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4-04-23

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精选8篇)

篇1: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分析了目前国防生培养中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在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中的改革措施。通过成立国防教育学院、设立通信工程国防生班、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优化课程体系、选拔优秀国防生担任承训军官等一系列措施,国防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军政素质能够得到同步提高、统筹协调,第一任职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成为“听党指挥、军政兼修、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论文关键词:国防生;培养模式;军政素质;课程体系

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颁发了《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标志着我军国防生培养制度正式建立。这一要求抓住了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实际措施,对于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科技强军、全面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加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战略性决策是培养部队干部的一条重要渠道,事关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大计。随着我军人才战略工程的不断推进,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已成为军队生长干部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与普通高校紧密合作,携手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国防生是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课题。

然而,国防生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的工程,随着国防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培养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不少制约国防生培养工作的问题纷纷涌现出来。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国防生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重点解决国防生培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更好地满足国防现代化建设对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

西安邮电大学2004年与兰州军区签署了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协议,成为兰州军区的国防生培养单位之一,几年来承担了大量的国防生人才培养任务。为了更好地支持国防生培养,学校于2011年7月成立了国防教育学院,致力于协助驻校选培办及各院系进行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目前我校已经成为西北规模最大的开展国防生教育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在校人数已经达到400多名,分布在通信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对抗技术等部队紧缺和适合军事人才培养的相关专业,尤其以通信工程专业的国防生人数最多。多年来学校在国防生培养方面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全面提高,成立了国防生学院,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学校各级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密切协作,使国防生培养工作得到了兰州军区的认可。

一、国防生培养突出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校国防生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目前国防生培养面临三个突出问题。

1.国防生无就业危机感,学习动力不足

国防生是与部队签订就业协议的定向生,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的学位后将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国防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到军队任职,基本不需要为未来工作担心,导致国防生没有求职的压力。因此,他们在学习上没有足够的动力。

2.军政训练和专业学习的统筹协调存在矛盾

根据新型国防人才的培养目标,依托普通高校培养的国防生要有别于过去军队院校培养的学员和直接从地方大学招收入伍的毕业生,应该是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优良的创新能力和过硬的军事素质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国防生具有大学生和后备军官双重身份,在完成普通大学生应修课程任务的同时,还要参加军政训练,这必然会占用国防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甚至会影响其正常的专业学习。由于缺乏对军政训练和专业学习的统筹协调,大部分国防生在两者之间疲于奔命,顾此失彼,容易出现“瘸子现象”。

3.军事素质仍显薄弱,难以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要

军政训练是国防生教育和普通大学生教育最显著的区别。虽然各地方高校在积极探索国防生教育方面都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好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按照现代军事指挥人才生长标准要求衡量,当前国防生军政训练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导致国防生的军事素质仍然稍显薄弱,不能满足部队第一任职的需要。扎实的军事技能是国防生在军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从不少毕业国防生到部队工作后反馈回来的情况看,国防生的军事素质与当前部队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防生的军事素质已经成为当前国防生培养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合理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西安邮电大学积极与兰州军区沟通,在驻校选培办和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在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设立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班

根据我校国防生较集中于通信工程专业的现状,将过去国防生分散在各班的做法改为集中在一个班,形成单独的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班。这样便于为国防

生量身打造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便于将国防生的军政训练纳入到教学计划,便于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国防必修和选修课程,将军政训练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

2.科学定位培养目标

通信工程专业是面向通信与信息行业,口径宽、学科交叉融合多、适应面广的专业。学校在培养过程中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与满足军事人才培养特殊需求相统一,积极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等规定,结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确定了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的培养目标:依据“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军政并重、一专多能”的原则,使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基本具备合格军人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军事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掌握坚实的通信工程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服务于军队通信专业的高级工程应用型军人。

3.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提高国防生军政素质

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同时又是后备军官,因此国防生的培养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军政素质的培养。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合理调整教学计划,把军政训练课程纳入国防生培养方案,作为国防生的必修课程。

针对国防生军政素质薄弱、难以满足部队第一任职需要的问题,我们对国防生的培养计划进行了优化调整,实行了“3.5+0.5”的培养方式。国防生在校四年的八个学期中,前七个学期在校学习,完成必修学业,最后一个学期到作战部队淬火锻炼,帮助国防生提高带兵能力。“3.5+0.5”培养方式对于提高国防生第一任职能力,特别是带兵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从培养机制上帮助国防生思想上补课、经历上补缺、素质上补短,有利于帮助国防生尽快适应并融入部队。前七个学期的军政教育分为理论授课、日常训练和暑期集中训练三部分。其中军政理论授课由本校相关老师和外聘军校教员完成;日常训练包括“队列日常训练”、“军事基本技能日常训练”两部分,由驻校选培办和学院共同组织,主要安排在早操、双休日进行;暑期集中训练主要进行“队列训练”和“军事基本技能训练”课程的集中训练,安排在一年级、三年级暑期内实施,到部队训练机构集中训练。其中军政理论课程包括:军事理论、政治素质、军事法律、兵种知识、军事技能等五类课程;另外,设计“队列训练”、“军事基本技能训练”、“当兵锻炼”、“兵种见习和综合训练”等课程在暑期和第八学期在部队完成。通过这些军政训练课程的实施逐步增强国防生的军人意识和军事素质。

4.设置军事特色鲜明的课程,专业知识与军队特色融为一体

国防人才必须在军事思想和专业知识与技术上都满足国防科技发展的需要,为了使国防生尽早接触到与军事有关的专业知识和科研项目,在对国防生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满足通信工程专业基本知识结构的同时,加大了专业课程的军事特色和军事应用技术含量,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信息安全”、“通信对抗”、“雷达对抗”等诸多适合军事领域的专业课程,并让学生深入部队一线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设备和技术。

