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5-10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共9篇)

篇1: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科技进步,计算机的日益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普遍进入了中学课堂。传统化学教学中形象、直观的教学媒体如标本、模型、挂图等,已被现代多媒体技术所代替.在课堂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能最人限度地以声、形、视、听等手段,形象逼真地对各种化学实验和反应原理进行模拟,全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优化课堂结构,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协作与参与,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获取知识效率。

一、微观知识“实物化”

化学世界就是微观世界,正因如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很难对微观世界进行客观的、准确的描述与验证,也很难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想象和模拟微观事物。比如:原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限度、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变小为大,变静为动,把微观粒子扩大为宏观的实物动画,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理解化学原理。

二、抽象内容“具体化”

化学其基本的化学用语,如: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量等很难描述与表达,学生在思维上很难建模、理解与掌握,原因之一就是内容太复杂、太抽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会使教学变得十分轻松而愉快,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讲到“碳的同素异形体”,可利用《三维分子模型》中的分子模型库直接把金刚石、石墨的分子模型打开放在同一区域内进行比较,有球棍模型,也有比例模型,同时可以进行宇符模型与框架模型间自由切换,给学生一种直观的动画模型,很容易比较金刚石晶体的空间网状以及石墨的层状结构,进而很直观地对两者性质的不同进行比较。

三、零乱内容“网络化”

中学化学知识的特点是比较零乱散杂,内容比较多,若采取分散记忆,不仅加重学生负担,而且知识掌握得不深刻.若把零星分散的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进行梳理、归纳,使其知识化,条理化,网络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与记忆,而且有利于知识的灵活运 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教育手段的进步,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搞好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教学进行整合,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的有关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基于此,应鼓励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篇2: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在“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有关“电子云”问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者由于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后者则会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为了能让核外电子动起来,我们制作了《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的小课件。首先简介“视觉暂留”现象及其在电影及动画制作中的运用;然后制作一些宏观物体的运动及模拟电子绕核运动的各种gif动画,从而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物质各种不同速率下的视觉印象,认识并理解电子运动的特点及其描述的方法。

此外,用3Dmax等制作的多视角动画或三维立体图像还可以广泛地展示各种晶体的结构、分子模型等。这些立体结构课件的使用,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物质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从量的角度来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课堂的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部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还有一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差、耗时长,课堂上难以做到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的污染大,无法在教室中完成等。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例如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中,改变压强对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影响并不显著,运用课本实验,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加压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而往往不能发现其后的颜色略变浅。因为根据人的视觉特点由浅变深的现象易于识别,而由深到浅的现象则不易感知。

为此,我们采用3Dmax制作了课本实验的原形模拟和简化模拟动画课件,有意识地突出气体颜色的变化,增强实验中的现象层次差别,同时在课件中压强对浓度、气体分子数影响的两个gif动画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压强变化过程中气体颜色变化与组分浓度变化的认识,从而为勒沙特列原理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篇3: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 科学运用计算机创设有效情景

长期以来,我国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的教学载体就是黑板、 粉笔、简单的教育、挂图等,这就决定我们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束缚了教师的潜力和学生的想象力,这种教育模式对国家教育部提出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推广和实施起着阻碍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媒体,逐渐被广大中小学采用,在实际的教学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在讲解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时,学生认知方面就开始出现了学习障碍,对于分子、原子这种微观粒子定义的建立就很难理解,如果只凭借传统的讲解学生很难在脑中建构出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选择有关分子、原子的模拟动画, 呈现在学生眼前,会让学生眼前一亮,瞬间豁然开朗。在抽象知识的讲解时,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学习情景就能够突破难点。

2.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创设有效情景

交互式电子白板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及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文字、图像与声音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传递信息。 在讲解《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一课时,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运用的不是很好,可以运用电子白板中化学模式进入输入化学方程式程序中,按照书写步骤完成学习任务。 还可以运用白板中的擦除、勾画、拖放、标注、修改等功能, 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能力。

3. 利用投影教学创设有效情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获取化学知识。微型实验是实验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实验仪器简单、节约药品、 容易操作、减少污染等优点,但是有时实验现象不明显,微型实验和投影教学有效结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讲解《金属化学性质》这一课题中对于镁、铝、锌、铁、铜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为了实验现象对比明显,进行了微型实验与投影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设直观、清晰、真实的情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提升思维能力。

4. 利用仿真化学实验室创设有效情景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的需求量很大,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或有毒物质会直接造成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现在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的热点,绿色化学也倍受人们的重视。基于节约资源和防止环境污染问题,仿真化学实验室也成为新的教育模式。在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一课题时,由于非常的贴切学生的实际生活,对于铁生锈条件的探究学生很快的就能通过观察、分析、 总结出生锈的条件和防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而铜制品生锈的例子学生在生活中见的比较少,是哪些因素导致了铜生锈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由于铜生锈的时间比较长且浪费金属资源, 所以我运用了仿真化学实验室给学生创设了学习情景。利用仿真化学实验室学生选择了试管等相应的仪器,选择了铜丝、蒸馏水、氧气、二氧化碳等药品,探究铜生锈的条件。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的兴趣很浓厚,积极主动的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并能够按照实验方案亲自动手完成实验的步骤,最终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铜生锈的条件。仿真实验室虽然不够形象化但是它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有一定的时效性。

