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演奏心理在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艺术论文

2024-04-30

浅谈钢琴演奏心理在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艺术论文(精选6篇)

篇1:浅谈钢琴演奏心理在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艺术论文

浅谈钢琴演奏心理在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艺术论文

钢琴艺术不是单纯的演奏方法和各种技能技巧的训练,而是演奏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一个重要的不窑忽略的方面,就是演奏心理对演奏的作用和影响。演奏心理是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反映,认知演奏者在演奏学习、艺术实践中的心理变化规律,是提高演奏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演奏心理支配和影响着技能技巧及音乐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演奏心理意识的外在反应就是演奏的行为,也可以说演奏艺术是人的演奏心理的艺术。

在钢琴教学中,一些教师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演奏心理教学运用到课堂中。心理教学法深化和发展了传统的生理教学法,揭示了演奏与触键的产生和发展规律,体现了钢琴艺术的科学性。作为钢琴教师必须要掌握钢琴教学的心理规律,从而启发学生运用意识、感觉、想象、情感等心理手段,对演奏与触键的生理技能进行调控。心理学使我们知道,人的心理活动直接影响到实践能力。在钢琴教学中会出现一些现象,由于演奏心理的不稳定使演奏能力、演奏水平都随之发生变化。如一些学生在上课或自己练习的时候弹得很好,但一有观众就会局促不安,演奏时会出现手臂僵直、手腕僵硬、手部紧张弹不开、触键方法不正确、弹奏力度不统一等诸多问题,使演奏水平大打折扣。还有些学生在台下练习得非常熟练,可一到台上就会出现忘谱、错音等情况,这是由于紧张失控而产生的演奏心理障碍。各种因素造成的情绪紧张,会使已经熟练的动作和熟记的材料不能重新回忆、再现或再做,被心理学家称为“怯场”。“怯场”是一种心理反常现象,是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过程所造成的,这样的演奏心理会给演奏带来极大的影响。

钢琴艺术不同于其他科目,较为抽象,不够直观,完全是凭演奏者的感觉和体会来掌握演奏的技能技巧。17世纪意大利入培特罗·托西指出:“没有敏锐听觉的人永远也不应当从事教学工作……”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使笔者深有体会,很多演奏技巧不是演奏理论能够讲得清楚的。学生的演奏能力与理解力又各不同,教师就一定要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启发引导学生。在演奏训练中,凭借着自己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弹奏的原理和机能中比较抽象和不易理解的`概念变得滴晰可辨、浅显易懂,多采用“比喻”的方法,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对演奏技巧与演奏心理应给予同等的重视。

在钢琴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加强演奏心理训练。演奏心理训练培养演奏者善于控制和调节自我心理状态的能力,在演奏时能置于乐曲角色之中,达到最佳的演奏状态。笔者在从事多年的课堂教学和演奏中初步探索出了一些对演奏者进行心理训练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一、激发学习兴趣,加强意志和性格的培养

大多数演奏家都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着强烈的爱好和情感,这种情感是从兴趣开始的,是兴趣的升华,只有对钢琴艺术充满了兴趣。才会为之努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放在首位。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示范等一切教学行为都会传送出情感的信息。教师要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教师以亲切自然、满怀信心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会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会使得学生心情开朗、满怀激情地投入到钢琴学习中去,以使学生从训练之初,就养成一种良好的演奏精神状态,非常自然地、诚挚地带着美好的愿望投入到钢琴学习的情绪中。此外,还要不断地开阔艺术视野,大量查阅音像资料,提高音乐艺术审美能力,使教与学有机地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人的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是意志和性格,是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每个人自身所体现的意志和性格都各有不同,就性格方面而分析,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的学生性情会较为开朗、乐观,自信心强,演奏心态积极,演奏心理相对比较稳定。而内向型性格的学生在同外界接触中,就会比较紧张、缺乏自信心、容易害羞。大多数内向性格的人在演奏时会出现消极的演奏心理,就是“怯场”的心理。对于这种情况的学生,教师就要采用多鼓励、多欣赏的方法,多给学生表演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对自己的演奏充满自信。平时要多培养演奏的情绪,保持饱满、乐观的精神状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会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演奏状态。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努力钻研的学习精神,加强演奏技能技巧的训练,具备了一定的演奏能力,自信心自然就会随之增强。

二、培养演奏实践的能力

演奏艺术是舞台艺术,是同观众见面的艺术。要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参加舞台实践活动,积累舞台演奏的经验与自我驾驭的能力,在反复的舞台实践中不断地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控能力,从而在演奏中能够更加充满信心:在上台前,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演奏状态,培养演奏的欲望,稳定心态;在演奏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于乐曲之中,不受外界干扰,音乐一起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的情境中。有这样一句话:“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这样演奏时就能始终处于可控状态。另外台上。演奏时的表情感觉要与乐曲表现的内容相吻合,而且还要注意落落大方的台风,上下台的步态及舞台礼仪。作为演奏者,其歌奏的目的就是要使观众融入到你所演奏的乐曲情感之中,只有弹奏与表演协调一致,才会把观众带入到美的感受中。

总之,我们在演奏和钢琴教学中要对演奏心理的训练给予足够的重视。培养良好的演奏心理要从日常的点滴做起,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把精湛的演奏技巧与良好的演奏心理统一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钢琴艺术的完美境界。