三、担任新生军训教官,进行带兵能力实战

与军队院校培养的学员不同,国防生在普通高校学习,缺乏部队的氛围和带兵实习的机会,所学军政理论知识不能及时应用于实践,效果事倍功半,很难达到《普通高等教育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的要求。从2010年起,在兰州军区驻校选培办的大力配合下,我校国防生开始担任新生军训教官,表现出思想过硬、作风优良、知识丰富等优势,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驻校选培办利用暑假组织国防生进行集训,组织岗前培训,考核选拔承训教官,系统学习教学法,使他们做到“真学、真会、真懂、真教”。国防生担任军训教官,亲身实践当“指挥官”,练胆魄、长才干、强素质,正好能够弥补国防生缺少部队实践的不足,为国防生提供了难得的实践锻炼机会,为国防生实践锻炼搭建了新的舞台。这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国防生综合能力,为国防生的第一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国防生的在校管理起到了积极的牵引效果;同时也搭建了驻校选培办与学校全方位合作交流的平台,实现了优势互补。

四、结语

作为西北地区较早开展国防生教育的高校和兰州军区装备技术保障人才培训基地,西安邮电大学多年来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全面提高,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和学校各级各部门的齐抓共管、密切协作,逐步摸索总结出一套国防生教育管理办法。对于招生量最大的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采用单独编班、科学定位培养目标、“3.5+0.5”的培养模式、合理优化课程体系、增加军事特色、担任军训军官进行带兵能力训练等措施,致力于加强国防生思想政治根基,提高专业能力水平,强化军事训练素质,取得了良好成效,获得了部队的认可。我校毕业的国防生有18人被兰州军区表彰为国防生标兵,有189人被陕西省军区政治部表彰为优秀国防生。

篇2: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周锡武,吴本英,卢锦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为切入点,构建适应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及运行管理机制,通过土木工程专业人才“3+1”人才培养实践及完善,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展“3+1”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

关键词:地方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运行管理机制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学改革及基地建设质量工程项目和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支持

作者简介:周锡武(1972-),博士,副教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土木建筑学院,教学副院长。

培养大量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背景下社会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3+1”人才培养模式,即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前3学年主要在校进行系统课程学习,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第4学年主要在校外结合工程生产、科学研究进行专业实践和毕业设计。“3+1”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地方院校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目标,是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探索内容。

一、“3+1”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的必要性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弊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虽制定了一系列基于“地方性、应用性、复合型”定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但受各种条件限制或约束,诸多地方院校培养的学生,既缺乏重点院校毕业生较扎实的理论功底,又不具备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较强的动手能力。对于土木工程专业,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一是重视理论教育,轻视实践环节;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三是实践教学的方法只注重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动手能力很弱,创新精神不足,毕业生进入社会后,适应能力较差。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技术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的创新型应用人才。这种两难的尴尬处境迫使教育者必须正视新常态市场经济环境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模式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2.有利学生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地方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的第四学年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和能力提升。对计划就业施工企业的学生可选择到大型施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1学年的实践教学时间便于企业进行管理及可保证学生融于工程完成主要工艺实践,同时又能较好解决实习单位难找及避免学生实习走马观花的现象发生。对于以职业发展为设计的学生,可选择土木工程类设计院进行实践教学与毕业设计,全程参入多项实际工程的设计,有利提升学生工程设计与团队协作能力。对于励志考研的学生,“3+1”人才培养模式可避免因考研复习而被迫放弃第七学期的专业课程学习,保证这类学生在课程体系学习过程中的完整性,同时也能个性灵活处理考研与实践教学及毕业设计的相互关系。“3+1”人才培养模式为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提供了工程背景,同时增进了企业与学生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学生就业与企业招人进行双向选择。

3.有利地方院校土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国家教育部为了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纲要(2010―20)》,于启动了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将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工程师,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1]。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3+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办学实力和教育质量为目标的合作培养人才的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可使高校和企业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多赢的局面。因此,“3+1”人才培养模式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3+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构建

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土木工程专业从级开始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了一套面向地方本科院校“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方法及相应的运行机制。

1.土木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依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着力优化本科人才培养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要求,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级及广东省特色专业,有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专业基础。土木工程是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2],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3+1”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与教育资源,采取校内与校外、课堂与工程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及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突破。

2“。 3+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课程框架。课程体系构建要妥善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及专业(专业方向) 课程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等方面的关系,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按照“3+1”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建立了用人单位参与方案研究制定与审定的有效机制,吸收用人单位合理化建议。课程体系结构规划如图1,毕业学分要求和总学时分布见表1。

3“。 3+1”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按照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目标,安排教学内容,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性教学贯穿本科教学过程的始终,将课程内实践与课外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实践项目选题,力求结合实际。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单独开课,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者紧密结合、协调配合、相互补充,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各方向分别安排七个课程设计、二个课程实习等教学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3)第四学年完全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力求毕业设计真题真做。

4“。 3+1”人才培养模式下第二课堂创新机制建立。第二课堂为第一课堂的有机延伸,是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阵地。探索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模式和方法,营造包括课外科研能力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社会实践、文化体育在内的课外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利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中南地区结构模型大赛、市校结构模型大赛及课程相关各类别专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知识扩充、能力培养的渠道和平台。开展各种文化科技系列讲座、社会调查活动、学生科技发明活动,组织各种知识竞赛、文化艺术节、读书报告会、音乐会、书画展等活动,形成良好文化科技氛围,陶冶学生情操。

5“。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3+1”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要求,即不但应有较深厚的理论教学功底,还应具备较强的实践指导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主要有:(1)根据专业建设需要,优先考虑应用型师资的引进,拓宽师资引进和培养渠道,鼓励和选派教师到社会各部门和大中型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增加实践经历。(2)通过校企(行业)合作共建师资队伍,聘请行业企业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能够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专业人才和高级工程师担任兼职教师,将工程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融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契合合学校地方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6.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校外实践基地是保证“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土木工程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要为土木工程施工企业、设计单位,以及与土木工程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利用高校技术力量为企业人员培训、技术攻关等提供服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重点选择建设一批生产规模大、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用工需求大和社会声誉好的土木工程企业作为长期合作伙伴,使之真正成为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的稳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三、“3+1”人才培养模式管理及运行体制探索

