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学习阶段

2024-05-01

钢琴学习阶段(精选8篇)

篇1:钢琴学习阶段

钢琴阶段学习目标

1、入门阶段

美国钢琴家汤普森所编的《汤普森浅易钢琴教程》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启蒙教材。此教材识谱路子好,从中央C出发,高低音谱表同时学习,学生不走弯路,学得快。第1册弹完时学生已学会了中央C附近的9个音,掌握了3种时值的常用音符,3种常见休止符,3种常见节拍。教材图文并茂,形象生动,很受儿童喜欢。第1册应从断奏开始,第2册部分曲子可让学生试着用连奏,这样到第3册讲连奏时就不陌生了,也更容易弹好。此教材也存在不足,如没有手型、断奏等基本训练,弹奏方法讲的不多,需要教师进行补充。一般从零开始的学生在每次练琴前应进行断奏训练,这样有助于手臂及全身的放松。

4、5册难度伸展过快,个别曲子手指跨度大,针对流畅练习少的情况,可补充《拜厄》或与之相当的其他教材。进步快的还可以省去3、4、5册。进入《车尔尼》之前这段时间称为“入门时期”,大约需要半年左右。相当于考级的1—2级。入门时期的教学目的是调动兴趣,学会识谱,掌握基本的弹奏方法,身心放松地进行演奏,养成正确的读谱与练琴习惯入门时期上课周期不宜太长,最好每周上两次课,进入《拜厄》时,前面部分每周要学习5条以上。

2、初级阶段

《车尔尼》599、849、299前部及其他作曲家的练习曲,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与赋格》、《创意曲》前部,《小奏鸣曲》,《哈农练指法》以及各类中外乐曲等,相当于考级的2—7级,大约需要2—3年,这时期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手指训练,声部训练,理解与表现音乐,懂得一些作者,作品等方面的知识,这里要注意几个误区:误区1:将《车尔尼》当作主要教材,不弹或少弹复调作品,《车尔尼》教材有其很大的优越性,也有音乐形象单调、缺乏系统性、技术训练不全面等一些弊端。学生要接触广泛的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技术训练。误区2: 忽视音阶,琶音的训练。音阶、琶音作为重要的基本练习,应该贯穿这时期的始终。学习新的音阶和琶音时,建议让学生先单手练一个八度,熟悉音位,再进行双手合练或单手两个八度,最后双手三到四个八度的练习。误区3:不记谱。视奏与记谱是一对矛盾,单纯重视某一方面都是不对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钢琴教学重视视奏忽视记谱,所以现在的许多考级和比赛都要求背谱。

3、中级阶段

《车尔尼》299,740,《克列门蒂练习曲》,《克拉莫练习曲》,《莫斯柯夫斯基练习曲》,巴洛克时期,如巴赫、亨得尔的作品等,古典作品,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的作品,浪漫派作品,如肖邦、苏伯特、门德尔松等的作品,以及印象派,民族乐派的作品等,约相当于考级的7—10级,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巩固前一时期的手指训练与声部训练,了解音乐史,欣赏更多的作品,学习一定的和声知识,背奏、精练一定量的作品。

4、高级阶段

考过了10 级之后,钢琴学习进入高级时期,主要教学内容是以上作曲家的高级作品、大型作品。这时期的教学目的是精练及背奏大量的作品,掌握作品的精髓,并学会作品分析,作品创作等。

篇2:钢琴学习阶段

学习钢琴如何在初级阶段打好基础?

在学习钢琴初级阶段,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否则回影响今后的学习。

A:有一个好的手型。一个良好的、匀称的、坚实的手型是第一位重要的,没有好的手型则影响手指,导致声音不清晰,运动不受控制。

B:指尖的站立。首先使每个手指、每次触键、每个声音保持稳定,才有可能匀称的跑动。先要学会“站”,才能一点一点的使速度提起来,跑得动,跑得匀,跑得快。站不稳就跑,必然“左右摇晃”,声音不清晰,手指不均匀。

C:逐步训练手指的力量。儿童手指生来软弱,不经过一定的训练,必然会瘪下去。一定要使每个关节挺起来,当然不要一下子用力太多,会导致动作僵硬。先加能够支撑的力量,再逐步加量,逐步使手指能力有力起来。

D:养成手指每个动作都要正确、明确、准确、精确的好习惯。只有动作清晰,声音才会清晰。不要过分追求速度。在动作清楚的前提下,逐步加快速度。

篇3:初级钢琴学习阶段中练习曲的学习

1 确定目的, 选择适当的练习曲

练习曲的数量是很丰富的, 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供学生学习和演奏的作品, 应该说每一首练习曲都有着自身的特点, 具体的根据学生的技术特点, 找出最弱的技术环节, 然后还要仔细的考虑哪首练习曲是针对这样的情况的, 找出关键技术部位, 分手分声部, 整体加重点:数目众多的练习曲全部学习不可能也绝对没有必要, 当选定了自己需要的练习曲后, 很多学生在初步掌握了以后只是一遍一遍的反复弹奏, 但总也达不到预期目的, 时间长了以后, 大脑思维呆滞, 失去练习的愿望和兴趣。原因就在于缺乏重点的练习。对于技术而言并不是每个句子都需要不断重复的。首先要确定学习的要点, 找到关键的片段, 找到曲子中相同的技术类型, 搞清楚难点之所在, 才能对症下药。有时一首练习曲的某个句子, 或一个声部的某个片段具有该曲典型的代表性, 对学生而言是技术难点所在, 那么就需要分手分声部, 对这些片段进行仔细分析和反复的练习, 这样才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体练习的缺点在于整体弹奏时难点之间的时间过长, 注意力分配给左右手及不同的声部, 使大脑和肌肉的记忆对练习的重点相对淡薄, 影响练习效果, 而重点片段的练习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 也就是说从最小的技术单位开始练起, 有时只是一两个音, 逐步再把点与点和声部之间连接起来, 但要保证在一定的时间内足够数量的重复, 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足够的训练, 尤其是对于相对最弱的地方。一般来说, 技术片段的难度和需要练习的时间成正比, 个别重点片段练习的时间应该多于整体练习的时间。

