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高考手册看命题新动向

2024-05-04

从上海高考手册看命题新动向(精选6篇)

篇1:从上海高考手册看命题新动向

从上海高考手册看命题新动向

日期:2011-03-18 作者:蒋敏然;华国清;文卫星;王白云;国艳萍;祁玉平来源:文汇报

为什么考?考什么?怎样考?被看作上海高考大纲的《考试手册》做出了清晰解释,高三老师认为,从中可以看到各个知识点的考查要求,更能窥探出今年高考命题的新动向,尤其值得在最后的复习阶段重新审视。

物理思维能力问题占比最大

祁玉平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

考纲变化

变化1:新考纲保留了原有的前4个能力考查目标,删去了“5.科学探究能力”考察目标,但将其中的一条子目标“能发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纳入了“4.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范围,并改为“能发现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或给出的现象进行探究”,从这一变化可以看出,高考对科学探究能力考查的侧重点有所调整,要求有所降低。

变化2:增加了“物理学科各部分考试行为目标在试卷中所占的分值的比例”。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约占25%;物理思维能力约占35%;物理实验能力约占20%;综合应用能力约占20%。从中可以看出思维能力问题所占比例最大,所以要重视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变化3:增加了课程标准中拓展Ⅱ部分的动量、动量守恒定律B;用DIS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学生实验)B;人造地球卫星C,并以填空题型选做的方式出现。可见这些内容是必考的。

复习策略

1、重视基础和教材演示实验

《手册》规定:在试题中基础部分约占70%,因此首先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梳理、归纳。建议以“A级”、“B级”及“实验”三条线展开有序复习。如将《手册》中所有的“A级(知道)”要求进行一个全面的识记,这是在考试中是最容易得分的。这点很多学生往往不够重视,将精力花在了难题的解答上,造成让掉进口袋里的分数流失了。对于“B级(理解)”的考查要求,一一进行梳理和复习,尤其是对一些核心的知识,不仅要记住结论,而且还应该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历程,加深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本身的理解。这一级别的考查内容在试卷中占到50%-60%。

具体要求考查的学生实验一共是21个,其中“B级”17个,“C级”4个,高考对实验的考察在全卷中约占20%左右。对于实验的复习,建议按照知识章节,从实验的目的、原理、现象、步骤、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等方面进行,特别是要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同时还应从这些实验中感悟方法,实现能力的迁移,能对一些新情景下的物理实验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另外还要仔细阅读《教材》,重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一些与实验相关的图片资料,2009年16题对电动势的考察、2010年27题卡文迪许扭秤实验都是源于教材中的图片。

2、正视新增考点

虽然新增的《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内容所涉及的试题可以相当难,但《考试手册》的考查要求仅达到B级,所以知道动量的概念,理解它的矢量性,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能解决一直线上相互作用物体系统的动量守恒定律问题即可,不必担忧试。

题难度。对《人造地球卫星》的考察要求是C级(掌握),很多同学对这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太好,建议两方面都进行一定的复习。

3、关注“说明”部分

《手册》对一些知识点的考查以“说明”的方式加了限制,如“牛顿定律的应用”仅要求解决单个物体的问题,不要求讨论摩擦力做动力的问题;对“安培力的计算”仅要求限于电流与磁感应强度垂直的简单情况。这样的说明共有21条,按照这些说明去复习,可以提高针对性,不做无用功。

化学架构知识网格体系

国艳萍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中学

综合不同的知识点

中学化学知识及其在高考中大约所占的比例主要是: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30%)、元素及其化合物(20%)、有机化学(15%)化学实验(20%)、化学计算(15%)五大块。清晰每一块知识所包含的知识点,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并使块与块之间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知识网络可以是“点→线→面”。比如有机复习中,甲烷是一个点,烷烃是线,烃类化合物是面。在这里“点”是复习的重点。可将“点”展开为“结构→性质→合成→用途”。同时有机复习中紧抓“官能团”由它的结构来推断性质,掌握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类物质的性质。

复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时,以元素周期表为核心,发散辐射开来,与重要的元素化合物性质、电离理论、化合价等联系起来。避免孤立地、片面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面研读化学教材

化学试题大部分取材于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论,试题的知识点不超过教材要求的范围。

不要把化学教材当成可有可无的摆设。现在你若能自己去全面研读一下化学教材,并适当的做些读书笔记,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收获。

化学知识在教材中以不同的介绍方式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化学史话”系统地再现了化学发展史;“拓展视野”展现了当今科技在生产,生活中应用以及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对这一部分若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减小对新问题情景的陌生度;“思考与讨论”帮助同学们辩析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思考与练习”是同学们认识新知时的简单的操练;“资料库”里有同学们需要的一些实验数据、化学常识性知识等;“探究与实践”中大部分展现的是化学实验内容;“思考与复习”是每一节后的练习题,基础兼具新意。

例如:化学中的一些颜色变化问题,一直是同学学习的难点,在中学化学教材中都有它的出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32页,乙炔燃烧,“高中二年级第二学期”第30页;很多学生弄不清物质的稳定性与化合反应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第84页有明确阐述。

语文“读”出考纲背后的知识系统

王白云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有些学生常常拿到卷子就做,做错了就改,改完了再做,做完了还错——一个不研究考试大纲,想到什么做什么的学生,往往容易错过提升自己成绩的时机。