篇2:浅谈钢琴演奏心理在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艺术论文

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门艺术,它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我们通过音乐来抒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很多情绪得到释放。现今,音乐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可见它的重要性。对于专业学习音乐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音乐基本分为两大类,即音乐表演与音乐理论,音乐表演的科目繁多,比如器乐表演,包含有钢琴、古筝、小提琴等等的表演。还有声乐表演,包含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等等。音乐表演能更完美的表现音乐情感,我们通过动听的歌唱、打动人心的演奏,将乐曲完美的展现给听众,直至人心,是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不同的演奏者、歌唱家给观众不同的音乐美感,音乐就是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在音乐中,音乐理论也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它不像音乐表演那样被大家熟知,不能很直观的呈现在大家面前,可是学好音乐理论对于钢琴教学与演奏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学好音乐是需要全面的、细致的学习,而不是只学好钢琴表演就可以了,就足够了,那样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音乐理论作为基础来巩固钢琴教学与演奏。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学生弹奏钢琴,一开始就教基本演奏技法,而不教授基础乐理知识的话,学生的钢琴技艺是得不到很好的提升的,钢琴表演是需要音乐理论知识作为强大的基础的,所以先教授简单的理论知识可以起到学习钢琴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理论当中包含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作品分析、中西方音乐史等科目,乐理是所有理论学科中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它主要讲述的是有关声音的性质、律制、怎么样记谱、识谱、音与音之间结合的基本规律等等。乐理的学习需要学生们熟悉教材里面的定义,多做习题,掌握做题方法。另外,理论的学习还包括相对复杂的科目,如和声、作品分析、复调、配器法、旋律等内容。有些人认为,和声、作品分析等学科的学习只是针对作曲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不需要涉及,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所有的音乐专业学生,都应该详细的、全面的学习各科理论知识,不是只学好简单的乐理知识就足够了。要由浅入深的系统地学习。

一、提高钢琴演奏水平的关键,是要掌握熟练的钢琴演奏技巧和扎实的音乐理论基A知识

加强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是首要任务,是钢琴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的学生都只认为把钢琴弹好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用学习,只要把谱子当中的音符弹下来,不管谱子里面其他的记号和标记,认为曲作者写这些都毫无意义,导致弹出来的曲子空洞没有艺术性,忽视里面的细节部分,这样的演奏怎么可能打动人心呢?所以,学好音乐理论知识真的很重要,要让学生重视起来,细致的看谱子弹琴,把谱子里面的记号和标记准确的弹出来,表达曲作者想要传达的情感。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离不开实践,理论要与实践完美结合起来,不能只有实践而没有表演,或者只有表演没有实践,二者缺一不可。学习音乐没有捷径可言,我们要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成为专业的音乐工作者。但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我现在所教的高中艺术学生不重视理论课的学习,大多数的孩子认为只需要学好自己的声乐、器乐专业就可以了,对于音乐理论知识可学可不学,或者直接在要高考前突击学习就可以了,这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岂是一朝一夕可以学好的,突击学习几个月,效果很差,既影响理论考试的成绩,也影响表演类专业的学习。作为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如果理论知识欠缺,教学内容就会很局限,学生们的知识面会很窄,了解的也不全面。要想完美的呈现一首钢琴作品,不仅要求演奏者要具备扎实的演奏技巧,更应该具备专业的音乐理论知识。作为专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做到,才能指导学生去演奏更多更丰富的作品,使学生对自己演奏的每一首作品都能了解和掌握。音乐欣赏课其实也很重要,应该在高中课程中增大音乐欣赏课的比重,让学生多多感受音乐的魅力,了解作者作曲时候的想法。下面具体介绍钢琴演奏过程中可以用到的关键性音乐理论知识和方法。

(一)乐理基础

乐理是一门系统地专业基础课,是教学生如何识谱、识别音程、和弦、调式的`一门科目,是所有音乐理论知识的基础。如果想要钢琴弹好,势必要把乐理学好,掌握最基础的乐理知识,能够识别钢琴乐谱中的表情记号、力度记号、速度记号等,能够准确弹出钢琴乐谱中的和弦,知道和弦的结构,有感情的弹出作品。这些都需要乐理知识作为基础。这样弹出来的曲子才是完整的、准确的、有情感的作品,否则是无味的、空洞的、缺少内涵的作品。学生们应该通过学习乐理知识为之后要学习的和声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们应该重视起来,要将理论学习与钢琴演奏学习同步进行,不分伯仲,全面的细致的学习,相辅相成才能事半功倍。

(二)和声基础

和声相对于乐理课程来说,学习难度有所增加。在钢琴伴奏中,和声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伴奏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应该根据不同的作品来配和声,要正确的处理和弦变化、掌握节奏与色彩性。(这里的节奏、和弦应在乐理课程中就应该十分了解和熟悉了,所以乐理与和声学紧密相连,学生们都要学好这些课程)。和声写作规则很严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灵活掌握,做到活学活用。因此,学好和声课程是十分重要的,和声学也是一门较复杂、难学的课程,需要学生们认真学习。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基础和声理论及其运用,并能分析一般中外乐曲中常见的和声现象,掌握初步的和声写作技能,为钢琴演奏打下坚实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多演奏、多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二者完美的结合,达到最佳演奏效果。

