用是没有问题的。只有激励学生敢于表达,敢于实践,才能真正在语言运用中得到发展。

(五)关注习作精彩,运用成语

积累成语,最终是要让学生运用于写作中,写出来和说出来一样,都是要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不管是学生平时写的周记,还是课内的作文,我都会要求学生在文中运用成语。有时硬性的要求亦非不可。比如,在某次作文时,我会要求学生在本次作文中至少运用十个成语以上。这样一来,学生就会绞尽脑汁地去在意这个问题。有一次作文中发现,学生在写自己心急时,压在横线下的是这样一行字:“我的心里急得很。”而修改在旁边的是这样一句话:“我心急如焚。”从这个表象看来,学生是经过思考的。他在一番推敲之后,用上了“心急

如焚”这个成语来代替表达自己“急得很”的心情,这就是学生获得成语运用的进步见证。

学生对成语的运用必须有一个过程,那就是由他动到自动,由外力到内力的变化过程。

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他动”,就是“外力”的作用。

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成语,是我们积累与运用的最终目的。只要我们认识正确,引导得

当,学生就会有一个好的开始,就会有良性循环。也许这个过程很漫长,但是我们愿意不断炼就这项“搬运”的工夫,这是我们教学的任务。

总之, 通过一学期的积累运用活动,培养了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学生养成了自觉积累

和运用成语的习惯。他们的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作文自然显得更有文采。所谓“厚积而簿发”,只要我们用心研究,耐心引导,让学生真正做到勤积累,就能切实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篇2:勤积累,善运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勤思考,善总结,注重积累--同济医院医务处实习总结 -实习学习总结

