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2024-04-12

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精选9篇)

篇1: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黄港镇中学 邹盛生

摘 要: 2012年,是我县“正师德•抓常规•促质量”活动年。本次活动的关键是教学常规管理,目的是提高质量。为此,我县出台了《修水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等文件,这对全面提升我县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和评价中,教学管理者要认真理解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和实质,努力推进教学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效率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人性化。

关键词:教学管理 效率化 科学化 人性化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是中小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管理方式。对于我县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师资和生源质量参差的薄弱学校而言,以教学精细化管理为抓手,规范教师在教学中的行为,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全县中小学推行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对于我们修水这样一个基础教育相对薄弱,教学质量城乡、区域间严重不平衡的大县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下面就我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谈谈几点初浅的思考。

1、精细化管理既要精细化更要效率化

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对教学常规的几个基本环节的精细化和规范化管理,使教学过程常规化,标准化、精细化。

我县的《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指导意见》对教师的教学计划总结、备课、上课、教学反思、作业布臵与批改、实验教学、课内外辅导、考试评价和教研培训等九个方面的教学常规从内容到形式、从操作到评价都作了具体的要求,对我县的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可是,如果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在制定本校的系列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时,如果不对《指导意见》进认真分析和把握,势必会盲目追求“细致入微”,“巨细无遗”地把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一步步细化,直到操作层面不能细化为止,甚至随意制造工作环节。这样细化的制度可能会对教师的学校生活的全时空占有和全方位、全流程的控制,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迫使教师忙于基本层面环节的重复、机械操作,而没有更多再创造的空间和自我管理发展的需要,从而限制了教师创新个性的发挥,不可能真正获得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效。

精细化管理强调效率,注重精细化和效率化的有机结合。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才有意义,才能实施长久。我认为,作为学校教学的管理者,我们要科学、冷静地贯彻精细化管理的理念。精细化管理要体现一个“细”字,关注教学常规的细节规范与要求,使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做到具有操作性;同时又要突出一个“精”字,即化繁为简,抓住主要的教学环节和关注基本教学环节的关键所在,做到简繁得当,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情况下,有效地实现学校教学的基本任务。

2、精细化管理既要规范化更要科学化

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强调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细、精致、精深、细密,但又要力戒反对模式化、程序化的教学管理模式。

有的学校不考虑学校师生和教学实际,盲目借鉴其他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甚至照搬他校的管理制度。这种不切合学校实际的模式化教学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弊端。

也有的学校容易将教学精细化管理程序化,把各个教学常规环节分解为如流水线般精细的统一程序,而忽视了教学管理的对象——教师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特点。这种不关注教学规律的教学精细化管理,即使学校对教学管理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参与教学活动感到身心疲惫,结果却可能是“事倍功半”。

教学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就是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不断地探索、反馈、调整,形成符合规律又不缺乏教学个性风格的基本教学规范。所以,一方面学校要形成符合学校教学发展需要的教学常规规范。切合学校实际,根据学校师生及教学基础特点,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探讨确定本校教学常规基本环节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学校要尊重教学本质,重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形成既务实又符合教师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教学常规规范。根据教学基本环节的要求,抓关键,促发展,鼓励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3、精细化管理评价既要制度化更要人性化

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师生在有效的教学时空内取得最大的教学效益,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县的《教学常规检查评估方案》从五个部分二十二个方面对教学常规的评估作了具体规定,这对各校的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无疑具有重要的督促作用。但我们也不排除,有的学校人教学管理更多的是为了迎合上级的评估而管理,根据《评估方案》逐条机械应对,这样就会导致本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评价的格式化。

精细化管理更多体现的是计划、执行、检查、反馈,对教师教学常规的检查、反馈和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我认为,学校的教学常规评价需要制度化,只有评价制度化才能确保教学管理工作的方向性与规范性。但制度化不等于苛求教师过多的细节要求和过多的量化考核。检查评价时要就重避轻,要注重实效,力戒形式主义倾向。如果片面强调教学常规评价的过细、过实,以频繁的检查、评比等“刚性管理”手段强制规范教师的行为,将会导致教师表面上服从而内心抵触,不利于教学管理各环节的落实。

精细化管理追求的是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而其中的关键因素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包括学校教学管理者与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而要做到这一点,学校就要在教学常规评价制度化的同时,体现人性化。

教学常规评价的人性化,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学校教学管理者与教师的可承受度。学校教学常规评价要尽可能简单化。我县中小学校教学管理人员本身就有着沉重的教学任务,管理和教学都需要兼顾,需要他们付出超过常人的时间和精力,评价简单化可减轻教学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同时,教学常规的一些评价指标的达标线要适当降低,尽可能做到量化与体谅相结合,精细与模糊相统一,避免造成教师对精细化管理的畏难情绪和抵触行为。

教学常规评价的人性化,还要在强调规范、制度的同时,重视教师的情感因素。教学精细化管理的成功,绝不是仅靠制度评价或行政手段就可以获得的,而需要学校教学管理者和教师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在推行教学精细化管理中,教学管理者要善于通过人性化的评价,努力取得教师主观上的认同,客观上的积极配合。

当然,教学常规评价的人性化不是说没有原则的放任或回归粗放式管理。在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重要的是对教师进行规范与引导,使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变成教师的一种行为习惯。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作为教育教学主管职能部门,在对学校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评估方面,不仅要有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而且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案和细则,以督促学校管理者在教学常规管理中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评估做表面文章,而是将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并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始终;以引导全体教师在教学常规工作中中不停留于教学基本环节的简单操作,而是能从不同层面整体把握并落实教学的基本环节。这样,才可以真正达到通过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提高教学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本松《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再思考》

