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正面教育

2024-05-25

什么是正面教育(共14篇)

篇1:什么是正面教育

1、外伤。股骨颈骨折、扭伤、摔伤、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全容易发生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一般在75%-95%,骨折手术后大部分均可发生骨坏死。髋部损伤(包括髋关节脱位、股骨颈骨折、转子骨折等)直接影响局部的血运供给,尤其是股骨头的供血不足,而致股骨头坏死。髋关节脱位合并骨折,坏死率高达90%。如超过24小时未整复的骨折脱位,股骨头会100%发生坏死。

2、激素类药物。长期大量使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如:强的松、地塞米松之类),均可造成骨质疏松、动脉血管阻塞,使骨细胞、骨髓细胞逐渐发生坏死。

篇2:什么是正面教育

2、一定要加强髋部的自我保护意识。

3、在体育运动之前,要充分做好髋部的准备活动、感觉身体发热、四肢灵活为度。

4、走路时要注意脚下,小心摔跤,特别在冬季冰雪地行走时要注意防滑摔倒。

5、在治疗某些疾病上,特别是一些疼痛性疾病时尽量不用或少用激素类药物。

篇3:教育质量是什么?

质量是什么?在某些理想主义者看来, 仿佛一谈质量, 教育就降格, 教学就从艺术沦落为技术。固执己见与极端碰撞, 让基础教育的大地发生裂变。

莫名其妙中, 两座对峙的山峰隆起了“应试教学”与“素质教育”。

在“发展是硬道理”理论的演绎下, 教育质量的内涵一次又一次发生畸变, 到最后, 滤尽滋润, 尽现筋骨, 铮铮然, 棱棱然, 让人不敢触摸。“硬到底”的质量自然钙化成了赤裸裸的分数和赤裸裸的名次!

失水的质量, 表面看来很足实, 但光泽、意蕴呢?

失土的质量, 乍一掂量很凝重, 但活力、后劲呢?

教育质量的“水土流失”, 让教育抛却文质彬彬的气质, 首次以准武夫、类商人的面目赤膊上阵。成者为王, 一考赌青春。“独上西楼”的寂寞, “望尽天涯路”的求索, 在“一分抵万金”的现实面前, 失衡了, 失度了, 失措了。

功利与世俗, 让一个名叫“应试教学”的怪物浮出水面, 大兴风浪, 也大受攻伐;而自命为“素质教育”的闺秀, 此刻躲进小楼, 向隅而泣, 哀叹不绝。

究竟是谁惹的祸?对此, 我们有必要重整一下教育质量观。

质量首先是品质、素质。

教育的本体是人, 教育质量的本质是人的成长。这是教育的根, 是教育的本性。因而, 对教育质量的认识决不能停留在“物理量”层面, 更不能混同于“物”及物的“生产”。

教育质量的评估, 是个综合、动态的过程, 充满着“人文”气息和“人本”特质, 其核心为教育的品质和教育共同体 (师生) 的综合素质。因此, 教育质量的高下不是能用简单的“数位”标识的, 也不是“即时”可以论定的。

“百年树人”。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在于提高教育品质, 目标在于提高教育素质, 使教育共同体有健康、和谐、多元、多彩的成长, 使教育过程有“可持续性”发展。

只有关注了教育质量“品质、素质”之内涵, 教育质量的评估才能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评估的实施也才能更科学, 更实质, 更能激励人成长。这样的质量评估, 可谓是“发展性评估”。

质量同时是分量、数量。

教育成就的相对隐性和长期性, 决定了对教育质量的评价首先是“质”, 是质的真伪优劣。这是件极困难且相当微妙的事情。因而, 教育也需要另一种“显性”的衡量——量化考核。这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只要不极端化, 不绝对化, 不“唯分至上”, 不“唯量是图”, 那么对“量”的关注, 无可厚非。

教育质量以客观的“数位”标量, 那就是我们熟悉的“分量”与“数量”。分量是指分数、名次, 数量是指人数、总数。

教育质量的量化, 简捷、直观, 极具“可公平”操作性。同时, 量化也使得“精细管理”和“竞争机能”充分发挥。遗憾的是, 我们对教育质量的考量, 太多比较“量”而较少问“质”。热衷于“即时效应”, 恨不得事事、处处、时时以“量”代“质”。“数位迷信”和“唯量化”, 使教育质量的第二属性“分量”“数量”变味, 由此遭受“素质教育”的唾弃也就在所难免。

“质”与“量”是支撑成功教育的两维, 难分难解, 相辅相成。

但无论如何, 我们应该始终牢记教育的“神圣使命”——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教育境界。

篇4:什么是正面教育

本书中,迈克尔·桑德尔论述了当下最为突出的道德问题之一:在我们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可以出售,这个世界难道没有问题?如果是这样,我们又该如何防止市场价值观侵蚀本不该由它们主导的领域?市场的道德界限又何在?

