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2年的高考作文 看如何搞好安全生产

2024-04-14

从2012年的高考作文 看如何搞好安全生产(精选7篇)

篇1:从2012年的高考作文 看如何搞好安全生产

从2012年的高考作文 看如何搞好安全生产

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题:梯子不用时横着放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安全教育要务实,不要泛泛而谈,要有针对性,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横着放梯子,即使倒了也不能伤人。

2012新课标高考作文题目搜狐发布:《举手之劳》 材料:船长和油漆工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谢你!点评

安全生产强调的是自主保安、业务保安和互保联保,在日常的工作中,每个人都能像油漆工那样,顺便提醒一下身边的人,注意脚下有石头绊脚、顶板有悬矸要掉下来等等,举手之劳会带来多么大的福音啊。

2012年重庆高考语文作文材料:拯救冷库工人 大致内容:“一个人被关一个冷库里,一个门卫来解救被困人员,事后有人来问门卫,这不是你的本职工作为何你要解救他?门卫说:因为只有这个人,每天早上和我说,早上好,以及晚上对我说再见,而今天他只对我说了早上好,还没有对我说再见,所以我判断他在冷库里被困了。

点评:

平时多说一句话,就重新获得了新生,你愿意吗?那个不起眼的人,可能就是你的救命恩人。

2002年高考作文题

心灵的选择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点评:

我佛慈悲,讲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只有相互帮助,才可能延续生命,顺便提醒一句,就是救命。

篇2:从2012年的高考作文 看如何搞好安全生产

2012年高考满、高分作文中, 大多数考生在鲜活素材的运用上显示出自己的鲜明特色。他们中有的点击社会现象, 有的捕捉热点人物, 有的洞察世界风云, 有的摭拾身边琐事, 体现出视野的宽广与开阔。在技巧的运用上, 这些佳作也是“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或同质组合, 或异质呈现, 或递进推演, 或点面结合, 有效组织素材, 充分展示亮点, 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显示出写作者的独到匠心。为备战新一轮复习, 突破作文素材运用难点, 我们对一些高考佳作的素材运用进行了梳理与解读, 点拨技巧, 揭示规律, 以期对广大考生有实质性的帮助。

一、关注生活, 提炼中心印象, 找到动情点

2012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 其落脚点大多在生活的层面上。如全国新课标卷的“船主与油漆工”、湖北卷的书信交流、浙江卷的“路上奔跑与路边鼓掌”、重庆卷的保安救人、北京卷的巡路工的敬礼等, 都需要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如果缺少生活的体验, 就无法写出声情并茂的佳作。所以, 高考作文首先要关注生活, 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或事, 从最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角度入手提炼素材, 以真情感人。正如法国作家莫泊桑所说:“要使你写出来的东西感动别人, 必是你自己先激动不已, 感动得哭;要使你写出来的东西让读者高兴, 你自己写作时必是忍俊不禁。”只有融入了真情实感的素材才是有效的、感人的。选择了素材后, 要抓住素材给你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 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强化, 即把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题材, 这也是2012年高考优秀作文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佳作示例一:

如果让我选择, 我无法说出哪一种方式更好, 因为它们都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许, 你认为, 邮件省钱, 效率高;写信贵, 速度慢。但是, 面对着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的文字, 我们已经有一种视觉上的疲劳。而书信, 可以很好地抒发我们的情感, 它给我们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字面的范畴!

投身军营的士兵, 每一次收到家里的来信, 都会压在枕下, 反反复复地阅读, 也许, 你认为这只是一封信, 但你可曾想过, 这里面包含了多少的期盼与等候;

留守在家的孤寡老人, 无法使用现代先进的沟通工具, 当他收到远方子女的来信时, 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激动;

当你身处逆境之时, 收到朋友的一封来信, 即使是简简单单的关心的话语, 也足以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

我们在电视上, 也看见过许多贫困山区的儿童, 他们和许多城市的孩子交朋友, 都是靠书信来往。就是这小小的书信, 让爱心之路得以延续。当镜头转换到那群可爱的孩子, 坐在绿油油的草坪上, 带着笑容, 认真地阅读着来信的场景时, 我想, 在那一刻, 他们一定是幸福快乐的!

———2012年高考湖北卷佳作《那一抹忧伤的底色》

这篇文章就抓住了素材给人感觉最强烈的那部分———中心印象, 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素材进行提炼和强化, 即把素材转化为写作的题材, 考生正因为对生活留心, 并且产生过强烈的感受, 才能将生活的素材信手拈来, 化为自己笔下的画面。收发书信, 可谓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一个细节, 但作者却能找到动情点, 有机地与文题对接, 并传达出自己的独特感悟, 这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 值得借鉴。

二、点化素材, 紧扣主题, 找到共通点

共通点, 讲得简单一点, 就是符合题意要求。写作时, 你头脑中积累的与此相关的各类素材, 可能会纷至沓来, 竞相涌现。面对众多的生活积累, 哪些素材可选择出来用于作文呢?这应由文章的中心决定。凡是与中心密切相关的材料, 就是有用的材料;而与中心关联不大或者毫无关联, 即使你认为是非常好的素材, 也必须忍痛割爱, 重新选材。只有符合题意、突出中心的素材, 才可引之入文, 否则, 就会出现内容松散、不合题意的状况。在2012年各地的高考作文题中, 全国新课标卷的“船主与油漆工”、湖北卷的书信交流、江苏卷的“忧与爱”等, 都有很多的生活素材可写, 但如果胡子眉毛一把抓, 就可能使文章芜杂繁乱。因此, 点化素材, 找到素材的共通点就显得尤为必要。

佳作示例二:

……而当今社会, 因何18路人会面对受伤的2岁小悦悦而见死不救, 因何号称世界一流的动车故障频出, 因何会有那么多曾经风光无限的贪官落马, 根本原因在于道德缺失。因为道德缺失, 所以缺少了同情心, 因为道德缺失, 所以忘却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因为道德缺失, 所以忘却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所谓道之不存, 德将焉附?