《考试手册》指出,上海语文高考分为“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应用”四个板块。

《考试手册》要求考生“识记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我们就打开课本,把其中涉及到的著名作家作品做一个列举,同时围绕“著名的作家作品”名录,把与他们相关的常识整理一下,记忆下来。

“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这项要求虽然《手册》罗列在“识记与理解”这个大栏目下,但是,“理解”并不要求“记忆”,所以如果写不出修辞手法的名称,应该并不影响得分。这是因为《手册》在“考试目标”部分已经明确规定,上海的语文高考以“测量考生能力”为立意。假如我们把“知识”分为“概念”、“识别”、“理解作用”这三个层次,上海高考侧重于对“理解作用”加以考查。

在“鉴赏与评价”部分,《手册》要求考生能够“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

风格”。“文学作品”,通常指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据我所知,“戏剧”就没有什么学生关注过。但是课本涉及戏剧,考纲里也没有排除戏剧,高考中出现戏剧理属正常,没有出现实在是我们侥幸。还有最常见的“小说”,近几年高考卷中《幸福的篮子》、《灯笼红》都是小说,但是由于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的原因,我们同学阅读小说的能力十分欠缺,在“推想力”方面捉襟见肘。所以,对照《手册》,长篇小说姑且搁置一边,短篇小说的阅读应该突击做一点突破。

《考试手册》在“表达应用”部分,强调考生应该能“准确把握题意”。我们不妨对自己审题立意的水平做一个评估,看看哪些题型、哪些情形自己还难以应对?

与往年的《考试手册》相比,今年的《考试手册》除了有一些措辞上的调整之外,最重要的改变有三处:

1.第一次将“试题难易的比例”规定为“1:2:7”,这应该意味着低难度题将保持往年的份额,但是有15分左右的题目将富有挑战。

2.强调考生不仅要能够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还要能够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表达作用”。

3.第一次将“试卷测量目标的比例”具体细分为“识记与理解约16%、分析与综合约28%、鉴赏与评价约为10%”,结合《考试手册》关于“试题难易的比例”的规定,今年试卷的难度,有可能集中在“鉴赏与评价”部分。

总之,只有当考生能够从中“读”出考纲背后隐含的语文知识系统、“读”出自己的已知和未知、已有和待有的时候,《考试手册》才算是“读”全了、“读”懂了、“读”透了。

数学新增内容可能命制解答题

文卫星上海市七宝中学

2011年数学考试说明在样题中新增几个题目,主要是二期课改新增内容,有些样题虽然在2010年的考试说明中没有,但实际上已经考了,2011年考试说明补上了这些内容。主要表现在:行列式、算法(主要是读懂框图)、球,文科的三视图、线形规划,理科的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等内容。

题型变化新趋势

自2009年以来,新增内容一直都在考,但都以客观题形式出现,大都是容易题,经过2009年、2010年的适应期,这些新增内容可以引起命题方式的变化,即以这些内容为载体命制分值较高、难度相对较大的解答题。

比如,算法中的框图可以命制递推数列或函数问题。本质是考查数列或函数知识,但条件不是以传统的方式呈现,而是要从框图中发现,先搞清已知和求证(解)内容,再解答;理科的概率、统计与数学期望问题是命制解答题的好素材,外省市早已这样做了,上海是迟早的事;文科的三视图也可以命制解答题,即通过三视图画出直观图,在此基础上考查线面关系、表面积、体积等知识点。由于上海二期课改教材立体几何中线。

面关系的理论证明要求大大降低,求角与距离问题,理科用空间向量来解决,文科此类要求则要低许多。以多面体和旋转体作为载体的方式考查立体几何较为可行,应多加注意。复习注意事项

1.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复习中的作用。有些是因为解题方法繁而致使运算出错,这就要求选择合理的解法;审题失误最不为同学重视,但每次考查总有这样的事发生(尤其是试题中括号内的附加限制条件);有些智力较好的同学,解答题常会出现过程不完整,或漏掉关键步骤,或最后结果不能综合起来等原因被扣分。

2.根据各自情况有所侧重。对重点中学的优秀同学要多做些能力题,中等同学或普通中学的大多数同学以基础题和中档题为主,兼顾能力题,基础一般的同学对压轴题的最后一小

题可以放弃(但第(1)小题还可以做)。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提高总分。

有些同学对数学部分分支知识有所欠缺,要在这段时间,把一些疑难问题集中起来,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掌握解题的基本方法。

3.敢于在解题中寻找解题思路。进入高三复习的最后阶段,有一些综合题不是都能一下想到完整的思路,解题要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需要根据条件进行推演(有时是把条件用数学式子表达出来),看能得到一些什么中间结论,这些结论与最终结论还有多少差距,必要时对中间结论和最终结论进行等价转化。即使不能最终把问题完整解答出来,但有部分合理,仍然可以得到相应分数。

