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论文范文

2022-05-10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教书育人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以育人为中心,直接关系能否培养坚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对国家和命运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一篇:教书育人论文范文

教书育人新视角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称老师夫人为“师母”,这些尊师重道的习惯表达方式都充分证明,在人们的心目中,自古以来教师既是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思想道德的启蒙者,是不是父母胜似父母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教书和育人从不分离,紧密结合。

教师从事的是教育人培养人的事业,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总是以自己一定的立场、观点、行为道德、形象气质和精神境界影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并不会因学生的毕业而终止,而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继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而在当今文化多元的时代,观念碰撞的年代,精神与物质的矛盾常常不可调和,教书育人也变得若即若离而难以统一,教书育人能否完美无缺,并卓有成效,这不仅与老师个人的社会环境、精神境界、意识形态、思想修养、价值观念、业务水平和敬业精神密切相关,也和对教书育人内涵的理解有关,更与文化知识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成效性有关。

一 教书育人的现状

1 认识误区

普遍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认真传授科学知识和注重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人们常常把教书育人机械地分解为知识传播与品德培养两个方面,不知不觉地把教书和育人的职能区分开来。把育人简单地理解为说服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忽略了老师传授知识本身也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忽视了专业课任教师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看做是老师课程教学的副产品,严重削弱了专业教师的育人功能,重创了非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老师的育人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书育人的本义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通过自身言语、行为、立场、观点、知识、业务水平、道德风范、处世态度等全方位影响和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人们习惯把育人狭义地理解为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教书育人也就很自然地被误解为:在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说服教育工作,说服教育成为育人的唯一形式。育人概念的片面性,忽视了课任教师个人魅力对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否认了学生在润物细无声、耳濡目染的环境中自觉效仿接受教育的客观存在。如果教师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社会的高贵品质去感染和带动学生,就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心、责任心、敬业精神和创造未来的能力,成为一个又红又专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决定人成败的要素不光是学识,而且还有学习能力、奋斗精神、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社会需要不怕苦、能做事、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当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书育人的重中之重。把教书单纯作为传授知识,把育人仅理解为在课堂教学中不传播社会阴暗面、不发老骚,一味地进行正面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对教书育人概念片面理解的结果,严重削弱了专业教师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一个教师如果以与教书和育人截然分开的观点和态度来对待教学,就势必放弃了自己的责任。

2 实施环节的片面性

教书育人工作是一项牵涉面广,参与人员众多,学科渗透性强的系统工程,正确解读教书育人的内涵,是高等教育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课题。各高校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不乏有许多成功经验,但是普遍做法是扩大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队伍,各级领导下课堂、讲时政,邀请德高望重的教授、学者为学生作辅导报告,增加学生受教育的时间和机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这无疑是正确和必要的。但恕我直言这样做不仅忽略了专业老师育人的主力军作用,而且削弱了专业老师对育人的责任意识,使教师认为自己的任务只是传授知识,至于育人,是学校领导、政治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这种片面性,加剧了教书与育人的进一步分离。

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其自身的优势。在教学工作中,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学生与教师的接触比较自然,对学生的了解也比较具体,交谈容易深入,交谈时思想顾虑比较少,能够自然坦率交心,有利于进行准确性的开导。学生对专业老师的崇拜与尊敬,降低了逆反心理,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帮助。教师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更易为学生所接受。广大教师的参与使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成为细水长流,必有成效的工作。

二 教书育人浅析

1 教书育人的目的

高等教育是为了让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促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智力、创新能力、身心修养、审美意识、精神境界、价值理念、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有个性地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审视、适应以及改造社会的能力,鼓励学生以积极状态出现在公共空间,增强学生在科技和社会发展领域以及公共空间中担负责任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个体在社会进步中的参与度和贡献份额。

2 育人的两大任务

一是思想品德的培育。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德放在用人之首位,道德品质成为高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重要任务。思想品德的培育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成熟的政治观、健全的个性心理、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宝贵的奉献精神。

