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启示

2024-05-24

什么是教育启示(精选8篇)

篇1:什么是教育启示

孙权劝学的启示概括: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孙权劝学的启示: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成语大家基本是耳熟能详,但这个成语背后孙权劝学的故事可能知道的人就不是太多了。这个故事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讲的是孙权教导大将吕蒙读书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孙权向吕蒙详细解答了“为什么读书”“读什么样的书”和“怎样读书”三个问题,虽然时代不同了,但这三个问题同样对我们有深刻的启迪,当前全社会正在构建学习型社会,我们可以从中借鉴一些经验来为我们的读书学习服务。

吕蒙出身于寒门家庭,在东汉末期这个门阀族阅开始流行的时代,少年时期并么有太多的机会读书识字。他在孙策、孙权兄弟创立和巩固江东集团的过程中,由于作战勇猛,深得孙氏兄弟喜爱,很快也成为了独挡一方的将领。但由于他的文化水平太低,经常受到其他世族出身的士人的排挤和冷落,就连和他交情不错的鲁肃也经常拿他文化低的事来奚落他。

在他镇守合肥期间,一次孙权视察前线,孙权就劝吕蒙平时多读一些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吕蒙就说自己戎马倥偬,平时大小事务烦巨,根本没有时间也无法静下心来读书。这好像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人逃避读书的借口,忙忙忙是大多数人挂在嘴边的话,好像每个人都日理万机,赚钱娱乐人际往来还忙不过来,哪有空去读书。对此孙权的反驳可谓是一针见血,孙权说你再忙能赶得上我忙,我每天不但要处理政务,还要处理军务,事无大小都要过问,但仍然还能挤出时间来看书,你能基础的时间应该比我还多吧,我看你不是没有时间只是心里没把他当回事,根本没想过要去读书,所有的不过都是托词和借口。

这就是伟人和常人的差距了,伟人都明白自己缺少什么要干什么,认为自己只有多读书才能充实和提高自己;常人却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缺少目标和诉求也就失去了读书的动力。几乎所有的大人物都喜爱读书,曹操行军打仗途中还手不忍释卷;后赵国君石勒大字不识,仍要儒生在他闲暇之余读《汉书》于他听;朱元璋出身赤贫从军后,一面学打仗一面勤读书;康熙皇帝在处理国政之余,日日读书不辍;毛主席一辈子喜读书,甚至在生命最后几日,自己无法读书的时候仍要别人读书给他听。这就伟人和常人之间巨大的差距。在现在社会,谁抓住课堂以外、工作以外的时间读书,谁就能取得比其他人大的成就。

吕蒙接着抱怨我虽然知道读书好也愿意抽出时间读书,但书的种类那么多典籍浩如烟海,不知道如何去读,也读不过来。孙权说谁让你都读了,你做为武将光读兵法和史书就足够了,这样以来不但能补充理论知识,还能学习历史经验,了解政治发展的脉络,兵法的原理,历史上重大战役成功的原因,失败的教训,从中吸取经验,利用到日常练兵和智慧作战中去。况且让你读书,又不是学士人做学问,腰部着寻章摘句,死抠字眼,只要观其大略即可,这样一来既可以读大量的书,又不会占用大量的时间。

孙权这一番话真如醍醐灌顶,另吕蒙茅塞顿开。对我们来说也有恍然大悟之感。长久以来很多人总是纠结于要读什么样的书,分不清自己的所需,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读书也不系统,结果事倍功半,书读的不少,素质却没有多少提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不可能读遍所有的书。现代信息化时代,每一年出产的文化信息几乎是过去数千年的总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所留下的传统文化典籍更是汗牛充栋。如何选择书是个大问题。

在这里孙权寥寥几句话,就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出路。首先不要贪多,要有目的的的去选择和自身工作学习相关密切的书,毕竟先搞好工作技能,练出熟练的本领才能在社会生存,当个孔乙己只能饿死了。其次在学好本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读一些哲学、文学、史学方面的书,吸取前人的智慧,为我所用。练好工作本领的书毕竟只是术,而能启迪人智慧的书则是道。无道御术,人就成了工作的机器;无术补道,所学也不过是死知识,无从发挥作用。最后还要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并不是每个人读书都是为了做学问,不用拘泥于个别字词语句的含义,要从总体上去理解把握书中的内容。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篇2:什么是教育启示

吕蒙出身于寒门家庭,在东汉末期这个门阀族阅开始流行的时代,少年时期并么有太多的机会读书识字。他在孙策、孙权兄弟创立和巩固江东集团的过程中,由于作战勇猛,深得孙氏兄弟喜爱,很快也成为了独挡一方的将领。但由于他的文化水平太低,经常受到其他世族出身的士人的排挤和冷落,就连和他交情不错的鲁肃也经常拿他文化低的`事来奚落他。

在他镇守合肥期间,一次孙权视察前线,孙权就劝吕蒙平时多读一些书,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吕蒙就说自己戎马倥偬,平时大小事务烦巨,根本没有时间也无法静下心来读书。这好像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人逃避读书的借口,忙忙忙是大多数人挂在嘴边的话,好像每个人都日理万机,赚钱娱乐人际往来还忙不过来,哪有空去读书。对此孙权的反驳可谓是一针见血,孙权说你再忙能赶得上我忙,我每天不但要处理政务,还要处理军务,事无大小都要过问,但仍然还能挤出时间来看书,你能基础的时间应该比我还多吧,我看你不是没有时间只是心里没把他当回事,根本没想过要去读书,所有的不过都是托词和借口。

