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2024-05-16

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通用9篇)

篇1: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社会视角下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从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方面进行创新性的锻炼与提升,加大学生社会实践、科研活动、竞赛模式等参与度,全面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本文针对社会视角下高校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实践教学,实现现代化、专业化的教学模式提出几点改革措施。

关键词:社会视角;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随着高等教育创新创业理念的提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对教学的要求,不能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经济管理学科是一项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基于社会视角下的高校大学生,更应该具备一定的问题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这不仅需要大学生拥有过硬的理论性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因此,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应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社会视角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构成

(一)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实践教学类型

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是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在社会视角的影响下,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应从四个方面进行分类式的综合性教学法:首先是实验,主要对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能力进行培养,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其二是实训,主要以锻炼与提升学生技能为主,包括信息资料处理、外语交际、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和软件操作、业务处理等专业技能。其三是实习,主要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从专业、毕业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实现实习目的。最后是毕业论文或设计,这是实践教学中的最后环节,可充分呈现出学生能力、知识、素养等多方面水平程度,也是对实践教学效果的最后总结与评价。

(二)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狭义实践教学体系观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枯燥、乏味,对培养人才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将实践教学模式融入到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中,不仅能提升教学水平,还能使学生得到更多方面的锻炼。思想解放、能力培养、技能锻炼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若是与社会实践、科研实践、竞赛模式等相融合,会使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更具有宏观特点。实现宏观教学体系,可提高对学生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处理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

二、社会视角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误区分析

社会视角的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是一项周期性较长的教育工作,在教学中理念与实际操作非常重要,然而这两个层面却成为很多高校经济管理教学的误区。

(一)理念层面上存在的误区

高校中经济管理教学理念主要是以理论传授、知识讲授为重点,却忽略能力锻炼、素质培养、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统的灌输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认为只要把该讲的知识都讲一遍就可以,至于学生能否明白与接受,只能看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对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缺少互动性环节。

(二)实际操作层面存在的误区

实际操作中,缺少系统完善的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认为学生只要参与操作就可以,没有对活动内容的考核与评价环节,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教学设施与设备过于陈旧落后、甚至一些设备已经无法使用,完全不能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认为学生参加到社会实践,实际操作技能自然就会得到提升,因此,校外实习也成为了形式。

三、社会视角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改革措施

(一)引导学生实现理性的抽象向理性的.具体发展

在实际高校经济管理教学中,多数是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方式相结合,然而两者构成比重非常关键,对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理论教学环节若是占据整个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就会使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减少。而实践环节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应加以重视,并合理策划课程安排;将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进行改革,采用以实践教学环节为主的新型培养方式,使学生理性的抽象学习转变成理性的具体学习,更容易增强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

(二)构建完善的实习基地

由于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实际操作存在思想上的偏差,使实践教学设施设备不健全,实习基地准备不完善、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得到良好的锻炼。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实习基地建设的重视,从经费、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实践教学;建设完善的实习基地和实验室,提供较全面的软硬件系统,建立完善的模拟数据系统,借助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特点,实现现代化、专业化的实验室,并配套相关的管理制度。

(三)提高教学模式规范性

规范的教学模式是促进高校经济管理教学水平稳步提升的关键,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可以促使教学方式方法的进步,发扬优点,改进缺点。而在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过程中,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本着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教学观念来更好的提高教学环节设置与计划,与时代性、变化性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入了解。实训环节要加强对现代技术、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培养,促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变化。

(四)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与控制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制度和机制作为基础,应当借鉴ISO质量管理模式,构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主张通过ISO质量标准明确质量管理目标、完善质量管理文件、加强监督和考核、规范实践教学运行、搭建实践教学网上管理平台等措施,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事实上,教学管理和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各高校建构符合自身校情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落实质量评价工程以真正实现实践教学培养之目标。

四、结语

社会视角的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体系包含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针对人才培养在理念和实际操作层面存在的误区,提出在理念上要辩证地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在实际操作层面要多管齐下,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胡树林,李姝影,赵发兰.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2(5).

[2]朱清华.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4).

篇2: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一、高校化工专业现状

20世纪前叶,一批重大化学工艺出现使得化学工程这个学科在学术界崭露头角,而煤和石油迅速发展也要求有透彻的理论指导与专业知识,因此作为化学工程的一级学科应运而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化工学科逐渐走向成熟,目前国内各大地方院校中,绝大部分开设了化工工程专业及其类似专业,为我国化学工业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化工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也成为我们亟待改革教学模式的原因。

(一)化学工程与高新技术学科交叉发展

化学工程涉及面广,且涉及品种多、数量大,不仅关系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载体”和“桥梁”。而化工在学科上与材料、能源、化学等学科联系越来越紧密和深入,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也应该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培养专业化、多样性复合人才。目前,我国高校专业教育仍然停留在过去传统教学方式,与高新技术发展的现实有所脱节,学科交叉引起专业界限的淡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在仅仅强调本专业知识的把握,更应着眼于未来,打造化工与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交叉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多层次、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就业观念和培养模式改革