2、刘五驹《别误读了“教学精细化管理” 》

篇2: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教学常规,顾名思义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在现实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学校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他们把教学常规看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把执行教学常规的好坏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常规”,到底还要不要全盘保留?如今流行的“教学常规”到底要进行怎样的改进?本人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常规的历史与现状。我国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五个环节。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而且,很多学校把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状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了使教学评估数量化,体现教学评估的客观与公正,教学常规有越定越细的趋势。在我国,随着“效率优先”意识的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我国按照科学管理的思路,提倡在学校中实行定岗、定编,工作职能定量化,奖金分配同工作量挂钩等措施,旨在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在教学随意性大的情况下,规范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是一个进步。基于对当时教学工作各环节的分析,一批重点学校率先建立起可操作、可量化、可测评的教学规范。学校管理者按照既定规范实行教学管理,“在规范面前人人平等”,使管理客观化,减少主观的、人为的影响。这些措施确实加强了学校的科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问题是,规范管理不一定是科学管理。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有不少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第一,规矩越多越好。第二,要求越高越好。有的常规要求过于笼统、抽象,更脱离实际,无法操作监管,事实上流于形式。第三,每一项常规要求都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更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一般而言,中小学的教学常规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服从和遵守的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然而,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常规不仅包括了教学规范,又包括了师德规范。我们的教学常规除了教学要求以外,还有德育要求,例如“上课不会客,不接电话,不抽烟”等,成了师德规范和教学规范的混合物。内涵的扩大,要求的增多,已经让教学常规不堪重负。教学常规偏离了原先简洁、明了的导向功能,不断地增强着控制的功能。教师们若固守这样的常规,不但无法真正接受新课程改革的种种新理念,而且会使教学的改革创新在课堂中消失,这必将严重阻碍新课程的推行。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如,教学目标上,倡导学生的多元发展;教学对象上,尽可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上,灵活地选择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的灵魂是创新,它需要教师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教育机智,而不是墨守成规。

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课程下无常规,也不应有常规,循规蹈矩的教学是与新课程精神相背离的。另外,由于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不同学校推进和接受新课程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学校之间必然会有不同的教学常规。笔者认为,建立面向新课程的教学常规必须有新的思路与策略。

(一)教学常规既要严格又要适度,更要便于操作、评估表面上,规范越多,似乎秩序越强,越有效。

(二)教学常规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因此,制定教学常规须关注并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篇3: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制度的健全要强化“两个并重”

1. 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并重

(1) 制度的制定要具备三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抓好教学常规, 必须有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 制度的制定必须具备以下“三性”:首先, 是目的性。学校教学常规是规范教学要求、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有助于促进日常教学、教研的正常开展。因此,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目标明确, 要求具体, 操作性强, 讲求实效, 力戒形式主义。做到寓服务于管理, 变检查为指导,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自觉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其次, 是校本性。制度是各项工作按相关要求执行, 最终达到目标的有效保证。因此, 要确保所有工作井然有序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最终达到既定目标, 就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因此, 学校要结合自身现状, 分析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查漏补缺,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 尤其是常规教学检查制度、考勤制度、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等, 以促进教学教研的优化。第三, 是人文性。教学常规, 说到底都要贯彻到教师身上, 要教师去落实。从这个意义上说, 抓教学常规管理的核心是教师, 抓常规就是抓教师。因此, 在制定实行一些常规管理制度时, 学校应尽量坚持人文性的原则, 切实减轻教师的额外负担, 尊重教师, 关怀教师, 随时听取教师的意见, 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可。这样, 教师才会以积极的工作、认真的学习来回报学校, 理解和配合学校的工作。

(2) 制度的完善要与时俱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教学常规管理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优化的过程。常规总是某一特定阶段的产物, 一旦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发生了变化, 那么常规的形式和内容就必须随之变化, 就必须重新修订。常规的管理和执行也是因人而异、“因情有别”的。尽管我们的教学常规是统一要求的, 但在具体处理上, 我们还应把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适当区别开来, 把不同学科区别开来。就学生而言, 对低、中、高年级也应该有适当的差别。执行过程中做到让教师参与常规检查, 调动大家共同遵守常规, 且注意让学生参与管理, 形成教、学、管的良性运行机制。

2. 落实与反馈并重

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的目的, 并不是走过场, 为“检查”而检查, 增加教师的负担, 而是通过检查总结经验、发现不足, 促进教学更加优化。因此, 实行教学常规检查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 制度落实要持之以恒。“滴水能够穿石”, 靠的就是持之以恒。抓教学常规管理最忌时冷时热, 有始无终。对待教学常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应一抓到底, 绝不动摇。首先, 严格制定各种制度, 保证常规管理持之以恒地进行。如严格落实教学常规随时检查制度, 发现问题限期改正, 对教师的日常工作实行“即查即结”, 奖优罚劣。落实各项常规活动评比制度, 定期举行优秀教案、优质课、优秀学生作业展评等, 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当然, 只靠领导去管还是不行的。同时, 我们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 从思想上引导:作为教师没有持之以恒遵守“规矩”的毅力, 就很难使自己形成严谨踏实的教风;作为学生没有自觉守“规”的恒心, 同样很难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求实治学的品质。这样, 便会慢慢地使教师和学生达成共识, 形成持之以恒严格向常规要习惯、要品质、要质量的观点。

(2) 结果反馈要一针见血。抓常规管理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旨在更为有效地激发教和学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质量。因此, 管理的结果必须反馈到“教”与“学”, 而且要快、要及时, 要一针见血。反馈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当面交流, 如随堂听课、推门听课后, 与教师直面交流, 提出建议。二是集体反馈, 如每次抽查、定时检查以及各种专题比赛和活动一结束, 就召开教学常规专题会议, 对检查、比赛、活动结果进行归纳反馈, 对各方面的优缺点进行总结, 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完善。这样, 才能让常规管理及时调控, 实实在在地逐步完善。

二、教师的发展要构建“三个平台”

1. 引领平台

(1) 领导引领。学校领导要通过各种方式激励教师的理论学习, 增加渠道扩大教师的信息来源, 积极鼓励教师通过平时自学、学历进修、“自培自练”、校本培训等多种途径, 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强化教学基本功训练, 创设各种机遇开展岗位练兵、业务比赛、课堂教学评比等活动,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2) 专家引领。专家指导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校应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需求, 定期邀请不同的专家到学校指导, 通过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课堂教学诊断、课题论证等方式, 参与和指导学校的教研活动, 努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 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指导和帮助,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 展示平台