“3+1”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原教学管理及运行体制已不适应,因此,须建立有效的管理和运行体制。

1.建立“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评估机制。聘请企业、行业和高校土木工程专家,组成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评估委员会,定期召开评估委员会对“3+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审。成立由专业负责人、系主任、主讲教师为成员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小组,负责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的各项工作。

2.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和管理制度。建立专任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制度,对于没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特别是新进博士,须有半年以上的工程实践。建立外聘教师的聘用和考评制度,让真正有能力且有意愿的企业界人士切实担起理论与实际教学或指导。建立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相关的激励机制。

3.建立专业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该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括:(1)主干课、核心课实行教考分离制度;(2)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行导师制;(3)教师考核采用“学生评教+教学指标量化”制;(4)过程监督与检查多采用教学督导制、学生信息反馈制、听课制等。

四、结语

我校从2013级开始进行的土木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运行良好,该模式能较好凸显“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人才培养特点。“3+1”人才培养模式是工程教育实践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周晓辉,何汉武。地方工科院校“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实施机制改革与实践[J].高教探索,,(3 )。

篇3: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涉海高等院校,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 适应辽宁省及全国沿海省市对海洋渔业通信工程发展的需要,发展区域经济,满足我国和全省经济建设对海洋渔业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建设,通信工程专业自2003 年开始招生。 在开办的这十二年时间里,我们下大力气, 狠抓专业建设规范,注重教学质量。 随着本专业师资力量的逐步增强,我们对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把握,对专业定位的认识逐步统一, 大连海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的特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清晰明确。

1培养目标

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是从学校的学科专业结构特点和学科特色出发,合理配置学校的教学资源,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和航海技术的学科交叉基础上设立的专业。 学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立足辽宁,面向黄、渤海,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为国家水产和海洋事业服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敬业、专业、乐业、创业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战略。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任务和要求, 加强海洋渔业通信方面的特色教育。 在多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多方调研,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并逐步完善了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并具备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固定通信、移动通信及船舶通信等现代通信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与应用的,具有海洋、渔业科学背景的人才。

2课程体系的改革和优化

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课程结构,是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具体化,也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高的保证。 课程设置是否科学,教学内容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按照我校建设“蓝色大学”理念,构建了通信工程专业蓝色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坚持“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方向、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原则,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构建课内、课外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依照“浅蓝、蔚蓝、湛蓝、深蓝”的蓝色课程体系,用蓝色课程元素来承载水的精神与海的文化,延伸至涉海涉水教学内容要素。

(1)浅蓝( 通识课程) 包括公共基础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大学外语、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体育等),公共选修课(军事理论、健康与安全教育、选修课),公共集中实践环节(军训)。 通识课程虽然不一定与通信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里的人才, 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基于学校开展课程建设的“双百工程”,从公共选修课着手,打造了蓝色海洋类、人文与社科类、艺术与体育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共100 门校级精品视频公开课。 其中蓝色海洋类公共选修课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学生的海洋知识背景。

(2)蔚蓝( 学科基础课) 包括复变函数、 电路理论、 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等。 学科基础课是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具有的基本知识结构,为专业课程提供有效的支撑,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工程应用能力,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 为学生后续学习专业方向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3)湛蓝( 专业课) 包括专业必修课( 电子线路仿真、 电子线路CAD、移动通信、计算机通信、DSP技术与应用)、专业方向课、专业任选课(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随机信号处理、电视原理与技术、现代通信系统仿真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数据结构C、扩频通信、通信工程专业英语)。 通过对其他高校相同专业的大量调研,反复论证比较,通信工程专业设立两个专业方向:通信工程(程控交换技术、船舶通信、光纤通信)、计算机通信(数字通信、多媒体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 通信专业依托海洋信息技术,在船舶通信、船舶导航、海洋渔业3S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同时,紧随时代的发展,对部分课程进行压缩和调整,开设一些学生喜爱的,又能与现实接轨的课程,如扩频通信、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等选修课。

(4)深蓝(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包括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子线路仿真课程设计、电子线路CAD上机、高频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现代通信系统仿真技术上机、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通信工程专业教学实习、通信工程专业实习、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等。 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对培养通信专业逐步树立工程观念、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强化实践环节,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将实践环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 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方案, 构建了多层次、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较好地保证了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实践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对构成实践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设计,所有的实践环节围绕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展开, 把实践环节分成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技创新五个模块,模块之间衔接紧密、层层推进,为学生从入门到提高再到创新夯实基础。

3.1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模块主要依托辽宁省海洋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为主线,以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科学知识、促进创新思维为主要教学目标。 加强基础课、主干课实验;实验内容优化配合,避免重复或脱节;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形成基本实验、选做实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组成的立体化实验结构;对含有实验的课程,加大实验教学在整个课程考核中的比例;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在2013 版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都有体现。 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有选择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仿真实验环节,以缓解实验设备和空间的紧张情况,有效扩展实验空间和时间,节省资金。

3.2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着眼点是把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让学生初步掌握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般以单门课或课程群为主选择题目,它是毕业设计的初级阶段。 课程设计教学中压缩验证性课题,增加能够体现设计型、综合型和创造性的课题。 在课程设计教学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自行讨论方案,自己组织实施,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造能力的锻炼创造条件。

3.3 实习

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以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工程意识和锻炼实际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目的, 并且通过接触社会,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目前,通信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2 个(人民解放军4810 厂,北京尚观科技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合作的企事业单位有18 个(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同时学校也正在积极运作与通信公司合作。 到企业参观实习和请企业技术专家来校讲座, 通过参观和专家公开课的形式,使学生对企业文化、船舶通信及导航设备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和本行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等有所了解, 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3.4 毕业论文(设计)