这就要求高校化工教育人员转变教学模式,从化学教育深层理念创新入手,扩大学科内涵,改变教学设置和教学方法,开展以理论教学作为基础,以实践训练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化工学科教学质量。就目前情况来看,“平台加方向”实为不错的选择。近年来,我们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深化改革教学模式与实践等教学项目为依托,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学科专业,压缩冷门内容,采取专业互补的形式,拓宽专业发展方向,尽可能增加知识含量。此外,化学工程专业应紧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建立不同种类的培训基地,在打好基础理论知识前提之外,尽可能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以便毕业后很快适应工作环境。

(三)教育模式落后,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核心。教学模式的落后直接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承担新领域开发和高新技术研发的重任。高校教学仍然遵循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授课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化学工业的热情,进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这也是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针对上述情况,未来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教学方面有所改变,适应当今社会对化工人才的要求和化工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说来,可从基础专业知识和课程改革入手,打造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高校化工类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改革探讨

(一)适应社会发展,拓展专业外延和内涵

1.重视新兴专业,与社会接轨。近年来,高新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与人们生活有关的各种新科技层出不穷,特别是生物化工与新能源等发展十分迅速,在日常生活与生产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我们高等教育院校应该抓住当前发展契机,重视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努力调整专业课程,与社会发展接轨。特别是生物制药、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作为人类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极大重视,这些都是当前化学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重要领域。高校教育应及时了解行业最深动态,调整教学方案,以适应当前化工行业发展的现状。

2.把握发展趋势,发掘专业内涵。化学工程最早包括“化学工程”、“化工自动化”等几个板块,但就目前的形式看,仅仅围绕这几个传统板块展开教学已不能满足现在的产业发展现状,应在原有基础上发掘专业内涵,确保传统人才培养紧跟学科发展趋势,不断充实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另外,根据信息技术在化工领域应用的愈加广泛的特点,一方面将其纳入传统课程体系,另一方面,与信息学院、生物学院等展开合作,探索和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化学工程焕发新的生机。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美、英、德等西方发达主义国家早就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澳大利亚也明确指出到高等教育的使命是输送符合国家和全球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有知识、技能和适应能力的优秀人才。我国紧跟世界发展步伐,也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未来一段时间教育领域发展的重要领域来把握。尤其当前我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导致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速度非常快,毕业生也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因此,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重点。

1.变革课程体系,注重课程质量。本着务实专业基础,注重能力培养的原则,高等院校,特别是石油高校应认真梳理与优化传统化工课程,同时根据现代化工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打造适应化工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不仅要求高校对传统课程进行整合,更要抓住重点,利用化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拓展化工专业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支撑,形成一个有机整理,以满足新形式下的化学工程技术发展要求。努力提高课程质量也是当下高校发展需着重考虑的重要方面,如何将枯燥的原理课程讲得精彩、生动,培养学生对于化工产业的热爱并激发学生投身化工实业的热情,这是衡量课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根据一项研究调查显示,在化工专业毕业生对高校教学效果等评价中,与世界总平均值相比,中国化工教育只有教师优秀与敬业精神一项略高于平均值,而包括教师激励作用、就业所需课程深度、授业满意度以及课程组织优劣等其他四项评选,中国的得分全部低于世界平均值。这其中尤其需要警惕的是,中国学生学习化工专业愉悦程度仅仅为67%,这一成绩远远低于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同类学生,这一调查结果也给我们化工教育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

2.加强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高校可利用自身资源和外部条件,从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两方面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高校可利用现有实验室,开设大量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等实验项目,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实验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探索创新,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习教学作为化工专业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过于单一、落后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瞬息万变的就业环境,必须积极的组织实习教学,建立高效与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通过人才输送等渠道加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构建优良育人环境。在我国高校教育领域,过去往往过分强调“教书”,而忽略了“育人”;过分强调“教学”,而忽略了“教育”。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高校毕业生很多时候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所学专业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缺乏应有的动手操作能力,或者所学知识与社会脱节,最终不得不背弃自己所学专业。西方教育在之前的发展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而中国目前这种情况则相当突出。我们如何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将可迁移性技能培养作为基础知识领域外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学生可迁移性技能是高校教育的必由之路。除了这些基础知识的培养外,更应该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学生可通过良好的素质进行自觉地学习与提升,很快适应未来的就业岗位与就业环境,这是高校未来人才的培养方向。在高校课程设置过程中,以专业知识为主线,以可迁移性技能培养为辅线,增加学生团队合作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精神和交流理解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社会与企业放心人才。

