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2024-05-09

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共6篇)

篇1: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教育思想

Z1101 22号 张慧

朱熹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源泉,对朱熹关于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教育阶段的划分、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哲学基础的探讨,于当今教育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教育家,其道德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朱熹为了培养人材,振兴宋室,他从事教育五十余年,留下了不少宝贵的遗产。认真总结朱熹的教育思想,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无疑是有裨益的。以“明人伦”为本 在阶级社会,教育总是要为一定的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我国东周以来,封建宗法制度以及与之相应的宗法思想逐步确立与巩固,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教育人们懂得这套宗法制度与观念,并用来约束自己的行动。

朱熹出生於书香门第,父朱松是二程(北宋理学奠基者洛阳程颢、程颐兄弟俩人)的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松以二程思想教育朱熹。具有强烈求知欲和好学不倦的朱熹自八岁起即通读儒家经典。他对孔子极为崇敬,曾这样说过:“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熹於19岁起考中进士到69岁罢官回乡,在半个世纪中从事讲学活动历40多个春秋,即使在他五次出任地方官吏期间,也经常从事教育活动。他在任职期间,极力提倡设置州学、县学和书院。如於24岁出任福建同安县主簿时,办过县学。知南康军时(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并参与讲课和制订了一整套学规。在宋代初年,白鹿洞书院乃全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是故朱熹对後世书院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淳熙十年,又曾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收门徒,传播理学。61岁,知福建漳州时,“时诣州学,训诱诸生,如南康时”。65岁高龄,知湖南潭州时,仍提倡州学、县学,修复岳麓书院,且亲临讲学。《朱子年谱》曾这样记述当时他在该书院讲学情况:“先生穷日之力,治郡事甚劳,夜则与诸生讲论,随问而答,略无倦色,多训以切已务实,毋厌卑近,而慕高远,恳恻至到,闻者感动。”前来听讲者极众,“座不能容。”史载,朱熹19岁那年,即绍兴十八年,他与揭阳的郑国翰为同科进士,俩人遂成莫逆之交。郑国翰初授福建莆田县令,历任兵部郎中,後由於目睹国事日非,遂辞官归里,修建蓝田书庄於汤坑飞泉岭(今属丰顺县南砾),招生授徒,以“澹”名轩,学者称他为“澹轩先生。”当时,朱熹常至揭阳郑国翰家中作客,且共同讲学於蓝田书庄,宣扬理学,名震四方。据《丰顺县志》载:有一次,他俩人同游飞泉岭时,朱熹兴致勃勃,即兴赋七绝一首云:梯云石磴羊肠绕,转阁飞泉碧玉斜。一路风烟春淡泊,数声鸡犬野人家。同时,朱熹还手书“落漠鸣泉”四字,且榜诸揽胜亭,还镌刻於石壁上。其遗迹至今尚依稀可辨。

宋绍熙五年8月,经宰相赵汝愚推荐,朱熹被任命为焕章阁侍制兼侍讲,给宁宗(赵扩)皇帝讲学,但为期仅46天即被罢免。同年11月,朱熹回到福建考亭(今建阳县)时,曾在此前修建的竹林精舍(後更名为沧州精舍),继续他的教学和著述事业。庆元六年三月初九日,朱熹病逝,终年71岁。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亲自编写教学用书,且注释儒家典籍作为教材。其著述共有七八十种之多,其中最著者有《四书集注》、《诗集注》、《楚辞集注》、《通鉴纲目》、<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影响极其巨大。据《鉴

略要注》称:到南宋朱熹出,当时“四方仰之如泰山北斗,至谓天下第一人。”朱熹的影响是远远超越了国界的。

朱熹认为教育作用在於改变人的气质。“为学乃变化气质耳。”在朱熹看来,气质之性,有清有浊,有善有不善。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才能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朱熹还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於“明天理,灭人欲”。他说:“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他在给宁宗讲授(大学)时指出,古代圣王设小学、大学以教子弟,都是为了“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即是为了使士子革除那些“物欲之私”,回复“天理”,使其言行皆符合於封建社会之伦理纲常的规定,成为儒家所宣扬的“圣贤”。至於教育任务,朱熹主张以小学而言,主要是“教之以事”,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孝弟忠信之事。”至於发掘和探究事物之理,则是大学教育之任务。“大学是穷其理”,“小学是事亲事长且直理会那事,大学是就上面委曲详究那理,其所以事亲是如何,所以事长是如何。”故若小学能受到很好的教育,“便自养得他心不知不觉自好了,到得渐长更历,通达事物将无所不能。(同上)朱熹的教育主张,跟他的教育目的论是密不可分的。其教育目的论是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学说为基础,认为教育目的在於明人伦,所谓“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後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利禄而已也。”在《玉山讲义》中又说:“故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语言、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造就充分表现了朱熹办学的目的,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主要方面。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朱熹全部教育思想的精华亦集中於此。他常以孔子所谓“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为句话来教育学生,且认为“此是古今学者君子小人之分,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切宜审之!”他坚决反对“学圣贤之理,为市井之行”的人。当时许多读书人都把做学问看作是中科举,猎官禄的阶梯和资本,朱熹对此是极为反对的。他提倡所谓“复天理,灭人欲”,实质上是以儒家的道德伦理来教育学生,“使之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得朝廷之用。”朱熹始终把德育放在领先的地位,把德育与智育融为一体,既教学生以知识,又教他们怎样做人。在他看来,小学教育是基础,是“培根”的工作,故从小向儿童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尤其重要。朱熹认为,儿童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畏隆师之道”方面的伦理道德皆蕴藏於儒家经典之中。“道之在天下,其实原於天命之性,而行於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其文则出於圣人之手,而存於《易》、《书》、《诗》、《礼》、《乐》、《春秋》孔孟氏之籍”,因此,儒家经典乃小学教育的基本内容。朱熹平生编写的大量著述中,儿童用书占有很大的比重。如《论语训蒙口义》、《易学启蒙》、《小学)、(四书集注》等,都是他亲自编写的儿童读物。特别《小学》和《四书集注》,一直为宋末和元明清三代六七百年间封建统治者作为正统的小学教材。

朱熹编写的这些儿童读物,都把宣扬儒家思想放在首位。如《小学》一书乃博采六经、史传以及孔子後学著作中有关忠君、孝亲、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故事、训诫等编写而成,集中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正如朱熹自己所言:“修身大法,小学备矣。”“後生初学,且看《小学》之书,那是做人的样子。”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还拟订了许多道德教育规范:“五教之目:父

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并认“学者学此而已。”朱熹又在《德业相劝》中说:“德谓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童仆,能肃政教,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导人为善,能规人过失,能为人谋事,能为众集事。能解斗争,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能居官举职。”从上述所列举的21个“能”来看,要是真能做到,那就成为一个尽善尽美的人了。这虽是朱熹写的《增损吕氏乡约》一文中的条文,但也可以说是朱氏的道德教育观的基本内容。至於德育的方法,在朱熹看来,青少年德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先人为主”。他认为青少年思想单纯,最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想影响,一旦接受了“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就会遇到抵触。可是,“非礼之端不能禁外之不来,而能禁内之不往。”,是故只要我们把“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讲而习之於幼稚之时”,来它个“先人为主”,就可免“扦格不胜之意”矣。”朱熹强调“胎教”重要性,·他认为母亲怀孕时,“一寝一坐,一立一食,一视一听”都要注意。婴儿坠地之後,乳母之教,尤为重要。长到6岁,要教以数目、方名等浅易知识。8—15岁为小学阶段。“人生8岁,则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人小学,而教之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朱熹主张家长对青少年必须严格管教,切不可使其娇生惯养。如果“从幼便骄惰坏了,到长亦凶狠。”所以家庭教育不可有丝毫放松。为便於教育从幼年抓起,朱熹亲自为儿童编写了一本《童蒙须知》作为教材之用。