近几十年来,在我们生活的几乎每一个层面——医疗、教育、政府、法律、艺术、体育,甚至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非市场的准则都已被市场价值排挤出局。桑德尔认为,我们已经从一个拥有市场经济的社会变成了市场化的社会。

在全球畅销书《公正》中,桑德尔用简洁而敏锐的阐述,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困境娓娓道来,展现了大师级的拿捏能力。在《金钱不能买什么》一 书中,他发起了一场我们这个“市场驱动时代”所缺失的争论:在民主社会中,市场应扮演什么角色;道德和公共的善为市场所不敬,金钱所不及,我们怎样才能够保护它们?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市场体制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在市场与道德规范之间取得一个均衡点,是目前经济学界和知识界关注的焦点,本书无疑能给人们很大启示。

本书提供了审视经济体制的新视野。作者跳出经济学的狭隘范畴,用哲学、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待经济问题,这是过去的经济读物很难做到的。

我们正迈向一个一切都被拿来售卖的社会。反思“市场道德”,市场行为追求社会效用最大化,是个人自由的终极扩张。但桑德尔指出在很多情况下,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会毁灭所涉及事物的“价值”。

不仅决策者及制定者应该思考如何通过政策规范市场,每一个民众也应该反思如何在市场化的社会中坚持公共的善。

作者简介

迈克尔·J·桑德尔,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政府管理学Anne T.及Robert M.Bass讲席教授,2010年,中国的《新闻周刊》评选他为“最具影响力外国学者年度人物”。

篇5:什么是国学_什么是国学教育

国学关于国学的定义,除基本定义外,在具体的定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尚未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

一般来说“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以及中医学、农学、术数、地理、政治、经济及书画、音乐、建筑等诸多方面。现“国学”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热,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中国之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一方面学习西方文明,同时又恢复两汉经学。

国学是以先秦的经典及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清民实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是共存共鸣的,没有主从关系,如果按时期所起作用而论,各家学说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或显性或隐性作用,只是作用在的领域不同而已;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思想教化领域起主流作用的是儒家,但其它各家学说也在不同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政治领域的道家与法家、军事领域的道家、兵家、医学领域的道家、医家、还有其它各领域的各家(名家、墨家、农家……)等等,某一领域起主流作用并不代表全部。所以,国学的各个学派学说并没有主从之分,并不存在以哪一家学派学说为主体。

篇6:快乐教育是什么

围绕快乐教育的争论主要有两点,第一,“快乐教育”是否等同于素质教育;第二,这种娱乐化的教学方式是否对学生吸收知识有促进作用。更多实施中的“快乐教育”只表现在老师课堂上用PPT教学,以及强调老师应当多与学生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对孩子的教育应当循循善诱而不是强制执行等,但并没有明确的教育理论进行指导。

在最早推行快乐教育的英国,快乐教育被称为“havefun”,教育者强调快乐不是教师示范出来的,而是学生心理本身所具有的情感,被愉悦的教学环境所“唤醒”。强调一种“享受学习”的过程。

早在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史宾塞已经在他半自传半札记的《史宾塞快乐教育》中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某些具体手段和方法。他的其中一个观点是,家庭,而不是学校是孩子教育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们要先把孩子的情绪调到快乐、自信和专注,再开始学。”以下是他提出的八项具体方法:

一、家庭共同相聚的时间是神圣的。

二、家庭成员互相了解可以使孩子获得心灵的力量。问问自己,你有几次坐下来和家人谈你的理想、目标呢?你有几次向孩子询问:你担心什么?你害怕什么?

三、适当让孩子为家庭分忧。

四、珍视全家一起用晚餐的时间。即使在最忙碌的时候,每个星期也应有至少一两个晚上和孩子轻松地用餐,这时不要数落孩子的不是。

五、定期和孩子完成一件事。例如,种植植物、把散乱的照片整理成家庭照相簿。

六、建立固定的家庭传统和仪式。生日聚会、春天去远足、秋天登高。

七、和孩子一起玩游戏。

八、在孩子睡觉前告诉他一些家里的往事。

什么是快乐教育法

快乐教育最早的倡导者是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他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快乐的。快乐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会学生做人,使每个学生的童年幸福、快乐,德智体美都得到全面发展。

快乐教育就是教人们通过改善心态来 获取快乐、体会快乐、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方式。快乐教育与成功教育

任何教育方法的终极目标都是使人获得成功,也只有成功才能让人感受到快乐。因此,帮助学生成功就是帮助学生获取快乐,帮助成功是开展快乐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快乐教育与赏识教育

赏识让人快乐、开心,赏识让人乐观、自信,赏识让人不断发展超越,快乐教育离不开赏识。在不断地赏识赞扬中,学生极容易获得成就感,心情愉快,从而能积极 主动的进行学习。

快乐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教育界喊得最响亮的口号,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快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没有快乐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素质教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让受教育者感受到教育的快乐。快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面临许多的困难,解决这些问题最基本的手段就应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主动探究,在快乐中提高创新能力,开发自身潜能。快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就是快乐教育。

教育是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情,因为它传承文明、塑造人类、缔造世界。无论是老师还是 学生,都应该是快乐的、幸福的。

快乐教育包含的内容

一、用兴趣引导孩子快乐学习

“兴趣是学习和求知最大的动力。”

“引导是教育和培养孩子的最好的方法。”

每一种兴趣对孩子的求知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世界上没有笨的孩子,只有方法不恰当的父母或老师。