(1) 自身展示平台。学校应建立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 对教师的学习成果进行一次成长回放, 如成长档案袋内放有鲜红的获奖证书, 有精选的教育论文, 有耐人寻味的教育故事, 有富有个性的教育心语, 有学生给老师的饱含深情的来信, 有校长的希望寄语, 有难忘的教学困惑等。让教师在展示、品味中, 互相学习、激励、交流。

(2) 公平竞争平台。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中, 学校要通过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积极创设有利于良性竞争的机制和平台, 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 促进区域之间、校际之间、教师之间和学生之间积极展开良性竞争, 通过竞争实现教育发展的动态和谐。竞争不在于区分孰优孰劣、孰胜孰负、孰强孰弱, 而在于通过竞争实现共同发展、和谐发展。

3. 成长平台

(1) 均衡发展平台。就是整体发展, 协调发展。为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学校应创新管理, 建立和完善“资源共享”、“教师交流”、“结对帮扶”、“监督评估”等机制, 促进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帮带, 达到共同发展。

(2) 造就名师平台。学校要以科研为抓手, 立足课堂教学, 着眼教学质量, 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 让这些教师挑大梁、担重任、带徒弟、作榜样, 并根据实施方案履行相应职责, 享受相应待遇。通过“结对子、搭台子、压担子”, 提高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 使他们尽快脱颖而出, 从而达到“领头羊”的目的。

三、教学质量的监控要把握“四个支点”

1. 支点一———备课与教案

备好课是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 做好备课的管理与监控是上好课的前期保证。当前情况下, 学校管理者必须做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制定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制度, 备课做到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进度相统一;备课要做到“四备” (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练习作业的设计与辅导) 的监控管理。二是做好网上下载教案、共享教案的管理。如今是网络信息时代, 网上资源丰富, 名师的教案、课堂实录确实可以给我们以借鉴作用。学校应制定措施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生和实际情况, 对网上的教案和共享教案进行“二次开发”。

2. 支点二——过程与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 学校要用教学“六认真”的要求规范教学行为, 教务处要加强“六认真”检查力度。要求每个教师自觉做到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用心上好每一堂课, 悉心辅导每一个学生, 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 真心评价每一个学生, 精心研究一个课题。根据实际情况, 安排备课组长对计划执行情况、备课、作业布置批改情况等进行检查, 重在引导教师及时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期中、期末教务处应对教师的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其次, 学校应建立反思型教学制度。要求教师开展多样化的课后反思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和在专家引领下反思等形式) , 要通过课后反思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诊断, 不断改进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支点三——质量检测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要认真贯彻课改精神, 用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来统领课堂教学,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每个学生都有发展、都有提高。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加强作业管理。要通过集体备课、群体教研来优化备课, 要用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来优化上课, 作业要精选, 要控制总量, 提高实效。作业管理要坚持“四个必须”, 即布置的作业必须纳入教案, 必须自己看过, 必须及时批改, 必须及时评讲。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 训练思维, 培养能力。

4. 支点四———评价体系

评价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指挥棒, 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的成长, 能促进学生朝着正确的育人方向发展。具体可从三个方面去落实: (1) 完善教师发展性的内容和考评办法, 成立由校长、蹲年级行政、教务处、教研室、备课组长组成的课堂教学考评小组, 对教师的平时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考评。 (2)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让学生在收集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学期初各班主任要检查寒假学生收集整理记录袋的情况, 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指导, 创造性地开展成长记录袋的收集工作, 力争期末能全面考评一次。 (3) 在日常的学习中, 教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 无论是课外阅读、口语交际, 还是实践操作、习惯养成, 都应及时观察、及时记载学生的学习成果, 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喜悦, 体会成功的感受。

四、教研活动的开展要进行“五个优化”

1. 教研时间充足化

学校开展好每周教研活动, 做到学科组的活动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平时做到校本教研经常化, 做到既便于领导对校本教研的参与、指导和管理, 也不会对学生的管理和全校的教学秩序造成大的影响, 从而有效地提升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2. 教研流程程序化

学校规范教研活动流程的管理, 除学校开展的全校性教研活动外, 要求各教研组必须在开学初将活动内容、主题、形式上报教导处审批备案。组内活动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定主讲人, 应有详尽的活动记录, 活动记录必须由该组分管领导签字, 以确认其活动开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教研资源整合化

开展以校本课程开发、校本后续培训为核心内容的校本教研, 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根据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依据, 并结合学校实际, 发挥学校资源优势, 开展校本教研和教育科研活动。

4. 教研形式多样化

要求学科组围绕学校的校本教研日程, 结合各组的实际情况, 灵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创新教研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 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再行动—再反思—总结”的基本操作模式, 灵活运用开放式、促进式、针对式、学科整合式等多种教研活动形式, 有计划地开展理论学习、案例分析、集体备课、教师讲坛、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教学咨询、教学指导、专题讲座、课改沙龙、与骨干教师对话、专业人员与优秀教师论坛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 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