吴斌, 一个最普通的客车司机, 驾驶客车行驶在高速公路途中, 意外遭受金属片袭击, 在生命垂危的情况下, 吴斌用尽最后力气, 换挡、停车、拉手刹、打开双闪灯, 拯救全车乘客, 而这一系列动作完成之后, 吴斌倒下了。吴玉兰, 一个普通的老师, 面对无耻的劫匪, 虽头破血流, 依然保护着659张考生的准考证。从这些人身上, 我似乎看到道德的力量在中华大地上茁壮生长。

吴斌走了, 省委书记为他流下了眼泪, 数万群众自愿去护送他的灵车, 整个中国为吴斌而感动, “中国最美司机”的称号将是我们给予他的最高敬意。吴玉兰老师受伤了, 但她面对凶残劫匪依然想着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她的行为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职业道德。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佳作《高尚的道德就是最大的财富》

面对“船主与油漆工”这个材料作文, 作者可谓“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寻找素材。小悦悦事件, 动车事故, “最美司机”吴斌事件, 吴玉兰老师舍命保护学生准考证事件等, 作者信手拈来, 并将所有素材一一点化, 紧扣“职业道德”这一主题, 论证“高尚道德是最大的财富”这一中心论点,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挖掘素材, 提炼内在含义, 找到联系点

能够反映主题的素材可以找出很多, 但真正深刻全面地反映事物本质, 还要靠具有典型意义的、有代表性的材料。面对纷繁芜杂的大千世界, 我们需要提炼有典型意义的情节, 发掘素材的内在含义, 找到与现实的联系点, 力求能反映现实, 并富于启迪意义。2012年各地出现的一些满、高分作文, 就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佳作示例三:

周冲, 年轻帅气的“黄衣哥”。当他路过天河区东圃怡东苑小区, 看到悬空女童危急万分时, 他毫不犹豫地爬上防盗网, 解救下了女童。做完好事后, 他则默默地走了。后经过媒体和市民的全城搜寻, 冒险救人不留名的“黄衣青年”终于现身。他用最朴实的话语回答此次善举:“想到小孩子那么危急, 就没想到自己的安全, 只想着能把孩子救下来, 只是举手之劳而已!”什么促使了他的举手之劳, 是中华美德、是一个龙的传人的品质。他的轻轻一步, 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滋润和震撼了湖北, 同时也感动了中国。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佳作《传递爱最朴实的语言》

作者关注现实生活, 选择了“黄衣哥”这一典型的人物素材, 并且能发掘素材, 找到与主题一致的联系点, 即“举手之劳, 也是一种美德, 也是传递爱的表现”, 实现了从素材到作文内容的转化。

佳作示例四:

看到“奔跑”二字, 我一下子想起了刘翔, 这个在8年前获得至高的荣誉, 获得盛名的人, 在4年前因故退赛后又背负了数之不尽的骂名。人生从来不乏起落, 但像他这样, 在世界的注视中经历如此大起大落的人, 想来还是不多的。想起4年前刘翔退赛的轰动, 如今仍然历历在目, 那段时间网络上、报刊上的质疑和谩骂, 说是铺天盖地也不为过, 但在洪流一样的愤怒和不解之声中, 仍然有一些人, 坚持为刘翔鼓掌。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 刘翔才继续走在路上, 走过了一个几近寂静的4年, 又走到了世人的视线中。他12秒87的成绩, 虽然因为2.4米的风速没有得到数据的成功确认, 但他毋庸置疑地、成功地赢得了世界范围的不断的掌声。那些一开始站出来为他辩护, 对他表示理解, 宽容他, 称赞他, 鼓励他的人, 有他的亲人朋友, 还有更多素不相识的人, 因为他们坚持不懈的掌声, 成为了奔跑之人继续奔跑的动力, 当奔跑之人的欢呼和路边鼓掌之人的掌声交汇的一刻, 那种响彻人心的力量, 令人不禁热泪盈眶。

———2012年高考浙江卷佳作《为奔跑之人鼓掌》

这段文字, 作者选择了刘翔这一典型素材。关于刘翔的素材, 论述的角度应该很多, 但作者却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质“奔跑”, 提炼其内在含义。同时, 深入挖掘素材, 在“奔跑之人和鼓掌之人”上找到联系点, 充分演绎材料, 突出中心思想。

四、组合素材, 联系材料主旨, 找到合力点

我们不少考生, 有了素材却不知道怎么用。或则孤军奋战, 或则叠床架屋, 不能体现针对性和有效性。用一个事例、一则材料进行论证显得单薄、片面, 若干材料组合运用就能产生合力, 使文章内容充实, 有说服力。从形式上来看, 可以是同类事例并列组合, 层层堆叠, 逐步深入;也可以是正反事例对比组合, 相互映衬, 对比鲜明。

佳作示例五:

