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益保护法论文范文

2022-05-1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权益保护法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参与主体之一,相对于另一参与主体证券公司来说,投资者的地位相对弱势。而且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难免面临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也让一些较为保守的投资者驻足观望。因此,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也成为了近年来饱受关注的问题。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在立法和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在这种形势下证券投资者权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很难获得有力保障。

第一篇:权益保护法论文范文

证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分析

摘 要: 2015年,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异常的巨幅波动,诸多作为弱势群体的中小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就我国目前的证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以证券市场风险防范为重点极有必要。因此,在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背景下探究证券市场风险的来源、证券市场监管域外经验、证券监控机制的完善以及证券投资者支持路径等问题,有利于实现法律的正确适用,保障证券活动安全、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 证券市场风险来源;证券投资者保护;证券市场监管;域外经验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冯雨.证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分析——以证券市场风险防范为视角[J].克拉玛依学刊,2016(5)58-63.

一、 证券市场风险来源

(一)业绩外风险和与业绩相关风险

证券市场的基本作用在于通过股票转让和股价变动,实现资本的优化组合与合理配置,并对公司的经营做出评价和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投资皆有风险,证券投资风险尤甚。源于此,我们必须关注证券市场高度的风险性。

无论是在证券发行市场还是证券流通市场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一般来说,根据风险是否源于证券发行人的业绩表现,可以将证券投资风险分为业绩外风险和与业绩相关的风险。[1]2业绩外风险包括两大类:一是国家经济环境、政治环境以及国际经济、政治交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相对于证券发行人来说,具有客观性,具有非人为因素性质;另一类是欺诈或其他违法行为导致的人为风险,这些风险显然表现出一定的主观特性。与业绩相关的风险也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公司经营管理人员恪尽职守、诚信敬业但仍然不可避免的不良经营业绩;另一类是经营管理人员违反法定职责,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而造成的不良经营业绩。

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来说,明确证券投资风险的性质,能够使其准确地对自己的投资风险进行合理预期。笔者认为,对于业绩外风险中因欺诈或其他违法行为而导致的人为风险和业绩风险中因经营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而导致的风险,不应由投资者承担。该类风险的来源,可以看出是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并且都是相关人在故意或者过失的情况下所造成的。

(二)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经济学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路易吉·津加莱斯曾说过,在具有完善法律和金融监管的国家,内部控制权人的私人利益比较低,金融市场也较为发达。[2]34资本逐利的属性使得道德在巨大利益面前,变得很脆弱。中国证券市场长期处于非常窘困的局面,弄虚作假、操纵市场等肆意侵犯投资者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致使“牛短熊长”的行市长期难以扭转。自2015年“股灾”以来,一大批证监系统高层或出事或落马,这表明,在我国证券市场,来自于各政府机构、金融监管机构的“信息优势人”经常达成内幕交易以攫取利益,从而侵犯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股灾”事件发生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其背后存在的道德风险。如何保证信息的充分披露、保护证券投资者免受证券欺诈、提振证券投资者信心从而加速恢复经济,是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之义。

二、证券中小投资者保护的价值基础

证券投资者,指的是具有一定资金来源, 从事以证券产品为介质或手段的投资活动, 对投资收益享有所有权并承担证券投资风险的金融市场主体。[3]86其中,证券中小投资者应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重点保护的对象,这是由于其正当权益经常遭受多重方面的侵犯。

(一)证券市场股权分置下的产权结构缺陷

中国证券市场自建立之初便存在股权分置制度。该制度从根本上损害了上市公司股东利益的一致性,致使市场内幕交易、关联交易盛行,严重影响了中小投资者的市场预期机制,进而成为阻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障碍。[4]2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日益凸显。但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并没有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而得到完善,上市公司往往“重筹资、轻改制,重上市、轻回报”。从而出现了大量侵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使得广大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我国证券市场的筹资功能、投资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及资本定价功能正在逐渐弱化,该种边缘化困境的突破也是证券监管模式的改革方向。

