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保障论文范文

2022-05-09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权益保障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民权益保障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改善,学界对农民的政治权益、社会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及农民权益的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相当一部分研究还停留在政策解读与经验总结的层面。因此,总结和借鉴已往学术成果的经验与不足,必将推动今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第一篇:权益保障论文范文

代课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探讨

代课教师是指学校中没有事业编制的临时教学人员,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我国农村偏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短缺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当前,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代课教师由于未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不具备合法的入职资格、学历达不到国家标准,面临着被清退的命运。早在2006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就曾明确表示要逐步将44.8万中小学代课人员清退,[1]2010年1月教育部重申严格禁止聘用新的代课人员,[2]表明了国家整顿代课教师队伍的决心。然而,目前我国整体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局面尚未改善,城乡教育均衡化的目标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尚不完善,因此,短时间内全面清退代课教师,代之以正规、合格、高质量的优秀教师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自中央“清退令”发布后,各地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方式多为“一刀切”式的清退,这种方式不仅没有考虑到我国现阶段部分贫困地区代课教师存在的现实合理性,更严重侵害了被清退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大量代课教师被迫离开所热爱的教育岗位,失去基本生活保障,无法获得公平的经济补偿。此外,尽管教育部表示允许部分优秀代课教师通过统一招考的方式转为正式教师,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代课教师转为正式在编教师仍面临很大阻力。由于代课教师不被认可的“体制外”身份,许多在岗的代课教师并不能享受与正式教师同等的待遇及权利,严重危害了代课教师群体的合法权益。因此,如何通过恰当的政策引导,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维护代课教师合法权益,是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议题。

一、当前我国代课教师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当前,由于我国地区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差异性、各地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不同政策和进度,代课教师群体内部又可分为若干处境各不相同的小群体,其权益保护现状也各不相同:在有条件、有经济实力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地区,其解决方式一般有两种:辞退不合格代课教师,将已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纳入编制。相应地,这一地区的代课教师群体便可分为“被清退的代课教师”及“有待转为正式教师的代课教师”。而代课教师短时间内仍将存在的地区其代课教师则可称为“仍在岗的代课教师群体”。这三种不同的代课教师群体由于有着不同的处境,其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1.被清退的代课教师群体

根据合法权益被侵害程度及权益维护的紧迫性,当前亟须关注的当属被清退的代课教师群体。据报道,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极少能够获得与其多年劳动付出相匹配的经济补偿,不少地区对被清退代课教师补偿过低甚至没有补偿的现象时有发生。甘肃省皋兰县在2005年曾进行过一次大规模清退,但当时对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没有任何补偿,经集体申诉后,他们最终只获得每年240元的补偿。[3]而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紫金县,被清退代课教师的经济补偿也仅为每人每年530元。[4]在许多地方,教龄达十多年或二十多年的代课教师被清退后所获得的一次性补偿仅有几千元,补偿数额与代课教师多年所付出的劳动量不成正比,使得原本收入就不多的代课教师处境更为不利。此外,由于被清退的多数代课教师学历、教师资格均不达标,因此,在失去生活保障后,也无法成功运用教师申诉制度、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等方式来进行权利救济,许多被清退的代课教师无奈之下只有放弃维权或通过集体上访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2.有待转为正式教师的代课教师群体

部分已取得教师资格、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优秀代课教师,或通过培训有可能转为正式教师的在岗代课教师,或由于面临“一刀切”的对待,缺少转为正式公办教师的正当途径;或由于缺乏公正公平、操作化的“代转公”统一招考实施细则及相应的优惠激励政策,在纳入正式编制的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阻力。

3.仍在岗的代课教师群体

在目前尚不具备条件全面清退代课教师或将代课教师纳入正式编制的地区,代课教师在短期内仍是维持学校正常教学所必需。而这部分代课教师,由于其“非合法”的身份,他们与正式在编教师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劳动强度、福利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具体表现在:

第一,同工不同酬,经济权益难以得到保障。长期以来,代课教师虽与正式在编教师同样工作,付出同等甚至更多的努力,但工资待遇却有天壤之别。据统计,在西部某些地区,代课教师的月工资水平不足正式在编教师的1/3,[5]每月只有两三百块钱。由于代课教师的“体制外”身份,近年来教师涨工资也一般没有代课教师的份。此外,由于大部分代课教师分布在西部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他们在承担日常教学的同时还需承担农耕工作,生存状况堪忧。

