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2024-05-07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精选8篇)

篇1: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转载▼标签:转载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中国成才学研究会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1、学生跟我们教师学什么?

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1)具有积极人生观的人

(2)具有健康状态面貌的人

(3)会学习、有智慧的人

(4)会合作、待人以宽的人

(5)会生存、能独立的人

2、做一个诚实的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1)教师的言传身教

(2)教师的正确引导

(3)落实到细节

(4)要相信孩子

3、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自信

中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1)教师信任所有学生

(2)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建立合理期望,让学生体验成功

(4)树立自信的榜样

(5)寻找契机,巧用时机——刺激个体自信

A、委重任,满足其表现欲B、促成功,满足其自我实现欲

(6)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4、健康是人生最可宝贵的生命因健康而美丽,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教育应以每一个人的后天的健康为最终目标,因此,老师在教育学生强身的同时,更要强调“强心”。

(1)在教学思想上要渗透心理教育

(2)心理教育渗透教学内容之中

(3)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4)学生问题的解决重在预防

5、生存,人最基本的能力

要想让孩子适应越来越残酷的社会,我们的教育中,应该着力给孩子搭建人生的三大支撑能力。

(1)物质支撑能力

(2)自我精神支撑能力

(3)社会支撑能力

A、接受社会规则,与社会相适应。B、能够获得外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6、真正的礼貌源自于内心(1)强化师德教育和学生文明礼貌的教育

(2)把礼貌用语落实在平时

(3)文明礼仪教育与各项互动的开展相结合(4)强调教师的为人师表

7、责任心:人的高贵品质

英国教育家维克多.费兰克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主要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给与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树立健康舆论,明确集体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3)表扬先进,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

(4)落实班级职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责任感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6)体验自己过失的后果,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8、积极的心态对每个孩子很重要

(1)对学生应注意内部动机的激励机制

(2)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3)有效激励——培养积极心态的催化剂

A、期望激励B、竞争激励C、暗示激励

9、坚强是成功的核心品质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怎样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1)人认识情感法

(2)克服困难法

(3)小事锻炼法

(4)遵章守纪法

(5)榜样激励法

(6)自我锻炼法

(7)劳动文体活动法

10、人生的本质应该是乐观的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教育家卡耐基说:“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用快乐、乐观、豁达的胸襟去面对人生吧,我们的人生就永远是快乐的。”(1)在课文教学时培养乐观心态

(2)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3)在老师言行中熏陶乐观心态

(4)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培养乐观心态

(5)在精神激励中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

11、用耐心培养出孩子的耐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十分关切地对待孩子内在的世界,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要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参加他们的争论。”

(1)用具体事例让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2)游戏是培养孩子耐心的有效方法

(3)在失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

(4)在等待中让孩子学会耐心

(5)三分钟耐心训练

12、谦虚的人能学到东西

(1)让学生体会到谦虚的对立面——骄傲的危害

(2)让学生在自我认识中懂得谦虚

(3)让学生在接受批评建议中体味谦虚

(4)在适度表扬中培养孩子的谦虚的品质

13、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1)培养海西的独立思考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独立意识

(3)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5)培养孩子参与社会的能力

14、做任何事都需要有足够的勇气

(1)让学生在触动中感受勇气

(2)在“战斗”中让学生要回勇气

(3)在鼓励中给学生一点勇气

15、幽默是人的优秀品质之一

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詹姆斯.潘说:“一个成功的人是以幽默感对付挫折的”。

(1)以乐观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2)引导学生积累、引用、创造幽默

(3)在活动中开拓幽默,进行实际锻炼

A、在墙报橱窗中展开幽默

B、在幽默作品中学习幽默

C、在阅读幽默故事中感受幽默

D、在演讲辩论中使用幽默

16、保持一种感恩的心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说:“一个人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心才能真正快乐。”

(1)知:引导树立持久的感恩意识

(2)情:巧妙激发良好的感恩情感

(3)意:举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1)潜移默化,身教重于言教

(2)注重实践,习惯成自然

(3)横向贯通,纵向衔接

18、要懂得、舍得吃苦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汉。”