以学院各类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为平台,学生通过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资料检索和收集能力、论文撰写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上有较大提高。 为切实保障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1精心设计备选题目,组织开题报告。 学生选题后,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查阅文献和撰写文献综述,并精心组织好开题报告,以保证毕业论文的先进性、可行性;2加强毕业论文的中期检查, 以保证毕业论文在有限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3建立毕业论文答辩规范和质量标准,在毕业论文答辩期间开展“毕业论文检查周”活动,有效提升了毕业论文的质量。 4学校出台了 《大连海洋大学本科生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测暂行办法》, 针对毕业的本科生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检测,有效地杜绝了学术不端行为。

3.5 科技创新

以各类兴趣小组和科技社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科研实验室为平台,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科学研究等活动,使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低年级的学生专业基础还比较薄弱, 鼓励他们参加兴趣小组或者科技社团,以增加学生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创新的兴趣;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各种校内外的竞赛, 使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 目前,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在教师有针对性的训练下,参加了“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技术大赛、 “ 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结语

大连海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作为涉海高校的 “非特色”专业, 在复合性应用型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挖掘自己的优势资源,发挥地方特色、行业特色;在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身心素质培养的同时, 主动适应国家和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新需求,抓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核心,对通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 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发展。

摘要:针对大连海洋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以适应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和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增强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为目标,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实践环节等方面对涉海的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通信工程,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李松松,郭显久,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22):51-52.

[2]刘冬,石焕玉,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5(29):72-73.

[3]江海,田春艳.机械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0(3):159-160.

[4]焦冬莉,李晋生,等.应用型通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9):128-130.

篇4: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在省级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依托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和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深化校企合作,实行工学结合,创新育人机制,探索出了“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

【基金项目】本成果为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提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668]。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39-02

一、引言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作为水利类高职院校的主要专业,其教育模式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和制约学院的发展。多年来,发现在专业教学中,教育模式传统,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方法单一,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上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日益突出,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不够,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不能致用,毕业后不能适应岗位需求,这样发展下去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学生的就业率逐步下降,从而影响专业和学院的发展。因此,探索出一个能适应当今社会和高职学生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在现在的教育领域中,办学层次、形式、模式堪称丰富,而每个层次的教育模式根据自己的教育目标均不一样,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有着自身与众不同的特点,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根据专业特点和区域需求,一直在不断探索着符合职教特色和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如下:

(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创新合作育人机制

1.深化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1)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建设委员会,制订共建专业、共育人才的管理细则,校企共同研讨论证专业定位(含服务面向定位、职业岗位群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学标准等。

(2)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在学院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的指导下,聘请行业和企业的专家以及能工巧匠组建本专业兼职教师团队,与专职教师团队共同研讨本专业课程标准、开发教材、参与教学活动。

(3)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发挥企业优势,接纳在校学生开展跟岗实训和顶岗实训,并依托企业建立毕业生的就业平台。四川都成泽源工程勘察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与我院共同建设水利工程技术实训基地,双方共同完成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方案、实习实训项目开发和实习实训文件编制等工作。

2.设立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和专业建设委员会,建立相关制度

依托四川水利职教集团和水利职教大校园,在学院校企合作办公室和教学工作委员会引领下,设立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和水利工程系专业建设委员会,由水利工程系主任担任部长和委员会主任,实训教研室主任担任副部长,下设行业单位合作室和企业单位合作室两个机构,分别负责与行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合作联络。在组织完善的基础上,制订了《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管理制度》、《水利工程系校外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制度》、《水利工程系校外实训基地管理运行制度》等一系列校企合作规章管理制度,保证了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顺利推进,使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二)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水利工程系校企合作部和水利工程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立以后,校企共同研讨和创新了本专业“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立足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懂设计,会施工,能管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对接国家、行业职业标准和岗位群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实现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三层次训练;紧跟市场需求,适应不同岗位需求,设置重力坝设计与施工、土石坝设计与施工、渠系建筑物设计与施工、水闸设计与施工、水电站厂区建筑物设计与施工五个模块实施选择性教学;充分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实施认岗、跟岗与顶岗实习,进行进阶入岗。其模式构架见图1。

三、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一)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为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定下了基调,我们以此为导向,校企合作,广泛调研,专家论证,依据岗位群所需的专业能力,按照各专业能力的工作过程确定行动领域,从而明确学生所需的基本技能、专项技能和综合能力,最终确定相关课程,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见图2。

根据新的培养模式建立的课程体系有如下的特点:

1.以项目化教学完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第五学期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课程分列为五个教学项目,即重力坝设计与施工、土石坝设计与施工、水闸设计与施工、渠系建筑物设计与施工和水电站厂区建筑物设计与施工,利用真实的典型工程项目作为教学载体,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体现学生认岗—跟岗—顶岗的岗位训练过程

利用行业企业资源,安排学生到典型水利水电工程现场进行认识实习,实现认岗;利用第一、二学年暑假集中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实现跟岗;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锻炼工作实践能力,实现顶岗。

3.课程排序符合职业能力递进规律

《水利工程制图与CAD》、《工程测量》和《水工建筑材料检测与应用》等课程完成对学生制图能力、测量能力和检测能力等通用能力的培养;《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和《水利工程管理》等课程实现对学生设计、施工和管理等专项能力的培养;《重力坝设计与施工》、《渠系建筑物设计和施工》等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4.“双证融通”体现职业成长规律

将国家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在我院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技能训练后考取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的钢筋工等工种的中级工证书,在四川省水利厅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考取施工员等管理岗位证书。

5.职业素养养成贯穿整个课程体系

任务驱动的教学将法律法规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可持续发展、系统思维等职业素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

