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昌旅游现状分析

2024-05-01

乐昌旅游现状分析(共6篇)

篇1:乐昌旅游现状分析

旅游产品现状与旅游市场分析

一、旅游产品

目前,兴文县已开发的旅游产品有石海洞乡、博望山。石海洞乡旅游区开发较早,旅游景区建设已经较为成熟,博望山尚处于开发初期。由于缺乏有效的旅游市场营销机制,缺乏与周边相关旅游产品的衔接,以及交通制约等因素,导致了兴文县旅游者规模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这与兴文县高质量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景区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二、旅游市场营销活动

目前,兴文县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旅游市场营销体系。营销活动主要依托四川省和宜宾市的一些旅游促销会,营销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但在最近3年里,兴文县的旅游营销活动较为集中,并出版了质量较高的宣传画册和光碟,取得了一定的市场影响。

三、客源市场分析

客源市场分析可以为准确选择兴文县未来旅游发展的目标客源市场提供可靠依据,通过旅游市场细分,我们还可以了解本区域旅游者的特征及其旅游方式,兴趣偏好等。通过对游客抽样调查报告的分析,兴文县目前的旅游客源表现出以下特征:

l四川省和重庆市是兴文县的主要客源地,其中成都、重庆、宜宾、泸州、自贡、内江的旅游者占旅游总人数的85%以上,区域中、短程市场在近期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兴文县旅游发展的主要支撑市场。同时我们注意到,兴文县省外旅游者的比例与宜宾蜀南竹海等旅游景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表明国内远程市场及区域联动市场的潜力巨大。

l兴文县近5年的入境旅游者人数都在1000人次左右,其中多为台湾及港澳的旅游者,海外旅游市场的开发还很滞后。

l旅游者在兴文县的停留时间短,不过夜的旅游者占51%,停留1夜的旅游者占38%,过境观光游的特征十分明显。

l旅游者在兴文县的消费少,景区门票、餐饮和住宿占了绝大部分(76%),这表明兴文县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明确的旅游消费导向,如购物、娱乐等比例过小。

l旅游者感受的一致性很高,即:对旅游景区质量及导游等景区服务感到满意,对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等印象一般,对长途交通(外部交通)条件感到失望。

四、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在我们对兴文县旅游产品开发现状,旅游市场细分及兴文县市场营销状况作出具体分析后,有必要对兴文县旅游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作出科学分析。旅游市场的需求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所有的旅游行为都是在一个大的宏观环境中进行的。这个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旅游业的发展既可能成为机遇,也可能造成威胁,这些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对旅游市场环境中的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利用各种机会而获得竞争优势,同时避免潜在威胁和可能遭受的打击。

1.机会与优势

l国内经济和居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出游动机日益增强。

l四川已启动川南旅游大环线的建设,兴文县作为川南重要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将进一步显现。同时,川南交通网络将进一步完善,外部交通环境的改善将大大提高兴文县的可进入性,兴文县作为川南旅游环线的交通枢纽地位也将进一步加强。

l“僰人文化”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品牌,以此开发的旅游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吸引力,而且具有不可复制的垄断性,这是兴文县发展旅游业巨大的品牌优势。

l近年来,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产品在市场中持续走强,而兴文县的“僰苗文化”与喀斯特自然生态形成了配搭良好的资源组合,而且与川南周边旅游资源也有较强的互补性,旅游资源优势较为突出。

l高品质的新兴旅游产品在与成熟的旅游产品竞争时,往往会取得较大的市场优势。兴文县依托优势的文化与自然资源,积极开发高品质的特色旅游产品将会取得较好的市场回报。

l成都、重庆等城市居民的私家车数量增长迅猛,这必将导致人们的出游习惯及方式的改变。2001年以来成都、重庆自驾车旅游人次呈现出跳跃式增长,川南日益受到驾车族的关注,兴文县能够在这一变化中受益。

l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兴文县对外的商务往来无疑会大大增加,从而为旅游业带来更多机会。

l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兴文县的旅游市场营销和管理提供了更加灵活的手段和强有力的保障。

2.面临的主要问题

l兴文县距离成都、重庆等中心城市较远,现实的外部交通状况还相对滞后,可进入性较差。

l川南旅游大环线的旅游产品尚未成熟,兴文县与蜀南竹海及泸州市相关旅游产品的衔接还不充分,区域联动还没有形成,区域旅游尚未成为市场热点。

l“石海洞乡”旅游区虽开发较早,旅游景区建设已趋成熟,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支撑,旅游区形象模糊,市场认知度低,难以激发市场的出游动机;“僰人文化”这一优势旅游品牌还没有与具体的旅游产品充分结合,市场的知名度不足。由此可见,建立高效的市场营销体系将是兴文县发展旅游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l来自区域内,特别是宜宾市、泸州市其它旅游区的竞争正在加剧,对成都、重庆等主要客源市场的争夺更加激烈。

l一些不恰当的旅游开发行为和其他行业的生产已对兴文县部分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旅游业的发展若不能处理好开发与环保的关系,很容易导致环境恶化,最终失去市场。

五、目标市场选择

任何一个旅游产品都不可能满足所有旅游者的需求,所以应该综合分析兴文县旅游产品特性和旅游市场这两个因素,确定兴文县旅游产品的目标人群作为长期营销的方向。

(一)国内市场

1.一级市场—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区域中、短程市场

一级市场是未来兴文县旅游发展的基础客源市场,也是最主要的客源市场。以成都为中心的成都平原经济圈经济较为发达,城市化水平和城镇居民出游率较高;长期以来,重庆市都是川南各主要旅游景区的重要旅游客源地之一;内江、自贡、宜宾、泸州等近程区域市场是兴文县旅游最为现实的客源。充分开拓这三个区域的旅游市场,将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兴文县旅游的正常发展。