这就是伟人和常人的差距了,伟人都明白自己缺少什么要干什么,认为自己只有多读书才能充实和提高自己;常人却是浑浑噩噩,得过且过,缺少目标和诉求也就失去了读书的动力。几乎所有的大人物都喜爱读书,曹操行军打仗途中还手不忍释卷;后赵国君石勒大字不识,仍要儒生在他闲暇之余读《汉书》于他听;朱元璋出身赤贫从军后,一面学打仗一面勤读书;康熙皇帝在处理国政之余,日日读书不辍;毛主席一辈子喜读书,甚至在生命最后几日,自己无法读书的时候仍要别人读书给他听。这就伟人和常人之间巨大的差距。在现在社会,谁抓住课堂以外、工作以外的时间读书,谁就能取得比其他人大的成就。

吕蒙接着抱怨我虽然知道读书好也愿意抽出时间读书,但书的种类那么多典籍浩如烟海,不知道如何去读,也读不过来。孙权说谁让你都读了,你做为武将光读兵法和史书就足够了,这样以来不但能补充理论知识,还能学习历史经验,了解政治发展的脉络,兵法的原理,历史上重大战役成功的原因,失败的教训,从中吸取经验,利用到日常练兵和智慧作战中去。况且让你读书,又不是学士人做学问,腰部着寻章摘句,死抠字眼,只要观其大略即可,这样一来既可以读大量的书,又不会占用大量的时间。

孙权这一番话真如醍醐灌顶,另吕蒙茅塞顿开。对我们来说也有恍然大悟之感。长久以来很多人总是纠结于要读什么样的书,分不清自己的所需,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读书也不系统,结果事倍功半,书读的不少,素质却没有多少提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不可能读遍所有的书。现代信息化时代,每一年出产的文化信息几乎是过去数千年的总和。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所留下的传统文化典籍更是汗牛充栋。如何选择书是个大问题。

篇3:什么是教育启示

众所周知, 杜威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 其博大深厚的教育理论至今仍然对世界基础教育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菲利普·W·杰克森写这本书的缘由, 正是始于杜威1938年对教育工作者发表的一次演讲。在演讲的最后时刻, 杜威引导大家都来思考“教育是什么”, 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促人反省的观点:

“ (教育) 根本的问题不是新教育与旧教育的比较, 也不是进步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比较, 而是任何事物必须如何称得上教育之名。……根本的问题是关于教育的纯粹性。我们所缺乏、所需要的是纯粹、简单的教育。我们将使进步更加稳妥、迅速, 当我们献身于探求教育是什么, 以及什么条件必须得到满足, 方可使教育成为事实, 而不至于徒添一个名称或口号。因此, 我强调的是一种健康的经验哲学的必要性。”

后来, 杜威将本次演讲稿整理成文, 收录到《经验与教育》一书中。1955 年, 菲利普·W·杰克森到芝加哥大学任教, 开始对杜威的作品感兴趣, 于是, 认真研究杜威的作品成为他终身的事业。历经数十载研究, 杰克森在杜威精神的感召下, 援引黑格尔和康德的哲学思想进行解读, 最后形成了自己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独特理解。他将整个研究和思维的过程加以呈现, 并提出了自己的概念框架, 写成了《什么是教育》一书, 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了回答。

作者将杜威对“什么是教育”问题的设问, 分解为四个基本问题:

1.什么称得上教育?

2.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3.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

4.满足什么条件, 教育才能成为现实, 而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或口号?

经过对这些问题的反复审视、自问, 作者认为前三个问题都是对教育本质的追问, 实质是一样的, 而第四个问题是一个独立的问题。“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是本质上的教育?什么是教育的最后含义?”这样的问题不仅困扰着作者, 其实也敲打着每一个静心阅读此书的教育工作者的心灵。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主体, 如果从自身出发, 把杜威的问题转化为扪心自问的内容, 那么我们都回避不了这样的问题:“作为人类活动的教育的基本价值是什么?什么令它对人类的福祉如此重要?为什么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或其他任何人都将教育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这不仅仅是作者的追问, 也是我作为一名教育研究者在认识方面的犹疑。像作者一样, 由于众多教育从业者常常对教育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 所以杜威在演讲中并不是要告诉人们什么是教育, 而是启发和敦促读者思考:每个人对教育是如何理解的, 对教育的定义是什么。这样的思考更有助于发挥教育的功效。

作者循着杜威的感召和指引, 凭着主观的经验, 给“教育”下了一个简短的定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这个论断可以说是作者对教育的一个假设, 接下来, 他开始了几十年对教育的思考和“求证”的过程。本书的研究正是通过对此定义的分析而展开, 不过这只是回答了第一个层面的问题—教育是什么, 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教育起作用 (发生) 的条件是什么?”作者通过对哲学中抽象性和具体性、本质和存在、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知性与理性等概念的辨析, 进一步揭示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信念, 让教育变得真正重要, 需要仔细地检验, 只有饱含深情地考察, 其内在的真善美才能开始闪耀出光芒。