我们为英雄鼓掌。

我们为失去双臂, 坚持用脚学会弹钢琴的“无臂钢琴王子”刘伟的坚强鼓掌。

我们为那个面对失控的客车, 奋不顾身地推开自己的两个学生, 而自己却被客车撞断双腿, 高位截肢的“最美教师”张丽莉的英勇行为鼓掌。

———2012年高考浙江卷佳作《为英雄鼓掌》

以上文字, 概述为怎样的英雄鼓掌。从不同侧面选择了刘伟、张丽莉等“英雄”素材, 事例新鲜, 叙述简练, 这是同类事例并列组合, 能够强化读者对英雄的理解。

佳作示例六:

有一次, 美国唱片业协会CEO希拉里·罗森亲眼目睹了乔布斯与工程师讨论用户界面设计的情形。当时, 乔布斯和工程师坐在电脑前, 为了一个设计上的问题争执不下。罗森发现, 乔布斯与工程师所关注的, 不过是在屏幕上一块大约只有一张便条大小的区域里, 如何排放3个单词的问题。乔布斯如此关注细节让罗森惊叹不已, 而他对细节的高度关注不啻是他获得奇迹般成功的一大秘诀。

…………

去年发生的“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揪紧了国人的心, 几十个生命的代价换来的教训中, 同样有个细节的问题。相关部门公布的动车事故报告中指出, 铁道部在LKD2—T1型列控中心设备招投标、技术审查、上道使用等方面违规操作、把关不严, 致使其带着隐患上道使用,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一大重要诱因。假如铁道部不是像那个船主那么“粗心”, 假如具体施工建设者能够像那位漆工一样, 发现某些细节上的问题, 能够主动、及时、“顺便”把漏洞补上, 不就完全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吗?!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佳作《细节决定成败》

上述文字列举了两个正反不同的事例, 乔布斯关注细节走向成功;“7·23”甬温线动车事故则是忽视细节的结果。两个事例形成正反对比, 有力地证明了“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 对比鲜明, 论证有力。

通过对2012年高考佳作素材运用特点及技巧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 素材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备考, 素材至关重要。面对2013年的高考作文, 我们应该未雨绸缪, 加强素材备考, 逐渐构建起自己的素材库。

第一, 搜集素材。素材应该包括事实素材和理论素材两大方面, 政治经济、文化时尚、新闻时事、街谈巷议、故事寓言、典故传说、奇闻轶事、名言警句、诗词歌赋、音乐歌词、新理论、新观点、新数据、新技术、新发现等都应该进入素材收集的视野。

素材来源应该非常广, 有教材上的, 报纸杂志上的, 课外书上的, 有自己经历的, 有从别人那儿听来的。我们既要搜集积极向上、鼓舞斗志的正面素材, 也要搜集有深刻教训的反面素材, 还要特别注意搜集新素材。

搜集素材的办法有三:一是专题积累。即针对某一话题或题材全方位地展开相关素材的搜集与整理, 在全面占有素材、理解素材的基础上, 做到融会贯通, 为我所用。二是专人专物积累。即专门针对某一位人物或某一件事物, 全方位积累其典型的、非典型的语言、行动、思想或事件的前因后果, 做到确知其人、其事、其情、其魂、其优缺点。在写作时就不至于因知之不详而不敢动笔。三是兴趣化积累。积累素材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积累, 不必拘泥于以上方法, 也不必在乎形式, 只要感兴趣, 就不妨积累下来吸纳内化, 化为自己作文个性与思想的灵魂。

第二, 梳理素材。搜集素材重要, 梳理素材更重要。每个学生必须梳理自己的素材, 梳理的方法和类别多种多样,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素材积累与整理。如果有同学认为类别多不好操作, 那么, 从人文关怀角度, 抓住“生命意义”“生存价值”“生活环境”三个方面可能更利于思考、运用些。另外, 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生活”等角度去梳理, 也具有可操作性。

梳理素材要掌握以下必要的思维方法:

(1) 发散思维方法。任何事物都有许多不同的侧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从不同侧面思考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时, 任何事物都处于客观世界的“关系网”中, 都是其中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 从不同角度联系周围事物去观察思考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用发散思维分析写作素材, 就是将对象放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中充分发挥想象力, 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 力求考虑到对象中的各要素和对象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结果, 多角度联想和思考, 不依常规, 寻求变异。

(2) 逆向思维方法。事物关系中的正与反、顺与倒都是相对的;事物间可互相转化, 在不同条件下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对一则写作素材, 有时反弹琵琶, 从相反或相对的角度去思考, 关注其微小、潜在甚至相反的可能性, 从而引起新的思索, 产生超常的构思和不同凡响的新观念。

(3) 聚合思维方法。以某个思考对象为中心, 对来自不同角度的复杂信息进行收敛、聚合, 为信息的归属树立一个明确的“靶子”, 这是一种由面到点的内聚式思维状态, 又可称为内敛思维、集中思维。对单一素材进行发散思维分析所形成的价值点, 并不都是合理或最佳的, 而且在用时也不可能全部涉及, 因此需要进行筛选“聚焦”, 尽可能从对关键要素或隐含要素的分析中, 找到最佳或最新的方案。

(4) 辩证思维方法。要想对所掌握的素材进行内在、本质、全面的分析, 离不开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要求人们必须把握、研究事物的总体, 从事物本身矛盾的发展、运动、变化来观察、把握, 往往需要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 一分为二地看事物。

第三, 运用素材。搜集素材也好, 梳理素材也好, 归根到底是为了运用。因此, 学会运用素材是备考的关键。所谓运用素材, 一是“开掘”, 一是“活用”。开掘素材是为了从高度和深度运用素材;活用素材是为了寻找不同点, 从新角度辩证多维度地议论素材。