2.二级市场—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主要旅游市场

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是国内最为主要的旅游客源输出地,努力扩大国内远程市场的份额对兴文、宜宾旅游发展的意义重大。

3.三级市场—以贵州、云南为主的周边市场

(二)国际市场

入境旅游市场以台、港、澳、日本为主。台港澳的旅游者构成了我省入境旅游的主体,积极引导来川的台港澳旅游者到兴文旅游将是切实可行的方案;日本是我省最大的海外旅游客源国,而且对民族文化类旅游产品有更多的偏好,“僰人文化”将对日本市场产生较大的吸引力。

篇2:乐昌旅游现状分析

董昊林

过去10年,博鳌亚洲论坛全面提升了博鳌的知名度,拉动了海南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经济合作的,加快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1990年,海南开始参与到博鳌亚洲论坛的创建之中,这些年博鳌论坛一直与海南一起成长,在双赢的道路上并肩前行,博鳌亚洲论坛名扬天下,博鳌这个小镇也如同瑞士达沃斯小镇、法国戛纳小镇一样,一日之间世间皆知。然而,十年之后的今天,博鳌依然遭遇着成长的烦恼。

一、琼海的“博鳌效应”

博鳌亚洲论坛使博鳌小镇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据海南省旅游部门统计,近年来,到博鳌小镇观光游览的海内外游客每年都突破200万人次。旅游产业带动了相关的餐饮、娱乐、金融、通信等服务行业的发展,成为推动博鳌镇所在地琼海市城镇建设的重要动力。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博鳌水城第一期工程投入6亿多元进行水、电、路、酒店等设施建设。博鳌亚洲论坛二期工程投入20多亿元,完成了博鳌国际会议中心、博鳌索菲特大酒店、东屿岛高尔夫球场、高尔夫会所等会议主体项目建设。

到目前,博鳌地区的开发建设投入总计达到50多亿元,拥有2家五星级酒店、5家四星酒店、2个高尔夫球场和完善的通讯、交通、供水、供电设施。博鳌现建有索菲特大酒店、金海岸温泉大酒店等8家高档次酒店,客房1884间,床位3204张。每家酒店都有3个以上会议厅,至少有一个能容纳100人以上的会议厅。尤其是索菲特大酒店有会议厅23个,容纳100人以上的会议厅5个,最大会议厅可容纳2300人;金海岸温泉大酒店有会议厅13个,容纳100人以上的会议厅3个,最大会议厅可容纳600人。为与论坛建设相配套,琼海市已先后投入20亿多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进行城市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等工作,使琼海市容市貌明显改观,投资环境更加完善。

二、博鳌的持续发展的困难

产品单一:缺少吸引力

每天前往博鳌游客络绎不绝,但都属于半日游,无法真正带动当地旅游业,根据统计,当地27家星级宾馆的入住率均低于60%,而餐营业则更加惨淡经营。

博鳌的名气仅仅是吸引了一大批观光客,这些观光客吃、住、购都不选择博鳌。博鳌仅仅是通过论坛向市场打了个招呼,真正的旅游产品却没有被挖掘出来。博鳌没有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游客感受不到浓郁地方特色的“博鳌味道”。

目前博鳌仅有会址、漂流、海洋馆和文化苑等四个景区景点,缺少有市场号召力的旅游产品。一些景点,不但没有增加博鳌的吸引力,反而成了减分的项目。如博鳌海洋馆,由于规模偏小,游客游玩之后反而会形成心理落差,进而影响到对博鳌的整体评价。

另外即使在“博鳌论坛”进行期间进驻博鳌镇的团体也非常少,因为从会展展馆到博鳌镇的距离虽只有2公里,但却没有任何公交、的士,游客只能选择包车或者自行开车前往,严重影响了游客前往博鳌镇的意愿。

游者失落:苍白的名镇

随着“博鳌论坛”带来的大型基建项目,博鳌的城市化步伐也越发加快,但这也让其失去成为魅力小镇的基本元素。与阳朔、丽江、乌镇等国内知名小镇相比,处在万泉河入海口,又拥有亚洲论坛这张响亮名片的博鳌,完全可以以另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去感动游人。

在旅游开发上与博鳌有一定相似性的印尼巴厘岛所有房子不超过4层,巴厘岛在旅游开发中善于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民俗特色,非常值得博鳌借鉴,如巴厘岛有很多木雕村、石刻村、绘画村。在游人参观的路上,可以看到路边房子外摆满了各种各样具有当地特色的木雕和石刻佛像。餐厅、游泳池边、沙滩上随处可见用茅草编织而成、被当地称为“巴厘亭”的凉亭。博鳌有175个村,有神奇的鳌文化,博鳌并不缺少宝贝,而是没有去认真开发。

旅游欺诈:不可回避的问题

博鳌身在海南这个旅游大省,喜忧参半,一方面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我国少有的热带气候风貌,沙滩阳光,别有风情,另一方面,因为长期的管理松散,整个旅游市场相对混乱,尤其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欺诈,被各地游客所唾弃,而博鳌作为旅游地也难免出现此类现象,而整个海南旅游的口碑也多多少少会对博鳌旅游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发展建议:

要硬件,更要软件

伴随着博鳌论坛而带来大量基建项目给博鳌带来了翻天覆地变化,但基础设施的改善中

却突出了管理的欠缺,例如公共交通的欠缺,旅游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地方特色的开发,这些都需要一个成熟的旅游设计团队的开发,服务机构的培训,以及外部人才的输入。一方面琼海市,要有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同时能够依托自身的优越条件培养人才,当然这些要求光靠琼海市的努力还是不够的,更需要在“海南国际旅游岛”政策下进一步的进行辅助,例如国内旅游先进城市进行一对一的辅助等。