朱熹继承了孔子关於“少时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看法。他认为只要使青少年日常一言一行都能遵循一定的礼仪守则和规范去做,日子久了,自然会形成习惯,长大成人後就能遵守伦理纲常而不违。可见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习惯是儿童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所在。如何能有效地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习惯呢?朱熹认为须从具体的日常事务人手,所谓“圣贤千言万语,教人且从近处做去。”为此,他主张培养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最仕的方法就是把社会伦理具体化和条理化,让青少年遵照履行,为使他们“漉扫应对,人孝出悌,动罔或悖。”朱熹在其撰写的《童蒙须知》中,对儿童衣服冠履,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洒扫应对、读书写字等日常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都按照儒家的标准作了具体规范,要求青少年遵循不违,诚履笃行,庶几将来“自不失为谨愿之士”,甚而“人於大贤君子之域,无不可者。”《童蒙须知》主要适用於家庭教育,至於学校教育,朱熹乃推荐其弟子程瑞蒙、董铢二人编写的《程董二先生学则》作为塾师的教学南针,他还特地为该《学则》作跋,加以大力宣扬表彰。但是必须指出,在德育方面,朱熹虽然强调青少年的“行”,但并不等於说不重视“知”。他认为要形成青少年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还必须同时向他们灌输社会伦理道德观念,这正如他所指出:“为学之实,固有履践。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於理,则其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他又曾形象以目和足的关系来比喻行和知二者的关系:“知与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行与知二者是相互依存的。

朱熹还认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施必须以正面引导为主,特别是对後进生,应通过启发诱导以提高其认识,不能只靠简单的防禁。他曾明确指出:“教道後进,须是严毅,然亦须有以兴起开发之方得,只任严徒拘禁之亦不济事。由此可见,朱熹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的实践,为後人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财富,对

後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正如明代学者高攀龙所言:“删述《六经》者,孑乙子也;传说《六经》者,朱子也。”“孔子之学,惟朱子为得其宗,传之万世而无弊。孔子集群圣之大成,朱子集诸儒之大成,圣人复起,不易斯言。”朱熹之《小学》一书,不仅在国内作为儿童教材,影响巨大,还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国,朝鲜李氏王朝甚至把它“作为殉葬品”。

朱熹把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注重学生自身的内在修养。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实行素质教育不乏启示。当今普遍存在的应试教育使人以升学、求职、谋位等功利目标为教育目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进行“填鸭式”教学,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虽然也开有思想品德等相关课程,但多数流于形式,仅处于附属地位。朱熹的教育思想无疑再次提醒我们,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不仅要教人以知识技能,更要培育学生具备高尚的品德。朱熹在汲取孔、孟等教育大家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其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其中有许多真知灼见符合人类认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培养。而朱熹在八百多年前就已经提出不仅要授学生以“鱼”,更要授学生以“渔”,让学生“鱼、渔”兼得。通过对朱熹教育思想中教育方法论的进一步深入学习,能够促进我们的教育改革工作,对更好地总结教学规律和原则,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三,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年。{2}朱熹,《大学章句》,佚名出版社,1983年。{3}陶渊明,《性理精义》,民国书刊,第三册 1867年。{4}高攀龙,《高子遗书》卷三,齐鲁书社,1997 年。

篇2: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一、理学的兴起及其集大成的人物——朱熹

汉代登上独尊地位的儒家经学,自魏晋南北朝以来逐步僵化、衰落,而且受到玄学、佛教、道教的强烈冲击,学术旨趣越来越下降,仅靠官方的提倡和选士的激励,才能维持在学校教学中的垄断地位。尽管唐代韩愈等人高呼捍卫和发扬儒家道统,但儒学要想重振,必须自身有一个新的发展。这一发展是在宋代实现的,这就是理学的产生。

开理学之先河的是北宋中叶的周敦颐(1017一1073年),他兼容儒、佛、道诸家学派,创造了“无极而太极”的宇宙生成说,成为理学的本体论。张载(1020一1077年)和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分别从唯物和唯心的角度阐述了理与气、道与器的因果关系,并涉及到道德性命、天理人欲等,构成理学的基本范畴。南宋中期以后,朱熹(1130-1200年)对宋代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元、明、清三朝,程朱理学一直是官方推崇的统治学说。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出生于福建南剑(今南平)尤溪县一个官宦世家。父亲朱松是程颐再传弟子罗从彦的学生,朱熹从小深受父亲教诲,成年后又师从父亲的同学李侗,故深得程学真传。同时又吸收了周敦颐、张载的思想,形成系统的理学思想体系,成为宋代理学集大成的人物。朱熹18岁就考中进士,担任过不少地方的官职。宁宗即位初,入朝兼任侍讲,但很快就被免职,后来还被列入伪学逆党,直至他去世九年后才得以翻案,被追赠为中大夫,谥号“文”。朱熹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在地方任职时总是重视教化,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亲自参加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他亲撰的《白鹿洞书院揭示》(又称“教条”),也成为教规的范本。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

二、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朱熹的教育思想建立在其理学思想基础之上。朱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理和气两种因素构成的。“理”是精神性的范畴,是创造万物的本源,也是万物运行的目的,是第一性的。“气”是物质性的范畴,是构成万物的材料,也是“理”的载体,是第二性的。体现在人类社会中,封建的“人伦”,就反映了“天理”的内容。“明人伦”就是要体认天理,穷尽天理。这样,朱熹就把封建的人伦道德神圣化、永恒化。可见朱熹的教育理论,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基础上的。

朱熹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天然的理性的本能:“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自然万物(即“气”)都包含着一定的“理”,依靠这种本能的“心灵之知”,就可以接触体认事物,了解掌握事物的规则(即“理”),这个过程就叫做“即物穷理”或“格物致知”。

从人性论的观点出发论述教育的作用。朱熹继承和发挥了二程、张载的人性说,认为人和万物一样,是理与气结合而成的,人性的主流,即禀受于“理”的部分,就是“天命之性”。他说:“性者,人之所以得于天理也。”“性即理也”。天命之性是纯然至善的,是超越个体而普遍存在的。理和气结合在一起,就体现为“气质之性”。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有清有浊,清明至善即为天理,昏浊不善则为人欲,而每一个人所秉受的气质之性各不相同。圣人之性清明至善,没有丝毫昏浊? 无人欲之私,故圣人与天地同体,不教而自善。贤人之性次于圣人,通过教育也可达到“无异于圣人”的地步。中人之性则善恶混杂,界于君子和小人之间,“教化之行,挽中人而进于君子之域;教化之废,推中人而堕于小人之涂。”这是继承发展了董仲舒和韩愈性三品的学说。就一般人的内心而言,都有“人心”和“道心”两种成分。“道心”体现天理,人心体现人欲,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存天理,灭人欲”,使“人心”服从 “道心”。这个过程也就是“明人伦”的过程。

朱熹建立在理学思想基础上的教育作用论,既吸收和归纳了先儒的观点,又更为系统和精密,将封建纲常推崇得更为深刻和神圣化,因而深受后来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欣赏。

三、论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与教育内容

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的基础上,对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人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习阶段,即都是为了体认天理的,只是内容程度有所不同:小学学其事,大学明其理。小学是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

朱熹将小学教育比做“打坯模”,强调要从儿童幼小时,就要进行良好的道德行为的训练。小学以“教事为,具体说,就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在儿童阶段空讲大道理是收不到效果的,最好是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就可以“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朱熹编写《小学》一书,汇集古代圣贤“嘉言懿行”,并以日常生活中的人伦道德主题分立纲目,如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心术、感化、衣服、饮食等,内容包括名儒的格言和前人的典范事例,对儿童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又撰有《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一一作了具体规范。