2 紧密结合音乐形象的要求。

任何一串音符都具有一定的音乐形象, 或欢快, 或忧伤等等, 甚至无法言表, (其实大部分音乐是很难言表的, 甚至看法不同) , 练习曲当然也不例外, 只是其音乐形象相对简单, 但也有很复杂的, 尤其是像肖邦, 李斯特, 拉赫, 德彪西等人的那些伟大的作品。其实就算是一串简单的音阶, 也会随着音乐形象的不同而需要速度, 力度, 奏法等的改变。脱离了音乐形象的要求, 练习将变成空洞的手指运动, 就像一匹脱缰的马, 失去了方向。可是无论如何, 手指还是会得到一些生理上的锻炼, 但这一定不是最佳的方法, 得不到最佳的效果。因此提前在自己心中树立想要达到的音响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能力, 那么这时实现目标的愿望将导致我们自身的生理上的协调性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来实现复杂的演奏效果的愿望, 每一个手指在演奏意识的帮助下会尽最大可能的去实现音乐的愿望。这种实现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技术训练, 因为我们技术训练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音乐的目的。在这种过程当中, 心理的要求和物理的运动结合成为演奏的艺术。

3 到底应该练多慢?

首先我们知道慢练的效果是大家肯定的, 但经常听到有学生说, 我已经慢练了, 为什么还是练不好?我想问题可能是在慢练时到底我们应该练多慢?慢练首先是为了要达到某些既定的目的, 也就是说在慢练之前在脑子里应该已经有了练习的意图, 那么在练习时大脑飞快的工作, 那些意图将控制我们手指的运动, 例如穿指时手指的准备动作等等。手指的慢是为了使大脑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 做判断和下命令。但我们知道有些学生在慢练时大脑缺乏积极的工作, 手指虽缓慢的运动, 但大脑的工作速度更慢, 缺少思维的控制, 使技术的动作的要求不到位, 也就是教师常说的脑在手后, 这样的练习当然效果不佳。到底应该练多慢?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绝对的, 对不同的人来说也是不同的。鉴别它的标准应该是大脑是否能够及时的工作, 并且积极和有效的去控制手指, 使手指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来得及并且顺利的完成思维的意图, 即所谓的手在脑后。因此慢练的速度是相对的, 在不同的练习阶段是有变化的, 也就是说一首曲子在由陌生到熟悉, 由慢到快的不同阶段的练习当中应该时刻遵循这一原则。

4 应充分理解快慢结合并尽量追求应有的力度和速度。

每一首练习曲的创作都包含着作曲家的意图, 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去达到曲子上所标记的各种要求, 如果一个学生把299弹的非常慢, 那么他就很难达到应有的练习效果。力度的要求也是一样, 不同的力度和速度势必要求在弹奏中运用不同的生理状态, 对它们的追求将最大促进生理运动机能的发展。当然也不能脱离正确演奏方法的前提, 不能盲目的为了快和响而使生理和心理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 需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在放松的前提下, 才有可能顺利的不断发展运动的机能。那么如何掌握这种正确的尺度呢?这就需要运用快慢结合的方法, (关于慢练的要求在上一点中做过介绍) 在慢练的时候要细心的体会正确的放松的演奏状态, 尽量做到每一个技术动作的要领, 使自己能够很自然的达到要求, 当加快速度或加大力度的时候, 很重要的是自己要能够检验出来自身的演奏状态是否有所改变, 动作是否变形。只有做到状态的稳定才是保证练习质量的前提。

5 是不是练习曲学习的越多越好?

有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学习了非常多的练习曲, 但却未见到有太大的进步, 那是因为他做了太多的重复, 有一些练习曲的基本性质是相同的, 那就不必每条都弹, 毕竟练习曲的学习只是技术练习的一种手段, 而不是我们学习音乐的目的。很遗憾的是目前在我国中小城市的业余钢琴教学当中, 这种情况尤为多见。花费很多时间去视谱, 不如集中精力攻克某一难点, 问题真正解决后再弹其他曲子相同的技术类型时, 自然水到渠成。整本整本的挨条弹效果未必最好, 即使某些曲集可以全弹也不一定非要按顺序。如能在有经验的老师的指导下, 选择其中的一些比较适合自己的曲子, 按照合理的进度脚踏实地, 认认真真的去学习, 必有所获。

6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练习二字本身就含有温习的意义, 我想任何一门学科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都需要不断的巩固已有的知识, 从而去更好的接受新的东西。钢琴的学习自然也不例外, 但在业余钢琴的学习中最常见的就是学完一条丢一条, 失去了很多巩固提高的机会, 真是非常的可惜。在钢琴演奏的技术当中, 任何的一种能力的要求都是无止境的, 有时我们可以听到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音阶, 在某些钢琴家的手中都好象完全变成了另外一种声音, 那么富有表情。这些基本技术的能力都是需要永远去追求的, 这也是很多钢琴家每天都要弹一些针对自己技术状况的基本练习的原因。作为初学者应该每天或定期抽出一些时间来练习某些已经学习接触过的技术类型, 不需要太多时间, 但要具有目的性, 尤其在阶段性的学习当中更为重要。比如说在基本完