第二,在职业发展方面,代课教师缺乏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及职称评定的机会。正式在编教师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奖励评优;亦可依照各省、直辖市制定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进行职称评定,而代课教师却并不享有这两项权利。在职业培训方面,代课教师极少有机会定期参加培训。一方面是因为职业培训的机会多留给了骨干教师,另一方面高额的培训费也是代课教师无法负担的。一位甘肃的代课教师在接受访谈时提到,自己目前最需要的就是继续培训学习,以应对新课改带来的变化、提高教学水平,但一来没有机会,二来进修要花钱,自己承担不起。这些成为制约代课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损害了代课教师作为教师的基本权利。

第三,由于代课教师的聘用属于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独立行为,因此,不规范的用人行为难以避免。有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为减少财政开支,有编不补;个别学校在聘用代课教师时,并未与其签订聘用合同,也未对代课教师享有的各项权利进行规定,导致一旦发生侵权行为,代课教师无法有效维权。

总而言之,由于代课教师的“体制外”身份,上述三种代课教师群体均属于弱势群体,保护其合法权益也是当前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应有之义。

二、维护代课教师合法权益的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不同代课教师群体,应通过不同的政策、法律来保障其权益。由于目前我国地区社会经济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和农村教育发展的现实,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维护代课教师权益也应因地制宜:有条件、有经济实力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地区,在辞退不合格代课教师或将已经具备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纳入编制的过程中要注重对代课教师的补偿、权利救济及纳入编制过程的公平公正;代课教师在短时间内仍将存在的地区则需加强代课教师的管理,建立代课教师制度,从代课教师的聘任程序、劳动合同、入职标准、同工同酬方面规范学校的用人行为,切实维护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

1.被清退代课教师合法权益保障

(1)制定操作化的清退细则,规范清退行为。清退代课教师是一项大规模行动,涉及范围广泛、人数众多,且事关代课教师个人及其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清退行动必须有法可依。自2006年教育部“清退令”出台后,由于国家没有相应地出台具体的代课教师清退办法,对相关清退、补偿事宜等做出规定,各地在清退代课教师过程中出现了不少侵害代课教师权益的事件,表现最为明显的便是被清退代课教师的经济补偿严重不足。代课教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必须承认代课教师的历史贡献,给予被清退的代课教师合理、公正的补偿。制定并出台《代课教师清退实施细则》,详细规定清退代课教师的基本条件、清退程序、补偿标准,使清退行动有据可依,维护代课教师应有的权益。

(2)完善代课教师权利救济途径。由于聘用代课教师属于学校的独立用人行为,其聘用通常由用人学校自行组织,不仅没有通过公开、正当的教师招聘考试,而且多数也未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许多代课教师学历、教师资格都不达标,其教学权利的取得不符合我国《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的相关规定。此外,用人学校通常并不与代课教师签订劳动合同,导致代课教师被清退后在寻求权利救济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首先,《教师法》虽然规定了教师申诉制度,但是这一制度针对的是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而尚未取得教师资格的代课教师则不能通过这一途径维护其权益。其次,申请劳动争议仲裁这一途径也存在诸多障碍,一是作为一种具有行政性和半官方性的我国劳动仲裁机构,为了避免麻烦,通常会拒绝受理代课教师的这种申请,其二,即使受理,由于缺乏劳动合同的保障,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也难以得到保障。再次,求诸司法途径也面临许多困难,两大诉讼机制——行政诉讼及民事诉讼均难以切实保障代课教师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受案范围仅限于行政相对人针对教育行政机关对其人身权、财产权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起诉,而学校是否具备行政诉讼法被告主体资格还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而民事诉讼由于周期长、耗费高,对于只靠领取微薄工资度日的代课教师来说也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6]因此,探索代课教师权利救济途径,例如尝试建立专门的代课教师劳动仲裁机构,建立相应的仲裁制度,依据代课教师多年的劳动经历、劳动成果、个人生存发展状况,本着人文关怀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妥善解决代课教师清退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纠纷,是代课教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制度保障。

2.代课教师纳入编制过程中的权益保障

针对“有待转为正式教师的代课教师群体”,其权益保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代课教师转正实施细则》,规范代课教师招考行为。吸收代课教师群体中的优秀人才进入正式编制这一政策,不仅对于代课教师,而且对于师资匮乏地区的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不仅能够避免已具备教师资格的优秀代课教师被辞退,又能够保障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然而,政策虽好,但在执行过程中也要注重其公平性与公正性,既不能“一考了之”“一张考卷定身份”,又要避免转正过程中凭关系、靠熟人等腐败现象。因此,代课教师转正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对代课教师遴选、考核、评价、录用标准、招考程序等细节加以规范,并以客观公正为原则,建立专门的考核评价委员会进行公开、统一的转正录取。