/4/3一、实习概况(一)所在单位:同济医院医务处安全科(二)实习时间:2月25日--203月31日(三)主要事务:1、登记收发文件。包括法律文书、省市医学会专家鉴定材料、鉴定通知书等。接收文件首先在电脑上登记,根据要求准备材料后,联系受理科室或专家,让他们来领取并作登记。2、输入投诉信息。将的院内投诉意见和处理情况输入电子表格,提取出住院号、姓名、科室、负责医师、原因、要求等信息,方便日后查询。3、协助其它事务。比如,到病案科借病历、为专家派车并将车单送到车队、到总值班室给文件盖章、送单据到财务科、到图书中心打印复印、到计算机中心搬电脑、到医疗纠纷投诉办公室协助找病历、到市医学会送材料&抽签等。二、主要收获和不足(一)收获我的“收获”,几乎都源自程龙学长,因为他是我的直接上司,他的一言一行对我都是宝贵的教导。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1、设计合理流程,严格按章办事。正如程龙学长所说,安全科的事情既多又杂,需要不断的转换角色。不过,任何事情无外乎两种类型:偶然性的和常规性的。于是,对于常规性的事务,需要做的是按章办事。当然,前提是要设计一个合理的章法。这一点,程龙学长是高手,他把很多事情都总结好了流程,印成册子,供轮转和实习的同事参照。2、养成登记习惯,跟踪事情进展。这也是高效办公的必需。登记的对象不仅包括实物,也包括事件。这样,你知道每个东西在哪个位置、每项事件到达哪个进度。在这里,所有文件和事件都会登记在电子表里,并且在卷宗盒、文件夹、档案袋的最显眼的地方贴上标签或写上名字,这样一旦需要,便可以很方便地找到。3、善待周围的人,感受他人难处。这也是程龙学长教我的。他每天要面对各种关系的人群,有患者及其家属,有医院同事,也有院外的相关人员。他很善于处理这些人际关系,跟所有人都很和睦。比如,他会记得给车队的司机买烟,会很客气地叫负责清洁的龚阿姨帮忙送车单子,会谦虚地跟其他部门的前辈请教,会在他的下属(我)犯错误的时候给予耐心的教导而急于训斥,等。4、凡事注重细节,把握办事原则。比如“补偿”与“赔偿”、“定金”与“订金”等,这些措辞是协议或合同中常用的,都得细心斟酌,否则不仅导致经济损失,也造成信誉危机。我实习第一天下午,学长就要和某家属签协议,他几经修改,把这些关键的字眼都认真措辞,还打印出来后再修改。在某次医学会抽取鉴定专家时,家属要求排除同济医学院的法医,我当时挺同情家属的`,心想应该不是问题,但学长据理力争,说要照章办事。这就是“把握原则”,就是公事公办,不能因个人情感而违反原则。5、从琐屑中总结,不断学习进步。学长每天都会应对很多所写的事情,但他并不限于处理这些事务。他善于在工作中思考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比如关于医院改革、关于人的心理、关于行政与法制等。他在工作之余,还在考驾照、读兼职硕士、骑车锻炼身体等。温总理曾经说过,“每个民族都需要仰望星空的人。”我想,用在平凡人中,就是“;每个人都需要俯瞰全局的头脑。”就是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进取,使自己处于高瞻远瞩的境地。(二)不足之处我的“不足之处”是指自己在实习中所犯的错误,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以下几点:1、时间把握不准。一直都是把时间卡的很准,一般不会早到也不会迟到。上次去武汉市已学会抽签,我们定好8:00在地库上车,我算好从寝室到地库5分钟,便8:25才出发。但途中想起忘了带某重要的东西,只好跑回去拿,以致我后来迟到了1分钟。这只是个例子,但却说明了类似的问题--对时间算计的太精确,没有预留到应急时间。2、请假未提前告知。有一天早上,我从同学那里得知主校区有招聘会,我便想去。于是给程龙学长打电话说请假。当时已经是7:40,离上班只有20分钟。这种做法,会让同事措手不及,因为很多工作来不及交接。后来,我意识到错误,便取消了请假。并且请假都会提前一天跟学长说。这只是个例子,也很具有教训意义。我们在工作中,应该照顾同事、上司的难处,不能因为自己而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3、出门忘记带钱。第一次和学长去市医学会抽签,就想当然地认为会很快回来,所以没带一分钱去。结果,我和家属去复印病历,学长要先回去,还得他给我留车费。其实,出门带钱是个常识,这个错误很不应该。正如学长所说,“出门随身带钱,以备不时之需。这是必要的习惯。”现在,我无论去哪里,都会随身带一些钱。4、头脑不够清醒。刚开始实习那段时间,我常常忘记某个文件放到哪里去了,忘记本该记住的事情,常常被动地找东西。简单地说,就是头脑有点糊!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东西很详细地登记起来的缘故。到了后期,这个问题有较大改观。比如,在登记专家鉴定材料时,我会把专家的联系方式也注明,这样方便第二次通知。在开车单子时,我会把乘车的人的联系方式写在上面,以备司机联系。三、鸣谢感谢唐处长,很有幸在最后一天见到了他,是个干练而忠厚的长者;感谢李处长、刘处长,他们对我这个实习生很友好客气,叫我“小谢”“小伙子”;感谢程龙学长,他是我的直接上司,他给我很多教益,有声的和无声的,还带我去了好多地方,吃了老武汉特色煎饼、抄手和小桃园美食;感谢杜律师,她很友善,和她交流挺多的,有好几次我有事没来上班,她也会关心地过问,真好;感谢龚阿姨,他每天早上都帮我开门,她是个非常和善的阿姨,可以跟她交流很多事情;感谢夏海鹏学长,他指导我处理很多事情,有好几次他也帮我开门;感谢王萍老师,她会过来找我做事,对我很信任,感谢她的指点和欣赏;感谢同济医院医务处的其他老师、领导!感谢陶红兵老师,是他的介绍,才使我有机会进入同济医院实习!