课改后语文课课堂问与答

陈文善

(玉林市玉州区城北二中广西玉林537000)

在我们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 常会出现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久久没有一个学生举手答问的尴尬的场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综合归纳, 并结合我10多年的观察, 现对课堂提问“冷场”的原因归纳如下:

一、确是难题, 不会回答。

二、害怕失败, 不敢答。答错题目, 自己没面子, 同学耻笑, 持此种心理的多是那些极爱面子的“尖子生”和一些女生。

三、疏于思考, 不能答。部分同学勤于思考的习惯还未养成, 而语文答题主观性强, 常常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因此觉得最难回答的是语文课的提问。

四、思维滞后, 不及答。有些同学反应较慢, 特别是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 猛一听到提问, 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而这一问题早有人“捷足先登”了。

五、从众心理, 不愿答。

此外, 还有少数学生属黏液型气质, 生性胆怯, 持羞怯心理, 未先说话脸先红, 向来不敢回答问题。

造成上述现象的是多方面的, 就教育而言, 它与目前我们部分同志施教手段单一和教学思想的误区不无关系。有的同志对于语文课提问教学的心理了解不多, 或者知之甚少, 有的甚至为提问而提问, 这样必然会导致提问不得法, 学生无所适从。长此以往, 学生答问兴趣索然, 欲望渐渐淡失, 从而形成课堂答问场面的冷寂。那么, 课堂提问教学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课堂提问教学呢?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巧设问题, 就能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 变无疑为有疑, 激起他们探求新知识的思考浪花。在学生积极思考期望教师给予答疑之时, 抓住良机进行点拨, 就能收到茅塞顿开, 心领神会之效果。这是运用教学提问的心理基础。

我们在课堂提问教学中, 首先要做到“有的放矢”。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 确定提问方案, 把握好提问的“度”, 不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这当然必须建立在对教材的透彻钻研和对学生充分研究的基础之上, 绝不可以凭老经验和想当然了事。漫无目标, 信口开河的课堂是教学的大忌。

第二, 提问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准备, 引导学生进入意境, 激励学生的自信, 保护学生答问的积极性, 向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 做到循序渐进, 使学生愉快地小步快进。如教学《藤野先生》, 学会读完课文, 你会提出分段要求, 就很可能出现上面的冷场。假如你从记叙的时间和空间要素上提问, 学生则会较顺利地实行分段。事实告诉我们, 欲速则不达, 有时候, 不妨采用迂回战术, 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成了849的程度时, 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音阶的, 琶音的, 手指灵巧性的, 和弦的曲子甚至片段等等, 花上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全面的复习, 将对以后的学习带来很大的益处。

综上所述, 在选择优秀的练习曲基础上, 还要积极配合教师的要求, 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观作用, 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要努力提高提问的艺术性。提问是一门神奇而又巧妙的教学艺术,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知识, 严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而且具有生动趣味性。作为语文老师, 学识固然要紧, 语言的素质要求更高。多一点语言的机智感和幽默感则显得十分重要。提问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造出一种共同探索共同创造的和谐氛围。

第四, 提问要激起创新的思想火花。现代中学生思想活跃, 接受信息渠道宽, 不少人聪灵早慧。有的富于挑战, 勇于表现, 在思想中常有惊人的思想火花迸发。教者要因势利导, 循循善诱, 精心呵护, 努力挖掘哪怕是一丁点儿创新的思想意识, 竭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不同见解, 允许标新立异,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愚公移山》这篇文言文时, 问“除了移山是否还有其他办法?”, 学生各抒己见, 有说搬家的, 有说挖隧道的, 甚至提出架设空中缆车的……创新的萌芽勃然而发, 让我欣喜不已。

第五, 要体现提问教学中的民主, 实现师生互动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是主体, 教学是围绕学生进行的, 我们是可以而且应该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者可以设置一种情境, 或提供一段材料, 启发学生研读后主动发问。如果在课堂上出现了不同意见的争论, 这是好事, 不是坏事, 教者要大胆, 要巧于引导, 绝不能压制。真的做到了这样, 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课堂答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六, 积极创造条件, 改变语文课堂教学单一模式的弊病。目前, 不少学校还存在着教学思想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手段单一的落后状况。这样状况必然会直接影响到提问教学, 影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目前, 以计算机为龙头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已开始走进课堂, 作为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 应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由于计算机具有交互性, 直观、形象, 融图象、声音、文字于一体, 不仅易于激发学生兴趣, 实现人机对话, 而且使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因而课堂答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极大地得到发挥, 这显然优越于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提问学生被动回答问题的方式。

最后, 我们还要努力做到提问面向全体, 满足所有受教对象学习的心理需求, 最大限度地实施素质教育, 体现分层教学要求, 提高教育教学的品位。我认为, 只有做到以上几点, 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问教学的效益, 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2.2

[2]、[波]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8

[3]、[波]雷吉娜-斯门将卡.如何演奏肖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3.1

[4]、[法]保罗.郎多米尔.西方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8

[5]、樊慰慈.飞跃高加索的琴韵[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2

[6]、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4

篇4:浅谈各年龄阶段钢琴的学习

关键词:钢琴;幼儿;老年

钢琴的学习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有钢琴的地方就有人学钢琴,而学钢琴的学问可就大了。首先,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呢?从人的生理、心理、智力等来说,钢琴是最适合从小学习的乐器之一,也就是幼儿时期。因为,人类的听觉在大约四岁的时候就能发育完善了,大脑这个人体最先发育的器官也会在3岁时基本完成分化,8岁时与成人无多大区别。可见我们的钢琴学习可以开始于3岁,但最好不要超过8岁。