二是独立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的培育。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是学生成才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在知识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是知识功底扎实,而且是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学会如何学习和思考,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一个不知道怎样学习和思考的人,又如何能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老师传授学习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提出“在电脑普及时代,以记忆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有没有存在的必要还要打一个很大的问号”。有些人掌握的知识灵活,有些人掌握的知识死板僵化。如果懂得一大堆知识,还算不得什么,关键是如何应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核心。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并不意味着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有时即使头脑中具备了解决某一问题的全部知识,也不能保证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解决。工作中有突破的人,一定是那些善于动脑,能举一反三的人。据说某单位同时派出两人到外地实习,回来后问他们怎样,一个回答挺不错,另一个主动交上实习报告,把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搭建互动平台的方法都写出来了,超越期待,这就是运用能力的体现。运用能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综合素质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洞察力、敏锐性、人文素养等的集合。

3 授业解惑的本质是育人

德和能相辅相成,一无所知的人何以谈德。人类有史以

来,一直在求知识、探学问,人们从社会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不断地探索、分析、研究、归纳,产生了各个不同范畴的理论知识,人类社会在知识的增长与社会的发展中建立了教育制度。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使人知道了许多事,使人更聪明,更丰富。能力的形成都是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和技能是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赋予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科研技能越多,学生理解得越深刻,掌握得越牢固,相应的技能越熟练,越有利于成为对社会进步起促进作用的高尚品德的人。如果离开知识去谈服务社会为人类作贡献,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是纸上谈兵。有了较丰富的知识,才可能称为高素质人才。换言之,教书的本质就是育人。

4 传道是师者的天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古以来,教师通过说服教育和自身品德感染学生,其职责就不曾局限于传授知识,而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和综合素质。青年学生世界观尚未成熟,效仿性和可塑性都很强,教师把渊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其思想、行为、作风和品德时刻都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效仿的榜样,德高望重的老师则是学生心中的偶像,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言论,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社会文化和价值的多元化,言论的开放和自由,经常有一些“看破红尘”的老师,为了取悦学生,在课堂上谈天说地,“一边吃肉一边骂娘”,使一些涉世不深的大学生夸大了社会的负面影响,滋长了玩世不恭的倾向。这样的老师有背于师者的道德和称呼。

5 教书和育人密不可分

教书是前提,育人是目的,教书和育人的完美结合才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大学生综合素质是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综合实力的体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知识储备是学生成才的基础,道德品质、创新精神、人文素养等是施展才华的重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基石。教师的知识水平、运用知识的能力、敬业精神,甚至包括其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无不给学生带来重要影响,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老师传递的种种信息,学生崇拜老师绝不亚于崇拜他的父母。事实证明,在文化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对为育人而育人的空洞说服教育是不会轻易接受的。这里不是忽视专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是明确指出了在新形势下对新生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要求,强调了课任老师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范晨光.知识与智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詹晓琳,程宏凯.对“教书育人”的几点认识[J].希望月报,2007(9).

作者:姜建良

第二篇:教书中育人 育人中教书

学校的思想道德建设以育人为中心,直接关系能否培养坚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而对国家和命运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如何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據社会发展要求和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构建学校思想品德的框架,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对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生工作实效,对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生思想品质以此带动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这一切的具体实施要依靠教师在各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向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从而实现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及全方位教育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较高素质的全面人才。

1 注重学科整合,保持学科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时间各方面教育影响的结果,学生在校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大量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是在各科教学中完成的。在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教学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

小学的各门学科的教学是一个整体,整体功能大于各个要素功能之和。教师对各门学科进行整体规划,做到保持各学科教学德育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与各科联系的一致性,与学生实际的一致性,与学校社会思想教育的中心任务的一致性。

1)保持各科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小学的所有学科都被看成一门学问,即 “人学”。把各门学科归纳为4类:第一类是社会课,这一类里包括社会与科学、品德与生活等;第二类是工具课,这一类包括数学、语文、和英语;第三类是艺术类,包括音乐、美术、体育;第四类为地方课,包括家乡、综合实践等。