篇3:勤积累,善运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在生活中积累。想要让学生有话可写,就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接触大自然,阅读大自然,吮吸大自然甘甜的乳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亲近大自然,把大自然中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感受到的记下来形成丰富的材料,有了积累,还愁学生的作文时没材料吗?要想在生活中积累到丰富的材料,要引导学生从观察人手,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养成了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这样,习作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善于在生活中积累材料的习惯,这样,作文时便不会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了。

2.在阅读中积累。书是知识的海洋,古今中外,凡有丰富知识的学者,写作成就卓著的文学家,无不是孜孜不倦的博览群书者。因此教学生作文,一定要让他们懂得读书的重要性,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让他们在读书中多吸取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读的书多,积累的语言丰富,作文便越容易,所谓“劳于读书,逸于写作”便是此意。

二、创新是灵魂

1.标题别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人的双眼可以洞悉人的内心,而文章的题目则是文章的眼睛,精明者作文往往会十分重视题目,因为读者看一篇文章,第一眼接触到的是题目,所以,为了吸引读者的兴趣,有必要在题目上做文章。

2.取材新颖。有了丰富的素材积累还要让学生懂得取材,同样是《我的朋友》的作文,可能很多人会写我的哥哥、姐姐,同学甚至是爸妈,但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朋友就一定要写人吗?动物不可以吗?植物呢?在老师的提示下,很多人会写出别具一格的作文,以小草、树木、小猫、小狗等主人公便跃然纸上。对别人的文章也要教会学生“过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生活中的现象也要经过学生的思想“审问”,弄清“真相”。“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让学生养成不因循守旧,敢于“异想天开”好习惯,敢于在作文中表现出他们自己鲜明的个性、主见。

3.手法奇特。如何把文章写的生动精彩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教会学生灵活调动自身的六员大将——眼、耳、手、鼻、舌、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能帮你看清事物的形状,颜色,看清人物的动作、神态;耳朵能帮你听清大自然任何事物发出的声音;手能触摸到不同事物的轻重、软、硬、光滑与粗糙;鼻子能帮你闻到不同事物的气味;舌头可以帮你尝出事物的酸甜苦辣;“心”这员大将虽然无法接触万物,但它可能帮你感受到各种情感。如果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懂得运用这“六员大将”那他们作文就做到生动而具体。所以无论是写景还是叙事的文章都离不开这“六员大将”,让学生认识它们,并学会灵活运用它们,他们的文章会更精彩。

三、评改是手段

在作文的批评改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多就少改,多批少改,目标单一,突出重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改的形式可分为:

1.教师批改。每次评作文时,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好、中、差的作文从字、词、句、段、思想内容,写作方法方面进行精批细改。对于个别作文,个别差的,特别是有特色的学生作文,进行当面批评,当场解决问题,使批评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2.学生自改、互改。学生独自改作文有一定的难度,做好这一点必须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先让学生通读文章,再教给修改的方法,如:“好词”加圈点,“好句”用波浪线表示,“好段”加上简要的评语,用错的字要改,不恰当的词语要换掉,顺序颠倒的用符号转移,最后对全文总评写出优点与不足的地方。

四、激励是动力

学生的每一篇作文,不管成功与否,都是他们苦心经营的结果,他们的劳动的付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要善待学生的劳动成果。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写作,每次作文,对不同作文水平的学生,应从字词的运用、表达手法、行文布局、写作态度方面,努力捕捉他们作文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赞扬。对于优秀作文,还应经常利用早读和作文课的时间宣读,并把它们推荐到校广播站和教育信息网上发表,另外还可以以办班作文集和出黑板报的形式刊登出来,让水平低的学生享受作文的快乐,让作文好的同学有充分展示自己作文的机会,这样就不用愁学生作文的兴致不高了。“兴趣是不竭的动力”,这样用不同的形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同样有受表扬的机会,激发起他们共同的写作欲望,教学生作文便不再是难事了!

当写作不再成为一种沉重的负担,当学生面对写作不再大吐苦水,而成为一种兴趣爱好时,不但“作文难”会远离我们,而且我们会有更多的机会欣赏到学生的生花妙笔。

摘要: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积累是作文的基础,想象是作文的翅膀,创新是作文的灵魂,激励是作文的动力,而评改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手段,为解决语文教学中“作文”这一大难题,本文分别就积累、创新、修改、激励这四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上一篇:乐昌旅游现状分析下一篇:2024.5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高压)考试题1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