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2022-07-09

第一篇:历史唯物主义研究

历史研究性学习

历史学是认识和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具有知识性、综合性、过去性、思维性等特点。通过历史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以往的历史学习,偏重于对历史知识和书本现成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缺乏深层次的质疑,学生很少对历史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历史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历史知识和应用历史知识。

根据历史学科的功能与特点,开展历史研究型课程,培养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能力,应有自身的特色。

一、历史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特点

1、开放性内容:历史知识范围广泛,包括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国际关系、社会风俗等等,可以对具体内容进行研究,也可以对跨学科综合内容开展研究。

2、问题性。历史不仅仅是知识的陈述,更重要的是对史实的认识与阐释。史实需要不断丰富、鉴别,历史认识更是需要不断提高,这就为历史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3、社会性和实践性。历史的学习,不仅要了解过去,更要关注现实,以史为鉴,为现实社会服务。现实社会是过去的延续,存在着许多物化的历史遗迹、文物。透过这些遗迹和文物,可以深化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研究性课程“历史与旅游”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提出的。

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分享与合作;

4、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

5、养成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

⑴搜集历史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首先是要选定论文的题目,确定论文写作所涉及的范围。在学生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整理、辨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并指导学习拟订论文写作提纲,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小论文的写作。一般来说,论文应包括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和意义、对课题的分析论证及得出的结论,并附有资料的出处或参考书目。

⑵开展社会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有些涉及近代现代史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可以通过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参观访问等活动进行研究。在组织调查活动之前,学生根据选定的研究性课题,拟订调查的主题和目的,选择调查的对象和范围,确定调查的方法和过程。通过实际调查、整理调查材料和数据,对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形成调查报告。

⑶编制研究书目索引,撰写读书报告。根据所有研究的课题,指导学生搜集研究资料,包括著作、文章、网址等,把所搜集到的资料编制成书目、论文索引、网址汇总,以供研究该课题的学生使用。学生选择阅读有关研究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制作资料卡片。将阅读所得资料汇总,撰写读书报告,读书报告应该包括对所读书籍的重要内容及其观点的介绍与分析,读后个人的体会和看法,并将阅读书籍的内容与自己研究课题的解决联系起来,做出评价。

⑷撰写历史人物评传。历史是由历史人物构成的。对历史的形式,可以通过阅读传记作品和搜集材料,然后以人物传略的形式,概要介绍历史人物生平事迹,并对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和评价。

⑸围绕研究课题组织讨论,开展辩论。历史是丰富多彩的,不同人对历史有不同的理解。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使不同意见相互争鸣、沟通、交流。讨论可以模拟成人的讨论形式,如圆桌会议式的讨论、论坛的讨论、专家咨询式的讨论、论文答辩式的讨论等。

⑹创作历史剧本,编演小历史剧。在搜集史料的基础上,以尊重历史为出发点,创作历史剧本,使发生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重现。根据编写的历史剧本,排演历史剧并公演,可以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并且使更多的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氛围,体验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并从中得到启示。

四、历史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基本流程

1、准备阶段

本阶段首先要求教师(指导者)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一般可以开设讲座、组织参观访问等,目的在于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提供研究范围,诱发探究动机。教师(指导者)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思考问题,指导学生建立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提供帮助。学生要积极探索,搜寻相关的资料,进入问题情境状态,在自我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出准备研究的具体题目,形成最基本的研究目标,并拟定初步的研究计划或方案。

2、实施阶段

本阶段是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核心阶段。学生在这一阶段自主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收集研究材料,加工整理研究资料,提出观点或对假设进行证实或证伪,形成研究成果。

⑴确定研究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开端,直接关系到学习能否顺利开展,确定课题一定要慎重。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历史学科中大家普遍关心、正在思考、有所争议、亟待解决的问题。选择题宜小不宜大,宜易不宜难,因为选择简单易行的研究课题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尤其是对于初次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高中生,太难了容易使学生望而生怯,挫伤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兴趣。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就要考虑课题的陈述。陈述课题时既可以采用叙述式,也可以采用问题式。无论采用什么方式者要做到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使大家可以从课题的题目很清楚地了解到你研究的焦点和研究的方向。

⑵制定研究计划

确定研究课题后,紧接着就是制定研究计划。制定研究计划可以防止研究学习陷于无序状态,可以保障研究性学习按计划顺利进行。研究计划必须包括课题题目、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人员安排、预期成果形式等内容。研究计划越祥细越好。在具体实施研究计划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原定计划作必要的调整。