5. 利用数字化实验室创设有效情景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运用到化学实验中,微量化学、绿色化学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新理念。数字化实验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产生的一种实验手段,它对传统的实验室教学是一个有益的辅助, 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替代。数字化实验室是利用传感器将不同的信息转换成数字,便于观察、时效性很强、并能将数据进行处理,清晰明了的反映出实验结论、通过数据的采集和整理减少了人为观察产生的误差。例如在探究酒精灯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时,传统的实验操作是将小木条平放在火焰中间大约一秒的时间,取出观察现象:小木条与火焰外焰接触的部分最先变黑,从而确定外焰的温度最高。而数字化实验室利用高温传感器、DIS实验系统对酒精灯不同火焰进行测定,通过数据的反馈简单、直接、准确的说明温度高低情况。 例如传统的实验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个实验需要注意的事项很多,有时因操作不当导致实验失败;且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基于此数字化实验室就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利用氧气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就可以对采集的空气样品进行实验,简单快速的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但节约药品还避免了空气污染; 由于在室内进行实验,传感器可以根据室内的实际情况显示不同的变化趋势即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数值的变化符合人的呼吸作用对空气中气体含量的影响,通过数据的处理分析总结原因。

6. 利用翻转课堂创设有效情景

翻转课堂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转换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角色,也翻转课堂的正常教学流程,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推动了教育教学的创新。翻转课堂始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化学教师乔纳森 • 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 和亚伦 • 萨姆斯(Aaron Sams)。现在成为国内外教育的研究热点, 究竟什么是翻转课堂,翻转课堂到底在翻什么,怎样翻,翻了之后老师该干什么?许多教育工作者关注、 学习、实践这一新型教育模式。在学习化学术语中元素符号周围的数字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一直是学生学习的盲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很不容易突破的难点。所以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录屏软件制作了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微课,时间大约将近5分钟,在上课前一天就转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这部分内容有大略的了解,在讲课的时候我只是梳理了知识的体系,只是起到了一个引导的作用,大部分时间我留给了学生, 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翻转课堂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在很多地区还没有被推广,作为先行实践者应在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实现常态化,并能够持续的进行和发展。

相比较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情景中的应用具有直观性、生动性、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优化课堂教学能将抽象的概念、抽象的现象和原理都直观的显现出来;做到由难到易的简单过渡;将教学中的重难点能简单容易的突破,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师应该有效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情景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互融合,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发挥各自的优点,相得益彰。

摘要:初中九年级化学是学生刚接触的一门学科,学生没有以往的知识铺垫,却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内容和培养学科素养,并且面临毕业和升学考试的压力,因此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会太高涨。作为学生化学学科的启蒙教师不但要教授知识,还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就需要教师有效的进行学习情景的创设,教学情景的创设方式方法有很多,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起到了激发、引导、提升等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学习情景的创设,信息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篇4: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激发学生兴趣。(2)传输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以及操作的可重复性,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交互性强,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正是基于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在教学实践中永远流行。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这样良性循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加强。在化学教学中,主要从科学史实、化学家的贡献、小故事、图片以及剪辑影片、动画等方面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适时播放,丰富了表达方式,同时让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劳动或危险操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心理,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避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倾向,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第一节化学课上,通过播放四大发明图片及其解说、工业炼铁的影片片段、各种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并配以简单说明、五彩缤纷的焰火,这样大容量的信息传递,对学生化学的学习已经具有潜在的吸引力。再如,讲到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播放了错误操作所引起后果的动画,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正确操作的认识。化学课还有许多微观知识,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在以前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拓展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学生成为"歌迷"、"影迷"等,除了它们存在一些不成熟认识的因素外,另一因素是他们能走进学生的生活,产生共鸣。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章节间知识相对独立性较强,并且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又较少(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知识多为有机化合物知识,而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较少),这样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的热情会慢慢衰减,最后感到索然无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适量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句话的含金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收集报纸、刊物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资料,剪辑下来,在相关章节及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例如,讲到"生铁和钢"时,播放1996年我国为纪念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而发行的邮票;讲到空气时,播放一艘锈迹斑斑的轮船(延伸出问题:如何防止生锈?),城市霓虹灯夜景等,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又巩固了学习内容,同时让学生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我们生活的环境。