2)保持各学科教学的思想品德之间的一致性。教师应将各个学科按思想体系各有侧重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在语文、品德与生活等学科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过去和现在,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数学、社会与科学课中,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这体现在不同学科之中互相渗透强化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例如,语文课上讲诗《春望》;音乐课上唱《春天在哪里》等。这些课程的安排都是用思想品德教育这根主线统一起来的,所以教师应注意将各学科联系起来,逐步加深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3)保持各学科教学的品德教育与教材思想体系的一致性。各教材中都蕴含丰富生动的德育因素。特别是各学科教材总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启蒙教育的内容占绝对优势。对学生进行努力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固有的条件在教学中因时顺势完成教学的任务。

4)保持各科教学的品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的一致性。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要充满知识性,注意情趣性、群体性、竞争性等。不能片面强调独生子女教育的消极面,要抓准倾向,进行针对性教育。总之,在教学中注意学生实际,教学效果才会明显。

5)保持各学科品德教育与学校社会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任务的一致性。课堂教学既要体现教材本身的教育系里,又要紧密配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中心任务,二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

2 各科教学的德育渗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语文课教学历来强调文道统一。原因就是语文课的教材本身就是以文载道,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文章的字、词、句、篇章结构、人与事物的描写,就能使学生懂得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界限,提高明白是非的内力。文章的内容不难理解,但在思想内容上具有很高的德育价值。只要把文章的内容讲深讲透就能使学生受到思想启迪。

社会课从不同领域出发,可通过教师讲解我国的壮丽的山河、丰富的资源、历史事件及历史发展规律重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辩证主义观点的培养。数学、科学等学科。可以通过解释自然界事务本质及发展规律,重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音乐、美术、体育课的教学也各有其独特的德育因素。总的来说,各文化课均可以通过自身特有的思想内容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的德育意识直接影响着各文化课的效果。教学的德育意识不强就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此,加强德育意识,将其长期坚持下去,并常规化、系统化,发挥学科力量,并与教学相结合,形成个门文化课实施的德育网络,这是德育的需要,也是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3 小结

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二者相辅相成,是时代的要求。自古就有“合抱之书始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因此,为了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从现在开始,教师应把学科教学与德育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单位: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中心校)

作者:李淑琴

第三篇:“教书育人”与教研组织

2012年夏天,我们到瑞典哥德堡大学访问。邀请人马飞龙教授是瑞典乃至欧洲的著名学者,他所提出的变异教学理论有相当的影响。交流中的节目之一,便是由我们介绍中国的三级教研组织。对于这个内容,与会的大学教授、中小学教师均表现出充分的热情和兴趣。在交流中我们还得知,近几年来,马飞龙教授带领他的团队所做的一项研究,与我们的教研活动十分相似,他们奔走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各个角落,致力于帮助教师们“组织起来”,共同备课,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回国不久,又接到了与瑞典国家议会代表团座谈的任务,原来他们也是通过马飞龙教授的推荐,特地在访华的繁密日程中排出了一个下午来到北师大,由驻华大使全程陪同,先是到北师大附属小学,了解教师们集体备课概况,又与课程与教学研究院的教师们座谈,进一步听取中国基础教育的教研组织及其活动方式。

谈起这些并不是拉大旗作虎皮,壮自己胆或者吓唬别人。毕竟,妄自菲薄或者妄自尊大都不是什么好事。教研组织绝不是没有缺点的完美存在,瑞典的同行们纵然欣赏我们的经验却也未必能够轻易迁移。只是两件事情连续发生,一时令人生出“物离乡贵”的感慨。记得鲁迅先生曾经谈到,山东的大白菜,到了江浙一带,就要用大红绳子系住菜根,倒吊起来,并且尊为“胶菜”。教研组织也罢,教研活动也罢,在中国基础教育体系中,无非也就是“大白菜”,平凡、普通到似乎不值得一提。可是经历过物质匮乏年代的人尤其是北方人都不会忘记,正是大白菜伴随着我们从童年走到青年,从壮年走到老年。平凡普通的大白菜,其实蕴含着无限多样的变化可能,煎炒烹炸,做菜做馅做汤,尊贵时上得国宴,平日里甘居百姓餐桌,即使在市场繁荣的今天,仍然默默地坚守在娇红水绿的各色蔬菜之间,这种能上能下的品格,真是有点像我们的教研。

