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2022-12-20

1 建立工学结合、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

1.1 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根据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培养目标, 采取分层次分阶段过关的递进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即将机电一体化专业各专门化方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分解到六个学期即六个阶段, 并制定各阶段的技能教学考核标准和实践教学任务。必须完成前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任务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即递进式。各阶段的实践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制订是围绕工作任务这条主线进行组织的, 以项目化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

将实践教学分为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顶岗实训等四个层次。基本技能训练作为最低层次包括《电工综合实训》、《电子综合实训》、《机械基础综合实训》等;专业技能训练作为第二层次包括《电控综合实训》、《计算机综合实训》、《数控综合实训》等;综合强化技能训练阶段, 由技能鉴定部门组织考核, 让学生取得相应技术等级证书;最后第六学期采取到企业顶岗实训, 在真实的工作场所, 由指导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制定实训计划, 共同指导, 共同考核, 最终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1.2 工学结合的内涵

工学结合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职业素养养成。第一年暑假, 利用学院的产学合作工作站, 学生就近进行企业实习, 了解社会、企业的职业环境, 培养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职业道德;通过实习了解通用机电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了解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工作岗位的职责与工作过程。实践结束要求完成暑期实践报告, 并开展暑期企业实践交流活动。第二阶段:专业技能训练。第二年, 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就业倾向, 到校外实习基地以技术工人的身份实习, 参与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工作, 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 了解新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巩固和提高专业知识, 同时了解下一步需要学习的内容。实习将由企业兼职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管理和考核。第二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 结合暑期实践时间共计4个月。实习前, 学校和学生家长共同完成实习学生的系列动员与安全教育, 组织学生学习实习手册, 为每位学生配备校内与企业指导教师, 购买保险。实习中, 指导教师定时到企业现场看望、指导学生, 与企业指导教师交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 在完成企业工作的同时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实习结束, 学生要完成工学结合的总结, 校内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 同时通过总结、表彰, 评比出工学结合积极分子。第三阶段:与就业相结合的毕业实践。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 毕业生与企业双向选择, 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带薪工作, 完成毕业顶岗实习。一方面, 毕业实践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了综合运用并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 企业对学生进行就业试用, 考核合格者录用。学生将由指导教师跟踪管理, 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考核。第三阶段的工学结合实践安排在第六学期, 时间为2~4个月。

1.3 建立工学结合、分阶段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 也是高职教育特色的主要方面。实践教学质量是衡量高职办学水平和能力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 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建立具有高职特色并适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2 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建立完善的工学结合、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要建立一个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即以工作任务为主线, 技能培训为主体的不受理论约束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将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将有关知识和技能综合成公共课 (基础理论) 、专业核心课和专业专门化方向技术课 (技术应用) 三大模块。以实践性环节为中心线索, 串接这三大模块。使这三大模块既分工明确, 各有侧重, 又相互联系, 围绕着实践性环节有机地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互渗透的整体。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监控评价体系、保障体系等四个部分,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体系及内容体系。

2.1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对职业岗位 (群) 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 建立独立于理论教学体系并具高职教学特色的,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职业素质训练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为两翼的“T”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首先, 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计划, 确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践教学目标, 并在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大力度的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1∶1。实践教学学时不少于总学时的50%, 不少于24周的整周实践教学, 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实践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在实践教学内容上, 形成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强化训练及顶岗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

其次, 教学体系设计体现职业素质教育, 以能力为本位, 按照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来设置课程, 建设“课堂学习”加“实践深化”的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以校内实训中心为重要载体, 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两大中心任务, 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和日常生活中, 不仅是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而且更强调职业素质训导。

再次, 学院要实行严格的“双证制”, 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大学学历证书的同时, 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此, 要积极引进、建设国家 (行业) 职业技能鉴定点、考点或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各专业方向都要选定权威职业资格证书.专业训练内容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 选择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资格证书, 少数专业采用其他部委、外国政府机构证书或一些跨国公司证书在内的职业资格证书体系.职业资格证书的训练内容和考试要求列入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之中, 作为学生毕业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

最后, 采取成立专业管理委员会的形式, 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目标。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标准的审定。

2.2 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以生产 (加工、设计) 过程为主线, 分阶段制订实践教学内容, 内容包括实训大纲、实训教材、实训教学规范、实训考核标准、题库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以精工艺、善施工、懂数控、会操作为目标, 制订各阶段实践性教学总体计划与要求。形成与理论教学相互配合, 以基本技能为基础, 专业技能为重点, 注重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开放式管理, 学、产、研、培一体化的体系。实践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要明确各阶段学生做什么、怎样做、完成什么、达到什么标准等制定具体量化的内容。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一般采取按能力层次划分的“递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内容体系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和综合技能四大模块呈递进关系构建。基本技能侧重操作性, 专业技能注重技术应用性, 综合技能和技术应用强调综合实践性, 注重“产品”教学、创新制作和新技术应用。因此,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具有模块化、组合型、递进式的特点。专业理论按职业技能来设计模块, 综合设课, 整体优化, 形成基本技能训练, 专业技能训练, 综合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室实行全开放, 随时有实践指导教师值班, 一些基本的实验仪器, 甚至交给学生自己管理。打破传统的学生按照教师事先布置好内容和程序, 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实训项目和设备进行实训, 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各专业方向要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实践能力要求及实践教学特点来确定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技能要能满足未来岗位群的最低要求, 专业技能必须得到全面训练, 要能适应其就业的广泛性和可选择性, 专业实践必须在与实际工作环境基本类似的实践环境中进行。最后, 在一专多能的前提下, 必须确保学生获得综合性训练。

3 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突出实训项目教学

实践教学文件和管理制度包括实践教学计划, 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和教材, 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卡、报告, 实习指导书等实践教学文件和各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制度。在实践教学计划中.明确实践教学目标要求之后, 就必须制定完备的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的标准。实践教学标准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文件, 对每个实践教学环节、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形式、手段、学时安排, 与理论教学的衔接以及考核方式、方法等应作出明确的规定, 使实践教学规范化。实践教学用书, 一般应包括教材、讲义、实训实习指导书、课程设计指导书、毕业设计指导书、技能训练指导书、实训项目单、实训项目卡、实训项目报告、设备操作手册、各类专业技术规范, 还有音像、计算机软件及期刊等参考资料等。

实训项目是指将实训内容划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 每个训练单元就对应为一个实训项目。

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中, 课程和项目必须严格按规范的课程标准, 项目化进行训练。实践教学工作十分繁琐, 必须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在已有理论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应地建立和完善配套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4 全面加强师资队伍梯队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必须重视师资队伍的有计划建设;在机制体制上分别从“教学能手”“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四个梯队来培养, 并有一定的奖励制度, 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培养过程中把“双师素质”培养作为重要内容。

5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主要体现在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上。为此, 学院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支持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 成立由主管教学工作院长任组长的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负责学院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与指导。在教材建设上要制订《高职教材建设规划》及《精品课程建设规划》。使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尽快走上正规化、制度化。

学院每年要安排一定的经费设立出版基金、精品课程建设基金, 支持教师出版教材, 支持精品课程建设和开展教学研究。

摘要:实践教学改革是突出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文章以三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分析了工学结合分阶段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内涵, 提出了构建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训项目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教材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是实施该模式的主要核心。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实训项目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突出高职教育特色[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网, 2005.

[2] 程康.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年海峡两岸高等职业 (技职) 教育研讨会论文集, 2001.

[3] 钟波.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3) .

上一篇:基于顾客价值的物流企业整合营销策略研究下一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