4.重视开放性问题。可能因为开放性试题阅卷很难像封闭性试题那样客观、公正,使得命题难度加大,但在最后阶段还要多做些这方面的训练。

历史非选择题按质评分

华国清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盘点有否漏缺

今年“考试内容”的变化是,基础型课程的考查内容,由去年占比70%增加至80%;拓展型课程的考查内容,由去年占比30%减少至20%。今年基础型课程考试内容中,世界古代史的内容增加较多。如,在“古代罗马法体系”主题中,增加了“公民法”、“万民法”“古罗马的法制精神”等内容。拓展型课程的考查内容中,删除了“先进思想理论与现代中国”等内容。时近高考,考生有必要对照“考试内容”上的主题目录和知识要点,检查自己所复习的历史内容有否缺失疏漏。对缺漏的内容,应及时补缺。考试中,如果在一些大的“主题”和“要点”内容上有漏缺,一般是难得高分的。

分析“样题”信息

高考历史《考试手册》所附的“样题”,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通过“样题”分析,可以了解上海高考历史试题的题型样式、难易程度、答题要求和风格特色等众多试题信息。

上海历史高考特色鲜明:在题型上,选择题多半新创问题情景,要求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非选择题,重视专题内容,关注时事热点。关注时事热点方面,去年尤其突出。“样题”第16“世博”题和第18“曹操墓”题,都是去年上海紧扣时事热点的试题。平日里多看报纸,多了解新闻,解答此类题目就有如神助了。“样题”第17“德意志民族”题和第19“美国史”题都是考专题史。复习中梳理线索、理清脉络、整合相关史实,就十分重要。在试题的取材方面,上海高考历史卷注重画文并茂:地图、漫画、数据表格、统计图、照片、文件印影件等都被精选入题。历史试题取材的丰富多彩,也需要考生掌握多方面的解题技能。在试题的评分上,“样题”给出了具体的评分标准,考生同样应当重视。

近两年来,上海高考历史试卷对非选择题的评分标准与以往有大不同:以往采用的是“采点评分”的方式,即由阅卷老师在考生的答卷上采寻符合题目的答案,即使考生答得颠三倒四,也可给分。现在采用的是“按质评分”,这种评分将试题答案分成两等,一等答案以“核心知识”作答,即完全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可给高分;二等答案以“边缘知识”作答,即不太切合题目要求的答案,仅给少量分数;若以其他知识作答,则一律不给分。“按质评分”同时还要看回答是否有条理,是否符合逻辑,注重回答问题的思维层次和精确程度。比较“采点评分”和“按质评分”的区别,犹如“打靶”,“采点评分”,只看“中靶率”;而“按质评分”,注重的是“精确率”。

政治莫以为考试内容减少了

蒋敏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近三年政治高考有许多新的尝试,先是2007年大量引进人文、美学、艺术以及科学内容

作为背景资料,力图提升考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至2010年,哲学辨析题、政治学论述题的答题要求在2008、2009年基础上又有提高,哲学所占份额从2008年的10%跃升到26%。

稳中有变,去芜求清

这次修改“考试内容”,表面上似乎去掉了一些内容,如“公有制的实现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及其客观性”、“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等。而实质上所有这些内容均包含在相关的大提纲中,如“公有制的实现方式”属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当代青年的时代使命”归依于“提高素质,承担使命”。去掉这些重复出现的原理或观点,有助于教师和学生提高复习的完整性,但考生切莫以为高考内容减少了。

三个级别测量考点明确

政治高考学习水平分为A、B、C三级。A级:了解、再认和再现、正确辨认观点和原理。B级:理解、领悟本课程知识的内涵及其实质,知道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C级:应用本课程的知识,正确分析、评价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本次考纲可以看出:单项选择题考点主要为A、B级;不定项选择题主要考B、C级;简答题第一题为时政题,主要考A级,其余三题考A、B、C三级,部分题目考点既有A也有B,或者既有B又有C,有交叉。

答题要求规范灵活有序

继承去年的评分模式,答题可以根据考试内容采用部分评分法和整体性等级评分法。采用部分评分法主要针对考点为由各个方面组成的原理和观点的简答题。(2009年高考上海卷)“为了支持与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国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推出了多项优惠扶持政策。”第三小题:经济常识告诉我们,“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请参照就业概念,谈谈什么是“创业”。(2分)运用哲学常识回答,何谓“理想”及其与“创业”的联系。(4分)两个分题都采用部分评分法。第一题中应包含“自主创业”和“依法经营”等要素,每个要素1分,共2分。第二题包合“客观可能性”和“未来愿望”等要素,两个要素同时答到才能给分。

整体等级评分往往与如何做好某件工作有关。答题需要完整、具体表示考生的意见。如:“林先生从超市购买了一罐进口奶粉,回家后食用时发现有异味。请选择一种维权方式,帮助林先生设计解决此事的简要方案。(3分)”。方案要有针对性、步骤完整、方法妥当,方可得到3分。

分析说明题则强调:依据分析说明能力的若干行为目标以及分析性评价的要求采用分析性评分方法。一般分为三——四个评分项:将图表或数据转换成文字信息或说明图表之间的联系;运用政治学科知识说明其中的现象;对图表中的内容做出合理推断;总体归纳评价。

篇2:从上海高考手册看命题新动向

其中, 文言文仍是沿袭往年的惯例, 选用了人物传记形式。略有不同的是不是选自史书, 而是选用名家苏轼的传记。苏轼一生所写的传记不多, 因其与陈公弼渊源颇深, 故文章读来情感深厚。同时文言文题型也较为稳定, 三道选择题仍是一道考文言实词, 两道考对人物及课文内容的理解。三道翻译考查了文言实词“毁”、“贷”, 词类活用“身”, 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等。题型难度一般。诗歌鉴赏选取了唐代名家的非名作。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了小说, 第二类选择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在人们的意料之中。论述类文本阅读在加大分值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设题难度。

