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2022-05-1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创新人才培养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传统的教育观念,严重束缚了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适应时代对于当前高等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一篇:创新人才培养论文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德育创新契合研究

摘 要:准确把握创新人才的内涵,需要明确其素质特征和道德特征。从德育创新视角培养创新人才需要遵循个性化原则、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因材施教和创新环境的培育与营造。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德育创新

20世纪后半叶以来,由于科学哲学、认知科学、知识论、科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新发展,学界对创新型知识的生成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将在此基础上讨论科学创新精神对传统德育的提出的新课题,同时讨论创新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对高校德育提出的新要求。

一、准确把握创新人才的内涵

创新,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也指创造性。具体来看创新就是能够为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出有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产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行为活动。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可以运用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中,比如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等。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1. 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

所谓创新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创新人格,能够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取得创新成果,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某一工作上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创新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能力以及创新人格,这些特征即为判断是否创新型人才的衡量标准。创新意识主要是创新动力系统方面的内容,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创新思维就是指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另外还包含合理的知识结构,它是个体的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想象、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创新人格则是指个体非智力因素方面应该具备的素质,比如责任感、自信心、意志力等方面,也就是个体创新个性特征的综合,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的人格特质如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态度等。例如像上海财经大学作为财经类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应包括以下特点:第一,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专业技能;第二,国际化视野、宽广的胸怀、战略思维和多元文化背景;第三,对经济现实敏感,有创意,有洞察力,善于寻找商业机会;第四,能创造性地解读、回答经济理论与实践问题;第五,具有很强领导力、团队精神、相融性、合作能力和社会竞争力;第六,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2. 创新型人才的道德特质

美国学者布兰察德曾经把革命者作为一个群体对象,认为这个群体的行为中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具有特定的道德气质。显然,科学上的创新者与政治社会领域的革命者是有一定相似性的,我们可以合理推论,创新型人才作为一个群体,也具备一定的道德特质。

首先,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素质构成来讲,创新人才要具备强烈的创新欲望、坚韧的创新意志、合作和团队意识等创新型的道德品质,需要实事求是,反对学术上的浮躁浮夸作风、学霸作风,能正确对待他人的研究成果,处理好创新与传承的关系。

其次,对创新人才的道德要求不仅是上述道德论层面,还有知识论层面。原先在实证主义知识论的视角下,通常认为科学是道德中立的(即科学家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科学发现过程要排除道德伦理和一切价值的干扰)。实证主义强调科学的超然品格,标举科学的非个体特征。学术研究中的个人因素,都被当作无益的东西,纵使不能弃绝,也该尽量克服,越少越好。但近几十年来波兰尼等学者的研究表明,科学的基础里藏着道德的因素,科学创新需要所谓的科学良心。科学知识是一种“个人知识”,科学发现中有个人的品德气质因素在发挥作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科学发现包含了明确规则所不能穷尽的成分,这些成分往往与科学家的个体有关,包括个体的信念、良知、承诺等等。一方面,科学系于科学家个体的直觉性思考和创造性冲动;另一方面,科学家又需要对这种冲动直觉进行审查、批判。原创性必定是充满激情的,但是这是“理智的激情”,这包含了科学共同体的公断体系的因素,内化到每个科学家心中,沉积为“科学良心”。波兰尼这些观点,启发我们科学家广义的道德气质,是切入科学创新过程的,这个环节上,德育可以有所作为。

二、从德育创新视角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路与举措

实施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目标上包含三个层次:首先是探索精神培养。教学中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获取结果,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努力探索的结晶,以此弘扬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其次是综合能力培养。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能力是将现有知识组合成新知识的能力,它要求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或者自学,融会贯通运用这些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再次,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真正有效的创新教育,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和创新型知识生成规律,按照个性化原则,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与举措:

