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育种学教学实践体系的探讨

2023-01-10

林木育种学 (Forest Tree Breeding) 或称林木遗传改良 (Genetic Improvement of Forest Tree) 是以遗传进化规律为指导, 研究林木选育和良种繁育的原理和技术的学科。林木育种的根本任务是选育和繁殖林木优良品种。林木品种作为造林的基本繁殖材料, 在营林生产中充分利用自然生产潜力, 提高林产品产量和质量, 增加林木抗性以及充分发挥森林多种效益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更要具备动手能力和创造性[2]。当代林业高等教育的任务主要是培养适应未来林业和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魄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种高级专门人才, 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巩固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3]。为了适应国家科技发展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近几年来, 我们针对西藏的学生特点, 对林木育种学教学实践进行了改革,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研究了西藏农牧学院林木育种学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 旨在为解决西藏林木育种生产问题和从事林木育种及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1 林木育种学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原则

在构建林木育种学教学实践体系的过程中, 我们根据西藏的特色, 遵循了严格按照新起点、高标准和优质量的设计要求, 坚持以下的原则。

1.1 突出西藏地方特色原则

我们在体系构建过程中, 注重打造和壮大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应变能力培养为关键, 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体系构件特色, 并始终按突出这种构件特色的原则, 与时俱进地建立完善高技能应用型林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

1.2 应用型原则

在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能够发挥其应用的价值。因此, 我们坚持应用至上的原则, 从而充分体现了体系的专业特色与内涵要求, 使之成为一个层次分明, 分工明确, 多专业共用的林木育种学实践教学平台。

1.3 优化组合原则

坚持优化组合原则, 目的在于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教师与实践指导教师、教室与实验室的传统布局, 通过有机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巧妙建设成按学科专业要求设置的实践教学体系。

2 林木育种学教学实践体系的构建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需要林木育种工作者不断地创造和选育出优良的植物新品种, 以期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这就对当今的林木育种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林木育种学教学实践符合西藏的要求, 西藏农牧学院从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和探索出了自己独特的一套适合西藏的林木育种学教学实践体系。

2.1 认识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西藏农牧学院地处西藏林芝的重镇八一镇, 而农牧学院的多数学生来自西藏自治区区内。为此, 对学生专业情感的培养则显得尤为重要。林芝地区的森林面积达443.49万hm2, 森林覆盖率为46.1%, 森林面积大、覆盖率高, 集中了西藏森林的8 0%, 是我国第三大林区和最大的原始林区。因此, 利用假期或者教学过程中开设教学实习, 带领学生到林区考查, 认识和深入了解我国尤其是西藏林业、林区、林下资源和山区农民的现状, 并要求学生根据调查材料提交1~2篇材料真实、分析深刻、具有独到见解的林区调查报告。这不仅充分利用了身边现成的“活材料”, 增加了实践次数, 也锻炼了学生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这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其深沉炽热的专业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2 提高对林木育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林木育种资源是生物长期演化的产物, 是选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育种资源的质和量, 不仅关系到育种成效, 也影响到今后的育种活动。没有丰富的育种资源贮备, 不仅会限制多世代育种的开展, 也将无法适应随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改变而变化的育种目标。

2.2.1 提高经济林的育种

通过引种和扩大繁育西藏自治区内的一些经济树种, 如枸杞、花椒、核桃;园林树种, 如花楸、栒子, 让学生认识到林木育种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苗圃地建设与育苗, 最终通过推广这些经济林木, 达到改善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 将大大加快西藏的经济林建设步伐, 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增加地区农牧民群众现金收入, 达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2.2.2 保护西藏特有珍惜濒危树种

西藏有着丰富的林木树种资源, 其中藏东南是公认树种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由于有些树种分布区域狭窄, 又因砍伐森林和毁林开荒, 造成这些树种处于濒危状态, 诸如巨柏、白皮松、喜马拉雅红豆衫、长叶云杉、大花黄牡丹等。因此, 对这些树种进行种质资源的搜集、就地保存或者易地保存, 以免基因资源丧失。而这一艰巨的任务就要让林木育种工作者来完成, 通过教学实习使学生认识到林木育种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3 重视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习基地是实现教学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 只有根据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要求, 创建种类齐全、功能配套、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 才能使创新理念得以实现和实施。为此, 西藏农牧学院建设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教学实习基地。该教学实习基地有位于色季拉山海拔3 8 5 0 m、以亚高山原始冷杉林生态系统为主体进行典型森林类型半定位和定位研究的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 植物标本馆, 实验厂房, 实验苗圃, 农场, 果园, 具有现代化设备的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 森林培育实验室等, 基本上满足了林木育种学科校内外实习的需要。

总之, 由于西藏林业发展尤其是产业发展较快, 加之西藏农牧学院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学院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 创建了一批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 基本满足了学生的实习需要。这些基地在林木育种方面有一定的特色, 能为西藏林业经营管理提供成功范例, 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激发其创业精神, 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摘要: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主要手段, 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藏农牧学院林木育种学的发展为模式, 阐述了对教学实践的认知程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综合教学实习和在教学实习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体会进行了研究, 以期为西藏其它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基础。

关键词:林木育种学,教学,实践体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熙环.林木育种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2:1~5.

[2] 吴建慧, 王占斌.在“园林植物育种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 2005, 3:64~65.

[3] 赵桂玲, 刘明国, 陆秀君.森林培育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构建及实现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 2005, 4:16~18.

上一篇:“营改增”的全面推行对中石油销售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探究下一篇:创新数学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