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2022-05-10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人才培养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很多高校不断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个性化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探索。

第一篇:人才培养论文范文

从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摘 要:21世纪,经济和科技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突出的矛盾就是“高科技与低素质”的矛盾,不解决这一问题,高等教育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客观需要,难以充分发挥其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的出现,而我国人才如何接受国际竞争环境的挑战,已经成为高等院校一项重要的任务。加上当今社会新技术、新工种、新行业不断涌现,岗位职业越来越不稳定,学科相互交叉与渗透,不断向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因此,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合时宜,社会迫切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学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内部质量特征作为评价依据,即评价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整体上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相符。因此,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是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这其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其培养模式的改革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一、复合型人才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复合”二字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不同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合成。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一是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以及多种专业的复合;二是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复合。正如专家指出的,由通才转向专才,再由专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回归,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又一次质的飞跃,具有更广泛、更丰富的内涵。所以复合型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复合型人才的知识特征:1.基础宽厚,知识面广。复合型人才要基本通晓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宽厚的基础,从而为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提供了条件,也为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学科、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有所创造。学科知识能否融合并综合地发挥作用,是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标志。

复合型人才的能力特征:1.能力的综合性。深厚的基础和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但又不是各学科能力的简单相加,而是彼此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并在多种能力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能力,在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2.能力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不同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即能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来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人的创造力的迸发,是人的智能的飞跃。 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形式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通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在学生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上,给予必要的专业知识,但其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关系比较松散,主要着重于基本素质的培养,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高校基本上采用这种模式。2.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这是指给予学生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为了其专业需要而设置,基本能力也主要是为专业服务,其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与专业知识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苏联和我国改革开放前都是很典型的专才教育模式,德国、法国也倾向于这种模式。3.宽基础、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指本科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科学和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必要的人文、管理、艺术和社会科学知识,牢固地打下学科性广博知识的基础,同时学习二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方向。我国普通高校(特别是在1998年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后)大都采取这种模式。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既不同于通才教育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专才教育培养模式,它是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而出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修读第二学历(学位)或辅修跨学科的其他专业等途径,使本科生获得本专业以外第二(甚至第三,但极少)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能适应跨专业、跨学科工作和研究的复合型人才。其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1.双学(历)位制。即在本科学习期间(或适当延长)完成两个跨学科专业的学习,获得两个专业的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

2.第二学位制。

3.联通培养制。一是专、本联通。即本科在校生在修完三年本专业课程后,进入另一学科专业学习1-2年,毕业后获原专业专科文凭和后专业本科文凭和学位。

4.主辅修制。即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本、专科)的同时,辅修另一学科专业,修满规定学分,获辅修证书。这是一种可以普遍实施的培养模式,在目前来说也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途径。

5.选修课制。通过跨学院选修课和全校性选修课,建立学科或专业选课模块,让学生自由选读。学生修满某一模块的规定学分,给予类似辅修证书的学习证明,否则作选修课学分记载。模块式选课有利于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某一学科或专业的知识,加深对该学科或专业的了解和认识,成为复合型人才。选修课制是一种最灵活、最广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有较强的普及性。 

三、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分为三个层次的改革

第一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总体主动适应社会的表现。在国家的经济体制、科学技术体制进行重大变革或者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体制进行重大变革的时候,高等学校为了适应这种重大的变革,进行全校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它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首先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并对每一个专业,包括增设的专业、合并后的专业,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规格、制订其培养方案、选择其培养途径。

第二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专业整体适应社会的表现。当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的质量,包括类型与规格,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反馈给社会,社会认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太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时候,学校应当以社会对本专业人才的类型、规格要求为参照基准,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进行调整,进而根据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第三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的改革,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局部适应社会的表现。当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结果用原先定位的培养目标予以评价时,学校认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内部质量特征)不能很好地符合学校的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应当以学校的定位和确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对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进行调整,使之更好地符合学校定位与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要求,即更好地与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相协调。

上述三个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还需要根据新的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的变革和优化。因为社会在发展,社会对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要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的质量观也在不断地变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群体也许与原有的培养目标有很好地符合程度,但不一定就符合已经变革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比如,按照现今注重素质的教育思想观念去评价以往按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育思想观念所确立的培养目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这种人才不能适应21世纪的社会需要,因而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对人才培养规格重新设计。又如,按照现今在满足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充分提高主体价值的教育思想观念去评价以往片面强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思想观念所构建的单一化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利于个性的发展,因而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外国教育管理史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2]王凤秋.教育管理通论.黑龙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李晓燕.教育法规地位初探.北京:知识出版社,1998.