利用兴趣开发孩子的智力,促进孩子学习。

二、引导孩子的好胜心

健康的“好胜”和“竞争”的心理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健康的发展,使孩子变得更优秀。适当地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可以增强孩子前进的动力,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

孩子的好胜心及参与竞争的意识是通过培养和锻炼获得的,所以教育者应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一些合理的竞争环境。

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需注意:

--好胜的对象应该超越自我(横比、纵比)

--好胜应该对事不对人

--敢于面对失败

三、好奇心让孩子自愿学习

对任何事物都保持一种强烈的好奇心的人,兴趣往往十分广泛,创造力也特别强。好奇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可以培养的。

真正的趣味学习在于制造悬念,由浅入深。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是成功引导孩子的关键所在。

四、培养孩子的快乐性格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

--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

--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 会和权利。

--保持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和谐。

--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

五、快乐教育的禁区

--粗暴尖刻的言语。

--过分 地批评孩子。

--冷漠和麻木(抚摸、拥抱,不忽视、不体罚和心罚)。

--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每个孩子的心灵 世界是要靠自尊来支撑的)。

--把自己的遗憾交给孩子完成。

--要求孩子十全十美(少一些苛刻,多一些宽容和等待;孩子只有在主动、积极、愉悦的心境下才能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

六、参与孩子的活动

通过参与孩子的活动,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赞扬和鼓励孩子,以增强他的耐心和耐力。

把任务分解成几个小任务,把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降低难度,减缓坡度,有利于增强孩子的信心和勇气。

给孩子做出榜样并予以鼓励。

七、与孩子共同游戏

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是儿童表现生活、表达情感的开端。

游戏,重要的不是玩什么,而是怎么玩,玩的时候有些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

彻底、真实而由衷的自由,这就是游戏。

玩游戏是孩子锻炼大脑最好的方法之一。

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孩子的知识,促进其智力和语言和发展。

孩子玩各种游戏时,需要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注意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六种智力要素的积极参与。

八、倾听孩子的心声

学会倾听孩子讲话是交流的基本要求。

聆听是表示关怀的一种方式,可以形成良好的关系,并建立友谊。

学会倾听是了解孩子最有效的途径。

九、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如果孩子是积极的,他看到的就是乐观、进步、向上的一面,他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及周围的一切就都是成功向上的;如果孩子是消极的,他看到的就是悲观、失望、灰暗的 一面,他的生活自然也就快乐不起来。

积极的选择可以帮助人树立自信,克服自卑,还可以帮助人克服忧虑和烦恼,调整心态。积极的心态,就是心灵的健康和营养。

培养孩子积极心态的方法:

--用美好的感觉、信心与目标去影响孩子;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

--寻找孩子身上最好的东西;

--让孩子明白事物的两面性(积极的、消极的);

--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他的长处;

--对孩子的缺点,要积极看待,帮助他改 正,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

--当孩子心情不好时,帮助他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十、激发

孩子的自信心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鼓励是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一种信心:对我感兴趣的事我有能力做出贡献;我可能对周围的事物及我本人的生活产生影响;我可以对我感兴趣的事做出积极主动的 反应。

篇7: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06-07 14:03:21) 标签: 杂谈日前,小学校长就什么是教育称,教育就是让学生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此话一出,一片哗然。笔者赞同这个观点,但又不完全赞同,因为教育包含的不只是学生,还有教师。该校长只提到让学生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但是老师呢?如此以偏概全的错误实在犯得有点轻率。所以,教育要让学生睡好觉,教师先要有觉睡。教师一直给人的印象是一份单纯的职业:三尺讲台显风采,一支粉笔写春秋。笔者做过教师,课程不多,但工作节奏紧张,心理压力大。只因除了“传到授业解惑” 之外,教师还背负了太多与讲台无关的职责。学校教学成绩上不去,教师是基本责任人,社会、家庭的责任都忽略不计了;加重课业负担,教师是罪魁祸首,却不想到学校的政令繁复;学生辍学去打工,为降低辍学率教师疲于奔命;社会成员侵入学校影响教学,维护秩序教师首当其冲;创强创优,为完善面上的资料,教师挑灯夜战……教学值日,宿舍值班,上课教室,闪人饭堂,即是教书匠,也是校园警察。一天下来,就像电影里的.三毛,随时随地准备说“到”,躺下了都不安稳,身心疲惫。长此以往,初出茅庐时的激情和责任心都被慢慢地磨掉,身心健康水平大幅下降。试问一个自己身心都不健康的老师,又怎么能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呢?要让学生不跳楼,应该先让教师不想跳楼。教师非正常死亡事件也不少。除了睡不好觉,还有其他现实的因素困扰着教师。除却开宝马上班的教授之外,其他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的地位依然低下,工资福利微薄。君不见考公、下海的队伍里占了一大部分的教师,为何啊?地位低,收入低,安全感低啊。以前是铁饭碗,现在是泥饭碗,生源少了,学校合并了,末位淘汰制又来了。原本就撑不坏饿不坏的工资本就如鸡肋,现在有机会了,年轻的就铁了心拼一番。但是年长的就不得不继续面对社会和生活的压力了。大家也知道,教师队伍庞大,一个地方的工资水平高低,教师占了很大的比例。要提,难啊,所以都希望教师们不要做“药家鑫”,而乐意做“林黛玉”。一纸文件下来,可以发的不让发了,应该发的却没办法发了,只能看一小撮人群享受发展的成果。但是物价飞涨,你让教师那微薄的工资情何以堪啊?在心理和现实的双重压力之下,能不跳楼已是难能可贵了,怎么还能苛求他们教学生不跳楼呢。是可忍孰不可忍,如果以这样的耐力传输给学生,或许真的让学生能面对日后所有的挫折,但社会的发展就令人堪忧了。教师不是圣人,不能拔高来摆在神坛上忽悠。教师关心学生,天经地义,教师也乐意。但谁来关心我们的教师?哪天校长乃至更多人的口中说出,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睡好觉、不跳楼,或许教育离健康发展就不远了,至少真正趋于以人为本了。作者:谢广锋 教育是孝敬长辈、讲文明、懂礼貌、“不要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要见利忘义”------ 有兴趣的朋友继续说下去。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奖)0顶阅读(6)┊ 评论 (1)┊ 收藏(0) ┊转载 ┊ 顶 ┊打印┊举报 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前一篇:中国青年报:警惕“沉没的声音”爆炸(转凤凰)后一篇:日核电站危机引连锁效应德国退出核能计划或提速(转中国新闻网)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商讯]新浪奢品7天无风险退货[发评论]善财童子2011-06-09 08:21:27[举报]一种独特方式,让您触摸生死真相;一句经典秘诀,让您快速修入禅定;善财童子真诚邀您回访!