1 幼儿时期

我们在幼儿钢琴教学中应注意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首先,幼儿的注意力一般只能维持在10~15分钟。这样,我们可以利用这十几分钟的时间给他们讲一些知识,再用互动小游戏的方法复习和巩固一下。

其次,幼儿的想象力是很开阔的。但想象力也不是凭空捏造的,他们是有现实基础的,我们要感知已有的事物,去创造新的事物。而幼儿时期,存在于他们脑海中的事物很少,他们的想象力虽然开阔,但很多都无法具象化。所以,我们要适时的引导他们,让他们多接触大自然,多积累想象素材。我们教幼儿学钢琴,可以结合各种具体形象来描述音乐语言,让小朋友能切身感受到音乐的形象。

(参考教材:《小汤普森》《拜厄幼儿钢琴教程》《孩子们的哈农》《巴斯蒂安基础教程》《新世纪儿童钢琴启蒙教程》)

2 少儿时期

少儿时期是人类记忆力和模仿力最强的时期。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这一时期的孩子进行有效的钢琴教学。

前期在幼儿时期我们已经让其对基础的乐理和弹奏有所了解和掌握,我们可以在这个时期的钢琴学习中加入视唱练耳的训练。例如,听音和节奏模仿。节奏可以说是音乐的灵魂。而在琴童的演奏中,很多都忽视了节奏问题,这样,就导致了歪曲甚至相反的音乐形象。我们可以在弹奏一首乐曲前,先将此乐曲中存在的几个节奏型挑出,做独立的训练,然后再将这些节奏型放到乐曲中,让学生去感受,你会发现,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学生对乐曲节奏的把握就会自觉和准确很多。你也会发现,节奏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一般乐感都还不错。有的刚刚接触钢琴的少儿,起步比较晚,最初的练习可能时间上比幼儿要少很多,但他们的自控能力稍有增强,理解力也要好一点,所以,如果能保证练琴时间,与老师配合好,也是不晚的。像刚才说的这种节奏训练都是可以跟着一起学习和练习的。其实,很多成才的钢琴家也都是从少儿时期才学习钢琴的。

背谱,这也是有效的钢琴训练方法。背谱是种能力,是一种可以训练出来的能力。其实,我个人觉得好像背谱的益处在短期内是看不到,经过长期的背谱训练,你会无形中培养出一种乐感。当然,无论演出还是比赛,背谱都是必需的,这也就要求我们必须要锻炼学生的背谱能力。

要想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正确读谱,可以运用形象记忆,将音符的位置记忆清楚,脑子就像是复印机一样将整个页面复制到脑海中。然后,还要将这份记忆转化成声音呈现出来,这就要通过手指的动作去实现了。说到手指,我们还可以靠肌肉来记忆,也就是说,你弹得比较多了以后,肌肉就会记住你的手指伸缩范围,迅速找到记忆所在的位置,也就是要弹奏的琴键,来完成音符的弹奏,谱子也就背下来了。当然,记忆乐谱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每种方法也都有其弊端例如,图像记忆法,如果你在没有背好的情况下,别人突然将乐谱给你换了不同的排版,你记忆中的图像发生了变化,你就要重新开始记忆,重新复制脑海中的乐谱。再如,手指记忆,这种记忆在你临时出现肌肉紧张的状况的时候,肌肉发生了不正常的间歇,打乱了你的记忆节奏,这时,很有可能你就会中断乐曲,出现演出事故。所以,重要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背谱方式。

在这里,我国的艺考热带来的生源也是不可忽视的。每年的艺考大军都是高考的一道风景线。这当中不乏高中才开始学习钢琴的学生。这些学生的处境比较尴尬。不学,面临人生的低谷,学,困难重重,一个是时间问题;另一个就是高中的孩子正是成人与未成人的交界点,从生理角度来讲,骨骼发育已经定型,不利于钢琴弹奏的学习。从心理角度看,学生各色各样,有些能正确看待,就会勤学苦练,这样的学生就有机会抓一根救命的稻草,在高考的洪流中不致被淹没。有些则自暴自弃,觉得困难就退缩,对于这样的学生,家长可以考虑给孩子另谋出路。

最后,不论哪种情况的钢琴学习,音乐欣赏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让学生多聆听美的声音,让他们对美有一个整体概念。这样,在他们自己弹奏音乐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向美的声音靠拢。长此以往,美就留在他们心中,而这种美,不但会影响他们的演奏,还会影响他们的性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气质。而这种气质的提升,无形中影响了整个人的整体素养。所以说,学习音乐对个人素质和修养的提升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教材:《拜厄》《哈农》《车尔尼599钢琴初级教程》《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小奏鸣曲集》《小宇宙》《布格繆勒钢琴进阶练习曲25首》《巴赫二部创意曲集》《巴赫三部创意曲集》《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莫扎特钢琴奏鸣曲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集》)

3 成年人时期

成人学习钢琴大多是自己因兴趣而学。所以,他们的优点就在于比较自觉。但成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已定性。没经过任何骨骼和肌肉训练的手指比较笨拙,无法自如的运用自己的手指。他们弹奏一首乐曲所用时间很可能是幼儿或少儿的几倍或十几倍。但好在他们也并不想搞什么专业,所以,弹奏的音乐不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自己覺得可以就好。所以,成人学琴一定也不要对自己要求过高,更不能急于求成。

(参考教材:《钢琴基础教程1-4册》《理查德克莱德曼钢琴曲选》《流行钢琴曲选》)

