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体育活动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2022-09-10

体育活动是学生丰富课余文体生活的主要手段。而在体育活动中的损伤, 不仅损害学生健康、影响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而且影响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本文对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损伤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合理性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时间

对象: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经常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在校学生。

时间: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

(二) 研究方法

(1) 与在课余体育活动中有过损伤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损伤性质、部位、原因。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2012级、2013级级在校学生为对象, 问卷发给课余体育活动有受伤史的学生, 发出问卷605份, 收回问卷564份, 回收率93.2%。 (2) 查阅医院、医务室诊断病历, 详细了解有关病例, 充实调查资料, 运用运动医学资料, 对损伤部位、种类、原因进行分析。

二、学生课余体育运动授伤特点

从表一中看出, 损伤多为急性, 慢性占的比例较少, 说明损伤大多数是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

从表二可见:损伤部位比较分散, 常见部位为:腕部, 占17%;大腿, 占14.2%;脚踝, 占15.4%;小腿, 占8.2%。

从表三可见:比较多的损伤有:擦伤, 占19.3%;肌肉拉伤, 占22.5%;运动性腹痛, 占13%;关节扭伤, 占10.5%。

从表四可见:引起损伤的原因有多种多样, 但因准备活动不足而引发的运动损伤最多, 占24.18%;其次是基本功较差而发生身体碰撞, 占19.5%;再次是自我保护不当、负荷过大等亦占相当比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因场地、器材而引发损伤的有6.4%。从本质上看这些原因是相互关联的。如: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 使机体的器官、肌肉在没有唤醒的状态情况下就进行剧烈运动, 这时身体的灵敏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 致使机体保护意识不强、身体碰撞的机率提高、容易疲劳等。

表五显示近半数学生对伤病的处理有一定的基本知识, 因而在发生运动损伤后有49.1%的同学是自己 (或同学) 处理的;而去找校医及医院处理分别占45%和5.9%。

三、大学生课余体育损伤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中发现, 因准备活动不足而引发的运动损伤占24.1%;, 占运动损伤的第一位, 这是体育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 尤其是冬季肌肉僵硬, 关节活动没有活动开造成的损伤。为此, 教师在课堂上必须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场地设备不良引起的伤害事故。在调查中, 运动场地和运动器材造成损伤的36例, 占损伤的6.4%。

中午进行体育活动引起的伤害事故。因学生多、场地不足, 特别是三大球, 而参加人又多, 学生往往利用课后, 午休时间进行比赛导致损伤。

19.5%运动损伤是身体接触而发生的, 说明学生年轻力壮, 求胜欲望强烈, 技术不够成熟。

四、结论

大学生在余暇体育活动中的损伤, 多数为急性损伤, 只有极少数慢性损伤。

部分学生对运动损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对运动规则与动作技术要领掌握不当、运动负荷过大及组织工作不到位等原因, 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

运动损伤不仅影响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率和体育锻炼的效果, 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

损伤发生在学生课余时间内, 没有教师指导, 特别是学生自发组织的有身体接触的比赛时, 最易发生伤害事故。

五、建议

体育教师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教育, 通过对学生开展“健康第一, 安全至上”的教育, 提高他们体育锻炼的理性认识, 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 加强对学生进行医务监督。

不断完善运动场地建设、定期检修与更新运动器材, 改善体育运动的环境条件。

应重视运动损伤的调研, 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设施、运动技术技能、运动量等因素与运动性损伤的关系, 切实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和特点。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规范的专项技术, 了解规则, 减少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因技术不规范, 不了解规则而造成的伤害事故。

教会学生处理急性损伤的方法, 因其手法简单, 疗程短, 恢复快, 可减少学生的痛苦。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 应注意增加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素质练习, 提高抵抗运动损伤的能力。

学生在课余时间发生运动损伤, 会影响学生的正常生活、学习, 必须引起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

摘要:学生在课余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是常见的。研究课余体育运动损伤的病因、病理、及特点, 可为有效防治运动损伤提供依据, 也为改善运动条件、改进运动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开展好课余体育活动, 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键词:课余体育,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姚鸿恩, 体育保健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上一篇:翼城县农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及对策下一篇:油田车辆安全管理的创新实践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