作者对“什么是教育”的探究过程, 就是其对教育价值观的整个思维过程。他从杜威演讲的结束语开始, 循着杜威的“留白”, 试着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 又假设自己笃信教育的信条, 历经了“贩运真理”“寻找先觉条件”“统一教育的本质与存在”“确定教育题材”“追求教育的完美”等一系列思考和追问的过程, 最后再次回到作者开始为教育所下的定义—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只是开篇这个定义出现的时候, 是作者头脑风暴般的一个假设, 而历经了一个思辨研究的过程, 作者又对自己的定义进行了修订:“教育是一种促进文化传播的社会活动, 其明确的目标是让受教育者的性格和精神福祉 (人格) 产生持久的好转变化, 而且, 间接地, 让更广泛的社会环境发生好的变化, 最终延伸至整个世界。”

虽然作为定义, 它有点冗长, 但后面的补充恰恰揭示了作为一项社会道德事业的教育, 其本质属性是什么。教育的功能是什么?教育事业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事业, 其文化传播的内容、方式、价值是独特的, 是值得为之坚守的。虽然作者最后给出的定义仍然没有超越教育功能的经典界定—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平衡和统一, 即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但这是作者经历一个研究过程而得出的结论, 它不再是假设, 不再是独断, 而是经过思辨之后跃然纸上的“真理”。

跟随着作者的思维, 完整地读完这本书, 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其意义正像康德所说:“对每一位进行反思和研究的存在者来说, 正派的做法是, 花一定时间仅仅是用来检验他自己的理性……让命题和反命题呈现在一个由他自己阶级的人 (有缺陷的人类群体) 组成的审判团面前, 为自己辩护。”从知识的属性上看, “什么是教育”表面看起来是“概念性知识”, 但其最终的本质是“价值性知识”, 当涉及概念性真理时, 最终的审判官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这恰恰是正确的教育帮助我们了解和追求到的东西。

篇4:什么是教育启示

然而,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这种公开课给中国的义务教育提供了什么样的启示?众所周知,中国的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和落后地区的义务教育,长期经费不足,教员不足。不久前提出了教育开支到达4%GDP的目标,早已官僚化的教育部门突然觉得有钱可烧,纷纷计划着派特权教师出国考察。在这种体制中,我们很难想像提高了的教育经费会落到孩子们身上。我们更应该着眼的,是如何寻找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义务教育手段。

目前农村和偏远地区所面临的困境尤难克服。随着人口老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流动性越来越高。你在穷乡僻壤建了坚固的校舍,却可能没有学生就读。孩子们都跟着父母进城了,而且可能长年居无定所,难以追踪。在这种情况下,义务教育的质量如何保证?我们需要更灵活的措施。

公开课就是个很好的办法。教育部应该拿出经费,聘请明星级的中小学教师,展开义务教育核心课程的公开教学,把各个年级的核心课程全部覆盖。这种公开课不仅要免费在网上传播,而且要在各地电视的教育频道上演,更可以制作成光盘,随着教材免费向各地发放。各城市的中小学,必须免费向民工子弟开放。如果一时人满为患,则可以借助公开课教学,以媒体代替老师,并提供相应的辅导。这样,我们就能保证每一个孩子,不管走到哪里,至少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接受一流教师的授课。

篇5:什么是教育启示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即两极分化现象。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

马太福音中的寓言

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寓言:

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

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

那领五千银子的,又带着那另外的五千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五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五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二千的也来说,主阿,你交给我二千银子,请看,我又赚了二千。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

那领一千的,也来说,主阿,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银子埋藏在地里。请看,你的原银在这里。主人回答说,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你既知道我没有种的地方要收割,没有散的地方要聚敛。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可以连本带利收回。夺过他这一千来,交给那两千和五千的。他们有生产的就会更多, 那没生产的话就会拿走。

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另一版本: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便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

马太效应的社会现象

“马太效应”在社会中广泛存在,以〖经济领域〗为例,国际上关于地区之间发展趋势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增速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区发达程度的趋同。另一种观点是,当同时考虑到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时,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呈现“发展趋异”的“马太效应”。又如,人才危机将是一个世界现象,人才占有上的“马太效应”将更加显现:占有人才越多的地方,对人才越有吸引力;反过来,被认可的人才越稀缺。此外,在〖科学、学术〗研究中也存在“马太效应”,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有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后就产生了学术权威。

股市马太效应

股票价格水平的升降与股市的增量资金数额(新入市或出市资金)和存量资金的周转速度成正相关关系,与股市的增量股票数额(新上市或离市股票)和存量股票的周转速度成负相关关系。市场资金的增加和周转速度的加快表现为需求的扩张,市场股票的增加和周转速度的加快表现为供给的扩张。

同普通商品市场一样,在同一价格变动的调节下,股票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呈逆向或不对称性变动。同普通商品市场相反,股票市场的价格机制对需求和供给都具有一种正反馈性的激励功能。这种价格正反馈机制总是强化着供给与需求的逆向变动趋势,从而拉大或维持着供求不平衡关系。因此,在股票市场上,价格的上升会推动价格的上升;相反,价格的下跌则会导致价格的进一步下跌。换言之,股票市场的内在机制以一种特殊的马太效应方式表现出来,它直接导致了股票价格背离基本价值而大升深跌、暴升暴跌。

由于马太效应及股价的超常涨跌是股票市场内在运作规则的结果,因而它也就成为股票市场的必然的、常规性的运作形式。股票市场必然有投机、必然超常动荡,因而股票市场永远是一个可以博取差价的场所。