(三)视唱练耳基础

视唱练耳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学科之一,与乐理并称高考音乐理论小三科,十分重要。需要学生们达到快速识谱,准确唱出谱子中的音符与节奏等要求,还要求学生将谱子完整的唱出来,不能唱的断断续续,不连贯不完整,在教师指导下,独立、积极地进行识谱练习。视唱需要学生们大量地唱谱子,熟悉谱子当中的音符、旋律和节奏,能够通过练习最终快速准确的唱出谱子,练习视唱时,需要由浅入深的练习,一点一点地积累,不要急于求成,要由量变最终达到质变!练耳目的是要学生达到听着曲子可以快速准确地写出音符、节奏与旋律,培养学生的乐感,通过对大量的音乐片段、音乐主题的旋律视唱,使学生获得丰富的音乐素材与资料,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完整唱谱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演奏、演唱水平,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能力。学好视唱练耳可以促进演奏、演唱能力的提高。对音乐表演专业很有帮助,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一首乐谱表面看起来是孤立的、静止的存在,但是它其实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活灵活现的个体,我们需要对不同的演奏方法进行处理,比如说强弱、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处理。所以说,视唱练耳的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各种音乐风格的作品。一切音乐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脱离了理论,就不能深入音乐,不能表达音乐的内涵,钢琴演奏不能“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要灵活运用,还要有自己的思想与创新。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还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将自己W到的知识与经验很好的传承给学生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上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我们了解更多更广泛的音乐作品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和演奏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钢琴综合能力是弹好钢琴的关键。同时还要培养演奏者的即兴演奏能力,即兴演奏能力需要学生们大量地练习各种风格的作品,掌握好的和声编配,学好乐理、和声等课程。总之,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多变的,集各种音乐要素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努力,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扎实的钢琴演奏技巧是很重要的,钢琴技巧是通过机械练习来再现乐谱内容的,要生动、灵活的再现,而且还要仔细、认真,不能马马虎虎。

和声是钢琴演奏中的骨架。传统的大、小调和声所使用的和弦,是按三度叠置的原则结合起来的。作为一种历史风格,大、小调和声曾盛行于欧洲巴洛克至浪漫主义阶段的音乐实践,和声学比较难学,学生们应该以乐理、视唱练耳作为基础,循序渐进地学习。平时弹奏作品时应该懂得积累,多了解和留意作品中和声的出现与走向。

丰富的理论知识能有效提高钢琴演奏水平。音乐理论知识顾名思义是指音乐专业的技能理论知识,要强调的是音乐史论这门学科,它在理论学习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学生们理解中的音乐史的学习只需要死记硬背,记住年代和作者即可,但其实只知道这些内容远远不够,还需要学生们通过对作品作者的了解,更深层次的去挖掘内在的音乐内涵。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课程也不能够被忽视,音乐欣赏课会帮助我们提高音乐辨别和鉴别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演奏、演唱或给学生进行各种示范演示、指导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声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才能有效提高钢琴演奏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视奏能力,视奏的要求很高,是需要强大的理论做基础,是把乐谱转化为演奏的一种行为。它要求演奏者看到谱子里面的音型、节奏就要马上的进行快速转换,这需要扎实的基本功以,对键盘位置要很熟悉,而且要掌握作品的背景及音乐风格。视奏能力的高低,对熟练掌握每首乐曲的演奏进度、对拓展演奏曲目的数量、演奏范围,拓展艺术视野,有直接的关联。视奏能力的高低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练习兴趣,钢琴学习进度的快与慢,上课质量的好与坏。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不要一味的硬性要求学生去练琴,更应该培养他们浓厚的演奏兴趣,让他们真正的热爱弹琴,而不是应付了事。兴趣的培养十分重要,可直接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之,音乐理论在钢琴教学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想要培养一个全面的钢琴演奏家,势必要将理论知识与钢琴演奏并重,并且理论联系实际,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这里还要强调的一点是,要想达到演奏的作品内容完整丰富、打动人心,演奏技术与基本功一定要过硬,不能顾此失彼,要把二者很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注重钢琴演奏技术的培养,也不忘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作为教师,我们要很好地去培养学生们的理解作品的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们更有热情地去演奏,达到忘我的投入,反复练习,理解性地练习,不是盲目地去练习,正确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最终达到准确的表达和传递音乐内容。真正做到音乐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行,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与最高目标!

参考文献

[1]郁正民。现代音乐课程论稿[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马达。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

[3]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4]司徒壁春,陈郎秋。钢琴教学法[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刘庆刚。钢琴的演奏与教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篇3:浅谈钢琴演奏心理在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艺术论文

想象力是一个广泛的概念, 逼真的想象能力是发挥创造性思维和表演技巧的一种方法。我在一本书中看到如下记载:一个美国高尔夫球冠军在分析自己取得胜利的经验时说, 他的成功是借助于练习时集中注意力和想象。他打球只有百分之十靠实际挥杆击球, 而其余有百分之五十靠“大脑电影”, 百分之四十靠姿势。也就是说, 首先, 他忘掉这个世界, 进入一种注意力集中状态。他说:“首先我‘看’到我要击中的那个雪白而漂亮的球, ……接着场景迅速变换, 我‘看’着球的飞行、路线、轨迹和形状, 甚至它着地时的状况。下面才正式开始挥杆击球, 将想象变为现实。”[1]

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 通过想象可以使人的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大脑”的行为像人们的其他行为一样, 都有简单与复杂、有趣与枯燥、消极模仿与首创精神之分, 要想用真正的艺术标准来衡量演奏艺术, 那就要求演奏者在通过听觉意识演练音乐作品的过程中, 不能单纯模仿, 而是要具有首创精神, 要有与幻想和想象活动紧密相连的创作性, 对音乐作品要有充满个性的理解。演奏者在自己脑海中想象出来的音乐形象是一种创新, 而决不是对某部音乐作品形象的简单照搬。只有这样, 音乐形象才能具有鲜明的、饱满的、充满活力的和十分充实的特点。[2]

