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2024-05-04

大马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五年规划(通用6篇)

篇1:大马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大马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实践基础较为科学发展观,拓宽学校办学思路,加快学校发展步伐,创建文明和谐校园。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省、市教育发展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拟定学校2011—2015五年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为指针,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及方针,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以德管校、勤俭持校、安全稳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为手段,以“保证基础,发展个性,提高学生为宗旨”,促进师生的全面与和谐发展,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学园、家园、乐园和人民满意的校园。

二、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改造,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强学校设施建设,用文化和环境育人,把我校办成“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教师素质优良,教学质量优异,学生习惯良好,学生思想品德高尚”的市城规范化学校。

(二)阶段目标

a、2011——2013年主要目标和任务:

1、继续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力争在2011年底至2012年初我校的办学水平和条件达到市规范化学校的要求:(1)对计算机室原有的电脑进行维修和更换;(2)改善教师电脑室、领导办公室、教导处、财务室,多媒体教室的办公条件,各配备办公电脑一台,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能力;(3)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努力完成我校现有的危房改造任务,建成综合楼及其配套设施。

2、学校实现小班制教学,争取在2015年之前率先实现先进、科学的小班教学模式。

3、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广大教师树立 崇高的职业理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富有活力及创新精神的教职工群体。

4、加强各种制度的执行力度,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大力营造做事要规矩,办事要讲原则的良好氛围。

5、深入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狠抓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注重师生的养成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文明程度,为建设花乡鄢陵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6、继续加强德育、法制和安全教育,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7、继续励行勤俭办学的原则,保证学校的教育工作的向前发展。

b、2013—2015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1、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1)扩建学生体育和运动场地范围;(2)扩建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增加学生座位量,更新设备;(3)全面改造校园环境,修建学校文化长廊,打造宜居、宜学的校园环境;(4)完善功能室的设置及设施配套,改建图书室,增加图书数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2、实施“质量兴校工程”。进一步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教学途径和方法,争取通过五年的努力,实现“教学特色鲜明、教学质量优良”的目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爱学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空间和环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建立起自信,使其个性、爱好和特长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各学科调研与抽测合格率、优秀率达市局规定指标要求,毕业率达100%,升学率达100%。体育合格率、达标率均在95%以上,大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学生近视率的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活跃第二课堂活动,发展学生特长,力争在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3、积极推进依法治教,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多形式地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强化教师法制观念,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4、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加强校园人文建设,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使校园成为知识的殿堂,艺术的园地。

(1)绿化校园营造优美环境,校园环境整体规划,绿化、景观精心设计,体现“庄重典雅,活泼灵动”的特点。

(2)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目标、办学宗旨装饰上墙上栏,让办学理念变成师生的共同追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3)公共场所、走廊、办公室布置有名人名言、学生作品,班级有《学习园地》《成长的足迹》等,用名人佳作体现艺术的完美。

(4)规范师生日常行为,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公物无损坏、语言无脏话、地面无纸屑,创建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努力使校园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

5、关注学生健康

学校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

(1)学校体育要保持特色,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体育达标率和合格率要全部达标。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学校能有效控制各类疾病的传播,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性理健康咨询室,确保学生身心发展状况良好。

(3)关心师生身体健康,积极推广全民健身活动,用丰富的文体活动融洽人际关系,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总之,2011—2015年,我校的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严峻挑战,因此,全校教师必须怀着强烈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为实现学校新的五年发展规划所制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我们相信,大马中心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篇2:大马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2013——2018)

为细化学校管理,构建现代化管理体制,使学校发展有目标,实施有规划,可操作性强。经校委会研究确立围绕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以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目标制定出我校发展五年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思想体系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孩子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基”为基本工作准则,围绕“树德立志、和谐共进”办学宗旨,力争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一名教师享受到快乐的教育生活,让所有师生得到和谐、健康、持续发展,办好让旧县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农村学校。

二、现状分析:

我校现有学生587名,设14各教学班,学校有微机室、电教室、图书室、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活动室等“一部十六室”。学校各项制度健全,内部管理井然有序。专任教师50名,学历达标率、岗位合格率均达到100%,全体教师乐于奉献、勤于学习、善于研究、敢于创新,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近年来,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面育人成效显著,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教师素质全面提高,学生成绩稳步上升,学校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

三、办学目标:

(一)学校总体办学目标:

打造特色学校;发展专业教师;培育全面学生。

本着质量立校、特色立校、管理立校的思想和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全新的理念和视角理性审视学校,设计学校,力争通过五年时间的努力和探索,以一流的管理彰显办学质量,一流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一流的师资实现学校的发展,把学校打造成一所学生自我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质量优良,管理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的实施现代化教育的农村窗口学校,真正置身于时代前进的舞台,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具体发展目标:

一年目标:实施制度管理、民主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相结合,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充满活力的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校园环境优美,富有人文气息,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三年目标:学校素质教育创出特色并形成品牌。建设一支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使教师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强烈的研究意识与较高水平的研究能力。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特长和品行修养,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力争全县中上游。

五年目标:打造一个具有实力、充满活力、富于创造力的学校和一支有理想、有激情、有素质的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质量位列全县公立前五名,全面育人富有特色,文化氛围浓厚,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1、教学质量:

(1)达到义务教育阶段规定的各项指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达100%,各科合格率均达98%以上,体育达标率达95%以上,近视率5%以下。无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发生。

(2)坚持因材施教,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各类检测、调研竞赛中力争名列全县前列,在全校形成“比学赶帮超,都说我能行”的教风和学风。

2、师德建设:

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继续深化“树师表形象,扬高尚师风”教育活动,弘扬敬业爱岗、乐教爱生、团结互助的精神,提高师德修养,做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关心学生、热爱学校集体,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理念,顺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3、师资培养:

加大教师的培养步伐,形成骨干教师梯队,力争形成一支业务精、能力强、敬业爱岗的优良教师队伍。

(1)加强对45周岁以下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全员培训,实现人人能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人人能使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加强对教学骨干教师的培训,包括网页制作、计算机绘画、课件开发等。

(2)加强对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培养,努力做到每位教师精通一门、熟悉一门学科的教学。在上级支持下,合理调整、配置教师资源,充实音乐、美术、体育、微机等学科专职教师队伍,提高各科教学质量。

(3)结合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新秀”等评选,对教师实行分层培训,对骨干教师依人建档,将内需与外部动力紧密结合,根据各自的优势与特长,明确目标,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对大部分教师,以辅导与检查相结合,使其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4、校园建设:

