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无形课堂资源以促进会计教学

2023-02-19

1 引言

根据存在方式的不同, 课堂资源可以分为有形课堂资源和无形课堂资源两种。有形课堂资源是指辅助教学的各种物质形式的资源, 可以直接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如教材、案例、图片、课件、视频等;无形课堂资源是指可以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的潜在形式的资源, 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即时反应、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差异、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等。与有形课堂资源不同, 无形课堂资源的作用方式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 这些资源虽不能构成课堂教学的直接内容, 但对教学活动的质量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有形课堂资源作用的同时, 挖掘和利用好无形课堂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探讨。

2 利用教师自身的资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师生关系、个人的人格魅力等都是可以影响学生的重要资源。《学记》中写道:“亲其师, 信其道。”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教师自身对当前教育形式下在构建高效课堂中的重要性。学生喜欢教师, 就会对其所教学科感兴趣, 乐于学习;学生对教师产生厌恶情绪, 就会对其所教学科产生反感, 从而导致教学实效。要得到学生的认同, 会计教师自身应该具备丰富的财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历、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的人格魅力, 这些都是教师自身可利用的无形资源。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学习以不断地提高综合素质, 完善自我, 以正面的精神形象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一个师生关系和谐的育人氛围, 让学生喜欢跟老师交流, 学生才会亲近、信任老师, 接受老师的教育, 进而才有上好一堂高效课堂的可能。

3 因势利导处理随机事件生成课堂资源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交流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都会对教学产生难以预料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往往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比如课堂上学生一个即时反应、一个小错误、一句无心的话都可能生成课堂资源。它即时、真实, 稍纵即逝, 需要教师确立较强的“资源意识”, 善于及时捕捉, 随机应变, 因势利导, 有效利用。例如, 在讲授复式记账法, 介绍账户的对应关系时, 我说:“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至少涉及两个账户……”话还没讲完, 就听见有一个学生接话说:“恋爱关系至少涉及两个人”。全班哄堂大笑!发现是平常爱捣蛋的学生以后, 我没有马上批评, 而是接着说:“账户的对应关系是好像恋爱关系, 简单的如一借一贷, 当然有些人的恋爱关系是比较复杂的, 如一借多贷, 多借一贷, 多借多贷等”。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账户对应关系的4种情形, 甚至在做题时也很少出现错误。

课堂上的随机事件教师无法回避, 如果处理不当, 有可能会偏离教学预设;如果视而不见, 则有可能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使教师处于尴尬的境地。教师若能随机应变, 巧妙地利用随机事件有效生成了课堂资源, 因势利导, 不但可以扭转尴尬的课堂局面, 而且还可以调节沉闷的课堂气氛, 使课堂充满活力。

4 有效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成教学资源

中职学校第一个学期就要开设基础会计课程, 对财经知识一无所知, 缺乏社会生活经验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基础会计的理论知识对初学者来说是很抽象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到枯燥乏味, 难以理解。其实会计就存在于生活中, 生活中包含着大量有关会计学的直观印象, 教师如能在会计教学中把这些与教学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搜集教学素材去替代教材中抽象单一的文字描述, 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原始凭证”时, 我先布置任务让每位学生搜集身边常见的票据如车票、餐饮发票、购物发票、公共场所门票等。这样通过搜集, 学生对原始凭证有了一个感性认识, 对“原始凭证”产生了好奇心。上课的时候, 再让学生展示自己手中的“战利品”, 分别说出票据的来历、内容、用途等。这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充分调动起来, 教师再对原始凭证的分类和取得来源等教学内容稍加归纳和总结, 学生很容易就能够的理解和掌握有关原始凭证的基础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 事半而功倍, 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又如在介绍会计平衡公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时, 教师通常会假设一个企业, 告诉学生这个企业的资产来源于两个方面: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和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 分别归属于债权人和所有者。学生会觉得这些跟他们的生活距离很远, 难以理解。如果以学生的财产及其来源为例进行讲解就通俗易懂多了, 如某同学的财产 (即资产) 包括现金、存款、文具教材、手机等;而财产来源于两个方面:向别人借的钱 (即负债) 以及家长给的或自己做兼职赚的钱 (即所有者权益) 。这样举例联系实际, 取材于学生的生活, 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 学生一下子便茅塞顿开, 深刻理解了公式的内涵。

5 转变教学形式生成实践性学习资源

会计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应用学科, 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教学中若只注意把掌握的基础理论传授给学生, 学生会觉得老师讲课内容乏味无趣, 生涩难懂。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重视授课内容的实践性, 让学生多动手进行会计基础技能的操作。学生亲自参与, 把课堂上通过动手体验到的分散的、零乱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从而对会计职业技能要求有深入的了解, 轻松学到知识, 就对学习会计充满乐趣。像“会计核算程序”这一节内容, 教材中只对理论内容进行晦涩的文字描述, 没有配合详细的案例来解释, 如果用传统的讲授方法, 学生都会觉得枯燥, 调动不了学习兴趣, 也记不住知识点。针对这一节内容我就三个核算程序设计了3个实验, 在学生已经对证、账、表初步掌握的基础上, 按照实验要求, 先动手去体验一下3种会计核算程序的做法, 再进行对比, 请学生指出3个实验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优点与缺点, 师生共同进行归纳和总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由实践总结出理论, 改变被动的灌输式教学为主动的探究式教学, 降低了知识点的难度,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6 让学生的个体差异成为教学资源。

有效性课堂教学评价其中一项标准是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所提出的问题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中职学生千差万别, 在文化基础、理解程度、接受能力、学习兴趣、能力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无形资源。尊重差异,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不同的情况, 有的放矢地备课, 有针对性地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活动,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发展,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增强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由浅入深地授课, 例题设计让基础差的学生听得懂, 提高其自信心, 又能让基础好的学生举一反三, 激发其学习兴趣。

在课堂练习演示上, 我采取分层评价的方法。比如基础题让基础差的学生做, 难题让基础好的学生去完成;最后让同一层次的学生去评价做得如何, 做对的话能让做题者体现会到成功的滋味, 错的话也能让其他人提出自己的看法, 指出别人的错误, 没有偏见, 人人平等。这种方法尤其是对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他们也有机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表现自己, 有机会去评价别人, 指出别的长处与不足, 受到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 使学生有了兴趣去听课, 增强了自信心, 且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7 结语

综上所述, 无形课堂资源无处不在, 但要发现和利用好它需要教师树立对无形课堂资源的开发意识, 不断去发现和挖掘。同时也要注重与有形课堂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情况等相结合, 以实现促进会计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目的。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 浅谈如何从教师自身、课堂上学生的即时反应、学生的生活经验、转变教学形式、学生的个体差异等方面挖掘无形课堂资源, 促进中职会计教学, 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无形课堂资源,会计教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姜伟红, 开发会计教学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电子商务, 2014 (2) .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研究下一篇:传统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经济发展中实现“潜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