篇8:我的教育信条——什么是教育

我认为唯一的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于儿童的能力的刺激而来的,这种刺激是儿童自己感觉到所在的社会情境的各种要求引起的,这些要求刺激他,使他以集体的一个成员去行动,使他从自己行动和感情的原有的狭隘范围里显现出来,而且使他从自己所属的集体利益来设想自己。通过别人对他自己的各种活动所做出的反应,他便知道这些活动用社会语言来说是什么意义。这些活动所具有的价值又反映到社会语言中去。例如,儿童由于别人对他的呀呀的声音的反应,便渐渐明白那呀呀的声音是什么意思,这种呀呀的声音又逐渐变化为音节清晰的语言,于是儿童就被引导到现在用语言总结起来的统一的丰富的观念和情绪中去。

这个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它们是并列并重的,哪一方面也不能偏废。否则,不良的后果将随之而来。这两者,心理学方面是基础的。儿童自己的本能和能力为一切教育提供了素材,并指出了起点。除了教育者的努力是同儿童不依赖教育者而自己主动进行的一些活动联系的以外,教育便变成外来的压力。这样的教育固然可能收到一些表面的效果,但实在不能称它为教育。因此,如果对于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如果它碰巧与儿童的活动相一致,便可以起到作用;如果不是,那么它将会遇到阻力、不协调,或者束缚了儿童的天性。

为了正确地说明儿童的能力,我们必须具有关于社会状况和文明现状的知识。儿童具有自己的本能和倾向,在我们能够把这些本能和倾向转化为与他们的社会相当的事物之前,我们不知道它们所指的是什么。我们必须能够把它们带到过去的社会中去,并且把它们看作是前代人类活动的遗传。我们还必须把它们投射到将来,以视他们的结果会是什么。在前一个例子中,正是这样能够在儿童的呀呀的声音里,看出他将来的社会交往和会话的希望和能力,使人们能够正确地对待这种本能。

总之,我相信受教育的个人是社会的个人,而社会便是许多个人的有机结合。如果从儿童身上舍去社会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抽象的东西。如果我们从社会方面舍去个人的因素,我们便只剩下一个死板的没有生命力的集体。因此,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它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这些能力、兴趣和习惯必须不断地加以阐明——我们必须明白它们的意义是什么,必须用和它们相当的社会事物的用语来加以解释——用他们在社会事务中能做些什么的用语来加以解释。

篇9:什么是教育叙事

什 么 是 教 育 叙 事

表面上看,教育叙事研究不过是教学的研究,但任何有效的教学研究总会牵涉到学生或教师的生活。或者说,真实的教学研究往往是教学与生活的研究。由此,教育叙事研究大致可以分为教学叙事和生活叙事。又由于教学叙事与生活叙事总是叙事者叙述 “个人生活史”中的一系列片段,因此真实的教学叙事或生活叙事往往具有某种自传的性质,因此叙事研究也可以用自传叙事的方式,叙述自己受教育经历以及教育经历中发生的教学事件或者生活事件。

