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就业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护理就业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需要的小伙伴们查阅,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随着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不容乐观。高校的扩招带来的不仅仅是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成了当前高校十分重要的一个任务。

第一篇:护理就业论文范文

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就业的作用

摘要:为使护理教学更加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贴近社会,我们通过仿真教学将医院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在仿真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这不仅能提高护理技能,更能提高护理人才人本精神,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职业素养、敬业奉献精神及职业自信心,使学生在就业后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关键词:人文护理;仿真教学;护理专业;就业;影响研究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与人文护理,是国际化医疗市场对护理人才的更高要求。为了使护理教学更加贴近临床、贴近病人、贴近社会,我们通过仿真教学将医院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将学生当护士、将课堂当病房、将模拟人当病人,在仿真护理中融入人文关怀。这不仅能提高护理技能,更能提高护理人才人本精神,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切实体现“护理需要人文,人文筑就护理”的现代护理理念,使培养的护生毕业后能更好更快地服务于临床,从而实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病痛”的护理目标。

一、仿真教学与人文护理的内涵

仿真教学的内涵:仿真教学是一种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情景与真实病案一致、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一致的教学方法。利用与“临床工作环境、文化氛围、管理模式一致”的仿真医院进行教学。这不但可以弥补学生与临床脱节的缺陷,而且能节约时间和经济支出,可控性强[1]。

人文护理的内涵:《辞海》中解释“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护理,即护理学中的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主体的护理参与人文现象。护理人文关怀的本质,是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体现在专业性帮助行为之中[2]。护理行业职业精神的精髓是人本精神,人文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以病人为中心,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文化、情感等服务,以满足病人的身体、心理、社会、精神、文化及情感等健康的需求,体现对人的生命与身心健康的关爱,是一种实践人类人文精神信仰的具体过程。

护理教学中将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引导学生体验、感悟人文关怀,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关爱、同情等情感,培养学生对他人关怀需求的敏感性和同情心,培养学生对“人”的人文情感关怀,培养与“人”的沟通技巧,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及神圣的职业使命感,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自信心,为将来更好地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二、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的特殊作用

1.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意义。临床工作中,对于任何一个病人的治疗和护理,都需要一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以确保工作中能够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协同作用,使病人尽快恢复健康,重返工作岗位,从而创造出1+1>2的价值。为此,在护理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仿真教学的优势,通过仿真模拟系统共同进行对“病人”的治疗和护理,经过相互间的团队协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例如,在基础护理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按4~6人为一小组,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以小组形式,让护生在模拟病房中扮演“护士”与“病人”角色,按护理程序步骤对“病人”(学生或护理模型人)进行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选择临床常见、典型而有代表性的案例,开展模拟健康教育活动。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由“护士”对“病人”进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通过这些方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操作实训等,真正把“模型当真人”、“真人真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贴近了岗位需求,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了职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国外已证实模拟教学可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临床,缩短“知”和“做”之间的距离[3]。由于临床急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在面临危重病人急救的黄金时刻,更需要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争分夺秒地全力抢救病人,才能使病人转危为安。这种紧张的工作状态,更能体现团队的协作精神和敬业奉献精神。因此,我们在急救护理课程的教学中,经常开展急救技能演练活动。我们通过设计院外损伤的案例,模拟真实情景,如对触电、车祸、煤气中毒、电击伤等病人的现场救护,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能,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把教学课程中学习的各种急救技能、人文关怀等知识,综合运用到院外急救护理任务中,让学生完成现场急救任务。

综上所述,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不仅有利于学生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尤其是在急危重症病人的急救场景下,实施安全高效抢救,除需个人良好的能力外,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可实现从培养个人能力向培养团队整体能力的跨越,更加适应现代护理发展的要求。我们通过对某市乡镇医院、县级医院与市级医院等8家不同等级医院中往届护理专业174名毕业生,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就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有重要意义。其所占百分比,在三级医院中占72.2%,二级医院中占22.2%,一级医院中占5.6%。这说明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而团队协作精神正是当今社会所倡导的职业精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用人单位选才的标准之一。

2.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意义非常重大。忽视职业素养的职业教育,则会疏离人的主体性,其结果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理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萎缩。只教人一门专门知识、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专业知识和技术虽能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人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凭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善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与别人和社会有着合适的关系[4]。

当前,面临市场的激烈竞争,职业院校的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很难做出优秀的业绩。企业方面,也更青睐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因为,职业素质较高的人才,不仅能为用人单位开源节流,提高效率,更会增加企业在社会的竞争优势。从更高的层面来讲,一个国家国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的关联。因此,我们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更要注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

我们在教学中借鉴企业管理技术,对实训室推行PDCA和8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学习),实现“教、学、做、训”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模拟病房为模拟病人(模型人或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和各种护理操作的实训,实践模拟病房的系统管理,使校内实训的现场管理与医院的现场管理接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等),使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8S”管理的精髓是“素养”。通过推行“8S”管理,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依规行事的工作作风,成为对工作严谨、认真、负责的人,将来就业后能迅速适应企业的管理。