虽然2005年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但该通知规定比较原则,缺乏对总体方案和操作时间的规定;并且该规定对于试点公司没有统一规范标准,故而缺乏透明性。上市公司占绝对控股地位的国有股无法实现上市流通,这种结构性制度缺陷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变现机制、市场评价机制和资本运营机制,使得我国证券市场投机性高、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无法成为真正开放的市场。因此,实现国有股流通和减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解决我国证券市场发展问题的重中之重。

(二)征信机构的公信力不足

证券是一种特殊商品,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尤其严重,而信誉评价机制正是为了解决证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而诞生。信用评级机构的良性发展对于中小投资者的保护至关重要,其不仅能帮助中小投资者正确合理选择投资对象和投资组合,提高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还能够帮助投资者迅速判别证券能否满足自己的投资风险策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

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有关信用评级的基础性法律,也没有统一的监管机构。法律监管的内容也零星地散见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及其他法律文件之中。唯有法律监管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才能保障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发展壮大。同时,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信誉现状不佳,普遍存在公信力较低、信誉机制作用较弱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性和独立性不够。与国际惯例中的信用评级机构为独立中介组织不同,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不是真正意义的独立法人,其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附于某级政府机构或是事业单位。另外,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严重缺乏透明度,尚未建立起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在缺乏法律强制约束的情况下,信用评级机构自愿披露的信息非常有限,故而难以取得投资者的信任。

(三)自律监管的有限性

自律管理是证券交易所的核心功能,也是其本质属性。但是在政府主导下的强制性变迁过程中,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自律管理出现了全面异化,使得多年来我国证券公司的自律监管有名无实。证券业自律组织主要有交易所、证券业协会,而证券业协会的职责范围取决于证券监管机构的授权,而不是直接来源于证券业协会会员的现实需要。更为不合理的是,我国证券业协会的负责人,往往由政府机关人员担任或兼任。这种特殊的体制与传统,使我国证券业协会对政府监管机构形成天然的依赖,失去了相对独立性,背离了其民间性的本质,故难以充分发挥自律监管职能,该种异化下的自律模式会使得市场的公正、透明、有序状态大打折扣。一旦存在内在的紧张关系,自律管理的方向就会偏离甚至失灵。尤其是政府监管机构对于证券市场的瞬息万变情况反应较慢,及时处理机制不灵活,此时的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极易受损。

三、美国证券监管模式的有益经验

(一)信用评级机构改革的法律实践——以披露为导向

信用评级(credit rating)通常是由专业的信用评级机构(CRA)对特定有价证券的信用风险,即本、利按期支付的可靠程度及违约概率进行评估并确定相应的信用等级的行为。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劳伦斯·萨默斯曾如此评价:次贷危机之与信用评级机构,好比安然事件之于会计师事务所。由是可知,虽然次贷危机之前,信用评级机构的外部评级早已对资本市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直到危机爆发,才使信用评级机构引发大众瞩目。世界主要信用评级机构在危机之后,损失最为惨重的便是其公正、独立、客观、准确评级的信誉,投资者普遍对于机构的诚信丧失信心。由于信用评级机构在此次危机中的角色与作用充分暴露出当前世界主要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发行人付费的利益冲突、评级方法与程序的不透明、有效监管以及法律责任的缺失等众多问题,导致美国针对信用评级机构开展了以披露为导向的各项改革。

根据《多德-弗兰克法》规定,美国加强了评级方法的披露,提升了整个行业的评级方法透明度,以使投资者能够按照披露的内容更好地监督和控制评级机构。同时,对于评级业绩方面,美国也要求CRA应当提供充分的有关其业绩表现的信息,从而使外部人可以清晰地评价其评级的质量,使投资者有能力确定评级表现是否够好。并且,美国政府亦要求CRA对注意义务以及对发行人有利害关系的信息加大披露力度,最终将其复查的程序、措施、结果向投资者予以公布。

这为我国的证券市场监管改革提供了方向。与美国情况相类似的是,目前我国信用评级机构亦采取发行人付费模式,该模式下的利益冲突问题如若不作改变,必将影响我国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