再定位,找特色

博鳌通过“博鳌论坛”已经有了极大的知名度,但这仅仅能够帮助博鳌引来客人,以往游客来博鳌只是参观下“博鳌论坛”场馆,要真正留住客人,还得靠自身的特色旅游产业,我认为博鳌可以考虑在民俗文化、药物治疗以及养老旅游等当地固有特色吸引游客。另外也可以仿照海口免税店,建立离岛免税店,同时类似韩国济州岛开放签证,当然这都要有其他政策的配合。

会展为本

篇3:乐昌市农业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农业机械化现状和发展特点

1. 农业基本情况

乐昌地处广东粤北山区, 东南与仁化、浈江区、乳源县交界, 西北与湖南省宜章、汝城两县接壤, 占地面积2421平方公里, 是个典型的石灰岩山区市。全市有17个镇 (街道办) , 195个村民委员会, 1953个村民小组, 总人口53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6.4万人, 占总人口的49.9%;总劳动力14.6%万人, 其中农业劳动力11.52万人, 占总劳动力78.4%。总耕地面积28.66万亩, 其中水、旱田20.37万亩, 旱地8.29万亩, 25°以下的山坡地面积83783亩, 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0.8亩。

2. 农业机械化发展状况

1) 农业机械装备。2007年底, 乐昌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3万千瓦, 农业机械原值8065万元。主要农业机械有:拖拉机4349台, 联合收割机140台, 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607台 (套) , 排灌机械2416台 (套) , 耕整机624台, 半机械化脱粒机41667台。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是:耕地平均动力0.46千瓦/亩, 人均农业机械动力0.26千瓦。山区、半山区、平原区耕地平均动力水平差异程度较大, 按照该市划分的4个农业区域, 可分三种类型, 一是东南部平原区, 包括廊田、北乡、长来、乐城等4镇为一类地区, 耕地平均动力0.57千瓦/亩;二是中部东北部山区和西北部丘陵区, 包括九峰、两江、大源、五山、坪石、黄圃6镇为二类区, 耕地平均动力0.45千瓦/亩;三是西南部石灰岩区, 包括梅花、秀水、沙坪、云岩、庆云、白石、三溪7个镇为三类地区, 耕地平均动力0.35千瓦/亩。

2) 机械化程度。2007年, 全市实际机械面积6130公顷, 占总耕地面积33%;水稻机收面积1886公顷, 占水稻种植面积12.7%;机电植保面积850公顷;机电灌溉作业面积4330公顷;机械加工农副产品作业量23.91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2756万吨公里, 水产养殖机械增氧面积1050亩, 占渔塘养殖面积2.8%。畜牧养殖, 除了机械加工饲料外, 几乎采用手工作业, 水稻及经济作物机播栽和谷物烘干机械等几乎空白, 农机化综合水平仅有15.2%,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8个百分点。

3) 农机管理服务组织现状。乐昌市农业机械技术服务中心, 内设农机管理股、推广股、培训股、财会股和办公室, 增挂市农机安全监理站、市农机稽查大队和市农机学校牌子。担负农机技术服务职责, 承接市农业局农机管理行政委托职能。属副科事业单位, 有事业编制11个, 在职人员12人, 离退休人员14人, 人员经费为全额核拨。在职人员大专以上学历5人, 中专、高中学历7人, 40~59岁11人, 39岁以下1人。专业人员少, 且年龄老化。农机管理服务机构没有很好理顺, 经费紧缺,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制约了农机化工作的开展。

乐昌市17个镇 (街道办) 原有的农机管理服务站于2001年撤销不复存在, 多数镇在农业服务中心中指定1人负责农机工作, 有个别镇的原农机员的去留关系没理顺, 镇也没另外安排专人负责, 出现了农机管理服务“真空带”。

乐昌市农机供应公司因债务重, 经营体制不适应, 亏损严重, 已实施全员解聘, 经济补偿, 公司暂停营业, 农机供应实行个体经营。

乐昌市有农机户12861个, 人数13129人。其中农机专业户3229个, 人员3229人;市、镇、村各种农机服务组织由原来70多个锐减为零。农机人员只作小范围的代耕代收服务, 规模小, 效果不够显著。

乐昌市农机维修网点仅有59个, 且分布不合理。维修人员基本上没有经过培训, 未持证上岗, 素质不高。维修点设备简陋, 维修质量差, 无法适应农机保养维修的需要。

2.农业机械发展特点

1) 农机化经营机制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改变了由国家、集体办的单一公有制经营模式, 转变为以农民为主, 形成农民、联户、集体、国家等多种经营形式相结合的新格局, 农民成为农机投入的主体。据调查, 乐昌市9 8%的农机是农民购买和自主经营。

2) 农机经营由服务型向效益型转变。过去单一公有制的农机经营比较注重社会效益, 属服务型经营。现在农民自主经营农机, 不仅自耕, 而且按市场机制开展代耕、代收等有偿服务活动, 使农机经营具有社会效益, 又有经济效益, 并以经济效益为主。2007年, 该市农机经营总收入7256万元, 许多农机户因此走上了致富路。

3) 小型农机迅猛发展。为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规模的农业经营体制, 形成农机服务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 农民选用经济型、效益好的小农机, 因而小型拖拉机、耕整机、小水泵、小型加工机械等快速发展, 曾一度出现“农机热”。变型拖拉机因价格适宜, 安全系数高, 深受农民欢迎。目前, 变拖已替代手扶拖拉机成为农业运输的主要运输机械。据普查, 乐昌市拥有的各种农机具, 9 0%都是小型的, 中型和大型的农业机械较少见。只有在近年实施中央机具补贴后, 大中型农机具才有较快增加。

4) 机械化与半机械化并举, 机、电、人畜力相结合。据调查统计, 该市农机化综合水平只有15.2%, 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 水田机耕、水稻机割和农业运输有较快发展, 但其它如植保、脱粒以半机械化为主, 育秧、播栽是以人畜力为主, 农业机械化处于培育发展阶段, 农民渴望农机。