三、结语

篇3: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一、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技术的发展改变着教育的方式与内容。时下,网络技术、数字技术革新催生了便捷的网络、丰富的网络资源,这给了一般高校谋求发展的契机,即使是比较偏远的一般高校。要提高一般高校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培养质量,则亟需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吸收网络资源,比如网络公开课、海量的新闻与资讯信息等,紧跟学界发展、传媒业界动态,并启发学生充分利用新的传播工具,在新传播环境下分析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模式,由此弥补地域劣势和资源不足。网络资源更新与现实社会信息变化的同步性更能激发学生们对课堂学习、专业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笔者在课堂上经常引导学生们关注新闻的同时,留心节目、栏目的运作。比如2012年夏天热播的《中国好声音》,笔者就告诉学生们观看该节目、浏览与该节目有关的新闻时,多注意该节目的运作,特别是其在网上的运作,比如如何做营销,如何做节目包装等。比如,通过关注专家、学者等名人的微博,及时了解专家、学者们对某一事件的看法、态度,还可以通过私信的方式与之交流,这样就很好地突破了一般高校在师资和交流资源上的欠缺。

二、推进人文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目前,很多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着重讲授媒体应用技能等专业课程,比如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等。网络时代,也很注重新媒体应用技术课程的设置。强化专业课,过分追求技能,而忽视学生的人文学科基础,往往造成培养的学生“后劲”乏力,因此,业界有一种说法,不喜欢科班出身的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而倾向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高素质的新闻传播类人才不是从使用某种技能而来的,它不是一门技能科学。只教会学生们如何采集信息和表达信息,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作为新闻传播学教育来说,技巧的培养一年足以,剩下的时间是要培养学生们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学习一种文化精神,最重要的是对人文学科的学习。2012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对刚入校的2012级本科生教育将采取“2+2”的模式,培养学生具有跨学科的视野和思维,回应媒介变化对复合型新闻人才的需求。即本科第一、第二学年,学生可在经济学方向、社会学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方向中任选一个方向,并按上述4个方向的教学计划进行学习;第三、第四学年,按照新闻传播学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这种“厚积薄发”的人才培养方式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尤其是对一般高校可以借鉴此模式,在学生培养方案中,安排跨学科、跨专业课程,或者鼓励学生旁听、选修其他院系课程。

三、注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培养

当下,新闻业出现大量的道德失范事件,新闻业的最大危机是公信力危机,即公众对新闻业的态度。要解决受众对媒体的信任问题,除了媒体公司的高层需要开动脑筋,更应该从高校教育抓起。在学习阶段,除了技能之外,更要培养其新闻理想,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重在使学生明确新闻的真正价值所在,新闻道德规范如何。促使学生们开始非常严肃、慎重地思考新闻传播活动和职业生涯,即想要成为什么样的新闻工作者。作为记者,应该如何去认识这个世界并承担自己的责任?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内在兴趣和执着信念,建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可以增强新闻传播学专业毕业生对新闻业的认同,而不仅仅是将新闻职业看作是“求职谋生”的现实层面,从业后不以“新闻民工”自嘲。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培养也有助于克服新闻媒体对新闻专业学生的“不认同”,有的媒体甚至以不用新闻专业的毕业生为荣。社会转型期、媒体业的现实均迫切需要注重对学生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培养,方能规范媒体运作,以有效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失却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整个新闻学教育也就如海市蜃楼。

四、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均很强的学科,因此,新闻学课程要把实践经验引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有效地规避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包含三个方面。首先,引入案例教学法,即案例—理论—案例的教学模式。通过案例的剖析深入学习新闻传播理论,认识新闻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理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观察新闻传播实践,思考实际的能力,这对学生日后从事新闻传播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课堂训练。其次,传媒人士进课堂。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密苏里大学新闻写作教学模式与理念之一便是把一线记者、编辑的知识与经验带到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的课堂上,该大学要求所有讲授新闻业务的教师必须拥有媒体工作经历。再次,强化实习。密苏里新闻学院的教学理念之一是:学习新闻最好的方式是动手实践。其创建者沃尔特?威廉姆斯(Walter Williams)认为,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书本内容在现实中的作用,进而从实践中学习经验,也更能明确理论学习的方向,提高采写和编辑技能。为此,要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密切学校与实习基地的联系,科学规划集中实习,并充分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增加实习机会,帮助学生熟悉新闻工作程序,进而全面、深刻了解新闻工作基本规律。

五、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鉴于目前很多从事新闻传播类教学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常常使得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往往一味地介绍理论观点,课堂学习比较枯燥,学生接受的是死板、教条的理论。或者只讲历史上比较成功的案例,这不仅表现在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等核心的业务课程中,在与之相关的其他课程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这显然没有考虑到新闻实践的发展性。新闻传播学教育实践性非常强,它强调理论和观点的时代性,理论只能是一个总体的、宏观的框架,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新闻传播学教育既要学习新闻传播理论和过往的经验,更要认识当前的理论新发展和实践新动向。后者的最佳途径莫过于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科研,通过科研了解业界、学界动态,一方面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能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带到课堂上,使得教学案例和教学思想都具有时新性,增强新闻传播类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时代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新闻采写的原则、新闻业运作的规律,也能使学生在新闻教育的学习中保持对现实生活的敏感,后者是一个媒体从业者的首要素质。时代的发展,对一般高校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不断探寻新的发展道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笔者以上建议旨在探寻增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时代性、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希望具有可能性和可行性,能对我国一般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科学、良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它关乎中国未来的新闻人,关乎中国新闻业的未来,甚至也关乎中国的未来。