1. 遵循个性化原则,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充分保证学生的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学习自由和思考自由。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旨在激发个体的自尊与首创精神,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学习与发展空间。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知识论的新发展表明,原来我们追求完全的、清晰的、精确的、普遍的知识,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也不必要的空想。知识特别是创新型知识具有批判性、默会性、境域性、发散性、个体性等特点,如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就认为:任何知识都是个人知识(这么说当然不是否认科学的公共性)。科学发现包含的成分往往与科学家的个体有关,例如个体的判断力、想象力、直觉、理智的激情、信念、良知、承诺等等。波兰尼声明:“原创性必定是充满激情的。”这一理论运用到我们教育中,就是要允许学生在学科上、课程上有选择的自由,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兴趣。根据不同专业特点,成立大量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型兴趣小组,要把兴趣与专业发展相结合,充分发展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创造力的人。

2. 转变教育观念,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我们对教师的考核也应改变单纯以论文发表数量为主导的片面方法,真正形成合理评价和筛选机制。应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育人意识,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科研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质量提高,促进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行个性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兴趣,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努力为学生提供扎实宽厚的基础科学知识和学科前沿理论和思想。要建设一支具有先进理念、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创新思维、敬业精神、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 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改革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有必要在尊重知识的个体性基础上改革学生的考核机制,培养学生的怀疑、批判、探究意识,把个性培养列为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才能,必须给每位学生以创造的机会,激发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使每位同学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能有自我探索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当前以闭卷考试为基础的考核制度,考查标准是“明确知识”的对与错。这样考试的知识论基础是一种朴素实证主义的知识观:知识可以简明地表达出来,如果你不能表达,就是你没有懂;是对是错比创新重要,证实比批判重要;知识排除个体性的体验,而考查学生的标准化、一般化的知识把握。在这一准则下,应试者的考虑重点不是创新,而是不犯错误。然而这种知识观念没有辩证地看到知识创新的另一方面。科学哲学家波普尔与库恩都揭示,科学发展不是“正确”理论与“错误”理论的路线斗争。波普尔认为:“我们能够从我们的错误中学习”,他甚至在《猜想与反驳》的扉页上引了一句:“我们所要做的一切就是尽可能快地犯错误”;波兰尼也论证知识有默会的一面,所以知识——即使是仿佛追求客观和普遍的自然科学知识——都是个人知识。因此要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用批判的头脑去审视现存的定论和成见。改革考试制度,推广口试、课程论文、设计与操作、社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对有特长、有创新潜能的学生,采取特殊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与考核评价制度。

4. 注重导师育人,因材施教,发挥个性化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科学知识的传承有其自身的规律。中国古代的俗语讲“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波兰尼认为,部分知识有默会的特点,那是“一种难以说出其细节的技艺……它只能通过实例由师傅传递给徒弟,这就使其传播局限在个体接触的范围之内”,科学传统中确实存在这么一部分难以编码化、难以明确言说的内容,因其属于默会知识领域,所以其传承主要需要依靠师徒之间的个体性接触。传统手工业时代的“学徒制”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现代大学教育的体制下仍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通过导师与学生一对一的长期交流,学生朝夕相处,科研新手才能不知不觉地掌握科研技巧。只向学生传递已有的和显性的知识成果和方法是不够的,还必须使他们掌握大量默会的认识信念、概念、框架、方法与技巧等等。所有这些,都将是促使学生迸发创造性思维的“支援意识”。

5. 注重创新环境的培育与营造

丰厚校园的人文氛围是创新的丰厚土壤。要更加崇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敢为天下先的校园氛围,才能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校园文化。要使得创新氛围本身成为传统,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对学生新奇的念头、别出心裁和想象力给予鼓励;鼓励学生提问,创新开始于问题;鼓励学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敢于认知从而敢于探险;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处理问题;放弃权威态度,避免在学生评价中迷信权威的做法。

总之,在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新目标下,需要进行德育的理念、内容、目标、模式、实践的创新。创新精神培养需要德育工作为其提供价值观、动力等支持,学校道德教育要完成这一使命,需要依据创新及创新精神给社会发展和个人生存带来的革新,改革自身,注入产生创新、发展的能动因素,如理性、进取、个性、积极、怀疑等,并与信仰、公正、良心等价值观结合。明确“创新人才培养与德育创新发展”的关系,既是为了培养创新精神这一使命,也是学校德育自身转型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布兰察德.革命道德:关于革命者的精神分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郁振华.默会知识论视野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之争[J].复旦大学学报,2002(04).