作者:朱 砚

第二篇: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对创新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很多高校不断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个性化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有效的探索。现在的关键问题是要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同时,进一步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并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推进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等途径,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要。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影响着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因此,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科技进步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一、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1)因材施教,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没有一成不变的最优化模式,因为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改革措施,都不可能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高校必须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特色平台。清华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从1998年开始,学校就先后成立了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化学生物学基础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等。学校不制定统一的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学科门类之间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采取多样化的措施和选择。清华学生已经是同龄人中的尖子,为什么还要实施这样的特殊培养计划呢?这是因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整体上是非常优秀,但是每个学生的个性不一样、特长不一样,对于有志于学术发展的学生还需加强引导。为了引导和激励有志于攀登科学高峰的优秀学生充分发展,使其成长为相关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也提出“要为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优质土壤”。他们大学践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培养理念,开创各种创新实验班,这种教学有利于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个性特长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这一举措突破了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着力发掘优秀生的潜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交叉复合,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化模式。这一模式能适应新时期知识复合、学科交叉、技术集成的发展趋势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科的交叉融合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创新和创造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整合的过程。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不仅仅是发展新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专业课和通识课的结合会带给学生更广泛的看问题的视角。例如把经济学思考方法与数学工具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出同时具备坚实的经济学、数学理论功底和创新思维,能够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高级经济学人才。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古生物学等交叉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已经开始付诸实施。学科之间知识组合的模式是无限的,这就为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无限的舞台。人才独特的知识结构、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将有助于学生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华南理工大学每年从二年级理工科在读学生中选拔学生学习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两年工业工程专业的本科课程学习后进行细分:部分学生直接从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获得管理学学士学位,部分学生免试直接攻读工业工程专业的硕士学位,两年后获得管理学硕士学位。这种交叉复合培养模式,不同于普通的主辅修、双学位教育,而是在高质量专业教育基础上强化学生感兴趣、有能力接受的另一专业。通过整合各高校多学科的教学资源,突破原有的专业局限,注重各专业知识的强化延伸和综合运用,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创新实践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体系。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近年来,一些大学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完善管理、创新实践教学等途径,形成了包括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创新实践、教学实验等课内与课外结合的立体、网状的实践教学体系。清华大学开展实践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从实验教学、综合实践和创新实践等方面,实现校内校外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贯通、科研和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协调与全面发展。在华南理工大学,学校试行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他们组建产学研创新人才实验班,低年级学生在校接受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高年级学生进入各种创新实践基地,开展探究式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先后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广东省和盛律师事务所等共同培养创新人才。

(4)科学评价,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现有的学生评价制度、考试制度过分讲求整齐划一,评价内容不科学,评价方式单一、粗糙,压抑了创造性思维的成长,学生把通过考试作为唯一目的,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在实践过程中,天津大学建立了新的创新人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单纯按学习成绩评定优劣,向既注重学习成绩,又关注综合能力、整体素质和发展潜力上转变。在工科高层次班以及优异生、保研生选拔和奖学金评定中,引入综合测评环节,逐步完善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加强考试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根据课程性质适当增加大作业、小论文调研报告等考核环节,合理评价学习效果。清华大学近年来围绕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探索和完善多元化、综合性的人才选拔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招生模式,不拘一格吸纳选拔各类优秀学生。在培养环节,不断完善免试推荐研究生的选拔机制,更多地关注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发展潜质等方面的评价。复旦大学从内容、标准、方式上对现有考试模式有计划地进行改革,使之从主要反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转移到综合体现知识水平、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轨道上来。同时,还对选拔优秀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奖学金等制度进行改革,使之更加符合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5)开放办学,采取多种方式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现代大学已经置身于国际化的办学环境,经济全球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使人才参与全球竞争成为可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与国际交流能力就成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四川大学与多个国家的几十所大学先后开展了几十项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采取在国内、国外分阶段培养的模式。这些项目的开展,对于促进学校教育与国际接轨、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创新的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个性特质。创新能力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创新精神是一种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敏锐的创新意识、勇敢的开拓精神和坚定的科学态度等。创新方法是一种智力因素,主要包括逻辑方法和想象、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及各种创新技能飞从前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树立如下创新的教育思想:一是以创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为指导。一般而言,创新人才多具有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等品质,创新人才培养必须以创新教育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是要用创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建设。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方面都需要创新的教育理念指导,否则,即使外在的教学条件进行了改善,但教育者大脑中未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仍保留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这样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三是改革传统人才观,树立创新人才观。必须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保障机制,把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作为创新人才的基本要素,为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思想观念上的准备。