水利水电建筑专业的人才培养具体的实施过程见图3。

(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2012级和2013级分别选择了一个试点班用于践行“一主线,三层次,五模块,进阶入岗”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调查数据显示,2012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到81%,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到93.75%,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和团队意识等均明显强于原有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结语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自己独特的要求,有别于其他任何形式和层次的教育目标,研讨和创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极具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完成高职教育的任务,达到高职教育的目标,我们在这方面做了粗浅的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该项工作的结束,我们会紧跟社会和专业的发展,不断改进、完善甚至继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让它能更地好适应社会和岗位新的需求,同时,我们认识到一个完善的教学体系仅仅有一个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够的,还必须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不断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加强实训条件的建设,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内涵建设,最终使培养的学生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刘纯义,李梅华.高职水利类专业“三顶岗、两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11下)

[2]刘军号,毕守一,潘孝兵.基于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剖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2)

作者简介:

张智涌(1964-),男,重庆彭水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学士,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教学与设计工作。

篇5: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准军官”接足“地气”长底气

兰州军区结合国防生素质能力现状和战区特点,从2010年开始,探索实践强化思想政治素质、强化科技信息素质,加强部队实践锻炼,提高第一任职能力的培养模式(简称“两强化一实践”),缩短了国防生的素质短板。近年来,从该战区签约高校毕业的国防生,有1100多名走上营连主官岗位,500多名成为专业技术骨干,230多人获三等功以上奖励,涌现出了扎根神仙湾边防连的十八大代表潘晓宇、被军区授予“人民卫士”荣誉称号的崔志恒等先进典型。

短板究竟“短”在哪里

这些年,一提起国防生就说有“短板”。国防生的素质短板究竟“短”在哪?

兰州战区基层部队大多驻守在边远、高原和少数民族地区,条件艰苦,环境恶劣,辖区边境线长达6800多公里,战备训练和维稳任务非常繁重。据兰州军区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调查统计:从1999年至2004年,因思想基础不牢、怕吃苦和完成不了学业被淘汰的国防生就有134人。

国防生科技信息素质弱。近几年,科技含量高的新型装备陆续列装,兰州军区团以上单位军事综合信息网和政治工作网全部开通。国防生虽然经过4年的学习培养,绝大多数取得了计算机等级证书,具备了一定的科技信息素养,但与迅猛发展的信息化建设不相适应。国防生仅限于能维护管理网站,对更深层次的软件制作,特别是对高新技术装备,往往说不上话,插不上手。

对于第一任职能力,更让基层挠头。普遍存在着不了解不熟悉基层部队,与官兵感情比较淡,不会管兵不会做思想工作,不会组织训练,自身军政素质不过硬,适应和融入部队比较慢等问题。

从表面看是国防生的素质短板,从深层看,是培养不到位和不对路引发的连锁反应。针对这些症结和问题,2010年以来,兰州军区组织签约高校分管领导和选培办同志赴外区学习考察国防生培养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多次深入部队调研。同时,召集签约高校、驻校选培办和用人单位三位一体共同把脉会诊,形成了“两强化一实践”培养模式。当年就组织700余名毕业国防生到10个作战旅团建制连队进行两个月的实践锻炼。

夯实思想根基贯穿全程

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是关键。军区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指导签约高校和驻校选培办,把理论灌输、日常教育、文化熏陶、实践体验、点滴养成,贯穿国防生培养全过程,持续抓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和我军优良传统教育;组织国防生到延安革命圣地、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亭和石河子军垦博物馆等8个传统教育基地参观见学;开展走访英模、读书演讲等活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和具有战区特色的喀喇昆仑精神;结合新生入学、部队实践锻炼和毕业分配等时机,搞好针对性的时事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不断增强国防生的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灵活多样的形式,扎实有效的载体,使毕业国防生的思想政治基础更加牢靠,献身国防的信念更加坚定。据统计,兰州军区去年毕业国防生入党率达到了75.6%,比上一年增加了3个百分点,毕业国防生100%服从组织分配,96%志愿到驻边远艰苦地区部队工作,46%的国防生被分配到新疆军区作战部队和边防一线。

国防生刘剑威是个商家子弟,原本只想来部队体验生活,干几年就回去子承父业。在某旅参加实践锻炼时,他分在了要求严、训练苦、作风实的邱少云生前所在连,全连官兵“视纪律重于生命”和“不怕苦不怕死的牺牲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和教育了他,毕业分配时他强烈要求分到邱少云连当排长。

国防生潘晓宇毕业时主动申请分配到海拔5000多米的神仙湾边防连,扎根雪域高原,爱岗敬业,被军区表彰为“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荣立一等功。他在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强化国防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非常重要,只有把献身国防扎根基层的思想打牢了,才能在艰苦的环境中立得住、干得好。”

“两个强化”衔接递进

这是前不久笔者在基层调研时看到的可喜景象:一些战士电脑出了故障,首先想到的是国防生;训练课件制作,领导点将的是国防生;团里成立新装备训练攻关小组,成员大多数是国防生„„

近年来,兰州军区携手签约高校,把强化科技信息素质作为国防生培养的重中之重,贯穿专业学习、军政训练、实践锻炼等各个环节。一方面把高质量完成学业作为硬性标准,确保他们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利用院校和驻地科研资源,鼓励国防生积极参加学术交流、科技创新等活动。先后在7个高科技院所建立国防生见习基地。协调6所签约高校建立了国防生军事阅览室,投入60多万元购置了280种以军事类为主的图书万余册,为国防生学习军事知识、培育军事素养创造了条件。

国防生王新在学校期间就加入了火炮兴趣小组,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他很快研制出“炮管光学校正器”,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据统计,近3年来,兰州军区国防生有247人在全国、全军各类科技大赛中获奖,59人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7篇。