当然, 2011年高考语文命题也体现出新的走向, 概括如下:

一、整体命题透露着较强的文化意识。

从题目素材的选择看, 文言文选择了苏轼的《陈公弼传》, 诗歌鉴赏选择了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文学类文本节选了宗璞的长篇小说《西征记》, 论述类文本选择了鲁迅的杂文《挖与捧》。选择了各个时期大家的作品, 透露出鲜明的文化意识。

二、关注历史、关注民生, 关注人文。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 语言表达题即考查了编者按, 引导学生不忘历史, 不忘今日幸福生活的由来, 此为关注历史。鲁迅的小说、杂文, 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实, 揭露国民的劣根性, 体现了先生对祖国、人民的深层的热爱。但在当今和平年代, 不少人认为鲁迅的文章过时了, 更多人沉迷于一些关注“小我”的文章中, 缺乏对现实的批判意识。自古“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章除了“抒发性灵”, 更要为经世之用。所以高考命题两次涉及鲁迅的作品, 一是在语言表达题中考查了高中阶段学过的课文《药》, 二是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了鲁迅《华盖集》中的杂文《捧与挖》。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大我”、关注民生。但高考并不回避考生关注自我, 从课外名句默写到对国学大师王国维的高度评价“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也是对当代高中生所缺失的品质的引导。

作文题目“拒绝平庸”即引导考生关注自我, 从为人到处世拒绝平庸。平庸, 词典释义曰:“寻常而不突出;平凡。”如“才能平庸”、“相貌平庸”、“平庸的一生”等。拒绝平庸, 正如提示语所说, 要注重“创造、发展、上进”, 要“有原则, 有鉴识, 有坚守”。这与现在强调的时代主旋律、人才要求及人生操守相一致, 有积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 文题提示语中还有“不避平凡, 不可平庸”一语, 意味着与词典释义有一点不同, 即切不可将“平庸”与“平凡”画上等号。应看到平凡的人生中也有不平凡、不平庸。因此, 文章既可提倡“突出”, 讴歌理想, 再现非凡;也可表现“平凡”中的“不平庸”, 即寻常人事中的不寻常、不平庸。在我们周围, 大量存在的只怕还是看似平凡的一面, 如果你能独具慧眼见到“平凡”中的“不平庸”, 可能更易选材;就此议论, 可能更有深刻之处。此为关注人文。

三、文本阅读回归本源, 注重对文本构思脉络的把握。

过去我们在文本阅读的教学中走了不少弯路, 背离了文本阅读的本源。从2010年开始, 江苏卷在论述类文本阅读中要求考生写出文章的思路。论述类文本《谈静》中的16题:文章题目为“谈静”, 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 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开始出现了注重文本的构思脉络这一导向。到2011年, 两处涉及此考点:一是在诗歌鉴赏中要求考生“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二是论述类文本中“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这一导向更为明显。这将有利于引导文本阅读的教学回归本源, 注重对文本构思脉络的把握。

四、重视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基本功训练。

尤为引人注意的是试卷第一题, 不是考查字的读音, 而是考查成语中字的书写。这是江苏卷自主命题以来首次考查。其实, 对字词的掌握包括字音、字形、字义。由于网络的普及, 学生对书写越来越生疏, 各种网络语的出现不利于汉字的规范。今年上海高考明确提出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将扣分。而江苏卷此举应也是有所针对的。在江苏卷中, 对汉字书写的要求一直不低。在名句默写中, 只要出现一个错字、别字, 则该题不得分, 有8分与字的书写相关。在作文评改中, 错字、别字发现一处扣一分, 扣满5分为止。而今年又加入3分的选择题, 比重进一步加大。这将引导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基本功的练习。

五、命题朴实, 不搞花架子。

第二类文本阅读意料之中地选择了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加大了设题难度, 但是也遵循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思路:从文本的论述思路, 到举例论证的作用, 到例证之间的递进关系, 最后到探究中心论点的深刻意蕴。这样的出题思路符合论述类文本教学的思路。作文命题, 避虚就实, “拒绝平庸”引导考生关注自我。逐渐体现了江苏卷作文命题由追求空灵 (如“山的沉稳与水的灵动”、“怀想天空”) 、追求大气 (如“品味时尚”、“绿色生活”) 到追求朴实、关注考生、关注人文的转变。这将有利于引导语文教学建立朴实课堂。

篇3:从上海高考手册看命题新动向

综观201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试题,我们发现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题型渐趋明朗,偏重材料作文

2010年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的题型,我们可用一句话来概括,即: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平分秋色,话题作文一枝独秀。2010年高考作文试题,打破了以往新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三分天下的格局,在19套试卷中,新材料作文略占上风,为10个;命题作文紧随其后,有8个;话题作文仅有一个,是天津卷。

命题直面现实,关注社会生活

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生活,可以说是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突出特点。如浙江卷的考题以“角色转化之间”为题。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角色转换之间,都会有自己的认识和感悟。题中给的材料很具象,也适合学生引申发挥,谈的是与父辈的“文化反哺”,相信在这个网络时代,孩子们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这与作文关注生活、关注人生的倡导是吻合的,考生在审题下笔前多反思、反省,从而可调动起他们的情感思维,写出有生活气息的、鲜活的文章,体现出学生个体的写作能力,不失为一道好题。