继续精心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环境。完成教师宿办用房的建设。添置现代化信息教育设备,电脑、一体机等,实现教师办公室每人一机的目标,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5、管理科学

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量化奖惩的杠杆作用,完善考核奖励制度,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使制度管理与人性管理相融合,增强教师的凝聚力、战斗力,一起为学校的发展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6、特色方面:

通过体育、舞蹈、风琴、美术等兴趣小组的开设,进一步深入创建特色的素质教育,形成富有特色的“一校一品”校园活动,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7、教学方面:

(1)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进行教改实验。寓教于乐,启迪思维,培养兴趣。积极争取县教研室 的指导,以科研促教研,以科研促质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乐学、善思的品质,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健康的发展。

(2)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向四十分钟要质量,针对学校学生的实际,认真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坚决杜绝低分率,努力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3)引导学生看好书、用好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拓展学生知识面。在数学学科中着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课外阅读的引导,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口语训练,提高学生口语交流的能力。

(4)加强对行政人员的培训,加强自我约束,提高自我修养,使其真正能在教师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8、后勤管理:

本着量入为出、节俭办事的原则,利用有限的资金对校园环境、教师办公室、部室进行分批局部改造,努力为学生提供整洁、优美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较为先进优越的办公设施。各部室配置基本到位,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开源节流,发挥后勤的服务育人功能,实施学校财务的动态管理。

四、具体策略:

1、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教师学习培训提供方便。在原有基础上,力争培养2名市级教学能手,4——5名县级骨干、学科带头人。

同时打造一支理念前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富有创造力的教师群体队伍。

2、深化课改,以校本教研为载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探讨课程改革三维目标的落实与奠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结合点,改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达到三个体现:体现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落实,体现学习习惯培养,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努力建设开放的、民主的、高效的课堂。开发课程资源,构建体现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校本课程。探讨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在减轻负担的基础上使课堂更有效率,使作业更有实效性,使校园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3、育人为本,以“主题教育”为切入点,融德育于细节之中。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师德建设,做“四心”教师:善心—做为之本;爱心—为师之道;童心—快乐之源;信心—成就人生。本着“校园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校园无小节,处处做典范”的育人管理思想,提倡细节育人。开展以全面育人为目标的系列主题教育,使学生接受连续科学的教育,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4、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充满活力的领导队伍。积极稳妥地推进内部体制改革,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具有凝聚力的高素质领导队伍。班子成员要树立全局、合作、服务、责任和榜样意识以及超前意识、到位意识和科学创新意识,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人,以高尚的人格熏陶

人,以实际行动带动人,形成一个“理论学习好、团结协作好、廉洁自律好、工作实绩好”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办事效率。

推进制度改革与创新,真正把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落到实处。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稳妥地搞好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分配原则,形成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用人机制,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5、和谐施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注重学生习惯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文明习惯,提高综合能力:实践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交往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为学生搭建综合素质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五、实施步骤:

分阶段按层次落实五年规划目标:

1、第一阶段。主要任务为以教学为中心,以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质量提高。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要有所突破,全面推进“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2、第二阶段。主要任务为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形成初步特色;建立一支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继续稳中有升。

3、第三阶段。总结提升。培养一批在县域内有影响的名师,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领先,成为现代化的农村示范学校,力争成为窗口学校。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管理,建立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学校班子成员要加强领导能力训练和提高,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真正为一线教育教学服好务、掌好舵,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

2、加大投入,保障办学经费高效使用。

扩大社会宣传力度,积极创设平台,展示办学成就,加大办学规模,力争建立一所管理规范、社会效益好的现代化农村寄宿制学校。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坚持“以文化经营学校,让环境成为隐性课堂”的理念和做法,学校整体环境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符合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4、加强发展性评价,实施科学全面的质量监控。

坚持客观、全面、公平、有效的原则,对教学、教师、学生及管理中的各层面实施准确评价,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篇3:大马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根据《规划》,“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现代化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奠定坚实基础。基本思路是: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改革创新,抓好工作落实,提升基础能力,促进协调发展,服务国家战略。

《规划》指出要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

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发布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与应用,建设先进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坚持标准先行,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探索数字校园、智能教室建设,建立沟通学校、家庭、社区的学习网络。到2015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实现班班通,数字化校园覆盖率达到50%以上。

推动优质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共享。出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启动建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中心。支持、引导、激励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机构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建立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所有课程的教育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保护中华语言文化资源。

提高、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强化教师教育资源库建设,探索建设“未来教室”,作为教师教育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全员培训,组建多种类型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到2015年,85%以上的教师基本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技能。推动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有机结合,鼓励各地大胆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试验。

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学习与生存能力。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大力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强化校园网络的管理与规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建设全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教育统计和基础信息系统。建立国家教育基础信息库,开发教育管理应用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监测分析系统和面向社会的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在建设和应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教育基本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链接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篇4:大马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力促进教育机会公平。积极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有效缓解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县(市)域内初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等薄弱环节显著加强;教育资助制度全面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困难群体。

(一)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推进《学前教育法》起草工作。明确地方政府作为发展学前教育责任主体。省级政府制订本区域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完善发展学前教育政策,加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以县(区)为单位编制并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合理规划学前教育机构布局和建设,并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早期教育指导机构的监管和教育教学的指导。

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通过改造中小学闲置校舍和新建幼儿园相结合,重点加强乡镇和人口较集中的村幼儿园建设,边远山区和人口分散地区积极发展半日制、计时制、周末班、季节班、巡回指导、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政策,完善建设、移交、管理机制。城镇新区、开发区和大规模旧城改造时,同步建设好配套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中央财政安排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奖补资金,支持普惠性、低收费民办幼儿园。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实行分类管理。扶持和资助企事业单位办园、街道办园和农村集体办园。

多种途徑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各地根据国家要求合理确定生师比,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实施幼儿教师、园长资格标准和准入(任)制度。切实落实幼儿园教职工的工资待遇、职务(职称)评聘、社会保险、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将中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3年内对1万名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进行国家培训。各地五年内对幼儿园园长和教师进行一轮全员专业培训。

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修订《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坚决纠正和防止“小学化”,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加强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推动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依托幼儿园,利用多种渠道,积极开展公益性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指导服务。

专栏15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快学前教育发展改革试点

明确政府职责,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探索政府举办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园的措施和制度,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改革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探索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途径,改进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模式。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