为提高国防生的第一任职能力,他们按照“在校军政训练、基地化集中集训、部队实践锻炼”的步骤制订培养方案,采取轮流担任模拟营连骨干、承担普通大学生军训、开展军政能力素质比武竞赛等活动,使各培养阶段紧密衔接、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军政训练和实践锻炼时间累计达到8个月。特别是毕业前3个月,组织国防生到10个作战旅团集中淬火,按照当兵锻炼一个月、代理班长一个月、见习排长一个月的顺序强化实践锻炼,全程参与连队日常教育训练管理和值班值勤等工作,了解掌握管兵带兵和组训方法,实现任职能力的不断升级。

篇6: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高专;通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作为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构建将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特征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三网合一的脚步加快,技术方面正在向软交换、下一代互联网NGI、3G和后3G、智能光网络和宽带接入共同构成的下一代网络NGN技术发展,通信企业的经营转型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高职通信人才的培养目标

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充分了解和研究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卫通)及一些依托基础电信运营商的增值电信服务商与支撑企业的实际需求,确定了通信类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通信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因此,高职通信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既掌握通信技术知识,又懂市场营销,能进行通信设备维护管理、设备营销管理、通信工程施工的复合型营销人才。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

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后,我院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三加强一紧跟”(即加强英语教学,加强计算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紧跟通信技术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按照为邮电通信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坚持“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构建了“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

所谓“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高职教育教学的规律,科学地安排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使学生从入学就接触专业,专业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不断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螺旋式推进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一”是确立一条教学主线。即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贯穿人才培养。

“二”是构建两个教学体系。即“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和“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专业人才培养的框架。通过课程的模块化与综合化、课程的整合与重组,优化课程内容,弱化课程的学科性,强化课程的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突出高职特色。从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出发,以应用为主旨,以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三”是实施三个结合。即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与学相结合。实施“三个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是认识事物、掌握规律的基本方法,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产与学相结合就是学校与企业结成伙伴关系,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权利与义务对等、互惠双赢的合作运行机制。合作双方共同参与制定、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提供两种学习环境(学校与企业)、两类教师(学校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两种课堂(教室、实验室与生产现场),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职业氛围中,可及时获得最新的实用技术信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就是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进行相关的课内外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制定具有较强岗位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在深入通信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明确通信类专业学生就业针对的岗位群是通信设备的安装、调配、测试、维护以及线路和杆塔工程的施工、安装、建设等一线岗位。通过对职业岗位群技能要求与知识结构要求的分析,确定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将职业能力分解为综合能力、职业基础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将知识分解为思想政治基础知识、计算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强调计算机、英语、专业技术等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围绕岗位关键能力组织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教学计划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根据教学计划确定相应的课程,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综合素质分析与培养见图1,专业素质分析与培养见图2。“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的建立基本做法是:在前两个学期,通信类专业所有学生学同样的课程(基础平台),完成基础共同课和专业共同课的学习,从第三学期开始,分专业完成专业方向(专业模块)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课程体系。

1.搭好“基础平台”,培养综合素质。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与法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礼仪》等必修课程和《书法艺术》、《文学欣赏》等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程,举办《健美操》、《诗歌欣赏》等讲座以及开展书画比赛、朗诵比赛等课外活动搭建“基础平台”。在“基础平台”类课程的教学中,创新方法,注重素质培养。在学生人文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过程中提出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三大德育环境的有机结合,整合德育资源,建立一体化德育网络的理念与具体构想,并在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引入实践环节,开展社会实践,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与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2.重视“专业模块”,培养职业能力和素质。一方面加大“专业模块”课程建设力度。一是根据通信技术发展方向和电信企业转型需要,开发新课程,如根据ADSL的安装与维护的需要,开发新课程《ADSL技术》。二是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如分别在《现代通信网》课程中增加软交换的新内容,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增加IPV6的有关内容,在《现代交换技术》课程中增加固网智能化改造的有关内容,使专业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更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三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程建设,注重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如已将《光纤通信原理》、《通信电缆线路》和《通信英语》等课程建成省级精品课程,将《数字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等课程建成院级精品课程。此外不断开发企业急需的培训课程,在开展企业员工培训的同时,组织毕业班学生进行培训,学习《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等课程。另一方面在“专业模块”课程的教学中强调理论知识的应用,注重能力锻炼。如在《现代通信网》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完成《×××通信网络系统设计方案》,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着重强调知识性、模拟性和参与性。将学生分成几个项目小组,每组设项目经理1名,技术总监1名,工程师若干名。项目经理以自荐形式产生,任职条件是能组建一支10人左右的团队;技术总监由项目经理任命,负责方案的架构设计、进度监测等;组员由技术总监根据能力和特长分工,分别承担子系统的设计、资料收集、方案文本打印等工作。同时成立一个10人评审小组模拟实际评标,负责答辩工作并评出各组的成绩和名次。实践活动模拟了实际的工作环节,达到了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的实训目的,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了竞争力。

“仿真﹢全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仿真﹢全真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由三个训练(课程单项训练、专业综合训练、职业素质训练)、五个环节(课程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或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构成的。

1.实习实训的内容逐年递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在实训安排上“年年有实习,期期有实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有机结合。第一学期安排入学教育、军训与认识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和职业意识。以后每学期集中安排为期2~3周的实习实训,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实训操作,了解和掌握今后就业的岗位群的技能要求,树立知识与技能的感性认识。暑假安排社会实践活

动,重在培养学生了解社会、了解企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第六学期安排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

2.实训方案的设计形式多样。根据不同的课程平台及实训阶段,采取形式多样的实训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精神。一是实施单项实训,如在物理课单项实训中开设设计性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按照课题的要求,根据相关原理设计实验方案、选用仪器,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分析的全过程。在《电工与电子》课程实训周,按照规定题目要求学生完成电路板的设计、制作、测试等工作,最后进行课题鉴定。二是开展校内综合实训。按照教学计划和专业技能的教学要求,在校内实训基地熟悉通信企业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完成通信网中交换、接入、传输等各个岗位的操作训练。三是完成阶段性社会实践与顶岗实习。利用寒暑假让学生到通信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进一步了解不同岗位的基本要求,加深对未来就业岗位群的认识。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到通信企业顶岗实习,要求学生带着课题到企业实践锻炼,在企业实训教师或学院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能力。