我们通过调查结果显示: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用,认为有最重要意义的在三级医院中占57.9%,二级医院中占36.8%,一级医院中占5.3%。这说明在校内实训教学中,坚持实行“8S”管理,通过营造企业生产现场的管理氛围,实施严谨规范的管理,经长时潜移默化,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种职业岗位意识,并产生职业责任感,养成严谨的职业习惯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进而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

3.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学生自信心的教育作用。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对象是病人。他们常常焦虑、恐惧,担心疾病是否能较快地痊愈。如护士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话,若遇到紧急情况,可能会畏首畏尾,很难获得机会与信赖让自我得到展示。因此良好的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我们在仿真教学中融入人文护理,使学生能够通过仿真教学学习护理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人”的人文情感关怀及与“人”的沟通技巧,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及神圣的职业使命感,从而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自信心,使学生毕业后实现零距离上岗,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我们调查的结果也显示: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对学生自信心的教育作用,认为有重要意义的在三级医院中占68.4%,二级医院占中26.3%,一级医院中占5.3%,说明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能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更重要的是,可提高学生的职业自信心,找到成功的兴奋点。

三、结语

仿真教学融入人文护理在护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仿真教学,能够将医院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使教学更加贴近临床,更加贴近病人,更加贴近社会,切实实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通过仿真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团队协作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职业自信心,使培养的学生成为社会所需人才,毕业后能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方志美,胡静,施达.仿真教学在成人护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0,7(7):308-309.

[2]赵伟英,沈雪艳,陈三妹,周萍.多元文化视野下人文护理的内涵与实践[J].护理研究,2014,5(5):1538-1540.

[3]郭红霞,陈红.仿真模拟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3,(9):2939-2940.

[4]杨玉芹.从职业能力到职业素养:当代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超越[D].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27.

作者:宋保兰 周巍

第二篇: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也越来越不容乐观。高校的扩招带来的不仅仅是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形势,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培养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成了当前高校十分重要的一个任务。高校在学生上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定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态度,可以有助于学生毕业之后,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为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那么今天,笔者也是就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进行相应的研究和探讨,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护理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的保养,而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护理专业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但在当前社会国家需要的是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专业性人才,而不是眼高手低的工作人员,因此,对于当前处在高校学习阶段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来说,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从而为之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十分重要的事情。高校的教师也应该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的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就业教育,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就业能力。那么下面,笔者就自身的相关经验,来谈一谈如何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护理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

(一)自我认知心理问题

当前护理专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心理问题,就是自我认知问题。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有的会眼高手低,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但是到了实际寻找工作过程中,却时常碰壁,进而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以至于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这些都是由于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心理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而导致的。

(二)情绪心理问题

不仅仅是护理学专业的大学生,所有的大学生都会面临着毕业季产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经历了多年的学习终于要面临走上工作岗位的日子,许多大学生都会产生相应的恐惧心理,经过相应的研究和调查,也发现许多护理专业的大学生都对未来的工作十分的迷茫,他们害怕走进社会中去进行工作,也害怕去找工作。这些恐惧和迷茫会时时的伴随着他们,从而对他们的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不仅如此,由于许多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并没有认真的去学习,而在真正找工作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相应的自卑心理,没有很好的学习成绩,也没有较多的实习经历。这些情绪问题和心理问题都对他们的就业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能力。

(三)从众心理

经过相应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当前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对于未来就业的前景几乎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掌握,同时,他们比较随波逐流,拥有较强的从众心理,对于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他们十分肤浅的认为,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就是从事护理方面的工作,并没有对自身的岗位需求以及企业有一个较为精准地把握,盲目从众看到别人去什么地方就业自己就业去,而却没有主动的去寻求相关的就业知识,了解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和企业。

三、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

(一)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定位

一个合格优秀的大学生,应该从正确认识自己开始,包括自己的个人因素以及社会因素。明确自身的优缺点,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清晰未来规划,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虽然护理专业社会需求很大,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在一线城市或者大医院就业,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样的工作,不要一味追求大城市大医院。适时开展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价值观。

(二)提高护理学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

学校开设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定期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状况。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有意识的培训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遇到困难要学生应对,遇到压力积极排解,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正视就业困难,及时调整心态。增加毕业生的家庭支持、社会支持,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从而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发挥毕业生主观能动性

及时给毕业生普及当前最新就业形势,让学生充分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只有自己努力才会有收获,坐享其成是不存在的。机会是要自己去创造去发现,明确自身定位,明确自我需求,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点,达到就业最佳状态。

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对如何提高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的相关建议和探讨,但在实际的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业的实际形式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总的来说,对于当前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来說,要想更好地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就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具有强硬的专业知识,才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最重要优势。同时,护理专业的大学生还要积极地进行课外实习好的实习经历和实践过程都能够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高校的教师也要积极地改变自身的教学策略,让每一位护理专业的大学生都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丽霞,傅映平,王瑞欣,黄冬梅.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追踪调查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7 (21).