(1)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2)将吃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增加吃苦的机会

19、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1)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A、教育孩子不必对他人的批评大惊小怪

B、允许孩子作出解释

C、批评孩子时要一视同仁

(2)让孩子自己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3)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4)引导孩子遇见事物的后果

(5)重视负面道德情感的良好效应20、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学习的方法

A、记忆的方法 B、列提纲

(2)学习方法的自主者

(3)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学习方法使用者

21、学习从培养习惯开始

印度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1)学生九大常规习惯的培养

A、预习习惯 B、复习习惯 C、倾听习惯 D、思考习惯 E、发言习惯

F、纠错习惯 G、审题习惯 H、观察习惯 I、阅读习惯

(2)新课程理念下四大新习惯的培养

A、质疑的习惯B、收集运用信息的习惯 C、积极参与交流的习惯 D、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五种方法

A、教师树立形象B、培养对习惯认识的认可 C、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D、校内校外相轨并行E、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22、自学能力是学生最关键的能力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低水平的教师,只是向学生奉献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让学生自己屈发现真理。”

(1)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3)指导孩子掌握学习程序

(4)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探求知识的规律

23、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1)创设情境

(2)尝试成功

(3)评价鼓励

(4)扬长避短

(5)目标引导

(6)学法指导

(7)间接指导

24、思维力是学生智能的核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去思考。”

(1)、引导、质疑、求索,激励学生积极思维

(2)改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3)开发学生想象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

25、注意力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洒满心田

篇2: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

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说道:“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1、学生跟我们教师学什么?

著名教育家张伯岑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1)具有积极人生观的人

(2)具有健康状态面貌的人

(3)会学习、有智慧的人

(4)会合作、待人以宽的人

(5)会生存、能独立的人

2、做一个诚实的人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人格。”

(1)教师的言传身教

(2)教师的正确引导

(3)落实到细节

(4)要相信孩子

3、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自信

中国著名教育家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1)教师信任所有学生

(2)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建立合理期望,让学生体验成功

(4)树立自信的榜样

(5)寻找契机,巧用时机――刺激个体自信

A、委重任,满足其表现欲B、促成功,满足其自我实现欲

(6)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4、健康是人生最可宝贵的

生命因健康而美丽,而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是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教育应以每一个人的后天的健康为最终目标,因此,老师在教育学生强身的同时,更要强调“强心”。

(1)在教学思想上要渗透心理教育

(2)心理教育渗透教学内容之中

(3)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

(4)学生问题的解决重在预防

5、生存,人最基本的能力

要想让孩子适应越来越残酷的社会,我们的教育中,应该着力给孩子搭建人生的三大支撑能力。

(1)物质支撑能力

(2)自我精神支撑能力

(3)社会支撑能力

A、接受社会规则,与社会相适应。B、能够获得外部社会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6、真正的礼貌源自于内心

(1)强化师德教育和学生文明礼貌的教育

(2)把礼貌用语落实在平时

(3)文明礼仪教育与各项互动的开展相结合

(4)强调教师的为人师表

7、责任心:人的高贵品质

英国教育家维克多.费兰克说:“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因此,能够“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责任心是一个人生命的纤绳。有了责任心,一个人才把自己的生命与别人的生命联系起来,才会产生自我价值感。

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主要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给与学生充分的信任与尊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树立健康舆论,明确集体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

(3)表扬先进,树立榜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责任感

(4)落实班级职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表现责任感

(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6)体验自己过失的后果,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8、积极的心态对每个孩子很重要

(1)对学生应注意内部动机的激励机制

(2)注重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3)有效激励――培养积极心态的催化剂

A、期望激励 B、竞争激励 C、暗示激励

9、坚强是成功的核心品质

古希腊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

怎样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1)人认识情感法

(2)克服困难法

(3)小事锻炼法

(4)遵章守纪法

(5)榜样激励法

(6)自我锻炼法

(7)劳动文体活动法

10、人生的本质应该是乐观的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教育家卡耐基说:“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用快乐、乐观、豁达的`胸襟去面对人生吧,我们的人生就永远是快乐的。”