(2)秉持人尽其才的原则,区别对待不同条件的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本身是一个在年龄、学历等方面都存在分化的特殊群体。依据年龄及学历分层,代课教师群体又可分为四个亚群体:学历层次较低的中青年教师(约占45%);学历较高的中青年教师(约占37%);学历较低的老教师(约占14%);学历较高的老教师(约占4%)。[7]因此,对于不同条件的代课教师应做到区别对待,人尽其才。对那些学历达标、年富力强且能够胜任教学的代课教师,应该给他们较为宽松的时间,提供接受培训的机会,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最终达到正式教师的标准;对学历较高的老教师,若其能继续胜任教学岗位,则应同等对待,给予其转正机会,若无法再胜任一线教学,也可以通过考核转岗或给予其退休待遇;对于学历不达标的代课教师,若能够通过考核,应鼓励其进修,争取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若无法通过考核,则应该给予合理补偿,予以辞退。

3.建立代课教师制度,加强代课教师管理

对于目前尚无能力消除代课教师的地区,为避免出现因取消代课教师而影响到正常教学的情况,应建立代课教师制度,加强代课教师规范化管理。

所谓代课教师制度,是指承认代课教师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并对他们的教育活动进行约束和激励,建立起良性的代课教师运行机制。代课教师制度包括代课教师资格制度、任用制度、考核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8]建立代课教师制度,须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统筹管理,在调整布局、定岗核员的基础上,与当地编办沟通协调之后,确定当地基础教育所需的代课教师数量,然后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公开考核、招聘、批准录用,并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规定聘期、双方的权利义务、代课教师的待遇等。

代课教师制度须确保代课教师与正式教师同工同酬,为代课教师提供与正式教师同等的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及职称评定的机会,以提升其专业技能及素质,为代课教师实现向正式教师的转变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2006年3月27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284/200603/14394.html.2011-09-07.

[2]2010年1月21日教育部新闻通气会[EB/OL].http://www.scio.gov.cn/xwfbh/gbwxwfbh/xwfbh/jyb/201001/t531969.htm.2011-09-07.

[3]卢斌.代课教师被清退后:两手空空,艰难求生[EB/OL]. 南方报业网.http://nf.nfdaily.cn/nfdsb/content/2010-02/06/content_9026896.htm. 2011-09-07.

[4]广东紫金限期清退代课教师,执教17年补偿9千元[EB/OL].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0/0207/00/5USNKA920001124J.html.2011-09-07.

[5]李鹏.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代课教师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6]姜霞.从代课教师清退纠纷的解决谈教育仲裁制度之建构[J]. 学海,2009(4).

[7]雷万鹏,陈贵宝.论农村代课教师的分流政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8]袁建涛,冯文全.建立代课教师制度,促进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发展[J].民族教育研究,2006(4).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刘福才)

作者:王晶晶

第二篇:农民权益保障研究述评

摘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民权益保障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改善,学界对农民的政治权益、社会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及农民权益的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相当一部分研究还停留在政策解读与经验总结的层面。因此,总结和借鉴已往学术成果的经验与不足,必将推动今后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关键词:农民权益;保障;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经济权益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有关“农民权益”的具体内涵、农民权益保护和发展的现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但不能有效解决农民权益保障缺失的问题。

一、关于农民权益的内涵和类型的研究

(一)农民权益的内涵

李长健(2005)提出,中国“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权益问题。农民权益是农民作为社会主体存在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人类社会其他主体存在的前提条件。李昌麒等(2001)从政策层面对“农民权益”的内涵作出解读。认为农村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从根本上说涉及三个基本问题:一是农业经济的改革、发展与稳定。二是农民生活的保障和改善。三是农村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这三方面是相互依赖、相辅相成的。农民生活稳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二)农民权益的类型

任大鹏(2004)认为,农民的权益包括农民的民主政治权利、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参与社会、经济事务的权利,也应涵盖获得司法救助等的程序性权利。李长健、伍文辉(2006)提出,农民权益含政治权益和经济权益两个基本方面。经济权益在农民权益中处于基础性、决定性地位,政治权益又深深地影响着经济权益,成为经济权益实现的保障。在文明社会中,两者实现的共同前提条件就是平等权的真正实现。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权益的类型应分为:政治权益、经济权益、文化权益、社会权益四个方面。