大学阶段是在小学之上的深造,即“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是发明此事之理”。其纲领,就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朱熹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本读物,是化入圣贤之学的门户,人人必须学好《四书》,至于进一步学习《五经》,那是专门研究的事了。朱熹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本读物,是化入圣贤之学的门户,人人必须学好《四书》,至于进一步学习《五经》,那是专门研究的事了。所以,《四书》地位实际上超过了《五经》。

四、论教学和读书方法

追求至高至上的天理是程朱理学的修养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要内省,明志养性,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另一方面也要外求,认真学习,体认客观事物。朱熹认为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学习的首要内容自然还是儒家经典,因为它凝聚着天理的精蕴。朱熹指出:“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于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 读圣贤之书并非一般的增知识、长见识,而是要体认天理,朱熹概括为读书穷理。他说:“为学之道,莫先欲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欲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这是朱熹对自己“平生为学”的总结。

朱熹去世后,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成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六条的内容如下:

1.循序渐进。朱熹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循序渐进的含义:首先,学习的过程应当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确定次序,由浅入深,由小及大。他说:“事有大小,理无大小,故教人有秩而不可躐等”。并称:“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后传以远者大者”。其次,循序渐进也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他注解《论语》“譬如为山”时指出:“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小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治学应该坚持不懈,不断长进。其三,循序渐进还体现在读具体的书上,要按照首尾篇章的顺序,“未明于前,勿求于后”。强调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

2.熟读精思。朱熹强调读书必须反复阅读,在遍数上不能打马虎眼。不仅要能够背熟,而且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一一认得,如同自己作出来底一般”。熟读是精思的基础,要对书中的名物训诂,都要一一领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刻理解文章的精义及其思想真谛。

3.虚心涵泳。读书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去体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或随意发挥。尤其是不能自己先有个意见,再“把圣贤言语来凑他的意思”,甚至穿凿附会地硬行联系,这样是学不好的。

4.切己体察。也就是“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寻求义理,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自身修养的提高上,这是儒家提倡“求诸己”,讲究自律的思想体现。如果读书只是为了向别人炫耀,或是为了获取教训别人的材料,也就丧失了本义。

5.着紧用力。读书学习一定要抓紧,要努力。朱熹比做“撑上水船,一篙不能放松”,不进则退。读书又是细致功夫,不能蛮干。他以鸡抱卵为喻,急躁是不行的,而且过冷孵不出来,过热又会死。为此,他提出“宽着期限,紧着课程”的读书原则。要考虑到熟读精思的高标准需要,总的读书期限不能安排得过于紧凑。而一旦进入学习阶段,就绝不能放松,要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6.居敬持志。朱熹视为读书的“致精致本”,关键还在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敬”就是端正态度,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做,可以说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而居敬a则还有专静纯

一、持之以恒的意思。“持志”即有坚定志向。朱熹指出:“立志不定,如何读书?”要保持努力学习圣贤之道、修身复性的志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朱子读书法是古代最有影响的读书方法论。六条均反映了读书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它的局限性在于,主要是指读圣贤之书,自然句句是真理,读书的目的就是穷理,而穷理的目的就是进行封建伦理道德修养,掌握知识仅在其次,也不可能涉及质疑和问难的原则,不重视书本与实践的结合,这正是封建正统教育的弊病所在,所以也遭到后来不同学派人士的批评。

五、论教师与教学 “存天理,灭人欲”归根结蒂是个人修养工夫,朱熹认为学习主要靠学者自己努力上进,自求自得。他对弟子说:“读书是自己读书,为学是自己为学,不干别人一线事,别人助自家不得。”这是激励的话,不是说根本不需要教师。但教师应该发挥引导的功能。他说:“指引者,师之功也。”教师的作用在于;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重点抓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教师的任务在于:“作得个引路的人,作得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在德育方面,朱熹主张教育者应以正面引导为主,尤其是对儿童,更应少说那不该做的事,以免起反面诱导作用。他指出:“小学书中,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尽量多作积极的指引鼓励,少作消极的禁止申斥。因此,教师要晓之以理,并以身作则。他在《白鹿洞书院教条》中说:“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如果学生明白了道理,并且能自觉地身体力行,那么,也就用不着由别人给他们制定种种规矩禁令了。这些原则都是很有价值的。

篇3: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中关于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论述

南宋的教育家朱熹被学者普遍认为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把儿童教育、青年教育和成人教育作为一个统一过程来关注的人。”这三个过程联合起来就构成了终身教育。

(一)成人教育

从朱熹的社会教化来分析,《大学》是“大人”之学,成人之学,是终身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材典范。十五岁以后是实施“大学”教育的时期,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小学重“事”,大学重“理”。对于成人的知识和学问,《大学》的“格物、致知”只是成人教育的初始,再囊括“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如所说的“八目”是完善的大学之道、成人之道。正是如此,欲成人必先修身养性,树立优秀的人品道德,将良好的德行传于天下。

(二)终身教育

朱熹认为,童蒙教育时期是“作圣之基”,道德教育是其核心内容。他认为幼儿教育“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即通过合理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使儿童从小就能辨别荣辱、善恶。朱熹结合了前辈的教育经验,将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朱熹撰写了大量的典籍。

朱熹认为,道德教育同时也是终身教育。他将孔子的“行己有耻”的思想演变为“行己有耻,则不辱其身”的观念,并将此理念应用于教学的一系列实践中。对富有热情的青年人,应广读群书,扬长避短;对老年人而言,要“择要用功”。为人处世的道理、道德观念应贯彻始终,没有年龄划分,即为“同”;但是学习的方法则要根据年龄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即为“异”,此为朱熹教育阶段论的辩证法所在。

二、朱熹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义

朱熹根据人的年龄结构、心理特征等不同因素,将道德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朱熹教育思想对现代成人教育意义深远。如果说小学阶段是了解事物的表面,那么成人阶段则重点要求人学其“理”。朱熹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但是实际上能达到这点的人有限。在不同的时期,对人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成人道德教育时期重点培养个人的各项素质以及才能,这方面对于当今社会的人来说不太容易。目前,具备高学历的人很多,但是对国家有实质贡献的人却不多。从朱熹的观点分析,对人的发展尤其是成人教育要做出长远规划,以此实现更好的人生。朱熹提出在进行道德教育时既要“致知”,又要“力行”,达到知行合一。教育我们除了学习书本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上下工夫。并且,朱熹在教学时侧重强调这点,对现今社会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

朱熹的终身教育理论和他推行的一些教学实践,对我们终身教育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小学》一书原本是为儿童编写,但因其中蕴含很多做人的道德规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他常常拿出来让成人学习,这表明朱熹的教育阶段论是按年龄划分,而其中包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和道德理念并不受年龄的限制,在各个年龄段都适用。在学习方法上,朱熹根据老幼不同会区别对待。朱熹非常重视社会教化的作用,并认为它与学校教育一样重要。朱熹将这种思想应用在他的从政之中,具体体现在他在各个地区实施的民俗条例以及乡规民约等社会教化的一些行为之中。他的童蒙养正的思想,其道德教育贯穿于终身的思想,朱熹在很多地区所实施的“约民以礼,政教并举”的、将治政与教育融为一体的、推行教化的一系列实践活动等举措,排除了其中的封建因素,采纳了其正确的一面,对搭建新时代下的终身教育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朱熹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启示