(1)在课文教学时培养乐观心态

(2)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3)在老师言行中熏陶乐观心态

(4)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培养乐观心态

(5)在精神激励中培养孩子的乐观心态

11、用耐心培养出孩子的耐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十分关切地对待孩子内在的世界,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要以平等待人的态度参加他们的争论。”

(1)用具体事例让孩子明白耐心的重要性

(2)游戏是培养孩子耐心的有效方法

(3)在失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

(4)在等待中让孩子学会耐心

(5)三分钟耐心训练

12、谦虚的人能学到东西

(1)让学生体会到谦虚的对立面――骄傲的危害

(2)让学生在自我认识中懂得谦虚

(3)让学生在接受批评建议中体味谦虚

(4)在适度表扬中培养孩子的谦虚的品质

13、让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孩子走独立的道路,这是我们教育关键性的问题。”

(1)培养海西的独立思考

(2)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独立意识

(3)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4)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精神

(5)培养孩子参与社会的能力

14、做任何事都需要有足够的勇气

(1)让学生在触动中感受勇气

(2)在“战斗”中让学生要回勇气

(3)在鼓励中给学生一点勇气

15、幽默是人的优秀品质之一

美国著名作家、教育家詹姆斯.潘说:“一个成功的人是以幽默感对付挫折的”。

(1)以乐观的心态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2)引导学生积累、引用、创造幽默

(3)在活动中开拓幽默,进行实际锻炼

A、在墙报橱窗中展开幽默

B、在幽默作品中学习幽默

C、在阅读幽默故事中感受幽默

D、在演讲辩论中使用幽默

16、保持一种感恩的心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米契斯说:“一个人要学会感恩,对生命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心才能真正快乐。”

(1)知:引导树立持久的感恩意识

(2)情:巧妙激发良好的感恩情感

(3)意:举行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17、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在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1)潜移默化,身教重于言教

(2)注重实践,习惯成自然

(3)横向贯通,纵向衔接

18、要懂得、舍得吃苦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好汉。”

(1)要舍得让孩子吃苦

(2)将吃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3)给孩子设置一些困难,增加吃苦的机会

19、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1)让孩子学会接受批评

A、教育孩子不必对他人的批评大惊小怪

B、允许孩子作出解释

C、批评孩子时要一视同仁

(2)让孩子自己承担做错事的后果

(3)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4)引导孩子遇见事物的后果

(5)重视负面道德情感的良好效应

20、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学习的方法

A、记忆的方法 B、列提纲

(2)学习方法的自主者

(3)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学习方法使用者

21、学习从培养习惯开始

印度哲学家菩德曼说:“播种一个行为,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

(1)学生九大常规习惯的培养

A、预习习惯 B、复习习惯 C、倾听习惯 D、思考习惯 E、发言习惯

F、纠错习惯 G、审题习惯 H、观察习惯 I、阅读习惯

(2)新课程理念下四大新习惯的培养

A、质疑的习惯B、收集运用信息的习惯

C、积极参与交流的习惯 D、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

(3)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五种方法

A、教师树立形象B、培养对习惯认识的认可

C、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D、校内校外相轨并行

E、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

22、自学能力是学生最关键的能力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低水平的教师,只是向学生奉献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

(1)激发学生自学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3)指导孩子掌握学习程序

(4)鼓励孩子独立思考,探求知识的规律

23、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

(1)创设情境

(2)尝试成功

(3)评价鼓励

(4)扬长避短

(5)目标引导

(6)学法指导

(7)间接指导

24、思维力是学生智能的核心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本人去思考。”

(1)、引导、质疑、求索,激励学生积极思维

(2)改革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3)开发学生想象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

篇3:兴趣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中要做到三个字: (1) 迷, 根据孩子们不断地迷在某种特殊活动的天性, 透过特殊的环境、设备和方法, 我们培养并引导他们成长, 踏进未知之门。 (2) 悟, 根据孩子们的一般的智力, 透过启发性的普通教育, 我们培养和指导他们对特殊活动取得更深的了解, 对人生各方面的关系和宇宙人类的历史的发展取得更广的认识。 (3) 爱, 根据孩子们愿意帮助别人的倾向, 透过集体生活, 我们培养和引导他们对民族人类发生更高的自觉的爱。