专栏16 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

支持中西部农村地区和东部困难地区新建和改扩建乡镇中心幼儿园以及村幼儿园,配备教育教学和卫生保健设备设施。办好中等幼儿师范学校、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提高幼儿师资培养能力。

(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制订各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规划。重点支持革命老区、边境地区、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留守儿童较多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农村学校多人一铺和校外住宿以及留守儿童较多地区寄宿设施不足等问题。加强学校体育卫生设施、食堂、厕所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学校教学仪器、图书、实验条件达标率。通过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结对帮扶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管理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建立合理的校长、教师流动和交流制度,完善鼓励优秀教师和校长到薄弱学校工作的政策措施。新增优秀师资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

建立县(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机制。教育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签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等形式,推动各地明确县(市)域内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制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监测和评价体系,开展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专项督导检查,对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市)予以表彰。国家和省级政府定期发布各地县(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报告和督导报告。

专栏17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改革试点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创新体制机制,实施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际交流制度,实行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办法,多种途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探索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完善寄宿制学校管理体制与机制,探索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和评估制度。

专栏18 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提高保障水平。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中西部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且人口稠密地区校舍安全建设。继续实施中西部地区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重点支持革命老区、边境县、国贫县、民族自治县、留守儿童较多的县和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突出的中西部县。

(三)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落实政府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责任。推动各级政府把办好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将主要面向未成年人的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基础性普惠性教育服务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逐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公共财政保障制度,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国家助学制度。

探索中等职业教育公益性的多种实现形式。创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政府通过专项经费、补贴和购买服务等财政政策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鼓励各地统筹利用财政资金和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推动校企合作。探索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等通过合作、参股、租赁、托管等多种形式实行联合办学。

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布局规划。以地市州或主体功能区为单位,按照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和公共服务需求,整合各类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布局,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规模适当、竞争有序的职业教育网络。制订并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优质特色学校建设,加强特色优势专业平台和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生活设施。

(四)提高特殊教育的保障水平。

扩大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推动残疾人教育条例的修订工作。继续推进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完善配套设施。推动各地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建筑的无障碍设施改造,积极创造条件接受残疾人入学,扩大随班就读和普通学校特教班规模,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发展残疾儿童学前康复教育。扩大“医教结合”试点。积极开展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早期干预教育。开展多种形式残疾人职业教育,使残疾学生最终都能掌握一项生存技能。推动出台和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接收残疾人就学的鼓励政策,保障残疾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并在职务(职称)评聘、优秀教师表彰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制订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推动各地制订明显高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公用经费标准。完善盲文、手语规范标准。完善盲文、聋哑、培智教科书政府采购和扶持政策。加强对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和督导检查,推动特殊教育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专栏19 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继续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基本实现中西部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较多的县(市),有1所独立设置的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支持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承担特殊教育任务的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和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为现有特殊教育学校添置必要的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

(五)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

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权利。健全输入地政府负责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需求纳入各地教育发展规划。加快建立覆盖本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信息服务与监管网络。鼓励各地采取发放培训券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使新生代农民工都能在当地免费接受基本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推动各地制订非户籍常住人口在流入地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省内流动人口就地参加高考升学以及省外常住非户籍人口在居住地参加高考升学的办法。

重视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加快中西部留守儿童大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配齐配好生活和心理教师及必要的管理人员,研究解决寄宿制学校建成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保障留守儿童入学和健康成长。

(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

扩大资助覆盖面、加大资助力度。建立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中央财政根据各地工作情况给予奖补。落实和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完善研究生国家助学制度。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补生活费制度。国家资助符合条件的退伍、转业军人免费接收职业教育。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信息库,提高资助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完善高等学校助学贷款制度。探索由财政出资或由国家资助管理机构向中央银行统借统还,国家和省级资助管理机构直接面向学生发放和回收助学贷款的办法。大力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完善国家代偿机制,逐步扩大代偿范围。

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生营养水平。建立中小学生营养监测机制,鼓励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农村中小学生营养餐计划,中央财政予以奖励和支持。

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全体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到2015年基本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一)建立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社会宣传和推广素质教育的理念,形成尊重教育规律的环境和氛围。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把学生身心健康摆在首要位置。

形成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办法。开发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反映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人才培养要求的评价指标。强化学校质量主体意识,加强自我评价,完善质量内控机制,推动学校教学基本数据信息库建设。中、高等学校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在教育质量评估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学校评估、专业评估、国际评估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办法。

加强质量评估机构和队伍建设。依托高等学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分门别类建设一批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专门机构。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加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類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人员的培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评估队伍素质。

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加大对违反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标准的责任制度。建立各种教辅材料和课外补习班的管理制度,鼓励家长、社区和新闻媒体进行监督。到2015年,基本实现中小学生全面减负的目标。

专栏20 国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研究制定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和规律、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可衡量、有针对性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包括学前教育质量标准,义务教育质量标准,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标准,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本科教育质量标准,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学科专业质量标准;成人和网络本专科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语言文字教育质量标准;科研质量评价标准;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等。

“十二五”期间,重点完成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学前教育質量标准和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以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主要学科门类质量标准的研制工作。

专栏21 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改革试点

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改进考试评价制度,探索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改革。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课程,推进中小学德育内容、方法和机制创新,建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开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探索西部欠发达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措施和办法。研究制订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办法,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探索地方政府履行推进素质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

(二)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构建大中小幼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规划德育目标、内容和课程体系,修订中小幼德育规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核心,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基本素质教育贯穿始终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德育课程、学科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协同作用。加强形势政策教育、民族团结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改革开放教育、国防爱军教育,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注重培育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实践、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办好家长学校,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育人的机制,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创新学校德育方式方法。坚持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开展德育内容、方式、方法以及课程、教材、评估监测指标体系的系统研究。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工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测评。加强班主任、辅导员和党团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优良的教风、学风、校风。加强学生党团组织、少先队和学生会建设,积极发展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引导高校凝练和培育大学精神。在高等学校加强崇尚诚信、科学、创新、贡献的学术文化建设,在职业院校推动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

(三)落实教学改革重大举措。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和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深化语文、数学和科学课程改革,精选对学生终身发展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强化课程教材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实行基础教育课程专家咨询制度和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的制度,完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管理制度。鼓励普通高中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程。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特别是听说读写训练。探索普通高中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