(一)注重德育,立成人教育之基

朱熹一生都在不断探索教育的精髓,将德育始终排在第一位。他认为德育是育人之根本所在。“修德是本,为要修德,故去讲学”。历史发展至今,朱熹的观点对我们做好现代成人的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仍然具有颇高的指导意义,同时与国家提出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不谋而合。(1)尊老爱幼,家庭亲睦。朱熹在《家训》中写道:“事师长贵乎礼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对长者要尊重,对小孩要爱护。(2)戒骄戒躁,反思慎行。朱熹认为,在与人交往中,要做好自己,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当平等待人、勇敢担当,做人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3)涵养德性,明礼修身。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关注细节,注意小节,自律自省,注重修养,品德高贵。(4)诚实守信,人际和谐。“交朋友贵于信也”“言忠信、行笃敬”即指这层含义。朱熹认为,与人交往要保持理解和宽容,懂得以理服人,帮助别人修正错误,有公正、廉明之心,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创新方法,铸终身教育之路

朱熹在重视道德品质教育之外,对教育方法和知识的吸收掌握也下了很大的工夫。他分别从“教”和“学”两个方面出发,通过深入的研究,开创性地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首先是“如何教”的问题,一是建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二是选拔合格的教师任教;三是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朱熹从自身角度出发,反对传统填鸭式教育,主张引导式教学模式。其次是“怎么学”的问题。朱熹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学生同时也要珍惜学习机会。一是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习方法受用终身;二是要懂得循序渐进,学习往往先易后难,要逐步掌握知识要点;三是要做到知行结合,包含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过实践检验的才是真理。

朱熹作为中华传统儒学的代表,他的教育理论可以称之为道德教育理论。其对不同年龄段的群体,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对现代成人教育及终身教育影响深远。经过历史长河的发展,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在继承的同时,要不断进行教育创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摘要:朱熹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教育家,也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所构建的教育思想体系融合了广博的哲学知识以及长期的讲学实践和自身的融会贯通。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对朱熹的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成人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义进行阐述,并探索更为合理的教育方法,使朱熹的教育思想广泛地传播并长期应用下去。

关键词:朱熹,教育思想,终身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序[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黄立鹏,冯文全,朱琳.浅析朱熹道德教育思想[J].德育纵横,2009(1):5-7.

[3]陈玲.论朱熹的科学思想方法[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9.

[4]姚进生.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3(9):103-108.

篇4: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关键词:教育目的;道德教育;启示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毕生讲学不断,也是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教材:《小学》、《四书章句集注》、《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白鹿洞书院揭示》、《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其中影响最为深广的《四书集注》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专用教材,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和“明明德”。“变化气质”即改变人的气质,去弊明善,发挥人的善性。“明明德”的意思是弘扬高尚的品德。并且,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要“明明德”,就应该“复尽天理,革尽人欲”。因此,他告诫诸学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1]

关于教育的目的,朱熹明确将“明人伦”作为其学校教育的目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2]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也明确把上述五伦列为“教之目”,指出“学者学此而已”。

与此同时,朱熹严厉抨击了当时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他认为以科举为目的的学校教育忽视了伦理道德教育,过分强调追求名利。他要求改革科举,完善学校教育。

(二)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朱熹十分重视小学教育,他认为8岁到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关于小学教育,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其教育内容以“教事” 为主,即“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3]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要把握时机,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再次,让儿童按照《须知》、《学则》的要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朱熹认为,大学教育是在15岁以后。大学教育的内容由“教事”转向“教理”,即着重探究“事物之所以然”。朱熹在《小学辑说》中阐述:“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又解释说:“小学之事,知之浅而行之小者也;大学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4]朱熹认为大学的教育任务是在培养“圣贤坯璞”的基础上,把诸多学子培养成对朝廷的有用之才。在大学教育方法上,朱熹总结了两点:第一,注重自学。他曾对学生说:“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5]第二,主张不同学术之间的交流学习。

(三)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德育思想的归宿,也是其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朱熹对“天理”的解释是“浑然天理便是仁”。具体而言,仁、义、礼、智即天理。朱熹还认为“天理”,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这种天理是至善的,是人的本性。朱熹认为“人欲”包括不正当的“欲”和正当的“欲”两个组成部分。正当的“欲”是指不能消灭的、应该提倡的人的要求和欲望,不正当的“欲”是违背天理的要求和欲望。针对正当的“欲”和不正当的“欲”,朱熹反对全盘地提倡“灭欲”。

三、朱熹德育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朱熹作为南宋著名的大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致力于学校的德育建设。提倡以“明人伦”作为教育目的,反对以科举为考试标准想而选拔人才的学校教育。朱熹关于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朱熹“明人伦”“明明德”的德育思想,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朱熹德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圣贤之道与人伦之理并根据“三纲五常”遵守封建社会的伦理规范,学会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从而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在促进社会的发展。现如今,我国道德失范的现象层出不穷,即使不少相关政策的出台,但都收效甚微。此种现象就对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并避免此现象蔓延高校,助长不良风气。

(二)朱熹知行结合的德育思想,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德育方法

朱熹强调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方法,注重“知先行后”、“知行相须”、“行重知轻”,并强调“行”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无论是小学阶段的教育还是大学阶段的教育朱熹都十分强调德育的“知行合一”,而现如今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把德育作为一门课程来传授,忽视了德育的“行”的重要性。因此,导致现在的德育评价体系不够健全,而且大学生在道德行为方面,有失偏颇。因此,借鉴朱熹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大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境界,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宋】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

[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张建政.道德教育的阶段和层次——试析朱熹小学、大学教育思想[J].教学研究,2007(2).

篇5:朱熹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关键词:朱熹小学教育及早施教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

南宋的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大教育家。当然,他现在依然是家喻户晓,他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句哲理名句至今被莘莘学子朗朗上口,我开始知道他也是源于这句诗的。朱熹我们又称他为朱子,江西省婺源人,是位旷世大儒,被认为是继孔子、孟子以来的最杰出儒学大师。朱熹是受教于其父,自小聪明过人,他当过官员,有过五次入仕,出任地方官员的经历。他长期从事讲学活动,精心编撰了多种教材,培养了众多人才,对书院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对当时及后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①

一、朱熹对小学教育的重视及主张

(一)关于蒙学的介绍

儒家经典《周易·蒙卦》有“蒙养正,圣之功也”之说,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一般将8至15岁儿童的“小学”教育阶段,称为“蒙养”教育阶段,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为“蒙学”,所用的教材称为“蒙养书”或“小儿书”。②

我国古代历来关心儿童的启蒙教育。早在殷、周时期,就已经为贵族子弟设立了小学。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产生,民间也开始出现了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汉代时,这种教育机构已渐趋成熟,称作“书馆”,教师称“书师”,规模也较大,肄业学童多达“百人以上”。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不仅在数量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在教育内容、方法以及教材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对后来的蒙学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③

(二)朱熹对小学教育的重视

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时间得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④

朱熹非常重视小学(8–15岁)教育阶段。他说:“古人之学,因以致知为先,然其始也,必养之于小学”,⑤为了说明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他还把小学阶段

② 《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33页。《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20页。

③ 《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20页。

④ 《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35页。

⑤ 百度知道,关于朱熹 童蒙须知 给我们学习带来了什么启发和改变?的回答的教育形象地比喻为“打坯璞”阶段,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圣贤坯璞”。他说:“古者小学已自养得小儿子这里定,已自是圣贤坯璞了。”同时指出,“蒙养弗端,长益浮靡”,若儿童时期没有打好基础,长大就会做出违背伦理纲常得事,再要弥补,就极为困难了,“而今自小失了,要被填,实是难”。因而,他认

①为小学教育对一个人得成长非常重要,必须抓紧,抓好。

关于小学教育的内容,朱熹指出,因为儿童“智识未开”思维能力很弱,所以他们学习的内容应该是“知之浅而行之小者”,力求浅近、具体。为此,他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他说“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强调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知识技能。因此,他在《小学书题》中说道:“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在《大学章句序》中有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希望儿童通过“学其事”,在十几活动中得到锻炼,增长才干,成为“圣贤坯璞”。②