(2)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当前,各高校无论在认识上和实践上都已突破了前苏联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普遍注重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以及毕业后适应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培养。但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上,一些学校在实践中又陷入误区,对二者进行厚此薄彼或非此即彼的选择。实际上,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既需要通才又需要专才,培养创新人才关键问题是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并贯穿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不能因强调通识教育而弱化专业教育,也不能因强调专业教育而使通识教育流于形式。一方面要切实通过管理体制与组织结构创新,实现二者有效结合。另一方面,要切实改变专业课程教学模式,除专业知识传授外,还要让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接受探索和创新训练。所以,大学应不断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实施厚基础、宽口径专业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促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以高水平的科研带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水平科研对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高水平前瞻性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带动本科新专业的建立和建设,引领人才培养的方向。二是将高水平学术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丰富。三是以良好的科研学术环境为学生开展研究型、探索性学习提供平台。可见,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二者之间必须有效协同、资源共享,才能体现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优势。没有高水平的科研活动就不能带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教材建设,许多优秀科研成果也就无法转化为教学内容,无法提升课程质量和水平。所以,当务之急是通过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形成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科研设施、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在启发式讲授、批判性思维、思考式讨论和培养学生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以高质量的科研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通过教学改革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一是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变革“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综合采用启发式、发现式、学生参与式等教学方式。教师在讲授基本理论基础的同时,要重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要进行教材和课程设置改革。教材与课程设置作为知识传播的直接载体,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不断发展的同时,教材和课程结构也应该不断得到优化。在课程改革方面,应打造精品课程,强化学生基础知识体系,同时应当突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体现按层次分流培养的理念。三是推行跨学科教育和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跨学科教育和综合化课程教学改革能适应现代学科发展趋势,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越来越明显,因此,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要加强学科交叉,走多学科综合培养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柯文进.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研究,2007(z1).

[2]王义道.高等教育培养中的“博通”与“专通”[J].北京大学学报,2008(3).

[3]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作者:马廷奇 史加翠

第三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游泳专项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力量、场地设施等5个方面,对部分高校游泳专项学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培养目标执行不到位,教学实习要求不明确,师资出现现象断层,场地设施缺乏等。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落实场地基础,提升场馆利用率,建立科学监督和考评机制等,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面向社会需要培养专项学生,满足专项人才的需求,促进专项人才更好的就业。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高校;游泳专项;人才培养

1前言

随着近年来中国体育课程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进步,学校体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终身体育的思想,游泳作为集求生技能和运动技能一体的项目,受到越来越多家长和教师的支持,社会对于专业游泳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扩大应用型游泳专项人才的培养规模刻不容缓。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探讨高校游泳专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面向社会需要培养专项学生,满足专项人才的需求,促进专项人才更好的就业。

2高校游泳专项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2.1高校游泳专项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游泳课程作为游泳专项学生的核心技术课程,其课程目标主要是围绕游泳教学、游泳裁判、游泳场所管理以及相关的科研能力进行。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经过调查和分析发现,部分高校游泳专项人才培养目标执行贯彻不到位,学生竞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的掌握不够,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不能够适应当前大数据信息时代的要求。