承蒙《今日教育》好意,要求写一写关于教研的文章。十分高兴也十分惶惑,说到底,对于教研组织及其活动,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千千万万的中小学教师,以及千千万万的专职教研工作者。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同意,几十年来,教研组织及其活动,对于保障和提高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作用举足轻重功不可没。因此,利用这个机会,谈谈这个经常为专门研究所忽略的话题,也许会有点意义。

如今,教研组织像基础教育其他话题一样,被许许多多的新名词、新术语、新口号所包围。诸如:转型与接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效与实效、重建与重构……令人眼花缭乱难以招架。想来想去,不如从一个耳熟能详的旧说法谈起——教书育人。这个说法虽然老套,但相信是多数教育工作者熟悉的,更为重要的是,用来考察教研组织及其活动,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一、通过“教书”实现“育人”

所谓“教书育人”,是我们一直以来使用的说法。大约因为太平常——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嘛,即使望文生义,也不会差到哪里,于是也便很少见到对这个说法的讨论。偶然动念,问问身边的人,才发现大家的理解其实并不那么一致。在这个说法中,实际有两个动词:“教书”和“育人”,这两个动词之间是什么关系呢?直接琢磨这四个字,似乎看不出所以然。汉语的一大特点是介词通常被省略,简洁优美,哪像西文那么麻烦,倘若这句话换作英语,又该如何表达?Teach Education?Instruct Education?相信没有老外看得懂。多半定会加上个“of”“for”“by”之类的介词吧。英文考试中,不少人都有过因为介词错误而失分的经历,麻烦之至,这里必须是in,那里不能是in……话说回来,介词固然麻烦,却自有其长处,把各种关系表达得比较清楚,在桌面上(on the table)就绝不会被误解为在桌子上方(above the table)。

回到我们的话题,“教书育人”,是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呢,还是先“教书”,后“育人”呢,是今天教书,明天育人呢,还是此处教书,彼处育人呢?或者是通过“教书”来“育人”呢?没有介词,只好琢磨,下一番格物致知的功夫,发现这其中很有点学问。

我想,答案应该是,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也就是说,“教书”和“育人”不是两件并列的事情,而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不是今天、此处“教书”,明天、彼处“育人”,而是通过“教书”来“育人”,在“教书”的过程中“育人”。当然,“教书”有高下之别,因此“育人”也会有优劣之差。

教师是古老的职业,在漫长历史中经历沧海桑田的变化,上古时期是长者为师,学在官府时是以吏为师,现代教育则是手执证书文凭者为师。而教学这种专门活动也日趋精致,人们区分出了日常教学活动、教学管理活动、教学评价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等等。专门探讨课堂教学的教研的出现似乎是必然,但事实上,时间既不长久,存在也非普遍。如我们所看到的,有组织——从省、县教研室到学校教研组,有承担者——从省县的专职教研员到学校普通教师,有明确任务——与常规教学同步的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迄今为止,可以说只在中国普遍存在,作为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真是应该额手称庆。(当然,基础教育系统之内的教研,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科学研究有所不同,篇幅所限,此处不做展开)

二、学校是唯一通过“教书”实现“育人”的组织

学校并不是唯一的“育人”组织,小到家庭,大到社会,都在不同程度上实际发挥着“育人”功能。因此,在讨论学校教育时,人们经常需要特别地将其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区分开来。这种区分的结果便是,“教书”当仁不让地成为最能够体现学校教育独特性的活动,人们经常说教学是学校教育基本途径,课程与教学是学校的基础与核心,都是这个意思。

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的任务,按照一般看法有三:“第一,传授和学习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版,99页)上述关于教学任务的阐述,清楚地解释了“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学校作为专门的社会组织,“育人”是它的根本使命,然而这种使命主要是凭借“教书”来完成的。“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学能够也应该促使学生知识、能力、思想的发展,但主要是在教书的“基础上”,在教书的“活动过程中”实现的。