——陶行知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 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 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教书, 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地都讲给学生听, 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 教员不讲也可以, 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 才去帮助他。

篇4: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是最好的

我曾经认定对学生“管之以严”好,因为我笃信棍子底下出好人;我也曾经相信“待之以宽”好,因为宽松能张扬孩子们的个性。但亲历亲见了一些人和事之后,我的“信念”发生了变化。原单位有两个同事,都有一个年龄相仿的男孩子,都考上了清华,但两位母亲的教育方式截然相反:一个是严苛型管理,小男孩基本上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连刘德华是何许人都不清楚,从小学到高中各科成绩一直领先,参加全省全国性的比赛总能载誉而归,在国际性化学物理奥赛上夺过金牌银牌;另一个是放羊型教育,小男孩文体活动、网络游戏一个都没落下,参加全国性电脑大赛得过银奖。一严一宽,都上了一流大学,让单位的同事们欣羡不已,当然引起了大家对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生发出各种各样的感慨、议论。另一对比性的事例是我的两个哥哥的教育方式:大哥大嫂属严厉型管理,一儿一女从小就学会了扫地、择菜、做饭、洗衣服等家务活,放学后先规规矩矩完成作业再去玩,每周可享受一个糖包子的零食,两个小孩都上了大学,参加工作后都很孝顺父母;二哥二嫂则是典型的不管型家长,两个男孩子自小顽皮,人称“齐天大圣”,上学基本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虽然每天早去晚归,但学校里基本上不见人影,初中未读完就外出打工,学得一手好修理,自己当起了老板,结婚生子,小日子过得也不错,也很孝顺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一家是学有所成,一家是业有所就,孰优孰劣,难分高下。

任何教育方式,其基本目标无非是让孩子成人成才。成人就是能自觉履行对家庭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成才就是能找到安身立命的职业。回顾我们这几十年的教育,让孩子们成才似为教育的唯一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上至教育行政部门下至每一个老师和家长无不殚精竭虑、绞尽脑汁。哪所学校升学率高哪所学校就会成为“朝觐”圣地,哪家的孩子上了北大清华家长就可能成为“布道”牧师,哪个老师教出了高才生其教学方法就会成为“模仿”典型。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的唯一,让我们的教育在异化路上越走越远。

时下“教改”越来越频繁,教育“经验”越来越丰富,教育“方式”越来越多样,但教育的效果却越来越不尽人意,何也?远离了教育本质的花样、违背了人性特点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能开出亮丽的花,结出灿烂的果的。

(作者单位:广西桂平市上垌英侨中学)

篇5:《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书笔记

那么所谓的唤醒是什么呢?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卢梭在其名著《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我觉得这是最完美的答案。有最完美的答案很重要,但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教育却是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于每一处都要认真观察,随时留心的。也只有这样,我想才能像笔者所说“润物细无声”。

回到这本书,全书分为: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它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仔仔细细的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我想读完这66个小主题,才能真正的感同身受的理解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说到这里,作为一名教师,我想我们不陌生。因为我们都知道,观点理念一直都很清晰,但实施却不是一朝一夕。

孩子们的成长需要我们教师亲身垂范;需要我们用心倾听、宽容、尊重与理解;需要我们智慧激励;需要我们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更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身体力行。在日常教学中,真正把“无为”之道结合起来,加速学生“要我学”和“我要学”思想的进一步融合,唤醒他们,也唤醒自己!

篇6:《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书心得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它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做事、教会学生如何交往四个方面入手,充分阐述了教师如何更有效地关注教育细节,如何身体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为出色的人民教师。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一位哲学家说:“一个随外在力量而行动的人,就是奴隶。”一个现代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精神和独立能力。独立,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构成,是人能够立足于社会,发挥其潜力的基础。

独立性强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得好,独立性差的孩子发展一定是比较差的,这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因此,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就成了我们的当务之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呢?