作文素材运用可采取“五步走”策略:

第一步是“参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以后, 并不是堆积在大脑的角落里就万事大吉了, 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素材进行咀嚼、品味。对自己长期所积累的素材要做到在理解基础上的参悟, 要区分哪些是积极健康的内容, 哪些是无用的东西, 保证正确的价值取向, 要认识一些重要素材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 并有自己独到的解读。只有对素材的深入透彻理解, 才有可能对素材有效运用。

第二步是“提取”。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 从平时积累的写作材料中, 挑选健康的、新鲜的、独特的、典型的材料, 切忌“拾到篮里都是菜”。提取时要有“自知之明”, 避开自己陌生的材料, 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 (亲耳所闻的、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深切感悟的、了然于心的等) , 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同时, 要尽量避开人们容易想到的材料, 尽量选取别人不容易或不能够想到的材料。材料新颖独特, 文章才能引人入胜。要根据立意精心提取精当的材料, 才会更有说服力, 更有表现力, 更有感染力, 更有震撼力, 达到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效果。

第三步是“整合”。对提取而来的材料, 必须要进行适当而合理的整合。首先是围绕主题, 通过不同材料的搭配、组合, 可以形成表现主题的“合力”, 取得理想的表达效果。其次是围绕结构整合材料, 做到详略得当, 安排有序, 段落层次清楚, 线索脉络分明, 过渡照应周全, 具有完整性、连贯性和生动性。

第四步是“定向”。即选准角度, 决定素材运用的方向。定向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确定写作的方向, 包括素材、立意等。定向选点力求准确、新颖。所谓准确, 就是在一定的话题范围内, 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自己熟悉并且能够把握住。所谓新颖, 就是角度新、见解新, 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和风采。

第五步是“拓展”。定向后, 支撑观点的材料或有不足, 这便需要思维的启动, 联想开去, 搜索相关信息, 补充原有的素材。拓展可以从实拓展, 也可以从虚拓展;可以正向拓展, 也可以反向拓展;可以顺向拓展, 也可以逆向拓展;可以纵向拓展, 也可以横向拓展, 但是任何拓展都要符合题意要求, 揭示命题的本质意义。

篇3:从2012年的高考作文 看如何搞好安全生产

关键词:高考;词汇教学

2011年的英语试卷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试卷所用词汇全部来自《考试大纲补充说明》的词汇表,且实义词覆盖量为1094个(重复出现的词算一个),约占词汇表的34.4%,有着较好的覆盖率。从试卷出现的词汇看,有以下特点。

一、体现学生运用构词法的能力

在今年的高考阅读理解中,出现一些派生、转化、合成词,虽然不是很多,但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灵活运用。如:actually,semicircle,frequently,schoolmasterly,schooling,semi-state incorporation, ineffective, fundamentally, historians, winterized, uninterrupted, review等,这些词分布在五篇阅读理解中,词根都是学生学过的,似曾相识,又不曾相识,体现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但如果基础知识较好,是能够克服阅读中的障碍的。

二、词义猜测有突破

在今年的阅读理解中,第56题不是猜测词义,而是猜测整个划线句子的含义。第68题猜測“the watch”这个名词称谓的原因,考题稳中求变,体现了时代要求,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考题遵循了一个原则,即稳定,在稳定中求发展,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很多人都以为高考题肯定是难题的堆砌,肯定有好多怪题,其实不是。

为了备战2012年高考,笔者认为应在以下方面进行词汇教学。

一、重视词汇习得

词汇是通向意义的桥梁和影响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快速的阅读和准确的理解都必须建立在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如果词汇量太小,则不可能进行有效的阅读,实践证明,词汇量的积累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成正比,又是相互促进的过程。英语单词记忆方法众多,最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们不妨借鉴以下记忆方法。

1、词根词缀记忆法

顾名思义,通过记住词根词缀,并据此推测含此类词根词缀的新词的意思,加以强化记忆。 词根有两种,一种是可以引申出许多同根词的词,同时它也是一个独立的单词,例如ease作为独立单词,它又是easy,easily,easiness的词根。 另一种是不能独立使用的词根,但它有一个基本意义,在不同的单词中意思大致相同。如:单词mirror(镜子)与 mirage(海市蜃楼),这里的"mir"这个词根相当于"marvellous" 或"surprising",是"奇异的,惊奇的"的意思。又如,overcome(战胜)=over(越过)+come(来) ,invisible(看不见的)=in(不)+vis(看)+ible(可…的)

2、音形义记忆法

音形义记忆法,主要是从单词的读音、词形、词义入手,遵循联想、对比、归纳等原则进行的汇总记忆法。如beard(胡须),把两个字母bd看成是脸两边的胡须;bird 把b和d看成两个翅膀; eye see meet sleep (e、e代表两只眼睛);giraffe(ff长长的脖子状)(词意为长颈鹿)

3、谐趣记忆法

谐趣记忆法是根据读音、词形、词义的关系,利用诙谐、荒诞的曲解来记忆词汇。Umbrella-(因没)伞,俺们不来了;spiderman-蜘蛛人,(是)失败的人。Ambition-俺必胜”—我的雄心,抱负和野心。

4、感观记忆法

感观记忆法是把耳、口、眼、手调动起来,把听、说、读、写统一起来,达到记忆目的的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沟通大脑皮层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减少遗忘。