三、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的贡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能源、材料、健康、环境等方面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化学工业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化学现象和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树立物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化学家化学探究活动的严谨与艰辛,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然,要真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新思想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篇5: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优化的理论与实践。传统的教育很难保证教育质量。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发展现代化教育,以解决上述矛盾。“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交互式多媒体通信技术的教学模式。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理念,以其先进独特的直观性、灵活性、实时性、立体化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把抽象的化学概念、难以理解的化学理论、难以表达的化学反应原理等,以及难以观察的实验现象、无条件做的实验等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清晰地接受下来。但信息时代下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还处在探索性阶段,化学课堂教学不仅要根据化学本身的特点有选择地制成好的课件,还要有好的授课策略;化学实验教学也需要有选择地与信息技术配合,而不能盲目地滥用信息技术来代替化学实验教学,就是说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它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还有待发展与完善。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手段的更新必然会对传统的教育模式产生一种冲击,中学化学教学尽管有着自己本身的学科特色,但必然也要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这也是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技术是中学教学手段现代化的一种表现,但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两面性的特点——正面作用与负面作用,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使用得当,会使师生们的教与学事半功倍:多媒体能让师生的教与学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开扩视野,有利于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然而使用不当却会使教学过程虽表面热闹好看,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会大打折扣,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造成了事倍功半的结果。

现实中不少教师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时生搬硬套运用信息技术,把教案以及课堂设计、提问、总结一股脑的全搬到了多媒体上。这种现象存在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操作者对这项技术没有真正的理解它的真正含义,这项技术是我们教学中的辅助技术,对它的运用要使得我们课堂讲解更加清晰、学生能够更加形象、深刻的理解所学的知识。

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时教师完全用现代信息技术代替课堂。运用课件是我们现在中学课堂上主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我们的教师制作课件时,把所有的内容全部用多媒体课件表现出来,把课堂变成了放映现场。甚至我们发现城乡中小学各科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成为“时尚”。特别一旦有公开课、实验课、教研课等必定使用多媒体教学。我们现在中学教学中不可能完全用多媒体来代替。教学中绝大多数的知识还是靠我们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通过我们的言传身教,使学生接受知识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不是所用的知识都可以用多媒体来体现的。不能因为我们现在提倡用现代化技术就把几千年来我们的方式方法全盘否定。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需花费教师大量时间。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有的只是“绣花枕头稻草芯”,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的优势得不到体现;有的教师授课只是照“本”(屏幕)宣科,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造成了“学生瞪着眼睛看,教师围着电脑转”的现象。我们化学课上必须演示和学生必做的实验也大有被信息技术代替的趋势,不少教师直接利用视频或者动画来代替实验,这样固然是可以让学生直观全面的观看,实际上学生观看实验视频时候不过是看个热闹罢了,利用多媒体虚拟技术来代替学生的实物实验操作。实验是理论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桥梁和中介,所以实验是不可替代的。实验尽量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让学生获取第一手资料,当然对于一些限于条件,不能进行的实验,用多媒体模拟,也是可取的。完全用媒体技术代替实验就傲雪,将会失去对学生的科学性培养的意义,这些实验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不下多少印象,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的掌握住知识。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虽然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在一节课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融多种于一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只是其中的一种,它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试图以信息技术教学代替传统教学做法是不现实的。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我们只有适时、适度地把握好应用的各个环节,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果,不至于走入误区,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为课堂服务。(详细见赵恒梁《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中学教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探究》)

二、现代教育技术为增强师生互动、突出学生主体提供了条件。传统的学校观认为,只有全日制课堂教学、有围墙的学校才是正规的学校,计算机、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这种状况,使现代学校不受时空限制,因而带来了学校观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是教师教书本知识,学生学书本知识,教学功能单一,而现代教学观则认为,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又要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调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音像、课件、远程教育技术等等。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在未来教育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品德的示范者等。教师既是学生的长者、引路人,又是朋友、伙伴。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运用于课堂教学,以其直观可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变得更加形象,显示了与传统教学手段炯然各异的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的应用,确实具有优化学习过程的特征,这些特征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从而为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信息素养营造理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发展。但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校提供了各种机遇,给优质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但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何育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以及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深入,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正在产生深刻地变革,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传授的进程转变为探索发展、自主学习、协商讨论、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题的进程。我们一定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为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

(详细见宋红艳 歩绍春《现代信息技术整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研究》)

三、教师和学生在面对新的信息技术,原来旧的教学模式被打破,随之教学中的主体也变得更难把握,我们的课堂主体应该是学生,长期以来教学课堂状态处于:教师讲得多,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少;教师提问,学生则按要求回答。这种教学状态的缺陷在于使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使用此状态久了,学生就养成“知识等老师教,思维由老师引,方法仿老师做”的定式习惯。引入了信息技术之后,知识的教授者和接受者又受到了信息技术的左右,使得我们的课堂主体更显“扑朔迷离”。在应用信息技术的现代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如何使得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更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首先,从目前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情况看,制作的教学课件无非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而制作的课件,另一种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而制作的课件。从应用的数量看,前者无疑居多,但这类课件的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实际应用中往往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用这样的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就会减少,大部分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而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难以发挥。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这一点是永恒不变的。

