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习钢琴、电子琴及考级的几点思考

2024-05-10

幼儿学习钢琴、电子琴及考级的几点思考(精选3篇)

篇1:幼儿学习钢琴、电子琴及考级的几点思考

幼儿学习钢琴、电子琴及考级的几点思考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54更新时间:2006-8-30

早期教育的目的是呼唤人的内在情感,陶冶人的情操,让人拥有健康、和谐的个性。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学习钢琴、电子琴只是接受艺术教育的一种手段。钢琴教育随着几年前“钢琴热”而逐渐普及。学习钢琴、电子琴的幼儿越来越多,这是一种好现象,但是由于很多家长让孩子学琴的目的有不正确的功利性,没有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兴趣和意思,使孩子觉得钢琴、电子琴学习枯燥无味,有的甚至产生恐惧心理。这样学习钢琴、电子琴变成了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活动我觉得家长应正确理解钢琴、电子琴教育目的,全面的了解孩子的特点。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如果孩子确实没有兴趣,不愿意学,那就别强求。如果孩子确实没有兴趣,不愿意学,那就别强求。如果孩子有兴趣,愿意学,那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让孩子学习钢琴、电子琴不是培养专业人才,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愉悦他们的性情。因此,应该让孩子带着愉快的情绪学习,而不是硬逼、强压。在学琴的同时,许多家长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学琴的情况,这需要考级,钢琴考级分为十级,电子琴考级分为九级。这些级别的设定是按严格的系统性而循序渐进的,像盖高楼一样。必须先打好坚定的地基,才能一层一层建造上去。学生入门启蒙阶段就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走上去。千万不能为追求一时的功利,超出实际能力去跳级,这种拔苗助长,使得学生不胜任,往往产生许多毛病,以后难以纠正。在考级中,常常可见到有的学生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弹出错误。不要为了考级,一年半年只让学生弹考级作品,别的什么也不练,这样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我希望,学琴不再成为孩子们的压力和“苦差使”,愿孩子们在美妙的琴声中愉快成长。

篇2:幼儿学习钢琴、电子琴及考级的几点思考

我国业余钢琴考级活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20 余年,期间关于考级的话题喜忧参半,许多家长和琴童对考级存在着诸多疑惑。为此,本文就钢琴考级对儿童钢琴学习的影响、儿童钢琴考级的误区以及该如何走出误区进行了反思,旨在对当前的儿童钢琴教学有所启示。

起始于1991 年的业余钢琴考级制度,每年都会吸引几十万琴童参加。仅上海一个城市,从最初的300 人报考,到2002年基本稳定在每年2 万人次左右,钢琴考级已经成为许多琴童一年中主要的专业社会性活动。

一、儿童钢琴考级中的误区

因为钢琴考级对于儿童的学琴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得它在家长和琴童心目中成为一种神圣的、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与目标。但是,物极则反,盲目的追求也会产生许多误区。

误区一:家长的期望值过高。钢琴学习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项一次性投入大,投资期较长的教育投资,更何况还需要家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辅助。家长的高投入,当然就期待高回报。笔者身边有不少家长存在这样的心理:让同年龄的儿童互相攀比考试级别,认为级别越高越能代表水平,使得学琴旅程变成一场博弈,逐渐丧失学琴本来的乐趣。

误区二:考级水平的盲目拔高。尽管教育部一再重申不得将艺术考级结果与升学挂钩,某些家长仍然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心理,希望孩子们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就能完成最高级别的考试。

为此,他们要求老师压缩学琴时限,拔高孩子水平,取得最高级证书后就将钢琴搁置一边。这种盲目拔高的训练势必会破坏学琴的自然进程,使得琴童的技能技巧和音乐感觉得不到稳固的发展。

如果考级失败,就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即使侥幸升级,也是拔苗助长、难以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中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钢琴家周广仁教授建议:家长不要急着跟着考级的指挥棒走,看到孩子拿到几级证书就沾沾自喜。98%的琴童将来成不了音乐家,他们学钢琴只是一种爱好。

如果要考级,孩子最好不要跳级,有些孩子刚过一级,就忙着考五级,这种辅导方式培养出来的人,往往基础比较薄弱,成不了大器。

误区三:重技巧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当把“考级”当作学琴唯一的目的时,“钢琴考级”就变成另类的“应试教育”。一切以“考级”为中心,只弹考级曲目,忽视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科目的学习;只重视技术技巧的反复练习,忽视对速度、力度、表情记号以及音乐情感等音乐内涵的体验,导致很多孩子如同一架只会“弹琴的机器”。