“一二三”高职通信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篇7: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全面回顾了韩山师范学院化学卓师班培养卓越化学教师的实践历程,总结了卓师班职前协同培养机制、人才选拔和管理、基于“三位一体”育人平台实行“5+2+1全程实践”的教学模式以及科学的课程体系,总结了卓师班创办以来学生所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卓越教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8)07-00-0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也是亿万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也相继出台了各项关于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其中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要培养造就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

《意见》提出要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加强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早在2014年,我校(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就在广东省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下,建立了“高校―地方政府―中学”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平台,启动了化学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班(简称卓师班),迄今,已走过4年风雨历程。在国家着力培养人才和建设“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战略工程大背景下,回顾韩山师范学院化学专业卓师班创办4年历程,系统梳理和总结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制度等方面的探索,不仅有利于本校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还能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为其他地方高校提供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背景下,有深远的意义。

一、创办化学卓越教师班的初衷

我校化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其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理论从事化学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化学教师。近年来,我校依靠地处粤东的地理优势,为粤东及其它地区的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师资力量,深受各中小学好评。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新时代的发展,我校师范教育出现了许多急需解决的师范院校教育共性问题,如专业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实践环节薄弱、培养人才目标模糊等[1]。为解决以上问题,我校秉承“勤教力学,为人师表”的校训,为追求卓越,培养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决定创办化学卓师班。

二、化学卓师班职前协同培养机制

化学卓师班旨在为基层中学尤其为乡镇中学培养师德高尚、知识丰富、能力出众并能引领乡镇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化学教师。这就要求化学师范生在职前:懂化学科学,具备与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相适应的科学素养;懂化学教育,具备实施化学新课程所需的化学教育教学能力;懂化学教育研究,具备明确的教学反思意识和较强的化学教育研究能力[2]。

培养卓越的化学教师,要打破传统教育教学的方法。我校建立“三位一体”育人平台培养卓越化学教师的这种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也能为中学提供大批卓越实用性人才。其中一体指以学生为主体,三位分别指学校、地方政府、中学三者。三位一体的机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系统,需要学生、学校、地方政府、中学四者相互协调、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从而实现双赢。

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从学校的角度,育人为本,大学在做好本身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为中学提供各种他们未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如教师培训、教研合作等。从中学的角度,中学为大学提供真实的教学实践环境,还能通过对师范生授课进行听评课活动,展开教学交流,积累经验,提高本校师资力量。而地方政府需发挥自身行政职能,调动大学、中学间相互交流合作的积极性,提供符合本地方教师发展的政策和一定资金。

三、化学卓师班人才选拔和管理

(一)卓师班人才选拔

根据我校化学卓师班的培养目标,在人才选拔标准上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崇高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从事教师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在此基础上选拔出心理健康,体质达标,有一定的兴趣和特长的学生。选拔的时间为大一新生入学时,选拔的形式采取个人申请、PsyKey心理测试、专业面试。其中面试内容分为自我介绍、粉笔字抽查、现场提问及特长展示四个环节。

(二)卓师班人才管理

经过公平、公正、科学的选拔,最后选拔出20名符合标准的学生,进行小班制管理学习,同时采取“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学业成绩,淘汰不宜继续在卓师班学习的学生并从同一级的化学专业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转入卓师班学习。

四、化学卓师班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

(一)卓师班培养模式

卓师班基于“三位一体”育人平台实行“5+2+1全程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一体化。前面的“5”是指用累?5学期的时间,学习通识课、化学专业课以及教师教育课并进行化学教师教学技能的强化训练;中间的“2”是指用累计2学期的时间,进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及实习基地开展通识课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教育见习、教育实习以及微课题研究;后面的“1”是用累计1学期的时间总结微课题研究成果,撰写化学教育教学方面的本科学位论文并参加考研及找工作就业。共计8学期,4学年时间,引导学生成人成才。

在4学年学制下的化学卓师班,还采取了双导师联合培养机制。一是让学生进行“住校教师”的锻炼,配备校内、校外(实践导师)两个导师;二是毕业论文采取“2+1”连做模式。利用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及实习基地做微课题的机会,边学边教、边熟悉中学教学实际边研究化学教学存在问题,从而最终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彰显教师教育特色。

(二)卓师班课程设置

在课程体系建构上,根据职前培养卓越化学教师要求,化学卓师班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开设课程。为夯实“卓越教师”基础知识教育、强化“卓越教师”实验技能培训、提高“卓越教师”文化道德修养和提升“卓越教师”基本素养(三笔一话、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开设以下课程。(见图1)

化学卓师班总课时数为2589学时,所开设课程合理、科学,符合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课程实施过程中,在学校、政府经费的支持下,各种教学设备完善,学生成才得到保障。

五、化学卓师班取得的主要成果

韩山师范学院基于“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创办化学卓师班至今,时间虽短,但在“卓越教师”队伍的建设道路上取得了成绩,学生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笔者统计了卓师班学生4年以来所获成果,全国微课程大赛,一等奖13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36项;全国高等院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5项;国家励志奖学金9人次;“挑战杯?创青春”广东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公益创业赛,银奖1项,铜奖1项;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学术交流2篇论文;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各类教研、学术论文43篇,其中1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六、结束语

韩山师范学院化学卓师班学生取得的成绩表明基于“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教师的教育探索是成功的。面对新时代,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强和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地方院校应结合自身校情,积极探索卓越教师培养之路,为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篇8:试议通信工程专业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1.1 构建“阶段式”服装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我院依照学校的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深入系统的行业与企业调研、专家研讨和不断实践, 构建了“阶段式”服装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即以课堂教学为主, 完成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3方面的学习内容, 同时需包括服装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专业方向实习, 与在校学习交替进行, 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校内资源, 完成基础学习、专业学习、成果学习这3个阶段递进式学习模式。