当今教学的观点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主体与客体的基本任务是:主体以学为主,客体以导为主;主体要负责“学”,客体要负责“导”;在“导”与“学”之间,是导从属于学,不是学从属于导;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尤其是自然学科是建立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上的知识领域。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学生的主体作用应落实在都用眼、都动手、都思考;教师的“导”要抓好重点环节,点拨关键的概念、规律、技巧,组织学生归纳结论。

第二,教学中教师是主体,现代信息技术是辅助。

教师是导演,媒体是技术。信息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的迅速兴起,它在教学过程中是传输信息的手段,在沟通教与学方面,对教学的效果和效率影响很大。现在“无多媒体不成好课”的思想已深入人心。某些学校便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于是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充分运用各种多媒体,为图方便,一些教师往往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让原有好的教学风格被流水线的程序湮没,从而影响自己的教学风格及随堂应变的能动性,把教师变成多媒体的奴隶,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上好一节课,就如同导演做好一部片子一样,在教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机智幽默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如果教师作为导演的话,信息技术只能是演好一场戏的各种设备,做多算作各种设备中最先进的一种而已。我们在强调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时,必须把握好教师的主体作用,信息技术是为教师服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合理的用好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到最佳程度。

现代媒体技术与学科实验的关系是相互结合的,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可以得到视觉的深刻认识;通过学生实验可以得到视觉、听觉、感官三位一体的多方面的体会,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自身能力的提高,尤其是理科中的实验学科,这一点尤为重要,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是通过实际动手取得成功的。我们在中学教学中必须坚持让学生动手,即使是现在有了多方位立体的动画视频我们也不能过分依赖。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实验视频和动画的确能够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在师生面前。实验视频和动画演示绝不能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者的在我们课堂教学中是要相互结合的,我们可以在一定的领域、一定的时间去应用媒体技术展示一定的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根据现有条件难以做到的实验、复习过程中需要回顾的实验。例如讲《氢气的性质》时,首先在课堂上做了不纯氢气爆炸的实验,巨大的爆炸声引起学生的兴趣,都想知道为什么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而不纯的氢气却发生了爆炸。接着老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从微观方面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爆炸发生的原因。学生心中的谜团终于解开了,同时也接受到了新的知识。在这里,化学实验教学和多媒体课件就结合得非常好。(详细见葛艳桥 张振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学主体的关系研究》)

四、信息技术是学习活动的认知工具,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建构和创作实践工具。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作为高级思维训练工具,信息技术的应用将从目前大家更多关注电脑、网络、网上学习的操作模式等,发展到利用信息技术培养的高级思维能力,构建知、情、意融合的高智慧学习体系。既然作为一个体系,我们所面对的就不是单一的、片面的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而是面对全学科的整体的理解、整体的运用信息技术。我们所讨论的学科间渗透是指在学校各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在传授学生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全方位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智健康,开发学生的潜能,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无论从教育时空、教育资源还是从课程建设、师资方面来看,学科渗透都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零散,且以具体的某一学科的渗透研究较多。

科学地设定学科间渗透的学科教学目标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1)内在性。学科间渗透内容应是教材本身所蕴含的,而不能脱离教材外在地强加。(2)针对性。各科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情的基础上,有差异、有针对性地设定目标,对本节课的外渗内容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无目的地随意而谈。(3)整合性。既然是“渗透”,就应该是曲折的、暗示的。简言之,学科间渗透目标的达成可以与知识传授同时完成,可以是在教学过程中产生学科间渗透效果,可以是在美的体验和愉悦中净化心灵。因此,在目标设定时不宜过“实”、过“板”、过于“线性化”。(4)学科差异性。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本学科可资凭借的内容,另一方面要真正认识各学科间“质”的差异性,把握好其间的区别。如文科类较多直接引用相关题材,理科类则更多地注重教学过程。

我们常说:教无定法。同样,学科教学中渗透学科间渗透也没有固定方法。从教学设计取向看,学科渗透学科间渗透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问题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也可以活动为中心,加强心理训练,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从渗透形式上看,有分散式与集中式,集体式与个别式,讨论式与写作式等。从具体渗透方法来看,有移情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在不同取向指导下,各种不同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详细见马春芳 李素平《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中各学科间的渗透关系研究》

五、新一轮的课改已经在全国推广,新形势下的教学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路径上更是有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要求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均离不开教师的创新教育,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创新教育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以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目标,要站在创新教育的高度认识、把握这一难得的契机,在进行教学时,要尽可能体现学科整合的思想,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新的能力,所以在当今的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并不神秘。在化学教学中,举凡学生能独立的“发现”他未曾学习过的知识经验,能解决新颖的化学问题或对某一化学问题能提出新颖的见解,能独立的设计、完成新颖的化学实验等,都是一种创新。尽管这种“创新”对人类社会来讲,不是新的发明或创造,但却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创新精神的体现,是甚为宝贵的。