再如全国卷I的试题所给的材料是幅漫画,漫画画的是四只猫正在餐桌上吃饭,丰盛的鱼摆在面前,其他三只猫都在吃鱼,就一只猫捉老鼠,吃鱼的猫说了一句让人回味无穷的话:“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这句话是这幅漫画的点睛之笔。漫画的本质就是讽刺,讽刺现实中的那些丑恶、痼疾,敢用漫画出高考作文题,这说明我们命题专家已经有了直面现实的勇气,不管现实有多么不完美,有多少令人愤怒的罪恶和不公,作为已经成人的高中生尽管需要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方面,以培养真善美的高尚情操,但同时必须具有直面现实的勇气,做一个“真的猛士”。否则,一味地遮蔽双眼,逃避现实,保持一种伪天真,到了社会上要么沉沦颓丧,要么愤世嫉俗,这些都不是正确对待人生的方法。而唯有直面现实,才能培养正确健康的人生观。这种直面现实的命题思路是以前所没有的,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现象。

强调生活体验,提倡独抒性灵

今年高考作文又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都强调了高中生自身的生活体验,命题贴近学生实际。总的来看,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基本思路是以人为本,关注生活,以感悟为手段,发掘情感体验,提倡学生独抒性灵,让学生“我手写我心”。如江苏卷“与你为邻”,可以写得很纯粹很家常,甚至相当“故事化”,而不会担心跑题偏题。事实上,日常生活蕴藏着生命最奇崛的波澜。人生的千姿百态,都在日常时光里光怪陆离;困惑、迷惘、坚忍、刚强,都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汇聚。生活中的故事,生活中的感喟,能使文字绝不雷同,呈现出万千气象。如果我是考生,会选择在最平常处下笔。是的,日常很平凡,但只要在平凡中求新求异,就能展示出奇巧构思、惊心动魄。

如全国卷II的作文题,材料的主要信息聚焦于“世界读书日”和“浅阅读”,材料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呈现出了几种对于“浅阅读”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解读。每一个考生都不乏读书的经历和体会,可以在作文中记见闻、写体验、谈感想,这些都有利于考生抒写一个真实的自我。今年的命题意旨很明确,就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再如天津卷的“我生活的世界”更体现了这个特征。这个作文题目时代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该话题利于考生从自己熟悉的世界出发,写出他们观察到的世界,体味到的人间真情,领悟到的人生真谛,展示出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思想个性。考生写作时不妨聚焦身边的凡人小事,可以写物质世界的丰富,也可以写精神文明的进步;可以写国家的发展、家乡的变迁,也可以写亲人的温暖、校园的苦乐;可以写实实在在的人生,也可以写虚拟的网络世界。考生找到自己构思立意的切入点,小处落笔,有感可发,有情可抒,凸显出自己的个性特征。

江西卷“找回童年”的命题,也充满了人间情趣,文题热切关注了青少年成长的焦点问题。这些作文题目无一例外的能够走进考生的心灵,关注考生的生活和情感,与考生的心灵相呼应,因此考生在考场会顺利地自我表达,而不至于让考生措手不及,胡编乱造,担心作文离题。

富含哲理色彩,注重理性思辨

高考作文不仅是一次作文水平的考查,也是对考生思想水平的考查。这在命题中的体现就是文题极具哲理色彩。如山东卷的作文题,以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理解“阴影与光明”,凸显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人生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对待逆境与顺境,如何面对人生中的光明与阴影,这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用它作为材料来命题,思辨不言而喻。

我们以为2010年命题最能体现理性思辨的要数安徽卷、上海卷和湖南卷。安徽卷所给材料是一首哲理诗,读而再作玩味,则能获得某种智慧和启迪: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从自然,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也可说是不能形而上学地搞“一刀切”,绝对化。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江南水乡的生活,但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哲理主要体现在“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上,在不同的地方,适合种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推出在做其他事情上也是如此,要因地制宜,要符合实际情况。上海卷是一篇带有哲理性的材料作文,这道作文题也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即“取”和“舍”的关系,若要得到更多机会,就不要太计较眼前的小利等。考生可以从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耐得住寂寞、不要只重数量不重质量、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浮躁、学会等待、要有宽广的胸襟、为子孙后代着想等角度展开,引导社会关注这一现象。湖南卷的“早”,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国家还是个人,小事还是人生,“早”与晚的思辨色彩就更为明白了。

紧跟国际话题,倡导环境保护

环境关系着每一个人,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点在2010年的高考命题中也鲜明地体现了出来,如世博的环保主题。事实上从2009年年底哥本哈根大会以后,环保就是全世界的主旋律,所以像绿色生活,还有像关于捕鱼,都是紧扣着时下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话题,它是给考生一个社会责任的思考,让考生走出书斋去思考一个中国人、一个大国对于世界的承诺。因为中国的环保在世界上一直受诟病,所以我觉得这些题目是正合时的。