(二)投资者赔偿基金的设立

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证券经纪商破产倒闭造成投资者损失的问题,证券中小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打击。为了维持投资者信心,保证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美国开始建立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投资者赔偿制度。投资者赔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建立投资者赔偿基金,美国的投资者赔偿基金的运作模式为独立模式,即成立独立的投资者赔偿(或保护)公司,由其负责投资者赔偿基金的日常运作。美国国会于1970年通过了《证券投资者保护法案》,并据此成立了美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SIPC)。该公司不以营利为目的,强制性要求所有符合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5(b)条,依法注册的证券经纪商、自营商、全国性证券交易所的会员成为自己的会员,并按照经营毛利的5‰缴纳会费,以建立投资者保护基金。这些资金被用以投资美国政府债券,其利息也作为SIPC资金的一部分。美国SIPC的资金来源有四个方面:成立时的发起基金;财政部和联邦储备银行各出10亿美元的信用额度即无担保贷款;每个会员公司每年必须缴纳的会费;所有资金由SIPC投资获得的利息收入等。其成立的目的是为符合条件的证券经纪商和自营商的顾客提供保险保护,当券商破产案件发生时,SIPC能够用现金偿付投资者。

采用独立模式的赔偿基金,主要取决于美国具体的法律背景和金融市场结构。从美国的证券投资者保护实践看,美国独立模式下的赔偿基金能够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的赔偿服务。我国可以在未来以该种模式作为发展方向。

四、我国证券中小投资者的保护路径

(一)证券监管模式改革——以风险防范为重点

控制证券市场风险,是保障市场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保障市场的正常运行在实质上是对投资者保护的一种外部手段。[5]30市场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求监管必须更加细化,而监管机制的健全程度和监管能力的效率高低将影响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乃至生存,因此应有效控制市场风险,尤其是人为风险。

1.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分置

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由于历史原因,股份被分割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两类相互独立的股权,即二元制股权结构。二者享有相同的收益权,但是由于国家股及法人股不可自由流通,使得流通股股价中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流动性溢价,从而同股不同价。产权制度存在缺陷是我国证券市场诸多问题产生的一个重要制度性根源,是我国证券中小投资者权益受到侵犯的深层次原因。

未来证券市场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便是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特别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稀释股权的集中度,[4]116减少控股股东或内部人控制。具体而言,制定股权分置改革方案须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公平,要保障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公平。其次是效率,要尽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加以解决,否则将不利于股市的稳定和发展。再次是稳妥,股权分置改革不能引起市场的大波动,要考虑到非流通股流通的扩容规模,要与资金的供给相匹配,还要制定必要的配套措施,以保障市场的稳定。最后是公开,制定股权分置政策应广泛征求市场各方人士及专家学者意见,应请广大中小投资者讨论并发表意见,必要时应提请全国人大表决,不宜由少数人决定。制订具体方案时要全过程充分披露信息,力求信息公布的对称性,建立市场各主体尤其是管理层与中小投资者之间顺畅的沟通渠道,并建立听证制度。

2.提升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

表面上看,信誉评价机制是一个低成本解决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近乎完美的机制;但是,信誉评价机制也存在其固有的缺陷——信用评级机构与投资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因此,唯有从利益冲突的协调出发,才可以提升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公信力。

首先,应构建解决信用评级机构利益冲突的监管法律制度。发行人付费模式已成为信用评级机构的基本商业模式,该种模式在保护投资者利益与维护发行人利益之间存在明显冲突,信用评级机构往往会在缺乏证明和有效他律的情形下牺牲投资人利益而维护发行人利益。因此,建立由政府资助或公共基金资助模式而摒弃发行人付费的商业模式才是维护信用评级机构公正的根本。其次,应构建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责任制度。美国以披露为核心理念的证券监管制度,实际上是以严格的证券民事法律责任为保障的。我国现有法律中很难找到对于信用评级机构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的相关规定,违法成本低而守法成本高,致使很多信用评级机构为攫取利益而肆意妄为。我国未来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不能单靠信用评级机构自身的努力和克制,还应当对其施以严格的法律责任的制约。