摘要:我国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供大于求的形势给一般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本文旨在探寻增强新闻传播学教育的时代性、理论联系实际的途径, 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人文性与专业性的统一、注重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培养、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倡导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方面的努力, 以期为一般高校新闻传播类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类人才,一般高校

参考文献

[1]童兵.中国高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发展三十年理论回顾与展望[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 (1) .

[2]侯迎忠, 赵志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 2003, (4) .

篇4:高校能源动力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关键词 能源动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6-0101-03

能源是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的动力之源,能源充分合理利用是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关键。能源问题是现今世界最为关注,与人们生活生产最为密切的问题之一。能源与环境问题是学生容易认知、常见和易于亲身体验的知识领域,在高校能源类课程逐步受到学生普遍关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逐渐备受关注。

1 前言

为了更好地同社会需求接轨,针对学生具备能力、课程设置要求、对培养人才队伍意见和建议等内容开展调查分析。本文在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艾普太阳能设备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山东核电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模式调研(部分调研结果详见图1)。

调研中发现,企业要求高等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创新开发能力、学习能力、系统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针对近几年毕业生工作情况,发现共存的一些问题,即:盲目自信、眼高手低;基础不扎实,眼界不够宽,动手能力差。

为了培养更优秀、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根据调研建议,结合人才需求情况和高校能源与动力人才培养需求,本文对能源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从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即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意识和能源意识教育。

2 研究方法

教学模式改革 通过积累和总结教学经验,形成一套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主要体现为:

1)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渗透工程意识(视频、图片、动画),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能力;

2)课堂精讲、讨论与学生自学三位一体相结合,并采用换位教学法和最后5分钟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被动式教学转变为主动式教学,同时促进其对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分析问题所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开展主题式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科研组织能力,发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强化双语教学,使学生学习的外语应用于工程实际,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为查阅国外相关专业文献奠定良好基础;

5)采用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工程技能相结合的系统教学模式;

6)开展“课程小论文活动”,鼓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发现问题自拟题目,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一种能够培养“三种能力”的有效活动;

7)国内外客座教授课程专题讲座,汲取国外先进科技知识,实现与国际化接轨,培养综合能力;

8)结合课程教学要点,开展课后辩论赛,在辩论中锻炼学生全方位地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建立合理的考试制度,鼓励学生挑战自己、挑战困难。

教学当中渗透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出的“课程小论文”“换位教学法”“最后5分钟教学”“课后辩论赛”“挑战式考试”等多种教学方法,可强化视频直接感知能源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在切身体会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由于能源问题和其他学科问题的共性,基于能源类课程所产生的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可以被其他学科所借鉴,为培养完整知识体系的人才做铺垫。

建立具有系统特色的能源课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的教学能从工程实践的整体角度综合讲授能源应用过程中的各种理论基础,达到条理清晰、思路开阔、突出重点。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消除以往单调的、一刀切的知识能力评价体系弊端。通过能源类课程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全面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工程技能;其先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可以进一步推广至工科类课程的全面改革中,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本文从课堂讲授到课后实践等多个环节的教学内容中,拟采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新式教学模式、合理的考核制度等,提高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其创新实践能力,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从能源类课程出发,研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方式,提出在课程体系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三个着眼点,即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开放性、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和自设性实验以及实践基地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见图2)。在实验环节中,面向学生开设自创性实验,由学生独立查阅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实验内容,完成实验项目,促使学生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课程实践基地,配合教学内容进行实践,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节能意识、工程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和参加大学生能源领域的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通过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申报,锻炼学生在能源领域的科研能力,熟悉和掌握科研思路,综合应用能源课程中的相关理论知识。

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把学生从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精神、创新学习意识、创新学习思维、创新学习方法和技巧,使学生由“学会”转向“会学”,再到“创造学”,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与“创”。全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改革创新在教学效果方面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能力培养目标:工学部相关专业的学生牢固地掌握能源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效地促进课程知识迁移,改进训练思维方法,提高问题意识,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应用能源类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践中的能源利用优化和决策问题;形成各种团队申请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能独立完成相关项目和学术论文的发表。