5、分类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是按主题,所属范围等条件对词汇进行分门别类汇总,然后综合记忆的方法。我们从医疗,购物外贸等方面归类,也可以按时间、决心、态度等主题进行汇总,然后根据记忆原则记忆。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获得词汇的最佳方式,所以教学中还要注意个体差异以及词汇学习方式的不同特点。

二、重视中西文化差异的教学

阅读的障碍,不仅仅存在于词汇和语法方面,语言所承载的背景知识和文化知识信息,也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之一。因为不同语言中的某些词语的概念虽然基本相同,但表达意义和社会文化含义却往往独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如2010年高考第21题:This restaurant has become popular for its wide range of foods that suit all tastes and pockets.由于背景的不同,这个句子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句子的含义,可翻译为,“这家餐馆越来越出名是由于它做的各种各样的食物适应各种类型的人群”。“a range of ”强调一个系列,而“a wide range of” 意为“各种各样的”。 For引导原因状语,all tastes and pockets比喻有各种类型的人群,从句子结构来讲,含有定语从句从句,与汉语句子结构有所不同。又如,中西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不同,就产生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fish in the air(缘木求鱼)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错过机会)等,汉语中这类词汇就少得多。其原因在于英国是岛国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汉语中我们会说“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等词,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汉语用“牛”来表达,是因为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种地,而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因此通过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英语词汇,甚至对西方的诗歌及文学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作为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并尽可能地介绍和传授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努力提高学生对语言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了解生活在不同社会背景中的人们的语言特征和文化习惯,灵活运用词汇知识。

三、重视词汇学习策略指导

单词学习策略在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教读单词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①单词分类, ②形近词辨析, ③同义词辨析,④语法功用, ⑤词汇在语境中的灵活使用,⑥重复记忆,单词听写等。

以上这些策略,都是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因为思考是学习策略的核心,创新就是要求学生不局限于老师、课本所讲的知识和方法,自己去找一找有没有更好的学习途径,以加深对词汇的理解,使词汇的学习达到最优化状态。

四、重视分层教学

由于学生的天赋、品格、智能、体能状况千差万别,所以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各个不同,因此教师要按学生实际,分层教学,不搞一刀切,不是“想跑的,老师捆绑着跑起来;走不动的,老师硬拖着爬”。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免得吃不饱或消化不良。

总之,英语词汇教学,要回归课本,夯实三基(三基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特别是第三册的词汇要加强记忆。要求学生多归纳,多总结,多联想。教师要全方位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变零散的单词和短语为系统的词汇知识网。否则,词汇将会成为高三英语备考的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篇4:从2012年的高考作文 看如何搞好安全生产

高考作文的命题,一般而言,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功用和精神思想导向性。它引导着青年学生热爱祖国、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从而为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因此,从国家发展大计、社会热点问题中寻找高考作文命题立意的角度,是在情理之中的。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等历史命题,全会提出文化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的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要建设“文化强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令人耳目一新。

仔细品读《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深入研究其精神内涵后,笔者从特定的角度分析和总结能够作为命题方向的角度,提炼出适合学生写作的观点并尝试从以下角度进行总结,借以抛砖引玉,探寻2012年的命题方向。

一、创新与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如果离开了创新和发展,是无法切实做好的。科技进步了,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有了不同的载体。以前是书本记载,图书馆珍藏,现在是电子书芯片;以前是手工制作亲力亲为,现在是电子仪器科技设备……迥然不同的方式方法,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文化的改革,必须与时代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二、交流与汲取。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注入。唐朝的西天取经,吸收了西方的佛学经典;新文化运动,各种西方文学思潮随之涌入与传播。文化要大发展,需要汲取其他民族的精华,要在交流中汲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借以促进自身的繁荣。

三、个性与特色。

只有民族的东西,才能走向世界。必须要保留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保护和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当地特色的艺术。地方戏剧、地方建筑、地方饮食、地方服饰等,都有着鲜明可感的特点,地域的多样化决定了文化的多样化。为此,在发展文化时,必须注重地域保护,提升民族文化内涵。

四、团结和归属。

相同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个体,在精神和心灵上是相通的,在看待问题的态度和立场上,因为能够交流而一致。中华民族在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时,举国同庆,上下欢腾。国内喜气洋洋的庆贺,国外华人欢天喜地的聚会,有意无意间,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在一起跳跃一起沸腾。在异乡漂泊的游子,能够利用节庆团结在一起,找到归属感和共鸣,从而提升了民族的凝聚力。

五、实力与影响。

文化的发展,不应满足于仅仅在本土得以实现,应当敢于走出去。作为逐渐强大的国家,当充分利用文化这个软实力,在国外推广本土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比如开办的孔子学院,不仅传播了孔子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推广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因此,利用文化传播的机会,向海外传递中国强大的信息,提高中国的世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就成了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情操与修养。

文化对每个人而言,都能起到陶冶情操和提升个人修养的作用。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提高个人涵养,坚定人生的信念。在读书过程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七、传承与育人。

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承,需要借助学校这一载体起到传递文化的作用。古人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今人说,多建一所学校,也就少修一座监狱。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能很好地起到教化作用,那么对国人整体思想意识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八、公益与社会。

随着文化改革的深入,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主题文化公园等开始向公众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在每个村庄设置和开放。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享受着馆藏物品带来的便利,享受着给个人带来的汲取知识、拓展视野的种种便利,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改善和提升,更感受着社会进步、国富民安的变化。