1.1 想象力来源于生活

印第安酋长说:“上帝给你一杯水, 你从里面引入生活。”上帝给了我们生命, 我们就要从中发挥想象、感悟生活, 用自己对生活中熟悉、理解、感受、积累的素材, 进入艺术构思的想象过程, 丰富和深化音乐形象。我们说, 想象是通向角色的主航道, 打开艺术世界的金钥匙。

音乐帮助我们发掘了更为丰富的想象力, 使我们对美好的事物更加敏感。音乐中的很多我们称之为美的东西都来源于生活, 作曲家将自己对生活或对大自然的感受用抽象的音乐语汇写在乐谱当中,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能欣赏音乐的美妙之处的原因。所以, 我们以前多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倘若我们对周围的五彩的世界视而不见的话, 那么对音乐中的美也就无法领悟, 更不要说表达了。

1.2 想象力对于钢琴表演的重要性

钢琴演奏是一门艺术, 在攀登艺术高峰的途中, 极少数人攀登到了高处。这些人大都经历了不少曲折坎坷, 真正能欣赏到最美妙景色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目前, 一些国际钢琴比赛, 国内选手虽然得奖的不少, 可是与外国选手比起来还是有很大差距, 最主要体现在音乐表现方面, 国外选手尤其是一些获奖选手, 音乐表现力灵活、变化丰富、富有个性;而国内的大多数选手则在音乐表现中体现出局限性。由此可见, 想象力对钢琴表演所产生的影响, 要提高演奏水平, 就要在平时注意观察生活, 在练习中不断培养和锻炼。音乐是人生的“精品营养”, 短短一曲, 可振奋精神, 陶冶情操。在钢琴弹奏练习中, 无论是西欧古典、浪漫派或近现代作品, 还是本国各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 演奏者都首先要带着探索与求知的心态, 不断培养和提高对音乐作品准确、敏税的感受能力, 即使练习规范性的、一般性的练习曲, 也要把它的主次声部, 来龙去脉, 基本速度, 强弱变化同音乐想象结合起来, 然后再乘着想象的翅膀在音乐的海洋中翱翔, 使钢琴音乐充满强盛的生命力, 使钢琴音乐作品弹奏得生动而富于灵性, 使听众在聆听中获得美的享受与体验。

2 如何培养艺术想象力

众所周知, 演奏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的行为, 不仅仅是掌握了演奏技术而能够“照葫芦画瓢”, 将音符按规定的时值弹出来, 这远远谈不上“大功告成”。想要把握好作品的音乐风格, 说难很难, 说不难也不难, 关键就在于能否打开艺术审美的慧眼去“洞见”作品所反映的生活, 并调动通感去“捕捉”作品所表现的艺术形象。[3]

2.1 要培养音乐思维的能力

有很多演奏者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缺乏整体感觉, 音乐凌散、乐思模糊, “只见大树不见森林”。这是因为他们在弹奏中孤立追求音乐的各个要素而没有对全曲有一个整体的概念。音乐思维能力, 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内部组织分析和作品的脉络分析与整理, 把音乐作品组织成为具有高度结构力的统一体的能力。比如, 在弹奏贝多芬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的时候, 要首先了解贝多芬这位富有超人灵感的艺术家, 他的音乐犹如愤怒的波涛、欢乐的高歌、英雄的愤怒、大自然的熏陶。所以演奏贝多芬的作品必须避免演奏者主观的意念, 而应以艺术品本来的意味去表达。[4]然后再分析这首乐曲的各个组成部分, 如引子 (见谱例1) 在全曲中的贯穿出现, 连接部的作用及主题与副题的调性关系等, 通过这样的仔细分析, 我们会发现作曲家隐藏在乐谱中越来越多的“秘密”, 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会对整首乐曲获得总的结构概念, 从而体会音乐是怎样一步步趋向高潮, 又是怎样归于平静;结尾通过对主题的简化又具有怎样的意义, 结束和弦是结束在大调还是小调, 而这对营造尾声的气氛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 可以说, 音乐思维能力是音乐想象的基础, 它能使我们的音乐想象力具有科学合理性和逻辑性, 从而使音乐表达更具有说服力。

2.2 要培养内心“听”到音乐

倾听, 即物理的听到具体的声响和在内心听到大脑想象中的音乐两种层次。在钢琴演奏中, 要想根本提高演奏境界, 内心的听觉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又称听觉的艺术, 音乐的存在是因为人类具有听觉的感知。我们可以这样说, 让音乐通过听觉浸润心灵, 才可能使心灵迸发创造性的音乐, 这是学习音乐的正确途径。[5]要想弹出好的音乐, 好的声音, 一定要在大脑中储存有足够的不同的音响效果, 也就是说, 我们对于好的音乐家的唱片及音乐会中的声音要在心中记住。比如, 霍洛维茨在弹奏李斯特《狩猎》时, (见谱例2) 全曲生机勃勃, 一派人欢马叫的狩猎景象, 以模仿笛声的高音进入, 点明了欢快、明亮的基调, 似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清新、美好的清晨;[6]米开朗基里弹奏贝多芬时的金属般的声音和时钟般准确的节奏;巴克豪斯演奏勃拉姆斯钢琴协奏曲时宏伟的深沉厚重的声音;柯尔托弹奏肖邦作品时的飞翔的声音等等, 这些大师们的演奏曾深深震撼过我们的心灵。因此, 我们要在头脑中大量储存这些并牢记大师们的声音, 储存的越多, 内心的声音想象就越丰富。