二、农业机械化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 耕地高度分散和小规模经营, 不利于机械作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和受山区地形限制, 田地划分过小。据调查, 该市水田0.2亩以下田地占13.3%, 0.2~0.5亩占26%, 0.5~2.0亩占45%, 2.0亩以上占17.7%, 其中还有大块划小块现象。田块小, 生产布局不统一, “插花田”经营, 机耕路建设滞后等都是制约农机化高效率发挥的原因。

2) 农机具配套比低, 机种发展不平衡。据调查统计, 该市有配套耕作农具 (按单位作业机具核算) 的拖拉机只有1685台, 配套率仅有37%。如不提高配套比, 再多拖拉机也无法提高机耕水平。同时, 农机具种不多, 且发展不平衡。一些农机具发展刚刚起步, 如水稻联合收割机, 旱地旋耕起垄机等, 而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和稻谷烘干设备发展还是零, 无法适应大农业发展的需要。

3) 农业机械存在利用率低和效益差的问题。如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和黄烟起垄机等, 每年使用时间不超过30天, 使用效率不高, 经济效益不好, 农机具尚未达到一机多用功能, 降低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

4) 农机保养不好, 残旧率高。据调查, 该市农村绝大部分拖拉机长期停放室外, 任凭风吹雨淋;一些小型农机具虽然存放室内, 却不上油保养。农机户保养意识淡薄, 技术落后, 致使农机具破损严重, 影响农机功效的发挥。据统计, 全市残旧机具占5 1%。

5) 拖拉机违章严重, 安全隐患大。由于拖拉机路上监控属公安交警职责, 因警力不足, 大面积的乡村公路交警无暇顾及, 而承担农机管理工作的农机服务中心没有上路执法权, 造成权责不统一, 路上监控不力, 上门宣传督办不够, 致使拖拉机无牌无证, 无证驾驶, 不年检等违法现象十分普遍, 拖拉机事故和失盗案件时有发生, 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全市拖拉机入户率仅为3 3%, 年检审率为30%, 南片稍好, 而北片镇的拖拉机基本失控, 80%以上存在不入户或不年检等违法行为。

6) 农机化扶持政策不到位, 力度不够大。尽管国家和省出台了许多扶持农机化发展政策法

规, 但落实不到位, 效果不明显:一是农机管理服务机构未能较好理顺, 农机干部队伍不健全;二是地方财力薄弱, 无法实施资金配套去争取国家农机专项补贴资金;三是农机购置补贴不大, 无法满足购机的需要, 省制定的补贴购置机型目录, 但韶关只补贴水稻收割机, 且有指标限制;四是农用柴油补贴未落实, 因高油价的耗费已抵销了购机补贴实惠, 农民最终得益不多, 甚至相抵为零。五是农机推广经费缺乏, 新农机技术、新机具难以适时推广应用, 阻碍了农机化的发展。

7) 地域经济制约农机化发展。山区农民经济落后, 购买力差, 无法购置新型适用农机具, 严重制约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8) 政府基层领导对农机化工作认识不足, 支持力不够, 部分领导认为农机工作只是几台拖拉机的事, 没什么搞头, 未能从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认识农机化, 致使农机化政策法规宣传不力, 贯彻不到位, 农机化资金投入太少, 难以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快速发展。

9) 农机管理体制不顺, 直接影响农机工作的开展。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基础, 体制的理顺是依法行政的根本要求。当前韶关县级农机管理机构“五花八门”, 有机构无编制;有编制无人员;有承担农机管理工作职责的农机部门没有行政职能, 有行政职能的却没人管。就乐昌情况看, 农机服务中心不具备行政职能资格, 不便于履行农机管理行政职责, 农机管理工作无所适从, 给农业机械化事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发展乐昌农机化事业的对策和建议

乐昌是典型的石灰岩山区市, 经济较为落后, 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低的现实已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提高农业的产出率, 实现粮食增产,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目的, 必须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加大农机化工作力度, 采取超常规的工作方法, 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 统筹安排, 及早行动, 狠下决心, 力争农机化水平上新台阶。

1. 加强领导, 加大投入力度

农机化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单靠农机部门是无法实现的, 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 共同参与。搞好农机化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 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从政治战略高度认识和推进农机化事业。首先要把农机化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和长远规划, 由政府牵头, 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 农机部门具体实施。做到年头有计划, 年中有检查, 年终有验收。其次, 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调减粮食面积, 扩大经济作物和水果种植面积, 是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 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措施, 它将有效地增加土地的产出值, 从而衍生农产品加工、流通和销售等服务行业, 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再次, 政府要加大投入, 改变农民投入单一化。农机化投入应坚持“国家导向、农民为主”的原则, 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相结合, 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 逐步建立多渠道投入新机制。政府扶持应包括购机补贴、新技术推广、新机具的研究开发、兴办农机化示范点、农田基本建设、机耕道规划建设和农机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要根据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机具发展需要给予相应比例的资金扶持。另外, 金融部门应建立以机抵押贷款机制, 扶持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民购买农业机械。

2. 大力开展创办农机化示范区和示范园活动

努力营造一个全党动员, 政府牵头, 全民参与, 广泛宣传, 大打农机翻身战的热烈气氛。为实现2008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奋斗目标, 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 并参与农机化建设, 实施农机化跨越式发展。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应带头挂点兴办农机化示范点, 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机具, 探索农机化发展新路子, 以点带面, 重点突破, 形成上级带动, 下级跟进机制, 以推进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农机管理部门结合乐昌的实际, 可组建一个农机技术服务部, 大力兴办水稻机械化示范点、蔬菜机械化示范基地和水果生产机械化示范园, 通过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农机化各领域各阶段全面发展。