⑶收集整理资料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是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历史追寻的是真实,研究资料的客观真实性是前提。收集资料时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首先要分析研究课题,弄清课题所包括或涉及的学科范围;其次确定课题涉及的时间界限,是从古到今,还是某一历史时期。

②利用各种书目和有关工具书,获得研究课题的一般资料,了解该课题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影响作用于它的诸因素。

③利用检索工具进一步弄清楚该课题已经做过哪些研究,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有哪些

进展,提出了什么问题,论证的角度是什么,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等等。

④根据需要进行社会调查、实地考察。历史研究文献资料固然重要,但局限于文献资料往往是不够的,还必须深入实际,从现实生活中收集数据、素材。

收集到的资料要进行整理,整理历史研究资料就是对资料进行分类、校勘、注释和翻译的过程。经过整理的资料就可以在研究中使用了。

⑷提出观点或假设

在历史研究中提出观点或假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在大家所熟悉的情景中发现问题;发现历史文献的新功能;用新的理论解释历史现象;用批判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争论,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观点和假设后,就要选择论据、论证观点或证明假设,选择的论据在质量上必须可靠、典型、具体和严密;在数量上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正面与反面、主证与参证的论据。

⑸形成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可以有多种形式,最通常的形式是论文。论文的正文一般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正文前有题目,正文后有注释或参考文献,有的在题目后面正文前面还有内容提要。

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级,学生要写好研究活动笔记,对研究情况和体验及时记载,这是以后进行研究成果总结的素材和评价的依据。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生要通过交流、研讨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还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与同学们分享成果。

3、总结阶段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自己或小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收获进行整理、加工、形成书面材料。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包括每一阶段的成果和最终成果。成果的表达方式可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以外,还可以通过开辩论会、研讨会、编制展板、撰写小报等方式加以表达,并将研究成果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及至更大范围发表。

此外,在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学习历史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想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接受教师思考好的现成的结论,也就是“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教师是实施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者,扮演着类似“导演”的角色,是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慎重 学习时的伙伴。教师指导学生探索、研究的各种方法,熟悉研究的基本过程,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时陷入泥潭,是学生顺利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

第二篇:智力研究发展的历史

【智力年鉴】

——V5小组

组员:付佳2010050210,

杜莎2010050206,

王娟2010050237,

吴林桦2010050240,

周红萍2010050251。

儒家

对智慧的基本看法是,有智慧的人是那些仁慈的和按正确方式行事的人,他们热爱学习,并带着极大的热情长期坚持学习.

孔子在教育实践中凭借自己的经验观察评定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并将人根据智力分成三个等级:中上人、中人和中下人。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心为甚。”刘劭《人物志》:“观其感变,以审常度。”

韩非的一手画圆, 一手画方的方法现在可用于测注意力。

同时中国古代还有一些测智力水平的器具如博弈(棋)、九连环、七巧板、八阵图等。 古希腊(公元5世纪) 当时的哲学家常常用“wit”、“gift”等词汇来表达聪明、智慧之意。 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询问法激发人的思维;

柏拉图对智慧有过许多论述,他强调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习能力。

亚里士多德认为,智力是社会不同阶层的区别所在,是上帝不均等地赋予人的天赋 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将智力等同于“善”有所不同,神学家、哲学家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认为应该对智力与善加以区分:快速理解、敏锐判断是智力的方面;而遵从上帝的意志则是善的表现。 17世纪

唯物主义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区分了自然性智慧和获得性智慧

哲学家洛克(John Locke)区分了智慧与判断力,他重视智力与反应速度之间的关系,认为聪明的人能够快速记忆和学习,能区分不同事物,不混淆观念。 18世纪

著名哲学家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智力是一种高级认知能力,它包括三 方面内容,即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 19世纪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区分了两类智力,即分析智力和直觉智力,认为前者表现为抽象推理能力,后者更多地表现为直觉和直达思维 1869年

高尔顿出版有关遗传天才的第一本书《遗传的天才》。 1883年

高尔顿出版了《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书中概括地表述了两项在实验心理学中极为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第一个是关于自由联想的实验,第二个是关于心理意象的广泛调查。 1890 年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从自然科学的研究思路出发,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只有建立于实验与测量之上,才会有自然科学的准确度。 他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中首创“心理测验”这个概念。 19世纪后半叶