对于大师们演奏的声音在脑海中记忆后, 我们要在弹奏乐曲的过程中, 把那些美妙的声音从我们的听觉记忆库中调出来, 并且全神贯注的倾听我们在钢琴上发出的每一个音符, 用我们灵敏的耳朵来不断调整, 修改到我们内心的理想效果, 通过内心的声音与我们听到的外部声音相比较, 并逐步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 使我们的演奏越来越接近内心听到的效果, 这样会很大程度地提高演奏质量。

培养内心听觉是培养音乐想象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只有先听到, 才能做到, 这就像画家作画, 唯有先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下笔有神”。

2.3 在钢琴上实现心中的音乐形象

音乐作品表现内容丰富多彩、生动形象, 但其表现形式却又是高度抽象的, 有时用语言难以描绘清楚。因此, 我们借助于一些音乐形象来演示出音乐作品的意境, 触发想象。对于某个音乐作品来说, 如果能找到一个合适的音乐形象的想象, 就更容易把握作品的风格。

鲁宾斯坦说过, “钢琴不是一件乐器, 它是一百件乐器”。钢琴作为乐器之王, 音域广阔, 千变万化的音色非任何乐器可以与之相比。自300年前钢琴诞生以来, 钢琴演奏家们不停歇的致力于在钢琴这个日臻完善的乐器上实现丰富的技法变化, 随之就出现了种种演奏法的理论, 如“手指弹奏法”、“手腕弹奏法”、“重量演奏法”等。而到了20世纪末, 世界演奏潮流正越来越趋向于运用身体一切因素的演奏法。因此, 在钢琴上, 手指不能只满足于上下运动, 为了演奏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手指可以尝试从各个角度运动, 指尖与键盘或垂直或水平、操纵下键的轻重缓急等。总之, 一切方法都取决于人脑中的音乐形象。

比如, 很多作曲家的钢琴曲都是运用交响曲的思维写成的。如勃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 这时演奏者就要设法把钢琴独奏部分融入到乐队协奏的声部当中。又如, 在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时, 要想象歌剧演出效果, 想象男女高音的音色, 并在钢琴上找出相应的表达方式。因为莫扎特是一位歌剧作家, 他是用音乐来表现歌剧主题的, 所以每个音乐主题都要有“性格”。[7]“莫扎特的每一首协奏曲都像是一部《红楼梦》, 里面有许多角色, 每个角色都有其重要性, 但又在一个统一整体里得到平衡。”[8]只有找到戏中人物的形象, 才会更好地弹奏莫扎特的作品。再如, 在钢琴协奏曲《黄河》中, 作者多次运用上下翻滚的快速琶音音型来塑造黄河波涛起伏跌宕的音乐形象, 在第三乐章的2-13小节中, 作曲家则借鉴了筝的演奏特点, 将它用于钢琴旋律中, 表现出根据地山清水秀的景色和人民的愉快心情。[9] (谱例3)

钢琴弹奏的立体性、交响性必然要求音色的多变性。而现在很多钢琴演奏者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在演奏时一味追求响亮快, 这也是导致音乐缺乏表现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 我认为, 演奏者不应自我陶醉在制造宏大声音的陷阱里, 而应把过剩的精力用在探索怎样在钢琴上发出富有想象力的音色这个问题上。

3 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揭示音乐的内涵与意境, 演奏者必须有丰富的想象。鲁宾斯坦说过, “很多人都会弹琴, 却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富有想象的去演奏”。钢琴匠用技术演奏音乐, 而钢琴家用想象力表达音乐。“没有想象力, 就没有创造力”。想象来源于丰富的生活, 来源于表演者的心理体验和情绪记忆, 来源于表演者大胆的幻想与联想。当然, 一切想象必须既符合生活的真实与逻辑, 又符合艺术的规律。

因此, 一个好的演奏者能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丰富的想象力, 对音乐作品进行细致的分析, 在体会音乐作品内涵与情感的基础上进行加工, 用深切的感情、充沛的激情同听众交流。如果演奏脱离了音乐作品原有的情景与情感表现, 一味卖弄所谓的技巧, 即便是在技术上一流, 也会是空洞无味、没有灵魂的表演。“寻找音乐表情内涵并体验它, 毫无造作的、保持审视的距离又不僵硬地、就事论事地表现———这大概才是音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境界。”【10】有句话说得好:现实是有限的, 想象力却是无限的, 而探索钢琴演奏艺术高峰的道路更是永无止境的。

摘要: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语言。不同时期的作曲家按他们那个时期所特有的音乐组织形式谱写出表达他们感情的音乐符号, 而演奏者的任务是通过他们的乐器, 再现这些音符背后的内容。演奏家在阐释这些内容的过程中, 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把它变成音响传入到听众的耳中。每一位优秀的演奏者对音乐作品情感内涵的体验、意境的领会都离不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否则就无法有创造性地向人们展现作品的艺术魅力。好的富有想象力的演奏能给听众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人们通过音乐这个媒介会产生不同的想象;相反, 我们常常听到毫无意义缺乏感情的演奏, 那么对于听众来说, 它最多只能充当饭后的催眠曲。由此可见, 想象力在音乐表现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想象力,表演,艺术角度,演奏

参考文献

[1]潘一飞整理.朱工一谈钢琴教学.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

[2][俄]根·莫·齐平著, 焦东建, 董茉莉译.音乐演奏艺术——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5年.

[3]陈祖馨.钢琴教学新思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1年.