(三)朱熹的主张以及宋元的蒙养教育主张

在教育方法上朱熹有三个主张,第一,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小学儿童“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很容易受到个种思想的影响,而一旦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而一旦接受了某种“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就会遇到抵触。因而,必须先入为主,及早进行教育,“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③

第二,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朱熹接受程颐等前辈学者的思想,认为再对小学儿童进行教育时,应力求形象生动,以激发其兴趣,使之乐于接受。在此思想指导下,他广泛的从经传史籍以及其它论著采集有关忠君、孝宗、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诗、故事等,编成《小学》一书,成为儿童教育用书,广为流传,产生了重要影响。④

第三,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个从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过程。因此,朱熹一方面主张要严格地、不间断地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使之“积久成熟”,自成方圆。另一方面他又重视《须知》、《学则》的作用,认为可以使儿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因此,他曾亲自制定《童蒙须知》和《训蒙斋规》,并为其弟子程端蒙、董铢两人拟定的《程董二先生学则》作跋和推荐。⑤

(三)周代以后,我国最重视儿童教育的朝代,大概宋朝要算一个。《三字经》和《百家姓》都诞生在宋代。宋元蒙学在长期的教学时间中,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有以下三点。第一,强调严格要求,打好基础。蒙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在这个阶段严格要求,打好基础,对于儿童日后的发展将会长期起作用。第二重视用《须知》、《学则》的形式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第三,注意儿童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学期兴趣。可以说,宋元蒙学的这些成功经验大都来自于

② 《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35页。《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35页。

③ 《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35页。

④ 《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35页。

⑤ 《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35页。

朱熹的蒙养教育主张。①

二、对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视与学习习惯的重要

(一)先入为主,及早施教

朱熹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可以说,朱熹的这条主张与他要求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息息相关。他认为小学生的年幼,没有主见,思想单纯,很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物质的影响,而他们一旦而一旦接受了某种“异端邪说”,再教以儒家的伦理道德就会遇到抵触。可是“非礼之端不能禁外之不来,而能禁内之不往”,②所以必须先入为主,及早进行教育,“必使其讲而习之于幼稚之时,使其习与知长,化与心成,而无扞格不胜之患也”。所以说,朱熹认为的儿童道德

③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先入为主。

因而朱熹在小学内篇立教篇写,“凡生子,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愼而寡言者,使为子师。诸母,众妾也。可者,傅御之属也。子师,敎示以善道者。司马温公曰,子始生,求乳母必择良家妇人稍温谨者。乳母不良非惟败乱家法,兼令所饲之子性行亦类之”。④由此可见,朱熹考虑问题很深远。他还提出了儿童该如何选择乳母,而他对乳母所需具备的条件,也是他希望孩子以后长大了要有的内在品格。所谓有什么样的母亲就会教导出什么养的儿子,品格良好的母亲的儿子也定然如此,物以类聚嘛。有上以用还可看出朱子对儿童择师的要求,要儿童慎择师,择师要择不但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品格要高尚,要“慎而寡言者”。当儿童稍长,除须慎择教师外,还应开始注意培养儿童辨别是非、交游益友的能力。至于如何决定交游的亲疏,他指出:“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谀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⑤“益友”应近之,“损友”则应远之。

(二)心理学观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儿童入学以后,社会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与教师和同学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长,在与教师和同学的相处中,儿童学习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及竞争的一些基本技能技巧。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有重要影响。这种关系的质量既影响到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对班级、学校的归属感,也影响到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小学阶段也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儿童学业成败、社会技能、来自教师及同伴的社会支持对其形成自信或自卑的个性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也逐渐发展起来,从只注意行为的后果,逐步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结果。由于认知能力的发展特别是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儿童越来越能从他人角度看问题,道德情感体验日益深刻。⑥

(三)历史借鉴与学习习惯之重要性

朱熹的此主张,在古代可以说是很成功的。对于朱熹的先入为主,有超前意识,可以说对当今小学教育很值得借鉴。拿他的先入为主和当今作比对。由于社

② 《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21页。百度文档,朱熹的教育思想。

③ 《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35页。

④ 百度文档,朱子《小学》小学内篇立教2。

⑥ 百度知道,关于朱熹 童蒙须知 给我们学习带来了什么启发和改变?的回答。人教网2010>>心理研究>>心理书库>>小教大本教材>>《小学生心理学》

会的不断进步,可以说我们对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了。从孩子还是胎儿时,我们就已经开始教育了。没错,这里指的史胎儿的胎教。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是超越了古人。但是关于孩子出生后的及早施教,这点在当代还是要加强的。现代,可以说我们没有乳母可以选择,这毕竟是个民主进步的社会,不可能会有“众妾”来供你选择,我们只能选择我们的母亲,不管她是否具备宽裕、慈惠等品质。而这一点痛朱熹所说的就有点差异了,所以,这就必涉及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因此,一个母亲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可见母爱的伟大。当然也就涉及到了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还有就是,现在这个社会是个复杂地社会,外界干扰物质很多,诱惑很大,儿童很容易受到影响。就拿电脑来说吧,现在几乎每户家庭都有一台电脑,电脑游戏很让孩子沉迷其中,因玩电脑游戏而荒废学业,荒废人生的事例数不胜数。所以说,对儿童及早实施教育,从小培养能够他们的好行为习惯是多么的重要。而对于选择良师益友,在当代更

①是要慎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见,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如果一个人的身边全是些损友,而他对于朋友的“不善”的地方,又没有及时改正,反而受其影响,那他的一生就毁了。社会鱼龙混杂,如果跟错了伴,很容易误入歧途,这样的例子在现在也很多。而良师的选择,我们不谈孩子该如何选,而是学校如何选。当今,义务教育普及全中国,对于老师,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都是学校配置的。所以,要谈择良师,我想我们更该注重的是对老师的培养,精心的培养。学校挑选老师时,除了要看他的学历,更要看他的人品,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人品。现在有很多关于老师惩罚重打学生,歧视学生的案例,这些都可透露出择师的失败,而发生这样的事,对学生今后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学校要慎择师。

对于学生要及早的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朱熹的时代,可以说并没有做到位,因为过于强调理论,没有很好地与实践结合,但是它值得我们借鉴。一个习惯地养成有的人说七天就够了,但是我认为,如果如此段地时间就能形成,那要废除也会很简单。在这里我想谈论地是学生的学习习惯。现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里,又一种冰山一角的说法,说我们现在的语文学习是冰山模式。语文学习我们过于注重学生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了,而忽视冰山的基底。做房子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好地基,如果连地基都没有,那就成了空中花园了,空中花园可能吗,能屹立不倒?而这座语文学习的冰山基底就包括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学生内在的方面。现在的我们总是抱怨,现在的小学生非常难教,做作业要圧着他们做,非常的不自觉,不像以前的学生。的确,现在的学生很难控制住自己,因为社会外界物质的干扰很大,哪像古代啊,连电都没有,学生什么都不能做,除了看书吃饭睡觉。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点,都有其优势,我们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学生要有自觉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学生从小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他才会有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成绩也必然会好,知识的掌握必然牢。当然,对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该怎么养成,我们该怎么做,这还有有待于思考。

三、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朱熹的观点

朱熹首创以《须知》、《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认为以此可

① 孔子《论语》

以使儿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利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其中《童蒙须知》按照三纲五常的封建大的要求,对于儿童日常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都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如学习习惯方面,要求“凡读书,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讲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书,仔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知识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久不忘„„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道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凡书册,须要爱护,不可损污皱折”;“凡写字,未问写得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潦草。”①