3.强化证券市场的行业自律

为使得证券自律监管组织能更好地发挥监管职能,必须保证其有充分的独立性,恢复其自律性组织的本来面目,强化其自治功能。

首先,应强化证券协会的自律机制。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模式,尊重和维护市场的内在机制,真正做到保证证券监管的独立性,使监管机构成为证券市场的公正“裁判员”,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原则。我们应加强证券业协会、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和证券服务机构的规范和管理;建立全国统一、多层次证券主体积极参与的证券监督体系;建立以道德和诚信为基础的市场自律体系,从而形成证券市场法治体系完善和健康发展的基础。其次,应完善证券交易所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建设全面的监管系统,譬如:通过建立发现系统知晓证券市场存在的违法违规事件;通过调查系统发现会员存在的问题,督促其改正;通过处理系统对会员进行处罚或移交有关部门处理;通过报告与公告系统对违规案件的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告。唯有做好一系列的行业自律改革,中小投资者才能在“三公”原则指导下的自律监管中获得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双重保障措施,以切实保护其利益。

(二)中小投资者支持路径的构建

1.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命题教育”与风险教育

在对中小投资者的教育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命题教育”[6]357。该种教育指的是,中小投资者保护机构应当密切关注司法实践的典型案例,体会其中的法治精神,并将这些典型案例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从而将总结结果汇报给投资者。通过对案例具化分析的过程可以将我国现有法治下的证券市场机构设立、市场参与人的权责关系以及救济方式予以明晰。此外,证券市场是典型的风险市场,故投资者保护机构应当针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做出风险预警,而不仅仅是事后处罚。因而,加强对于中小投资者的风险教育亦是重中之重。应当提升中小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并梳理正确的投资理念,这是参与证券市场交易的基本前提。需要对投资者明晰的是,选择不同的金融产品应当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原则上,收益越大承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中小投资者应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同时接受投资者保护机构对于认识风险和识别风险能力的教育。

纵观我国现有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受损案件,很多都是由于信息披露环节的缺失和不当所造成的。因此,投资者保护机构应当有针对性地就信息披露权利对中小投资者予以宣传、教育。让投资者了解到可以要求证券活动参与机构披露的信息应当包括产品特性以及买方风险。具体而言,产品信息应当包括有效成本、购买期限和清偿方式。

2.完善证券纠纷民事补偿性救济机制

我国现行机制下的证券纠纷处罚措施主要集中为行政处罚。统计显示,2010-2014年的5年间,证监会正式立案调查的案件中内幕交易案件的比例均在半数左右,其中2012年占比高达63%。[7]在10月末证监会通报的4起涉嫌内幕交易案件中,当事人分别被处以违法所得2~3倍的罚款。因此,在现有的行政处罚措施下,中小投资者往往不能够获得合理补偿。故笔者建议完善我国证券纠纷的民事补偿性救济机制。2007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布的《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筹集、来源和使用。如其第八条规定:“保障基金管理机构应当以保障基金名义设立资金专用账户,专户存储保障基金。” 该条例可以给我们当今设想模式下的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提供参考。我们应当针对证券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权益建立独立的投资者保障基金制度,且应将该基金的赔付对象界定为中小投资者,不再局限于期货投资这一单一领域。当然,《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只对于期货投资者的保护提供了原则性的规定,并没有具体区分投资者的界限。而我们认为,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也是应当有所区分的,这里应排除那些达到法律法规规定的投资规模、具有专业投资能力的“经济人”。

赔付基金的设立有助于中小投资者在行使民事诉讼权利之后有赔偿保障,但就民事诉讼行使而言,中小投资者的先天弱势地位决定了其个体诉讼能力的不足。作为中小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散户,在资金、信息、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弱势,极易成为证券欺诈的牺牲品。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引入“集团诉讼”制度,其素有“为了不使权利遭到侵蚀的诉讼程序”[8]191。由于证券市场的受众面之广,同一类证券交易中的中小投资者往往数量庞大,且各中小投资者之间因为共同的法律事实而联系在一起,从而提起诉讼后构成了拟制的集团。因此,在集团诉讼模式下,单一的中小投资者可以维护自身的权利,当诉讼金额因为集团累计成为巨额时,当事人可以通过成功报酬制度聘请优秀的律师做代理以挽回损失。通过这种诉讼模式,其在保护权利主体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威慑作用,并促进证券活动参与公司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整个社会的法治意识和诚信意识。