[4]张大胜.钢琴音乐研究.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 1964年.

[5]“但昭义系列丛书”编委会汇编.但昭义钢琴教育文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11年.

[6]顾子钰.钢琴教学随笔.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

[7]赵家圭.傅聪谈钢琴演奏.钢琴教学与演奏艺术.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

[8]傅聪.怎样演奏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外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演奏.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

[9]蒲方.论中国钢琴协奏曲创作的发展.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演奏.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年.

篇4:浅谈钢琴演奏心理在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艺术论文

钢琴演奏者的基本职责是把乐谱上所记载的谱符化为动人的音乐,传递给听众并引起听众的共鸣,这一过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音乐表现”。怎样才能使演奏具有震撼人心的表现力呢?首先演奏者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音乐才能和全面的技术功底。

音乐不像建筑、雕刻和绘画,经过不断构想、思索与推敲、修改那样独立地持久的客观存在,它(钢琴演奏)是短暂的存在,即“一锤定音”——在短暂的时间里,一气呵成地奏出心中所祈求的音乐、音色和音响。可想而知,当演奏者在进行现场表演时,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即冷静、头脑清晰和良好的表现欲望等。因此,演奏者只有在高超的演奏技巧、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等各方面较完整地结合为一体,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演奏者。

一、素质因素

素质是指每个人所具有的身心条件的综合表现,是心理条件、生理条件及其机能特点的总和,其大脑特征最为重要。而演奏心理素质的先决条件是生理机制,它是指原始情绪在演奏活动中的反应程度及其变量。不同的人在音乐演奏中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就钢琴演奏者来说,演奏时对外部和内部环境作用下所形成的思维、情绪和意志等态度和程度都直接影响演奏的成败。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在训练时无拘无束、动作灵巧,一旦上台便会心慌意乱、手足无措,出现“脱轨”现象。这正是由于不正常的心理活动而失去了正常的演奏状态,使音乐停顿,有时虽然没有停顿,但失误比较大,控制不住键盘,没有理智地进行演奏,从头至尾“混乱”得使人无法听下去。师范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由于生理上的紧张导致心理紧张呈不良的循环状态。可见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对演奏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技术因素

如果说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是“软件”的话,那么充分的技术准备就是“硬件”。在钢琴演奏中“硬件”比“软件”更为重要,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音乐修养,再好的心理素质也无济于事,在演奏中只能是“滥竽充数”。由此可见,充分的技术准备、练习的准确程度,以及对作品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消除演奏者精神紧张、减少心理压力的重要前提。在演奏的全过程看谱、双手触键、脚踩踏板、耳朵聆听中,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旋律的突出,又不能忽略伴奏部分,既有横向线条,又有纵向和声衬托,还要抓住低音进行,色彩性的变化音……这一切都是在流动的瞬间完成的。因此,演奏者必须在这流程中把握住各种细腻、复杂多变的瞬间,协调各种知觉,随时调整各部位的动作。要协调各知觉,核心问题是“心理调控”,就是按照音乐的要求,迅速转移与分配自己的“注意”点于各个不同的侧面,通过心理控制好触觉与运动觉。只有基础的工作准备好了,演奏者才能做到“胸有成竹”,这样才能增强现场心理调控的功能。

三、临场经验

在演奏时,周围环境与平时练习时的环境不同是造成学生心理紧张和怯场的一个直接原因。因此,要多给学生艺术实践的机会,要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演出中去体会演出的过程与心得,让学生觉得演出与平时练习时的心态是一样的放松、自然。当然,演奏者要想排除演奏中的心理障碍,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控能力和顽强的学习毅力,首先取决于自身是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心态和成功的信心。其次,要懂得排除心理障碍与提高心理素质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它需要演奏者在漫长而艰辛的练习过程中去体验与品味,尤其要注意平时基础的训练,对曲目要进行严格把关,认真仔细地完成好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技术环节,并攻克所有的技术难点和重点。只有基础打扎实,才能很自如地控制住键盘,另外在走台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排除心理负担。只有这样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学习计划,有效地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调控能力,才能减弱演奏时的心理障碍,并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演出中,消除演奏者的紧张心理,防止“怯场”,使演奏者的技术水平能得到充分发挥。

篇5:浅谈钢琴演奏心理在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艺术论文

摘要:“内心听觉”在整个钢琴演奏和学习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钢琴演奏不能光重视训练手指的技术能力,而忽视了内心听觉能力的训练,本文以内心听觉的培养在钢琴演奏中的训练为出发点,结合本人多年来钢琴学习的心得,把内心听觉的培养贯穿整个钢琴学习过程,让更多的钢琴学习者能够注重内心听觉能力在钢琴学习中的发展和培养。

关键词:内心听觉;重要性;培养;训练

近年来,“内心听觉”这个词在音乐界备受关注,内心听觉是一种音乐能力,它在音乐演奏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学习音乐,尤其是学习钢琴演奏,拥有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音乐要靠听觉来欣赏,音乐技艺的程度水平也要靠听觉来辨别。李斯特曾经说过“用心灵创造技术”,就是指演奏家的技术是植根于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把一首作品演奏成功,并不是只解决了技术问题就可以了,高质量的音色及对作品的表现和理解都是同时必须要做好的,根据研究认为,通常人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内心听觉能力,这种能力经过专门的训练可以逐步提高,而这种能力的提高又有助于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内心听觉能力作为钢琴演奏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内心听觉的含义及重要性