加快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更新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加强专业课程、教材体系建设,变革教学内容、方法、过程和技术手段。制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推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改革。推动建设技能教室、标准化厂房、开放式实习基地和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办好全国和地方、行业、学校各个层次的职业技能大赛,并把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作为高一级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切实提高高等学校教学水平。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加大教学投入。切实落实教授为低年级学生授课和优秀教师为本科一年级上课的制度。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工程实训中心、计算中心和课程教材等基本建设。加强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岗位实习和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等关键环节。启动实施“十二五”教材修编规划。出台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意见,按照新的目标和标准,改进方式方法,实施新一轮高等学校教学评估。

切实加强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工作。推动各级各类学校配齐音体美教师,配足器材设备,开好国家规定的音体美课程。广泛深入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组织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运动会、艺术展演活动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使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学会两项体育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加强学生用眼卫生教育,改善教室采光条件,落实教室照明标准,完善中小学生近视防控责任制度,有效降低学生近视率。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加强校医和保健医师队伍建设,提高学校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加大学校饮用水、食堂、厕所等生活与卫生设施改造力度,加强食品安全与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

专栏22 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

用3年时间实施10大计划,33个子项目。

10大计划是: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建设能力计划。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化办学推进计划。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东西合作推进计划。中等职业教育支撑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能力提升计划。中等职业学校科学管理能力、校长能力建设计划。“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创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体系计划。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能力提升计划。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宏观政策与制度建设计划。成人职业教育培训推进计划。

专栏2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试点

完善教学质量标准,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建立开放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设立试点学院,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专业学位教育改革,探索和完善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体制机制。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四)加強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教学改革重要标准,努力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推广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加强动手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创新活动的机会。开展优异学生培养方式试验。

拓宽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途径。按照培养造就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的要求,深入研究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和成长规律,有效识别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开好普通高中各种选修课,研究开发大学先修课程,探索建立高中学生大学先修制度,鼓励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部分高等学校探索建立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水平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实施卓越工程师、医师、农林和法律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

加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全面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完善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推动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的联合培养,着重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行业的结合。推进研究生招生选拔制度改革。健全分类指导、自律为主、多元监控的质量保证监督制度。结合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强重点建设,加快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和培养单位管理制度建设。

(五)完善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加强教育质量保障机构与制度建设。推动建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专业认证机构,加强与国际高等教育评估及专业认证机构的联系和交流,在工程教育、医学教育等领域按照国际惯例开展专业认证工作。鼓励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参加国际质量管理认证。建立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加大对提高教育质量各环节的投入。引导各级政府和学校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实施教育重大工程项目要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结合。

专栏24 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支持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和优质特色学校、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支持适应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实施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中、高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设立特聘兼职教师资助岗位。

专栏25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工程

继续实施“985工程”和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继续实施“211工程”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中西部高等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中西部地方高等学校加强实验室、图书馆建设。继续实施高等学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和海外人才引进计划,培养造就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和一大批青年学术骨干。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和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逐步化解高等学校债务。

八、促进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城乡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有效机制,到2015年,区域、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明显缩小,民族地区教育加快发展,东部地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与港澳台教育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

(一)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积极支持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等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围绕区域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科学规划区域教育发展,调整区域教育布局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支持各经济区建立教育联动合作平台,更好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对主体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的教育政策。在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提升为产业经济发展服务与贡献能力。加大对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在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探索实行财政全额承担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机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劳动力转移培训。在连片特困地区实施教育扶贫工程。

提升高等教育支撑区域发展的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全面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哈长等区域建设高水平大学群,支持成渝、西安、武汉、长沙等地区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高地。支持沿海海洋高等学校建设和高等学校涉海专业发展。支持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西部边疆高等学校建设。

专栏26 教育扶贫工程

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所确定的连片特困扶贫攻坚地区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加快连片特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将新生劳动力和富余劳动力转化为高素质劳动者,有效缓解自然环境承载压力,根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费政策,开展区域、城乡中等职业学校对口招生,加强片区内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优势专业建设。面向生态保护区实施教育移民,提高连片特困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标准和扩大覆盖面。鼓励教师在边远艰苦地区长期从教。率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生源,每年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专项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实行定向招生。加大现有国家教育发展项目对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

(二)加快缩小区域教育发展差距。

加大对中西部教育发展支持力度。公共教育资源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加大东部发达地区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鼓励东部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扩大在中西部地区招生规模。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支持中央部委属高等学校和东部地区高等学校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学前教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积极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小班化,基本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快提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完善教育体系,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调整教育结构等方面为全国教育现代化起引领示范作用。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作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准。

(三)推动民族教育加快发展。

优先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普及巩固水平,2015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少数民族人口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加快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55%,双语地区学前两年教育基本覆盖。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加快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在教育基础薄弱民族地区改扩建、新建一批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接收初中毕业未升入普通高中就学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支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教育发展。完善对口支援机制,指导和协调各省市加强对口支援西藏、新疆、青海教育工作。

积极稳妥推进双语教育。在双语地区建立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相衔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为补充,师资和教学资源配套,教学模式适应学生学习能力的双语教育体系。加强双语幼儿园、义务教育寄宿学校、双语普通高中建设,根据实际推进各民族学生合校和混班教学。开发双语教育教材、课外读物、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方法研究。建设一批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进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向培养双语、双师型教师转变。通过增加编制、定向培养、“特岗计划”、对口支援、加强培训等措施加强民族地区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并在绩效工资发放、职务(职称)评聘等方面向双语教师岗位倾斜。建立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与督导机制,完善与双语教学配套的升学考试、就业等政策措施。

加快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根据民族地区特点和实际,推广“9+3”中等职业教育模式,在部分地区实行“二一分段”或“3+1”初中职业教育。联合文化、旅游等部门重点支持一批以保护传承民族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色的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扩大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面向民族地区招生规模,到2015年普通本专科少数民族学生占全国在校生的比例达到8%。进一步完善内地民族班办学和管理体制,办好内地西藏、新疆班,提高民族预科班办学质量。启动实施少数民族高端人才培养计划,继续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支持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和民族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培养民族地区留得住、用得上的各类人才。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主题活动,鼓励内地学校与民族学校开展“结对子”、“手拉手”活动。组织修订适合各学段特点的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在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中,将基本的民族常识和民族政策作为重要内容,因地制宜地将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活动纳入地方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中。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在民族院校和部分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开设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

专栏27 民族教育发展工程

落实中央要求,继续加大对西藏、新疆及四省藏区教育事业的支持力度。支持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基础薄弱县改扩建或新建普通高中学校。加大对边境地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制订城乡学校布局规划。按照常住人口规划学校布局。统筹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趋势,科学推进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加强新兴城市(区)和县镇的学校建设,引导学龄人口有序流动。合理规划农村学校布局,保留和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建立布局调整规划论证、听证制度,中小学校撤销与合并要公开征求意见,严禁强行撤并。

