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安全论文范文

2022-05-10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化学安全论文范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动手实验,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可粗心大意,否则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熟悉一般安全常识并重视安全操作,确保安全实验。关键词:化学实验;安全;研究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做实验,但在做实验的时候,学生往往由于粗心大意而发生各种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第一篇:化学安全论文范文

高等学校非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实施

摘 要:有机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理论课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是理论知识的检验及延续。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教育是本课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文章论述了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实践证明将安全教育贯彻于有机化学实验的始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验;实验室安全;安全教育

文献标识码:A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验、验证及创新手段。所有高校的有机化学实验室其实都是一个具有潜在危险的学习场所。教师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使用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的药品以及易碎的玻璃仪器,若使用不当或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发生着火、爆炸、烧伤、割伤或中毒等危险事故。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把精力放在了实验内容的讲解和实验技能的培训上,而忽视了实验安全方面的教育。某高校的一项调查表明80%的学生并没意识到教师对他们进行了化学实验的安全教育。因此有机化学实验的安全教育是本门实验课程的至关重要的第一课。实验安全素质培养与实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模式可以将安全教育贯穿在有机化学实验的整个过程中。

一、运用较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实验室学生守则

1.学生预习和教师讲解并重

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预习,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合成路线、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写出预习报告并查阅有关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预习工作必须在课前准备完毕,没有预习报告不允许上实验课。安全教育课上教师会讲解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及课程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消防器材的放置位置,并通过实物和影像展示防火毯和本实验室配备的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范,使学生在思想及感官上充分重视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因素。

2.学生实验防护及主要细节处理

要求学生进实验室必须穿长袖和过膝实验服,即使夏季也不可穿露脚趾的凉鞋进入实验室,以防所使用的腐蚀性液态药品迸溅到身上,造成伤害。实验前应先检查仪器是否完好无损(如玻璃器皿有否碎裂,接口是否结合紧密,电器线路是否完好等),如有损坏及时替换。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时刻关注仪器有无漏气、反应进行是否正常,及时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实验中严防由于温度计使用不当碎裂,使得水银等挥发性毒物流失污染实验室及水源。若温度计破损、仪器损坏或发生意外事故要及时向教师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正确的处理措施,并按规定予以适当的部分赔偿,这也是安全教育课的一种警示手段。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运用较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实验室学生守则,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本人执教的多年来,我们面向本校非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实验室和研究室从未发生过危险事故。

二、实验教学过程中渗透并执行环境安全教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境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重视向学生传授环保知识,使学生了解并学会环境安全从我做起,有机会、有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初步处理实验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变废为宝,并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去,促进自身形成良好的环境安全意识。

1.废弃的实验试剂回收处理

若实验中有机试剂未经处理进入水体,会给水体乃至我们的饮用水源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污染,因此我们有机化学实验课后所有废弃的来不及处理的有机试剂不允许直接倒进下水槽,应要求学生将全部废弃物倒入指定的分类回收瓶,在指定时间送交化学学院进行专业的回收处理。

2.半微量实验的实施

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尝试进行了改革,将常量的有机实验变为半微量实验,这种尝试一方面减少了实验时间,节约了实验药品;同时实验后产生的废弃物也减少了,这也属于倡导的绿色化学的一条途径,无形之中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及环境安全做了贡献。

三、结语

实验室安全是正常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机化学实验课的安全是重中之重,作为有机化学实验教师任重而道远,我们一定要将安全教育贯彻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渗透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想深处,确保有机化学实验教学顺利并安全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陳丽会,田荣强,张建民.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广 州化工,2018(4):163-164.

[2]石 晨,李青原,张 枫,闫淑莲,唐静成.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学生安全素质培养的探讨[J].医学教育管理,2016(4):593-596.