工程意识和能源意识培养 教学模式的改进将通过课程小论文(详见图3)来培养学生提出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主题讨论式教学、辩论赛、换位教学等活动来提高学生分析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强能源课程基础体系中的工程热力学、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三大能源热工类课程集群融合[1-2],在加强学生能源意识的同时,拓展学生基础知识结构,利用课程的学科间交叉,深化学生培养的能源创新实践能力。在实践环节培养过程中,抓好、抓实学生在实习和社会实践期间的各项任务,不能因担心学生出事情,怕承担责任,而放弃或弱化实践教学环节,多给学生接触工程实践的机会,提高工程意识。

3 结论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代接轨,培养的学生应该由读死书、死读书而学会的模式,转变为会读书、会学习的模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展开各种教学与实践活动,完全可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掌握基本理论、具备综合技能和工程实践概念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华自强,张忠进,高青.工程热力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篇5: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已成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历史性机遇(《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切实把中医药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并积极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成为我国中医药目前发展阶段的重要命题。而中医药的现代化及国际化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甚至可以说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除了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外,复合型管理人才也是当下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组成。加快培养兼备中医药知识和文化素养、中医药产业综合管理素养、国际化管理思维与能力的高复合、高素质、跨国管理人才,对提高国内中医药产业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更是推动中医药走出国门、在各国得到良好发展的关键因素。

中医药高校为中医药及其国际化发展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研发创新人才和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重要人力支持与保障。现阶段在我国政策支持与引导、中医药高校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医药传承及创新的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及其教学模式已逐步进入成熟阶段,但对中医药管理人才的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中医药高校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与此同时,中医药在我国的战略性地位显著提升,中药产业及其国际化发展正在进入白炽化阶段。无论国家层面的中医药事业机构,还是中药产业中的各大企业组织,对中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都骤然增加,这对中医药高校管理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及培养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我国教学改革深化与中药国际化发展需求上升的双重背景,探讨中医药高校如何创新中药国际化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以切实为推动中药产业及其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与智库支持,服务于我国中医药发展战略。

篇6: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摘要:利用在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广西高职院校高等教育重点学校的建设和教育管理对于中国高职院校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通过发达省份和发达国家的人才培训和教育发展中成功的经验分析。对国内外人才交流市场的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 题分析,找出适合广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高效、快速和高质量培训和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人才;教育;复合式;模式

1、广西高职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

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明化素质,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有它自身的实际特点,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思想观念正趋于成熟的定型化的学生,这些学生在高校会度过自己人生的关键时期,步入社会。

这些学生单纯、敏感、自卑、可塑性极强,针对这些特点,我们的思想道德工作必须注意两个方面,思想教育的全面性和实效性。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不仅反映在校内教育上而且理应延伸在社会上,这才是高职院校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之处,这才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有效地。我们要做到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保证理论教育的扎实、坚定,而且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判断能力,使其有坚定的理论武器,又具备辩证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成长,走进社会。高职院校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塑造,同时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即学生德才兼备。我们的教育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自然的、很快的意识到我们教育体系的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的目标。所以要打破文理界限,鼓励学术相容边沿学科,建立综合性大学在各高职院校中蔚然成风。这足以说明,在纠正学生知识结构的偏科、畸形,从而适应适合要求。培养综合型人才方面,各高职院校纷纷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例如:复旦大学敢于破除陈规,采取一、二年级不分专业的方式,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能力跨系,甚可以跨级,自由选择听课,而后再定专业。这一种把选择权下放学生的方式即注意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即合理,又赋于创新精神。虽然这些教育内容和体系方面的改革比较零散,但他还只是一种尝试。但毕竟显示出教育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重视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合理知识结构的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这是我们育才观的一大进步,不但如此,许多高职院校还同时培养学生吸收多方向知识能力,从根本上保证学生占有知识的质量和数量。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是会学习的人,这种学习能力能够是他们及时弥补知识体系不足,不断增加新知识的积累,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水平,致力于这种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反映了人才观念的成熟。

现代高职院校的高等教育的建设研究:教育以人为本,解放思想,面向成人的高职高专教育发展和普通的教育零距离,与国际教育接轨。坚持改革开放,以广西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教育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以成人培养为高校的根本任务和以高等教育高职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为重点,全面推进新教育不断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2、广西高职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进程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如何使东南亚各国民族适应中国文化,接受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因此:

①广西高职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

②建立高职院校教育“文化与信仰的教育”。③培养高院校管理人才战略部署。

④营造良好的教育投资环境,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现代化教育的进程。

⑤为广西高职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促进发展交流与合作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言论环境而不懈努力。

为了配合新世纪广西高职院校管理类人才的教育改革工程项目立项,确定申报的重点范围:

①首先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学习外国先进教育的经验,综合国力,解放思想,开拓新的领域拓开创新理论,在普通高校的基础下,进行放开人才教育与培训的普及性和教育性,使全国人民的思想素质、知识理念不断提高与前进。因此,借助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培养战略为契机,进行有目的地进行广西高职院校管理专人才的培训教育,探讨广西高职院校管理专人才教育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开发、培养战略上的研究,在这高点上发掘优秀人才。