一、教学叙事

教学叙事即教师将自己的某节课堂教学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相对完整的案例(因此也可以称之为教学案例)。为了让教师有话可说,学校可以借助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或称之为研讨课制度)。教师在课前以集体备课的方式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课后以集体讨论的方式发现自己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然后教师个人将自己的这节公开课(或称之为研讨课)相对完整地记录下来,使之成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为“用钢笔录像”,也可以将这个过程解释为“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个人叙事”。但“用钢笔录像”只是教学叙事的第一个步骤,这个步骤使教学叙事仅仅落实为一份课堂教学实录。由于课堂教学实录很难反映教师的反思以及反思之后所引起的教学改进与教学重建,所以,我们建议教师可以夹叙夹议,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这一节课某个教学事件的反思插入到相关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用“当时我想„„”“现在想起来„„”“如果再有机会上这一节课,我会„„”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教学改进、教学重建的考虑。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有教师将这种夹叙夹议的方式称为“插入”或“涂抹”,即教师将自己对本节课的感想“插入”到课堂教学实录中,将自己对整个教育或相关教育理念的理解“涂抹”到相关的课堂教学实录中。之所以强调要配合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和公开课制度,主要考虑到这两种制度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合作,而且经过集体备课和公开课之后,教师可以根据讨论中提出的新的教育理念以及讨论中所发现的教学收获与教学遗憾,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教学。

教师讲教育故事实质是以公开发表作为研究的突破口。而公开发表又不同于一般所谓的发表文章。它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里发生的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这里的发表,实质上是一种叙述,叙述之后形成的文章是一种教育记叙文而不是教育论文。这种教育记叙文比传统的教育论文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并由此而体现它的研究价值。教师写教育记叙文,或者说教师做叙事研究,并不排斥教师写教育论文,但教师最好在积累了大量的教育故事之后,再去讲教育道理。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叙述教育故事时,有时又会出现写教育论文那样的感觉,感到无话可说。我们与教师一起讨论之后,发现叙说的关键,是叙说之前的行动。所以,我们提出一条补充的策略(观点):“教师写作的实质是一种行动方式。”这样说的反题是:“教师写作不只是为了公开发表。”

写教育故事不是为了炫耀某种研究成果,它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师写自己的教育故事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由于教师的反思总是以某种教学理念的眼光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个人化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行为将经由这种反思发生转化。可见,教师写教育故事实际上是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突破口,是变革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如果教师不改变教学,教师就无话可说。写作其实是一种行动方式,如果教师不行动,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和教学行为,教师的叙述将发生困难。不少教师之所以感到无话可说,原因在于写作之前没有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能够叙说的与感到值得一叙的,不过是在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活动之后产生的记录冲动与反思冲动。教师的日常生活主要是课堂教学,教师所寻求的对教育实践的改进主要是对教学生活的改进,因此教师的叙事报告主要是教师亲自叙述课堂教学生活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可以将这种对教学事件的叙述称为教学叙事。教学叙事类似以往在人们所谈论的教学案例,但教学叙事不仅强调所叙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情节(情节是案例的一个核心要素),而且强调叙述者是教师本人而不是外来者。另外,作为叙事的行动研究,教师所叙述的教学事件除了偶发事件之外,更多地属于教师本人有意识地改变,是对改变之后所发生的事件的叙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写作方式实质是一种行动方式”,“如果不改变教学,教师将无话可说”。

二、生活叙事

除了参与课堂教学,教师还大量时间居留于课堂教学之外。所以,教师的叙事除了教学叙事,还包括教师本人对课堂教学之外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叙述,涉及教师管理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可分别称之为德育叙事、管理叙事,一起构成生活叙事。

教师可以将班级管理中发生的某些学生生活事件叙述出来,使之成为一份有教育意义的班级管理叙事(或称之为班级管理个案)。如果教师针对某个教育事件做一些追踪研究,那么,这种班级管理叙事会显得更有价值。

在我们与广州市番禺区几所中小学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讲述了一系列关于学校生活的故事。南阳里小学林竹君老师讲述了关于学校“扣分教育”的故事,星海中学的陈家燕校长讲述了“太阳”与“北风”的故事。我们曾与南阳里小学的蔡中华校长讨论有关学校教师生活和学校管理的问题,然后借用教学叙事中“用钢笔录象”的做法,将讨论的过程整理成《学校管理中的规范空间与自由空间》的对话录。沙头中学的佟雪梅老师甚至提出“这类生活叙事比教学叙事更具有可读性,因为这些生活叙事与教学相关,又没有学科的界限,适合于所有学科的老师阅读”。

三、自传叙事

以作者自己的人生经历来表达自己的信仰,至少在孔子那里已经成为一个习惯。孔子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吾尝”二字,已接近自传叙事。荀子仿效孔子:“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句话几乎为孔子话语的翻版。荀子不仅翻录了孔子“思不如学”的观点,也翻录了孔子“吾尝„„”的自传叙事的形式。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自传与胡适的努力相关。胡适曾热心倡导写自传,他自己也在不同时期写过自传,为后人留下《四十自述》《口述自传》等名篇。胡适在他《四十自述》的“自序”中说:“我在这十几年中,因为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照他的说法,“我们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当教师讲述他们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这种谈论教育的方式有些像叙述自己的自传。我们把它叫做教育自传。有时我们便建议教师撰写简单的教育自传。

阅读了教师的教育自传之后,我们发现平时那些“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教师,在教育自传里挺善于说话了。

最初建议教师讲述教育自传时,我们只是想了解教师现在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过去的教育经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样实际上是将教师的自传当作理解教师的一种历史材料,这是社会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在教师提供的教育自传中,的确发现了某种相关性。但教育自传除了便于研究教师、理解教师之外,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价值。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让教师以这种说话的方式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从而获得某种自我意识。