(一)内心听觉的含义

内心听觉能力是一种音乐能力,是一种构成内心音乐形象的能力,它不受外界声音的影响,以音乐感知为基础,以完善音乐意象为目的,不依赖于乐器和人声想象出来的音响,它具有先导与创造能力。内心听觉是音乐家最重要的音乐听觉能力之一,内心听觉的发达程度决定着音乐家内在的音乐想象力反映真实的.音乐现象的能力。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心理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听觉意象的形成和听觉意象指导演奏,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随着听觉意象的不断完善形成内心听觉;二是让内心听觉发挥作用即通过形成的听觉意象指导并调整实际演奏效果。

(二)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在平时的钢琴练习过程中,内心听觉起着主导作用,练习时如果没有内心听觉的支持,弹出的音乐就会显得苍白无力,缺乏艺术感染力,所以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必须要在内心形成自己想要的音色、速度及力度等,并在练习的过程中通过对自己身体及手指触键角度的调整来达到自己所满意的音响效果。

二、内心听觉的培养及训练

内心听觉的心理过程主要通过听觉意象来体现,因而训练听觉意象能力的提高对内心听觉能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内心听觉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为了比较有效的提高内心听觉的水平,这里介绍几种专门的训练方法:

(一)“歌唱”训练

著名钢琴家格伦・古尔德在弹奏钢琴的过程中,不仅会专注的演奏,口中还跟随着旋律哼唱,忘我的投入到演奏中,这种哼唱弹奏的方式是一种学习和理解音乐的比较有效的方法。钢琴是富有歌唱性的乐器,演奏者的内心歌唱能力的水平决定演奏出音乐的优美程度,只有通过歌唱旋律等方式来培养和发展这方面的能力,才能逐步提高内心听觉能力,从而感悟音乐的歌唱旋律性,把作品弹的“有血有肉”。

(二)“想象”训练

音乐想象是以音乐意象为基础的,内心听觉的形成也要靠音乐想象来形成,音乐想象能力的提高是发展内心听觉的关键。钢琴演奏是把人类生活中的实物,如高山、河流等和人类情感中喜悦、悲愤等化作声音来表达出来,人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事物,大都与声音有着紧密的联系,使演奏者对对所接触的事物进行想象,通过想象与音乐音响融合,从而产生音乐听觉形象,这种音乐听觉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音乐听觉经验。

(三)“冥听”训练

冥听是指演奏者在演奏前事先听到自己内心第一流的整个演奏效果的能力,这需要演奏者具有一定的音乐积累和音乐感觉,冥听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演奏水平的高低,冥听一般经过“树立声音标准”、“模仿杰出声音”、“创造新的声音”这三个过程,在脑中积累了丰富的音响材料之后,要努力在内心形成自己所要的音响效果,演奏者应将自己的演奏效果和内心听觉听到的效果进行对比,在练习的过程中逐步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这对于演奏者的演奏质量有着显着的作用。

总之,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内心听觉又是音乐听觉的核心。通过听觉想象的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内心音乐听觉能力,培养和发展钢琴演奏者的内心听觉能力就是让演奏者有较高质量的听觉感知能力,精确的把握对音乐作品的表现和理解,提高音乐的表现力。内心听觉在钢琴演奏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对音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应是每一位钢琴演奏者必须强化训练的重要基础。

篇6:浅谈钢琴演奏心理在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中的作用艺术论文

【摘要】钢琴演奏者在具备熟练的演奏技巧的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演奏技巧相结合是一场钢琴演奏成功的关键因素。对钢琴演奏者进行心理素质培养并且引导演奏者进行演奏心态的调节,平和地向强者请教,认真对待每一次训练,演出前做好充分准备,缓解心理压力。演奏者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演奏心态,才能为自己的演奏演出活动增添风采。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素质;心态;培养;调节

一、心态对钢琴表演的影响

钢琴演奏从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三百年左右的时间,并且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发展。钢琴艺术以独特的魅力和风采在世界各地引发了许多的欣赏者和追随者。从世界范围来看,钢琴是发展最为普及、认可程度最高的一种乐器。但对于无论是钢琴演奏的初学者,还是经过了长时间训练并拥有多次演出经验的乐师来说,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心理影响。钢琴演奏时需要演奏者将视觉、听觉、触觉乃至运动觉进行综合运用,并通过演奏者娴熟的技巧不断地将演奏者想表达的情感进行演奏。因此,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拥有强大的心脏和稳定的心理素质,不良的心理素质会影响钢琴演奏表演的质量。所以,在培养钢琴演奏者演奏技巧的同时,也应培养演奏者全面的艺术修养和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技术技能的建立,只有将技术技能提升到一定阶段,感情才会得以控制,若演奏者在演奏时担心自己的演奏技巧会不会出现问题时,心理素质的坍塌更为容易。钢琴演奏是艺术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演奏者在演奏时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的过程中,才能让观众体会到演奏者所想表达和传递的钢琴情感,从而使观众产生共鸣,得到观众的青睐和认可。钢琴演奏者应在每一次小型演奏会上充分体验并展现自我,以此练习自己的心理素质,防止日后表演的过程中出现怯场、紧张等情绪心理。