统筹规划城镇建设和学校布局。实行城市开发建设和学校建设同步规划,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学校建设同步规划。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中小城市和城乡结合部延伸。探索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产业聚集区配套建设,形成城市建设、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协调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發展机制。逐步统一城乡教育规划、建设标准、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和管理体制,探索城乡教育联动发展新模式,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合理规划学校的服务半径和办学规模。综合考虑人口、地理资源、环境、交通、经济等多重因素以及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特点布局学校,确定学校服务半径,防止学生因上学距离过远而失学。鼓励采取开通校车等多种形式解决学生就学的交通问题。严格控制新建学校在校生规模,不搞超大规模学校。

(五)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提高内地(大陆)与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实效。鼓励和支持港澳台地区教育机构到内地(大陆)合作办学、科研合作、互派教师授课、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及建立产学研基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内地(大陆)高等学校招收和培养港澳台地区学生的相关政策和办法,扩大招生规模。积极推动岛内全面承认大陆高等教育学历。

促进海峡两岸、内地与港澳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搭建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珠三角与港澳的教育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教育交流合作基地。支持珠海横琴新区和平潭综合试验区教育发展。鼓励和支持海峡两岸、内地与港澳地区相关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密切相互间的校际交流、学术交流和人员交流。

九、实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

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到2015年,我国教育体系更加开放,国际合作、区域合作、校际合作呈现新的格局,教育的国际、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大幅度增强,初步建成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和有影响的国际教育、培训中心。

(一)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推动教育双边、多边和区域教育交流合作。扩大政府间学历学位互认,积极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以及联合国相关机构、欧盟、上海合作组织、东盟、非盟、阿盟、美洲国家组织等全球性和区域性组织的教育合作。培养、选派高级别专家进入相关国际组织,参与国际教育政策、规则和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完善涉外教育监管体系。

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支持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教育机构或项目。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办学评估、财务监控、信息披露和学生投诉等机制。有计划地引进世界一流的专家学者和学术团队,引进境外优秀教材。研究制订外籍教师聘任和管理办法,支持高等学校聘任外籍教师。

(二)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到2015年全年来华留学人员达到36万人次,逐步扩大政府来华奖学金规模,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优秀学生。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支持高等学校积极参与和举办具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学术会议,加大资助优秀学者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力度。逐步将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办成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国际论坛。

积极参与文化走出去工程。支持国际汉语教育。完善孔子学院发展机制,加强国际汉语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建立高等学校毕业生海外志愿者服务机制,推动汉语国际地位提升。组织对外翻译优秀学术成果和文化精品,建立面向外国青年的文化交流机制。向世界宣传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经验。

(三)提高服务国家对外开放能力。

服务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援助。强化对外贸易特别是转变外贸方式急需人才的培养。紧密跟踪我国企业境外投资合作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努力实现投资、商品和人才同步“走出去”。加大对我国主要对外援助国急需人才的培养培训,更好地支持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国际问题研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订区域和国别研究行动计划,组织高等学校对国家安全和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加强高水平国际问题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外语好、业务精、善于对外沟通并开展国际合作的专家学者。加强对非通用语人才和对发展中国家及中小国家研究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批区域和国别研究中心,为国家外交战略和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咨询服务。

加強边境学校建设。优先支持边境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引进优秀教师,提高办学水平。支持地处边疆、海疆的高等学校充分发挥服务国家外交、促进国际合作交流的作用,扩大招收相邻国家留学生规模,加大对外汉语教学,建立对外学术交流基地。

积极开展教育国际援助。配合国家外交战略,有计划地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援助,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培训专门人才。把培养教师、医生、管理人员等受援国急需人才作为重点援助项目。鼓励高水平教育机构海外办学。

专栏28 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

支持、引导办好一批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国际联合实验室。实施大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计划。实施出国留学资助计划,到2015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规模达到2.5万人。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逐步扩大来华留学规模,其中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规模2015年达到5万人,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继续支持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提高汉语的国际地位。

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建立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高师德水平和教师专业能力,显著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到2015年,初步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一)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

优化教师教育结构。调整优化教师教育布局结构,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积极参与、开放灵活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科学预测教师需求,合理规划师范教育规模、结构。提高师范生培养层次,根据培养质量和就业情况,调控师范院校、专业的招生规模。调整师范教育的宏观结构,加大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规划建设一批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加强学前教育学科专业建设。开展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试点。

改革师范生招生制度。师范生实行提前批次招生录取,加强录取过程中的面试环节,探索开展教师职业性向测试,将测试结果作为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录取乐教、适教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

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建立免费师范生进入、退出和奖励机制,改进就业办法,确保免费师范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到农村任教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的专业成长和长远发展。鼓励地方发展师范生免费教育,采取提前招生、公费培养、定向就业等办法,吸引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为农村学校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学校培养大批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骨干教师。

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加强师范生师德和文化素质教育,注重通过文化熏陶培养教师气质。加强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新增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调整师范教育类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推动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结合,探索“4+1”、“4+2”中学教师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实践环节,落实师范生普遍到中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实习一学期制度。建设一批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积极推进教育硕士培养改革试点。

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制订实施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标准、教师教育质量评估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实施师范教育类专业评估,探索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形成教师教育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制度。

(二)深化教师管理制度改革。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定期注册、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首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师德教育渗透到职业培养、教师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切实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订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每年组织推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大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修订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奖励规定,完善国家教师表彰制度,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

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社会和业内认可为核心、覆盖各类中小学教师的评价机制。完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国家制订基本评价标准,各地区制订具体评价标准。探索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中小学教师业内评价机制,健全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严禁简单用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中小学教师。加大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教师考核评价中的比重,探索实行学校、学生、教师和社会各界多元评价办法。

改革学校人事管理制度。制订高等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和幼儿园教师配备标准。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鼓励地方政府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提高编制标准。按照“总量控制、统筹城乡、结构调整、有增有减”的原则,探索更加科学的编制管理办法。推动《教师资格条例》的修订工作,完善教师资格制度。制订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试点,建立“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入和管理制度。建立五年为一周期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相衔接、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的职务(职称)制度。制订中小学教师、高等学校教师和职业院校教师聘任制办法。建立健全招聘录用、考核评价、培训和退出等各级各类教师管理机制。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推进管理人员职员制度建设。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不适应教学岗位需要的教师实行离岗培训,培训后仍然不能适应教师岗位要求的,可以实行调岗或另行安排工作;不符合教师资格标准要求的人员依法调整出教师队伍。