利用好我们的主阵地——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去学习。作为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教学情感,教师是课堂心理环境的直接创造者,教师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学生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教与学才能形成和谐的共鸣,增进感情交流,建立师生同步的良好化学情感场,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由结组,做出习题答案,放在实物投影这样的多媒体工具中,学生自己做老师,看作业,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详细见王军巍 裴文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与创新教育的结合研究》

现代教育改革脚步逐渐的深入,中学教学的改革如火如荼,不仅仅是知识的革新更主要的是教育手段、教育理念的革新。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化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先进的新型教学手段,它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能形象地模拟和再现化学反应原理与过程,增强了化学的科学性,缩短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新的一轮教材改革全面铺开了,实际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化学教学, 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想象,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化学教师必须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现代化的化学教学。

参考文献

1、徐凯祥《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理论实践与思考》

2、方青艳《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6: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赵自军

甘肃临夏县尹集中学 731803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备不足、很多实验都是演示实验或者是实验的安全性、成功率不高的现状,将信息技术用于化学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应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引入教学领域,它将在各教学领域发挥不同的作用,信息技术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服务于我们学科教学的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同时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将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我校将信息技术用于化学实验教学也是近一两年的事,下面结合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信息技术用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体会。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重要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教学节奏加快,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知识容量增大,知识面的不断拓展,化学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实验教学方式。为更好的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已有标准化实验基础上,我校通过“农远工程”建起了卫星接收站,筹建了多媒体室、网络室各一个,开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这既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解决了我校在农村初中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仪器不配套和不足的困难,同时改变了传统单一的化学实验教学上的弊端,使化学实验教学得到优化。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不仅极大的提高了实验教学课堂效率,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的能力,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助于学生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好地提高了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改变了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这是化学教学中用任何手段所不能代替的。但是,从传统的化学分组实验课堂教学现状分析,还普遍存在着实验目标不明确、方法简单呆板、学生操作不甚规范等问题,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可弥补这些不足。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明确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同时也是学习评价的依据。让学生在实验前明确该实验的理论知识部分、观察部分及操作部分所达到的具体要求,这对于减少学生实验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及其重要的。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实验前将教学目标等制成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过程,了解所用器材的构造、性能和注意事项。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而且也为实现实验课的教学优化提供了目标和依据。

2.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Flash动画,使学生实验操作准确、规范,增强实验的安全性。如某些气体易燃、易爆,有关强酸、强碱的实验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对实验的操作步骤、操作规程要求较高。一旦有误,不仅不能正常进行实验,严重的还会出现意外事故。虽然老师在演示时一再强调,但还是不能保证学生就一定能做好。因此,实验操作前播放Flash动画模拟演示操作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做到准确规范,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作风,又对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有很大的帮助。如初中化学实验中氢气的制取和性质:在点燃氢气气体前一定要验纯,否则可能引起爆炸。在实验前播放动画显示点燃不纯的混合气体而使启普发生器爆炸的情景,真实而形象的说出违反操作规程的严重后果,这比老师“纸上谈兵”反复强调要深刻的多,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这一原理的直观理解,又使学生在以后做相关实验时得到启迪,使实验操作更具规范性、科学性和安全性。

3.运用多媒体辅助探究性实验教学可提高实验的对比性,有些实验需要对现象对比才能得出结论,由于现象的差别不大,对比起来比较困难。如利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研究镁、铝、锌、铁、铜的活动性实验,经过实物投影的对比,引导观察,可清楚地比较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既简单明了,又印象深刻。又如,化学实验中有关气泡形成、颜色变化、沉淀产生的对比实验,借助实物投影来完成就会更加清晰明了。

4.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构建综合辅助课件,强化记忆,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在某个实验完成之后,将各个零散的实验部分的各种现象发生的条件和过程等制成投影,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形成正确地总体认识。学生做完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就可播放Flash动画视频展示安装仪器的先后顺序、氧气的收集方法、拆卸仪器的先后顺序等,这样就在学生做实验的基础上起到了小结的作用,不仅使实验现象连贯地再现,而且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记忆,理解的加深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微观模拟作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展示、模拟微观粒子的运动,可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视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化学概念和原理大多较为抽象。例如,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只靠语言和文字描述,学生较难理解。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进行动画模拟,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运动特征,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直接认识微观世界,这样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另外,化学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演示的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但是像固体的溶解、分子的扩散以及气体的溢出等现象,可见度较小。如果将这些演示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现象,采用放大、慢放、定格、重播等方法帮助学生观察,既增强了可见度和动态感,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现象,增强了演示效果,又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种新颖的方法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展示演示过程,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课件演示动态模拟,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集于一身,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优化实验教学过程,达到了教学目的。动态模拟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一大优点,它能使学生获得在课堂上难以见到的、接近真实直观的实验和体会,对掌握所学知识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时间有长有短,长的象石油和煤的形成,大气污染、钢铁生锈等,短的如氢气的爆鸣等,运用现代信息技视频展示,可以跨越时空,即可直接将实验过程用图像显示出来。这样就可使较难想象又不好理解的知识,在自然、充满趣味的环境中得以掌握。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实验复习中的应用