[5]波兰尼.社会、经济和哲学——波兰尼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波兰尼.个人知识[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7]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8]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03).

[9]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冯润民

第二篇:创新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摘要: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传统的教育观念,严重束缚了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适应时代对于当前高等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素质教育的新观念,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创新教育 创新型人才 培养

一 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针对传统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的,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为主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并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培养具备全面创新的创新型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成为振兴国家的栋梁。

创新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它是运用创新理论,遵循创新活动规律和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规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教育,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以及创新人格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丰富和完善。创新教育的内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以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2 创新思维的培养。3 创新技能的培养,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工作加工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4 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创新激情等因素。

创新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具体表现在:1 传统教育重在知识传授;创新教育重在智力开发、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2 传统教育强调学生储存、积累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创新教育强调学生提取、加工信息的能力。3 传统教育给学生以现成的、唯一的标准答案;创新教育提倡学生探索众多的设想方案,需要学生进行选择与决策。4 传统教育着重学生的集中思维的培养;创新教育着重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训练。5 传统教育注重在人类思维的结果,提供结论性的东西,是结论性教育;创新教育着重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和实践过程,是过程性教育。6 传统教育注意培养精确领域的问题的人才,即“知识生产者”;创新教育注意培养解决模糊领域的问题的人才,即“生产知识者”。7 传统教育是统一模式、全面推进;创新教育是因材施教、发展个性。8 传统教育讲究现存的传统规范;创新教育讲究未来的发展趋势。9 传统教育强调学生对当今社会的适应能力;创新教育则注重学生对未来社会的应变能力。10 传统教育强调模仿和继承;创新教育则强调变动和发展。

从以上这些对立中可以看出,传统教育和创新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然而,传统教育和创新教育又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我们应将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与充满活力的创新教育进行整合,在提倡创新教育的同时,也要肯定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对传统教育精华和创新教育的特征进行有机的综合是形成具有民族传统的创新教育的重要保障。

二 创新型人才及其特征

创新性思维是创新人才的本质特征。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是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高超的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具有较高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不断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求新、求异;具有创造性想象和积极的求异思维,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的束缚,善于提出新观点并运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问题,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善于综合、开拓新的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论,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取得新成果;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在挫折面前能很快调整自我心态,在任何不利条件下都不动摇对自我的信念,不因一时困难和挫折而放弃个人的想法和计划,有较强的独立性 。

三 高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受计划经济规律和模式的束缚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在教育教学观念上,重视“成才”教育,忽视“做人”教育;重视“一般能力”培养,忽视“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模式上,各校一般都采用统一的刚性教学计划,一个专业一个模式,几乎是全国统一,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所有的学生都按照统一的进度、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方法进行“批量生产”,以牺牲个性发展为代价的“划一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的内容上,专业课多,培养学生“科学与人文”综合素质的课程少,必修课多,选修课少,知识性课程多,实践课程少,课程设置整齐划一,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小,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个性化,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在教学方式上,一般都采用以教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唱“独角戏”,以课堂教学为主,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学生的创造才能受到压抑。在考试形式上,尤其是文科类的考题,一般多是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能力,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高分低能。

这种以“灌输”应试为主的教育模式是适应传统的应试教育的需要而产生和存在的,这种仅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所培养出的对象只能是一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教育管理模式和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以适应时代对于当前的高等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四 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

创新的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高等教育应从哪些方面着手培养创新型人才呢?