何以教育自传能够引起教师的自我反思?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当教师撰写教育自传时,教师只需要回忆、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必再勉强自己谈论教育道理、教育理论。令人惊异的是,当教师在讨论会上要用教育概念来谈论教育理论时,教师显得几乎没有什么理论水平;当教师不直接谈论教育理论,只反思教育生活中发生的教育事件时,教师的教育理论常常蕴涵其中,而且这些教育理论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它已经转化为教师的教育信念。

篇10: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集粹如下: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外国对“教育”也有许多精彩、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亚米契斯:教育是“爱的教育”。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作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大有好处的。这并非什么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因为没有理性的自觉,是不可能在实践中做个自觉而清醒的教育者的。

篇11:什么是教育_教育的方法

教育过程开始于一个人的出生并持续终身已被广泛接受。有些人甚至认为教育可以开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过外部的言语和音乐来影响子宫里成长着的胎儿,进行胎教,希望给孩子以积极的健康的发展。“教育”一词来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思是 “引出”。社会根据受教育程度选拔人才。人通过受教育实现社会地位的变迁。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对教育的定义,各国学者认识不同。如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中国的李壮认为“教育是强迫或引导被教育者接受特定的知识、规矩、信息、技能、技巧等。”

篇12:读《什么是教育》有感

关键词:我,真我,虔诚,爱,交往,自由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1]那么向往又是什么呢?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向往其实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我们以现在的每份努力和体认,而感到未来的羽翼带来的希望。[2]或许正是因为现实不尽美好,心灵才会有那么多白云的向往,不同的向往和人生恰恰源于不同的“我”。

一.关于“我”与“真我”的理解

当我们生命降临时,天地其实只是生了一个一个的人,并未生成一个一个的我。正如钱穆先生所言“生人之始,有人无我,其继也,于人中有我之自觉,有我之发现。”[3]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所拥有的都只是命而已,并无“我”可言,“我”是后天养成,是需要在命之后再经历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之后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我”,而非泛泛的“我”。想必孟子之所以以“牛之性犹人之性欤?”来回答告子的“生之谓性”也是因为如此,因为我们先有了性,所以才能成为“我”。作为灵长类生物最高进化体的人,常被认为最具有灵性的。这个所谓的“灵性”其实也只是对灵魂的一种别称,是对人的“性”的一种解读。我们每个人也因为有了各自的灵性所以才成了“我”。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技的进步,对于“我”的理解,也呈现多元化和异化,有时候我们口中的“我”也许并非真正的“我”,它有可能是一种“假我”,只是也许我们全然不知而已。人总是与他人共同存在着的,我们的生存状态也常受他人影响。[4]这个他人即“常人”,指就是平均人、指平均的生活状态,显然陷入常人中的“我”不是“真我”。处于符号文化社会中的我们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其实也就是一个个符号的标识罢了,比如职业,比如阶层,久而久之,这些符号完全覆盖了“我”,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我”。

“真”字本从“贞”变形而得,源于汉人传统的占卜习俗,是最简单的一种求真过程。其释义主要有以下: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2.本性,本原,自然;3.同“身”,4.真实。[5]

“我”字拆开“手”“戈”,即手持战戈的人。“手”“戈”(从侧面看出人都是自私的,而从根本上看其实都是本能)。古人释义“我”:国家危难,每个人都是战士,这种解读其实从某中意义上揭示了“我”与社会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某班级有一个自制的班级守则名叫《真我公约》,内容大概如下:“一、分清真我与彼我,战胜假我,表现真我。真我善良、勇敢、积极...假我邪恶、消极、虚伪……;二、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学习别人的长处,制止别人做自我伤害的事;三、对家庭、集体对国家负责,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四、善待万物,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护环境,热爱自然……”[6]据网上报道称该班级自实行这样一个《真我公约》后很多“坏学生”开始变好了,大多学生也开始从他律转变为自律。这个《真我公约》里面的“真我”实质就是人性本善的我,既要内部为善也要外部为善.在孔子的思想中,人的本质属性是道德性,人与天以及他人的一些关系是在实践中依靠完满的道德来实现的,而完满的道德就是仁义礼智。孔子所谓的“成人”即成“真我”,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因此“真我”实现的着眼点便是“成德”。

二.于教育促“真我”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正如其言,教育的独特魅力即运用艺术的手段让学生成为独有而珍稀的“真我”。[7]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8]不论什么形式的教育,凡是想促成学生发现并实现“真我”就必须具备这三点核心要素:虔诚与向往,爱与尊重,自由交往。

1.虔诚与向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而这份难能可贵的虔诚之心多来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内部灵性和信仰。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而其他含混晦暗的东西则根本不能进入灵魂中被理解。然而当前学校教育生活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仿佛就是一种“劝学者”的角色,甚至很多老师以此为标杆,变成了一位让孩子反感的教师。家长也是如此,总希望对孩子严厉些,以为让孩子有个“怕”字,就会好好学习。殊不知,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作用,只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而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9]教育促“真我”实现的第一步便是接受“真”教育。

