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时代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2022-11-15

教务管理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一支素质高、效能高、成熟稳定的教务管理队伍, 是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高校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特别是进入信息时代之后,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各类管理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 信息量急剧增加, 也给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尽快适应信息时代的新形势, 逐步实现管理思想先进化, 管理体制合理化, 管理人才现代化, 管理方法科学化, 管理手段自动化, 对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教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涉及的内容广泛, 主要有:招生录取, 学籍注册, 教学计划管理, 课程设置管理, 精品课程建设, 考试和成绩管理, 教材管理, 教学工作评价, 毕业管理等。此项工作繁杂, 工作量大, 各类信息众多, 而且时效性、准确性要求都很高, 工作过程复杂性和信息处理及时性地矛盾十分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近年来, 各高校普遍开发和应用了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通过计算机处理各类教务管理信息, 使大量的、复杂的教务管理信息得以准确、及时的处理, 并充分加以利用, 力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自动化。

2 信息时代下教务管理的新特点

传统的教务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人工方式来记录和管理各种教务信息, 效率低, 数据没有共享, 工作量巨大。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以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为代表的计算机信息软件已经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信息化的不断深化和远程教育等多种新型教育模式的出现, 也给高校教务人员带来了许多新课题和新要求。

首先,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信息存储、检索、分析等数据处理能力不断增强, 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提高, 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那种依赖纸和笔的信息处理模式。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 使教务管理工作彻底摆脱了原先那种翻本子、查档案的工作模式, 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也要求教务人员在熟悉本岗位业务的同时, 也要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

其次, 网络技术特别是因特网的广泛应用, 与教务管理相关的招生、教务、学务、教材等信息都能很方便地通过网络查询和了解, 既方便了教务人员, 也大大方便了广大的学生和家长。但由于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 真假参杂, 这就要求教务人员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如何有效保证各类数据的安全保密, 防止破坏和恶意篡改已经成为摆在广大高校教务人员面前的新课题。

此外, 信息时代也催生了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这些新教育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充分发挥网络的便利性, 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新教育模式的出现, 要求高校的教务管理工作必须进行改革, 以顺应现代新型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

3 顺应时代发展, 不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近年来,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在高校得到了广泛应用, 实现了教务管理信息存储和处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 有效提高了工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 教务数据的规范化和集中管理, 也最大程度实现了信息共享, 满足各部门统计、查询需求, 切实提高整体绩效。

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对高校教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教务人员必须改变以往认为教务管理工作只是日常事务性工作, 技术含量不高的错误思想, 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身素质培养, 以适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以及信息化社会对教务管理发展的要求。

3.1 注重职业道德教育, 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培养

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气质, 是教务人员做好工作的根本;爱岗敬业是教务人员的基本素质。教务管理工作是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管理工作, 即有教学计划、教学文件、教学制度等静态管理工作, 又有调课、考试等动态管理工作, 横向要与各处 (科) 室密切配合, 纵向要与教师、辅导员等协同工作。

教务人员作为组织、指挥、协调教学活动的调度者, 应该不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培养协作的精神, 锻炼自身的管理和协调能力, 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 自觉做好学校、院系与教师、学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3.2 加强业务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教务管理工作在整个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 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作用。近几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各类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加上教学工作评估的广泛推进, 高校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信息也迅速增加, 对信息处理的时效性要求以及管理过程的复杂程度都大大提高。只有对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充分加以利用, 才能使大量的、复杂的管理信息得以准确、及时的处理,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

因此, 教务管理人员一方面要有精湛的业务素质, 要熟悉和掌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还应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数据库。教务人员只有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务管理工作, 跟上高校快速发展的步伐。

3.3 加强培训和交流, 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培养

目前, 各高校教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知识结构单一, 习惯于传统管理操作模式, 运用计算机处理教务管理事务的能力不强等问题依然突出, 致使高校不惜重金研制或购买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等应用软件没能完全发挥作用, 难以适应网络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对教务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加强高校教务人员在职教育及多种形式的培训, 培养教务管理人员创新工作方法, 适应新形势的能力,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例如, 定期组织工作交流会, 开展教务管理岗位培训, 举办各类研修班等, 使教务人员能够熟练应用现代管理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处理日常教学管理事务, 推陈出新, 创新工作, 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新要求。

总之, 教育信息化发展和不断出现的新型教育模式, 都对高校的教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根据信息时代的新形势、新要求, 从职业道德教育, 协调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不断努力, 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务管理队伍, 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学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摘要: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对稳定教学秩序, 提高教学工作水平和教育质量等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信息时代下教务管理工作的新特点, 围绕教务管理信息化、现代化、自动化的新要求, 提出从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协调能力、综合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入手, 全面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以适应信息时代下的高校教学管理新形势。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参考文献

[1] 程国平.管理学原理[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2.

[2] 陆军民, 等.浅谈高校教务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教学, 200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