股市在经历了一轮或强或弱的马太式不平衡循环后,可能会进入另一个反向马太循环过程,也可能进入暂时平衡状态。使一轮马太循环中止的原因,如果是价格升涨的中止,通常是因为后续资金量枯竭、高价位所形成的高市场风险、突发利空消息刺激和累积获利筹码过多等等;如果是价格下跌的中止,则多是因为价位进入投资价值区域、突发利多消息刺激、累积套牢筹码过多过深等等。

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

1.何谓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

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是指,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大,品牌的价值越高,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多,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反之,某个行业或产业的产品或服务,品牌知名度越小,品牌的价值越低,其忠实的消费者就越少,势必其占有的市场份额就越小,将导致利润减少,被市场淘汰,其让位的市场将会被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或服务代替。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在品牌资本领域内就是普遍存在的市场现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或者说,赢家通吃。

2.品牌资本马太效实践成功的案例

品牌资本的核心价值是标准和技术,衍生的价值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和品牌营销系统的构建。

最高形态的资本是企业品牌价值;无形形态的资本是企业知识产权的价值;固化形态的资本是企业的机器设备和不动产。对于企业来讲,一流企业出标准,二流企业出技术,三流企业出产品,四流企业出效益。

企业惟有借助航空母舰般的“品牌资本”在行业中利用制订标准和塑造企业品牌形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尤其在软件技术、电子技术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直至目前,一些科技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仍凭借对很多领域技术标准的控制,左右着产业格局的变化。因此,企业只有极力创新、参与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占据品牌资本,才可能在自身领域占领技术制高点,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高通、微软、日本6C联盟都是凭借标准制胜中国市场的典型。CDMA相关技术在高通的运作下成为其所掌握的专利和国际标准,所有生产CDMA相关通讯产品的企业都必须向高通交纳CDMA的入门费和使用费,高通由此一跃成为坐拥标准、日进斗金的跨国企业。

星巴克公司品牌资本的马太效应创造了成功的奇迹,在华尔街,星巴克早已成为投资者心目中的安全港,过去十年间,它的股价在经历了四次分拆之后攀升了22倍,收益之高超过了通用电气、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微软以及IBM等大公司。是什么创造了星巴克奇迹?将星巴克一手带大的舒尔茨回答:“我们的最大优势就是与合作者们相互信任,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在高速发展中,保持企业价值观和指导原则的一致性。”

3.品牌资本马太效应对营销创新的启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企业品牌资本的构建日益迫切,企业积聚绝对优势的品牌资本,创造持续的价值,推动整合的市场资源,形成有形和无形的巨大财富效应,对于企业来说将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积聚品牌资本是顺应企业占领市场最高点的现实需求。品牌资本是目前全球市场消费革命的源动力,不仅涉及到生活领域,而且也涉及经济金融领域。人们在追求生活品牌的同时,对金融也必然有品牌的要求。国内的企业如果不培育自己的品牌,将来就难以满足这些日益高新化的需求。

积聚品牌资本是持续创造价值的核心要求。没有价值的品牌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品牌只有具有无形资产价值所具有的特性如制订标准和拥有核心的技术,品牌只有具备向有形资产可转化的价值,品牌只有与资本进行有机的对接,形成绝对的品牌资本优势才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源泉。

积聚品牌资本是整合营销,创造财富的必由之路。品牌是需要营销的,营销可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品牌的形成和确立是一个从认识到认知再到认可的过程,最后达到认同的目的。整合市场资源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营销品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品牌资本外在的表现形式为可量化的价值,品牌资本的内在表现形式为消费者心中的接受程度和评判标准。

马太效应扩展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结果,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又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后就产生了学术权威。” 此术语后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经济学现象。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即社会中尤其是经济领域内广泛存在的一个现象:强者恒强,弱者恒弱,或者说,赢家通吃。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 Merton)首次用“马太效应”来描述这种社会心理现象。默顿,最早用这句话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效应——“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于那些还没有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这便是“马太效应”。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 是个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的社会心理现象。其消极作用是:名人与未出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上级表扬,记者采访,求教者和访问者接踵而至,各种桂冠也一顶接一顶地飘来,结果往往使其中一些人因没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没有理智态度而居功自傲,在人生的道路上跌跟头;而后者则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其积极作用是:其一,可以防止社会过早地承认那些还不成熟的成果或过早地接受貌似正确的成果;其二,“马太效应”所产生的“荣誉追加”和“荣誉终身”等现象,对无名者有巨大的吸引力,促使无名者去奋斗,而这种奋斗又必须有明显超越名人过去的成果才能获得向往的荣誉。

“马太效应”在社会中广泛存在。以经济领域为例,国际上关于地区之间发展趋势主要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趋同假说”。该假说认为,由于资本的报酬递减规律,当发达地区出现资本报酬递减时,资本就会流向还未出现报酬递减的欠发达地区,其结果是发达地区的增长速度减慢,而欠发达地区的增速加快,最终导致两类地区发达程度的趋同。

另一种观点是,当同时考虑到制度、人力资源等因素时,往往会出现另外一种结果,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常常会呈现“发展趋异”的“马太效应”。落后地区的人才会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资源会廉价流向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制度又通常不如发达地区合理,于是循环往复,地区差异会越来越大。

而社会贫富差距,也会产生“马太效应”。在股市楼市狂潮中,最赚的总是庄家,最赔的总是散户。于是,不加以调节,普通大众的金钱,就会通过这种形态聚集到少数人群手中,进一步加剧贫富分化。另外,由于富者通常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机会,而穷者则会由于经济原因,比富者更乏发展机遇,这也会导致富者越富,穷者越穷的“马太效应”。