专栏29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

制订优秀教师到农村地区从教的具体办法,探索建立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创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全员培训模式,多种措施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扩大实施范围。创新教师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探索中小学教师和校长培训新模式,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机制,建设支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教学资源平台。完善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开展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建立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和办法,探索建立教师退出机制。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三)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提高教师的地位待遇。推进《教师法》的修订工作,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稳步推进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工作。对长期在农村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职务(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完善津贴补贴标准,逐步缩小城乡教师收入待遇差距。推动面向教师的社会保障房建设。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

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积极推动地方采取到岗学费返还、补偿、代偿等措施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扩大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坚持高年级师范生到农村学校教育实习一学期制度,健全城鎮教师支援农村教师制度,完善鼓励支持新任公务员和大学生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支教的政策。

加强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各级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学校聘用拔尖创新人才,建设中青年创新团队,引进优秀外籍教师。继续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人才项目。完善职业院校兼职教师制度,允许职业院校自主聘用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在职称、待遇上打破学历限制。创新薪酬分配方式,探索协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分配办法。

专栏30 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实施农村学校薄弱学科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实施的培训计划,五年内对全国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师以及义务教育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实施一轮全员培训。实施边远艰苦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

(四)实行教师全员培训制度。

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各地制订教师培训规划,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分层分类分岗培训。中央财政支持实施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主要支持农村教师培训,到2015年对550万名中西部农村教师普遍开展一次培训。扩大音、体、美、外语、科学等学科紧缺薄弱教师培训的规模,加强幼儿教师、特教教师和班主任培训。继续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加强县级农村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整合资源,形成区域性农村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落实学校公用经费5%用于教师培训的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

改进教师培训体制机制。完善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机制。创新教师培训模式,采取短期集中、带薪脱产研修、远程教育、学术交流、海外研修和校本研修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师培训。建立教师培训与教师考核、教师资格再注册和职务聘任等相挂钩的机制。制订校本研修计划和管理制度。将学校业务骨干所承担的培训工作计入本人工作量,并在工资待遇、考核评定中予以充分体现。

加强教师专业实践。依托大型企业和高等学校建设一批职业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培训一批“双师型”骨干教师。落实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制度,资助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并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依托高水平大学建立一批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基地。推动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加强工科专业教师的实践研修。

十一、加强教育条件保障

完善教育投入保障、使用和管理机制,实施教育重大工程项目,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学校运行保障,提高学校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形成支撑国家“十二五”发展目标的保障体系和教育强国的物质基础。

(一)全面落实教育投入政策。

切实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体制,增加教育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预算和执行中的超收收入分配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障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推动新增财力向教育倾斜,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用于教育的比重。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教育费附加制度,全面开征地方教育附加,落实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算教育资金的政策,拓宽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拓展社会投资渠道。推动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推动有关部门出台教育捐赠便利性措施,落实公益性捐赠所得税前扣除政策。支持设立各种形式公益性教育基金会和学校基金会,拓宽社会教育捐赠的渠道。完善教育捐赠经费的监督管理制度。

完善非义务教育培养成本分担机制。制订非义务教育阶段收费标准调整的程序和办法。各级学校收费标准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依据经济发展状况、培养成本和群众承受能力逐步加以调整。

专栏31 完善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保障水平改革试点

探索政府收入统筹用于优先发展教育的办法,完善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投入体制。探索高等学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机制。根据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和教育教学基本需要,研究制定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

(二)切实提高教育投入效益。

加强教育规划与经费安排的衔接。坚持以规划引领投入、引领建设,通过科学规划提高教育投入的宏观效益。认真研究各级各类教育经费的宏观结构,通过科学安排增量,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制订并严格执行教育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制度,严格按照规划安排教育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

明确新增教育投入重点。新增教育投入主要用于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集中力量解决制约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和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中央安排的教育建设项目对西部地区和集中连片困难地区取消县级配套资金。省级财政重点支持本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全面推进教育经费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强学校预算管理,提高学校经费管理水平。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对重大财务支出实行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稳步推行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制度。加强经费监管,完善监督制度,对虚报数据、套取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加大查处力度。严格教育经费审计制度,重点完善各级学校校长特别是高等学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制定各级各类学校定期公开财务收支的细则,确保各级政府和学校用好教育经费,发挥最大效益。

(三)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学校基本建设制度。政府保障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投入,公办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基本建设以政府投资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推动地方各级政府统筹学校布局规划,完善“十二五”学校基本建设规划,科学安排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并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建立中央预算内投资教育项目绩效评价制度。鼓励各级政府出台对各级各类学校基本建设规费的优惠政策。

化解学校建设债务风险。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债务化解工作。基本化解中央部屬高等学校债务风险。统筹研究解决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债务。通过中央财政予以奖补等措施,推动地方各级政府化解学校债务风险。防止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出现新的负债建设。

落实学校建设标准。继续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标准,加强学校建设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服务。推动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制定和完善校园建设规划。加强学校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标准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校舍安全、适用,防止追求建设豪华学校。

改进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积极探索“代建制”,鼓励各级政府探索学校基本建设融资机制。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健全项目实施程序,做到程序公开透明,使所有教育项目可操作、可监控、可评估。

(四)提高学校运行保障能力。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义务教育学生公用经费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推动各地政府制订公办幼儿园、普通高中、职业院校和地方高等学校生均拨款标准和公用经费标准。创新学校拨款体制机制,促进教育财政政策和教育发展政策有机结合。在完善经费监管制度的基础上,扩大学校经费使用自主权。设立高等教育拨款咨询委员会,完善高等学校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以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

(五)加快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

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发布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全面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与应用,建设先进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坚持标准先行,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探索数字校园、智能教室建设,建立沟通学校、家庭、社区的学习网络。到2015年,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基本实现班班通,数字化校园覆盖率达到50%以上。

推动优质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共享。出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启动建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中心。支持、引导、激励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机构开发优质教育资源,建立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所有课程的教育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保护中华语言文化资源。

提高、发展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强化教师教育资源库建设,探索建设“未来教室”,作为教师教育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平台。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全员培训,组建多种类型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到2015年,85%以上的教师基本具备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技能。推动信息化和教育教学改革有机结合,鼓励各地大胆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改革试验。

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学习与生存能力。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自主学习。大力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强化校园网络的管理与规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