学生在大学阶段完成工程教育基础知识训练以及专业技能的综合训练, 具备在服装行业从事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等工程项目的实施、运行和管理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在工程一线的实际工作能力。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完成工程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 在课程设置上让学生多接触专业内容, 同时结合实验、学科竞赛等环节, 尽早让学生进入企业参加实践, 这有助于对专业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的理解和认识, 实践教学环节应重视关键岗位、关键技术,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共建“双导师制”, 实现双赢

结合本专业特色, 引入开放式教学理念。以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为载体,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 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 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中, 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以校内外实习基地为依托,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加强实习基地与实验室建设, 为校企之间深度合作奠定基础。在学术知识、学术研究, 学校教学设施和企业工厂设备、成果共享等方面, 校企共赢的实践教学模式, 有效地提高了在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企业实践与专业教育的能动性。师生参加企业的项目研发和技术创新, 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 企业可以招收到满足岗位要求的有用的人才, 是一种双赢的模式。与企业导师一起研讨并制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明确校内学习阶段、企业学习阶段的内容, 再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

学校聘任技术过硬、工作经验丰富的服装企业优秀工程师为兼职导师, 共同负责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与指导。我院已与江苏悦达、盐城鹰昌服饰印花、盐城龙威纺织服饰、亨威服饰有限公司和盐城本地高校等多家企业、学校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合作培养学生。学校导师为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指导, 企业导师为学生校外实习实践, 学校要发挥专职教师的理论指导作用, 并引入企业资深工程师丰富的实战经验, 实现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指导教师合作实施培养计划的模式。

1.3 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改革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企业学习环节

培养应用型工程师是卓越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方面, 对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做了变革。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顺应社会人才需求。实验实训项目以应用性为原则, 将专业教学与企业实践融合, 添加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应用性课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并根据人才市场的要求来开展专业课程, 关注市场的需求, 随之应变。

结合工程实际, 进一步改革“以设计为主线,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思考和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2~3]。在校内实践教学环节, 积极开展研究型、综合设计性、创新性实验, 发挥每位学生的潜力和特长。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采取立体化的考核模式, 学生提供完成计划, 教师进行检查并提出整改意见, 考核结合学生平时表现、成绩情况、作品质量、企业及市场认可度、参加赛事获奖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创新性实践教学的考核实行弹性管理, 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参加科研训练活动、学科竞赛活动和教师科研活动实践, 考核结合指导教师评语、课题结题报告或答辩、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国家专利等, 视其所承担的工作成绩给予创新学分。在校外实践教学过程中, 要采取切实措施,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确保学生在企业学习的质量。

1.4 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 我院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企业兼职教师, 目的是将服装企业的核心技术和人才引入到学校中, 共同培养卓越人才;同时包括专职教师的实践、教育教学、设计开发、技术创新、科研等工程能力的培训[4], 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 鼓励团队教师到服装企业任职或兼职, 从而提高专职教师的综合工程能力。

2 培养方案的特色与创新点

2.1 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

专业课程设置上, 实践环节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实验项目等都与企业资深导师多次讨论、筛选、完善和整合等方式, 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更新。为顺应社会人才需求, 实验实训项目以应用性为原则, 将专业教学与企业实践融合, 添加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应用性课程的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并根据人才市场的要求来开展专业课程, 关注市场的需求, 随之应变。

2.2 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以综合性教学实践基地和创业就业基地为主要载体, 建立新型实践教学结构体系, 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进一步增强学生创新意识。

目前我院已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联盟”, 申报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充分利用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 利用平台资源开展卓有成效的创新实践活动。教师借助这些平台对企业和社会开展科技服务, 并将科研成果反哺教学, 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前提下进入校企合作研发中心, 依靠研发平台的资源, 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 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

2.3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重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校级、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训练活动, 学校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鼓励学生通过类似的活动发表科研论文、申请专利等, 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积极培育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各种校级、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项目等。

3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效果

3.1 学生职业能力明显提高

能力导向下的培养模式使学生职业能力明显提高。通过校企合作, 使学生得到更为系统的与企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践训练, 通过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选择地参加校企研究课题、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性实践计划、学科竞赛等形式, 多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缩小了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之间的差距, 增强了学生尽快适应社会能力, 实现课堂知识拓展和工程实践能力训练, 科研与教学互动, 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大为提高, 90%以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专业考取服装CAD纸样工程师、平面设计工程师等技能证书, 培养了大批企业急需的服装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3.2 创新性实践教学成效显著

将专业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学科竞赛、“国教华腾杯”等服装创意设计大赛、“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作品大赛等学生课外实践项目相结合, 近年来已获得“国教华腾杯”等服装创意设计大赛单项一等奖1次, 团体二等奖2次、三等奖2次, “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作品大赛二等奖1次;获得江苏省、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及等多项荣誉。学生参与了多项外观设计专利的设计, 同时参与指导教师的核心期刊论文和发明专利的撰写。通过参加这些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学生兴趣浓厚, 不仅丰富和充实了专业知识, 也提高了创新思维能力, 拓展了创业能力, 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3.3 校企合作成效显著

依托校企合作平台, 积极开展项目研究、技术推广和社会培训工作, 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团队教师与企业联合申报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 SCI、EI论文收录多篇, 授权外观、实用新型专利多项, 进入实质审查的发明专利多项。

参考文献

[1]阎玉秀等.本科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及校企合作SWOT分析[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2012, 29 (6) :915-918.

[2]王利君等.面向创新能力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 29 (8) :133-136.

[3]傅海洪等.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服装专业实践教学创新[J].科技信息.2012, (14) :437-438.

上一篇:寿险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下一篇:浩然正气是否是褒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