九、机遇与体制。

在国家开始关注文化的时候,作为政府部门必须健全体制,上下重视,把文化摆到政治高度,注重文化与经济、道德、科技等方面的相互渗透。各文化部门,利用国家的方针政策,抓住机遇,做好本地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使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在这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每个人都当精心准备,当机遇到来的时候,可以从容应对,从而成就自己。

十、安全与竞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当今世界的冲突,不再是单一的军事进犯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文化和文明的冲突,是一种文化的渗透,即价值观、思想、理论等的渗透。为此,保持文化主体性,不能让外来的价值观消解了自己的文化,对自身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有清醒的认识,保留主体性和话语权。

十一、自觉与自信。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固有文化、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短处,也要正确意识到外来文化的长处与短处。要正确认识西方文化,既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而是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正确看待我们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为基础,吸收西方外来的优秀文化,体现时代性,保证民族性。

篇5:从2012年的高考作文 看如何搞好安全生产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一、城头换旗,让多少考生迷失了方向

此题一亮相,就让很多人惊嘘不已。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其愁者,大多是因为教师指导备考时把这类作文题型边缘化,学生很少接触,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新面孔麻木得失去了感觉。如何审题,慌了手脚;如何立意,找不准方向。

其实,这种作文题,又被称为新材料作文题,或者“题意作文”。它有其明显的“三自”要求,即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如果加上一句“请以‘……’为话题作文”的话,那就是前些年考得最多的话题作文了,命题者似乎不愿再回到那个时代,但又不想在这个时期走人家的老路,于是就另辟蹊径,让这种曾经在高考试卷中一闪而过的新材料作文重见天日。一来可以让高考试题“稳中有变”,“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来可以让命题者找到一条思维求新之路,让沿用了多年的命题作文改头换面,以新的姿态现身,给人以人耳目一新之感。

近五年,广东省高考作文题情况如下:2007年是话题作文《传递》,2008年是命题(标题)作文《不要轻易说“不”》,2009年是话题作文《常识》,2010年是命题作文《与你为邻》,2011年是命题作文《回到原点》。

可见,今年的新材料作文,是2007年新高考以来首次采用的命题方式,这几年大家都在猜测广东会出现新材料作文了,但终于在四五年之后的今年出现,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同时也是符合考纲要求的。遗憾的是,因为她多年未出现,就被边缘化了,甚至被排出了备考的范围,令部分学生在考场中迷失了方向。

二、辩证分析,瞄准最佳角度并不难

值得注意的是,题目所给出的材料不仅仅是一则,而是两则,属于多材料作文。审题时两则材料都要综合考虑,不能厚此薄彼。居里夫人的话很容易懂,强调人对生活环境的主观能动性,可以为了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而不懈努力。考生可以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失去追求人生的价值等方面考虑。此外,还有可以从生活的标准、生活的态度、生活的质地、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本质等方面去考虑,写作的空间十分辽阔。

当然,考生最容易抓住的关键句是第二段的最后一句:“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由这句话纵向分析,可以这样理解:不管出生在什么样的年代,只要自己努力,人生一样可以精彩。从而可确立作文的中心:人的主观努力和奋斗很重要,外界因素不足以影响人们生活的幸福感;或者从内因和外因的角度进行论述,强调内因的决定性作用。也可以简单地从可穿越古代,可活在当下,可飞越未来,可综合辩证等方面来立意写作。

总之,今年的广东作文题很具思辨性。没有经过一定的辨证思考,都有可能偏离题意作文。而抓住了关注现实,直面人生;脚踏实地,珍惜当下就不会走题了。

三、是始料未及,还是有意而为之?

在今年各省市的作文试题中,广东作文题是一道非常有深度的题目,给了考生有很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每一个人都曾经想过自己适合生活在哪个时代的问题,这是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制度,超离现实是隐藏在每一人内心深处的真切向往,这也许是不争的事实;居里夫人一句“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每个时代各有各的精彩”,这也许是命题者的良苦用心。

然而,对别的时代的向往,往往就是对当下时代的批判。正因为如此,这个题目就很容易让考生们树立起追求独立人格与强化批判意识的作文大旗。

考生们无法回避对当前社会“经济与道德”“科技与人文”等话题的辩证思考以及终极人文反思;我们也无法阻止较多的并非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考生们结合食品安全、物价高涨等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猛烈抨击。于是,考生们自觉不自觉地就落入了“回到过去,向往未来”的深谷难以自拔,于是实话实说,越说越激动,甚至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像崩溃的洪流,一泻千里。虽然,这些偏激的言辞中不乏真实与诚实,但“忠言逆耳”,“内容不健康”,评卷老师高兴不起来,于是一篇篇的零分作文“横空出世”了。而那些由衷地不愿意活在当下的考生只因为施展“掩耳盗铃”之能事,却普遍受到青睐。

四、零分作文,到底是谁的悲哀

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题虽然广受褒奖,但在阅卷场上就已经让老师们大跌眼镜。结果,全省作文平均37.8分,六年来最低。尤其是满分作文仅15篇,可零分作文却有1670多篇!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说明什么?我们从阅卷评分就能看到这个社会价值取向,给学生传递着什么信息?