哲学家斯宾塞和生物学家高尔顿提出“智力”一词,最初代表一种天生的特点及倾向性。 1903 年

比纳发表《智力的实验研究》。 1904年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 Spearman)首先用自己创立的因素分析法对智力结构作了研究,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他认为人类智力由两个因素构成,一个是一般因素(generazfaetor)称为G,另一是特殊因素(speeifiefaetor)称为S。 1905年

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了第一个智力量表——比纳—西蒙量表,标志着智力测验的正式诞生。并在其题为《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一文中介绍了该测验。 1908年

比纳和西蒙对量表进行了第一次修定。测验项目由原来的30个增加到58个;测验的年龄由3岁到15岁,每个年龄组的测验项目为4到5个。 1912年

德国心理学家斯腾首先提出“智商”这一概念用以表示智力的水平,1916年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中首先采用这一概念。 1916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推孟对“比西量表”进行修订,成为“斯比量表”。斯比量表的突出贡献在于采用了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 IQ)。 1920年

陈鹤琴、廖世承在南京高师新生入学考试中使用智力测验 1921年

《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组织了14位专家对智力的概念与本质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当时的主题有两个:(1)智力是什么,用什么方法对它进行团体测量最为合适;(2)今后智力研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 董培杰将比纳-西蒙量表完整地翻译为中文,使人们对西方智力测验的全貌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陈鹤琴、廖世承他们两人合著的《智力测验法》一书出版,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智力测验的性质、功能、标准和用法,介绍了35种心理测验与教育测验(其中3种译自国外,12种是他们编制的)。 1924年

陆志伟又主持完成了对斯坦福-比纳量表的修订工作。 1925年

中国出版的测验不下10余种。 1927年

桑戴克提出多因素论,他不赞成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否认G因素的存在。他认为一个人的智力,是由许多分割的元素组成。各种智力测验之间的相关,是由于各种能力之间有共同元素(Commoneleoent)。出版《智力测验》。 1931年

在艾伟、陆志伟、陈鹤琴、萧孝嵘等人的倡议下,中国测验学会在南京成立,第二年《测验学报》出版。 1935年

亚历山大第一次提出“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 1937年

斯坦福-比纳量表修订。 1938年

瑟斯顿(L.L.Thurstone,1938)提出七种因素或基本心理能力:数字计算(N)、语句流畅(W)、语文理解(V)、联想和记忆(M)、一般推理(R)、空间知觉(S)、知觉速度(P)。

英国心理学家瑞文设计了非文字智力测验——瑞文标准智力测验。 1939年

韦克斯勒在编制的《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中首次运用离差智商计量智力。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 Spearman)在1904年首先用自己创立的因素分析法对智力结构作了研究,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理论。 40年代

史多达(5toddard,G、D)定义智力:“智力是从事艰难、复杂、抽象、敏捷和创造性活动以及集中精力保持情绪稳定的能力。” 1936年

陆志伟和吴天敏合作完成了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的第二次修订,以适合我国儿童的情况。 1941年

,瑟斯顿根据七种能力编制出5基本心理能力测验。 1947年

程法泌出版了《智慧测验与教育测验实施》一书,对有关智力测验编制的原理及如何应用各种智力测验于教育教学实践之中,都作了系统论述。 1949年

韦克斯勒出版《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952年

代希奇 (Hick ) 在实验中发现, 个体双向选择反应时与所呈现刺激的信息容量呈线性联系, 这一线性关系的斜率与个体进行信息转换的效率与速度相关。 1956 年

费古森在提出的文化分化律或费古森定律反映了情景主义模式的核心思想。

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以操作、内容、产物为三个维度的三维智力理论。 1960年

皮亚杰运用运算 1960年

斯坦福-比纳量表再次修订。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智力研究一个深刻的变化就是从以往单纯智力特性的分析转向对智力活动内部过程的探索上。

1.Jenson提出把智力理解为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并用选择反应时对其进行间接的测量。

2.Hunt提出的智力是特殊心理速度(主要是词汇信息检索速度)的观点,并在后期注意到了注意分配与智力之间的关系。

3.H. Simon用特殊任务来研究智力活动内部的共同加工成分,并试图发现高级智能活动的一般因素。 1961年

英国心理学家弗农继承和发展了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提出智力的层次结构论。 1963年

卡特尔(Raymond Cattell,1963)提出了晶体智力和流体智力理论。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 1964年