3. 实施“科教兴农”的战略

加强农机培训工作, 提高农机管理和经营队伍的素质。首先, 抓好阵地建设。要改变目前县级农机学校和乡镇农机管理服务设施残旧, 条件简陋, 专业人员少, 文化层次低, 人员老化, 经费紧缺, 机构不畅, 队伍不稳等状况, 要按照农机化机构标准建设好阵地, 添置设备, 配备人员, 保证经费。其次, 要发挥各高等农机院校的作用, 多培养农机专业人员, 多出农机化科研成果, 鼓励应届毕业生报考农机专业, 并奖励农机工作的有功人员, 提升农机地位;再次, 要进一步推行农机行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工作, 全面提高农机队伍素质。

4. 加强农机法制建设, 健全管理机构

法规是行为准则, 理顺机构是做好工作的保证。根据农机化发达国家的经验, 必须加快农机立法工作, 加大农机安全监理力度, 将农机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同时要健全机构, 理顺管理职能。目前全省五花八门的农机管理部门, 名称不一, 职能不清, 作用不显, 极不适应大农业、大农机发展的要求, 应尽快理顺农机管理机构, 明确职责。进一步健全市、镇两级农机管理机构, 赋予行政职能, 保持经费全额供给。

5.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篇4:乐昌市石漠化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

关键词:石漠化岩溶地区治理措施植被恢复

1乐昌概况

乐昌市地处广东省最北端,位于东经112°31′~113°34′和北纬24°37′~25°31′之间,韶关市西北部,东邻仁化县,南连曲江和乳源县,西部和北部与湖南省接壤,素有“广东北大门”之称。

2乐昌石漠化现状

乐昌市是广东省7个石灰岩县(市)中石漠化面积最大、石漠化程度最高的县级行政区之一,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确定的在“十一五”期间进行综合治理的100个试点县之一。乐昌石漠化地区属于峰林平原型石漠化类型,岩溶地区主要分布在乐昌的西北部,集中在沙坪、秀水、梅花、云岩、庆云、白石、黄圃、坪石等8个乡镇。

全市岩溶面积达79662.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为32.9%;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26758.9公顷,占岩溶面积比例的33.6%;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47719.3公顷,占岩溶面积比例的59.9%。石漠化土地中,极度石漠化面积23.7公顷,强度石漠化面积5646.2公顷,中度石漠化面积11496.4公顷,轻度石漠化面积9592.6公顷。

注:数据来源于2003年广东省石漠化调查

3石漠化地区存在的问题

乐昌石漠化地区土壤瘠薄,植被覆盖率低,坡耕地的大量开垦等因素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形成石漠化。因此,乐昌石漠化地区的石漠化趋势依然严重。

3.1人为因素

3.1.1火烧:部分石山植被受森林火灾危害,林地覆盖率明显降低,在久雨或暴雨侵蚀下,斜坡陡坡土体或表层松散土壤大量流失,致使基岩大面积裸露,形成石漠化。据监测显示,因火烧致使的石漠化面积达27.0平方千米,占全市石漠化面积的10.1%。

3.1.2不适当的经营方式: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中,往往只从部门、地方的短期行为和经济利益出发,对区域植被的恢复和生态重建认识不够,对土地进行掠夺性开发、索取,加剧了土地石漠化。

3.1.3人口压力:岩溶地区部分区域人口多,耕地少,生活压力迫使人类活动向山地转移,坡耕地所占的比例很大,且烧山耕种活动明显。破耕地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石漠化地区土壤薄,水土流失一段时间石灰岩就裸露出来形成石漠化。

3.1.4经济因素:岩溶地区地处山区,经济贫困、科技文化落后,加上石漠化治理涉及面广,在经济条件、群众基础、造林技术等方面,都比在非石漠化地区林业建设困难得多。特别是石漠化治理的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已成为制约治理的主要因素。

3.1.5思想觉悟因素:由于石漠化地区地处偏僻,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上当地政府对石漠化治理的宣传工作还不到位,群众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还不高,群众对植树造林、绿化石山的意识不强,石漠化治理还未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

3.2旱涝灾害频繁石漠化导致山地涵养水源功能下降,当地旱涝灾害频发,2002年至2006年乐昌市先后发生了两次百年一遇和超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灾情十分严重,损失极为惨重。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和石灰岩的特性,生态问题尤其突出。水土流失加重,土地的承载能力和抗灾能力降低,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干旱、洪水、地质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加大,无雨就旱,遇暴雨就成灾,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危害。

3.3冰冻雪灾的影响2008年1月底的持续冰冻雪灾给广东省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及严重的生态灾害,乐昌是广东最北及地势最高的地方,同时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县市之一。据初步的调查,乐昌林业受灾面积84206.7公顷,占全市林业用地的45.8%。石漠化地区所在的乡镇都位于乐昌的西北,地势较高,林业雪灾情况是全市最严重的地区,95%以上的乔木林地严重受损,使近20年的封山育林成果毁于一旦,雪灾使本来生态状况比较恶劣的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状况雪上加霜。

4石漠化治理的对策

4.1植被恢复建设植被恢复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首要目标,只有石漠化地区的山地全部覆盖了森林植被,石漠化的危害才能逐步减轻。

4.1.1封山育林①封山育林对象:石漠化山地内有乔木树种或灌木树种分布,有望培育成乔木型、乔灌型或灌木型植被类型的林地,以及不适于人工造林的高山、陡坡、基岩裸露度大干60%的林地。②封山育林措施:设立封山育林的管护机构、制定管护制度(或乡规民约),落实管护人员(成立30人的护林队),建立管护设施;设立封山育林的标志、标牌等。