二、钢琴演奏效果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众所周知,钢琴演奏主要主要的两个方面是对钢琴技术的认知技能技术和演奏者对于所进行演奏的乐曲的情感所想表达的希望。钢琴演奏技巧熟练程度在于演奏者对于所演奏的乐曲的理解程度以及练习时的熟练程度;而钢琴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需要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拥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影响心理因素的方面主要包括对于乐曲内在的想象能力以及直觉能力。钢琴演奏是将乐谱上的内容和自身对于乐曲的理解进行结合,并配合作者原本所想表达的情感相结合,将钢琴演奏者对乐章的熟练程度和技巧性通过演奏表现出来。钢琴演奏是个人情感和原作者情感相互交织碰撞后的情感表达,因此,演奏者在钢琴演奏过程中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演奏过程中。钢琴演奏艺术是时间和技巧性相结合的艺术,钢琴演奏艺术要使音乐创造性地被演奏者演奏出来。音乐作品和演奏者之间的关系不单单是某一种单一的元素而决定的,一个作品的完整程度,对于演奏者来说,是高于音阶、旋律和情绪的相结合的整体效果。

三、良好的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钢琴演奏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演奏者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应达到内心、手和音准做到一致性。在演奏表演舞台上,演奏者应该具有良好的空间感,对空间的认知程度较高,并且对音乐技巧拥有较准确的掌控能力,演奏者较高音准性和较高的听觉能力为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提供良好的帮助,从而让钢琴演奏者通过内心的指引带动手指进行钢琴乐谱的正确表达。优秀的心理素质是钢琴演奏情感的流露和流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丰富情感的展示,钢琴演奏的过程是一种听觉的盛宴和情感体现的艺术情操,钢琴演奏者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应全身心地将自身投入到所进行的表演中。这样进行的表演才可以更好的引起公众的共鸣。与此同时,拥有良好心理素质更有助于钢琴演奏家创新意识的激发。钢琴演奏不仅仅是演奏者对于乐曲的弹奏,而是对作品含义的解读后的二度创作。因此,钢琴演奏者随时客观地以端正的心态聆听自己的演奏,才能对其进行再构建。

四、培养调节心态的方法

(一)保持随机的应变能力

在钢琴练习过程中,演奏者的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且放松自如,但在舞台上进行钢琴演奏表演时演奏者或多或少会带有一定的紧张和兴奋的心态,许多钢琴演奏者在练习时心理处于放松状态,演奏过程也稳定自如,但站在舞台上,台下坐着无数观众和评委,面对与平时练习相差悬殊环境状况,容易产生失控情绪,造成乐曲音符弹奏出现错误的情况,更有甚者因为紧张过度中止了自己的表演。相反,在钢琴演奏过程中,也有人拥有高涨的情绪,过分的想要在舞台上发挥自己,情绪过于兴奋造成了兴奋和抑制相互制约出现了偏差。因此,这些问题应在平时的心理素质训练中得到改善和解决。应将钢琴的教学过程与演奏过程相结合,培养钢琴演奏者在训练过程中寻找演奏的感觉,尽多可能的面对观众进行演奏,提高钢琴演奏者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总结经验教训

总结曾经的演出经验教训,为了更好地完成某一次重大表演任务,钢琴演奏家应很早就对演奏曲目进行练习和准备。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对作品的乐谱乐章达到了如指掌的状态。对于乐谱和乐章的熟悉可以让钢琴演奏者站在台上时不会对乐谱乐章产生紧张的心态,没有过多的顾虑和负担。钢琴演奏者在表演时可以将演奏时表达的情感充分释放。只有在表演者技术技巧达到一定程度时,表演者的表演无论是动作还是心态都可以充分的放松,做到对于舞台的表演无拘无束。钢琴演奏者不应该过于看重某一次表演的结果,钢琴表演者在学习、演奏钢琴的过程中会参加大大小小几十次甚至上百场的演奏活动,因此钢琴演奏者不应看重每次演奏的结果,应该认真吸取每次一表演时的经验,将优秀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以后大型演出做好准备。当然,如果在表演中有失败的经验也不应放弃演奏或者从此对钢琴演奏产生抵触心理。一次的失败不会对一个人有过大的`影响,但应该针对这次失利吸取教训,让经验和过程更好地帮助日后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毕竟钢琴演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钢琴演奏者的职业生涯中,平衡好每一次演出的心态,每次演出的结束又是一次新的开始。如果过重看待演出成绩必定会影响下一阶段的练习乃至下一阶段的演出效果。因此,钢琴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总结好经验教训,这对于钢琴演奏的效果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五、结论

在完成上场前的心理准备后,还需要培养钢琴演奏者在实际演奏时的心理素质―以完形为目标的演奏心理。拥有以完形为目标的演奏心理使钢琴演奏者拥有最佳的状态和超强的意志力去控制、掌握自己的演奏技巧和情感表达,钢琴演奏者拥有平和的心态可以让演奏者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创作中来,使钢琴乐曲的演奏达到和谐的美感。与此同时,钢琴演奏者不应单一地掌握钢琴演奏的技巧,培养良好的钢琴音乐素养、提高钢琴乐曲的欣赏水平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运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钢琴演奏者拥有超高的钢琴演奏水平与其自身拥有超强的心理素质是分不开的。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若想取得钢琴音乐演奏的圆满成功,演奏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钢琴技巧以及自己超强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徐华菲.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J].音乐生活,(09).

[2]李琳.论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02).

[3]王祖越.钢琴演奏心理素质的培养[J].艺术评鉴,(12).

[4]李卓姝.钢琴演奏者如何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J].音乐时空,2015(19).

[5]杨泽.论钢琴演奏者的修养[J].四川戏剧,2015(01).

[6]王旭东.钢琴演奏者心理因素对演奏的影响[J].戏剧之家,(01).

[7]孙晓杨.钢琴演奏者的心理素质培养小议[J].黄河之声,2016(20).

上一篇:首件工程认可制定下一篇:底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