②依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培养形成火热的契机,我们结合论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专业优化设计,而进行人才培训模式的研究。高职教育的专业设计及专业课程的设计是关系到高职人才的辈出,它是一个高职教育成长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高职院校管理专人才教育的大熔炉。经过锻炼,铸造高职院校管理专人才教育更加完美、更加完善。

③利用广西成人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的研究来规范、理顺、完善、调整高职教育学院的制度、法规、法制、章程。

从高职高校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其实是对教师、教务人员的评估,使学员对自己有正确的,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完美要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分析能力、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与解决能力,具有创新能力的四种能力的培养模式。除此外,还要尊重师表,刻苦专研、遵纪守法,做一个有社会觉悟的公民。具备有上述的能力对教师、教育人员的评估才有正确性和评估工程的准确性。高职院校教育一大特色即是把它办成有模范性、示范性的成人高校。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成经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对口支援社会,使高职教育与周边省份、国家的地区际协作人才培养的模式探讨,适应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体系,进行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的模式研究与实践。还通过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和某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的研究与实践。为了加大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力度,深化我区高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教育方针,与时俱进,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为重点,全面推行创新教育,不断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广西高职院校管理专人才的教育的建设是直接关系到社会环境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接班人的重大工程,因此,搞好广西高职院校高等教育重点学校的建设就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3、广西高职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的拔出

广西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工程“十一五”规划申报的重点领域和范围课题内容,它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是:利用中国优势与东盟各国自由贸易区域的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的特点,为加快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资源和产业发展,加快东盟各国工业化进程和旅游在国际上的盛名,而成为了我国与这些周边国家的重要经济产业。

自由贸易区的高职高等教育重点学校的建设的现实问题是:由于东南亚各国民族众多,长期受到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宗教文化等强烈影响,所以其文化多种多样。目前摆在我们前面的现实问题是如何使东南亚各国民族适应中国文化,接受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因此广西高职院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在于:广西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中国与东盟“文化与信仰的教育”。培养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交流合作平台成功举办打造优良的.社会环境和言论环境而不懈努力。

为了配合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确定申报的重点范围:

①首先根据中国的国情结合学习外国先进教育的经验,综合国力,解放思想,开拓新的创新理念,在普通高校教育的基础下,进行放开人才教育与培训的普及性和教育性,使全国人民的思想素质、知识理念不断提高与前进。因此借助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培养战略的契机,进行有目的的广西高职院校管理专人才培训教育,探讨广西高职院校管理人才教育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开发、培养战略上的研究,在这亮点上发掘优质人才。

②依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人才培养形成火热的机会,我们结合论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专业优化设计,而进行人才培训模式的研究。成人教育的专业设计及专业课程的设计是关系到成人人才辈出,它是一个广西高职院校管理专业人才教育成长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成人教育的大熔炉。经过锻炼,铸造使广西高职院校管理专人才教育更加完美、更加完善。

③利用广西高职院校管理专业人才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研究来规范、理顺、完善、调整,成人教育学院的制度、法规、法制、章程。广西高职院校管理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研究,其实是对教师、教务人员的评估,使学员对自己有正确看法,对教师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如何把评估工作进行到底?如何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对学生对教师都要平均看待。我们要把成人学生培养成为自强、自信、自立、自爱,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贡献能力的“四种能力”的培育模式。

篇7: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二、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

第一,培养方式全面化。在最近几年中由于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得比较快速,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培养人才方面也从学术性硕士延伸到了工程硕士方向。所以,高校也应该与时代接轨,在研究生培养方面不但要与时代发展向结合,还应从自身出发,结合实际,制定出一套及科学又合理的培养机制,并对研究生的质量保障系统进行优化和健全,提高导师的师资力量和水平,以便于可以更好地培养出与时代接轨且能力较强的研究生。由于高校在专业课程方面设置的各有不同,所以应对研究生类别进行分类,为研究生制定专业性的培养模式,与导师相结合,从而让研究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还应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对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为研究生以后的发展开发出更广阔的空间。第二,培养模式体系化。健全的运行体系可以为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提供最有效、最基础的保证,它是教育网络管理化实施的关键。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人们可以将职能职责进行划分,一般情况下都分为四级,分别为校级、院级、实验室级、导师级,每一级的分工一定要明确,职责的划分一定要清晰,这样能够减少工作的重叠,提高工作效率和研究生教学指导效果。另外,每一级之间要能互相交流和沟通,及时地传递信息和讨论对策,这样才能够将学校的管理进行串联,最后形成网状式的格局。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为了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有更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以后选择了读研,这就使得高校研究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地扩增。如果高校想要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地培养研究生的各项能力,就必须要不断地改革,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勇于创新,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有特色的管理模式。要提高实践能力,及时地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对于研究生来说,一定要实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要让他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从而提高研究生的整体能力以及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梁传杰,葛文胜,符策。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0):20—25。