除上述诉讼程序以外,出于成本和程序简便性的原因,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 更容易获得中小投资者的青睐。因此,我国可以在证券投资者保护机构内部设立专门处理中小投资者投诉受理机构,并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规则,为投资者投诉提供平台,以减少维权成本的支出。

五、结语

证券市场是风险聚集的场合,其中,证券交易的固有风险与人为风险的交织,使得作为证券市场主体的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断受到冲击。鉴于其先天的弱势地位与人为风险的不当性,保护中小投资者已成为各国证券监管工作的重要使命和基本职责。美国金融危机之后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于我国的证券市场管理应有所启发,唯有将证券市场风险的防范与保护中小投资者理念相结合,证券监管模式的改革和投资者支持路径的构建才能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道远.证券侵权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2]陈国进.法律制度与金融发展:中国经验与理论创新[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陈洁.投资者到金融消费者的角色嬗变[J].法学研究,2011(5).

[4]孙曙伟.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宋一欣.股市维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6]郭锋.中国资本市场若干重大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7]徐翔被查显示监管层严打态势持续 遏制内幕交易还需制度不断完善[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5-11-04/c_1117041692.htm,2015-11-04.

[8][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作者:冯雨

第二篇: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摘要】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参与主体之一,相对于另一参与主体证券公司来说,投资者的地位相对弱势。而且在证券投资的过程中难免面临风险,这些风险的存在也让一些较为保守的投资者驻足观望。因此,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也成为了近年来饱受关注的问题。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在立法和管理等方面还不够完善。在这种形势下证券投资者权益,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很难获得有力保障。所以应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健全证券市场,从而为证券投资者提供更好的保障。本文主要从法律制度层面对证券投资者的权益保护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证券市场

证券投资人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证券投资人作为市场流动资金的提供者,不仅为企业筹资提供了重要渠道,还能够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然而证券投资人在证券市场中却处于弱势地位,再加上证券市场的不可控性,导致证券投资者经常受到很严重的损失。市场的不稳定还会从整体上降低证券投资人的投资信心,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资金流入。为此应该完善证券交易的法律法规,从根本上保障证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一、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法理基础

(一)公开、公平、公正

法律意义上的公平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解释:第一,法律制定的前提公平,对于法律中涉及的各方利益代表应该予以平等的法律地位。第二,在利益分配上应该尽可能公平,尤其是在证券交易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多方利益代表,而证券交易法律法规的制定应该尽量保障利益分配的合理和公平。第三,交换过程中的公平。在交换的过程中,各方通过交换往往能获得一定的权力,而相应的也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因此各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要尽可能公平。第四,结果调节方面要平衡。主要是針对证券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偏差或权利义务不对等现象进行调节,从而减少受害者的损失,尽量维持利益均衡。尤其是证券市场交易中的各方利益代表本身就是为了获取利益,在这种环境下很容易为了追逐利益而违背市场交易规则,因此,对市场不规范行为的调整对证券市场整体公平的维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正则主要针对市场的管理者,实际上就是对市场管理者的有力约束。旨在要求市场监管者对市场参与者从各个方面都要进行公正对待。在证券市场中则主要体现在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行为需要公正,这种公正既表现在对市场各方的行为进行监督,也表现在对市场的违规行为进行公正的处理。通过监督执法者的公正,维护证券法律的权威,促进证券交易市场的良性运作,保护证券投资人的利益。

公开主要是指证券市场的信息公开。目前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证券投资人利益遭到损害的一大原因,信息不对称往往让投资人不能及时了解证券发行企业的经营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进行调整,就会使自身利益受到严重损害。因此促进信息公开是保护投资人权益的重要举措,公开信息包括证券发行信息公开、证券上市交易后的信息公开、证券监管信息的公开等。全面信息公开的市场环境更有利于打消投资者的疑虑,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二)安全

对于资本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来说,安全性十分重要,金融市场的安全甚至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一旦一个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将波及到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各国都对金融市场的安全和稳定十分重视。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资本市场的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对金融市场的把控尚不成熟,对证券市场的管理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的动荡不安最直接影响的就是投资人的投资信心,一旦投资人对证券市场的安全性产生怀疑,将影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从而影响企业筹资的正常进行,进而影响整个证券市场的运行。而有效的证券法律规定能够对证券市场的安全性进行保护,从而稳定投资人的投资信心。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对市场安全性进行调控的同时也需要给予市场自动调节的空间。