2.爱与尊重

在第十二章《教育与文化》中,雅斯贝尔斯指出:“爱是教育的原动力。”真正的爱能使人的眼睛明亮,所以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只有在爱他的人的眼中才能显现出来。同时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一个因素,但现行教育本身越来越缺乏爱心,以至于不是以爱的活动———而是以机械的、冷冰冰的、僵死的方式去从事教育工作,从而阻碍了爱的交流。[10]因此,如何使教育的知识传承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成为人们对人的教育反思的本源所在,而这其中的桎梏都可以用爱与尊重来一一化解。[11]“人与人之间通过教育而平等交流就是驱逐愚昧和塑造人格的最有利的形式。而爱与交流的行为是人的天性的重要一维。”[12]爱的理解是师生双方价值升华的关键因素。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活在爱中,爱是教育的基础,同时爱也带来了教育中必有的尊重。教育中的爱与尊重是师生走向彼此、实现成全的关键所在。

3.交往与自由

交往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雅斯贝尔斯首先通过孤独与交往的关系说明“`我只有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才能存在着。如果失去交往,那么人将失去存在”。[12]他认为,个人的孤独状况、个人的独特个性不是在封闭状态下自生的,孤独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得以生成和消解,没有交往也就没有孤独。另外,“自由”也是雅斯贝尔斯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从“可能生存”及其交往共同体中阐明自由,“现实的自由,从来不是仅仅个别人的自由,每一个个别人都只在别人是自由的时候才是自由的”。[13]在此意义上,所谓“自由”,就是人通过真诚的相互交往实现其为真正的人。存在即与人共在,交往的可能性是人成为自身的根本问题。而真正具有理想意义的交往是“生存交往”,即一个“爱的斗争”的过程,是一场斗争中争取自己和别人的斗争”。在斗争中,“人性的全部自私的、非理性的、个人主义的和自我陶醉自我封闭的缺陷完全暴露出来并得到控制和消失。该斗争实际上是一个人性不断得到改造和提高的过程”,人们通过它认识到:“只有他人有意成为他自身我才能成为我自身;除非他自由我才能自由,在交往中我感到我不仅对自己负责还必须对他人负责……”[13]由此,教育不过是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在雅斯贝尔斯的眼中,知识的传授、生命的体悟、道德的行动、文化的传承等等,都是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内容是丰富的,教育的目的是使孩子们自由地生成,教育的信仰是虔敬,教育的方式是开放而有爱,教育的评价是多元,这样,每一个被教育者便能获得自我精神生活的完满的幸福。

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原创的人,可是很多人长大之后就会成为盗版的人或者“伪我”,甚至从未实现或发现过“真我”,或许太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然而,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当个人怀着虔诚进入存有爱与尊重的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的时候,他狭小的存在也就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当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变能真正成为他自己。

参考文献

[1]钱穆.人生十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9.

[2][10][11][1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3]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4]朱新卓.本真生存与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3.1-3

[5]http://baike.baidu.com/subview/18450/8142818.html

[7]申惠滨,于爱国.真我公约[J].当代教育科学,2008,20:54.

[8]王阳明.传习录[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9]李思远.本真教育让学生成为真人[J].成功(教育),2013,01:242.

篇13:《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

“我们是随随便便地使用“爱”这个字、没有什么意图吗?我不敢肯定。我觉得我们的意思是我们感到与那些自己承认喜爱的东西很亲近。在某种意义上,我们认同它们。我们拥有它们,它们变成“我们的”,我们赞成的东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形式的情感减少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分离,它们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这正是教育的主要目标。

在理想的条件下,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爱的情感啊触动了我们教育经验的所有组件。它附着在了人、正在研究的材料和整体的经验本身。另外,对于学生和老师,它都发挥了一样的作用,或者可以发挥一样的作用。没有多种形式的情感表达,教育会失去其很多的吸引力,它的终极意义会被剥夺。

篇14:什么是教育读书心得

一、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本质的思考――人的灵魂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且明确地指出教育绝“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他在《什么是教育》中反复谈及,“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我们要想振兴,就必须让教育的内涵超越实用的技术教育和宗教限制”,“专门技术训练将人制造成最有用的工具”,虽然教育离不开知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来充盈于人,服务于人,启迪人心,而决非把人变成贯彻某种知识的工具。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技能的训练,但训练是为了涵养人的整体智慧,而不是把人当作训练的机器,使训练成为与人的心灵隔离的异己的活动。尽管知识技能的传授不可缺少,但真正的教育必须超越于此,而上升到培育人的精神、安顿人的心灵的高度。

雅斯贝尔斯把教育分成三个层次。第一种是训练,它与训练动物相似;第二种是教育和纪律;第三种是存在之交流,“训练是一种心灵相隔离的活动,教育则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对话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真正的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是年轻人“与人格平等的求知识获智慈的人进行富于爱心的交流”真正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而绝不是“耳提而命”,不是役使,不是教训,甚至也不是“塑造”,更不是任意的“改造”,必须是立足于人与人之间人格平等之上的交流、合作、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只有如此,教育才可能成为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中的启发诱导才有内在的基础与可能。