建设全国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教育统计和基础信息系统。建立国家教育基础信息库,开发教育管理应用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监测分析系统和面向社会的教育信息服务系统。在建设和应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教育基本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

专栏32 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

提高农村中小学多媒体远程教学水平,为农村中小学75%的班级配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中西部农村地区有计算机教室的中小学达到50%以上。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整合、开发和引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涵盖各级各类教育的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库和共享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较完备的国家级和省级教育基础信息库以及教育质量、学生流动、资源配置和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监测分析系统。通过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深刻变革。

十二、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教育规划实施的领导。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长期堅持的重大方针,并将落实“三个优先”的情况、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和本规划情况,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健全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制度,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将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定点联系的学校、联系责任和工作情况向社会公布。

加强和改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提高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能力。进一步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积极探索党组织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健全各级各类学校党的组织,扩大覆盖面。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视并加强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高等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加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培训,提升教育管理能力。开展一轮面向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校长的公共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升与媒体和社会沟通及处置公共事件的能力。

加强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基本形成体现教育系统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惩治腐败和治理行业不正之风,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树立和维护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加强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建设,对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

(二)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落实责任分工。对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制订实施方案。对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任务,制订时间表、路线图并向社会公布。加强国家和地方教育规划、教育总体规划和分项规划的衔接。

加强监测评估。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和跟踪监测。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发布教育改革发展动态,收集编辑教育改革发展案例,及时总结各地在实施规划中的经验教训,积极推广先进经验。

加强社会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规划实施进展状况,主动接受家长、社会、媒体参与规划实施的监督。将社会各界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作为规划调整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宣传。

构建立体化宣传网络。加强和改善对教育宣传工作的领导,推动各地各高等学校指定专门的通讯员、观察员、评论员和新闻发言人,通过培训、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教育新闻舆论引导能力。发挥教育电视台、报刊社作用,建立教育系统新闻宣传联络协调沟通机制,按照中央关于教育工作、关于宣传工作的要求,形成横向和各类媒体密切联系,纵向与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有效对接的立体化宣传网络。

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各级教育宣传部门的组织策划能力,组织各级教育宣传部门深入挖掘、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感人事迹,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教育的成功做法,大力宣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先进典型,以典型人物、典型经验推动教育工作。制订教育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普法教育。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大权威信息发布力度,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本规划的思路、举措、方案,及时了解人民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加大对重大教育政策的宣传与引导,支持媒体对教育事件的全面准确报道,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确保校园稳定安全和谐。

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系统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建设。加强教育系统稳定风险评估和监测,建立高等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部省校三级联动研判制度。继续推进高等学校后勤改革,建立学生食堂运行长效机制。在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健全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

篇5:井头圩中心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部门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紧紧抓住合格学校建设的契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强县的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确保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学校发展目标。

二、学校的发展目标:

(一)办学理念: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从“有利于师生发展、为提高师生素质服务”这一理念出发;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尊重”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师生关系;构建有利于师生工作、学习的生态校园和社区环境;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提高服务质量。

2、坚持“严谨求实,文明守纪”校训,努力创建“规范、和谐、好学、创新”的校风。努力把学校办成“文明、和谐”的学习型组织,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特色学校。

(三)具体目标:

1、干部队伍建设目标:努力打造一支“脚踏实地、心胸豁达、品德高尚、知能高超、领导高效”的现代学者型干部队伍。到2010年,领导干部要100%达到专科学历,校级干部全部完成校长培训;力争成为主管学科的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积极锤炼一支“视野开阔、勤于学习、乐于奉献、肯于研究、善于反思”的现代科研型教师队伍。到2010年,专任教师90%达到专科以上学历;市级学科带头人1——2名,市级骨干教师5—10名。

3、学生培养目标:以“强调基础,注重素质,发展能力,创建特色”的办学思想为指导,努力培养素质出众,基础扎实,有能力和个性的新时期少年。

4、学校建设目标:以省创建省农村义务教育合格学校为契机,努力改善学校环境,争取环境优美,功能齐全,设备一流的学校。

三、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

(一)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和谐的领导集体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得力的中层干部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科学决策的参谋智囊。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教师的职业是感触未来的职业,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明确提出了“依法治校、科研强校、名师立校、品牌兴校”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以教育科研为

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工作思路和“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校本培训为重点,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名师引路、合作提高”的教师队伍建设思路,旨在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

(三)学生教育培养工程:

1、健全德育网络机构: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完善校长负责、行政为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的德育工作领导管理体制,形成学校主导、家长和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2、创新教育的方式、途径:抓住课堂主渠道,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有机结合;开展走进社区等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发挥网络优势,开辟网上论坛,加强沟通与交流;开放图书资源,通过读好书,激励学生。

3、改善校园环境,营造育人氛围:按照学校总体规划,做好校园环境改造的分步实施,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让每块墙壁会说话、让每块草皮能育人。使学生在老师的教育、榜样的激励、环境的熏陶之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4、培养学生广泛兴趣: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夯实双基,培养能力,全面发展,通过有计划的开展课外兴趣班活动,使50%的学生学有所长。

(四)新课程改革工程

我们继续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更新观念为先导,以管理创新为动力,以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保障,以信息技术网络为平台,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进而提高社会声誉。

(五)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2009年,以合格学校建设为主,完成教学楼、食堂、新厕所建设;完成道路硬化和绿化工作。实现环境优美的目标。

2、2009—2010年,完成功能室建设,对教师办公室进行改造,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完成学校物质文化建设,让学校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为教育学生的园地;实现班班通、室室通,教育资源库丰富、实用性强,校园网与师生、家长、社会的交互性更强。实现功能齐全、设备一流的目标。

3、2011—2013年,努力争取上级支持,力争实现每名教师拥有一台计算机;装备语音室。条件成熟时,征收校园西南角的民房,建成一幢体育馆。

井头圩中心小学校长室

篇6:刘集镇中心小学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2010-2014)

一、背景分析:

(一)学校概况

刘集镇中心小学占地10033平方米,建筑面积23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461人,在职在岗教职员工27人,平均年龄约为35岁,其中。80%教师达到大专学历,20%教师达到本科学历,省市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25%。

(二)学校优势

1、历史优势

学校是本镇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学校,悠久的历史,长期的积淀,丰厚的校园文化,使学校在本地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2、理念优势

学校秉持“习惯奠基人生,文化引领成长”的教育思想,形成了“博文约礼,品质育人”的办学理念。

3、师资队伍优势

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布局合理,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优秀的教师团队是学校赢得社会生存、社会尊重与信赖的基础,强大的师资是学校软实力的核心。