由于受实验设备、试剂等的限制,农村初中化学实验以教师的演示实验为主,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实验操作,这种现实给实验复习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同时由于演示实验多是对学生视觉感官的刺激,缺乏多种感官的刺激,导致留在学生大脑中的痕迹淡,说明了复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信息技术在复习这一环节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化学实验复习有什么特点)

三、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困惑和反思

由于所演示的课件是一段编好的程序,它的灵活性和交互性都比较差,它也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如有的教师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实物演示叙述也被大段的文字课件代替,整屏整屏地展示课堂内容,让学生目不暇接,无法及时消化吸收,更谈不上思考或能力的转化。课堂基本上变成了操作计算机的过程,教师只是操作事先设置好的计算机程序,课堂上全然没有活泼生动的气氛,更没有师生间的良性互动。因此,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全取代传统教育手段不是可取的好方法,应当根据教育内容的实际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若是把教师生动的课堂活动(语言、动作、演示等)都变成课件上冷冰冰的文字,就显得苍白无力,起不到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甚至适得其反。还有的教师把一些不需要用多媒体CAI演示的内容也搬上了电子屏幕,把一些像硫酸根。离子。氯离子。铁离子的检验这样简单易做。现象明显的实验也做成课件来代替课堂演示,这将妨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反而起了相反的作用。故应注意以下两点:

1、信息技术的作用是辅教、辅学

在课堂上,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而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进行高效率的训练。但它却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因为我们所强调的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如果没有教师的辅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更不能成为一个计算机的操作者,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一台机器不能够代替的。

2、信息技术的运用要适用、适时、适度

信息技术要有适用性,应当是现代媒体内容和教材内容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生硬地掺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能为了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盲目地随大流。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适时和适度地穿插课件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件不在多,更不能滥,不必节节用信息技术,而是要精、要巧、要美、要恰到好处,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要与传统媒体相结合,使得信息技术的应用恰好能弥补传统实验仪器的缺陷,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提高实验效果,优化实验过程为目标。

3、信息技术的使用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环境存在差异,其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也有着不同,同时,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的课件不能拿来就用,而是要切合实际有所变通或创新,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该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庄晓云.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版),2009(1)

篇7: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化学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在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下,大学化学教学的目的不再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技能,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念和化学技能,提升学生收集、整理和应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在社会科技的发展进步下,越来越多的教育手段和媒体技术被应用在大学化学教学中,有效提升了大学化学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课件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具体化

大学化学中的各种反应机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问题,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中由Chem Office或Chem Window和Flash结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能够将这些复杂的化学反应机理变得更加简单化、明确化,有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将化学微观现象变得宏观化

大学化学教学的侧重点是在原子、分子学习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合成等变化规律。大学化学教学的最大特征是在思维方式上注重微观和宏观之间的联系。在大学化学教学中,微粒的构造、运动,比如粒子碰撞、布朗运动、离子的电迁移等问题,是无法直观观察的,借助多媒体课件能够以3D动画的形式将这些物质的构成进行细节化展示,给学生的化学学习带来直观化感受。

(三)应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基于大学化学知识的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化学学习效果不理想。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实现大学化学多媒体教学,通过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大学化学模拟实验情境

大学化学新课标强调对化学实验课的注重,为此在大学化学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实验教学的关注。但是受各种化学元素的碰撞影响,大学化学实验操作会出现各种风险。还有一些化学反应应用常规的实验是无法展示给学生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对这些无法操纵、不方便操作的化学实验进行情境模拟。

(一)模拟化学实验的错误操作方法

化学实验的操作伴随一些风险,而这些风险大多是因为操作不当引起的。为了避免这些化学危险现象的发生,需要减少化学实验操作失误现象。在化学实验操作之前,教师会提醒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但是学生往往无法集中注意力听清楚这些注意事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以将化学实验错误操作以及错误操作带来的不良后果进行展示,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录像短片能够将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牢记于心,从而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减少错误的出现。

(二)代替实验操作危险系数高的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在操作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接触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应用不仅带来了环境污染,而且还会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对于这些高危实验,教师可以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实验模拟,进而让学生在避免实验操作危险的同时加强对实验操作步骤的了解。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数字化化学微格教学系统

