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激励理论视角的少先队员评价研究

摘要:评价发挥着导向、激励、诊断等功能,是少先队员成长的重要动力来源,然而当前少先队员评价却逐渐陷入了激励和育人作用匮乏的发展窘境,而且有关少先队员评价的研究也停留在实践经验总结层面,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支撑。因此,基于理论升华和现实改革发展需要,研究者立足于少先队员评价的激励性作用的发挥,以激励理论为研究视角,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少先队员评价的发展现状、问题以及成因,并以激励理论的内涵精髓与少先队员评价的有机契合点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评价优化策略。激励理论认为激励产生的逻辑起点是人的可塑造性和差异性,而激励同时作为一个系统,是由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四个关键要素有机构成,激励系统的最终目标指向个体的积极主动生长以及组织的高效运行。结合激励理论,研究采用了访谈调查法和文本分析法,从少先队员评价的实施情况、反馈情况和支持情况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现有评价的发展现状,发现当前少先队员评价主要存在评价主体角色单一和素养薄弱、评价客体参与性和外部支持力度呈现两极化、评价方式陈旧和评价标准模糊等问题。少先队员评价问题的症结主要源自社会参与资源的匮乏、政策推进力度不足以及学校评价理念和师资建设的薄弱等方面。要充分发挥评价对少先队员的激励作用,可以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对激励性评价过程的需要、动机、行为和目标四个有机构成要素进行改善优化。首先,尊重个体发展需要,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进行个性化和创新;其次,关注学生内部动机的激发,创设激励性评价文化并提升评价过程的关怀性;再次,发挥目标的激励引领作用,设置合适的评价目标和学习榜样;最后,重视积极行为的引导,培育学生自评互评能力、提升辅导员的评价素养并深入挖掘家校社合力育人的作用,通过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最终使得激励性成为少先队员评价的应然之义。

关键词:少先队员评价;激励理论;激励性评价

学科专业: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现实诉求: 少先队员评价的激励性匮乏

(二) 成长需要: 评价是少先队员成长的助推剂

(三) 视角丰富: 使“激励”成为少先队员评价应然之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激励理论的相关研究

(二) 激励教育的相关研究

(三) 学生评价的相关研究

(四) 少先队员评价的相关研究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 学生评价

(二) 激励

(三) 激励性评价

(四) 少先队员评价

五、研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激励理论视角下的少先队员评价意蕴

一、激励理论的内涵诠释

(一) 激励的逻辑起点

(二) 激励的系统要素

(三) 激励的产生过程

(四) 激励的目的导向

二、当前学生评价的理想建构

(一) 学生评价的本质内涵

(二) 学生评价的价值旨趣

三、激励理论视角下的少先队员评价观

(一) 少先队员评价的目的转向

(二) 少先队员评价的原则遵循

第二章 少先队员评价的现状调查

一、访谈调查研究设计

(一)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访谈调查现状分析

(一) 评价的实施情况

(二) 评价的反馈情况

(三) 评价的支持情况

第三章 少先队员评价的问题及归因

一、少先队员评价的问题

(一) 评价主体角色单一和素养薄弱

(二) 参与积极性和外部支持力度两极化

(三) 评价方式陈旧和评价标准模糊

二、少先队员评价激励性匮乏的原因

(一) 社会层面: 参与资源匮乏

(二) 政策层面: 推进力度不足

(三) 学校层面: 评价理念和师资薄弱

第四章 少先队员评价的优化路径

一、尊重个体发展需要

(一) 评价标准的差异性

(二) 评价方式的个性化

二、关注内部动机激发

(一) 激励性评价文化的创设

(二) 凸显评价过程的关怀性

三、发挥目标激励引领性

(一) 评价目标具体且有适当难度

(二) 发挥榜样目标的示范作用

四、重视积极行为引导

(一) 培育学生自评和互评能力

(二) 提升辅导员评价素养

(三) 发挥家校社合力和监督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上一篇:中医基础理论论文提纲下一篇:我国区域会计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