篇6: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_成语启示

拼音:hú jiǎ hǔ wēi

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历史出处

选自《战国策楚策》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给我们的启示

1、从狐假虎威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借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借着职务上的权力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一切狡猾,奸诈的人,总是喜欢吹牛皮,说谎话,靠欺骗过日子。这种人虽借外力能逞雄一时,而其本质却是最虚弱不过,不堪一击的。

2、狐假虎威,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因以“狐假虎威”喻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3、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后来都用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现人们用它来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也讽刺了那些仗着别人威势,招摇撞骗的人。又嘲讽了被人利用而不自知的昏庸之人。

成语造句

1.直接推门而入,这也是一个小秘密,传达惯于狐假虎威,尊敬不好,不尊敬也不好,不用拘礼,稍作客气,自自然然、大大方方与他们打交道却是最好的。

2.像他那种狐假虎威、不学无术的人,最让人瞧不起。

3.他那种狐假虎威的人在我面前竟敢如此趾高气扬,真是放肆!

4.后续返城的三百勇士虽出乎意料,但年轻的亨利三世依然毫不在乎,只留下五百余老弱病残坚守,近六千守军几乎倾巢出动,其中自然不乏狐假虎威者。

5.小狗看到主人在身边,马上狐假虎威地对大狗叫起来

篇7:什么是教育启示

牢骚效应: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

提出者: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约

点评:疏导是治理拥塞的根本。

牢骚效应的由来

牢骚效应来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组织的一次有价值的实验。在芝加哥郊外,有一家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在这个工厂中,各种生活和娱乐设施都很完善,社会保险、养老金等等其他方面做得也相当不错。但是让厂长感到困惑的是,工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却并不高,产品销售也是成绩平平。为找出原因,他向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发出了求助申请。哈佛大学心理学系在梅奥教授的带领下,派出一个专家组对这件事展开了调查研究。经调查发现,厂家原来假定的对工厂生产效率会起极大作用的照明条件、休息时间以及薪水的高低与工作效率的相关性很低,而工厂内自由宽容的群体气氛、工人的工作情绪、责任感与工作效率的相关程度却较大。

在他们进行的这一系列试验研究中,有一个“谈话试验”。具体做法就是专家们找工人个别谈话,而且规定在谈话过程中,专家要耐心倾听工人们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并做详细记录。与此同时,专家对工人的不满意见不准反驳和训斥。这一实验研究的周期是两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研究人员前前后后与工人谈话的总数达到了两万余人次。

结果他们发现:这两年以来,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了。经过研究,他们给出了原因:在这家工厂,长期以来工人对它的各个方面就有诸多不满,但无处发泄。“谈话试验”使他们的这些不满都发泄出来了,从而感到心情舒畅,所以工作干劲高涨。这就是牢骚效应。由于这家工厂的名字叫霍桑,人们又将这种现象称为“霍桑效应”。它告诉我们:人有各种各样的愿望,但真正能达成的却为数不多。对那些未能实现的意愿和未能满足的情绪,千万不要压制,而是要让它们发泄出来,这对人的身心发展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非常有利。

经典案例

在日本,很多企业都非常注重为员工提供发泄自己情绪的渠道。松下公司就是如此。

在松下,所有分厂里都设有吸烟室,里面摆放着一个极像松下幸之助本人的人体模型,工人可以在这里用竹竿随意抽打“他”,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等他打够了,停手了,喇叭里会自动响起松下幸之助的声音,这是他本人给工人写的诗:“这不是幻觉,我们生在一个国家,心心相通,手挽着手,我们可以一起去求得和平,让日本繁荣幸福。干事情可以有分歧,但记住,日本人只有一个目标:即民族强盛、和睦。从今起,这绝不再是幻觉!”当然,这还不够,松下说:“厂主自己还得努力工作,要使每个职工感觉到:我们的厂主工作真辛苦,我们理应帮助他!”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松下的员工自始至终都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日本公司的这种做法被世界许多国家的企业借鉴。在美国的有些企业,有一种叫做HopDay(发泄日)的制度设定。就是在每个月专门划出一天给员工发泄不满。在这天,员工可以对公司同事和上级直抒胸臆,开玩笑、顶撞都是被允许的,领导不许就此迁怒于人。这种形式使下属平时积郁的不满情绪都能得到宣泄,从而大大缓解了他们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HopDay提供了一种给所有人更好的沟通机会的形式,起到了调节气氛的作用。所以,牢骚效应本质上是一种沟通效应,只是这种沟通更多是在员工有挫折感时发生而已。

美国威斯康星州格林贝市的儿童保育中心总经理帕特•布普纳,每隔一个月就要请自己手下的22名员工出去吃一次比萨饼。就餐时先用一个小时让员工们彼此随意发发牢骚,也可以就管理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先发泄牢骚,可能是“你上次从我那借的东西没还”,或者是“你一遇到点儿事就慌乱”等等。随后,再用一个小时发表积极的见解,并就新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举行这种“正式的宣泄集会”的费用很低,不过效果却很好。人的不满情绪时常伴随着疾病,把不满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发泄出去,不仅对工作有利而且对我们的身体也是有利的。