误区四:考前身心准备不足。很多琴童和家长认为钢琴考级重在平时,考试只要临场发挥好即可。其实,钢琴考级不同于其他的文化课考试,是一项综合素质的考试,它不仅对儿童的技术技巧、音乐感觉以及艺术素养有要求,对心理素质也是极大的考验。

篇3:关于钢琴学习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钢琴技巧 音乐表现力 乐感 合作意识

钢琴,被人们称作“乐器之王”,“音乐王冠上的明珠”。是现如今普及最广,学习人数最多的一件乐器。它需要有晓路明途的“老师”,更需要自己坚韧不拔,刻苦练习的决心。通过老师们的耐心教导,自己的琢磨、感悟及许多音乐之外广博丰富知识的支撑。下面谈谈笔者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一、钢琴弹奏的准备

(一)弹奏钢琴的姿势及基本手型

人们常说:“站要有站像 ,坐要有坐像”,就是干什么事,最起码的站和坐都要有所讲究,所以我们在弹琴之前合适的坐姿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每个弹琴者的年龄不一样,个头高矮不一样,身体、胳膊、手臂的比例不同,弹琴时首先要调整琴凳,以一个合适的固定高度来确定与身体保持平衡,并将琴凳与钢琴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脚撑地、胳膊重心落下及换踏板。坐姿的舒适将会影响学习过程中整个状态。为此,正确的弹琴坐姿是学习的第一步。其次就是弹奏“手型”。应当说,正确的手型是没有绝对概念的。老师们常说:“手指弯曲,手掌像握鸡蛋似的成半圆形,三个掌关节突出,胳膊与琴键平行。”这种状态最符合人手的自然状态,于是我们管它叫做“基本手型”。然而,随着作品的难度不断增大,不同风格的作品要求我们不同的触键方法及声音色彩的变化,由此,因声音的需要,有时也许一个手腕的轻微转动,声音变得柔弱了;有时因手小,在弹奏快速的八度技巧时,或许手腕稍稍抬高一些,有助于弹奏的速度和准确度。所以,不能把初学阶段的“基本手型”视为一成不变的。掌握好手型的舒适度后,要强调手指的支撑(也就是常说的手指站立)。这个概念似乎很模糊,其实就是手指的触键。因为每个人手指结构不同,先天的手指机能不一样,尤其是相对于“第四指”、“第五指”,天生机能相比较而言弱一些。在练习中,最重要的是第三关节的站立支撑(指掌关节)。常见到许多人五指(小拇指)总是“躺着”弹琴。关键还是第三关节的支撑,可以利用另一只手帮助将第三关节顶出凸起来,慢慢的有意识的专门训练,最终手指成半圆形,弹出的声音听起来像“立起来”似的,坚定有力,这就是最理想的。

(二)关于放松

钢琴弹奏的放松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针对紧张而言的。到底什么是放松?如何做到放松?一直都困扰着我们。弹琴时易出现端肩、耸肩、身体僵硬导致曲子还没弹完胳膊已酸痛不堪。在笔者看来,要想放松首先要消除自己内心的紧张心理。我们常常会在自己认为难点的段落心理自然的给予紧张,不自信,手指不由自主僵硬起来。其次就是紧张的身体,当手放在琴键的那一刻起,也许胳膊跟着就紧张起来了,甚至是架着胳膊弹琴。有时也会为了所谓的“手型标准”,或因个人的技术有限,在练习一些较难的乐曲时为了完成某个技巧使身体紧张。为了更好地体会手臂的自然放松,我们经常会练习“吊指”(断奏),即手臂自然的落在琴键上,手指力度支撑在指尖,把声音弹到底随之身体其他部位立即松弛下来,不能继续给力压琴键。在这个基础之上,大量的使用各节奏型练习,想必会有明显的放松效果。