作者:赫奕 夏婷婷 彭宇

第二篇:化学实验安全问题研究

摘 要: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动手实验,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可粗心大意,否则很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必须熟悉一般安全常识并重视安全操作,确保安全实验。

关键词:化学实验;安全;研究

在化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亲自动手做实验,但在做实验的时候,学生往往由于粗心大意而发生各种事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故在实验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操作,确保安全实验。

一、事故的预防

1火灾的预防

(1)在操作易燃的溶剂时应注意:①远离火源;②切勿将易燃溶剂放在广口容器内直火加热;③加热必须在水浴中进行,切勿使容器密闭。

(2)在进行易燃物质实验时,应养成先将其他易燃物质移开的习惯。

(3)蒸馏易燃的有机物时,装置不能漏气,从蒸馏装置接受瓶出来的尾气出口应远离火源,最好用导气管引到室外。

(4)蒸馏易燃低沸点液体时,应注意:①应放数粒沸石或瓷片,以防暴沸;②严禁直接加热;③瓶内液量最多只能装至半满;④加热速度宜慢,避免局部过热。

(5)用油浴蒸馏时,必须注意避免冷凝用水溅入热油浴中致使油外溅到热源上而引起火灾。

(6)当处理大量的可燃性液体时,应在通风橱中或在指定地点进行,室内应无火源。

(7)不得把燃着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梗等乱抛乱掷,也不得丢入废物缸中。

2爆炸的预防

勿使易燃易爆的气体接近火源;使用乙醚时,必须检查有无过氧化物存在,若发现有其存在,应立即用硫酸亚铁将其除去后才能使用;对于易爆炸的固体不能重压或撞击,对于危险的残渣,必须小心销毁。

3中毒的预防

有毒药品应妥善保管,不许乱放;有些有毒物质会渗入皮肤,在用这些物质进行实验时必须戴橡皮手套,操作完后立即洗手;在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的有毒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后的器皿应及时清洗。在使用通风橱时,不要把头伸入橱内。

4触电的预防

为防止触电,装置和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应连接地线,实验后即刻切断电源。

二、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1火灾的处理

实验室若发生失火事故,室内全体人员应积极而有序地参加灭火。一般采取如下措施:第一,防止火势扩展。第二,灭火。灭火要根据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一般的小火可用湿布、沙子覆盖燃烧物灭火,火势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但电器设备所引起的火灾,只能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

2玻璃割伤的处理

玻璃割伤是常见的事故,受伤后要仔细察看伤口有无玻璃碎片,若有,将其清出,若伤势不重,让血流片刻,再用消毒棉球洗净伤口,涂上碘伏后包扎好;若伤口深,血流不止时,可在伤口上下10厘米处用纱布条扎紧止血,并立即到医院救治。

3药品灼伤的处理

(1)酸(碱)灼伤:皮肤上——立即用水冲洗,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饱和硼酸溶液或1%醋酸溶液)洗涤,再涂上油膏,将伤口包扎好。

眼睛——先立即抹去溅在眼睛外面的酸(碱),然后用水冲洗,再用稀碳酸氢钠溶液(饱和硼酸溶液)洗涤。

(2)溴灼伤:立即用酒精洗,然后涂上甘油或硼酸凡士林。

4烫伤的处理

切勿用水冲洗。轻伤者在烫伤处抹上苦味酸溶液或烫伤膏,重伤者涂以烫伤油膏后即送医院诊治。

三、急救用具

1消防器材

泡沫灭火器、四氯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沙、棉胎等。

2急救药箱

碘伏、紫药水、双氧水、饱和硼酸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1%醋酸溶液、70%酒精、烫伤膏、硼酸膏等。

总之,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时时都要注意安全,切不可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要自觉遵守安全守则,确保安全实验,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曾昭琼主编.有机化学实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杨先昌编著.中学化学教学法.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刘江海

第三篇:化学实验要加强安全教育

【摘 要】化学实验是我们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化学实验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文重点是通过对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常发生的实验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使广大师生在实验中树立安全意识,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实验规范。

【关键词】化学实验;安全问题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具魅力的教学方法,但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笔者从事化学教学多年,耳闻目睹了不少化学实验的危险情景。实验中一旦发生事故,危及师生的安全,甚至严重致残造成终生不幸。但也不必谈虎色变,以致于不敢动手实验,安全实验的关键在于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危险也就转为安全。现就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安全隐患问题谈谈个人的认识。

以下几个方面常常会发生化学实验事故。

一、违反操作规定

(1)点燃可燃性的气体前应检验其纯度。如: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点燃氢气必须先检验纯度。可是,如果你在用锌和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的演示实验过程中,当锌粒反应完后,打开反应器的瓶塞又装上锌粒,塞上塞子就点燃,就会引起仪器爆炸。为什么会发生爆炸事故呢?这是因为你违背了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的操作规定。实验过程中打开瓶塞装锌粒跟实验开始时装锌粒相同,反应器里进入了空气,氢气和氧气混合,点燃都会发生爆炸。