以上是我们对2010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所作的简要分析。根据这些分析,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对未来的2011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无外乎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场地,大自然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大自然给了人类生存的物质能源,带给人类心灵上真正的舒坦,带给人类视觉上的和谐,无论今天和未来,人类需要清澈的江河湖海,需要茂密的森林、草原,需要头顶上挂着朵朵白云的蓝天。不只如此,人类最初接受的启蒙教育也来自于大自然。对于人类而言,大自然的赐予太多太多,唯有时时感恩,不断反思,才会有更加美好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就是高考命题的方向,今年很多地方的作文题目都很明显地打上“自然”的烙印。二者强调的是,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向自然索取,掠夺!在自然中保有心灵的清纯和快意。那么,对2011年考生来说,这是应该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心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活,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类的活动是离不开社会的。所谓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作,高考作文命题方向亦如此。关注社会,关注热点时事,必然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农民工问题、独生子女问题、教育公平问题等一直都是热点,一直深受关注,特别是今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情特别多,如果我们不把自己的视野放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去关注这些事件;如果我们只是把文章角度放在写“古人”,满篇全文与“古人”对话这些方面,怎能体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又怎能体现出对未来的向往?所以,考生如果希望在作文方面获得好成绩,除了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功底和写作技巧之外,还要对国事家事有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远离现实的题目,恐怕不是高考试题所需要做的。

看重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今年部分高考作文命题思路呈现出一种“换位”思考的趋势,从过去过重强调关注自我这一角度,转向于要学会关注他人。当然这并不是说只关注他人而不注重自我了,而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但这种转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篇4:从上海高考手册看命题新动向

一、存在性命题的解法

例1 (2012年江苏12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方程为x2+y2-8x+15=0,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则k的最大值是.

答案:

解析:这道题其实是一道典型的存在性命题;根据题意x2+y2-8x+15=0将此化成标准形式为: (x-4) 2+y2=1,得到,该圆的圆心为M (4, 0) 半径为1,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只需要圆心M (4, 0) 到直线y=kx-2的距离d≤1+1,即可,所以有化简得k (3k-4) ≤0,解得所以k的最大值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圆的一般式方程和标准方程的互化,考查知识较综合,考查转化思想在求解参数范围中的运用.本题的解题关键就是对若直线y=kx-2上至少存在一点,使得以该点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与圆C有公共点,这句话的理解,只需要圆心M (4, 0) 到直线y=kx-2的距离d≤1+1即可,从而将问题得以转化.本题的思路其实就是解决存在性命题最常用的构造性方法;构造性证法是现代数学证明中的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也是现代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的根本特征就是对可构造性的强调,所谓可构造性是指能具体地给出某一对象或者能给出某一对象的计算方法.即当我们把能证实“存在一个X能满足性质A”的证明称为构造性的证明,是指能从这个证明中具体地给出满足性质A的一个X;或者能从证明中得到一个机械的方法,使其经有限步骤后即能确定满足性质A的这个X.

例2如图1,椭圆C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F1、F2分别是椭圆C的左、右焦点,M是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过F1的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点,△MF1F2的面积为4,△ABF2的周长为设点Q的坐标为 (1, 0) ,是否存在椭圆上的点P及以Q为圆心的一个圆,使得该圆与直线PF1、PF2都相切,如存在,求出P点坐标及圆的方程,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可以用直接法将这个p点设出,然后求解,若能求出P点坐标,则存在,否则不存在.

由题知解得b=c=2.所以椭圆的方程为

假设存在椭圆上的一点P (x0, y0) ,使得直线PF1、PF2与以Q为圆心的圆相切,则Q到直线PF1、PF2的距离相等,F1 (-2, 0) ,F2 (2, 0)

化简整理得:8x02-40x0+32+8y02=0.

因为点在椭圆上,所以x02+2y02=8.

解得:x0=2或x0=8 (舍)

所以椭圆上存在点P,其坐标为使得直线PF1、PF2与以Q为圆心的圆 (x-1) 2+y2=1相切.

对于解决存在性命题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即为非构造性证明方法;非构造性证明方法是指经典数学中的纯存在性证明,它在中学的解题中通常是用反证法来实现的,反证法是属于“间接证明法”一类,出现在高中数学书1-2的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的第二节,它是从反面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证明方法,即: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导出矛盾推理而得.反证法所依据的是逻辑思维规律中的“矛盾律”和“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为真,至少有一个是假的,这就是逻辑思维中的“矛盾律”;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都假,简单地说“A或者非A”,这就是逻辑思维中的“排中律”.反证法在其证明过程中,得到矛盾的判断,根据“矛盾律”,这些矛盾的判断不能同时为真,必有一假,而已知条件、已知公理、定理、法则或者已经证明为正确的命题都是真的,所以“否定的结论”必为假.再根据“排中律”,结论与“否定的结论”这一对立的互相否定的判断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于是我们得到原结论必为真.

二、全称性命题的特点与解法

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解法有一定的区别,切不可混为一谈,全称命题指的是全部的自变量必须都符合题目条件,而存在性命题只需有一个自变量满足条件即可;如2012年福建数学 (文) 高考卷的第10题,很多考生就没有分清楚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导致解题的错误.