[2]谭晓梅。关于高校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8(23):118—119。

[3]张敏,王春燕。高校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02):112—113。

[4]李东平,刘敏。激励机制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J]。消费导刊,2009(12):138。

篇8: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一、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办学特点

工科院校是以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为原理, 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专门从事工科教学的学校。工科院校的管理类专业是在学校为了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在发展初期追求规模扩张的大背景下逐步开设的[1]。因此, 在工科院校中开设管理类专业, 对于培养具备管理知识和一定工科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具有明显的优势。可见, 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办学特点既是构建工科院校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也是高等教育适应时代变化的发展要求。在此条件下, 于工科院校中设立“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区”, 有助于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二、工科院校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构建

1. 构建依据:培养目标定位。

依托工科院校背景优势, 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 有意识、有组织、有导向地着重培养学生“三个能力” (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 , 强化学生“两个意识” (创新意识、实用意识) , 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坚实的管理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工科技术知识, 具备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2. 构建思路:培养模式改革。

工科院校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区的构建体现了“知识、素质、能力”的综合培养和适应先进制造业人才需求的专业特色, 从教学和管理两大方面体现实验区的构建思路:在理论教学上, 优化专业知识模块, 依托工科院校深厚的工科底蕴, 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在实践教学上, 开辟多渠道、多形式的实习和实践模式,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实践教学内容和丰富实践教学手段。在管理上, 搭建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并建立“双向型”师资队伍;搭建“知识+能力”为核心的多维考核评价体系。

3. 构建方案:培养模式探索。

(1) 面向先进制造业的管理人才需求, 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实验区努力探索在珠三角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环境下, 先进制造业对管理人才需求的特点, 坚持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本中心, 将实验区的培养目标设置为以管工融合的教育理念为特色,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创新和应用能力。 (2) 依托工科院校深厚的工科底蕴, 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依托工科院校深厚的工科底蕴, 实验区坚持管理理论与工科知识相融合, 注重管理与工科教学模块的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与渗透, 构建知识、实训与实践“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3) 引入新的教学方法, 搭建“主动学”的多维教学方法体系。实验区引入交互式、讨论式和体验式等新的教学方法, 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自主性和创造性, 促使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下由“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 (4) 借助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 打造“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区充分挖掘社会资源, 积极与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建立合作关系, 借助产学研合作的战略联盟, 通过学校与企业相互渗透,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 打造开放式、互动式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基地。 (5) 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建立“双向型”师资队伍。在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 实验区一方面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管理人员参与教学活动;另一方面, 有计划的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通过加强教师之间、教师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交流, 建立包括在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在职人员的“双向型”师资队伍。 (6) 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搭建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实验区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 在校内由教学督导听课、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学生期末评教等多个渠道收集信息, 掌握教学各环节的质量动态;在校外向历届校友、各类用人单位和组织等开展调查, 收集毕业生就业去向、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信息, 以及对实验区办学目标、方向、模式与质量等的意见和建议, 搭建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

三、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区的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

1. 培养良好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

工科院校通过“管工融合”教育理念, 将管理知识与工科知识融合, 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由简到繁, 逐步形成的创新教学氛围和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 同时,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有益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

2. 培养扎实的综合理论应用能力。

管工融合导向下的教学体系, 既使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获取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同时, 交叉学科知识的广泛学习, 又使学生提升了综合知识学习能力和理论创新能力。从知识结构上看, 管工融合教学体系在工科院校的运用, 有助于学生综合理论运用能力的提升, 使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和坚实的管理基础, 又具有一定的工科知识;既具备生产运营、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又了解有关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3. 培养突出的综合职业素养。

为企业培养各级管理人才是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但行业较强的实践性以及此前单纯的管理类知识的学习, 使得管理类本科专业毕业生往往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如管理类中工商管理类的毕业生会因技术背景和管理经验不足受到就业竞争冲击[2]。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使得学生的职业道德得到了培育, 职业技能得到了提升, 职业意识得到了强化, 实现了就业的“高位对接”。

作为一项尚在探索中的系统性工程, 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区的人才模式改革将是一项以广泛调研与深入研究为基础, 渗进“管工融合”教育理念, 需要重点突破和逐步推进的实践性工作。实验区从教学和管理两大方面体现实验区构建思路并构建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达到预期人才培养效果, 即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 为相关高校提炼出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需要从多角度深入剖析、精心设计、协同共进并实践探索的系统性工程。依托工科院校管理类专业的办学特点, 注重管理知识、方法、能力与工科知识交叉渗透, 工科院校可建立管工融合管理类人才培养实验区, 强化学生的跨学科知识重组能力、综合理论运用能力及综合职业素养, 为先进制造业输送高素质人才, 为一般工科院校管理类人才培养提供了改革思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管工融合,工科院校,制造业

参考文献

[1]磨玉峰, 王文辉.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 :224-225.