第一,数字化微格教学系统的建立。在大学化学课程改革的深化发展下,社会发展对非化学专业的理工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数字化化学微格系统的构建成为一种可能。第二,化学微格教学系统的构建。化学微格教学系统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微格教学录像系统、网络教学系统等。通过综合应用这些系统能够将学生的实验操作语言表达、肢体动作等进行展现,通过让学生在事后观看录像能够加强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了解。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学生自主學习

第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向学生提出化学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收集化学探究问题的解决策略,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获得更多的化学学习经验。第二,应用计算机辅助学生开展分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创设计算机视听阅览室,从而为学生分组学习提供重要的平台支持。第三,大学化学教学网站的建立。大学化学网站的建立融合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能够为师生的化学学习创设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大学化学教学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大学化学教学实际有效处理好现代教育技术和大学化学教学的整合问题,进而充分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工具性功能,有效提高大学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宿桂梅.探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13):97-98.

篇8: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1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 学中的应用及优势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既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媒体刺激,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也可以作为教师课堂教学形式的一种有益的补充,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高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1.1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化学课 程整合,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 只有通过积极主动地自我建构的过程, 才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 自主地建立起知识的认知结构, 实现主动发展。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教师不敢大胆放手, 课堂被知识内容充斥, 以知识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成为课堂教学的主题。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协作, 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学习, 这就形成教师主导课堂与学生的主动发展之间的矛盾,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 可以在化学课教学的起始阶段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唤醒学生的记忆, 并用己有的知识经验吸收和同化新知识, 促使学生将新的化学知识与自己头脑中己有的观念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在新知识的传递过程中, 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刺激, 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这样就可以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主动自我认知结构的“顺应”, 在达成教学目标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1.2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化学 实验教学的效率与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 由于化学实验的特性、实验室及实验条件、实验授课时间等各种因素的制 约, 实验不能完全地发挥其有效的教学效果, 有的实验在实际教学中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信息技术给化学实验教学带来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如有的实验反应瞬间即成, 如Cl2与H2混和光照反应刹那间就完成, 观察者很难捕捉到过程现象, 像这种实验可通过课件模拟实验, 减缓反应速度;有的反应需要一定的时间, 如铁的吸氧腐蚀, 这就需要课件中化慢为快, 帮助理解反应原理, 给学生以更多的自主空间去探讨;有的实验毒性很大, 产生气体污染严重, 像这类实验都可以用课件模拟实验来阐明; 有的实验中微观粒子流动不可视, 如原电池中微观的电子流流向, 阴、阳离子流向, 电子互换, 通过课件实验会历历在目。总之,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资源的多样性, 可以把学科教学中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实验过程以模拟的方式展现出来, 从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避免许多烦琐的讲解过程。

1.3 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良好的教 学互动机制

教学互动, 是指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 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交互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倡导的有效学习中必不可少的 环节, 通过交互, 可以有效地突破认知上的冲突, 建立起自我的认知结构。在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中, 由于课堂教学内容与时间之间的矛盾, 师生之间不可能有充分的、尽可能多的交流。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这种交互的实 现提供了可能性, 师生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 弥补传统教学中交互不足的问题。同时, 信息技术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同一化学主题不同观点的分析综合机会, 这样就为师生、生生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的舞台。这不仅有利于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而且有利于高级认知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师生、生生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 可以点燃自己思维的火花, 实现自我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培养其认知能力。通过与传统课堂教学交互相互补充,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又可以发展学习者的情感, 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

1.4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形成多元 化的评价方式

美国著名的评价学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模式指出: 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证明, 而在于改进, 评价是为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评价只是一个过程, 而不是结果。评价后只有及时向被评价者反馈评价信息, 被评价者才能对自己的行为或认识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并及时做出改进。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 通常以期中、期末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式。这种传统评价方式无疑忽视了学生的形成性 发展, 不能很好地、动态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 也就不能很好地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及时的帮助。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看来, 及时的刺激与强化无疑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工具时, 及时反馈成为可能。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自我改进, 从内在动力的激发上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实现自我的主动发展。

2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 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各种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化学教学中去, 并对教学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因课制宜, 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需要用到, 它只是辅助工具, 不是必须要使用的工具, 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取舍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果盲目应用, 必然会走进误区。如有的教师完全抛弃了黑板和粉笔, 叙述也被大段的文字课件代替, 整屏整屏地展示课堂内容, 课堂上没有活泼生动的气氛, 更没有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若是把教师生动的课堂活动 (语言、动作、演示等) 都变成课件上冷冰冰的文字, 就显得苍白无力, 起不到现代教育技术应有的作用, 结果会适得其反。

2.1 现 代 信息 技术 的 作用 是辅 教、辅学

在课堂上, 教师是组织教学的中心, 起主导作用, 学生是主体, 现代信息技术是辅助教和学的一种工具, 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帮助教师的教学, 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进行高效率的训练, 但它不能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因为我们强调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 如果没有教师的辅导是不可能实现的。教师更不能成为一个计算机的操作者, 因为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是任何一台机器都不能够代替的。

2.2 现 代 信息 技术 的 运用 要适 用、适时、适度

现代信息技术要有适用性, 应当是现代信息技术内容和教材内容的有机融合, 而不是生硬地糅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 不能为了用现代信息技术而用现代信息技术, 盲目地随大流。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 适时、适度地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不在多, 更不能滥, 不必节节用现代信息技术, 而是要精、要巧、要美、要恰到好处。

3 结语

现代教育教学的关键在于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剂,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只要教师敢于利用信息技术, 同时紧紧结合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 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中心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为主动。总之, 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整合的教育模式, 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 开拓进取, 不断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剑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 .