例3 (2012高考福建文10) 若直线y=2x上存在点 (x, y)

答案 (B)

解析:如图2当直线x=m经过函数y=2x的图像与直线x+y-3=0的交点时,函数y=2x的图像仅有一个点P在可行域内,由得P (1, 2) ,所以m≤1.很多考生把x=m经过y=2x的图像与x-2y-3=0的交点Q看成临界状态,结果错解为m≤-1, x=m经过Q点时,线段PQ上所有的点都满足条件,而题目不要求所有的点都满足情况,只需一点就可以了,所以x=m过点P才是真正的临界状态.

对全称命题和存在性命题的解题中,我们应该重点理解它们的含义,不要追求它们的形式化定义,只要有表示全体的量词出现,不管怎么叙述,都是全称命题;只要是表示存在的量词,不管表示的程度有多大,都是存在性命题.我们要注意的是对于同一个数学关系式,如果冠以不同的量词,命题的属性和解决方法也不一样,我们在做相关的习题时一定要分析命题的属性,然后对症下药.

参考文献

[1]罗新建.关于存在命题的两种证明方法[J].宜宾学院学报, 2006 (12) .

篇5:从案例看当前班主任工作的新动向

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演出结束后, 班上一男生关于班费的使用问题给我写了一封信, 主要内容如下:

我们知道××她们是为班级增光才不得已使用班费来买衣服的, 但我们也有几句话要讲。

1.班费是我们大家的, 为什么把班费花在买衣服上, 而不是花在我们自己的活动上。

2.花了这么多班费, 究竟值不值得?高一 (3) 班在文艺演出上表演了, 不就是这么点荣誉吗?况且出名的是她们跳舞的那几个人, 有谁知道她们是不是高一 (3) 班的。

3.演出结束后, 衣服算谁的?她们的?如果是这样, 就等于是白白给了她们那么多钱, 我们都会不舒服。不给她们, 烧掉?还是该怎么样?

4.还有, 我们认为××买的那些东西是浪费的, 演出后拉直头发又是为什么?还有化妆品, 以后给谁用?就算比赛前去理发店也不会用那么多钱的。

以下是赞同我们意见的人的签名: (略)

【案例2】

我班有这样一项规定:周日下午学生需要返校, 如果不能在周日晚六点钟之前到班级报到, 家长务必给班主任打电话告知。有一天, 一学生没有到学校报到自修, 学生的妈妈在电话里这样跟我说:“曹老师, 我是××的妈妈, 他今晚不能返校, 可能给他同学过生日去了。”等我向她介绍了学校的规定后, 她又说:“曹老师呀, 我们上班很忙, 就靠你们老师了, 很不好意思。他就是在家, 我和他爸爸也管不了他, 没有办法。”

这是一个家长的心里话, 我放下电话, 想了很多……

【案例3】

在家长会的前一天, 放学之前我告诉全班同学:“请及时通知家长, 准时参加明天下午两点钟的家长会。想要回家的同学要向我请假。”一部分学生向我请了假回家了, 但其中有五个学生没有回家, 而是去网吧上了一夜的网, 并在早晨回到寝室睡觉。在家长会当天, 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这几位学生的家长, 家长也一致同意学校给予这几个学生校内通报批评的决定。

看了这三个案例, 大家也可能会感到不足为奇, 但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什么使学生这样缺少集体荣誉感?是什么使那些家长成为教育的附属品?是什么使学校和教师成为孩子的保护伞?既然教师、家长、学校、社会环境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那就需要重新审视一下我们的工作方向和性质, 尤其日常教学管理中的班主任工作。在这里, 我想从心理学角度谈几点看法。

班主任工作, 叫起来平常, 看起来轻松, 听起来令人尊敬, 做起来需要细心和智慧。每一个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想必都会有这样的体验:“现在的中学生难管理, 思想变化太快, 家庭教育脱离学校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跟不上……”这些都值得我们思索和探讨。

一、关注、爱护学生敏感的心灵

学生是客观存在的独立的个体, 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 即个性。班主任要发现、尊重学生的个性, 并从心底去善待、爱护、引导学生, 使其个性尽可能地得到发展。这就要班主任关注学生的心灵。当你用心地去感悟学生的每一个动作、行为、言语时, 学生也会体会你的用意, 因为他们的动作、行为、语言往往是一种成就感、需要、尊重、动机的外显。“案例1”中那位能大胆给我写心里话的学生, 不顾内心和同学的压力, 坦率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对这一点, 我表扬了他:“你比私下里乱讲而不敢坦然向老师说明问题的那些同学更优秀, 老师更欣赏你。”当然, 我也要对他进行心理输导, 让他认识自己的不足。

二、冷冻效应

这里讲的“冷冻效应”专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以独特的角色、恰当的定位, 平静地洞察学生在某一时间段的思想言行或态度倾向后采用必要的方法和手段使问题得以解决的程式。“冷冻效应”的主体是班主任,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能否做到踏实有效, 不在于是否遇事就立即解决, 有时需要表面漠视问题的存在, 而实际上有意融入其中, 成为参与者或观察者 (由于班主任整天和学生接触, 这是班主任很容易达成的) 。这样能对被观察者的行为进行直接了解, 保持了被观察对象的心理活动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 有利于了解学生的心声 (此环节的关键是师生平等) , 以便对症下药。针对“案例3”中的事件, 我为了了解学生课下上网成瘾和扭转由于此次事件引起的班风不正问题, 特意在几次课余时间和一些学生畅聊。学生说:“在游戏中每过一关, 我就兴奋一次, 就越想再体验那种胜利的成就感。”而后, 我在班会课上有意针对这件事情向全班同学提出几点要求和建议, 如:在校期间私自出校上网, 我将提供你磁带让你三天内学会一首你不熟悉的流行歌曲或儿歌作为惩罚, 而且必须唱得非常像, 必须让老师和全班同学一致通过才行。这样, 学生会产生想接近又害怕的心理 (心理学中称之为接近—回避性冲突) , 从而以善意的方式达到教育批评的目的。