4.1.2人工造林①人工造林条件:石漠化山地内基岩裸露度小于70%、土壤厚度不小于40cm、适宜造林或改造的林地。②造林措施: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选取适应性强、生长较快的优良乡土树种上山:最大限度地利用造林地现有植被,禁止砍山、全面炼山等措施毁坏原有植被、见缝插针、局部整地;应用容器苗造林、抗旱保水剂等提高造林成活率;采用乔灌草结合原则,尽早恢复植被。

4.2护林队伍建设由于部分当地政府和农民的保护现有植被的意识不强,农民烧荒行为经常引起火灾。火灾使石漠化地区的植被遭受灭顶之灾,一场大火把仅有的一点植被化为灰烬,因此,护林队伍的建设是石漠化地区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石漠化地区不仅要植树造林、而且要养林、护林。护林队伍的职责不仅是防止乱砍乱伐等破坏林地的行为,而且要严防火灾。

4.3农村能源设施建设据有关方面测算,建~座沼气池,每年可节材2000公斤,按每公顷林地每年生长7500公斤计算,相当于每年封育了0.27公顷林地。因此,石漠化地区要大力发展沼气池、节柴灶、太阳能以及小水电的建设,减少农民对林地植被的依赖。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可节省薪材消耗,有效地保护石漠化山体植被,对于巩固石漠化治理成果至关重要。

4.4农村水利水保设施建设为了改善岩溶地区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规划建设一定的小型水利水保设施。发展以投资少、见效快的小型微型水利水保工程,合理布设各类拦、蓄、积、灌、排工程等设施,努力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形成多功能的防治体系。

4.5循环生态经济产业工程建设在人均耕地少、生态条件较为恶劣的乡村,以一个自然村为单位,以集体+个人的形式种一片果、建一个场、修一座沼气池的工程,发挥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4.6扶贫项目建设贫困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瓶颈,因此当地政府要大力发展扶贫项目的建设,扶贫项目要在结合岩溶地区土壤气候条件下,充分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作物种植技术,推广灌溉保水节水技术,种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大力发展养殖业等一系列措施。通过科学种植与科学养殖,在不增加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收入,有效减轻岩溶地区的生态压力。

5结束语

篇5:三亚市旅游现状分析

近年来,三亚市以“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为目标,积极实施以旅游为龙头的产业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思路,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强对外开放程度,旅游业发展呈现出规模扩大、效益提高的良好态势。

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我市旅游业发展,旅游接待规模不断扩大,接待旅游过夜人数、旅游收入均保持较快增长,占全省比重均有较大提高。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由2004年的363.84万人次增长到2009年的669.05万人次,年均增长13.0%,占全省接待旅游过夜游客人数由2004年的25.9%提高到29.7%;旅游总收入由2004年39.14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103.77亿元,年均增长21.5%,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由2004年的35.3%提高到2009年的49.0%。

旅游市场开发力度加大。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加强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开发旅游景点、乡村旅游等旅游资源,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9年我市拥有共有A级景区8处,其中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3处。海棠湾“国家海岸”开发建设态势强劲,2009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27亿元,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国家海岸形象进一步提升。槟榔村5A级乡村旅游区建设项目顺利推进,乡村旅游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旅游设施接待能力明显增强。截止2009年底,全市列入统计的旅游宾馆(酒店)187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0家,四星级宾馆21家,三星级宾馆25家,二星级宾馆16家,一星级宾馆5家,待评五星级宾馆15家;拥有客房32177间,床位57210张,旅游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篇6:桂林文物旅游现状分析及对策

漆 招 进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

专家学者们常说:桂林有两顶桂冠,一顶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一顶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桂林的文博工作者也常自豪地以为:我们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守护者,因为我们保护并管理着历史文化名城的体现物——文物古迹。

但是,扪心自问,我们并没有资格自豪,因为我们所守护的只不过是我们祖先所留下的;而且我们也没有让全桂林人民感受到到这顶桂冠、让来自国内外的旅游者欣赏到这顶桂冠。

不是吗?去问问广大的桂林市民吧。他们每个人都会很自豪地炫耀: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有四绝:山青、水秀、洞奇、石美;桂林山水的精华是三山二洞一条江:象鼻山似神象饮水渡江边,形神毕肖;伏波山峭立百仞,试剑石离地一线不合;叠彩山色如彩缎,风洞是清凉世界;芦笛岩神奇瑰丽,堪称大自然艺术之宫;七星岩雄伟宽敞,号称洞天福地;漓江两岸美景无数,犹如百里画廊;还有南天一柱独秀峰,形如明月穿山岩„„。他们对桂林的名山秀水如数家珍,甚至还可以绘声绘色地讲述景色的特点和故事传说。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记不起说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记不起说靖江王陵是我国最大的明代藩王陵群,靖江王城是我国保存最好的明代藩王府城,甚至很多人不知道鹦鹉山上有我国最大的石刻城图——宋代的《静江府城池图》,独山有享誉国内外的甑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不知道桂林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类居住,从什么时候开始建城„„。

还可以去问问那些远道而来的旅游者。他们只会说是慕桂林山水之名而来;当他们离开桂林的时候,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定会对桂林山水之美赞不绝口,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名符其实,但是对桂林的文物古迹却没有什么印象,甚至根本就没有看到什么重要的文物古迹。如果你告诉他们桂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他们会感到很惊奇。

每年一卷的《桂林经济社会统计年鉴》,其全面性和权威性是不容置疑的。在绝大多数的年鉴中,只是在《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栏目的“文化艺术”条目的末尾用很少的文字略述了文物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情况,而在有些的年鉴中则只字未提文物方面的情况;在所有的年鉴中根本找不到文物管理部门对桂林旅游贡献的资料,找不到各文物景点接待观众的资料!当然,我们并不能据此判断桂林的文物景点从来没有接待过观众,因为事实上有些文物景点还是有人参观的,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有些文物景点确实常年无人问津,有些文物景点干脆关门谢客,人们想去参观也是不得其门而入;更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文物景点在桂林旅游格局中的地位是多么地微不足道!