罗斯 (Roth,1964) 把代希奇 (Hick ) 线性斜率与个体IQ 相比较, 指出在信息容量相同的条件下, 反应时线性斜率与个体IQ 呈负相关。 1965年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和何恩提出了流动智力和固定智力理论。

1967年

道森提出的生物社会学的理论模式。 1968年

F·欧特尔研究了脑电的平均诱发电位与IQ的关系,发现个体在接受新刺激时,电位的潜伏期长短与IQ有负相关,潜伏期长者,IQ偏低、潜伏期短者,IQ成绩趋高。

70年代

德国Edaogen学派的研究成果,该学派于七十年代初即已发现复杂反应时与智商成绩高度相关。 1973年

Cohen便已证明6~18岁智力缺陷儿童CNV出现的年龄延迟,幅度降低,甚至根本没有。 1974年

Paul( 1974) 通过对乌干达各个部落成员及这些部落隶属群体的智力概念的调查, 发现部落内和部落间的智力概念都存在着差异。 1976 年

贝利提出生态文化理论模式。

鲁利亚在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等都从不同的侧面探讨了智力与社会情景、文化环境、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

F·乃特尔贝克(Netelebeek)和M·拉利(Lally)研究发现觉察时与IQ有颇高的相关,他们把韦克斯勒量表成绩作为智商变量,得到的觉察时与韦克斯勒量表中操作侧验的负相关竟达一。.”,与言语测验的相关也达一0.41。 1979年

R. Sternberg则通过“成分分析”方法力求从类推、系列问题等复杂任务来理解智力,提出一个“智力四水平理论”的框架,该理论把智力分为四个水平的操作成分,即:综合任务、单一任务、信息加工成分和信息加工元成分经过大量的

奈瑟( 1979) 指出智力也有可能来自原型的组合, 即那些定义不明确而聪明人具有的特异特征的组合。 1980年-

詹森 (Jensen) 进一步阐述了反应时与信息加工过程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一个 “树形结构模型威斯 (Weiss) 总结了詹森的研究成果, 提出了第一个完善的信息加工理论模型 。

塞西(Ceci Stephen J)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智力发展的生物生态理论(the bio-ecological theory),该理论认为,智力是天生潜力、环境(背景)、内部动机相互作用的函数。

I·J·戴瑞(Deary)的研究则发现觉察时与图型测验(Rave。,5Progreersi丫eMatriees)的相关达一0.72,与言语测验的相关达一0.69。同时,其它有关的研究也在不同程度上证实了觉察时与IQ之间的相关。鉴于反应时与觉察时这两种量度的客观性,把它们作为智力水平的可能的尺度,已引起智力研究学者们的关注。 1980年

林传鼎教授发表了《努力开展心理测验研究工作》一文,文中对多年来“智力测验往往被资产阶级学者所利用,为种族歧视、阶级隔阂提供心理学根据”的谬误进行了批驳。 1982年

吉尔福特(Guilford,1982)提出:假设有思考、记忆、发散生产、聚合推理和评价这五种基本的操作。 1983年

Gardner提出智力的多样性理论,认为有七种智力:语言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省智力和人际智力。后来又提出还有精神智力、关于存在的智力和自然智力。 1984年

Dasen( 1984) 发现马来西亚学生理解智力概念时更加注意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 1985年

Sternberg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包括三个亚理论:智力成分亚理论(Componential Subtheory),智力经验亚理论(Experiential Subtheory),智力情境亚理论(Contextual Subtheory) 1986年

《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再次召开专家研讨会,主题依然围绕着智力的概念与本质。 1987年

美国的盐湖城召开了主题为“提高儿童创造潜力的认识”的第七届天才儿童大会。 思尼曼和罗斯曼提出智力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处理抽象能力、解决问题-处理新情景能力、学习能力。

加登纳以语言能力、音乐能力、空间能力、身体运动能力、人际关系的能力和体内的内部能力等7种相互独立的人类能力来表达通常表达的智力。 1988年

J. R.克尔比和J. P.戴斯提出了PASS理论,他们把信息加工理论和认知研究新方法与因素分析法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智力活动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并提出了人类智能活动的三级认知功能系统,即注意—唤醒系统;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