4 老年人时期

这个时期的人学琴的目的大多也是兴趣使然,有些则是为健康考虑。他们的学琴状态跟成年人是很相似的,但老年人比成年人更能沉得住气,不会急于求成。大部分人都知道,学习钢琴能有效地开发左右脑,而右脑的发达程度更直接关系到人的智力及身心健康。所以,很多老人为了防止老年痴呆,多动手指,选择了学习钢琴。虽然科学不能证明学钢琴与防止老年痴呆有什么直接关联,但至少,弹钢琴需要手指和大脑的密切配合,而多用脑和多动手都是对老年人健康有益的活动。所以,随着老年人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加入到了学习钢琴的热潮,有些老年人还积极参加各种文艺活动和比赛,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参考教材:《老年钢琴实用教程》《中老年钢琴基础教程》)

钢琴学习是一个全民都可参与的活动,它能平民化,也能贵族化,既能下里巴人,亦能阳春白雪。希望每个学钢琴的人都能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从中获益。

参考文献:

[1] 吴琳.儿童钢琴教学中基础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3(6).

[2] 胡国强.少儿钢琴教学探微[J].考试周刊,2009(51).

[3] 杨开毅.浅谈少儿钢琴教学中情趣的培养[J].神州,2012(11).

[4] 吴瑞英.努力推广校外艺术教育:黑白键上的教学传道初探[J].戏剧之家,2014(2).

[5] 宁岩.试谈钢琴教学中幼儿与成人的差异[J].才智,2012(30).

篇5:幼儿钢琴学习几个教学阶段

初学钢琴分为哪几个教学阶段为好?对于幼儿初学教学阶段,各位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划分方法,但是基本方向是相同的。一般分为四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弹奏姿势和基本手型,体会运用手臂的自然重量弹奏。通过练习非连音、初步的跳音及简单的双音来增强腕、掌、指关节的支撑力和弹性。曲目以双手共同完成一个旋律的弹奏为主。教师可适当衬托简单的伴奏,这样可以减少孩子初学时的孤独单调感,增加兴趣、信心和节奏感,并有益于听觉。孩子在原调奏出后,应鼓励他移高、移低八度弹奏或简单的移调弹奏。

第二阶段: 进行二至五个音的连奏练习。这是为过渡到弹奏较长串的连音打基础,对于体会手臂到手指自然重心的支撑及移动以及“打开”掌关节,训练手指的力量和独立性都很有好处。这阶段弹奏的曲目以左右手动静结合及配置简单和音及单音伴奏为主,使两手逐渐达到协调合作。

第三阶段: 五指原位内各种奏法和不同节奏型的综合训练。重点是锻炼五个手指能自如地运用各种指法,初步做到均匀地、较灵活地弹奏。曲目是以有固定音型和节奏型伴奏的、两手简单配合的乐曲及浅显的小复调为主。

第四阶段:进入带有大指转弯的大约在两个八度之内的音阶训练,并开始接触带有一组或几组十六分音符的各种音型和节奏。通过训练加强手指的灵敏度及力度,提高速度。开始接触有一定长度的曲式结构及各种类型的曲目。

篇6:钢琴初学阶段训练

拜厄,车尔尼599,849,299,740,莫什科夫斯基,肖邦练习曲.这些是练习曲,还有乐曲:汤普森,小奏鸣曲,莫扎特奏鸣曲,贝多芬奏鸣曲,还有一些散的曲子,比如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土耳其进行曲、快乐的农夫、梦幻曲、少女的祈祷、军队进行曲、四小天鹅、献给爱丽丝、结婚进行曲、幽默曲、天鹅 赋格:主要是巴赫的二部三部创意,英国组曲法国组曲等等.这是我的个人经历,当然,像楼上所说的一样,哈农是弹钢琴的人每天必练的,你可以不弹练习曲,但一定要练哈农!

近年来开始学习钢琴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也有许多人缺少较正规的辅导条件;于是他们会经常产生许多疑问,例如:初学者应该采用什么教材今后循序渐进学下去又会需要什么教材?国内已经出版的教材有哪些?等等。下面,就这几方面试做一简略介绍以供读者参考。钢琴教材种类繁多,概括地

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基本功练习

钢琴演奏技艺性很强,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长期的纯技术训练,其中最基础的部分叫做基本功练习。初学者往拄最不喜欢弹这种练习,在他们看来这些练习既繁难又枯燥,对它们的重要性认识很不够。他们不知道一个打算正规学习钢琴的人,在开始阶段如果缺乏这种扎实的训练的话,当他跨入中级程度后不久就必然遇到一种无法逾越的困难,使他无法再提高一步;他们也没有认真地想一想为什么常常听说一些已经成名的演奏家还天天坚持这种“枯燥”的练习。这方面的教材,常用的有《哈农钢琴练指法》和勃拉姆斯的《钢琴基本练习5l首》、辟什那的《60首练习曲》等。

二、练习曲

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钢琴技巧,每首练习曲都有训练某种应用技巧的明确目际。不少练习曲有一定的音乐形象,旋律也较优美、动听。车尔尼写过大量的由浅入深的练习曲,我们常用的有作品599、849、299、740号等。它们都是经过长期实践考验并已成为钢琴教学中的必修教材。由法国钢琴家比洛所选编的克拉莫的《60首钢琴练习曲》,由陶西克编注、克列曼蒂的《钢琴练习曲选29首》又称“名手之道”也都是很有用的练习曲。至于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等人写的音乐会练习则已不仅用来练习技术,它们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都是音乐会中常见的曲目。