二、完善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一)完善证券投资者保护立法模式

现有的证券法律法规中,虽然也有一些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内容,但并不系统。这也导致一些纠纷出现时可能会缺少直接的法律依据,投资者的利益也缺乏相关立法保障。为此应该专门设立投资者保护的章节,明确规定各项条款,尤其是注重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和证券市场安全。在投资者保护章节中应该注意对投资者的类型进行划分,并对投资者称谓进行统一的规定。还需要注意立法位阶的提高,并进行统一安排。另外,应该注意扩大证券概念范围,明确证券法调整对象。纵观世界各国《证券法》的发展过程,证券概念范围始终在不断扩大。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可以参考较为成熟的资本主义国家证券立法的经验,对证券概念进行适当扩大,从而更好地保障投资者利益。同时应该不断改进相关救济制度,对投资人的损害予以一定的补偿和救助。可以通过成立专门机构的方式,制定全面的证券纠纷调解机制,拓宽投资者的司法救济渠道,让受害投资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更适合的司法救济方式。同时,可以通过行政和解模式进行调节,并且简化相关法律程序,从而帮助投资人减少解决纠纷的时间,更快地帮投资者维护合法权益。

(二)完善证券保护法律制度

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改进完善证券保护法律制度:一是构造更完善的投资者保护制度,二是完善证券民事赔偿制度。首先,为证券交易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环境。其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更完善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并促进信息公开更为及时和透明。同时国家集中监督和社会监督还应该两线并举,共同构建更为完善的监督管理框架。对于证券民事赔偿制度,首先需要扩大受案范围和民事赔偿主体的范围,从而更全面地保障投资者权益。对于一些涉及证券民事赔偿的行为应该作为特殊侵权行为进行处理。其次应该适当放宽案件受理的条件,并且允许证券民事案件以集团为单位进行诉讼。

(三)完善证券监管法律制度

目前证券市场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证券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而证券市场与其他行业相比更需要有力的监管从而维持整个市场的稳定。监管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监管制度不够健全和监管功能不够完善两个方面。因此,首先要建立统一的监管制度,并由专门的监管机关进行监督。监管机关需要对同一监管功能进行统一监督,从而避免不同的监管机关履行同一监管职能而发生的管理冲突,也避免因职能划分不清导致监管漏洞的出现。整体市场的监管重担应落在证监会上,证监会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加强监管力度。

三、结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完善。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证券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在法律和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为此本文从完善法律制度的角度出发,对证券投资者权益的保护进行了探讨,以期促进证券法规的不断完善,更好地保护证券投资者的权益。

参考文献:

[1]谭美玲.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研究——基于比较法的制度完善[J].福建法学,2018(2):64-73.

[2]袁淼英.证券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制

度的构建路径[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57-66.

(作者单位: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廖子劲

第三篇:我国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召回制度

摘 要:2013年3月15日,我国开始实施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一大亮点是增加了关于产品召回制度的规定,这同时也是我国关于产品召回制度的一大进步。但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也要保持冷静的头脑,看见新规定中存在的不足。在汽车领域,召回制度适用最为频繁。通过分析《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我们可以发现现行汽车召回制度中的弊端,继而提出修改建议,即确立缺陷汽车认定标准;建立缺陷汽车检验机构;严明召回制度的法律责任;积极推动公益诉讼进程。

关键词:召回制度;构建思路;汽车召回

2013年3月15日,我国开始实施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增加了关于产品召回制度的规定,涉及的条文主要包括第19、23、56条,其内容分别涉及经营者的主动召回义务、强制召回义务以及经营者违反强制召回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相关条文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产品召回义务贯穿于整个缺陷产品的存在期间,从其上市流通,一直到收回,只要缺陷存在,召回义务就一直存在。