能将一种消极的发泄变为积极的提供建议,显示了这位美国经理的高人一筹。当然,无论是发泄还是提建议,其本质都是沟通。只要渠道通畅,就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启示

篇8:什么是教育启示

由此看来, 林语堂因为对苏东坡“有同情 (相同的情感体验) 的了解而完全知道他并真正喜欢他”, 所以他把为苏东坡作传当作一种享受, 行文娓娓道来, 如品甘茗, 如坐良朋, 惊心动魄, 妙趣横生, 稍有涉世者, 必以泪洗面, 自觉屏蔽世间一切烦恼, 享受一顿丰美的精神大餐。

简单说来, 苏东坡于1036年11月19日出生于四川眉山, 1057年以全国第二名 (实为第一, 因主试官欧阳修对他的朋友曾巩水平过于自信怕遭人非议误致) 的成绩一举高中进士后, 开始了他长达44年跌宕起伏、颠沛流离的仕途生涯。在这44年中, 他实际从政时间只有21年6个月, 其余时间不是频繁异动被迫奔走等待于两地之间 (8年4个月) , 就是为父母守丧 (4年6个月) , 入狱受审或谪居黄州、惠州、儋州等地 (10年整) 。所以, 苏东坡的一生, 从金榜题名的荣耀到阶下囚的羞辱, 从位高权重的翰林学士知制诏、吏部、礼部、兵部尚书到任人践踏蹂躏的等外平民, 他都有所经历。但不管风吹浪打, 他都诗文汨汨, 怡然自得。对他的一生及他的处世态度, 在孝宗皇帝赐封他为太师的圣旨中可窥见一斑:

“敕。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 探微言于六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 爰缅怀于故老。虽仪刑之莫觌, 尚简策之可求。揭为儒者之宗, 用锡帝师之宠。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政殿学士、谥文忠苏轼, 养其气以刚大, 尊所闻而高明;博观载籍之传, 几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 殆玉振而金声;知言自况于孟轲, 论事肯卑于陆贽?方嘉祐全盛, 尝膺特起之招;至熙宁纷更, 乃陈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 惊谗口之中伤。放浪岭海, 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 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 峣然之节, 莫之致者, 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 议论常公于身后。人传元佑之学, 家有眉山之书。朕三复遗编, 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 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章, 是以论世。倘九原之可作, 庶千载以闻风。惟而英爽之灵, 服我衮衣之命。可特赠太师。余如故。” (林语堂著.苏东坡传.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7月, P9-10.)

溢美之词, 洋洋洒洒。“峨冠正笏立谈丛, 凛凛群惊国士风。却戴葛巾从杖履, 直将和气接儿童。”苏东坡方正温和, 既积极践行儒家积极入世, 又保持了超越世俗、洒脱豁达的人生境界和心灵境界, 并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巧妙地解决了进取与退隐、入世与出世这些历来纠结缠绕的矛盾, 为后世读者, 特别是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自如挥洒人生的完美典范。

苏东坡留给后人的, 不论是在他两度请辞出朝为政的杭州, 还是谪居的黄州、惠州和儋州等地, 千年之后凡他所到之处, 依然“有仙则名”, 足见他的行政能力及其在人民群众中享有的崇高威望。他每到一地, 羡者仰者如织。他身后留下的2700余首诗歌, 340余首词, 体裁多样、卷帙浩繁的散文作品、书法、绘画, 气势豪迈、思想丰富、独具匠心。可以说, 没有苏东坡, 整个北宋政坛和文坛都将黯然失色, 天下无人可称“万古风流第一人”。

那么,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个被林语堂称为具有蛇的智慧和鸽子的温文的全能大家?是哪些因素铸就了这个兼具“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百姓的朋友、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修行瑜伽的佛教徒、巨儒政治家、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诗人、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之精华于一身的旷世奇才?笔者认为, 聪颖的个人天资和渊深的家学氛围是其可能性因素, 而崇尚才学的社会风气和包容大度的时代氛围是其现实性因素。

首先, 富有思维穿透力的个人聪颖天资, 父亲榜样的潜移默化和母亲的深明大义, 为苏东坡的旷世奇才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东坡天资聪颖, 特别是其超人的思维穿透力, 更让世人叹服。十岁时见一小老鼠为自救而装死骗人的场景后, 即作《黠鼠赋》, 发出了“人能碎千金之璧, 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 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此不一之患也 (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碧玉时不动声色, 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失声尖叫;人能够博取猛虎, 可见到蜂蝎时不免变色, 这是不专一的结果) ”的感叹, 其思维之穿透力, 着实令人感叹。

其父苏洵, 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并终有所成, 与其两个儿子并称“三苏”, 父子三人共同占据了唐宋八大家的三席位置。父亲榜样的潜移默化对兄弟二人的成长与成才的重大影响, 世人皆知。其母不仅知书达理, 还深明大义。一次她为还未启蒙的小东坡朗读《范滂传》时, 小东坡问:“妈, 我长大之后若做范滂这样的人, 您愿不愿意?”“你若能做范滂, 难道我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苏东坡后来一生秉持的人生理念, 与范滂多有神似之处, 母亲深明大义对东坡独立人格的养成, 起到了方向性的导向作用。

东坡超人的思维穿透力, 加上父亲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 母亲的深明大义, 共同铸就了东坡旷世奇才的坚实根基。