过去,中国人将教儿童读书认字称作“开蒙”,十分生动地概括了学习的意义。“开蒙”即不做“睁眼瞎”,告别愚昧必须要靠知识的洗礼,现代学校教育的“开蒙”,在广度和深度上远非古代可比,但道理是一样的。而且人们也早就知道,无论是在论证毕达哥拉斯定理之时,还是讲解《报任安书》之际,无论是展示酸碱盐的化学反应,还是欣赏李白的千古绝唱,在教室中,学生都不是仅仅地获取了各种有关的知识,他们的思维在辨析推演,他们的情感在波澜起伏,他们的智慧在砥砺磨练,他们的审美在积累凝聚。千真万确,“教书”的同时,发生着“育人”的效果。虽然不能够武断地说,“教书”的好,等同于“育人”的好,但是反过来说几乎是肯定的:“教书”的差,必定导致“育人”的差。

当然,学校不仅仅是依靠“教书”来育人,各项管理制度、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班级活动、班主任工作乃至于校园环境,都在或显或隐,或强或弱地发挥着“育人”功能。但毋庸置疑,所有这些的地位都是不能与“教书”相比拟的。就如上面所说,基本途径和核心地位决定了,“教书”教得愈好,“育人”的效果也就愈佳。教研组织及教研活动正是为了“好好教书”“教好书”而出现、而存在、而发展的。教研员们和教师们深深懂得,寻找规律,改进方法,无非是追求教书的高水平,追求教书的高质量。教研室的工作千头万绪,核心所在无他。

三、让“教书育人”名正言顺

道理既不玄妙也不复杂,然而,当下状况并不乐观。一方面,如今关于“教书”的讨论日益少见。一些中小学校长曾经表达,校长忙,教师忙,但不是忙在下功夫琢磨教书上。著作如林,论文似海,看不出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多大帮助,甚至连规定的教研时间也会受到冲击。教研员们说,课题多,项目多,但有一些已经与教师们的日常教学脱离了联系,他们迫切需要的帮助,在教研活动中每每难以安排。

原因多多,其中一个,大约是对于分数和考试的避讳。既然要“教书”,就免不了要与“分数”发生种种纠缠,在今日中国,分数处于“风口浪尖”的位置,乃至于许多教育行政部门频繁出台各种文件“打压”学校对于分数的关心,教师们更是经常对分数绝口不谈……真正“剪不断,理还乱”。教研组织、教研活动,是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的,关心的就是如何“教书”,如何更好的通过“教书”实现“育人”,对于分数的关心必然超过其他教育部门,几乎是这个机构的宿命。

其实,分数无非是教学评价的一个常用、好用的指标。格鲁吉亚伟大的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在他非凡的教育实验中取消了分数,不过他可并没有取消评价,而是用其他更为艺术和人性化的方式取而代之。教学不可能没有评价,除非人们甘心教学成为一种盲目的、经验性的活动,既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够达到阿莫纳什维利的境界,恐怕分数还将成为学校教学的亲密伴侣,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和教育的进步,分数终将回归本来面目而不再狰狞。

就教研而言,如果不能名正言顺地关心分数,恐怕就无法理直气壮地展开自己的追求。除了教育自身的问题外,分数和考试的异化其实有更为深刻的社会和文化根源,看不清这一点,不但不能形成纠正异化的正确思路,更有可能干扰对于优质教学的追求。

于今而言,无论是哪一级的教研组织及其活动,这都是十分现实的问题。三级教研组织是举世无双的中国特色,曾经并且仍然支撑着共和国的基础教育。认真地总结几十年来累积的丰富宝贵的经验,坚持已经为实践一再证明了的良好传统,同时与时俱进地面对学校教育的进步与变化,都是极为有意义的事情。重视和关注于“教书”,理直气壮地研究探讨如何“教好书”,帮助教师们“好好教书”,是教研室安身立命的所在,如果不能名正言顺,这一切恐怕都只能是空谈,圣人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诚斯言也。■

作者:丛立新

上一篇:科技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人才培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