此外,新条文也体现了召回制度预防、主动、广泛以及公益性的特征。所谓的预防性,即是强调事前的救济,在缺陷产品带来实质性的人身或财产伤害之前,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手段。所谓的主动性,并非特指主动召回,而是无论主动或强制召回都具有的特征。也就是说,只要商品存在缺陷,生产厂商的经营者即负有产品召回的义务,不论消费者或者相关第三方有没有提出相关的召回要求。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有的汽车经营者均有召回的义务,没有任何例外;另一则是所有的缺陷产品,不问其原因或表现,一律予以召回,召回的缺陷产品并非个别,而是全部。最后的公益性,则是预防性、主动性和广泛性的延伸,因其未雨绸缪、积极主动针对所有缺陷产品进行召回,将极大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将其损失降至最低。

我们关注的焦点是第19條,这一条文史无前例地明确规定了召回制度,并且扩大了召回适用的范围,从之前的特殊商品—如食品、药品、汽车、医疗器械—扩大到了所有的商品。

一、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9条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者”的界定并不明确

新消法规定了经营者为召回义务的主体,但没有区分生产者和销售者的召回义务,召回义务的主体不明确。在产品召回过程中,其义务主体主要为生产者,但销售者作为消费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必须要履行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召回义务,如召回信息的传达和相关消费者信息的记录。

(二)“缺陷”的规定过于概括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将“缺陷”解释为“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这一规定虽然涉及全面,但却过于笼统,在实践中容易造成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各地标准不一。

美国的产品召回制度,是世界范围内实施最早的,同时其召回制度也是较为健全的,我们可以从美国的制度建设中汲取精华。根据美国《统一产品责任法》,认为产品存在缺陷,只需认定产品在制造、设计、警示或指示三个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存在不合理的不安全性即可。《美国产品召回手册》中规定,如果确认产品缺陷存在,可以从下列因素考虑该缺陷是否会导致实质性的风险:缺陷的形式;投入市场的缺陷产品数量;风险的严重性;人身伤害的可能性。如果风险能被划分为A、B、C三类中,则应实行相应的召回制度。美国的规定涉及面更广,且对实践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值得我们思考借鉴。

(三)“必要费用”未做限定

现实中,费用问题最为敏感,也最容易引发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对费用相关进行详细的规定,很容易导致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责任的不明确。

(四)缺乏主动召回的配套机制

经营者之所以能履行主动召回义务,是因为经营者能发现其产品存在严重缺陷;我国立法并没有要求构建这样相应的配套机制,促使经营者实现对其产品的跟踪,以主动发现其产品的缺陷,因而主动召回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二、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构建轮廓

我国现行的涉及产品召回方面的法律规定主要包括:2007年出台的《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药品召回管理办法》,2011年出台的《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办法(试行)》以及2013年1月1日施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2009年,国务院公布《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送审稿)》,并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若该条例能够顺利通过审议,则将会成为我国第一个针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普遍适应的行政法规。我国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召回制度的规定只是一个宏观的框架,结合我国在召回制度方面的立法现状,我们可以对将来的召回制度做出如下思路的构建。

第一层级:法律,即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二层级:行政法规,即将来可能审议通过的《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针对召回制度进行较为细致的、能普遍适用的规则规定。

第三层级:专门性的行政法规或规章,即适用于食药、医疗器械、汽车、儿童玩具等特殊产品的规定。

形成上述的构建框架,我们即可以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总体和特殊方面较为完备的实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

三、以汽车召回为例谈召回制度的具体构建

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指导下,汽车召回制度能在我国较为规范的实施,但同样,《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存在一些问题仍是不可避免的。

(一)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缺陷汽车检验标准难以统一确定

面对汽车这样一个复杂的机械,一般人难以确定其是否存在缺陷。因此,即使法律规定了缺陷汽车的召回制度,其召回的主动权也是掌握在生产商的手中。因而,制定通俗易懂清晰明了的检验标准迫在眉睫。

2.缺陷汽車检测机构无法适应要求

一个能够适应要求的缺陷汽车检测机构,除了具备专业的检测条件之外,还应当具有独立性。我国目前进行检测的机构大多带有行政色彩,与汽车生产厂家或多或少存在某些联系。缺乏中立、公正的缺陷汽车检测机构,检测机构中相关设施比较落后,同时缺乏本领域的权威专业人才,将会极大影响我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公正性。