二、关于农民四大权益的研究

(一)关于农民政治权益的研究

徐勇(1997)从村民自治的视角来探讨农民的政治权益,认为村民自治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授权方式,由自上而下授权变为自下而上授权,体现了现代法治和民主精神,同时比较有效的保障了农民的政治权益。陆子修(2005)认为要保护农民的政治权益,归根到底是解决认识问题。提出统筹城乡人大代表结构,增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的农民名额,以保护农民的政治权益,同时建议遵循宪法原则,修改《选举法》,取消农民代表比例的限制,并且确保农民代表的当选。

(二)对农民经济权益的研究

尹成杰(2008)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的有效途径,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就必须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积极创新农业产业组织方式和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杜晓山(2008)针对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金融机构和基础设施覆盖率低、供给严重不足、竞争很不充分的问题,建议商业银行通过重分析、轻抵押的贷款条件,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坚持服务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以及独立的部门及制度,为弱势群体、弱势地区提供金融服务。

(三)对农民社会权益的研究

鲍海君、吴次芳(2002)认为,社会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应从资金来源、运行机制、模式类型、内容构成等方面,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党国英(2004)提出,为防止农民将土地转让收入在短期内用光,应建立“国家失地农民账户”和“国家失地农民保障基金”,将土地转让的一部分收入存入专项账户,让农民能够持续使用这部分资金及其利息,并将其与地方社会保障基金统一使用,为农民和城市居民获得一致或比城市居民略高的保障水平创造条件。

(四)对农民文化权益的研究

李长健、伍文辉(2006)提出,应加强农村社区的建设,使农民以社区组织的形式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活跃农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时,可以通过农村社区,以公共产品的形式为农村地区提供教育设施,促进农村文化教育体系的完善,并能很好的反映农民群体的意见。黄小俊(2008)主张只有增加农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才能消除农村文化贫困;要扩大农民文化消费,则需要增加农民收入,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文化消费的措施。

三、关于如何保障农民权益的研究

(一)保障农民权益必须给农民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方栓喜、陈文(2004)从农村公共产品方面人手,认为农村公共产品的提供应主要以国家、省级财政为主,并且国家应为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相关的法律保障;要以人为本,优先解决广大农民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问题,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基本的公共卫生保障制度,完善农村基本的救济体系,并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基本义务教育制度。

(二)保障农民权益应从法律层面考量,切实维护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周其仁(1994)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应制定新的法律来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地位,切实维护农民各项合法权益。张景峰(2005)也认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持农村稳定的大事,需要有专门的《农民权益保障与增进法》。曹海晶(2005)进一步对《农民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和原则,权利与义务体系构建的重心及内容及相关立法等问题做了探讨。陆子修(2005)进一步指出《农民权益保护法》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认为应把保护农民政治权益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村民自治、农民代表比重、农民结社权、诉讼权、知情权以及人身安全保障权等,尽可能作出具体规定,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

(三)保障农民权益应加强农民的组织建设,组建自己的维权组织

于建仁(2003)认为保护农民权益的关键在于农民组织的建设。农民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其权益保障机制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逐步实现组织化,因此,要允许农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建立自己的组织来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雷兴虎、刘水林(2004)认为农民处于弱者地位,加之面对农业的自然风险,单个农户也难以抵御。为改变这一现状,增强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

改变市场谈判中的弱势地位,组成合作组织就成为一种必然。合作制是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特点的较优的组织形式,不失为解决目前我国“三农”问题的一种较优的经济组织选择。王全兴(2004)针对我国农民利益一直由政府,甚至由农业行政部门和分管农业的领导来代表,农民没有代表和维护自己利益的团体的现象,认为这是“三农”问题赖以持续的一个重要原因,并认为应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类似于工会的农民团体,从而形成完备的农民利益保护体制。

(四)保障农民权益必须解决好制度转换和观念转变问题

陆学艺(2002)认为要解决当前农村、农民问题,就应该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继续深化改革,改变“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旧格局、目前的户籍制度和二元社会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如果成功,则中国的农村、农民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刘丽(2008)则从保护失地农民权益出发,认为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困难,在相当程度上根源于相关的制度性缺失,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中间层组织化程度的低下。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从实体法保护、农村社区社会中间层的培育等方面着手,系统性地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四、对国内关于农民权益研究的评议