或许有人会说,我们保护文物注重的是社会效益,不能按旅游景点的要求来对待。可是,又用什么来衡量社会效益呢?我们保护文物不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从而使其得以代代延续,这只是为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提供了可能性,并不能说这就是社会效益,这就好象一个有钱人把钱锁在保险柜里而不使用,尽管这些钱没有丢失,但也决谈不上产生了经济效益。专家学者利用文物来进行学术研究,解决一些历史疑难,这可以说是发挥了一些社会效益,但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因为我们保护文物的目的决不是为了让文物成为少数人案头的鉴赏品;只有让广大人民欣赏它们、了解它们并通过它们了解我们祖先的丰功伟绩、我们祖先的智慧才干、我们历史的灿烂辉煌,才能说是发挥了社会效益。换言之,文物景点的社会效益应该体 原文发表于《桂林发展研究》2003年第2期。修改后参加2004桂林市社科界“三个加强”活动论文评比,获优秀奖。

264

现在参观人数的多少上,如果文物景点无人问津或者很少人问津,社会效益也就无从谈起。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历史文化名城这顶桂冠暗淡无光呢?归纳起来不外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先说外部原因。从莅桂旅游者的旅游目的来看,不可否认,绝大多数人是冲着桂林山水而来,而不是冲着桂林的文物古迹而来。换个角度说,如果没有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人们可能不会来桂林旅游;而如果没有文物古迹,人们可能仍然来桂林旅游,就桂林而言,甲天下的山水的吸引力远大于历史文化名城的吸引力。旅客的这种旅游目的制约了旅行社对游览线路的设计,因此旅行社所设计并招揽游客的游览线路无一例外地以山水风景为主,特别是桂林二日游(市内一日、漓江一日)线路根本不考虑文物景点,三日以上游才考虑文物景点。而绝大多数游客在桂林的逗留时间不超过二日,漓江又是必游线路,因此绝大多数游客在市区就只能选择旅行社预先设置的一日游线路,看不到线路外的文物景点了。

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说文物景点对外地游客难有号召力的话,那么对本地游客似乎不应存在这个问题,因为本地游客长住桂林,不受时间和旅行社预设的市内一日游线路的约束,可以随心所欲的游玩。而且,就算本地游客也首选游览山水景点,他们也有时间游览文物景点。但是到各文物景点参观的本地游客也是很少;实际上各文物景点那点少得可怜的游客主要还是旅行社组织的外地游客。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问题主要还是出在文物景点本身,或者说出在文物景点管理部门身上!

那么文物景点或者文物景点管理单位方面的原因有哪些呢?我认为至少有三个:

1、缺少一处能代表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文物景点。虽然桂林的文物古迹很多且遍布在各山水景点内外,由文物管理部门管理并作为文物景点对外开放的也已有桂林博物馆、靖江王陵、桂海碑林、甑皮岩遗址、李宗仁官邸及故居、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旧址及城工委旧址、云峰寺等八处,但客观地看这些文物景点具有先天的不足,无法成为桂林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景点。由于没有代表性文物景点,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难以树立,知名度难以扩大,对游客的号召力自然就有限。

2、文物景点管理单位各自为阵,既没有充分利用好各自的文物资源,也没有聚合出整体优势。除桂林博物馆外,其他各文物景点都是以文物保护单位即不可移动的地面文物为主要景观的,而文物景点管理部门也满足于展示这些地面文物,没有在室内文物展示和接待服务上下工夫。多数景点的室内文物展示还保持建馆时的样子,十年、二十年一贯制,没有与时俱进,对现代游客难以产生感召力和认同感;有些文物景点甚至连室内文物展示都没有,而地面文物本身又没有什么视觉震撼力,门庭冷落也就是必然之事了。而室内文物展示之所以十年、二十年一贯制,很大原因是因为没有对全市的文物经费、文物藏品和文物专业人才进行整体使用和调配。某个文物景点管理单位即使想改进展示,由于经费不足、文物展示品不足、专业人员不足而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3、文物景点管理单位缺乏市场意识,对文物景点的宣传推广没有力度。受传统体制的约束,各文物景点管理单位没有设立专门负责旅游推广的部门和人员,基本上都是采取等客上门、守株待兔的办法。如前所述,各文物景点并没有过硬的吸引力,等来的客人自然就不会多。有些文物景点管理单位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宣传活动,但缺乏针对性,效果不明显。多数文物景点管理单位没有制作向观众散发或供观众购买的旅游宣传小册子,浪费了一个庞大的义务宣传群体。

是珍珠总要发光。桂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资格是不容置疑的。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如何使历史文化名城桂冠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笔者在此提出三点建议供有关决策人士参考:

2651、尽快收回并修复靖江王城,把它建设成为桂林的标志性文物景点

在桂林市区和近郊的数十处文物古迹中,真正能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文物景点的恐怕非靖江王城莫属:第一,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价值不在其它已开放的文物景点之下;第二,在市区的文物古迹中它形体最大,最具视觉感召力,并且有足够的空间布置各种文物展览和仿古场景;第三,王城内的独秀峰历来是桂林主山,其自然景色和知名度不在现在的“三山”(象鼻山、伏波山、叠彩山)之下;第四,它位于市中心,且距“三山”和七星岩都很近,既可以很方便地进入现在的市内一日游(三山二洞游)线路,又可以很方便地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去处。但是这么有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的文物古迹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没能进入桂林的核心景观,而是白白浪费掉了,多么可惜!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它不属于桂林市管辖,而是由区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占据,但广西师范大学既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对它进行修复或开发,只是利用现有资源开设一些旅游参观项目,靠这些小打小闹是不能把靖江王城提升为桂林市的标志性文物景点的,也无助于靖江王城本身的保护。因此,有关主管部门应该站在重塑历史文化名城形象的高度,从文物工作的长远目标着眼,尽快下定决心把靖江王城收归桂林市管辖,并进而将之建设成为桂林市标志性文物景观。