3.启动缺陷汽车调查程序消费者缺位

《条例》中规定,生产者、主管部门和专家可以启动汽车缺陷调查程序,但消费者却未被包含在内。作为受害方的消费者本应最具有发言权,却因法律的缺失丧失启动程序的权利。如此一来,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更是难以维护自身利益。

4.消费者损失赔偿难以明确

汽车缺陷最根本的受害者便是汽车消费者,所以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应让他们成为最大受益者。《条例》虽规定了较高的罚款标准,却未对消费者损失加以关注,使其损失难以得到弥补。在实施缺陷汽车召回制度中,对缺陷汽车的处罚和制裁,一方面要加以行政处罚,另一方面也要以消费者损失为出发点,确定肇事厂商的经济赔偿标准。

(二)完善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建议

1.确立缺陷汽车认定标准

发达国家一般均对汽车及缺陷汽车的认定制定了严格的标准。我们在下一步制度的构建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认定汽车是否存在缺陷:一是从消费者角度出发,以消费者有权期待的安全水平为标准;二则是从专业人员的角度出发,采用风险—效用平衡标准。

2.建立民间缺陷汽车检验机构

所谓民间检验机构,是由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检验,不能与消费者产生联系,最重要的是应当独立于行政机关,且不受制于汽车厂商,并能够接受消费者的监督,由此才能保证检验机构的权威性。另外,检验机构应该制定明确的内部章程,对检验的范围、标准、任职人员的资质以及相关责任问题进行规范。

3.严格明确缺陷汽车召回制度的法律责任

违反缺陷汽车召回义务的法律责任是一种综合性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民事责任方面,应当规范惩罚性赔偿制度。明知汽车存在缺陷,却不及时主动采取召回措施,给消费者人身或财产带来损害的,应将其损害结果依据一定的标准予以量化,并在考量缺陷的严重程度、隐瞒时间的长短以及生产商经营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上,来确定惩罚性赔偿的数额。

第二,行政责任方面,首先应在法律中明确主管汽车产品召回工作的部门,一般是由各级的质量监督部门主管,涉及其他部门予以配合。对于汽车厂商违反行政管理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应尤其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第三,刑事责任上,因未履行召回义务导致严重后果的,应予以刑事处罚。

4.积极推动公益诉讼进程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立法的先进经验,当汽车厂商违反消法义务损害汽车消费者的利益时,可由消费者保护团体向法院起诉。此处的消费者保护团体即为消费者协会,当制度成熟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可以在消协下设更为具体的职能部门,负责不同的行业诉讼。

其次,借鉴英美国家的先进经验,我们可以设立原告胜诉奖励制度。汽车消费者考虑到召回诉讼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太多经济利益,往往选择息事宁人。这一制度实质上给予当事人经济上的支持,大大地提高了受害者的参与诉讼积极性,这样既可以维护消费者的集体利益,同时形成了对汽车生产者的广泛监督,有利于汽车产业的发展。

最后,利用诉讼得到的赔偿,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基金会进行管理,主要用作汽车产品召回的相关公益诉讼,减少消费者的诉讼成本,使资金得到良好的运作。

参考文献:

[1]王利明.关于完善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若干问题[J].法学家,2008(2).

[2]李荣花,周凤敏.如何完善我国汽车产品召回管理制度[J].汽车工业研究,2010(3).

[3]殷玉萍.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以消费者群体权益保护为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09(5).

[4]蔡书榕.我国汽车消费者的维权路径及不足之处[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0(4).

[5]张凌凤.关于缺陷汽车召回制度法律问题思考[J].理论研究,2012(3).

[6]李永钧.三大亮点三大缺憾——解读“缺陷汽车召回监督管理条例”[J].东方时评,2010(29).

[7]王小朋.析我国产品召回制度的完善[J].商品与质量:科技与法,2011(5).

[8]李家有.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J].东方青年·教师,2013(14).

[9]刘兀群.刍议我国召回制度之完善[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3(5).

作者:刘晓琳

上一篇:词汇教学法论文范文下一篇:急诊科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