(2)实验完毕,应按规定有序撤除装置。加热制取气体并用排水法集气,实验完毕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酒精灯。

二、用药过量发生危险

一些实验虽然剧烈,但试剂量小并无危险,如果用药量稍大便会引发危险。

如:钠与水反应很剧烈,但药量少时并无危险。在做学生分组实验时,让学生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时,放入的药量一定要适量(通常取一粒绿豆大小的金属钠即可),不得随意用药,且要选用敞口较大的烧杯作反应容器,千万别放在像小试管等敞口较小的容器里反应,否则就会发生意外事故。

我的学生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分组实验时,也曾发生过反应容器炸裂,其内液体四溅的事故。究其原因,是一位学生趁老师去指导其他学生的空挡,偷了几块金属钠放在盛有水的小试管里,因金属钠与水反应放出的大量的热量在小的空间里得不到及时的逸散,使试管里空气急剧膨胀而爆炸。

所以,在学生做钠与水反应的分组实验时,一定要事先给学生讲清注意事项:①此反应只能放在烧杯里做(事先准备好放在学生实验桌上的),不能放在小试管做。并讲清原因。②金属钠只能取一粒,不能多取(事先把钠切成绿豆大小放在讲台上,老师一定要站在旁边监督学生取钠。)。③只能用镊子取金属钠,且镊子一定要是干燥的。不能用手拿。

三、制取气体时实验装置不畅通

实验制取气体时,一定要保证实验仪器装置畅通,导管不得堵塞,否则会因气体无法排出而发生爆炸事故。

曾发生过学生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一位学生在试管的导管口处把棉花放得太多又塞得太紧,导致加热后产生的氧气排不出去,试管内气压增大而把塞子冲飞,棉花随着氧气流冲出并燃烧,燃烧的棉花恰好落到另一位学生的头上,造成这个学生的部分头发被烧。为防止类似的事故发生,在学生做这个实验之前,老师一定得给学生讲清注意事项:①组装仪器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防止加热过程中水蒸气遇冷流回试管底,从而引起试管炸裂。②加热时,均匀受热后酒精灯的火焰先固定在靠近试管口的药品处,然后慢慢地把酒精灯的火焰往试管底部移,若反过来,氧气流会把前部的高锰酸钾带向导管口,阻塞导管。③放棉花之前把棉花先拉松,且不要放得太多,尤其棉花不要用水弄湿。④要做到先“离”后“熄”。即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四、药品混入杂质

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时,错把木炭粉当作二氧化锰加入试管与氯酸钾混合,使得药品中混入了杂质,造成了爆炸事故。因此用药时要认真辨清药物,不得马虎从事。

五、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发生事故

如:在配制溶液时错把硫酸当盐酸使用,造成伤害事故。凡失落标签的试剂一定要检验确定后再使用,以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六、实验室空气不畅通

在教学中有演示实验制取氯气、二氧化氮等有毒气体时,或学生实验制取可燃性氣体如制氢气、乙烯等时,如果实验室空气不流通,有毒、易燃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越积越多,达到一定浓度,会引起师生中毒或其他意外事故。因此实验室应安置通风橱、换气扇等通风设施,必须做到实验室空气流通。

为排除实验安全隐患,更好更安全地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一切实验要按操作规定进行。

(2)一切实验要在预备室准备好,做到实验无误,方可拿到教室或实验室做。

(3)有可燃性气体的实验,在点燃气体前必须检验其纯度,并注意室内通风。

(4)做有毒实验时,一定要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制取或进行能产生具有刺激性、恶臭和有毒的气体反应时应在通风橱内进行。

(5)用药量宁少勿多,不要取用未经鉴定无标签的试剂。

(6)化学试剂随配随用,不可久置。如银氨溶液久置后再用易发生爆炸。

(7)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

(8)没做过的实验要向有经验者请教或查清资料再做,不要冒然实验。

(9)实验室要有一定的安全设施。

总之,只要我们了解各种化学实验事故发生的引发原因,遵循操作规程,就可做到安全实验。

作者:李振升

上一篇:农林经济论文范文下一篇:艺术特征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