三、复调音乐作品

钢琴文献中有许多复调音乐作品,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就必须训练学生具备良好多声部听觉以及手指的独立性和控制能力。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风格,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在复调音乐中,最集中、最有效的教材是赋格曲,而德国著名音乐家、复调大师巴赫所写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两册),是优秀的音乐文献。也是钢琴复调音乐的优秀教材。巴赫写的《初级钢琴曲集》小前奏曲、赋格曲以及《创意曲集》都是学习复调音乐很好的中级教材。

四、大型作品

为了培养学习演奏大型作品的能力,能够表现比较丰富多样和较深刻的内容,获得逻辑思维和结构组织的能力,一般都要求学生弹奏相当数量的奏鸣曲,因为特别是十九世纪以来,奏鸣曲是一切大型作品的基础。在初级阶段,教师往往选用克勒所编的《小奏鸣曲集》为学生打下了基础,逐渐加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舒柏特的奏鸣曲,尤其是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

五、各种中、小型乐曲。作曲家写了许多乐曲。它们性质各异,篇幅也大小不一。我国作曲家也写了不少有特色的钢琴乐曲。弹奏不同时代、不同作曲家的作品可对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起一定的作用。钢琴教学的初级阶段

一、钢琴教学初级阶段的练习曲

这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相当于从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到车尔尼的《钢琴流畅练习曲》849

1、车尔尼的《钢琴初步教程》599 这是我国钢琴初级阶段教学运用极为广泛的教材之一。全书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57首以前这部分是巩固手型,训练手指独立性的联系,要求弹奏放松、自然、联系速度以慢速中速为主。第二部分是58~79首。58首到70首饰训练快速练习,这里的快速是针对前阶段而言的,在学生走法正确的基础上要求初步加快速度。71首~79首是带装饰音与不带装饰音的旋律练习。练习时先慢速,把奏弹准确,弹平均,双手对齐,在稍微加快。这部分又是旋律练习要注意乐谱上的表情术语及力度术语,注意分局、呼吸、旋律的连贯与歌唱。第三部分是80首到结束,是综合新的练习,无论音型、节奏型、音阶琶音类和双音练习都比前面丰富,;练习时不仅要弹准确,还要注意音乐起伏,作出力度,速度变化。

2、车尔尼《钢琴简易练习曲》139 这是从599过渡到849的教材之一。139的教材编排不如599集中,可以选择与599不同类型的曲目。在599到50首左右就可以交叉使用。

3、车尔尼《24首钢琴左手练习曲》718 这是全部为左手而写的练习,内容有音阶,琶音型、五指型、分解和弦等,学习顺序要灵活掌握,对于手小的学生,可以先学音阶型或五指型的曲目,八度练习暂缓。

4、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821 本教材不仅技术类型较丰富,而且难度跨度大,包含了从初级程度到高级程度的练习。每一首只有8小节,技术课题非常集中,尤其适合一些其他课业多,练习时间较少的学生使用。

5、莱蒙《钢琴练习曲》37(又译为“勒穆瓦纳”)全书共50首,由浅入深。他的特点是较多的左手练习,双手比较均衡。可以弥补车尔尼练习曲中偏重右手的不足之处。

6、布格缪勒《简易练习曲25首》100,《练习18首》109 这两集练习曲都是有标题的小曲,形象鲜明,手法简洁,旋律优美动听,音乐性较强,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在599到50首左右时,可以逐步选用作品100的曲目。作品109在技术上比作100难,篇幅也大些。在进入车尔尼的849后可以选用。

7、车尔尼的《流畅练习曲》849从599到849是初级阶段的前期进入到初级阶段的后期。849共30首,每一首的技术内容基本上不重复。在选用时要具体分析每首练习的难点,考虑技术的“过渡”问题。849与599,139不同之处是每首曲子有了速度标记,根据849教材的标题,应当做到演奏流畅,尽可能按要求的速度去弹,为下一步中级阶段作准备。

8、赫尔契伯格编《趣味钢琴技巧》从预备到第五册,由浅入深。编者从几十位作曲家的作品中选择了一些旋律优美而短小的练习曲,每首都有标题,并在标题下给予明确的提示和要求。技术类型比较全面,又由于作曲家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因此,曲目丰富多彩,是一套生动有效的教材。

二、初级阶段的复调 复调作品的特点,是左右手不同声部、不同旋律同时进行,在节奏、重音、力度、句法、旋律、起伏等方面既有内在的联系,又各自独立。对于训练大脑的多维思维,节奏感、左右手的独立性等都是很好的教材。

1、巴赫《初步钢琴曲集》这本教材共28首,是巴赫为其妻子安娜•玛格达蕾娜写的练习小曲,是初级阶段比学的内容。

2、巴赫《小前奏曲与赋格曲》这是适用于巴赫《钢琴初步曲集》与《创意曲集》只见的教材。

3、中国作品中国作品中有一些较简单的复调作品,采用了广大群众熟悉的民歌作为主题,比如王震亚的《沂蒙山小调》,陈静荠《浏阳河》,黎英海《盼红军》、《花鼓调》、陈铭志《子弟兵与老百姓》等。

三、钢琴初级阶段的乐曲

1、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

这是一套内容极为丰富的教材,由浅入深共五册。除了简易的钢琴曲外,还精选了大量歌剧、芭蕾舞剧、交响乐等世界名曲的改编曲,其中包括巴赫、莫杂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著名音乐家的作。在每首作品前,或介绍作曲家,或介绍乐曲特点,或讲解音乐常识,或支出联系药店,使学生在学每一首曲子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音乐素养。由于乐曲形象生动,深受学生的喜爱。