法国教授比尔诺德(Burnod)出版专著——《大脑皮层的适应性神经网络》,他将当代神经生理学、神经形态学、神经生物学、神经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许多新科学事实集中起来,说明智能活动的脑机制。 1990年- 20世纪90年代以后,智力研究领域还出现了一股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整合的潮流。比如,梅耶尔(Mayer)、戈尔曼(Goleman)等人倡导的情感智力,将情感因素与智力联系起来;斯腾伯格将创造力首先纳入智力范畴 1990年

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是由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尔(Mayer JD)等人提出来的。1995年戈尔曼(Goleman JD)的《情绪智力》一书的出版,对这个理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90年

J.P.Das等人更新了智力的PASS模型理论,他们主张“必须把智力视作认知过程来重构智力概念”。提出一种新的智力PASS模型,指“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这三级认知功能系统中所包含的四种认知过程。 1991年

认知神经科学作为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正式问世,它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神经科学的先进技术如脑事件相关电位方法(ERP)、脑的正电子发射层描技术(PE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NMR)、脑区域性血流分析技术(RCBF)等,以“智力和大脑的关系”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强调多科学、多层次、多水平的交叉。 1993年

Gardner为他的智力的多样性理论又添了一种智力:自然主义者智力(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 中国心理学会分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成立,使中国的心理测验,特别是智力测验工作走上了正规化的道路。

卡罗尔提出的认知能力层级模型。 认为智力由三个层级组成:最高的层级是一般智力因素,它影响着中间层级;中间层级包括七个因素,分别是流体智力、晶体智力、记忆容量、视知觉、听知觉、一般流畅性、一般加工速度。 而最低的层级是各种特殊因素。 1994年

Atkinson在谈到智力研究新进展的时候指出:对智力本质的研究,在20世纪,经历了三个取向(approach)变化: 60年代前是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 60年代出现了信息加工( information processing), 80年代后主张智力的层面说(stratum of intelligence)。

Das( 1994) 也研究了东方的智力观点, 他指出在佛教或印度教的哲学理论中智力不仅包括觉醒、注意、识别、理解, 而且包括决心、心理努力等, 除了更多的智力要素之外, 甚至还有 感觉和意见。

Herrnstein 和Murray( 1994) 合写的一书有较大的影响, 主要论点如下 : 常规的IQ 测验对智力的测量, 至少是接近智力的真实值的; IQ 是成功生活的重要预测因素; 假如预测是成功的, 那么测验能够并且应作为录用的依据: IQ 大部分可以遗传, 通过基因一代传给一代, IQ 的遗传力约在5 - 8 之间。心理学家绝大部分认同书中提出的社会政策, 即要求对那些IQ 低的人进行隔离和家长式管理。 1995年

戈尔曼(Goleman JD)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并提出了情商概念,情绪和智力在情绪智力理论中创造性地结合,丰富了传统智力概念内涵 真智力理论Perkins 提出,认为智力有三个基本方面:神经的、经验的和反省的。Perkins认为,神经智力是人们神经系统的功能,大部分是由遗传决定的,不可传授。 1996年

卡洛尔(Carroll J B)提出了智力的三层级理论(the three-stratum theory of intelligence)。

丹梅特里奥和瓦拉耐兹(DemetriouA&ValanidesN, 1996)提出智力发展的三水平系统,根据该理论,智力被设想为一个垂直的大厦,它包括三个主要的水平:一个环境指向的水平,另一个是自我指向或超认知的水平,再一个是与信息加工有关的过程水平。

珀金斯(1996)提出“真智力”(true intelligence)的概念,在核查了大量关于智商测验和促进智商的研究后提出智商包括三种主要的成分或者维度:1)神经智力(neural intelligence.)2)经验智力(experiential intelligenc)3)反省智力(reflective intelligence)

Sternberg 提出成功智力,即适应环境选择和塑造环境来达到个人的、社会的和文化的目标的能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

Ceci提出智力的生物生态学模型,认为多种认知潜能、背景和知识是个体表现差异的最基本原因。每种认知潜能使个体在一个给定的领域内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监控思维和获得相关的知识。 1997年

斯登伯格等人( 1997) 研究了当代我国台湾的智力概念, 发现有关 智力理论的五个基础因素: ( a) 一般认知因素, 与西方传统智 力测验中的一般因素极其相似; ( b) 人与人之间的智力; ( c) 个人内心的智力; ( d) 智力的自我主张; ( e) 智力的自我退避。