篇9:高校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研究论文

关键词:大类招生 电气信息类 培养模式

一、高校实施大类招生的目的和意义

1.顺应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欧美一些国家的大学本科阶段前3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全部学习基础课程,在高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再选择所学专业,而且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院系甚至学校,可以实现更广泛的通才教育。这些都促进了学科之间的横向交叉和渗透,专业之间的界线逐渐淡化,理工结合、文理结合、人文结合。而大类培养模式刚好能够加强基础课程学习,改善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的状况。

2.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在传统人才的要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以专业为核心的录取、培养模式,容易造成学生一方面知识面过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差,灵活应变能力弱;而大类培养使学生成为不仅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是厚基础、宽口径、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扩展知识领域的潜力和适应社会多变环境的复合型人才。

3.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和刚性化的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创新能力培养。过早进入专业学习,所学知识过专、过窄,容易造成认识能力及动手能力的片面;而大类培养更加人性化,更加尊重学生自己的志向,提供了有可能重新做选择的机会,一般学生在低年级时学得多是通识基础课程,主要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加深学生的基础能力,使学生寻找到自身的兴趣特长,更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它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同等的机会和条件,对学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自身出发选择专业,增加了以后工作与兴趣、专业的契合度。

二、大类培养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如何解决学生专业不定性与专业设置相对稳定性的矛盾。虽然按大类招生时,大类内的专业已基本确定,但在专业选择时,学生有在大类内选择专业的自由性,他们所选的专业又易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必须在学生进行专业选择的前半年时,对专业选择进行一次预测,即充分考虑影响学生选择专业的各大因素,并对学生进行专业选择摸底调查,从而取得一些较可靠的数据,以指导学校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建设,特别是一些专业条件相对薄弱而学生流向可能比较大的专业,要加以重点建设。同时,在学生专业选择时,学校还应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教学资源,做一些必要的指导和引导工作,以减少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

2.如何缓解大类内“冷、热”专业间不平衡的矛盾。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是非常重要的,可以着重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专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方式,多方面、多角度的向学生介绍专业内容及专业发展方向。学生有足够长的时间、足够多的渠道了解到各专业之间的差别,再结合自身实际,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二是平均学分绩的作用使一部分学生意识到不能随大流,而是需进行整体优势劣势分析、权衡利弊后再作理性选择;三是学院政策引导,学院根据各专业发展实际状况,提前做出预案,因为即使是强势学科,资源不足也将成为障碍,因此需限定专业人数。

3.大类招生的专业方向不宜过多。强化基础,必定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专业教育,但也不能过度淡化专业教育,毕竟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必要的专业知识是学生服务于社会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精炼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采取网络化立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宽知识的基础之上不降低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三、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我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电气信息类实施大类招生,运行2+2大类招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按大类教学计划进行培养,前2年,加强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拓宽专业基础,适度交叉、整合相关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后2年,学生在完成第一阶段教学任务后,掌握了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可根据本人志愿和在校平均学分绩选择专业进行专业学习。我校电气信息类招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在此基础上我院构建了电气信息大类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平台,该平台打通了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专业前2年的教学体系,重新制订大类培养方案,形成了统一的培养体系。通识教育平台由工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和部分学科基础课程平台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系列课程。由于信息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有很强的运用数学工具和计算机语言工具的能力。因此,在课程设置和课时比例上要充分考虑,使学生在该阶段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科专业平台由各专业的专业课程组成。信息学科具有知识更新快的特点,采用传统的灌注式课堂传授的教学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老师必须了解该学科的前沿,用启发式提纲式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该学科领域的主要框架,引导学生在该框架下自主的学习。实践教学体系平台由实习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课程设计等组成。如何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大多依附于理论教学,且教学分散,简单重复的内容多,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等不利于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现象?我们在课程体系中突出实践教学,采用整合实验内容,在实践教学模块中分层进行,辅助计算机仿真实验等。开放专业实验平台由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组成,由于大类招生后,加重了基础理论的培养力度,势必会对专业课程造成影响,因此,除了专业教师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放式课程网站、课堂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方式外,实施开放专业实验室是一种重要的弥补手段,由于仅靠课程实验是远不能满足学生科技创新的要求的,开放专业实验室使学生产生专业学习兴趣,自主探索该领域的专业知识,达到自主学习、开拓创新思维、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类培养体现了科学技术发展、学科交叉和渗透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突出了适应性强、专业口径宽、综合能力强和整体素质高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平台、学科专业平台、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开放实验平台”的教学体系,可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贯通,实现多规格、多层次、个性化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参考文献:

[1]樊立萍.按大类招生的独立学院电气信息类学科平台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2]宋万干,朱昌杰.我校电气信息类大类招生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7).

[3]卢燕.论高等教育大类招生培养模式的必然性[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21(1).

[4]屈华昌,陈小虎,刘化君,等.电气信息与电子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4).

[5]武明虎,廖冬初,吴铁洲,牟悦.按大类招生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5).

上一篇:工勤人员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土地规还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