5. 成果经验推广化

篇4:关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思考

教学常规,顾名思义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在现实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学校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他们把教学常规看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把执行教学常规的好坏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背景下,传统的“教学常规”,到底还要不要全盘保留?如今流行的“教学常规”到底要进行怎样的改进?本人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教学常规的历史与现状。我国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五个环节。管理者无不重视教学常规的制定与执行。而且,很多学校把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状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为了使教学评估数量化,体现教学评估的客观与公正,教学常规有越定越细的趋势。在我国,随着“效率优先”意识的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我国按照科学管理的思路,提倡在学校中实行定岗、定编,工作职能定量化,奖金分配同工作量挂钩等措施,旨在提高教职工的责任感和工作效率。在教学随意性大的情况下,规范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是一个进步。基于对当时教学工作各环节的分析,一批重点学校率先建立起可操作、可量化、可测评的教学规范。学校管理者按照既定规范实行教学管理,“在规范面前人人平等”,使管理客观化,减少主观的、人为的影响。这些措施确实加强了学校的科学管理,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问题是,规范管理不一定是科学管理。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出发,有不少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第一,规矩越多越好。第二,要求越高越好。有的常规要求过于笼统、抽象,更脱离实际,无法操作监管,事实上流于形式。第三,每一项常规要求都配合量化评分和经济制裁。更忽略了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使学校失去了生机与活力。一般而言,中小学的教学常规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服从和遵守的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准则。然而,我国大部分学校的教学常规不仅包括了教学规范,又包括了师德规范。我们的教学常规除了教学要求以外,还有德育要求,例如“上课不会客,不接电话,不抽烟”等,成了师德规范和教学规范的混合物。内涵的扩大,要求的增多,已经让教学常规不堪重负。教学常规偏离了原先简洁、明了的导向功能,不断地增强着控制的功能。教师们若固守这样的常规,不但无法真正接受新课程改革的种种新理念,而且会使教学的改革创新在课堂中消失,这必将严重阻碍新课程的推行。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的不确定性:如,教学目标上,倡导学生的多元发展;教学对象上,尽可能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一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上,灵活地选择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的灵魂是创新,它需要教师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教育机智,而不是墨守成规。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新课程下无常规,也不应有常规,循规蹈矩的教学是与新课程精神相背离的。另外,由于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的差异,不同地域的不同学校推进和接受新课程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学校之间必然会有不同的教学常规。笔者认为,建立面向新课程的教学常规必须有新的思路与策略。(一)教学常规既要严格又要适度,更要便于操作、评估表面上,规范越多,似乎秩序越强,越有效。(二)教学常规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是影响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直接左右着新课程的推行,因此,制定教学常规须关注并致力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三)变教学过程“五环节”为“三环节”“五环节”的教学常规是与传授系统知识的教学目的相对应的。其中,对各学科作业量的要求及课后辅导的规定导致教师将大量时间投入到课后,致使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大量的课后作业及教师大量的课后辅导和作业批改,形成了师生沉重负担的恶性循环。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标准在于学生的思维活动数量与质量。因此,教师的劳动前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新的教学常规要引导教师劳动前移,将时间投入到课前准备中去。上课是核心环节,同时抓好备课和课后反思两个环节,变教学“五环节”为“三环节”。1.备课。总的要求是课前有思考、有思路,能说课。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如,新任教师、成熟教师、优秀教师)可以有___________不同的备课要求,教案要因人而异;教案要留有发展的空间,注重实效。新课程下的教学常规应加大对备课组活动的管理,形成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结合的备课制度。备课应该牢牢把握“个人领悟、集体研究、把握课标、重组资源”的原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最终能够形成具有教师个人风格的教案。2.上课。首先须把握总的教学目标: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兼顾情意发展。关键在于教师要能激发学生思考,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将课堂是否体现接受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践学习作为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重要依据。当然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体现所有这些特点,而应根据学科性质,达到学校现有设施条件下的最优化。也有人提出上课要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3.课后反思。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极为重要,须引导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也可写下“教后感”。一般而言,一堂课可从三方面进行反思:教了什么、怎么教的、教得怎样?学生是否获得了“是什么”的知识(语言信息)、“怎么办”的知识(智慧技能)、“怎么学”的知识(认知策略)。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寻找问题,以便改进提高。总之,每个学校教学管理者应该明白,教学常规是对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的一种“固化”。在今天,为了尽快建设一支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过多的“固化”了的教学行为,不仅对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利,而且束缚教师专业成长,妨碍创新型优秀教师脱颖而出的枷锁。

篇5: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积极探索实践精细化管理

推行精细化管理近一年来,公司摸索建立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相继出台《公司各岗位标准化作业标准》、《动态达标》等规定,实施定置管理、看板管理及走动式管理,推进管理流程再造,并在“优化劳动组合,优化业务流程”上大做文章。今年5月份,又在采二区试行了“员工abc三

卡、三工并存,动态转换”机制。

今年上半年计生产原煤115.5万吨,其中回采109.4万吨,比去年同期超产18.7万吨,同比提高了20.66个百分点,效率达9.4t/工,同比提高了15.71个百分点。

采煤二区于4月21日进入ⅱ614综采面试采,5月份就生产原煤突破10万吨大关。进入8月份以来,日日创新高,截至17日止,已安全生产原煤88711吨,预计8月份产煤将超过15万吨,创集团公司综采月单产最好水平。

员工素养得以显著提升。现在电话铃响三声必有人接,接电话、待人接物等使用“您好、辛苦了、谢谢”等文明用语。以前乘罐、等罐混乱拥挤,现在干部员工都能够自觉排队。各基层单位会议室及办公区均达到了无杂物、无痰迹、无烟头的三无标准;会议结束及离开办公室,员工能做到人走椅正。

通过对北大巷、四四石门、六五下部轨道下山的水沟、轨道、管线等进行专项整治;并在一水平主配风石门及北大巷,采用灯箱和牌板为意象群,建成了企业安全文化长廊,传递强烈的安全理念、领导寄语等安全文化气息。为有利于创造大巷行人与行车和谐安全环境,安装了高速公路隔离带。从井下大巷到采掘工作面,到处整整齐齐、规范有序。真正体现人性化的关心、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应验了“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在改造人”的亮点文化。

二、查摆不足

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精细化毕竟是新鲜事物,在推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及不足。

一是因时间相对较短,且理念培植渗透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员工对精细化管理模式,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甚至片面认为,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换个名词,图个新鲜。

二是部分单位人员对推行精细化管理思想重视不够,对精细化管理制度等文件资料,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是在推行的过程中,缺乏职能运转的监督机构和配套推进保障机制。若要推行精细化,必须设专人负责——这是经验,也是前提手段。否则的话,检查只能是不定期的查一些日常记录表面情况,对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动作情况未能作深层次的生产现场考核,工作日改进记录等工作流于形式。

三、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对精细化管理的浅见

精细化管理其实是一种系统的将其他管理的方法有机联系在一起,追求管理收益最大化的一种理念和管理思想,精细化管理不能代替其他管理(如质量标准化等),但可以提升其他管理的质量,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经营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实施精细化就是为了企业追求实现零缺陷、零浪费目标,而提供可靠的手段。例如:《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中规定工作面支柱要打成直线,其偏差不超过±100mm,柱距及排距偏差不大于±100mm;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不低于90kn。若纳入精细化管理,我们就必须追求零缺陷,尽可能的减少误差,精益求精,尽善尽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职责条款细化、操作流程细化,操作方法细化,执行标准量化,考核事项细化,从而达到操作者有标可依,检查者、考核者有据可查,对查的问题或差距,进行持续日改进。