4、特色优势

在学校的办学历程中,呈现出两座“高峰”: 一是教育教学质量高峰;二是学生的道德礼仪培养高峰。这两座高峰,成为学校最为突出的办学特色。

5、区域优势

学校位于规划的郑东新区。

二、办学理念

核心理念:博文约礼,品质育人

“博文约礼”出自《论语.雍也六》:“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是孔子教育思想关于全面育人的经典论述。“博文约礼”既反映了人在生命成长的历程中对知识、技能、方法的基本需求,也反映了作为社会化个体对人际、社会和自然的正确态度。只有实现了“博文”与“约礼”,才能真正促进人的健康、全面成长。我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策略,不仅在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习得上占领了区域教育的高点,更是以“习惯奠基人生”的养成教育思想培育出一代代品质一流的学子。“博文约礼”正是对学校辉煌历程的承传,也是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

三、办学目标

1、学校发展总目标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公开征求意见稿)》为指南,不断丰富和提升学校办学思想,强力实践“博约”教育策略,通过五年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高品质、高品位的现代化学校。

2、具体目标

1)师生共同奋斗目标

博文约礼 品质发展

2)学生培养目标

博闻、博思、博识、博爱

约法、约礼、约物、约己

3)师资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学习、善于研究的“专家型”、“输出型”教师队伍。

4)学校管理目标

以“人品正、作风实、业务精、责任强”为目标,加强党政工团班子建设,形成“协作、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5)课程建设目标

构建家校共同体教育策略;构建“磁石”课程、“自主目标”式课程。

6)环境建设目标

完善、维护校园设施设备,美化校容校貌,积极创设洁净、安全、适用的教育教学环境。

7)文化建设目标

构建 “党旗飘飘”为主题的党恩文化、“宁静致远”为主题的书院

文化、“博文约礼”为主题的教育文化这三大板块文化建设,并实现文化与教育的高度统一,凸现文化的教育价值。

四、分年段实施规划

2010年文化构建年

核心目标:通过校本课程研发、三大板块文化建设、青少年书法教育活动中心建设及教师职业精神的重建,实现学校主体文化的构建。

1、学生培养目标:建构完善的家校共同体教育基本策略,全面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实现灾后教师职业精神的重建,提升教师职业信念,培育教师职业情趣。

3、学校管理建设目标:学校管理流程顺畅、规范、高效、科学;校园氛围良好:心齐、气顺、劲足。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进程。

4、课程建设目标:加大研发进度,形成校本课程。以书法教育为重点,建设刘集镇青少年书法教育活动中心。

5、校园建设目标:完成党恩文化、书院文化、博约文化三大板块文化建设。2011年课程规划年

核心目标:通过探索研究,对养成教育策略、家校共育策略、队伍建设策略以及环境建设策略等进行课程化提升。

1、学生培养目标:进行以“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为主题的学生养成教育课程化建设。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全力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乐于学习、善于研究的“专家型”教师,建立与之相关的激励发展措施。

3、学校管理建设目标:在进一步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进程的同时,探索“家长学校”构建模式,初步形成 “家校共育”课程。

4、课程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大研发进度,以课程科研的形式实现完善与提升。构建青少年书法教育活动中心实施策略。

5、校园建设目标:进行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建设,丰富现代学校课程,搭建师生

展示、交流、参与的崭新平台。

2012年特色固化年

核心目标:通过巩固完善,将养成教育课程、队伍建设策略、家校共育课程及书法教育课程固化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1、学生培养目标:将“德育为先、注重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建构成学校的一项突出办学特色。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固化“专家型”教师队伍建设特色。

3、学校管理建设目标: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进程,将“家校共育”课程固化成学校办学特色。

4、课程建设目标:固化《博约记》教育课程特色及书法教育特色,推出“磁石”课程。

5、校园建设目标: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固化。

2013年品质提升年

核心目标:对已经呈现出的养成教育、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及环境建设等方面的特色进行进一步提升,实现高品质、高品位办学。

1、学生培养目标:发挥“德育为先、注重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的办学特色在区域内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初步开始 “输出型”教师团队的打造,提出相关建设目标,建立与 “输出型”教师队伍建设相关的激励发展措施。

3、学校管理建设目标: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校共育”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的教育品质,不断提升其社会效益。

4、课程建设目标:进一步提升教育课程及书法教育课程的品质。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逐步推出“自主目标”式课程,构建相关课程评价体系。

5、校园建设目标:全面实现学校环境文化与教育文化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有形文化的教育价值。

2014年外向输出年

核心目标:发挥养成教育特色、队伍建设特色、课程建设特色及环境建设特色在一定区域内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实现形成“大西教育现象”的办学目标。

1、学生培养目标:发挥“德育为先、注重品行培养、养成良好习惯”的办学特色在区域内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初步塑造出具有社会美誉的学生整体形象。

2、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初步形成“专家型”、“输出型”教师团队,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外向发展活动,发挥其在区域内的引领作用。

3、学校管理建设目标:推进学校民主化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和“家校共育”的积极作用。研究学校管理策略,为学校外向性发展提供制度支撑。

4、课程建设目标:以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实施“自主目标”式课程。

5、校园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校园设施设备的教育功能,并逐步发挥其社会功能。

五、实施策略

1、学生发展:培育校风、培养队伍、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宽领域

2、队伍建设:抓骨干,促提高; 抓青年,促上进;抓典型,促竞争;抓团队,促合作

3、学校管理:抓制度的完善、执行的力度、学习的深度

4、课程建设:构建高效课堂实践、完善多元综合评价、形成校本特色课程现象

5、学校特色:普及中推广熏陶、提高中发展兴趣、活动中展示特长

6、学校建设: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关注岗位细节

六、保障措施:

1、建立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专家顾问委员会,聘请一批相对固定的专家在规划正式出台前和规划实施过程中给予建议与评估,保证规划在学校发展中发挥最大效用;坚持科学发展观,组建“规划实施管理评估小组”,推进规划的分部门落实,也便于适时调整;强化规划实施文档管理,有意识积累素材,为评估做好准备,也为研究形成连续系统的评价体系、规划远期目标提供参考。

2、建立与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与实施机制,完善、推进民主化管理进程。

3、完善和健全与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符的激励性机制,注重开源节流。在确保常规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进一步探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发挥激励机制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激励作用。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2010-2014)

上一篇:张之航作文下一篇:甘州令,甘州令柳永,甘州令的意思,甘州令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