DN认知评价系统在1997年正式出版。

Mayer&Salovey,将情绪智力其定义为四个主要成分:⑴准确和适当的知觉、评价和表达感情的能力;⑵运用感情、促进思考的能力;⑶理解和分析感、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⑷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1998年

Gardner为他的智力的多样性理论又添了一种智力:存在主义智力(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第三篇:汉语方言研究历史简述

论变形记的主题

姓名:陈明江

班级:汉语言文学(1)班

学号:201411582013 《变形记》是西方现代主义奠基者之一的卡夫卡享誉世界的寓言式的名著。他讲述了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最后在家人的厌恶和遗弃下,悲惨地离开人世的故事。

卡夫卡的寓言式作品却通过诡奇的想象,违反理性的思维,不可捉摸的象征,非逻辑的描述有了丰富的神秘的内涵,有了多义性和接受上的多样性甚至是歧义性。本文将就《变形记》的两个主题:人丧失自我的异化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进行一些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异化的表述是:“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因此可以理解为,人在某些外界条件(如金钱)的影响和力量的压迫下,自我的丧失。

格里高尔的职业是旅行推销员,工作繁重而劳累。他这样抱怨自己的工作;“我怎么单单挑上这么一个累人的差使呢!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个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饮食,而萍水相逢的人总是泛泛之交,不可能有深厚的交情,永远不会变成知己朋友。”老板总是盛气凌人,居高临下地坐在桌子上对职员发号施令。他想“跑到老板前,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那个家伙准会从写字桌后面直蹦起来。”但为了替父亲还钱老板的债务,他不得不像机器一样不停运转,像奴隶一样被人驱使。但勤恳用心和四处奔波,受尽的却是冷眼和欺压。不仅得不到到公司的信任,还被怀疑贪污现款。可悲的是,在变成大甲虫之后,仍然想着赶火车去上班,想着家人在他失去工作后生计将成问题。等秘书主任来到家里之后,为了不丢掉饭碗,甚至忘了自己已经是一只甲虫,还要艰难地下床,费力地拧动钥匙打开房门。然 后对受到惊吓的秘书主任进行安慰并向其求情,还要去追赶被吓跑的秘书主任。

格里高尔即使在家里,也有锁住所有门的习惯,这其实是其内心孤独的表现之一。变形之后的格里高尔,一听到动静、一见到人,就躲在沙发底下,可以解释为是他怕吓到家人,但又何尝不是其孤独感、恐惧感和自我封闭的延续?格里高尔讨厌自己的工作,但这份工作又是 ①②①

③④ 卡夫卡著,高中甫选编,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

卡夫卡《变形记〈译者叙〉》,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9页。 ③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88页。 ④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88页。 其家庭收入的唯一来源,更何况有父亲的债务。可以说赚钱是他生活下去的理由,这也是人们普遍的生存状况。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物质,甚至被物所役使,人与社会的关系变成了正如马克思所言的“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格里高尔也许有着自己的理想,想拥有一份甜蜜的爱情。他曾经想起过一个乡村客栈里的侍女,一个爱过的女帽店里的出纳。为了不丢掉工作,为了还债养家,其内心受到了极度的压抑,已经毫无个性,毫无自主性,自由和爱情更是奢望。变性只不过是人异化的象征性表达。格里高尔的异化,也是现代人为物驱使的反映。

卡夫卡在写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之后,着重写了其遭遇并展示了他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变形初始还有语言能力,虽然声音发生了很大变化,还可以用语言表达,但后来完全丧失了语言能力,然而依旧保持了人类的心灵。变成甲虫,便属于异类,意味着与人的世界的隔绝。秘书主任看到格里高尔的样子,吓得大叫,慢慢后退,而后仓皇逃走。外人的反应尚可理解,那家人对格里高尔的无情,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