2、实施精细化管理,理念渗透是前提

首要问题就是培植基层一把手精细化管理理念及管理思想,提高执行力。个人认为,精细化管理是科区长及班队长的精细化,是各级一把手管理者将自己管理工作精细化,而不是其下属的执行精细化,下属工作不细,是因为其上级一把手管理不细,下属执行不到位,是因为其上级一把手管理不到位,量化不到位。一把手是企业关键之关键,是精细化管理的推进者,是企业政策实施的表率。为此建议集团公司公司应下大力气,对基层单位一把手进行脱产集中培训,灌输精细化理念,促使一把手“用心”工作,把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放在“心”上。

其次,应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精细型员工活动”。各单位可以结合实际,通过对话、班前会、周六学习日、文艺演出、演讲比赛、考核激励机制等多种形式强化渗透,促使员工彻底改变粗放式工作理念。

3、强化6s行为规范,提升员工素质至关重要

精细化的实施离不开6s管理的支持,6s管理是工具,是精细化管理的基础。通过对6s要素关系分析可知,“素养”是6s中独特的一项要素,也是精华之处。对于人,制度是外在的、强制性的,而素养是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员工主动的、发自内心的行动。也就是将规定要求成为我们的习惯。素养一旦形成,将潜移默化地、长期地影响着我们,素养是建立在人的意识之中的。提升素养,培植精细化管理理念,需要进行艰

苦而细致的工作,并需有效地运用奖罚及激励机制等手段。像员工下井自觉携带自救器一样养成习惯,就是很好例证。

4、探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制定岗位责任制,可能不利于精细化管理。我个人认为它是典型粗放式管理方式,通常一个岗位或一个部门的职责在10条左右,它描述了一个岗位、一个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但是若照岗位职责执行的话,就很容易产生执行不到位的严重后果。因为岗位职责的条款大都是笼统的定性的要求,职责条款没有细化量化,主要工作没有设计流程,没有提供操作方法说明,没有制定执行标准,考核标准,这样执行起来,就有很大的弹性空间。

二是从推行精细化管理角度,对《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中的评分、评级办法进行适当修改,是很有必要的。十大项总分100分及考核标准、评级办法,可能跟不上精细化管理要求,不利于文明生产。例如:拉线、柱距及排距偏差皆在±100mm左右时,工作面质量就不可想象了。为此建议依据国家标准,结合实际,注重细节,可否出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精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实施细则》,有理由相信对推行精细化管理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总结经验,固化推广

一是建立完善“四卡、一栏”管理载体;二是推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考核激励机制;三是实行走动式管理,推进管理流程再造。

精细化管理模式如果没有“四卡、一栏”作为载体,就会流于形式。推行“四卡”管理制度,即员工abc三卡和管理人员隐患反馈卡。员工a卡是四卡的基础,其内容包括工作任务、工作质量、材料消耗、设备管理、6s等内容,由员工根据当班作业情况对照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标准自评。员工b卡由当班工长根据员工a卡得分情况和管理人员巡查得分以及班组安排工作完成情况综合评定考核,并当班排出名次公布上墙;员工c卡为员工当月综合考核卡,由员工所在单位根据ab两卡得分情况,逐日打分月底公布上墙,作为全月分配的依据,与工资挂钩,按照6s要素要求,把每名职工每天的得分多少折合成一定的系数,乘以每名职工每天的生产得分,再按照“三三三一”进行二次分配(任务、质量、安全各占30%,10%的安全技能考核),并对各班组评出月度前5名红旗员工,分别给予嘉奖;给予后2名黄旗员工,分别给予处罚。推行“三工并存,动态转换”机制,重在转换,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

管理人员巡岗卡,即管理人员按走动式管理规定,按照规定时间、规定区域把在现场发现的问题,及时填写反馈,所到岗点还需要与岗位员工互相签字相互认可发现的问题、隐患,实现了员工与管理人员互相考核的“双控”管理。“四卡”完善闭合相互照应。“一栏”,即精细化管理模式公开栏,用以公开员工逐日得分、收入、奖惩情况,实现管理透明化。

篇6: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要求学校管理必须实现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以规范的操作、多元化发展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引入教育领域,用于学校管理是必然趋势。

总结学校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管理有没有精细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有道是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的校长的特点是:“真诚待人,踏实办事,心系学校,情注师生,淡泊名利,公而忘私,勤俭持校,民主治校,学校发展有目标,改革有思路,推进有办法”;工作方式是: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奖惩分明。全体教职工各负其责,分工明确,人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块使,配合默契。

学校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是“用心工作,爱心育人,真心服务”的教育思想在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它要求学校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做到位并尽职,目的在于把大家平时认为的小事、琐事做到尽善尽美。

一、要让精细化管理思想成为教职员工的共识

人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作为一校之长,在加强学校的管理时只有精益求精,才能管理好一所学校。当然,要想实现学校精细化管理,学校领导就必须首先牢固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并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帮助广大教师提高认识,拒绝唱高调,喊口号,凑热闹的虚假表现,脚踏实地地从细微处入手,真抓实干。其次还要落实管理责任,变一人操心为大家操心,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学校是靠学校精神来维系与支撑的,然而这种隐形的力量却需要学校在每一个管理的步骤上都做到精心,进而让一种积极向上的意志成为学校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学校必须把这种无形的理念引申到管理的方方面面,渗透于管理的全过程之中,这样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才能有保证,有灵魂。

观念的转变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时间和反复磨合,要允许教师有一个逐步认识和吸纳的过程。通过各种学习、研讨,鼓励教师把精细化管理思想

转变为自己的认识。学校要鼓励教师用自己所学到的和领悟到的思想大胆实践,不断积淀,并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让所有的教师都经历一个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的各种思想不再是文本或书面上的东西,而是已经落实了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具体行动。