其次, 贤妻淑妾的精心呵护, 生死弟兄的挺身而出, “上至玉皇大帝, 下至田院乞儿”的天下朋友并思想追随者的理解和支持, 使得其锋芒虽露, 但在心理上一直“有恃无恐”, 诗文汨汨, 惠泽天下。

东坡一生, 虽仕途不顺, 但在生活中一直有贤妻淑妾、生死弟兄和不可计数的至交好友相伴相随, 所以他的心灵从未孤独。

东坡有两妻一妾, 不仅个个贤惠, 而且知书达理, 与东坡总是心灵相通, 不论东坡落魄之时, 还是他腾达之际, 她们都是东坡勤勉的贤内助、心灵的支持者和安全的守护神。

原配妻子王弗, 是一个“在务实际、明利害方面, 似乎远胜过丈夫”的人, 与之相伴十一年后去世。十年后东坡梦中与之相见, 醒来所填的一首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怀念之词, 其感人肺腑之深, 至今无人超越。

续配妻子王闰之为王弗堂妹, 性格柔顺贤惠, 陪伴东坡度过了巅峰体验的二十五个春秋, 把东坡的孩子们都一一养大成人。东坡一首《蝶恋花》 (“泛泛东风初破五。江柳微黄, 万万千千缕。佳气郁葱来绣户, 当年江上生奇女。一盏寿觞谁与举。三个明珠, 膝上王文度。放尽穷鳞看圉圉, 天公为下曼陀雨”) 表尽无限感激之情, 闰之去世时, 东坡“泪尽目干”。

侍妾朝云总给东坡带来智慧和灵感, 可惜命不长久, 先东坡而去, 一曲《江城子》 (银涛无际卷蓬瀛。落霞明, 暮云平。曾见青鸾紫凤、下层城。二十五弦弹不尽, 空感慨, 惜余情。苍梧烟水断归程。卷霓旌, 为谁迎?空有千行流泪、寄幽贞。舞罢鱼龙云海晚, 千古恨, 入江声) 唱得人肠断心裂。

子由作为东坡的生死弟兄, 既是他戏耍共享天伦之乐的终身伙伴, 又是其独立人格坚定不移的支持者。东坡每次落难, 子由都挺身而出, 或捐出全部官职为其赎罪, 或倾其所有“穷 (自己的) 家富 (哥哥的) 路”, 每每如此, 他都遭到牵连, 或贬或降, 甚至官职尽丢, 家财尽去, 子由都无怨无悔, 坚信哥哥的人品和人格。可以说, 苏东坡的一生, 不论春风得意之时, 还是愁肠百度之日, 子由都与他形影不离, 他的诗词中有关子由的题材也是最多的。熙宁九年 (1076) 中秋, 在密州任上的东坡, 因思念不能见面的弟弟, 一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让其他所有中秋题材的诗词黯然失色。乌台诗案, 东坡料此生无望, 与子由诀别的《狱中寄弟子由》二首词 (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愚暗自亡身。百年未满先偿债, 十口无归更累人。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 又结来生未了因。柏台霜气夜凄凄, 风动琅珰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 魂飞汤火命如鸡。额中犀角真君子, 身后牛衣愧老妻。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 没有对死亡的恐惧, 没有对冤屈的喋喋抱怨, 萦绕不散的唯有那浓浓的亲情, 对妻子的愧疚和对子由的留恋, 更见兄弟情深。

东坡才高八斗, 为人豁达, 幽默诙谐, 亦师亦友者甚多。他的朋友名单中, 既有司马光、韩琦、富弼、文彦博、范镇、张方平、驸马爷王诜等朝中达官显贵, 也有许多诗人、名妓和高僧, 还有他所到之处的地方官员和普通平民。仅以他三处贬谪之所的朋友网络, 便可见东坡从未寂寞。

在黄州, 有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守昌, 一个已经追随了他二十年的马梦得, 邻居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 一大嗓门跋扈霸道的婆娘等人, 还有不时慕名而来的访者。因有这些好友相伴, 东坡的诗、词、赋和散文的功力都大有长进, 他一生的文学名篇多在黄州期间完成, 如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脍炙人口的《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等。

在惠州, 苏轼“富在深山有远亲”。不仅惠州周围的地方官们对他很友好, 远在杭州的僧人参寥、常州的钱世雄, 不断派人带礼品药物、书信来探望。苏州还有一个姓卓的佛教徒, 步行七百里给太湖地区苏家与那里的朋友送信。苏东坡在宜兴的两个儿子很长时间听不到父亲的消息, 十分焦虑, 姓卓的听到, 他说:“这个容易!惠州也不是在天上, 是不是?若是走着去, 总可以找得到。”姓卓的便步行出发, 走上这条漫长的道路, 横越大廋岭, 走得满脸紫赯色, 两脚厚茧皮, 他走到了。用这种方法, 苏东坡不断与家人保持联络。道教奇人吴复古和他同住数月, 随后两年, 在惠州和子由官职所在的高安, 时常往返。另一个苏东坡的同乡道士陆惟谦, 不辞两千里之遥, 特意来看他。

在儋州, 东坡一家颇受太守张中优待, 让其住在官舍里, 当地默默无名的读书人、匹夫匹妇迅速成了他的好友。后来因为政敌小人的干预, 东坡一家被从官舍逐出, 当地的居民, 尤其是那些穷读书人的子弟, 亲自动手帮助他盖房子。“初至僦官屋数椽, 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 仅免露处。而囊为一空。困厄之中, 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 聊为一笑而已。”

