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学思考

2022-09-11

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的依托, 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手段, 职业教育则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所在。因而, 人力资源开发既是一个教育问题, 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它既应符合教育规律, 也应符合经济规律。

1 职业教育没有教育对象的严格限制, 是“面向人人”的全民的大众化教育

职业教育依据实施场所的不同, 可分为学校职业教育、社会职业教育、行业企业职业培训三大类型, 其结构框架如下图。

第一, 学校职业教育是指以学校为主要实施场所的职业教育, 既包括职业学校教育, 也包括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既包括学历职业教育, 也包括非学历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教育主要有高职教育、中职教育和综合高中职业教育;普通教育中职业教育则是以普通中小学校开展的引导学生广泛认识科技世界和工作世界为重点的教育, 侧重于扩大学生的视野, 引导对职业教育有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准备接受职业教育, 培养学生的兴趣、择业能力和职业意识等。

第二, 社会职业教育是指以行业企业和学校外的其他机构为主要实施场所的职业教育, 既包括各级电大等机构举办的远程职业教育, 也包括事业单位和社会培训机构等举办的职业培训。其举办主体包括各级政府、劳动部门、人事部门甚至监狱部门等, 其教育对象既可以是农民、下岗职工、残疾人、部队退伍转业人员、大学生和在岗人员等, 也可以是罪犯。

第三, 行业企业职业培训是指以行业企业为主要实施场所的非学历职业教育, 主要是对企业在岗人员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培训, 使之不断获得新技能与满足岗位知识更新的要求, 也使企业人力资源流动中转岗的员工获得从事新岗位工作的资格。

由此可见, 职业教育不论从中等职业教育来看, 还是从高等职业教育来看;不论从社会职业教育来看, 还是从行业企业职业培训来看;不论从社会产业依托对职业教育的中等层次要求来看, 还是从高等层次要求来看, 职业教育没有严格的教育对象的限制, 它覆盖于产业的技术阶层和社会的平民阶层, 是“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 是能够使广大人群改变不利处境的教育, 是一种真正的全民的大众化的教育。

2 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 是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直接”“最见效”的教育投资

职业教育在所有教育类型中, 是促进人力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密切”和“最直接”的一种教育。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使其具备着特殊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最大特征是促进“劳动力再生产”和“人力资源再开发”。具体功能有以下几点。

2.1 职业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性质和形态

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是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尤其是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提高, 必须依靠教育, 普通教育只能承担某一时限内的任务, 作为一种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施加影响的过程, 职业教育比生产过程形成的那种单凭经验积累的劳动熟练程度和技能技巧等, 有着更为全面、更为系统、也更科学性的优点, 它不仅改变了劳动能力的性质和形态, 使一个普通的、只有一般劳动能力而没有任何专业技能的劳动力, 成为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劳动者。

2.2 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力水平

职业教育的经济属性, 使其与普通教育相比, 能更直接地可操作地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活动:对于一个生产者来说, 使之提高技术熟练程度和技能技巧;对于工程技术人员来说, 使之具有更高的科学与技术水平;对于管理人员来说, 使之具有更科学的管理水平与管理能力。同时不断提高劳动者的能力水平、生产技能、熟练程度和技巧, 把自然人的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甚至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

2.3 职业教育可以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改变生产方式

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社会一般生产条件, 即客观因素;二是从事物质生产的人的劳动熟练程度、劳动技能和劳动速度, 即主观因素。后者取决于职业教育的水平和培训质量。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经济性活动, 它对满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改变生产方式有着重要的作用, 是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

3 职业教育是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桥梁, 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与“通用性”影响着人力资源的开发

人力资本的主要特征是专用性与通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是指员工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形成了一些特殊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它们只有在特定的企业与特定的物质资本 (设备) 结合时才能发挥作用。人力资本的通用性, 具有跨企业甚至跨行业的普遍适用性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专用性与通用性的区别是人力资本转移成本的大小和对企业依赖程度的高低, 随着人力资本投资的扩大, 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会趋于增加。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与通用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3.1 影响职业能力开发的内容与形式

在古代社会, 职业能力的开发主要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 学徒必须在师傅的传授下边干边学, 由此形成的人力资本具有较强的专用性, 但职业能力开发通常需要很长时间, 且极其依赖特定的工作环境。近代工业化之后, 完整的生产过程被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工序, 员工只需进行局部的标准化操作就能完成工作任务, 因而行业内部的技术水平趋向均衡, 员工的人力资本通用性大为提升。为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学校形式的职业能力开发模式应运而生, 首先是缩短教学时间, 其次引入易于迁移的培养内容, 对知识、技能、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和整合, 培养学生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 再之是采用提高教学效率的组织形式, 按专业或工种需要培养人才。

3.2 影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

一般而言, 在人力资本的专用性要求较高时, 作为人力资源开发机构的技术院校倾向于“工学结合”或“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是把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 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 把“产学研”融为一体, 以求在人力资源开发, 提升劳动力素质和资源输出方面获得最大的社会产益。“订单培养”则是院校与企业合作, 双方形成育人契约关系, 企业按照自身的标准使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 并为院校提供相关的实训基地及人力物力, 实现人才的“量身定做”。

诚然,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新行业的产生, 专业技术院校的专业设置再齐全也难以满足某些行业的特殊需要。因此, 目前我国一些专业技术院校在课程改革中要求打好技能基础, 拓宽专业口径、强调一般素质的目的, 就是以不变应成变, 增强人才的“通用性”, 以提高学生的选择性和适应性, 增加就业机会。“专用性”与“通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应用型人才, 两者的教学情境当然与未来工作的职业情境高度相关。

3.3 影响企业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

企业参与人力资源开发大致可分为两类形式:一是企业独立举办教育机构或以各种非正规方式进行在职培训, 使人力资本投资服从企业的内部组织, 实现人才培养与使用的一体化。二是企业有限介入教学过程, 依靠现有的专业技术院校联合办学, 尽量对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施加影响。

3.4 影响职业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

目前, 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重点处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三个层面 (个人的开发、职业的开发和企业的开发) 中的基础层面——个人开发层面, 比较注重知识性和技能性的培训, 未能注重个人自我发展的需求, 未能注重长远发展的需要, 这说明我国的职业教育受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制约, 还没有超越传统职业教育的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健全, 势必加快职业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使职业教育与现代化大生产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 职业教育的功能将不断完善, 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将不断加深, 人力资源的职业开发和企业的长远开发将更受关注。职业教育将不仅是为企业也是为社会培养人力资源, 并为全社会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使人力资源不再是部门或单位所有, 而是归全社会共享。

摘要:职业教育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职业教育又对经济的发展起着促进或制约的作用, 其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发展。本文从职业教育促进人力资源开发的经济学角度思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人们更应认识到职业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人力资源,经济学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Z].教职成[2006]4号.

[2] 董仁忠.演变、内涵界定及类型:职业教育概念再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1) .

[3] 吴晓义.职业能力开发的经济学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6) .

上一篇:浅谈青少年舞蹈训练的几点方法下一篇:西北某石化公司1.6Mt/a催化裂化装置余热锅炉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