[2]潘克明.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及学科教学整合的几点认识[J].成都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特刊, 2003, (1) .

[3]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11) .

[4]王勇.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2005, (12) .

[5]钟启泉, 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0) .

篇9: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化学;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29-01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而且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由于高中化学具有“繁,难,乱”的特点,所以不少同学对学习高中化学感到困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电脑网络、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现就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形象化

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等生动鲜明的特征来调动学生的感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尤其是当今网络时代信息技术发达,很多的新鲜资讯和知识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机会。经过教师对选材的加工,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有丰富的信息量,也保证了课堂的质量,实现课堂的优化组合。例如:必修2中《化学键》的教学中,离子键的含义,形成条件以及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比较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些困难。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通过演示“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在黑板上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和化学键知识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这种展示的方法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这种情况下我们利用Flash动画将钠原子、氯原子的化合过程展示出来,起初的钠原子、氯原子自动相遇后在一定条件下,钠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转移到氯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融入并绕氯原子核运转,同时显示出负电性,此时,钠原子最外电子层消失,使次外层变成了最外层,同时显示出正电性,在静电作用下,两离子相互作用形成NaCl。通过这些使看不见的反应过程变成了生动有趣的化学过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提高教学效果。将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以内容生动、图像逼真、声音动听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认识,这样教学便于引导学生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联系。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化学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材中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耳目一新、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首先,多媒体在课前知识引入方面,给教学带来了不少助力,有利于教师成功的开启一堂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教学《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这一课时,播放瓦斯爆炸事故的新闻视频,以及全国各地矿难事故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初步了解甲烷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简要的概括出甲烷的性质,印象深刻。其次,在创设情境一环,多媒体教学也同样非常有効。 例如:在《硫和氮的氧化物》中二氧化硫的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播放当天的空气质量日报的形式引出问题,同时通过动画短片了解酸雨的成因及危害。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好,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学的质量。总之,多媒体在丰富课堂,增加趣味上起了一定的作用,让学生更加愉悦的上课。多媒体利用视、听、说向学生提供声、像、图、文等综合信息,为多种感官的刺激提供了若干个兴奋点,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它的信息组织方式与人类长期记忆结构相似,减少了记忆信息和加工转换的过程。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和模拟实验,提高实验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可促使学生知识内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实验精神。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及的优势:有相当一部分化学实验,无法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学起来比较抽象,学生既要理解课本中的文字说明,又要发挥想象力,有时也不易弄清反应原理。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这些抽象复杂不易弄清的内容制作成课件,在屏幕上进行微观放大,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在短时间内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化学反应流程。使知识由抽象变成形象,使学生易懂易掌握。例如:氯气、一氧化碳的毒性是无法让学生感知的,这时可借助电脑设计三维动画片展现小老鼠中毒死亡过程,展示中毒现象的原理,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感知。还有对于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石油的炼制、钢铁冶炼、合成氨、纯碱的生产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屏幕上进行宏观缩小、动静结合、形象逼真地表现出一步步生产过程,对各个环节也可重复演示或局部放缩。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学习的时间、空间局限

“促进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发展高中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愿望和能力”是新课程理念要求,运用多媒体网络可以缩短时空距离,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開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形成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优良品质。当前互联网技术非常发达,人们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E-mail、QQ、微信等是当下比较常用的交流工具。QQ和微信很多学生和老师都会使用,特别是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有很多有关化学学习的公众号,如“高中化学”、“高中化学园”、“生活中的化学”等,都向我们提供高质量的高中化学学科免费资源以及当前热门的微课、翻转课堂等。这些网络教育资源扩展了化学课堂的时空范围,从广泛意义上讲,化学课堂不仅仅是几十分钟,只要连接网络,化学课堂就可以是随时的,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还有现在很多学校都开通有“人人通”云教学平台,如果学生有疑难问题或是有好的想法都可以通过云教学平台与老师或者同学进行相应的沟通。

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突破重点和难点,解决演示实验中的不足,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牛海娜,邢 芸.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再认识[J].成功(教育),2011年04期.

[2] 曹桂云.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1(5).

[3] 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上一篇:学校铁路护路资料下一篇:小年暖心寄语送闺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