也有人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生活。这句话一点也不错。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会精神抖擞,对一切都积极努力,乐观向上。我们家长对孩子有信心,就会觉得孩子时时在进步,到处是优点。

相信自己能把学习搞好,积极努力的去提高学习效率与效果,是学习的自信;相信自己能将自己从事的工作干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是事业上的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会做什么事情都垂头丧气,打不起精神来。老师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如果孩子是个自信的人,那么他处世乐观进取,做事积极主动,乐于接受挑战;如果孩子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会在任何事情面前表现出柔弱、恐惧的心理,从而失去了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影响自身的发展。

书中讲了这样一段故事,一位优秀的老师在一个学期内就把一个全校成绩最差的班带到了全校第二的好成绩。当有人问他是怎样教这些所谓的差生时,这位 1 教师这样的回答:事实上我没有做什么特别的补习,我只是每天上课前对我的学生说,你们每个同学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只要你每天监督自己多做一道题,多背一个单词,多考一分。事实上,我的学生们每天都向着小小的目标不断前进,一个学期下来,成绩自然就上去。确实如此,激励孩子其实很容易,只要适当的鼓励孩子,让孩子产生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孩子的自我激励也就产生了。这是一段我最喜欢的故事,因为我自己也常常面对这样的班级,有时候心里着急,就喜欢批评学生指责学生上课不认真,回去不好好做作业,甚至经常怀疑学生的成绩都是作弊得来的,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鼓励学生建立学生的自信是最能改变一个人的方法可是却无法在实际中去做到呢,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些成年人在工作的同时在责任心之外,不可避免的有功利的心,考试的排名,每一次的质量分析,中考压力,多年来象大石一样压在我们的心头,我们总是微笑着说淡化排名,可是社会上却又特别重视的是学生的成绩,所以每次看到学生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忽略他们的纯真、可爱。他们所成长的环境,他们叛逆之后隐藏的无助与孤单,为什么有时候看到这些学生都会觉得厌烦呢,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学生的成绩不好,在应试教育的畸形压迫下,我们有点无奈的把学生成绩优秀作为工作中是否有成就感的标尺,所以我们给自己定下了宏伟的目标,然后把压力转嫁给我们的学生恨不得只用几天就把他们教成聪明非凡,所以看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不要小看一分,不要忽略最细微的进步,不要忘记了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教育是对生命的关怀,我似乎找到了自己由衷热爱教师这一职业的原动力,因为,自然界中最能打动与震撼人心的就是生命创造的奇迹。如果古人都能说出不为五斗米折腰,那么今天的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也要坚持不要只为中考成绩而去工作!

选取书中我最喜欢的话来阐明我对什么是最好的教育的理解: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善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就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我想这就是世界上所有的教育方法所要达到的本质!

篇7: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后感

——读《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有感

实验三小蒋巧红

很高兴,一开学上级就配发了这么多的好书。给我发的是《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本书,拿到这本书,真想一口气读完。但因里面值得研究的知识太多,不得不细嚼慢咽。这本书分为:做人篇、学习篇、做事篇和交往篇四个部分,围绕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这样一个主题问题给出了66个小的教育主题(即本书所说的教育细节)。真是一本值得老师认真学习的好书。

因为我们不仅教育学生,而且也是家长,更直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过程中从中获得有益的方法。本书给我影响最深的是其提到“最好的教育是‘无为’的教育:它不为感知,却又深深影响着人的心灵。无为教育,指教育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隐蔽教育意图,以教育情境的熏陶、教育技能的感染以及教师自身的示范等为间接的教育手段,潜移默化,摒弃单调、枯燥的说教,充分信任学生,因势利导,使学生在没有直接冲突式的说教中自觉地接受教育,在亲身体验中自醒地领悟道理,在以自身为主体的自我教育中达到精神升华和认识的飞跃。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初学小提琴,琴声如同锯木头,父母不愿听。孩子一气之下跑到幽静的树林中学练。突然,她听到一位老年女人的赞许,老人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感觉你拉得不错!”小女孩受到鼓励,于是每天都到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鼓励说:“谢谢,拉得真不错!”