2、威尔《世界儿童钢琴名曲集》

这是一本深受国内外儿童喜爱的曲集,其中都是简化了的世界名曲,在训练技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篇7:学前教育阶段钢琴教学探索论文

一、学前教育阶段进行钢琴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一)感知音乐之美,是培育学生钢琴学习兴趣的前提

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师应当让学生体会到钢琴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钢琴的声音是美好的,让学生欣赏世界著名的钢琴曲,了解钢琴家们的故事,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受到熏陶。这样学生对钢琴就会有好奇心,这样才会有兴趣去学习钢琴,并且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学生才是真正喜爱钢琴的,在未来的工作过程中也会更加喜欢自己的工作。老师在教学生弹奏钢琴的时候,应当要调动自己的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热情,进而挖掘学生在钢琴上的领悟能力,在钢琴教学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深谙音乐价值,是提升钢琴教学质量的保证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的弹奏会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去学习,老师有着较高的音乐造诣才会让学生佩服老师,学生就会真心的喜欢老师,喜欢钢琴。因此,老师的演奏水平可以直接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提升钢琴弹奏的水平,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质量。

(三)领会音乐内涵,是培育学生发掘音乐之美的重要途径

自信在人生历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学校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塑造学生的人格。老师要经常夸奖学生,让学生有自信去展现自己,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成长,达到提高钢琴水平的.目的。参加比赛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可以知道自己的缺点,也可以知道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适当的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习。

二、学前教育阶段提升钢琴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整合钢琴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时候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启发,激发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老师在教学生弹琴前应当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乐曲中蕴含的故事描绘出来,对于一些比较童趣的歌曲,可以用童话故事的形式讲述,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去观看一些音乐会或钢琴比赛等,让学生可以从心底喜欢上钢琴。在钢琴教学的时候,充分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挖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让学生可以主动投入到钢琴的学习中,让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弹奏水平,在审美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欣赏能力上都可以得到提升,进而在演奏钢琴的时候可以更加投入,也可以在音乐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在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审美教学。

(二)感性和理性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

老师在学生面前的示范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审美,对学生审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年纪并不大,身心还没有完全成熟,知识的积累并不多,因此对于音乐并没有深入的理解,老师在进行演奏前,可以用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音乐,也可以将音乐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把音乐想要传达的内容用故事讲述出来,让原本深奥的音乐变得简单、富有趣味,让指法的练习变得轻松,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更加容易,也可以深入理解音乐的情感,弹出自己的风格。

(三)注重音乐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篇8:钢琴学习阶段

2014年, 市面上出现了由中央音乐学院教师编著的《松鼠钢琴师》。选择这套教材的理由是, 这是由中国人自己、并且是权威专业院校教师编著的最新教材, 也许与中国人的思维和国情结合得较紧密。

本课题将选择三组学生分别学习不同教材。通过每周1次课, 共12次的课程设计比较学习效果的异同。

一、三种教材的12次课程设计

《汤普森》从全音符的中央C开始学习, 然后向两边顺序延伸至相邻的音符。双手在学习之初就要求轮换着弹。通常第1次课讲解最基本的乐理和弹奏知识后, 可以从第8页《请弹吧》学到第10页《爷爷的大钟》。之后一般每周学习2首新乐曲、认识1—3个知识点, 并辅以练习题。到第12次课程结束时, 一般可以学完第一册或刚刚开始第二册。

《巴斯蒂安》一套分为四册, 以《基础》为核心, 配合《乐理》《技巧》和《演奏》各分册使用。《基础》在简单说明坐姿、手型和手指编号后, 第1次课程是从左手2、3指、右手2、3、4指弹奏黑键开始的。节奏最先接触的是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此时并未出现五线谱表, 是用图示告知手的位置后仅靠音符的高低排列和指法标注表示需要弹奏的琴键。从第10页《三只小猪》到第12页《老麦克唐纳》均更换了黑键手位, 学生需要时间来适应。

大约从第5次课, 两手换到固定的白键位置, 并且学习音名标注。随后该教材将进入到五线谱的学习。这样到了第12次课程为止, 《巴斯蒂安》进度应该在第29页左右。其他各分册按照教材的提示学习。

《松鼠钢琴师》是以五线谱与音阶、钢琴键盘与手型等预备知识为开篇, 随后两手都从3指开始学习全音符E。根据本书的教学安排, 将依次学习3、1、5、2、4指。

第1次课程可以学习到第8页。之后一般以每1到2次课程时间学习《松鼠钢琴师》的一课。在学习中, 不仅有该课标题所强调的重点知识, 如新的音符;同时还有些弹奏方法的补充, 例如换句、呼吸等。另外, 每一课结束时均配有听唱、节奏等趣味练习。因此能够“在学习钢琴演奏的同时能够学习音乐基础理论和视唱练耳, 把钢琴考级与‘音基’考级结合在一起”3。12次课程后, 学生至少能进行到教材第九课前后。

二、三种教材的阶段学习效果比较

1. 音符、节奏等基本知识

三本教材都是两手分别学习高音谱表和低音谱表。12次课程过后, 《汤普森》中右手对应CDEFG弹奏、左手则是FGABC;《巴斯蒂安》中右手和《汤普森》一样, 左手练习的则是低1个八度的的CDEFG;《松鼠钢琴师》最初是和《巴斯蒂安》一样的位置, 但随着曲目的难度增加, 学生认识的最低音为小字组的C音, 最高到达小字二组的G音。

相对而言, 《汤普森》中的音符是一个个学习的, 《巴斯蒂安》是让学生熟悉一个手位, 因此学生对音符掌握得较牢固。《松鼠钢琴师》中超出十个手指控制范围的音符需要学生推算, 有可能使学生对于音符在五线谱或琴键上的位置印象不够深刻。