2、对全市文物经费、馆藏文物和专业人员进行统一调配,在每一个文物景点都打造出充分展示文物价值并让观众认同的文物展示精品,增添这些文物景点的魅力。

其实,对于现有文物展示的缺陷,文物景点管理单位的领导、专业人员大都已经一清二楚,并开始计划整改,但在实施过程中却是举步维艰,面临着展示经费不足、展品不足、展示设计人员不足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打造出文物展示精品。

先说展示经费问题。在文物经费的安排上,多年来存在重保护和修缮,轻研究和展示的倾向。一般来说,全国和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修缮经费由中央、自治区和市三级财政安排,而文物展示经费由市财政安排。市财政每年从城市维护费中划拨百分之三作为文物维护费,现在每年大约为100多万元,数额不算多。而且在具体安排上,这笔经费基本上只用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修缮,对文物展示不予安排。也就是说,文物管理部门如果要制作文物展示,必须向市财政申请专项经费。而市财政是否安排,安排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物单位的“攻关”力度,这使得展示经费缺乏确定性。文物景点管理单位为了得到展示经费,往往在展示设计上缩手缩脚,不敢有大手笔,不敢有大创意,以免大口吓走人,这又使得展示水平难尽人意。因此,解决展示经费问题的关键就是文物经费主管部门改变思路,把文物展示经费列入文物维护费中,每年安排一到二个文物展示项目。当然,如果能够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文物展示设计与制作,解决展示经费问题的渠道就更多些。

再说展品问题。文物展示的基础是文物展品。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与文物景点有关的文物分散在不同的文物管理部门,而负责该文物景点展示开放的文物景点管理单位反而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文物。如果仅仅展示本单位的藏品,展品就显不足;如果想展示其它单位的藏品,就涉及到部门利益问题,障碍往往多多。在这种情况下,上级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负起统筹解决的责任,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前提下该调拨的就调拨,该借用的就借用。

三说展示设计人员问题。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是文物展示设计、制作成功的保证。但是现在各文物景点管理单位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缺乏专业人员特别是展示设计专业人员。多数单位只有一二个专业人员,而且只擅长研究,不擅长展示设计和市场运作。靠本单位的专业人员设计、制作普通的文物展示已有点勉为其难,更别说高水平的文物展示了。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桂林市文物系统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还是比较高的,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1人、馆员70多人,涵盖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文物鉴定、文博管理、摄影、美术等学科和专业,把这些专业人员整合在一起至少已经达到省级博物馆的水平,是完全有能力设计出高水平的文物展示的。事实上一些专业人员已经在展示设计方面崭露头角,设计出一些较高水平的作品,例如2002年广西师范大学在靖江王城内推出的“王城春秋”文物图片展示、2003年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推出的“万年前的桂林人”文物展示就都是由我市文物系统的专业人员设计和监制的,并且得到了广大观众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被称为我市有史以来最好的文物展示。因此,只要各文物景点管理单位打破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旧框架,只要文物主管部门对各单位的专业人 266

员进行统一调配、人尽其才,依靠现有的力量就能设计、制作出高水平的文物展示精品。如果每年推出一二个文物展示精品,几年后我市各文物景点就都有了自己的文物展示精品,景点的档次、吸引力就会大大提升。

3、将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组建统揽桂林市各文物景点经营权的文物产业开发公司。

从政策方面来看,在文物景点管理单位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存在什么限制,关键是要把管理权和经营权界定清楚。笔者认为,文物保护、修缮、藏品保管与研究、考古发掘等与文物直接相关的工作,属于管理权,不能采取市场化运作;展示设计与制作、宣传推介、组织客源、讲解服务、摄影服务、饮食服务、文物复制品与仿制品的生产与销售、旅游纪念品与工艺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与参观接待有关的工作属于经营权,对于这些工作应该采取市场运作的模式进行经营,这不仅可以求得最大利润,而且对文物事业本身也有好处:第一,使文物景点管理单位从并不擅长的经营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文物保护、保管、修缮、研究等本职工作;第二,使展示设计与制作走向市场化,有利于设计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文物展示精品;第三,使讲解服务走向专门化,有助于提高讲解服务水平;第四,使文物景点的宣传和推销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效果会更好,并且可及时反馈游客和旅游市场的信息,从而及时改进、调整文物展示,开展适合观众需求的经营活动;第五,使各文物景点有相对可靠的客源保障。

事实上有些文物景点管理单位已经把组织客源、摄影服务、饮食服务、商品销售等分离出来,但是他们采取的办法是简单的承包,这种做法虽然减轻了文物景点管理单位的经营负担并得到了比较稳定的收益,但是对文物景点的建设并没有什么帮助,有些甚至还拖了后腿,因此不值得推广。笔者认为,仅仅在各文物景点管理单位内部实行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扩展到全桂林市,组建统揽桂林市各文物景点经营权的文物产业开发公司!而且尤其重要的是要把展示设计、讲解服务作为经营权分离出来,采取市场化运作,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文物景点做强做大。要做到这一点有一定困难,最大的困难可能就在于各文物景点管理单位的权益分配问题,因为在现有模式下各文物景点管理单位的既得利益差距很大,有些单位门票及商品销售收入每年有几十万,而有些单位才几万甚至几千元,收入多的不愿别人分享利益,收入少的拿不出资本金。不过这并不是什么不可解决的问题。只要主管部门有决心,充分论证并合理分配产业化运作带来的风险与好处,大多数文物景点管理单位是会愿意的。

有哲人说过: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桂林的文物事业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明天,历史文化名城这顶桂冠也一定会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上一篇:金融学综合431整理下一篇:勤积累,善运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