三、两难情境

“案例2”提供了一个当前教育的两难情境。教育离不开学校和家庭, 班主任工作也不仅仅是班级的日常管理, 而是要与家长沟通, 建立起学生成长档案。形成两难情境的原因可从三方面来讲:其一, 家长对学校的过于依赖;其二, 家长对家庭教育理解的错位;其三, 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和期望过高。两难情境的形成使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趋向, 当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不能达成一致行动目标时, 孩子的教育可能就会走弯路, 尤其对一些品行不端正的学生。所以班主任要在班级形成的初期, 及早对学生摸底, 与家长及时沟通, 使学生、家长、班主任三者在行动上和思想上达成一致。

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情绪和情感体验

篇6:从上海高考手册看命题新动向

高考作文的命题,一般而言,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教育功用和精神思想导向性。它引导着青年学生热爱祖国、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从而为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青春。因此,从国家发展大计、社会热点问题中寻找高考作文命题立意的角度,是在情理之中的。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等历史命题,全会提出文化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全会将文化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的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要建设“文化强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等,令人耳目一新。

仔细品读《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深入研究其精神内涵后,笔者从特定的角度分析和总结能够作为命题方向的角度,提炼出适合学生写作的观点并尝试从以下角度进行总结,借以抛砖引玉,探寻2012年的命题方向。

一、创新与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如果离开了创新和发展,是无法切实做好的。科技进步了,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有了不同的载体。以前是书本记载,图书馆珍藏,现在是电子书芯片;以前是手工制作亲力亲为,现在是电子仪器科技设备……迥然不同的方式方法,日新月异的科技手段。文化的改革,必须与时代的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二、交流与汲取。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注入。唐朝的西天取经,吸收了西方的佛学经典;新文化运动,各种西方文学思潮随之涌入与传播。文化要大发展,需要汲取其他民族的精华,要在交流中汲取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借以促进自身的繁荣。

三、个性与特色。

只有民族的东西,才能走向世界。必须要保留传统文化地域特色。保护和开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当地特色的艺术。地方戏剧、地方建筑、地方饮食、地方服饰等,都有着鲜明可感的特点,地域的多样化决定了文化的多样化。为此,在发展文化时,必须注重地域保护,提升民族文化内涵。

四、团结和归属。

相同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个体,在精神和心灵上是相通的,在看待问题的态度和立场上,因为能够交流而一致。中华民族在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时,举国同庆,上下欢腾。国内喜气洋洋的庆贺,国外华人欢天喜地的聚会,有意无意间,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在一起跳跃一起沸腾。在异乡漂泊的游子,能够利用节庆团结在一起,找到归属感和共鸣,从而提升了民族的凝聚力。

五、实力与影响。

文化的发展,不应满足于仅仅在本土得以实现,应当敢于走出去。作为逐渐强大的国家,当充分利用文化这个软实力,在国外推广本土文化,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比如开办的孔子学院,不仅传播了孔子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推广了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因此,利用文化传播的机会,向海外传递中国强大的信息,提高中国的世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就成了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六、情操与修养。

文化对每个人而言,都能起到陶冶情操和提升个人修养的作用。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能够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提高个人涵养,坚定人生的信念。在读书过程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七、传承与育人。

文化的发展,需要传承,需要借助学校这一载体起到传递文化的作用。古人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今人说,多建一所学校,也就少修一座监狱。传统文化的传承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一定的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如果能很好地起到教化作用,那么对国人整体思想意识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八、公益与社会。

随着文化改革的深入,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主题文化公园等开始向公众免费开放,农家书屋在每个村庄设置和开放。人们在工作之余,可以享受着馆藏物品带来的便利,享受着给个人带来的汲取知识、拓展视野的种种便利,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改善和提升,更感受着社会进步、国富民安的变化。

九、机遇与体制。

在国家开始关注文化的时候,作为政府部门必须健全体制,上下重视,把文化摆到政治高度,注重文化与经济、道德、科技等方面的相互渗透。各文化部门,利用国家的方针政策,抓住机遇,做好本地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使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在这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每个人都当精心准备,当机遇到来的时候,可以从容应对,从而成就自己。

十、安全与竞争。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当今世界的冲突,不再是单一的军事进犯和意识形态的冲突,而是文化和文明的冲突,是一种文化的渗透,即价值观、思想、理论等的渗透。为此,保持文化主体性,不能让外来的价值观消解了自己的文化,对自身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有清醒的认识,保留主体性和话语权。

十一、自觉与自信。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们要认识到自己固有文化、传统文化的优势和短处,也要正确意识到外来文化的长处与短处。要正确认识西方文化,既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而是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正确看待我们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为基础,吸收西方外来的优秀文化,体现时代性,保证民族性。

上一篇:迟营育才小学综合学科课改汇报材料下一篇:最经典的圣诞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