二、建章立制、制订精细化的管理方案,夯实精细化管理的基石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起点是必须事先制订好精细的管理方案,必须从小事着眼,从细微处入手,把管理方案做实、做精、做细,让学校管理照章行事,规范有序。校长必须把自己的办学愿景与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沟通与交流,达成共识,明确管理的方向。

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一方面可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提高教师自我成就感,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与可信度,增强认同感,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人人明确自己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密切关系,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至于出现埋头苦干,却如苍蝇一般满墙乱撞,整个工作缺乏计划性和阶段性,缺少必要的统筹安排,只疲于应付上级检查的可悲局面。相应地,教研组、班级、教师制订出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学期计划,才能做到人人操心学校事务,人人关心教育大局的可喜局面,达成“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标。

三、发挥不同角色在参与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校长在精细化管理中应起到“领”与“引”的作用。学校管理的决策者往往是一校之长,所以校长在精细化管理中一定要发挥“领”的作用,在管理上要指明方向,在细节上也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应该看到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涉及到了学校教育的不同方面。强调的正是以“细”做“精”,宣扬一种校园文化,培养一种校园精神,培植一种校园情结。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涉及的领域也有局限,所以只靠校长一人,其他人不参与进来,精细化管理就很难做到更“精”、更“细”,这就要求校长在“领”好的基础上还要起到“引”的作用,“引”出其他领导、教师对学校精细化管理的热情和重视,“引”出学校管理的更好的点子,“引”出一个共建和谐校园的美好局面。

教师在学校精细化管理中起到执行和维护的作用。学校的管理离不开各项制度,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更要依靠更细更具体的制度,这些制度最终还需要教师来执行。以往的制度往往是领导层制定,教师只是执行者,遇到教师不理解、甚至是不满的制度,那执行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维护制度就更无从谈起了。精细化管理要真正地得到落实就应让教师参与到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来,一可以聆听教师的心声,提高教师主动参与管理学校的积极性;二可以真正了解到学校最直接的管理漏洞和细化的需要;三可以拉近教师和领导的距离,使制度合乎校情,也合乎人情。

学生应成为精细化管理的受益者。学生是学校常规管理的主体,要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拓展学生自我管理的渠道,在管理的过程中自觉实现不同角色的转变。精细化管理最终是为人服务的,既是为了学生就应“以生为本”,让学生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同时,精细化管理也要考虑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管理一定要建立在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否则“管”只能成为禁锢的枷锁。

四、找准切入点,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就要从大事着眼、小处入手。

一是从目标抓起,细化目标,层层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一个“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队。二是从组织上抓起,组织是学校管理的基础,通过健全组织,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使各项工作和活动之间和谐同步,让学校目标变为行动。三是从制度上抓起,学校规章制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便于把事情做到公平、合理。四是从问题抓起,哪儿有问题就研究到哪儿,就解决到哪儿。五是从质量上抓起,在实际工作中形成一种质量观念,而且把质量观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

要养成教师注重细节的行为习惯。在学校精细化管理过程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果”。

五、注重有反馈的精细化管理结果

及时修缮精细化管理过程,不断有效反馈精细化管理的结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至高境界。

有了精细化管理目标,有了切实可行的精细化管理措施,更有了可监控的精细化管理过程,那么精细化管理就会实现,但要使精细化管理不断上台阶,那就一定要有反馈,因为有反馈才有提高,只有反馈,才能实现管理的转型,那就是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型,从而实现从管到理的飞跃,从管制型的、压抑性的到人文的开放性的革命性转变。

黑龙江哈尔滨市南马路小学校长赵翠娟的话发人深省:“教育原本不需要跟风逐潮,不需要不断的花样翻新,而是需要一种可贵的坚持。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搞精细化管理不是一阵风,而是一项长期的、精细的工程。精细化管理不是人为制造工作,随意增加工作环节,而是把事情办得更实在、更全面、更理想,增强真实性,避免虚浮作风,提高精细性,减少工作的失误。

篇7:关于数学课堂教学常规的几点思考

[摘要] 数学课堂的教学常规中的每一个步骤的目的都应该为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了教学过程服务,都应该为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服务,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了发展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能力。数学课堂的教学课堂常规结构应分成以下六个步骤进行: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开展自学尝试活动、课堂训练的组织设计、师生课堂小结、课后反馈。

[关键词] 构建知识自学尝试课堂小测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让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把学生当作储存知识的容器,尤其是重视学生的模仿性训练,一味使学生通过获得既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已产生的问题并得出即定的答案或结论。这种传承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走进“读死书”、“死读书”的死胡同,成为分数的奴隶,从而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构建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这种构建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第6页)。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是关键。教师角色的转变,成为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至关点。教师要从知识的权威走向平等参与学生的活动,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合作者,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为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我们在创新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前提下,着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意识,促使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因此评价一堂好的课堂设计就看是否能成功地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了教学过程,是否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了发展和发展所需要的能力。下面就针对数学课堂的教学常规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数学课堂的教学常规中的每一个步骤的目的都应该为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了教学过程服务,都应该为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的意义服务,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获得了发展和发展所需要的必要能力。我个人认为数学课堂的教学课堂常规结

构应分成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一、创设问题情境。(2分钟左右)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中,因为每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或多或少的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利用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追求解决问题的迫切感和责任感,将每节课的知识创设成一种合适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松弛有道的理想气氛。

近代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斯宾塞说过:“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为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当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发现问题、大胆怀疑、探果索因是创造的开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通过创设疑问情境和探究情境,重视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探讨知识的形成过程,尽量发挥学生的潜能,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帮助他们找到正在探讨的问题和已经知道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指导他们如何思考、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运用旧知解决新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建构知识,掌握教学思想,养成独特灵活的思维品质。

比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屏幕显示)“思考: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从而有效地导入自学探索。

二、明确学习任务及学习目标。(1分钟左右)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自学,并从中寻找、开发、利用、生成和创造可学习资源, 这样不仅解决了学生自学的盲目性,也便于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可先分析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精心制定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在完成上述两个过程的基础上,即在学生已有了学习准备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增强求知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自学增加“催化”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把学习目标“亮”出来(课堂上可以用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出示),使学生心中带目标进行自学。