而对于教师而言,教育需要有信仰,没有信仰的就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这种教育中,教师的个人成就已经不重要,教师不是抱着投机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在为人的教育服务。此外,教育要有虔诚之心,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二、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方式的看法――苏格拉底式的的教育

雅斯贝尔斯认为,迄今为比已存在的教育方式有三种:一是经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本人毫无创新精神,教材内容已成为固定的形式。它的弊端就在于“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归属于一个可以栖身其中的观念体系,而泯灭自己鲜活的个性”。二是师徒式教育。这种教育的特色是完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的权威具有神奇的力量,学生对教师的爱戴带有绝对服从的特点。这两种教育的方式都扼杀了教育中的人(教师、学生)的个性,忘记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三是苏格拉底式教育。雅斯贝尔斯很欣赏这种交往对话的方式。

雅斯贝尔斯认为在苏格拉底式的的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师生都可自由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教师运用“精神助产”方法,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唤醒学生潜在的力量。激发学生对探索求知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探索中寻求自我永无比境的过程。对学生而言,由于这种教育是靠自己的努力逐步认识真理、探索道德的,因此他们所受的教育就不是单单地增加知识,更重要的是其整个精神得到生长。由此可见,苏格拉底式教育适合全人的培养,应予提倡。可惜的是,经院式教育传统在我们当下的教育中仍然根深蒂固。

三、雅斯贝尔斯对教育过程的诠释――人与人的对话

雅斯贝尔斯关于教育过程的认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教育是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在书中,作者多次谈到交往的重要性。他认为,人都是自由的,但作为个体的人的自由只有在同其它个人的交往中,并与其自由联系在一起才能实现,交往中双方都是自由的个体。有了交往,“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而如果没有交往,“任何中断这种我和你的对话关系,均使人类萎缩”。而且在交往中,双方(师生)“处一种身心敞放、相互完全平等的关系中”,没有权威和中心的存在。为此,雅氏特别推崇苏格拉底的“催产术”教育原则,这一原则正是顺应人的灵魂的需要,通过对话和反讽来唤醒学生内在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真理,雅氏认为苏格拉底的对话是一种深入灵魂深处的对话,“苏格拉底主张经验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子求真理这样师生可以相互帮助,互相促进师生在似是而非的自我理解中子找难题,在错综复杂的困惑中被迫去自我思考,教师指出寻求答案的方法,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而且不回避答疑”。因此,对话不仅形成了师生交互性的关系,而且也使知识转变为学生个人的认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对话的启迪和引导。

第二,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也就是说,教育过程首先是“个体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部分。因为,“科学中根本不存在作为立身之本和对终极价值叩问的东西,因此也就没有绝对价值可言”。教育作为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促进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雅斯贝尔斯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教育,“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之所以重视自我教育,是因为“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所以,在教育中,教育者的终极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引到自我教育的道路上去。

第四、雅斯贝尔斯对教育内容的看法――从精神需要出发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发挥的引导作用,除了凭借自身的精神力量,挑选合适的教育内容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甚至还认为“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途,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

从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出发,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的精神发展有三个层次:对宇宙的认识、对生存自我的体验和对上帝的领悟。个体的人如想实现自我就必须实现三个超越:超越现象世界、超越生存自我和超越精神之我。实现这三个超越必须接受三方面的教育:科学教育、哲学教育和宗教教育。雅斯贝尔斯的教育哲学体系中,关于学校教育内容的选择就是以此为依据的。科学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关于自然、社会认识的教育。通过它,使学生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和自我生存所需要的智力和能力。它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如人文、历史、自然、科技等。哲学教育,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发展理智和获得认识自身的能力。“哲理课.,使人了解思想论争双方的焦点所在,以及如何运‘思’而使问题得以澄清”,至于宗教教育,雅斯贝尔斯认为,对儿童来说,这笔精神财富将伴随他们一生而受用无穷。因为这是最终实现自我超越的主要手段。当然,雅斯尔贝斯关于教育内容的认识,由于受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未免失之偏颇。但从他这种认识中所体现出来的大教育观,这种对教育本质的精神层面的追溯,的确引人深思。

我对雅斯贝尔斯的教育观的看法――理想要带动现实

《什么是教育》这本著作集中体现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观点,同时它也体现着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发展的人本主义倾向。雅斯贝尔斯重视对“人”的培养,提倡整体教育、强调自我教育,倡导民主平等的教育方式、注重在教育教学中运用反讽和精神助产的方法等等,从各个方面深入批判了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端,阐发了他个人的教育理想,这对将要走上教育岗位的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对我们日后的教学研究工作有极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无庸质疑,雅氏的教育是理想化的;如果套用“马克思”,这是“共产主义”的教育,书中阐述得透彻的教育理念,让我憧憬:在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中,教育中的学校陶冶退居次要地位,社会陶冶和家庭陶冶变得重要起来。学校已经基本没有了基础教育的课堂,而是特色化专业化的、更像是研究进修机构的场所,是为“找到了自己”的人们提供交流对话的场地。老师与老师,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他们之间的界限已经淡化,所谓课堂是纯粹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人们都带着满腔的热情专注于共同感兴趣的事情。

上一篇:南京互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下一篇:龙舟宣传口号征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