母亲见到格里高尔吓得昏倒于地,是本能反应。后来格里高尔的生命受到父亲的威胁时,将父亲抱住,救了格里高尔一命。但是最后妹妹提出要抛弃格里高尔时,也并未反对。父亲由于破产而债台高筑,自己无力偿还,只依靠儿子劳碌赚来的钱来还债,但在家里却是最有权力的。他初次见到格里高尔的“虫相”时,“紧握拳头,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仿佛要把格里高尔打回到房间里去。”格里高尔追秘书主任时,他拿着拐杖随时准备一击。当格里高尔要返回房间,身子被门夹住时,使劲推了一把。到得后来,更是怒不可遏的把苹果砸进了格里高尔的背,造成了致命的伤害。妹妹是卡夫卡着墨最多的。妹妹对哥哥开始还是有感情的,承担着照顾哥哥的任务,包括送食物、打扫房间。看到送来的食物并没有吃掉,又为哥哥换了食物。但其内心还是多少隐藏着不安,“她一进房间就冲到窗前„„用手匆匆推开窗子,甚至在严寒中也要党风站着做深呼吸。”以后妹妹也厌恶和冷落了和自己关系最好的哥哥。妹妹喜欢音乐,喜欢拉小提琴。一天晚上她在拉着小提琴。而房客们却在窃窃私语,不耐烦地听着,不断从嘴里和鼻子里冒着烟。格里高尔被亲生吸引,觉得只有自己能欣赏妹妹的琴声,便不由自主地爬出了房间,不过是想亲近妹妹。妹妹看到了他,却把琴往母亲怀里一塞,冲进了房客的房间。因为她觉得格里高尔的出现影响了他的心情。直至最后说出把怪物弄走的话,并且还进一步劝告父母说:“你们一定要抛开这个念头,认为这就是格里高尔。我们好久以来都这样相信,这就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如果这就是格里高尔,他就会自动地走开。”相比之下,被家人认为是“异类”的格里高尔,内心依然充满人类美好的感情。为父母的身体担心,为家里的生活担心,还一直想着供妹妹上音乐学院的事。为了维持家庭的 ⑤⑥

⑥⑦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98页。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09页。 ⑦ 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27页。 生活,长年累月的奔波付出,受尽辛酸和欺压,灾难来临时换来的却是厌恶和抛弃。格里高尔离开了人世,其家人无动于衷,感到的只不过是如释重负。

于此可见当时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之冷漠。卡夫卡曾经说过:“人际关系是祈祷关系,与自己的关系是进去关系;从祈祷中汲取进去的力量。”当格里高尔不能够从朋友那里获得进去的力量、生存的勇气时,死也就成为必然的终结。格里高尔在变形之前,其家庭不乏温馨和谐,但伴随着他的变形,温情的面纱便被无情地揭下。格里高尔是家庭的支柱,是他辛苦挣钱维持着家庭的局面,挣钱靠的是工作能力。变成了大甲虫,便意味着工作能力的丧失,也就没有了维持家庭局面的钱。当家人对格里高尔恢复成人的希望一天天落空,他也就越来越成为家庭的负担和累赘,将之抛弃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对卡夫卡的生平、家庭环境、生活时代等有一定的认识,将有助于对其所表现主题的了解。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父亲是犹太商人。1901年卡夫卡入布拉格大学学习德语文学,后在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1908年起任职于一家半官方的工伤保险公司;1917年患肺病,1924年病逝。卡夫卡主要的生活和创作时代在一战前后。此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仍处于发展的上升阶段,生产力发展,科技进步,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但人们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在生存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面临严重的精神和信仰危机。特别是在工伤保险公司任职期间,卡夫卡接触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工人,认识到他们只是富人驱使和压榨的对象,下层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一时期奥匈帝国也即将崩溃,政治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而卡夫卡的身份又复杂:他是用德语写作的犹太人;作为资产者的儿子,却不属于资产阶级,但又不是劳动者;作为捷克人,又是奥匈帝国的臣民。在家庭方面,卡夫卡的父亲专制而粗暴。“他脾气暴躁、专横。具有一切暴君所具有的那种神秘莫测的特性。他坐在他的暴君椅里主宰着世界:妻子、儿子、女儿、商号和商号里的职工(他称自己是职工们‘付薪的敌人’)。”卡夫卡感到压抑却没有勇气反抗。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他目睹了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认识到下层人民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加之其自身性格、身份、家庭等方面的原因,感到的只是绝望、孤独、恐惧。《变形记》等作品正是卡夫卡这些情感的流露和宣泄,也是他对社会现实的别具一格的揭露。

《变形记》是荒诞的,荒诞的背后是悲凉,使人感到压抑的悲凉;更是真实,使人感到震撼的真实。无论是异化或人际关系之冷漠,都不是一种社会或某个特定时期存在的,而是人类之普遍存在,尤其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正如美国作家奥斯等所言:“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正是现代人的困境” ⑧⑧ 阎嘉《反抗人格——卡夫卡》,长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