比如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屏幕显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1、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三、指导学生开展自学尝试活动(15分钟左右)。

此步骤为学生自学提供具体、详实的材料,这些材料以一个个的问题组成题组,围绕新课学习任务,从知识的发生、发展、结论等处提出来。组织学生自学,初获信息,然后在教师辅导和指导下进行激疑、释疑、解疑,使知识信息贯通。学习中知识、技能及原理的迁移活动,也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

没有问题,无从思维,教师在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新知”时,通过设置问题,既可以形成问题情境,又可以造成一种心理紧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又使学生能存疑或质疑,造成一种“信息差”,学生急于解决这些疑问,形成学习意向,经过努力解决问题,数学知识的传输就通,如此继续,不断调整,来实现教学全过程。

这一环节是学生自学的中心环节,学生在这些自学问题的牵引下,初步获取知识信息,解决重点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在完成这些自学问题时,往往只能领会一些表象,教师的质疑、指导、画龙点睛是不可少的,从而确保学习目标真正落实。

四、课堂训练的组织设计(25分钟左右)。

要精心设计练习中思考性的合适梯度,提高训练的效率。既要防止过分的机械模仿,又要避免过早要求学生解决复杂的应用问题。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事先制定学习任务

及学习目标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为了让学生的心理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可将必做题采取课堂小测的形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做题可以自由完成,不作课堂要求,这样既做到面向全体又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有发展的空间。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腿勤、眼勤,深入了解学生解题过程,对课堂小测可进行当堂面批并及时多给予肯定的评价,也可让学生进行自我、相互的评价与矫正,从而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自学效果,也可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在此过程中也应给学生提供自己提出问题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和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意识,促使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五、师生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根据学生在课堂小测的检查反馈情况,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对照学习目标进行归纳小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使学生的认识再上升一步达到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

六、课后反馈(课后完成)。

一个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非一朝一夕,除了把别人总结好的经验为我所用外,主要靠自己“千锤百炼”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形成“秘方”。课后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从而为调整教学策略建立可靠依据,使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成熟。通过书写,一方面可聚沙成塔,积流成河;另一方面把教学对象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变成信息,暂时贮存,便于今后教学时借鉴使用,做到教者有的放矢。

2008年1月10日

参考文献:

篇8:对税源管理精细化的几点思考

一、坚持属地原则, 实施分类管理

按照属地管理、分片负责的原则, 采取税收管理员按区域包片管户和行业到组的办法, 明确规定管理员的管辖范围和主要职能及工作任务, 即管理员要负责对税收征管责任区内纳税人的户籍管理、税基管理、税源管理进行按月调查分析, 定期开展纳税评估, 深入纳税户核实与监控经营状况等日常管理工作。与此同时, 着重抓好税源的监控和分析工作, 对区域内纳税人实施划片分类管理, 制定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强化对重点税源大户的监控, 税收管理员对重点监控的税源户, 要实时跟踪, 及时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 税收政策执行和税收警戒指标、税源变化等情况。严格加强中小企业纳税户和个体集贸市场税收的分类管理和监控。

二、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 推进税收管理精细化

充分发挥税收管理员的作用, 遵循管户与管事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税源管理, 解决“淡化责任、疏于管理”的问题。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员管户责任制度, 加强以户为单位的税源管理, 通过税收管理员及时掌握纳税人各种涉税动态信息, 全面掌握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 把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

1.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按照征管重心向税源管理转移的要求, 大力充实税收管理员队伍, 使管理力量与税源管理的任务基本相匹配。

2.要明确税收管理员职责, 不断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坚持税源管理重要事项集体研究、税收管理员下户报告、税源信息归档、定期轮岗制度等, 建立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和持续改进机制。

三、建立上下联动的税源分析体系, 实施全方位动态跟踪监控

各级税务部门可依据职责不同, 确立不同的目标, 建立数据定期采集制度, 并积极运用数理统计、经济税收指标来开展税收分析, 增强对税源的动态监控。

1.上级税务机关应侧重对税源总量和税负变化的宏观分析与监控。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的成果, 评估、指导、监督辖区内各单位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和分行业、重点纳税人的税负变动情况, 开展数据分析工作, 深入分析管理中的不足, 定期发布税负情况, 提出税负预警指标, 指导基层税务机关开展税源分析。

2.基层税务机关负责本辖区内的税源分析监控和税源管理业务的具体组织与实施, 侧重对影响本辖区行业税负的关键指标及其增减变化进行分析监控, 并制定税源分析的具体标准和方法;组织指导税源管理部门和税收管理员开展以纳税评估为主要内容的税源管理工作。

3.基层税务机关的税源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申报纳税、代扣代缴、综合经济指标、行业税负以及税务检查处理等各类动态情况的分析监控。及时对照上级税务机关发布同行业税负及其预警标准, 结合各方面的外部相关信息, 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综合分析、税源的动态监控和精细管理。

4.税收管理员要定期到纳税人生产经营场所实地了解情况, 掌握其产品、原料、库存、能耗、物耗等生产经营基本状况及销售、成本、价格和利润等财务情况, 及时取得动态监控数据, 找出影响税负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纳税人当期涉税指标与历史指标的纵向比对、同行业纳税人涉税指标的横向比对、实物库存及流转情况与账面记录情况的账实比对, 分析税负变化趋势, 实现动态监控。

通过开展税源分析及动态监控, 积极查找征管中的薄弱环节, 寻找隐藏的、潜在的税源, 实现税源管理由“被动型管理”向“主动型管理”的转变。

四、全面开展纳税评估, 实施深度税源管理

开展纳税评估是新时期强化税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 要以全面开展纳税评估为核心, 不断挖掘税源管理的深度, 减少漏征漏管, 增加税收收入, 有效防范征纳双方的税收风险, 降低征纳成本, 提高稽查部门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提供基础信息和依据, 推动建设纳税信用体系乃至诚信社会进程。要不断充实完善纳税评估“一户式”纳税信息系统, 利用该系统对纳税人纳税申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判断。对纳税评估发现的问题可由税务机关约谈纳税人, 通过约谈进行必要的提示和辅导, 引导纳税人自行纠正, 在纳税申报期限内的, 根据税法有关规定免予处罚;超过申报纳税期限的, 加收滞纳金。