(二)心理学剖析朱子观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记忆的发展。

小学生的感知觉已逐渐完善,他们的方位知觉、空间知觉和时间知觉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观察事物更加细致有序。

小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迅速发展,从以机械识记为主逐渐发展到以意义识记为主,从以具体形象识记为主到词的抽象记忆能力逐渐增长,从不会使用记忆策略到主动运用策略帮助自己识记。

小学生的言语也有很大发展,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口头言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掌握了书面言语,学会了写字、阅读和写作。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小学低年级儿童形象思维所占的成分较多,而高年级儿童抽象思维的成分较多。②

总之,在系统的学校教育影响下,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了很大发展。小学生的记忆发展,儿童入学时,无意识记占重要地位,表现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效果相当。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大约小学二年级。之后,随着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有意识记的效果逐年提高。到小学四年级,有意识记在识记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小学儿童很多知识的积累和经验的获得,就是通过无意识记起作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发展,主要还是以运用机械记忆为主,而中高年级小学生比较多地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总的说来,小学儿童从机械识记为主向意义识记为主发展,但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都随着年龄的③增长而提高。

(三)后世的看法

朱熹的《蒙学须知》中规定的基本内容是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各种规定中存在着繁琐和压抑着儿童个性发展的严重缺陷,④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抛弃的糟粕。但是就其关于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想法很先进,也符合儿童心理的发展,这些都很值得我们借鉴。从朱熹的规定可以看出,他对儿童读书有严格的要求,读书写字的姿势都有严格要求,而今,虽然这点也被我们采纳,但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实施,要不然现在在小学里也不会有那么多戴小眼镜的小学生。对于小学生看书要逐字这些规定,我认为这对小学生看书是好的,但这似乎有些违背了小学生心理,注意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不能长久集中的,看书时难免会少看,多看,要逐字看对于小学生时有点难。但是若长久这样,也未免不

② 《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35页,236页。人教网2010>>心理研究>>心理书库>>小教大本教材>>《小学生心理学》

③ 百度网页,儿童发展于教育心理学,第一节小学生记忆的发展

④ 《中国教育史》教材,第236页。

是在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培养其的看书能力。

儿童年幼,他的学习能力很弱,自制力又低,对其读书学习做出规定这对他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时很有帮助的。对于这点,我想要培养我们小学生的学习习惯,我们也要有相关的规定,但哪些规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不要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而且,在学校,老师要监督学生,让他们做好;在家里,父母要监督好。如此,长久下来,儿童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了。然后,他会很好自觉的学习,不再需要父母和老师的监督。

中国是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我们为我们的国家而骄傲!中国之所以会有这么久的历史,并且将会继续灿烂辉煌下去,是因为我们后人对前人历史中的优秀文化,成功经验的传承和继承及发扬,对糟粕的摒弃。朱熹的关于小学教育的思想可以说对宋代的蒙养教育有很大的启示,而对于我们后人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虽然他对于学生读书内容的规定有局限性(认为学生该读圣贤书,严格遵守三纲五常),不能很好的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但他的对小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重视,他的《蒙学须知》中的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规定,着对后世都是影响重大。他的先入为主,及早施教思想很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认真的研读他的思想,将其精华借鉴到当今,让中国的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地发展,让中国更加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教育史》教材

2、北京燕山出版社《论语》

3、网页 朱子《小学》

4、网页《小学生心理学》

篇6:朱熹的-自得-思想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长沙410082)

,并对此有历经多年的深入思考与实践。朱子关于自得的摘要:朱熹十分重视治学过程中的“自得”

思想主要内容包括自己之得、得之自身、自然而得之于己等多重意蕴。朱子主张的自得论是其一生研习圣贤之道的原则与方法,在其思想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朱熹;自己之得;自然之得

中图分类号:B2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0246(2011)06-0039-05

为学之道,贵在自得。朱熹深谙治学之道,对学贵自得有深入的思考和体会。这一点,陈荣捷先

①本文力图在陈先生文章的基础生亦注意到,曾有专文驳正美国与日本学者对朱子自得思想的误解。

上,全面揭示朱子自得思想的内涵,为进一步理解朱子的治学方法及其理学思想提供一个视角。

一、学与自得:从朱子的临终遗言说起

:南宋庆元六年(1200)三月初五夜,朱熹为学生们讲授完张载《西铭》后,交代说“为学之

要,惟事事审求其是,决去其非,积累日久,心与理一,自然所发皆无私曲。圣人应万事,天地生万

”初八日,又对学生们说:“误诸生远来,然道理只是恁地,但大家倡率做些艰苦工夫,物,直而矣。

”初九日中午,朱子即辞世,时年71岁。这两段话,就是一代学问大师须牢固脚力,方有进步处。

留给学生和后人们关于如何做学问的遗嘱。平心而论,这个学术遗嘱太平常,不如佛家大德高僧留下的偈语,可以让人们恒久地琢磨、思索、猜测,且一旦猜中,将被允许进入佛家真如境地。然而,审视朱子一生的治学历程,我们可以发现,朱夫子不吾欺也,这两段话,确实是其一生所持守的为学法

,“毕力钻门。他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学术成就,的的确确就是因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了这个方法

研,死而后已”(《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卷59)。

仔细分析,第一段话的含义有三层:其一,为学最紧要、最重要的,就是每件事,无论大小远近,只要是自己碰到的,都要仔细思考其中的道理,辩明其中的是与非,坚持是的,而彻底去除非的,不犹豫,不苟且。其二,时时刻刻且长期坚持这个工夫,就会累积起来,达到自己的心与天地万事万物之理合一的境界,那时,自己所思所虑自然都会至公至明,纯粹至善,不会再私欲丛生。其

,也就是说无思三,圣人处理所有的事情,天地生养万物的道理、路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直”

虑、无造作、无安排,都是自然顺理而为的。总的来说,即普通学子为学之道,如果能长期坚持作者简介: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周之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博士生,专业

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

①,不过,陈先陈荣捷先生在《朱子新探索》一书中,指出朱子解《孟子・离娄篇下》第十四章之“自得”为“自然之得”

,而并不以揭示朱子关于“自得”的全部意蕴为意。陈荣捷:《朱子解自得》,载《朱子新探索》,生意在阐明朱子解孟子之“自得”

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第333-335页。

“事事审求其是,决去其非”的工夫,最终会到达心与理一的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是人的最充分的自我实现。那么,这个工夫又从哪里下手呢?第二段话,讲的就是下手、起步的道理,那就是“牢

,步步踏实,步步走稳,这样才能真正用上力往前进。可见,朱子在此是用了极明白、极平固脚力”

实、极简洁的语言,极确定的语气,向学生们传授了自己毕生治学自修以优入圣域的体会与经验。并传递了一个观念,即儒家由凡入圣,只有平实一途,绝无秘诀与神通。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遗嘱实际上就是朱子学贵自得的主要内涵。朱子认为,所谓学

,即是到达“心与理一”、“所发皆无私曲”的圣人境界、天地境界,而到达这个境贵自得之“得”

界,是一个通过牢固脚力、切近切实下艰苦工夫、长期积累、自然而然的过程。

从现存史料来看,朱子较早探讨学与自得的关系,是在绍兴二十四年(1154)任同安县主簿兼

,其中写道:主县学时。这一年,他整顿县学,更建同安县学四斋,并作《四斋铭》

礼云乐云,射御数书。俯仰自得,心安体舒,是之谓游。以游以居,呜呼游乎!非有得于内,孰能如此其从容而有余乎?