二、练习中注意的问题

(一)准确的读谱

正确的读谱是练习乐曲的第一步,首要是把乐谱上所标注的弹奏出来。就谱表而言(G谱表—高音谱表,F谱表—低音谱表),随时会因音色的变化、读谱的方便而更换谱表,此时,就需要认真看好谱表的变化。调号则是最重要的,它联系着整首乐曲曲调的顺畅,但常常在练习中忘记了调号,以致该升不升,该降不降。此外,临时记号的出现也需引起格外的重视。而笔者认为节奏、节拍则是一首乐曲的核心,如四分音符,容易弹成八分音符加八分休止符,其次一定要重视休止符的时值,所谓“无声胜有声”就是强调休止符的重要性。像连线、跳音、重音等一些表现符号以及力度记号、踏板记号、延长记号、反复记号等表情记号都需要仔细读谱,给予准确的弹奏。对于乐曲结构整体的分析,如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结束部的分析,乐句之间、乐段之间的的关系,尤其是一些钢琴的奏法。音乐和说话一样,都要呼吸、断句、有语气、有情感的表现。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又有很大的不同,如巴洛克时期伟大的复调大师巴赫的作品,几乎在手稿上没有任何的表现记号。古典时期莫扎特就装饰音与浪漫时期肖邦等写作的作品在弹奏上有很大的不同,而贝多芬却是所有作曲家中第一位详细标明表情记号的大师。越是晚期作品,标注得越详尽。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中准确地读谱,品读乐谱背后作曲家的深层寓意。

(二)有效的练习方法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练琴呢?在笔者看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慢练”。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赵晓生先生说:“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通过慢练,应当使演奏者在一接触乐曲就走上一条正确演奏的轨道。”的确是这样,慢练使许多动作分解化,把一切细节放大化。在慢练中分手练习,即使一首简单的练习曲都有必要分手练,确定好合适的指法,确定出音乐走向,对乐曲的整体结构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在认为困难的地方耐心的分解慢练、反复练习。很多琴者总是从头到尾一遍一遍的弹,殊不知,这是最愚蠢的方法。而一首樂曲的精彩表现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还需丰富的感情。同一首乐曲不同的人弹奏都会有不同的处理,根据乐曲的性质,根据自身的弹奏能力,在速度的选择上有所不同,根据乐曲旋律的发展走向,伴奏织体的层次等做出鲜明的力度对比,每一乐句都在表达一定的情感,否则弹奏就是苍白无力、平淡无味的。最后通过熟练的掌握乐曲风格、节奏韵律,方可逐渐提高速度,达到演奏的要求。

三、加强音乐的综合素质

(一)加强相关学科的学习

音乐的综合素养是音乐理论知识、艺术等方面所具备的综合培养,其视唱练耳的学习对听觉的训练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在视唱练耳中需练习听写单音、音程、和弦、节奏、旋律等,模唱大量的单声部、多声部的视唱练习,同时对节奏、节拍、音高、调式调性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系统性的综合训练。而乐理是音乐者进行相关音乐知识及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前提,也是和声、曲式、配器等相关音乐课程的基础。在弹奏作品时,会涉及很多的理论知识:如准确判断调式调性、节奏节拍、表情术语等。它好比是一座大楼没有好的根基就不可能建好。所以在练习钢琴的同时,一定要学习相关音乐知识,为我们的弹奏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此外,对于音乐史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对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曲家的相关音乐体裁、音乐本身的一个认识,从体裁形式、旋律特征、和声、织体、配器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了解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历史时代、历史环境等的学习。最后通过耳朵的聆听去想象音乐表达的画面,通过不同乐器、不同声音色彩的对比感受音乐的内容。

(三)加强钢琴合作艺术的学习

如今,钢琴伴奏在社会实践中有着广泛的需要,其对于声乐、器乐等其他表演艺术是非常重要的。但事实上它更难把握,它需要伴奏者与对方默契的配合,学会倾听对方,有着稳定的节奏感及良好的视奏能力。练习时可在曲目的选择上由简到难,与合作者通过多次的练习培养彼此的默契感,即使对方临场发挥不当,个别音准的不准确、节拍的错位等问题,伴奏者首先得保持镇定,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这就需要伴奏者长期不断的练习积累。而钢琴重奏的合作也是提高钢琴水平的一个有效练习,如四手联弹、双钢琴、四重奏等,都需要互相倾听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掌握对方的主旋律,最好是单独练习时还可以唱出其他声部的音乐,在此基础上都需要仔细的读谱、注意细节,聆听彼此,从而提高个人的合作能力、演奏的能力,最后在展现自己的同时锻炼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结语

在练习时基本的坐姿及手型一定要规范,在此基础上让全身保持放松的状态。当弹奏乐曲时读谱的细心、指法的准确及手指灵活的转换显得尤其重要,而慢练是最有效的方法。总之,通过刻苦的练习,加之对音乐的深刻理解及情感的投入,准确塑造生动的音乐形象,就能不断提高个人的演奏水平。

参考文献:

[1][苏]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黄大岗.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4][美]露丝·史兰倩丝卡.指尖下的音乐[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出版社,2008.

上一篇:李强为自己而工作下一篇:XX行政主管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