篇9: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提高 教学常规管理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067-02

教学常规是学校的基本建设之一,它一般包括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课外辅导、成绩的考核与评定、课外活动及教学工作总结等内容。它是学校教学管理中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具体标准,而教学过程是教学质量之“因”,只有高质量的教学过程才有可能取得高质量的教学成果。教学常规管理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可比拟作:教学质量是教学活动的“命脉”,也是教学质量的目标所在,而教学常规管理则是该“命脉”中流动的血液。学校没有教学质量就象企业没有了品牌和社会声誉,所以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成为学校管理永恒的主题,能否抓实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则是决定这个主题成败的关键和抓手。为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始终把抓实学校各项教学常规工作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常抓不懈。然而,根据笔者的了解,有些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却不容乐观。

一、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及原因

笔者所在地区教育主管部门于2007-2008学年上学期,组成了由教研所、中英项目办公室、教师进修学校人员为主的教学常规联合调研督查组,深入各中小学对教学常规工作进行了细致调研督查。调研组历时近一个学期,通过推门听课、检查各种教学常规(包括教案撰写、听课记录、作业布置与批改、试卷评阅记录、学生辅导情况、教学反思等),全面了解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情况。明确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常规管理不够规范、严格。具体为教师方面:1.部分教师备课不认真、甚至有教师不备课就进课堂。2.课堂教学效益不高,随堂听课中听到的好课、优质课不多。3,部分教师设计作业不够合理,批改不及时,未能按要求批改。4.课后反思或教学反思的意识不强。5.质量检测不及时,对检测情况不作总结研究。学生方面:许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常规的要求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不会听课,作业马虎,书写不认真,不会预习和复习,成绩不理想,进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形成越混越差、越差越混的恶性循环状态。学校方面:1.缺乏一套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校和教师的考评方案。2.教务管理不够实在,随机随堂的检查明显不足。

(二)校本教研不够务实。具体为:1.教研活动时间偏少。2.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相对保守落后,实效性差。3.不够注重教研活动资料的收集积累、痕迹管理资料少。

(三)学校管理者队伍素质有待提高。个别学校的校长和教导主任自身的教学业务不过硬,无法引领教师。

(四)教师的配备使用不够合理,年龄结构老化,骨干教师紧缺,专业水平偏低,敬业精神不强等问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专门发文,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和意见,要求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和管理,并在学年末组织考核和奖励。当年各中小学的教学常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规范和提高。2012年9月,笔者因工作的需要参加本地区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当地中小学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和督查中发现,许多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四年前教育主管部门调研督查时指出的问题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样的现状让人十分担忧,教育工作如果也象其他一些行业一样,“抓一抓干一千,抓过之后没事干”则教育出大问题了。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下面的几个因素:

1.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制度不健全,缺乏实效性。由于教学常规内容广泛,管理覆盖全套任课教师,并贯穿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每个时段,在制定标准、收集整理数据、考核评价等各方面落实起来工作量巨大,系统性要求较高,困难重重,许多学校畏难止步,只做表面文章,未能制定出符合校情的规章制度,导致常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难见实效。

2.部分学校领导及教师由于近几年对一些中心工作认识不够全面,从而产生了一部分错误认识。首先是2008年9月《云南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增强青少年体质的规定》为核心的关于我省中小学校“提质减负”一系列教育政策的实施,使一部分学校领导产生了“减负”就是降低教学常规要求的错误认识,从而放松了教学常规的管理。其次是2010年我省“两基”迎国检工作的开展客观上造成许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近乎瘫痪,甚至有部分教师产生了宁可放弃质量也要保住“两基”的片面认识。再次是受当前经济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影响,许多教师不能做到“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工作上放松了自我要求,心浮气燥,不能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如何破解当前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二、提高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实效性的措施及思考

(一)加强校长的学习培训,提高校长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一个好校长带出一所好学校,一个校长的管理水平对学校教学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质量意识高,懂管理的校长,必然能管理好学校的教学思想、教学组织、教学质量、教务工作,也就能针对教学常规管理制定明确的分工和责任,并制定制度来保障实施。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也才能扎实有序。

(二)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教研团队对照省、部颁标准,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常规标准》用以指导各学校制定教学常规检查评价办法,用制度来明确各项工作职责和保障措施,从长效方面给予保障。

(三)严格执行教研活动制度化。具体为:中学各学科集中教研活动每周不少于半天,并安排入课表,纳入课程管理;小学集中教研活动每周不少于2小时,纳入教学活动时间来管理。同时把教学常规的定期检查并及时公布作为每次活动必须开展的工作之一。这样才能彻底解决各学校教研活动时间偏少和教学常规检查工作量巨大、难以保证检查、考核系统性好的问题。

(四)优化教学常规检查方式。具体为:教研组内部或组与组之间按学年初计划规定时间,采取自查、交叉检查等方式检查,收集数据、分项量化打分、按一定比例上报优秀名额,作为学年末优秀表彰人选,这样就能避免了教研组检查走过场、难持久的困境。同时学校领导采取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等方式作检查督促,对工作达不到教学常规要求的教师给予批评,并做好跟踪督查,消除懒散个体,杜绝“破窗”效应。

(五)立足本地区建立一支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队伍。由中心校组织部分镇内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并组织他们完成每年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定量评价,作为教学常规推优和学年末考核的依据,对评价较高的教师纳入课堂教学评价的人才库,加入课堂教学评价队伍。每学年组织和依靠这些本地人才对本地区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一次考核评价,量化打分,结果作为此项工作的年终成绩。

(六)建立专项的教学常规奖罚制度,奖优惩劣,推行教学常规工作成绩与教师个人的履职考核、绩效工资分配、镇内人事调配挂钩的工作机制。

上一篇:留白,让人生更精彩作文下一篇:一个人得等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