[2] 伍媚春,谢莉莎,张骞凯,游紫为,李妍朗,邹琼瑶.本科护生希望水平与职业认同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报,2017(13).

[3] 王莹华.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调适办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7(28).

[4] 楼数慧,林细吟,李琨.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认同的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6(3).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济南250109)

作者:刘玲玲

第三篇: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掌握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就业状况。方法:利用自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某高等专科院校护理专业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结果: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就业状况较良好。结果:学校在办学理念这一方面需要明确定位方向,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不断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尤其增强有关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促使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就业情况

引言

随着合理专业的逐渐扩招,各校护理专业的毕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是地级及以上的医疗单位的需求却在逐渐降低,因此也导致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加。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职院校来说,需重视寻找解决这一就业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次调查主要将2019年至2020年某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的整体就业状况。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此次调查的对象集中在2019年至2020年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就业状况。其中包含女性180人,男性3人。

1.2方法

利用自行设、制作与分发调查问卷的方式,掌握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

2.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结果总结可以发现,该高职院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相对良好,就业率达到了90%。但是通过调查研究也可以发现护理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学生提升自身学历层次受到了现实的制约;其次,就业单位选择的主要是县市级医院;再其次,工资待遇普遍较低。最后,就业的方向十分单一,自主创业的案例较少。

3.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特征与因素分析

3.1就业岗位条件分析

毕业之后,学生们往往都想在县市级以上城市就业,只有少数毕业生愿意深入到乡镇农村中去。此种向往城市,不愿意到农村去的心态,致使护理专业人才的供需出现了较大的不平衡现象,继而极大地增加了整体的就业难度。在对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有29.3%左右的学生进入到了二甲以上的医院,有33.4%的学生进入到了社区与个体门诊,从事其他企事业单位的人则有25.6%左右, 未就业人数则有9.7%左右。

(二)专业对口状况分析

在护理专业毕业生中,从事与自身专业对口工作的学生大约有47.6%,基本对口的由33.3%,两者总共有80.9%,就业之后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并不对口的人数比例将近20%。并且在调查中显示,多数毕业生都选择了临床护士这一职业,这也表明护士在通过3-5年左右的学校学习、临床见习与实习之后,专业思想会逐渐变得更加稳定。

(三)薪酬水平分析

通过薪酬调查分析可知,毕业生初次就业的薪酬水平大都在3000员左右,由于应届忽视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之时大多拿不到护士资格证,因此导致初次就业的就业率普遍偏低,初次就业的薪酬水平也会随之较低。在拿到资格证书之后,再次就业的就业率可提高50%左右。

4.对本专业的建议

4.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当前社会经济的成分主要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医疗机构中同样如此,部分民营医疗机构是受到法律保护的,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在那里同样可以受到法律保护,高职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生也可在那里逐渐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在最近几年的就业市场状况中可以发现,基层与社区等医疗机构急需数量众多的护理人员,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需及时调整自身择业观,逐步实现对自我的正确认知,积极到一些私营医院中寻求就业机会,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工作岗位并没有贵贱之分。

4.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时代在进步与发展,要促使护理专业学生追随时代发展步伐,满足社会需求,学校需首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出发,实现自身视野开拓,尽可能将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融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去。例如,社区护理作为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需从这一方面加速人才的培养步伐,将卫生服务体系作为改革重点。现如今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正处于不断完善的时期阶段,社区护理工作也会承担更多的传染病监控、流行病研究与卫生宣传与保健等工作,社区护理人才的数量需求也会逐渐增加。基于此,高职院校护理专业需加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步伐,依据社区需求,实现目标合理调整,不断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合理人才,尽可能满足各领域对护理人才的需求,继而达到提升护理就业率的目的。

4.3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

对职业教育事业来说,其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重视实用性以及应用性,为逐渐适应教育形式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就要将创建观念强、业务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重视起来。首先让学生参与到临床实践活动中去,其次通过校企之间的联合,逐渐创建教学研究的相关基地,让资深护师进行临床带教。由此不但可便于学院与实习指导教师联系,也可令专业课教师充分接触到临床护理的各种新技术,这对于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客观进行指导教学活动以及提升教学整体质量十分有利。

4.4加强学校品牌建设

高职院校与一些重点大学相比存在一定劣势条件,因此学校需增强自身品牌艰涩好,逐渐为社会与学生的认知带来改变,促使学生顺利就业。品牌建设需延长弊端,将整体教学实力作为主打力量,增强学校公信力,提升基础科目教学水平,弥补学生基础弱的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规划往往会受到自身、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多方影响,基于此,合理转变就业转念与方向需要各方发动力量,协同努力,循序渐进式的对学生意识形态进行合理调整,促使学生综合素养不断增强,帮助学生在完成就业的同时,實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曹雪楠. 高职院校老年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分析[J]. 黑龙江科学,2020,11(23):160-161.

[2]周林.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现状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4):102-103.

[3]黄岩.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J]. 科技风,2020,(10):238.

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1700

作者:徐方

上一篇:法律研究论文范文下一篇:顶岗实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