而满分作文又真的令人欣慰得眼前一亮吗?先让我们来看看官方公布的六篇满分作文吧。其中的《我想生活在唐朝,因为那里是诗的世界》一文的确不是完美无瑕。读过之后,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本文除了文词华美,重温了不少唐诗外,好像没有什么内容了。我很赞同这种看法:与其说这一篇满分作文是写我想生活在唐代,不如说这是一篇唐诗现代解说,这样的一篇没有一点实际靠谱的文字,给个40分,都算是高分了。这样文词华美没有实际意义的文字堆砌,却被捧为满分作文,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不是在扼杀学生的创新思想?思维从小被固定在书籍里,只会寻章摘句数黑论黄,却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学生就算全是满分考入大学,又能有什么创新?就算他们工于翰墨,文章盖世,又能有什么作用?这样的文字,满分的意义是什么?这样的文字才能满分,那大批学子的零分作文可想而知了。

再则,作文题目广泛而自由的发挥空间与评卷要求的作文立意指向的单一性,也是造成今年广东高考作文零分作文空前之多的重要原因。

五、作文备考,没有不变的风向标

广东今年的高考作文,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思考空间。

首先,今年考查了新材料作文,也并非意味着它就成了今后几年的考查对象。笔者认为,作文备考重在训练学生的综合写作能力,无论是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都要作为备考的训练内容,不要对某种文体“情有独钟”,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高考,更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如果仅把某一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视为风向标或指挥棒,那么,我们的作文备考就难以走出顾此失彼的尴尬境地了。

总之,今年的广东高考作文题,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也产生了空前之多的零分作文,尤其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深层次的思考:充满理想和激情青年考生,面对这样的作文题,是说真话,写自己真实的想法好,还是天马行空地堆砌辞藻假话连篇好!

(作者单位:茂名市化州市官桥中学)

篇6:从2012年的高考作文 看如何搞好安全生产

一、要得高分, 先要备考

1. 要重点研读考试大纲

“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百胜。”数学学习也是如此, 备考时首先要明白考什么, 怎么考, 了解高考数学考查的方向和大致内容, 做到心里有“底”。一般湖南高考考试命题有四个基本点:一是在基础中考能力, 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考生在复习时要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 夯实双基;二是在综合中考能力, 主要体现解答题中。考生在复习时要注重知识点的横纵联系, 注意知识的交汇;三是在应用中考能力, 主要体现在应用题中。近几年湖南的高考数学通常都会设置两道应用题, 一道为概率应用题, 一道为函数或导数或数列应用题;四是在新型题中考能力, 主要体现在填空题的第16题。自新课改以后, 新课改地区的高考都会涉及这一创新题, 主要考查考生的推理能力, 难度较大。掌握了这“四个基本点”, 再认真研读《考试大纲》, 就能把握高考备考的准绳, 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2. 要重视教材

教材是考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数学基本能力的“蓝本”。高考中的习题大都来源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 基本上都是将教材知识提炼、组合、加工而成。所以, 备考时, 我们要重视教材的基础地位, 任何脱离教材埋头做习题的备考方式都是不科学的, 都是舍本逐末、会吃大亏的。

3. 要注意热点、冷点两手抓

从近几年湖南高考数学试题可以看出, 三角函数、概率、立体几何、导数、圆锥曲线、数列、平面向量、不等式、函数, 这几块都是高考的重点、热点, 常考常新;而统计、复数、集合、简易逻辑、正态分布等内容, 相对来说, 难度不大, 因而在高考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 这就是相对的冷点。在复习中, 考生要全面“撒网”, 既要抓好主干知识, 又不放弃次要知识, 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复习。现在经常有考生出现解答题总分75分得60多分、前面选择题和填空题总分75分只得40多分的情况, 难题会做, 反倒是简单题失分多, 这实在是可惜。

4. 规范答题, 注重步骤分

高考数学都比较强调答题过程准确、规范。这也是高考得高分的一个充分条件。许多考生对习题明明会做, 但就是不会组织语言, 不会写步骤, 因而只写一个简单结果在上面。这是得不到全分的。所以, 我们广大考生在备考时, 也要备“步骤”, 在平时严格的训练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写步骤习惯, 争取做到每一步都准确、规范、清晰, 并且速度快, 这样才能避免浪费和丢分。

二、要得高分, 学会应考

1. 调控情绪

很多学生都把高考当作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对农村学生而言尤其如此, 他们的不成熟的心灵承载了太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带来了两种不同的效果:有的考生, 把压力当成了动力, 最后超水平发挥;而大多数考生则因压力导致紧张、心态失衡, 最后连平时的正常水平都发挥不出来。如今年有个理科考生, 平时数学考试不管难易从未低于120分。但到了高考, 她一拿到试卷, 粗略一看, 与平时练习不一样, 就手心发汗, 头昏目眩, 紧张得不得了。就连平时很少错的选择题、填空题一错就是五个, 最终得分才刚刚及格。可见情绪失控影响多大。

2. 时间把控

高考最理想的时间分配为:选择题、填空题控制在40~45分钟内完成;前三道解答题控制在20~30分钟内完成;后三道解答题控制在30~45分钟内完成。当然这是参考时间,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把控好时间, 一般要求考生要注重解题的快法和巧法, 尽量用最短的时间把适量的习题做得又快又准, 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另外, 把控时间还要注意的就是要求考生要懂得舍弃, 不要因为深究而耽误时间。今年高考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理科数学第18题第 (2) 问的结果是1128—5√5。许多考生算出这一结果之后, 不相信是对的, 于是检查了一遍又一遍, 耽误了不少时间, 导致最后有些会做的题都没时间做了, 真有点得不偿失!

3. 要先易后难

容易的题要保证一分不丢, 难的要争取多拿步骤分。特别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要学会先取鱼, 毕竟“取鱼”要比“取熊掌”容易得多, 何乐而不为呢?