终于,家长惊异地发现了女儿优美的琴声,忙问是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女孩才知道,林中的老人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且她的耳朵从未聋过。

装耳聋,引导孩子走向自信。她认真倾听孩子的琴声,对孩子不断鼓励,虽没有具体施教琴艺,又没任何说教,但却给了孩子动力和自信。女孩每天为孤寂的老人拉琴,从中悟到艺术的价值和魅力,琴德、琴艺都得到升华。

这个传奇故事便蕴含着丰富的“无为”教育的哲理。即作为被教育主体的学生,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受到教育。“无为”教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无为”思想与现代教育学中“主导、主体”理论的结合。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应是“润物细无声”的无为教育,是需要我们教师亲身垂范;需要我们用心倾听、宽容、尊重与理解;需要我们智慧激励;需要我们有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更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身体力行。在日常教学中,真正把“无为”之道结合起来,加速学生“要我学”和“我要学”思想的进一步融合,才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

俗话说,“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最终目标。我认为,培养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可能是比较难于实现的,但我们却要努力去培养每一个学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应该是我们孜孜以求的。

教育的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民族、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不仅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应该教给学生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好的教育目标。

书中还说,获得成功的第一秘诀是勤奋,然而现实中,一些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不能取得进步,并不是因为智力因素,其最终原因就是不勤奋,没付出,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取得进步,但是这并非对所有的学生都起作用,对

于部分学生,我们有这样的主观愿望,而无实际效用,因为他们没有学习的愿望。

成功源自脚踏实地,而我们的一些学生,就是缺乏这样的精神,因此我们的说教,有时显得苍白无力,这是客观事实,我们无法改变,但作为教师,我们明知不可为却更要努力去改变现状,力求更大范围地去影响学生的发展。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这需要有良好的契机,机不可失,我们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努力把握那稍纵即逝的机会,力争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让学生获得进步。

篇8:教育是最好的国防

当一系列校园暴力事件,学生课业重压力大、自杀事件频发时,教育从业者尤其一线教师神经紧绷,正如同现今紧张的医患关系,人人谨小慎微。像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管理学生,即便家长有这样期许,老师们做起来依然力不从心,或者顾虑重重,且不说中小学教师应考压力或是班容量大、教师考核绩效与成绩挂钩,以及教师自身学习成长受束缚、体罚成高度敏感热词等等。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点滴成长可望而不可及。

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会爱和承担。拿美国与中国学龄期孩子教育方式对比,中国家长更注重培养的是知识和专业技能,基本不教孩子做家务,而美国更强调培养独立自主和做家务能力,从而学会独立和拥有责任心意识。总能听到身边的朋友笑谈,上大学的儿女将衣服包裹邮寄给父母。当一个上大学的男孩,内衣依然回寄要母亲洗时,笑的背后闻者辛酸。中国应试教育前紧后松,不同于外国高等教育的宽进严出,大学变成了理想国,也是安乐窝。当教育行政化日趋严重,金字塔世俗奢靡之风刮遍中国每个角落时,我们怎能期许象牙塔幸免呢?人首先都是社会人。功利化的社会学校,如何培养不功利的莘莘学子,恐怕步履艰辛。

人说,现有教育国情下,再难有大家出现。当年因梁启超力荐得以在清华国学研究院任教的陈寅恪,被傅斯年称为“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个人而已”,其以“求知识为职志”,留学十多年未获得博士学位。想如今在人人不论真假学位都要手拎肩扛时,其恐怕难有今天之受世之尊地位。能力比学历重要,但衡量现在教育产品优劣的首要标准,必须要承认,学历仍然首先是敲门砖。

文化不等于知识,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具备能力的同时,我们希冀所谓的“教育产品”要有异于社会的品格。教育不主张权力和物质上的成功,应当推崇的是各尽其能,各有所长。中国的教育之失,让中国孩子, 过上了父母最想让其过的生活。好的教育,不该向消费社会看齐,而该是在国难当头或是危机关头时,青少年敢于跳出来无畏地承担、负担起该负的责任,那时你可以骄傲勇敢地向每一个人喊出——“我是谁!”,而不是“我爸是某某某”。

上一篇:村党支部工作计划书下一篇:美文美段摘抄初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