针对以上研究,笔者认为还存在以下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第一,研究视野较窄,总体上未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研究问题。较少涉及如何随着时代变化改革现有的征地制度、征地政策;如何有效解决作为城市化和工业化内在矛盾的征地和失地农民问题;如何将征地制度改革和农地地权体系改进联系起来进行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如何在集体土地上赋予农民个体完整的土地权利;如何培养出农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

第二,缺少系统研究和比较研究。在已有研究成果中,大多局限于对某个城市或某个地区的研究,进而推导出所谓的普适性的理论。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其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各有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大中小型城市的农民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在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此问题进行更为全面、系统的剖析。此外,西方发达国家及我国的台湾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成功地解决了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然而,关于国内外理论、制度比较和借鉴国外经验的研究还寥寥无几。

针对以上研究中的不足,笔者认为在保护农民权益的研究中要特别注意以下方面的创新和突破: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纠正长期以来把农民权益保障问题只作为发展中的问题予以对待的片面认识,应将农民权益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问题加以研究。第二,坚持“人和社会全面发展”,分析赋予农民完整、独立的土地权利对农民个体和社会全面发展的意义,以经济权益、社会权益与政治权益的完整保障为基础,构建完善的农民权益保障体系。第三,强调“可持续发展”,设计既有利于农民可持续发展,又有助于城市与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措施,形成农民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

作者:齐 萌 李明镜

第三篇:中国特色军人权益保障研究

摘要:社会保障作为一项经济和社会制度,它不仅直接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而且关系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调控的能力,牵动着整个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面对这种新形势,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明显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部分不合理的因素反而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滞障。因此,加快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整个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社会保障;中国特色;军人权益保障

一、军人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

目前为止,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尚未出现对军人社会保障概念进行正式界定,但有关军人社会保障体系的阐述却多次在党的重要文件中出现。军人社会保障是从国家和社会根本利益出发制定的重大社会政策,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特殊对象提供的特殊保障,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国家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紧密联系。对军人社会保障概念的界定,必须把握它与国家社会保障,军人工资、军人保险等概念的关系,区分它们之间的异同,才能做出准确的定位。

(一)军人社会保障与国家社会保障。军人社会保障与国家社会保障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概念上,军人社会保障与国家社会保障有明显区别。国家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安全等较低层次的基本生活需求。军人社会保障的目标不仅要满足军人的生存和安全需求,还要保证军人的生活维持在一定水平和标准之上。国家社会保障是以国家或政府为实施主体,依照法律法规,依托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强制手段实施的一种基本制度。军人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它是国家社会保障的特殊组成部分,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在军事领域的延伸。

(二)军人社会保障与军人工资。军人社会保障与军人工资都是军人待遇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形成军人生活必需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两个概念不能互相替代,它们不论在保障的目的、对象、内容、方式上,还是保障的资金来源,制度运行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军人工资是国家以货币形式定期给予军人的一种报酬,是军人物质文化生活保障的主要来源,是军人待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军人收入的主要形式,来源于社会成员缴纳的税款,通过军事预算和财政拨款,由军队财务部门逐级拨付给军人个人。军人社会保障则是国家和社会对军人所从事的军事劳动在工资以外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在职能上包涵了国家的褒扬、激励、补偿、风险分担及对其家庭生活的最低生活保障等多个层面的内容,项目设置上有军人保险、军人福利、军人优抚、军人退役安置等项目,其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军队补助和个人集资三个渠道,结合货币保障、实物保障和服务等多种方式进行。

(三)军人社会保障与军人保险。军人保险是军人社会保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们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军人社会保障的范围比军人保险的范围更广泛,保障职能更全面,保障方式更多。军人社会保障的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要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客观需要的变化而不断充实。军人保险则是国家通过立法,设立专项基金,在军人遇到死亡、伤残、退役、失业等风险时,给予军人及其家属一定经济补偿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军人保险替代军人社会保障的概念。

二、军人社会保障的特征

军人社会保障作为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国家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保证性、储蓄性等共性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一)责任主体的特定性

企业、公司等单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有能力成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而军队是执行国家政治任务的特殊武装集团,其劳动产品是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属于社会公共产品,军队无法、也不应该承担对其成员的社会保障任务。这就需要由国家和社会作为特定责任主体,承担起对军人应尽的社会责任。