2.1.1高校游泳专项人才培养课程分析

高校游泳专项课程主要包括专业核心课程、公共课程、实践课程3个方面。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游泳技术的教学与提升,游泳教学的学习以及游泳裁判方面的学习,对于游泳场所的管理运营涉及较少,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比较少。公共课程包括体育教育专业的各个基础课程:体育教学理论、运动训练、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英语、政治等课程,各种公共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了解,为成为体育教师奠定基础。实践类课程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专业见习和实习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实践的同时,增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进行查漏补缺。毕业论文的写作也是培养学生的科研与理论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省内部分高校对教学实习要求较低,任由学生自己实习,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1.2高校游泳教学场地分析

通过进入学校官网查询以及走访调查显示,游泳教学场地是影响游泳专项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许多学校并不具备专业的教学场地,受气候影响,很多室外场地冬天教学较困难,影响学生专项技术的教学与提升。室内场地虽满足冬天教学,但也存在学生较多,场地协调不开的情况,除了上课,课余少有场地能进练习。

2.1.3高校游泳教学师资情况分析

师资情况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教师,必须拥有扎实的知识和专业的技术。经调查研究在高校中开设游泳专项的学校较少,大多学校都只开设普修课程,专业体育院校的专项课程学习时间较短,大多在1到2年,游泳专项毕业学生人数较少,青年教师断层严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现有师资结构出现断层情况,年龄较大的老师总体比重较大,而且出现青年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不合理的师资结构严重游泳专项人才水平的提升。

2.1.4高校游泳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问卷与走访调查,高校游泳专项教学内容较为齐全,包括蝶、仰、蛙、自、出发、转身等游泳基本技术的教学,游泳竞赛裁判的教学等,并组织国家教练员和救生员以及裁判员证书的考核,是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有力保障,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经途径,面向社会需求发展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并认证考核。

3高校游泳专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3.1落实场地基礎,提升场馆利用率

游泳教学,首先面临的是场地问题,场地的建设需要多方面协调配合工作以及较大的资金投入。在政府的牵头主导下,与社会组织企业合作,共同修建学校游泳馆,由政府,学校,社会组织三方合作修建,学校主导平时的教学工作,促进学生游泳技术水平的提高。政府也可将此作为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基地,为实现体育强国目标奠定。其次企业也可以从事场馆运营,寒暑假对外开放教学等促进资金回笼,提高场馆利用率。

3.2合理解决师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首先可以与竞体有关部门合作,引进退役运动员进入学校,退役运动员多年的专业训练,既保证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解决国家对退役运动员的安置处理,另外有关部门可以与高校合作,通过直招,定向培养等方式加强对游泳教师的专业性培养,补充后备教师数量。其次,加强体育教师管理体系,通过政策扶持等方式减少优质游泳教师的流动缺失。最后定期开展游泳教师培训交流工作,分析教学过程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3.3合理安排教学,改进教学方式和内容

应用型人才主要是面向社会需求进行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生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查漏补缺,提升自我。在课时的安排中,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公共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比重,通过增加课时的形式促进教学内容的丰富化和多元化,积极加强与不同学科的联系,更好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既要保障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在实践中提升学生水平。在教学方式和内容安排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接受程度等,实现教,练,赛一体化,形成专业的教学训练体系。

3.4建立科学监督和考评机制

在高校游泳专项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注意科学监督与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包括教师教学的考评和监督。通过考核的形式,对培养过程进行积极反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课程的调节,更好的了解目前的教学现状,从而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教学过程中的监督,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授课情况,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更好的了解游泳专项人才的实际需求,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李万虎.体育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51-53.

[2]吕吉勇,王丹丹,蒋湘之,陈伟光,姜昂.G-S理念下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北方高校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0,40(05):101-105.

[3]陈涛,蒋青青.“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导师的期冀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4(06):92-96.

[4]李舒雅,邱招义,米靖.中国花样滑冰后备人才培养市场化研究——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分析[J].体育与科学,2020,41(06):106-110.

[5]贾秦,王兴玉,李勇彬.高校体育课堂思政教育与体育人才培养的探索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52):51-52.

作者:陈燕

上一篇:教书育人论文范文下一篇:投资决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