。第二年(1155)在与两位县朱熹向县学生们提出为学的目标,即“有得于内”以“俯仰自得”

:“夫学,期以自得之而已,人知之、不知之,无所与于我也。”“学之道非学生员的通信中,他指出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卷39)汲汲乎辞也,必其心有以自得之,则其见乎辞者非得已也。

如果说,朱子早年对为学自得的理解,主要是指为学目标贵在自己有得,且所得当是艰苦学习而得,那么后,朱子在同朋友们论学时,已深刻地意识到,为学自得还有一个重要内涵,即其方式必须是自然而得。他在隆兴二年(1164)写给柯国材的回信中明确指出为学自得是自然而得,并再次指出了为学的自得之道,他说:

大概读书且因先儒之说,通其文义而玩味之,使之浃洽于心,自见意味可也。如旧说不通,而偶自见得别有意思,则亦不妨。但必欲于传注之外别求所谓自得者而务立新说,则于先儒之说或未能究而遽舍之。如此则用心愈劳而去道愈远,恐VV然失天理之正而陷于人欲之私,非学问之本意也。且谓之自得,则是自然而得,岂可强求也哉?今人多是认作“独自”之自,故不安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卷39)于他人之说,而必己出耳。

朱子对为学自得的方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坚持,更坚定地确立了自己的治学之路是不计功程、牢固脚力、做艰苦工夫以自然有得。又10余年后,朱子在48岁时完成的《孟子集注》中“君子深

:“有所持循,以俟乎默识心通”,“潜心积虑,悠游厌饫于造之以道”章注释中提出了一条自得之道

。从20多岁到40多岁学问成熟,可以看到朱子的治学之路是一贯的,这其间”而“自然得之于己”

条治学之路与本文开头所引朱子的学术遗嘱相对照,除了遗嘱的语言表述更清晰、更简练,语气更决然、更坚定之外,两者是高度一致的。

朱子一生都在关注治学与自得的关系,从为学自得的目标到途径,逐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既有对于前贤的自得思想的继承,更有基于时代背景和自身研习儒家之道的体会而形成的新的见解。

二、自己之得与得之自身

朱子认为,在儒家往圣前贤那里,治学与做人是合一的事情。因而,朱子主张,治学当效法先圣先贤,也就是无论是治学还是做人,都要以提高自己的人生觉悟、道德修养和处世能力为目标,将自己天赋的德与能充分发掘与发挥,实现人作为万物之灵的最大价值。亦即实现《大学》之道,由“明明德”而“新民”,至“止于至善”。朱子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诠解和实践“学贵自得”的。

》“自得”的诠释中,一个含义是指主体性意义的“自己之得”。“自己之得”是朱子对《孟子

,“人知之、指为学目标的主体性问题。朱子在20多岁时,即已特别强调为学的目标在“期以自得”

。(《朱子语类》卷27)朱子认为为学就像天天要吃饭一样不能间断。他告不知之,无所与于我也”

:“学者初做时,固不能无间断。做来做去,做到彻处,自然纯熟,自然光明。如人吃饭相诫学生说

”为学也是为满足自己的内在大学网需求,因而是为己之学。另一方似,今日也恁地吃,明日也恁地吃。

,“自己之得”又是指为学过程的主体性问题。朱子认为,儒家为己之学过程也必定是“自己之面

”。“自己之得”是要解决为学过程的主体性问题,即通过“自己做出来底一般”以实现为学过程得

:“盖开导虽假人言,得处须是自得,人则无如之何也。”当然,在朱子看来,的主体性。他明确说

,他说“须逐段所谓“自己之得”是有许多环节或层次的。如读书自得,朱子认为首先要“自记得”

;其次要深思,要“自见得”;再次要践履,要“自理会得”。这读教透,默自记得,使心口相应”

,才能实现为学过程的主体性问题。样,在不同环节中坚持“自己之得”

》“自得”的诠释是指为学工夫应“得之自身”。从朱子对“自得”的论述其次,朱子对《孟子

来看,其“得之自身”思想包含着双重含义。

其一,从为学工夫的方向上看。在朱子看来,前贤言“自得”最为精粹的是程颢,所以在《论孟精义》中,关于孟子“自得”之说的解释,他选取的七条全是程颢的解说。他特地选取了程颢之:“学莫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在此,程颢不仅提出了“学贵自得”的命题,也提出言

了自得是“得于内”还是“得于外”的问题。所谓得于外,是指在自身之外,另求一个道理;而得于内,则是指道理不必外求,都在自家身上。南宋理学家都强调学贵自得,而且都主张当得之于内,

,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具备于人之一心。所以通过师友讲朱子、象山皆如此。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

学来获得道理,所得到的,恰恰就是自己身上所具有的。所以,所谓自得,最终只是得到了真实的纯粹至善的自我本性而已。朱子强调说:

学,则处事都是理;不学,则看理便不恁地周匝,不恁地广大,不恁地细密。然理亦不是外

。“尧舜性之”,此理元无失;“汤武反之”,已有些子失,但复面硬生道理,只是自家固有之理

其旧底,学只是复其旧底而已。盖向也交割得来,今却失了,可不汲汲自修而反之乎!此其所以

(《朱子语类》卷117)为急。

朱子认为,圣人与常人出生时禀受的理相同,只是气以成形时,常人禀得清浊不齐之气,自己的本性常为物欲所遮蔽,因而不能识得自身德性的光明、纯粹与完备,以至于常常迷失本性。故而必须通过不断地向圣人学习,熟读经典以求圣人之心,身体力行,以圣人为标杆来恢复自己的本性。所以,向圣人学习,师友间讲习圣人之道,正是向自己身上求道,因而也是内求而非外求。

其二,从儒家为学工夫的实践性特色来看。朱子认为,学者学任何道理,最终是为了自己在生活

:“学是实践中运用,能贯彻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去,这才是真正自得。在《四书或问》中,朱子说

”可见,在朱子这里所谓德,就工夫上说,一理,则必是理之得于身也。不得于身,则口耳焉而矣。

方面就是得之自身,另一方面则是将学到的道理用来实践,而且能做得到,才是自己真得了这个道

。“得之自身”在这里强调的是践履工夫。理,才是德

,还是指为学工夫的“得之自身”,均是希望通过从自己身无论是指为学主体性的“自己之得”

上得到天地万物本原之理,从而到达圣人境界、天地境界。儒者为学的最高目标,在于获得与圣人和

,“心与理一”,“所发天地同一的大本大原之理,实现精神与伦理道德的自由,即朱子临终所交代的

。只有这样,才能“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皆无私曲”

、“民胞物与”的抱负与人生价值,实现对人的此在的超越。作为儒者胸怀天下

三、自然而得之于己

朱子在和学生的谈话以及和朋友、门人的通信中多次论及“自得”当“自然而得”的问题,从孟子的本义来看,更多的是强调“得道”的主体的自觉性,即自己得道。但从“深造以道”的语势

来看,也强调了所得是经由艰苦努力而得的真知灼见。

:“学必根原,如性自得,物来能名,事来不惑,君子好之,东汉学者赵岐揭示这段话的意蕴说

”赵岐这个解释强调了为学必须穷根究原,艰苦探索,从而获得真知灼见,朝益暮习,道所以臻也。

并特别解释自得是如性自得,即所得的知识与道理能牢固到像自己的本性一样,像是天生就有的一

:“深造之者,进而样。实际上,除了强调得之深,也强调了得之坚实、牢固的意义。朱子则注释说

。”“言君子务于深造而必以其道者,欲其有所持循,以俟乎默识心不已之意。道,则其进为之方也

通,自然而得之于己也。自得于己,则所以处之者安固而不摇;处之安固,则所藉者深远而无尽;所

”藉者深,则日用之间取之至近,无所往而不值其所资之本也。

这条注释,体现了朱子注释四书的典型风格:语言洗练而讲究,语义圆融完备,既揭示出文本本意,又发掘了原文未言但暗含的意蕴,甚至还修补了原文义理上的不足以及缺陷,使之不至于误导后

