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3-02-05

朋辈心理辅导主要是指同龄人对于受到心理疾病困扰的同学进行倾听、建议, 及情感上的支持的一种帮助。在朋辈心理辅导中, 一般会选用年龄相近的人员来进行心理疏导, 目的在于尽可能拉进与被辅导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 朋辈心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其有效性也逐渐被广大师生所接受。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处境

在我国高校的发展过程中, 教育教学依然占据主要位置, 社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始终是高校制定教学目标的重要基准。因此,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教育过程中很难引起学生与高校双方的高度重视。但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 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大学生面临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 很多心理问题难以即时排解和疏通, 很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一) 心理需求与辅导供给之间的不平衡问题

近年来, 虽然高校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了较高的重视程度, 但从实践过程来看, 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心理辅导人员与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不成正比。如今, 在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都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 而且从辅导环境来看, 高校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这虽然是个好兆头, 但由于我国的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起步较晚, 至今仍然处于模仿和学习的不成熟阶段, 因此在很多方面难以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如在西方国家中, 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就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 而在60年代后, 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兰德首次提出了朋辈心理辅导的这个课题, 在此之后, 这一理念就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发展, 形成了今天多元化的心理教育辅导理念。虽然中国在尽快地弥补高校教育中心理健康的缺失, 但这需要一个漫长而坎坷的过程。此外, 除了心理教师的人员配置上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外, 我国高校不断增长的大学生人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缓慢, 供求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很难真正通过心理教师的辅导, 来解决心理问题, 治愈心理疾病, 更别提教师在事情未发生之前进行及时的察觉与疏导了。

(二)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模式较为单一

从社会调查报告来看, 我国大学生群体中, 当遇到心理上的问题时,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向同龄人或亲人进行倾诉, 而选择向专业的心理教师寻求帮助的学生仅占所调查人数的3%左右。这一数据表明, 我国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定的不信任, 在遇到心理问题时, 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难以满足其实际需求。这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为单一, 学生对于众所周知的心灵鸡汤难以再引起共鸣。而且对于实际的问题而言, 单一化的教育内容无法在措施上给予学生切实可行的建议, 只能高屋建瓴, 从而使学生产生厌烦的情绪。而另一方面, 是由于心理辅导教师自身的教育形式较为单一而引起的。大部分高校心理教师在进行教育工作时, 依然采取的是宣讲式的情感引导, 对于错误的思想活动进行引导和纠正, 在保证价值观取向的前提下才会进行深层的剖析和解读。这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学生的自我排解过程, 学生在与教师进行沟通时处于被动受教的地位, 这种不平等的教育模式很难促使学生真正把内心的想法和问题完整地进行表达, 也就更谈不上因势利导, 追根溯源了。

(三)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事前预防不敏感

现阶段, 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倾向于事后的心理治疗。而对于事前的预防和疏导工作, 相对而言发展较为缓慢。

但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是随处可见的。大部分学生面临着难以排解的精神压力, 在亚健康的状态下难以找到合理科学的排解渠道, 因此很容易引发心理疾病等问题。如药家鑫一案, 马加爵案件等等, 很多轰动社会的刑事案件背后暗含着大学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这些非偶然性的事件发生, 从质变的角度要求高校要不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事前预防和了解的工作。在这个问题是, 我国的高校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是心理导师自身的个人职业素质不高, 在教育工作中难以即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在选择心理排解渠道时, 可选形式单一, 内容简单, 无法真正解决自身的实际问题。因此也就不愿意再表露心迹, 即时进行自我调节和正确疏导。

二、朋辈心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朋辈心理的理念基础主要来自于心理教育中平等交流的教育内涵, 高校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 在寻求心理辅导时, 朋辈心理辅导可以起到独特的效果。通过对同龄人进行倾诉, 从而获得支持与理解, 并且在理解中重新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但这种心理健康辅导的教育模式也需要其他形式进行辅助教育, 才能获得更高效的教育成果。

(一) 加强朋辈心理在辅导中与其他形式的配合

首先, 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要充分认识朋辈心理辅导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从心理距离上来讲, 朋辈心理具有先天的教育优势, 学生在面对同龄人的帮助时, 更容易获得情感上的共鸣。而且在朋辈心理辅导过程中, 来自同伴的支持和倾听对于寻求帮助的学生而言, 具有一定的亲密感。

但是从专业性的角度来看, 朋辈心理辅导教育是一般都是由非专业的学生团体进行自愿性的帮助工作, 在教育过程中, 这些朋辈只能为对方提供倾诉的条件, 并且在情感上予以响应和支持, 并不能就某一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劝告。

因此, 在朋辈心理辅导教育中, 如果学生有一定的隐性心理疾病, 那么非专业的学生很难在事前进行预知和解决。

所以, 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时, 一定要加强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有效配合, 从多方面入手, 即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 转变辅导理念, 促进大学生自助与互助的机制

目前, 在我国的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 最主要的辅导方式还是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进行完成的。这虽然保证了学生在寻求心理咨询时的专业建议, 但从调查数据来看, 这种专业与非专业人士之间的距离感, 使学生自主求助的意愿大大降低。很多学生认为去心理咨询室就意味着有心理方面的疾病, 是一件羞于启齿的个人问题。因此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作用不大, 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可有可无。就这个问题而言, 高校应该切实转变辅导理念, 从专业治疗的角色中转变过来, 利用朋辈心理来进行情感疏导,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开导和互相帮助。

(三) 组建朋辈辅导的队伍, 注重后续的培养和发展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 还需要组建一支朋辈辅导的学生队伍, 通过同辈人的友谊和亲密, 来即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进行队伍组建时, 对于志愿者的心理学专业也要进行一定的培训, 使学生在充分利用平等对话的优势中, 能具备基本的心理疏导和预测能力。此外, 对于朋辈辅导的队伍人员, 要注重他们的后续培养, 加强对志愿者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使他们在帮助同学的同时, 也能用科学的知识来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 从而使高校的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有路可走。

三、结论

综上所述, 朋辈心理的辅导是一种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通过与同伴的平等交流,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正视心理健康的意识, 并且在遇到问题时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面对。但值得注意的是, 朋辈心理辅导在高校中的实践应用也要依据一定的条件, 针对其不足之处, 也要有相应的弥补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不断扩招, 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成为当下教育行业关注的重点问题。而在成长的过程中,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最隐性, 也是最难进行辅导的一项教育工作。近年来,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频频发生, 但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语境来看, 其效果并不明显。很多大学的心理辅导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认识不足, 在事前无法进行很好的预防和沟通, 最终导致悲剧发生。而朋辈心理辅导的关键在于通过同辈之间的互相帮助, 在获取信任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帮助。因此,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要加强对朋辈心理的应用, 才能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辅导并提供帮助。

关键词:朋辈心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 许素萍, 吕冬诗.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交换·互助·成长[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2] 蔡莹, 杨雪龙.朋辈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9 (5) :42-44.

[3] 侯云飞.朋辈心理辅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限途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 (7) .

上一篇:精心设计着眼激趣——我的高一第一节语文课下一篇:糖尿病相关黄斑病变硬性渗出的危险因素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