三本教材均学习了四四拍、四三拍和四二拍;也都认识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附点二分音符。《松鼠钢琴师》还涉及到稍难的八分音符和附点四分音符, 学生可以依靠模仿进行学习。《汤普森》和《松鼠钢琴师》还有介绍简单的休止符。

另外, 《松鼠钢琴师》还学到了反复记号和力度记号。《巴斯蒂安》在第30页也将进入强弱对比的学习。说明这两种教材更早对学生有音乐性的要求。

2. 音名和唱名

两本国外教材, 尤其是《巴斯蒂安》较强调音名。《松鼠钢琴师》的编排有所不同:音名只稍作介绍, 强调唱名的情况更多。

熟悉音名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调性及其转换等乐理知识, 对于学习即兴伴奏也有相当大的益处;强调唱名的编写方式则与视唱结合得较紧密, 也较符合国内的教学模式和教师习惯。

3. 两手合奏以及与他人合作

《汤普森》教材在学到《老麦克唐纳》时会遇到双音和一点点两手同时弹奏;《巴斯蒂安》中还未出现两手同时发音的情况, 一般都是两手轮流演奏;《松鼠钢琴师》则在较早的课程中就出现了两手合奏。首先是齐奏;到第六课双手开始弹奏音符、节奏均不同的内容;第七课时安排了双手反向练习。

当两手开始合奏时, 对于学生是个小小的坎。每个学生两手协调能力不一, 有的学生能较轻松完成这个过渡, 有的学生在演奏两手合奏的乐曲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另一方面, 对于多为单音演奏的曲目, 为了使音乐不枯燥, 《汤普森》及《巴斯蒂安》中的曲目大部分都有可供教师演奏的伴奏部分。这些简单的联弹不仅增加音乐的丰富性, 更培养了学生倾听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尤其是《巴斯蒂安》的伴奏使用了与独奏曲不同的调性 (或有变化音) , 能够体会音色的多姿多彩, 同时也贴合前言中提到的本书采用多调性教学法。而《松鼠钢琴师》由于较早的进入了双手合奏, 没有涉及与他人的合作。

4. 手的位置变换

到12次课程止, 《汤普森》中手的位置固定。《巴斯蒂安》最初让学生熟悉了黑键的多个指法位置, 后转移到固定的白键位置。《松鼠钢琴师》则根据曲目的要求使手位发生了较多转换。

固定手位容易让学生产生习惯, 以至于在《汤普森2》学习时, 部分吸收较慢的学生会对原手位产生依赖。不过分强调固定位置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任一手指可以弹奏琴键上的所有音, 只是在最初变换手位时需要教师耐心地讲解清楚。但频繁地变换新手位, 增加了技术上的困难。

5. 弹奏的具体要求

《汤普森》和《松鼠钢琴师》并未明确用什么运音法弹奏。这里的“运音法”是“定义不同类型的触键以及音与音之间分开的不同程度变化”。4

而《巴斯蒂安》在乐曲《级进上下歌》, 也就是第5次课时左右, 就已经明确“用连奏来弹”。本页上写有“连奏的意思是连贯、流畅地演奏。连奏时, 一个手指弹出下一个音时, 另一个手指才能抬起来。”5

另一方面, 《巴斯蒂安》从第一首小乐曲就对练习有具体的指导要求。如“边拍手边大声数拍子、找到手指的正确位置、边弹边唱出手指编号”6等等。这些对学生在家里练习和家长陪练都是有益的提示。

《松鼠钢琴师》在《小星星》中开始标记呼吸记号, 这能够弥补学生在学习初期容易忽视的音乐问题。

三、结语

根据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学生的练习情况, 教学进度会有个体差异。本课题只按照相对统一的、且是大部分学生都能接受的进度横向比较三种教材的阶段学习效果。

通过教学案例比较, 《汤普森》每首曲目学习目的较明确, 是最易学习的教程之一。但其固定的手位, 前期基本不涉及音乐性的要求等等, 使本教材有一定的局限性。12次课程学习的内容也是三套教材中最少的。

《巴斯蒂安》对钢琴的学习较为全方位和系统性。它的编排, 例如对黑键的认识、固定手位的弱化和对音名的强调等等方面, 都对钢琴的学习具有长远的意义。这套教材学习的内容较多, 但如教会学生理解和消化后, 整体学习进度并不慢。

《松鼠钢琴师》的编排则与其他教材大相径庭。包括用较易支撑的3指入门、与每课学习重点牢牢相扣的自编曲目、充分将乐理知识与动手演奏结合起来, 这些都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地对教材作为选择。也可以以一套教材为主, 穿插其他教材作为补充。这也对钢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在我国, 《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和《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是较常见的钢琴启蒙教材。除此之外, 文章还选择了一套新出版的由国内专业院校教师编著的教材《松鼠钢琴师》。通过三套教材初学阶段的课程设计以及教学案例, 比较学习效果的异同。为钢琴启蒙教学及教材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松鼠钢琴师》钢琴启蒙教学

注释

11. (美) 约翰·汤普森.《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3年版.封三。

22. (美) 詹姆斯·巴斯蒂安.《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3年版.封二。

33.《松鼠钢琴师》 (上) 特色及评论http://www.bookschina.com/6604822.htm.

44. (俄) 鲍利斯·贝尔曼, 汤蓓华译.《钢琴大师教学笔记》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2:49.

55.同注释[2], 第16页.

上一篇:2018离退休工作要点下一篇:农业经济效益增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