(二)保障待遇的优厚性

由于军人对国家的特殊贡献,各国政府都给予军人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厚的经济待遇。一般而言,军人社会保障的水平与标准要普遍高于一般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水平与标准。这是由于被保障对象为国家所付出的牺牲、做出的贡献比一般社会成员大所决定的。国家和军队有关部门应在安排社会保障支出时,向军人做适度倾斜,并在国家经济许可的范围内,适当提高军人社会保障各项目的给付标准,为烈属提供精神与经济补偿,为军人及其家庭提供较为优厚的生活待遇,实际上是对军人的一种褒扬,是对军人为社会额外付出的一种补偿。

(三)保障功效的激励性

军人社会保障对于提高军队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军人的社会保障问题解决得好,不仅有利于把社会上优秀青年吸引到军队,以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也有利于解决军人的后顾之忧,使广大官兵安心建功立业,还可以减轻军队的非军事工作压力,以便集中精力抓好军队建设和发展。

(四)保障管理的相对独立性

军人社会保障对象和保障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军人社会保障体系和管理的相对独立性。一方面,在体系的设计上,军人社会保障不同于一般国民的社会保障,它涉及军队、地方和国家等方面,需要建立一种上下沟通的行政隶属关系,组织专门的业务部门和常设的机构来统一协调和管理。另一方面,军人社会保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加上军事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更加大了军队社会保障部门的自主性和管理的相对独立性。

三、完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一)健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需要

国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近几年来,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正迅速扩展,全国已实行统一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规,颁布和制定了《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和与之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使地方人员的生活待遇有了较为可靠的保障。然而,作为国家社会保障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则明显落后于全国形势,我军实施的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和行政强制手段为保证的军人社会保障方式显然已不适应国家社会保障改革的需要,不仅使军人有后顾之忧,军地有关部门也感到无所适从,这就需要建立与地方相衔接的配套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来保障军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军人社会保障体系必须适应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的需要,向项目齐全、体系完整的方向协调发展,加快改革的步伐,进行必要的创新。只有尽快完善中国特色军人社会保障制度,实现与国家和地方社会保障模式的衔接,才能改变目前这种参与不够、研究不透的滞后局面。

(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经济体制密切相关,不同的经济体制赋予社会保障不同内涵。在计划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军人保障制度,必然带有计划经济的显著特征和严重的依赖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军人社会保障必然要从依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否则就会呈现出极度的不适应,直接影响其正常效能的发挥。目前,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资源配置市场化,政府用行政手段调控经济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弱化,使得一些依靠行政手段保障的军人社会保障项目难以得到真正落实,尤其是国家人事制度的全面改革,面临市场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军人的二次就业问题显得更加突出,退役安置困难越来越大,致使军人社会待遇、退役安置等问题成为困扰转型的难题,强烈要求注入新的推动力要素。从国家来看,经济改革的成就促进了社会经济存量和社会成员收入积累的增加,形成了新的军人社会保障资源,但是传统的军人社会保障体制不能使这一资源转化并生成新的保障力,致使军人社会保障经费来源不足,也就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社会保障的需要。与发达国家军人社会保障实践相比,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军人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工作,而我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完整的法律规范,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不断完善的现状极不相称。

(三)加强军队质量建设的内在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军队建设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军人及家属生活保障方面出现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军人医疗保障难、家属随军就业难、子女入托入学难、家属住房难、军人退役安置难等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势必挫伤军人的工作积极性,不利于军队吸引和保留年轻、有能力、有技术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军人退役安置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解决,不仅会制约了军队的质量建设,而且会影响到军队的安全和稳定。完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尽量把社会能承担的保障任务交给社会来保障,充分依靠社会力量,向社会和市场要保障力,最大限度发挥社会经济系统的保障服务功能,实现国家、社会、军队、市场多重保障,军民两利,优势互补,不仅可以改善军人待遇和军事职业的保障水平,而且可以增强军队吸引力、凝聚力,确保军队的兵员质量,既有利于缓解军费供需矛盾,又能使军队集中精力抓好质量建设。

(四)维护军人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

军人作为社会特殊群体所付出的是一般群体所无法比拟的,根据按劳分配和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其所享有的权益也应高于一般社会群体,军人社会保障正是依靠政策法律的强制作用从物质层面和经济视角对军人应享有的权益予以有效保证。然而,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军人与社会成员相比,收入来源单一,过去的社会保障方式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军人应该享受的社会保障需要,不但损害了军人的权益,影响了军队稳定,也不利于军队的长远建设。只有不断完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立法来保护军人合法权益,确保军人权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才能为军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保障条件,消除军人的后顾之忧,激发全军官兵献身国防事业的热情,从而更好地肩负起军队的神圣使命。

作者:钱燕娜

上一篇:传动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趣味课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