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2022-09-11

在人才招聘会上, 用人单位往往不愿意聘用应届毕业生, 而乐于聘用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才, 显然,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学校教育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以培养知识型的人才到培养创新型、能力型、操作型人才的转变。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 使学生的理论与实际水平都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有机结合, 形成科学严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备的实践教学环节, 同时要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的弊端。学校应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和发展空间, 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的操作技能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理论, 轻实践

目前, 我国高职学校的会计教育正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为了培养更杰出的会计人员, 许多学校越来越关注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但是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实践内容不够全面、实践过程脱离实际等等。对高职的会计专业学生来说, 动手能力强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主要优势, 也是他们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然而, 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 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仍影响着高职教育, 这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课时安排, 还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表现得很明显。多数院校只重视会计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 而忽视会计实践教学的这一环节, 以至于长期以来形成了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 使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前一段时间里, 对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不知如何下手, 很难适应企事业的会计操作。

1.2 实践过程缺乏仿真性, 实训业务缺少真实感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目前,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配有会计模拟实训室, 以提供学生会计实验、实习需要。但是, 就实训室的配置情况来看, 远未达到仿真要求。由于实验经费短缺, 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 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 无法保证实验实训需求, 所引用的资料大多是虚拟的或打印的黑白样式, 尤其是原始凭证, 学生很难得到填制真实凭证的机会, 模拟实习资料仿而不真, 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对部分凭证的填制较为生疏。由于缺乏一种仿真的模拟环境, 一旦离开教师的讲解, 面对大量的凭证、账薄、报表和形形色色的经济业务, 学生将无从下手。

另外, 目前的会计实训, 与真实的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 缺少真实业务往来的立体感。学生们也只能通过实训教材来了解原始凭证, 通过教师的讲解与指导来完成账簿的登记。真实的凭证从颜色到样式有很多种。而实训教材上给出的资料都是按着一个模式绘制出的。另外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也只是做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导致学生在接触实训教材时, 对最简单的会计实务, 也感到无从下手, 致使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

1.3 教师理论知识过硬、实践经验不足

从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 脱离实践可以说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现在的高职会计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 他们缺乏实践经验是毋庸置疑的, 进入高职教学岗位后, 正值高职院校扩大招生规模, 教学任务繁重, 往往难以抽出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另一方面, 大多数高职院校也没有把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纳入教学管理计划或形成制度, 由于他们缺乏操作真实经济活动的经历, 使得教师在实训课的教学上缺少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列举实例的能力。而教辅书的枯燥, 缺少实物的辅证, 也使教师难以从中获得足够的实训资料。

1.4 实践教学方式滞后

现今高职教师正逐渐地从“三个一”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 状态向多媒体教学转化, 其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 但针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会计课件没有突破, 课件内容完全来自教材, 缺乏来源于社会实践的案例创作。

2《基础会计》实践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技术性、操作性都比较强。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会计课程, 对于会计要素和会计恒等式等较抽象的理论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门会计入门课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为后期的财务会计、会计综合实训、专业实习做准备。应是《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针对目前《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可采取以下措施提高会计实践教学的质量, 使学生真正能够达到毕业就能上岗的水平。

2.1 改革课程设置, 强化实践教学体系

要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其核心工程就是要设计出具有高职特点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完善教学计划。按照技能性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增设实践教学及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课程, 策划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将会计模拟实习分为分步模拟实习和综合模拟实习, 做到综合实习与分岗实习相结合、手工实习与会计电算实习相结合,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从课程内容来看, 应安排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具体有: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等相关实训课程。

2.2 精心设计实训课,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会计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核算方法, 还在于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其基本操作技能。因此, 应精心设计实训课, 增强技能训练, 使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教会学生自己动手解决特定阶段的会计处理问题, 既可以培养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 又能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对实训课程要精心设计、目标明确、要求具体, 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涵盖面广的原则。具体做法可按小组抽取若干实训题, 让学生根据抽到的原始凭证课题, 说明其反映的经济业务, 并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然后按小组序号梯次交换凭证, 第二组对第一组编制的凭证进行审核, 审核后继续按小组序号梯次交换, 即第三组对经第二组审核的第一组编制的凭证集体评分, (交换次序以此类推) , 并由该小组推荐一个代表讲评, 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有编制凭证、审核凭证、综合评价的机会。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使所学知识和技能趋于完善和全面。

2.3 强化模拟实习, 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在理论教学、实训课引路的基础上, 加强会计模拟实习, 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对实现培养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基础会计》课教学内容全部完成后, 要有针对的组织进行综合性模拟训练, 模拟经济业务训练均按实际工作中的流程和规范要求进行,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基础会计模拟练习》对模拟企业完成从建立账目、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凭证汇总并据此登记总账到期末调账、结账、对账、编制会计报表及证表装订等一系列会计工作, 通过这一系列的综合训练, 将学生置于模拟的企业环境之中, 使其熟悉会计工作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精湛的操作技能, 提高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适应能力、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2.4 建立与会计实践环节相适应的企业实习基地

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开展校外实习。教师要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的会计部门及其他业务部门实习, 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里发生的各项业务, 这种实习组织方式, 能使学生们能身临其境, 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 配合实验室里的模拟数据练习, 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校外实习, 让学生有机会到实际工作中去演练, 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 不仅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检验, 而且有助于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整体环境和整个工作过程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2.5 加强高职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形成一批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再现型人才, 而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职业技能再现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来实现。而学校教育, 教师是关键。所以, 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必须由过去单一的理论灌输 (“一张嘴、一支笔、一本书、一块板”) 的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双向互动的课程教学模式, 由过去的单一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导师、顾问、指导者、评价者、教练员或提供建议者。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成为既懂教育教学规律, 又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的“创新型”、“双师型”“一专多能”型的教师。所以高职院校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 提高实践教学能, 并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取得相应资格证书, 达到高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另外从企业聘请一定数量的校外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来校兼职, 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 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但在目前情况下, 多数高职院校都做不到这一点, “双师型”素质教师人才资源严重匮乏。所以, 建立一支具有良好师德、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 已成为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一项最紧迫的任务。

3 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会计教学的重要特征, 会计专业学生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必须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 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健康发展, 培养出更多受社会欢迎的会计人才。

摘要:《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 其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阶段。理论教学的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本文从《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出发, 阐明《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的薄弱原因, 并就改进《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滕为.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研究[J].会计之友, 2006 (5) :89~90.

[2] 王丽花.实践教学在高职会计教育中的应用[J].太原大学学报, 2006, 7 (1) :58~59.

[3] 何素华, 谈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J].商业会计, 2005, 12:61~62.

[4] 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 2005, 12:81.

[5] 李海波.基础会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原料加氢预处理对催化装置的影响下一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的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