1.确立现代教育理念

过去传统的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就是“传导、授业、解惑”,也就是传授知识。实施创新教育,就要改变以往的这种教育理念,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变偏重知识传授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变单纯的专才教育为专才与通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变“过窄”的专业教育为“较宽”的专业教育,调整现行专业设置,加强对学生知识通融与迁移能力的培养,使高等学校的学生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

2.营造浓厚的创新教育氛围

创新型的学校环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基础。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有一个创新型的学术教育环境,一个创新的氛围。创新型的学校环境是指对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各种学校因素,包括学校管理、校园环境布置、教学评估体系及班级气氛等。

3.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首先要有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还是知识的创造者。学习和创造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因此学校应加大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力度,制定长期的教师队伍培养建设规划,组织教师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业务进修,培训和继续教育,提供他们的学历层次,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制定并采取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进修学习,以及参加科学研究实践,使他们不断地钻研新知识、新技术,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整体水平。

4.深化教育改革

高等学校为了适应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切实要改革旧的课程体系和进行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内的全面教学改革。(1)改革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文理学科要互相渗透,课程设置要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二是要搞好以加强基础课、突出重点课、优化专业课、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为主要内容的课程结构调整,努力培养基础扎实宽厚,具有知识融汇贯通和迁移能力的复合性人才。(2)改革教育内容。要改变教学内容老化、知识陈旧、严重落后于当代科学文化发展的状况,要注重将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方向,以及当代各种学派的观点介绍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学生掌握具有超越时代价值的创新知识。首先,要大规模地调整专业设置,减少专业种类,拓宽专业口径。其次,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双重的,既要降低重心,加强基础,又要提高起点,更新内容。根据科学的最新发展对各门课程特别是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补充、更新和重组,使其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该学科最新的进展和动态。再次,大力倡导学生跨系科选修,攻读双学位,主副修课等,增强学生统观知识和从多元的角度探讨问题的能力。(3)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要废弃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以学生为主的发现式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注重人才的个性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学生创造性个性的发展。同时,通过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各种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科研活动等)加深对理论的掌握和对实践对象的认识,磨炼意志,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4)改革考试制度。在考试内容上,要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考试方法上,采用口试、书面考试、科研论文、调查报告、产品设计等多形式相结合的方法,考试要有利于学生思考和发挥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必清.从创新教育的要求看大学教师角色的变化[J].江苏高教,2003,(2)99-100

[2] 赵媛.重塑教育理念,培养创新人才[J].江苏高教,2003,2

[3] 顾康静硕士毕业论文.高校创新型教师管理研究.2004□

作者:顾康静

第三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创新研究

[摘要]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从高等教育创新的内容谈起,分析阻碍当今高等教育创新的相关因素,提出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 创新

[作者简介]胡伟莉(1969- ),女,湖北麻城人,武汉理工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学籍管理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湖北武汉430070)陈(1979- ),女,湖北武汉人,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财务与人力资源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和高等教育管理。(湖北武汉430083)

2008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教育要让人民满意,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改革创新。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创新教育已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主旋律。《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分解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即要追求创新、推崇创新、乐于创新,它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第二层次包括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即具有广博而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将专业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创新实践的能力。第三层次是创新方法和创新计划,即应具有获得、处理信息与善于捕捉灵感的技能,以及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动手操作、与他人合作等能力。为了完成高等教育目标,培养创新人才,高等院校必须进行高等教育创新。

一、阻碍高等教育创新的因素

(一)传统观念和文化束缚了高等教育创新

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大学教育是精英教育,但从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至今,十年的壮大和发展,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高等教育已经迈入大众化阶段。大众化高等教育必然要求教育观念的转变,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人才的评价也由过去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转向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程度,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估。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的就业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教育观念的转变与传统观念产生强烈冲撞,给高校也带来极大冲击,很多高校未能完全接受,因此阻碍其创新发展。另外,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求稳、趋同的民族心理和大一统的教育方法的影响,高校学生养成了听话的习惯,在家听父母的,在校听老师的,在单位听领导的,这种思想让他们逃避创新、害怕创新。

(二)高等教育教学体制的缺陷束缚了高等教育创新

首先,专业设置缺乏时效性,不能按照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更新相关专业,很多专业划分过细,专业范围过窄,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其次,为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我国高校推行了学分制,它是一种以选课制为基础,以学生所修学分为衡量学业完成标准、学生享有较大学习自主权的教学管理制度,它给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教师、毕业年限等自由。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分制仍是学年制下的学分制,课程的学习大部分是必修的,学生学习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完成课程学习,这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创新的积极性。

