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养成教育促进科学课堂教学常规的形成

2022-09-10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渐深入人心, 以及新课程理念不断的被人们接受, 也许我们会产生一些迷茫与傍徨—我们的课堂教学还要不要常规?

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新课程都并不排斥常规的养成与训练。中国有句古老的名言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认为:把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在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最佳时期, 从小抓、抓小事。通过教育, 可以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的发展, 促进学生自觉性、独立性、自制力等良好个性品质形成,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同样,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常规的训练既可以学生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理解人与人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一些必要的起码的尊重与沟通, 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 增加学习的乐趣。

根据“科学 (3-6年级) 学生学习评价研究”课题提出的方案, 我在养成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形式与方法、管理与评价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大胆的探索。

一、目标与内容具体化

根据“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 提出了“小学生科学课堂常规目标分解训练达成要求”, 指导从各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色出发, 对行为规范目标进行分解, 由大化小、由小化细, 形成纵向呈系列、横向相关联的训导目标。

在坚持以“竞争教育”为基本的教学策略的前提下, 将常规养成教育分解为五个方面。

1、课前常规。

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什么事都要有所准备的好习惯,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的仗。课堂常规包括预习需要研究的主题、准备好课本、记录本、实验研究材料等。

2、课堂常规。

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的课堂口头禅是“我想看到的是思维的活跃, 而非是动作的张扬”, 我时常强调学生在养成“能动能静”的习惯, 什么时候是该自主自由的活动, 什么时候应该安静的听老师、同学的讲解或解释等。

3、合作常规。

科学课的学习非常强调之间的合作学习, 因此, 合作常规也是学生必须养成的。合作常规要求学生之间彼此尊重、平等互助, 友好交流, 这对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的学生来说, 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也是要特别加强训练的。

4、实验室常规。

实验室不同于普通的教室或是活动室, 我们虽然不提倡把小学的实验室弄得很神秘, 让学生觉得生畏。但也不能让学生觉得实验室就是活动室, 是自由市场, 我们还是得学生对实验室有一种神圣感, 到这里来是做科学研究的, 我们到这里来应该像个小小科学家那样, 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5、课后常规。

科学课的学习不是以下课要铃声为终止的。它需要一定的延续和拓展、深化。课后常规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主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学习, 以及对自己的学习收获与家长进行分享等。

二、形式与方法多样化

常规的制定往往比较简单, 常规的形成难在训练与坚持上。这既是对学生的考验, 同时也是我们老师提出的一个求。在教学常规养成教育过程中做到“三个并举”。

1、静态教育与动态教育并举。

让无声的东西 (如墙壁文化) 对学生进行教育, 以及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如, 当学生们在一阵阵的喧闹声中进入实验室的时候, 当他们抬头看见墙壁上的大大的“静”字的时候, 他们对实验室的感觉就会出来, 必要的时候, 只要我手往墙是一指, 学生们马上就知道该以什么样的态度进入实验室了。在养成合作习惯的教育中, 组织开展“我是小组成员”“我的贡献图”等活动, 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存在, 以及应该为小组作出的贡献。

2、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并举。

一改过去说教式、命令式的做法, 引导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教育, 逐步内化成为自主自觉行为。

3、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并举。

养成教育的知识教育较为系统, 实践教育体验深刻。主要有:亲切说理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讨论交流法、相互评议法、结对竞赛法。

三、评价科学化

科学的评价对良好的常规形成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为了有助于常规的形成与坚持, 我们在评价的时候也要有意识的针对制定的常规进行评价。要做到了“三个结合”。

1、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在单项评价方面评选了“最佳课前准备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记录奖”“最佳表达交流奖”等先进个人;在综合评价方面, 开展班级“十佳小小家”评选活动。

2、终极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

单元评价与期末评价结合。

3、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过程中, 学校不仅要求学校内部、教师内部、学生内部搞评价, 最后还请学生家长及上级领导到学校问卷及座谈。

在各种评价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公平, 学生们最在意老师的评价是不是公平合理的。

我以养成教育为主旋律开展常规教育工作, 让学生遵守课堂常规, 遵守公共秩序, 热爱学习、热爱科学、文明礼貌、尊敬师长。

当然, 教学常规的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班级、不同年龄结构的学生, 需要我们采取不尽相同的方式方法去处理, 相信不管怎样难只要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常规, 一定有助于提高的效益, 让我们共同努力, 为了孩子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探索更加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

上一篇:浅论大数据背景下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下一篇:OBE教育模式下钢结构课程设计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