由此可见, 即使是东坡一生最为困顿之时, 因为有贤妻淑妾的精心呵护, 生死弟兄的挺身而出, “上至玉皇大帝, 下至田院乞儿”的天下朋友并思想追随者的理解和支持, 其锋芒虽露, 但在心理上却一直“有恃无恐”, 他不仅少有寂寞, 而且诗文不断, 惠泽天下。套用当年梁启超评价曾国藩的话, “苏东坡者, 岂惟宋代, 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 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已。”

再次, 不杀士大夫的北宋国策, 崇尚才学的社会风气, 为东坡独立人格的展现从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 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基本保证。

由于历史原因, 宋朝立国后即定下极力奖励文学艺术、不杀士大夫的国策, 所以, 北宋在中国历史上可以堪称言论最为自由的时代。在那个时代, 尽管出于不同政见, 或出于个人恩怨, 人与人之间常有争斗, 但手段还是比较怀柔的,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情况并不多见, 国家意识上还是显得较为包容大度, 这为东坡智慧的挥洒提供了必需的时间和空间。由于国策的效用, 北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诗文才学的时代之一, 上至达官显贵, 下至黎明百姓, 如有一段时间读不到东坡的新作, 就会茶饭不思, 就是与北宋为敌的契丹, 对东坡的诗词也十分景仰, “单于若问君家世, 莫道中朝第一人” (《送子由使契丹》) 。正因为有了如此崇尚才学的社会氛围。东坡每到一地, 不论是正处于人生低谷还是顶峰, 他都有诸多的追随者, 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强大支持, 使得东坡智慧的灵光随时随地都得以较为自由的挥洒。

最后, 苏东坡是一个既具有大格局责任感, 又能独立思考, 还始终保持幽默诙谐、淡定从容、随遇而安的心灵品性的人。这样的旷世奇才, 古之少有、近代更是闻所未闻!

苏东坡的大格局责任感, 在他一生所作所为, 以及他诗文的字里行间, 处处都有所体现。不论居庙堂之高, 还是处江湖之远, 他都忧君忧民, “放浪岭海, 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 而若斡造化”。

苏东坡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高太后亲政期间体现得最为鲜明。太后亲政, 司马光等旧党顺理成章相继回到了权力中心, 他们对王安石等人的变法一概否定, 全面废除。时任翰林学士知制诏的东坡, 根据此前多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他认为王安石的新法在内容和推行手段上确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但也有不少合理之处, 所以他试图“兼行二帝忠厚励精之政”, 做到“仁厚而事不废, 核实而政不苛”, 认为新法不宜尽废, 应“参用所长”。此举令重掌大权的司马光愤然“有逐公意”。于是, 刚出火海 (新党攻击和诬陷) 的他, 又陷入了旧党的不满和排挤之中。此后的两年间, 由于他耿介、坦直、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和无畏精神使然, 他从不人云亦云, 一切主张见解都出自于自己深沉的思考, 在没有自觉需要改变之前, 确有种“知其不可而亦为之”的惯于思考的独立人格, 受了挫折也不懊悔。

苏东坡的幽默, 乃是一种潇洒和飘逸的人格外显。在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下, 乌台诗案以苏轼降官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不准擅离该地且无权签署公文告终。历经四个月又二十日的狱中之苦后, 终于重见天日, 当天他便扔下“却对酒杯浑似梦, 试拈诗笔已如神。”“平生文字为吾累, 此去声名不厌低。塞上纵归他日马, 城东不斗少年鸡”的豪迈诗篇而去, 足见其幽默中的潇洒和飘逸。

苏东坡的淡定从容、随遇而安, 从他两遭迫害、一贬再贬的心态调适中得以最充分的体现。太后西去, 政治风云又起, 哲宗亲政, 新党又得重用, 年近六旬的他被一贬再贬, 先惠州三年、又海南儋州三年。虽然“兄弟俱窜, 家属流离”, 但他的心情也只是“随缘委命而已” (《与程德儒书》) , 他每到一地, 都对那里产生感情, 随遇而安, 把心力倾注在当时的政事和百姓生活上。在惠州, 东坡已过六旬, 料想此生将在惠州度过余生, 于是他开始建造自己的老年公寓。新居落成后, 他曾写了两行诗, 描写在春风中听着房后寺院的钟声, 酣美午睡的情景。时任宰相的章惇正好是他的政敌, 他说:“噢, 原来苏东坡过得满舒服!”于是将他再贬到海南儋州。

哲宗去世, 徽宗继位, 新皇太后摄政, 元祐老臣一律赦罪, 东坡家人获准自1100年7月自儋州北返往常州, 次年6月到达, 一切还没有来得及安顿, 东坡突感不适, 自知时日不多, 于公元1101年7月28日, 在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下, 他安详地闭上了双眼。

林语堂先生最后写道:“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 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 与生俱来, 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 不恃力而行, 不待生而存, 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 在地为河狱, 幽则为鬼神, 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 无足怪者。”

东坡谢世二十五年后, 北宋灭亡, 自此中国人的想象力和灵性、创造性的智慧和独立思考的人格经南宋的忍气吞声、元代的人性蹂躏、明代的铁桶政治、清代的寻章摘句后, 行将丧失殆尽。所以, 东坡成了古之少有, 近代难寻的旷世奇才!

上一篇:2010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下一篇:超级稻-再生稻模式在江西的应用效益及关键技术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