第四篇:高中历史研究性课题学习:研究报告

《中国百年社会风俗变迁》研究性学习课题

研究者:太原五十九中 范慧卿 郝莉蓉 师敏 王雅琪 王宏 刘苗苗

摘要:风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衣食住行、生产交通、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那一项也离不开民众的思想和生活需求,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和经济基础。风俗的变化可以说是全方位的,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

一 研究目的

社会风俗的变迁既是一百年来政治变迁,经济转型,外来影响等作用下的产物。又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变革的表现。社会风俗不是细枝末节的小事,而是关系的社会发展的大事,很值得我们下一番功夫来研究它。

二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中国近百年来社会风俗变迁

2.研究内容:

(1)社会风俗和生活变化的原因、特征。

(2)中国社会变动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

3.研究方法:

通过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探究其原因。这是历史比较的研究方法。

三 研究结果及分析

1.服饰风俗的的变迁

(1) 进入近现代以后,服饰变化的趋向:

开始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 服饰变化的原因:

①A 在古代,服饰和阶级、身份紧密相联,有着繁复的制度和规定。

B 随着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随之产

生变动,西方文化、生活方式推动着个性的解放,首先体现在穿着上摆脱旧的规定的束缚。

②内因:西方文化的传入。

外因: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引起物质生活的社会习俗的变迁。

(3)服饰变化的具体表现:

男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①A 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20世纪上半叶仍然流行。

B 西装的传入在鸦片战争以后,民国成立以后流行开来,成为男子礼服之一。对中国服饰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揭开了“断发易服”的序幕。

C 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形成。中山装以特有的政治含义很快被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接受并迅速推广开来。此后几十年,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D 在新中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列宁装、干部装流行。

E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服饰由单调走向五彩缤纷、款式多样。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② 女子服饰变化的情况:

A 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

B 触西式服装后,旗袍出现并不断革新。

C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连衣裙流行。

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逐渐与国际接轨。

2. 饮食风俗的变迁

(1)近代中国菜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淮等各种菜系。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2)西餐的传入以及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①西餐传入的时间、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来中国的洋人与日俱增,从而把西餐烹饪技术带入中国。

②对中国传统饮食的影响:

西餐中常用原料进入餐桌,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店出现。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尚。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③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了过去几千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党和政府非常关注人民生活质量。1987年又发动了“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粗粮和绿色食品受到欢迎,人们改善了自己的膳食结构,注重讲究营养。在节假日人们更多地走出了厨房,去餐馆搞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

四 研究结论

世纪之交,百年话题成了热点和亮点。许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以不同的方式回顾一个世纪来中国社会的变化。社会是文化的载体,俗话说“俗随时变”,历来风俗的变迁总是和社会的变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作为民众生活组成部分的风俗文化,适应社会的变迁,变得越来越五彩缤纷,目不暇接。

民众创造风俗文化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供人们欣赏和享受。创造和享受是一种美学的追求。愚昧与科学,传统与现代化,在美的法则面前,会自然追求和淘汰,21世纪的中国风俗文化,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姿,更加富有中国传统特色。

五 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从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中国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这一百多年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就在人们身边,并不断被我们祖辈,父辈和我们感受着。感受着伟大的祖国从衰弱逐渐走向富强,人们由饥饿贫困走向安居乐业,富足小康。感受着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1、新时期的创业精神

2、台湾问题的由来

3、比较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4、上海历史文化古迹、古代建筑文化

5、关于洪承畴的评价问题

6、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7、上海的历史人物

8、现代国际关系演变中的几个问题

9、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由来与表现

10、先秦思想概述

11、如何正确评价郑成功

浅析中国近代化曲折的进程

金字塔密室之迷

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不会爆发——再论二战爆发的原因建筑艺术浅谈

二战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对比研究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

浅谈闭关锁国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新中国对美关系研究

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比研究

义和团失败原因研究——浅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分析

中国在近代史上长败的原因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分析 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再认识

凡——华体系对世界的积极作用研究

30年代中共出现左倾冒险主义的原因分析

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分析

如何正确评价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分析

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形成

共和国辉煌五十年的经济建设

历史不应忘记 —— 南京大屠杀

论新文化运动

辜鸿铭——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人

明治维新中的高杉晋作

十九世纪中后期中日政治文化差异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及其历史背景

文化大革命对人们思想的冲击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如何看待五四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

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特点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世界近代史上著名科学家的传略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探究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我国古代史上著名政治家的评价

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

上一篇: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下一篇:历史课标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