(三)教学科研管理中的缺陷束缚高等教育创新

尽管各高校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但并没有量化的考核指标,也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在这样的管理制度下,教学行为被模式化、程序化,学生也只能按部就班地学习,学生的个性、创造性被抹杀。同时,科研是衡量高校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而部分高校非常重视教师的课堂讲授,鼓励教师将精力集中于课前准备,忽视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未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实践、研究和开发,使教学缺乏实践性和前瞻性。还有一些高校用制度化形式对教师提出科研要求,如要求每年完成多少科研工作量,完成不了直接影响经济收入,这种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积极性,但多数教师进行科研仅仅是为了经济收入和职称评定,要想让他们在科研中创新也就成为一种奢望。

二、促进高等教育创新的措施

(一)高等教育的主体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重视创新教育

高等教育的主体包括高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高校作为创新教育的原动力,应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并加强宣传,提高教师及行管人员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培育创新理念,并做好配套体制改革;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前线人员,他们更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大学生作为创新教育的对象,应改变传统观念,在学校和教师的支持下,不断突破自己的传统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二)优化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1.更新专业设置、调整培养计划、开设课程超市。高校专业设置应以专业岗位为导向,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创立社会需要、实用性强的岗位,使学生能清晰了解专业的适用性,自主选择专业,并谋求专业上的创新和突破。同时高校应进一步降低课内总学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学习时间,减少必修课的比重,适当增加选修课比重,并保证开设高质量和相当数量的选修课。在课程的选择上引入“课程超市”,在超市中开设任选课超市和公选课超市,给学生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培养他们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为创新奠定基础。

2.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完善学籍管理制度,进一步调动学生创新性。高校应进一步放宽转专业和转学的限制,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和学校,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并向学生实行双专业、双学位辅修制度,完善选课制度,改革排课方法,使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能真正实现比较自由的课程选择。同时实行弹性学制,只要学生完成既定的学分,在校的时间可缩短或延长。

3.实行学分绩点制,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学分制的核心是选课制,但选课制只能解决个人兴趣和特长的问题,却无法解决学生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在高校中引入学分绩点制,绩点制是以课程绩点来反映学生各门课的学习质量,在保证课程基本要求和基本专业技能达标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考核难度,使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考试,同时,从总体教学质量上来控制学生的学习质量,学生可以用自己感兴趣的学得好的课程绩点来弥补学得差的课程绩点,从而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的目的。

(三)推进高等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的创新,激发学生创造力

1.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创新。首先,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应由传统的授业解惑者转变为设疑导创者。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把更多学习自主权交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掌握知识、发现知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其次,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要求教师与学生的协作。高等教育创新要求师生关系由权威型向民主型转变,权威型关系要求学生学习以模仿、操练和背诵为主要特征,教师和书本是绝对权威。在民主互动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多创造分享和沟通的机会。同时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和学生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习惯。最后,针对教师的创新教学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高校可以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突破和创新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与他们的年终考核直接挂钩,同时提供更多深造晋升的机会。而对于那些十年用一本教案、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年终考核也应大打折扣。

2.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创新。首先,高校应给教师充分的时间投入科研,提高科研水平,并为他们从事教改、科研提供宽松的环境,不应过多限制、干涉或要求教师按某种模式行事。只有通过科研,教师才能掌握学科前沿最新成果及其动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其次,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科研活动。向教师介绍科研和教研信息,传播先进的教育理论,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和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定期或不定期地请专家做讲座和指导教师科研创办学术刊物等。

三、结语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高校单独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初级、中级教育的配合,才能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王辉.高等教育创新对高校教师新的要求[J].集团经济研究,2005(20).

[3]徐振龙.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创新教育机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4(3).

作者:胡伟莉 陈 璟

上一篇:项目资金管理论文下一篇:财务内部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