。《孟学,同时还要附上历代学者特别是宋代学者最为精粹的研究成果,以及自己的经验和研究心得

:“君子深造之以道”一语还未尽善,“语势稍倒”,将语义子》此章,朱子在和学生们的.讨论中指出

重心落在了“以道”上,使“深造”显得轻了,实际上“道”只是“深造”之具。当然,朱子决不认为孟子此章的义理有丝毫不妥,实际上,他非常重视其中“深造以道而自得”的思想,这一点,从《语类》所载朱子和学生们的讨论,以及《朱子文集》中朱子的杂著与写给朋友、门人的书信中都可以看出。

,揭示了为学自得的方式是自然而明白无误的是,朱子在此以“自然之得”解释孟子的“自得”

,正是从消极面指出孟子“自得”乃无而得之于己。他所引程子的话“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也”

。在《四书或问》“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章中,朱子更是详细安排布置的“自然而得”

阐述了自然而得的意义所在,他说:“(理)不可强探而力取也,必其深造之以道,然后有以默识心

”又申说“自然得之”的含义:“必也多致其力而不急其功,必务其方而不躐其通,而自然得之也。

”接着,他阐述“自得之”与“居之安”的等,则虽不期于必得,而其自然得之,将有不可御者矣。

:“未得之,则固无可居之地;得而不出于自然,则虽有所居而不安。”只有得之自然,逻辑联系说

,才会如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舒适自便,眷恋不去。才能“理之在我者,吾皆得以居之”

同时,朱子也在“自然得之”后加上了“于己”二字。朱子认为,孟子的“自得”首先强调的

,而得于己则是“自得”的应有之义。这是因为,孟子本文两次说“君子欲其自得之是“自然而得”

,在“自得”前都加上了指代君子的“其”字,如果再将“自得”解释为自己之得,显然语义也”

重复。解释为“自然之得”不仅文从字顺,而且也能与“深造”相呼应。王夫之即指出“‘本文深

,语相呼应。深造之功,正与自然之得相应。”完全赞同朱子之解。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

不可否认,朱子对自得的解释,与孟子本义稍有出入,朱子更多强调了得之自然的义涵,而孟子旨在强调自己之得。但朱子的解释却绝非对孟子的曲解或误读,准确地说,朱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自得”的诠释,使孟子的自得思想内涵更为丰富了。陆九渊及其后学因倡导“自得之学”,以致主张抛开儒家经典及其传注,直接体味圣人之心的空疏学风和狂禅气息。对此,朱子直截了当批评说:“若陆氏之学,只是要寻这一条索,却不知道都无可得穿。且其为说,吃紧是不肯教人读书,只恁地

”所以,朱子必须将自己摸索悟处。譬如前面有一个关,才跳得过这一个关,便是了。此煞坏学者。

:“尝与金溪辨‘义外’之说。的“自得之学”与陆九渊区别开来。朱子在分析他们二人的差异时说

某谓事之合如此者,虽是在外,然于吾心以为合如此而行,便是内也。且如人有性质鲁钝,或一时见不到;因他人说出来,见得为是,从而行之,亦内也。金溪以谓,此乃告子之见,直须自得于己者方是。若以他人之说为义而行之,是求之于外也。遂于事当如此处,亦不如此。不知此乃告子之见

”应该说,朱子以“自然而得”解“自得”,此“自然而得”就包括了“内”与“外”两个方耳。

面,并且将“内”与“外”结合起来。这种“事之合如此者,虽是在外,然于吾心以为合如此而行,

,即可表述为“自然而得”。这样,朱子的“自得”既不失缺孟子强调自己要便是内也”的“自得”

,其新的解释也能支撑孟子下文所说的“资得的本义,其“自然而得”可以区别陆九渊“自得之学”

”、“居之安”与“取之左右逢其源”等意义。之深

朱子十五六岁即开始读二程及其弟子的书,因而,可能很早曾体会“自得”中自然之得的含义。无论是从朱子“俯仰自得,心安体舒”的思想来看,还是考察他在二十五岁时提出的由先儒之说(二程及其弟子们)以逆圣人之志,均可发现他明显具有“自然之得”的思想萌芽。如果比较朱子与前代儒家学者的思想,可以发现,学贵自得是北宋以来理学家们所共同推崇和遵守的治学法门。但朱子在治学中发现,许多儒家学者对儒家之道信仰不够坚定,甚至投入释氏的怀抱,阳儒阴释,突出的

”“必立己说”、如张九成、陆九渊等。而追溯这些学者的治学之路,朱子发现他们大多有“立己自是

“不肯教人读书”的毛病。而这个特征正与禅家宗“一闻千悟”“一超直入”的修习道路有关。因此,朱熹开始全面批评同代学者为学强求自己之得,务于谈奥谈玄的治学之道。同时,亦开始阐述自得必得之自然的思想,从而在儒学史正式确立了一条不同于佛道而可与佛道之方法相媲美的真正属于儒者的治学之路。

四、自得论与朱子其他思想的关系

细读朱子的著作,我们可以发现,为学自得在朱子的思想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朱子的众多学术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现略举两条如下:

,“自得”与“格物致知”的关系。在朱子的思想学术中,“格物致知”论十分重要。从表第一

,“自得”与“格物致知”的为学之道是两条不同的认知路线。“自得”是得之于己,“格物面上看

,“自得”与“格物致知”的为学之道是统一的,致知”是得之于外。其实,在朱子的思想体系中

“格物致知”的结果就是“自然而得”。《大学章句》格物补传中,朱子提出了一条治学之道:“学者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于万

”在这里,朱子明白描述了用力格物之久后的功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

效:豁然贯通,见得事物之理与自心的全体大用。我们发现,所谓“豁然贯通”就是“自然而得”的另一表述。朱子的豁然贯通其实就是指主客贯通、一理与众理贯通、吾心与万物贯通、体用贯通等。而其“自然而得”也正是指主客一体、内外贯通、物我两得,而非道家的物我两忘。

,“自然而得”是就认识论意义而言,义利之辨则是就道第二,自然而得与义利之辨。一般来说

德修养和精神境界而言。但是,在朱子的思想体系中,自然而得与义利之辨也统一起来。初看起来,“自然而得”与“格物致知”一样,是认知工夫。但是,“自然而得”强调“然必潜心积虑,优游厌饫于其间,然后可以有得”的精神状态,这是一种自然达到内在本性的状态,故而是和道德修养相通的精神境界。

义利之辨是宋儒理学的重要课题,朱子的道友张蚓痛印白匀欢得”的角度对义利之辨提出新

,“义”应该是“无所为而然者”,也就是“自然而得”的意思。“利”则是“有的解释,张蛉衔

,相当于大程的“有安排布置者,皆非自得”。朱子为张蜃鳌渡竦辣》时感叹地说:所为而然者”

“呜呼,至哉言也!其亦可谓扩前圣之所未发。”(《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卷89)后来他一直对张

:“每诵南轩张公‘无所虼印拔匏为而然”和“有所为而然”对义利之辨提出新的解释赞叹不已

”因此进一步说明“自然而得”与“义利之辨”可以统一起来。为而然’之语,必三叹焉。

、“所发皆朱子认为不安排计度,不立功程,锱积铢累,循序渐进,以求自然而得“心与理一”

无私曲”境界的治学方法,就像自然界的树木花草的生长,皆由渐进,是天理本然,循此方法而治圣人之学,才是吾儒的为己之学,反之,则学必无所得,甚至将坠入异端邪说而不自知。

上一篇:江苏启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9.12”一般高处坠落事故调查报告下一篇:经管站双述双评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