篇7:从2012年的高考作文 看如何搞好安全生产

1 强化安全意识从自身提高

煤矿安监员是监督工人行为规范的人员, 身为监督者, 必须了解安全常识、树立安全意识, 才有资格去监督他人。通常煤炭开采工艺流程多, 涉及到的不同类别的设备很多, 岗位分布区域广, 安全隐患繁杂众多, 井下生产管理难度大, 岗位人员流动性太强, 工人内心思想情绪难揣摩等等, 这些都给安全管理监督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挑战, 也成为安监工作的难点。因此, 在安全监管人员从事此项工作中, 不能忽视此岗位自身的作用, 从先从自身提高开始, 一是必须经常学习《矿山安全法》、《安全规程》等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煤矿企业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二是要经常深入现场了解、钻研更多的关于设备、工艺等方面技术理论知识, 使安监员在现场工作中不仅能够实现依法检查, 更重要的是能够发现技术含量较深的隐患, 确保生产安全, 避免那种传统性的“行为检查”和“外表性检查”, 切实提升自身专业素质, 以理服人, 以矩管人。

2 执行安全监督从严以律已开始

安监员的执行地位在煤矿企业之上, 是安全监管职能的执政人员。安全监督是一把纪律的标尺, 那么安监员自身行为也是纪律。俗话说:“为政当先正己, 执政首先正身”。安监员要想使安全监管工作取得“名正言顺, 言顺则事成”的效果, 我们首先得严格要求自己, 用纪律规矩自己, 以规矩规范自身, 再去规范他人, 踏踏实实工作:一是正确的人生价值指好煤矿生产安全、矿工生命安全方向。马克思理论曾指示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生命的价值在于贡献!我们要把这种理念和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的先进思想结合起来, 真正的做到予监管于服务, 为煤矿生产排忧与解难, 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二是不存贪婪之念, 公正不阿过“人情关”;古人云:“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要时常警戒和提醒自己, 不生非分之想, 不存贪赃之念, 不干枉法之事, 尤其在煤矿上, 一段时间后, 与工人成为朋友现象是必然的, 这就要求安监员要公正不阿, 不能因为人情, 而不管不顾安全隐患和安全规程;三是将自己准确定位、切忌马虎轻浮;要清醒地认识自己, 准确地定位自己。作为一名驻矿安监员, 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 准确地定位好自己的监管权限, 认真的做好自己的监管工作。杜绝自己马虎大意、不思进取等不负责的错误意识。

3 加强客观沟通, 促进互助合作

谚语说:“为人处事, ‘沟通’二字”。沟通交流是煤矿安监员干好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法。只有与工人好好地沟通交流, 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取得互助合作的效果。一是加强与被监管人员的交流。和被监管对象的交流可分为这么几种: (1) 与企业领导班子的交流。如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等职务的人员, 要将检查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与其沟通交流, 安全的责任重大, 要为煤矿相关领导说明当前各个方面存在问题, 敢讲真话, 并对其提出合理的建议, 做一个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反映者。 (2) 与区队管理干部的共同交流, 如通风区、机运区、各生产、辅助队队长和书记等执行人员, 他们是与工人最直接的领导者, 他们的素质决定和并制约其执行能力和水平, 关系到矿领导对安全生产所下的一系列指令指示能否得到贯彻和落实的最主要环节。安监员要加强与区队长沟通交流, 强化他们的执行指令意识, 增强他们的安全管理能力, 确保以他们为首的工人按作业规程组织作业。 (3) 与作业在一线的工人的沟通交流, 与这个层的人交流, 要注重语言明了易懂, 尽量形象化和客观化。他们大部分的文化程度较低, 要以把监督的度把握好, 耐心地进行安全知识疏导, 提高安全意识, 确保生命安全。同时, 与上级领导的沟通交流, 要虚心求教, 认真总结, 勤于思考, 提升能力;与单位同事的沟通交流, 要爱学习、共探讨, 多汲取、真正做到“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不仅以客观的态度面对工作, 还要以客观的行为对待不规范行为。

4 注重安全作业, 促进现场监管

现场监管是煤矿安监员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要确保煤矿安全, 必须抓好现场监管工作, 那么, 就得注重安全作业的监督。抓好现场监管工作, 现场监管的好坏, 直接关系着工人自身的生命安全, 关系着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一目标实现要在安全作业上下功夫, 利用“手指口述”、技术比武等形式, 规范作业行为, 将监管作业行为作为常态工作, 不定时间、不定地点的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而现场监管不走形式的有效方法, 就是开展不同类型的专项检查, 查找出各个岗位范围的不安全隐患、查找出班组岗位员工不正确的作业行为, 不规范的劳保着装穿戴等。最关键的收要针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进行消除整改, 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立即进行制止纠正, 耐心说服教育, 并给于严格的处罚。毕竟现场状态控制直接关系着工人的生命安危, 影响着煤矿发展的全局。现场监督检查的根本就是强化对现场安全的管理, 它的效果更是快速的、直接的。因此,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点应该着眼于现场检查, 做好现场状态的安全管控, 煤矿安监员要促进现场监管力度, 严格、扎实地队煤矿生产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考试, 高标准提升员工安全技术素质, 规范安全作业行为, 同时, 还应多将有利于管理的各项积极因素、物资、人力配置到企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去,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上一篇:肖炳炎校长述职报告下一篇:老师对幼儿毕业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