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经济发展的成人教育论文

2022-04-29

[摘要]纵观当今世界,所有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经济腾飞的。但在我国,职业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始终没有被重视起来。鉴于职业教育仍然处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和边缘位置,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文章指出研究职业教育问题应紧紧结合它的功能,为市场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中寻求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促进经济发展的成人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促进经济发展的成人教育论文 篇1:

学分银行促进职教扶智的价值、逻辑与实现路径

[摘要]职业教育在后扶贫时代推动农村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学分银行与职业教育精准扶智相耦合,具有促进职教扶智的成长价值、工具价值和经济价值。要通过落实学分银行功能作用、构建学分银行机制体系、多方协同形成清晰路径等实质性操作,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发展提供新的逻辑理路,以多途径塑造灵活学习空间、形成激发学习者参与的制度体系、按照乡村需求打造职教资源学分成果目录为实现路径。

[关键词]学分银行;职业教育;精准扶智

[作者简介]丁翠娟(1981- ),女,河北石家庄人,西南大学在读博士,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义兵(1963- ),男,云南昆明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2019年人文社科项目“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渝东北贫困地区职教扶智研究”(项目编号:19SKGH265,项目主持人:丁翠娟)、重庆市高等教育2019年教学改革项目“三峡库区职业教育‘SGCF’联动模式助推乡村振兴教学改革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91043,项目主持人:杨和平)和重庆市中华职业教育社2020年度职业教育研究课题“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JS—202005,项目主持人:杨和平)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乡村振兴关键要实现人才振兴,而实现人才振兴的逻辑起点在于教育。职业教育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天然优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形势下,更需要进一步发挥职教扶智的作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探索建立职业教育个人学习账号,实现学习成果可追溯、可查询、可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成长拓宽通道。这标志着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在职业教育领域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学分银行建设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畅通农村学习者的学习通道,既为解决工学矛盾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职业教育精准扶智嵌入了新理念。

一、职教扶智的现实困境

职业教育从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等多方面入手助推乡村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者时间成本管控与帮扶价值存在不对等

马克思指出,商品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时间管理理论也认为,时间是一种没有弹性、无法储存、易消失的特殊资源。农村学习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培训和培养必须考虑时间成本,因为对他们来说时间的浪费就相当于价值的损失。然而,由于居住地分散、偏远等原因,农村学习者往往需要长途奔波,不仅占用了学习时间,也容易影响学习效率。同时,由于学习目的不明确,培训内容又缺乏针对性,既增加了农村学习者的时间成本,也影响了职教扶智的精准性,最终造成时间成本管控与帮扶价值的不对等。

(二)帮扶方式单一化与学习者需求多样化存在矛盾

农村学习者的个体情况千差万别,在学习方面也存在着多样化的需求。例如,有些农村学习者希望学习电脑操作、家庭基本维修、社会养老服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些农村学习者对就业创业类的知识和技能有较高的需求,有些农村学习者对与自身兴趣爱好或子女教育相关的知识和内容更感兴趣,有些农村学习者则更想获取与投资、理财以及资本运作相关的知识和内容。虽然职业教育对农村学习者的培训名目比较多,但培训内容不具体、不深入,容易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情况产生断层;同时,帮扶一般仅是短期培训,培训的内容、形式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依托便捷的网络虽然能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但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没有学习成果的积累和转化,难以长期坚持。

(三)帮扶的间断性与学习的持续性存在断裂

社会服务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但职业院校的主要精力更多放在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上,尚没有充足的条件来长时间、不间断地对农村地区开展精准扶智相关服务。与此同时,很多农村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也表现出间断性的特征。他们往往更想获得“立竿见影”的“短平快”式培训,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遇到问题时,才有参加相关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希望借此快速解决现实困难。职业院校如果只是提供这类培训,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就见到成效,但解决的往往只是“外在”的问题,而无法触及问题的“内里”。从长远来看,短期化、间断性的学习不仅无法满足终身教育理念的需要,也难以培养出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村劳动者大军。由此,如何在帮扶存在间断性的现实条件下实现学习的可持续性,如何让不计入学习成果的培训不影响农村学习者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就成为推进职教扶智的重要课题。

二、学分银行促进职教扶智的价值意蕴

(一)成长价值:实现从“工具的人”到“全面发展的人”的转变

马克思提出,价值表示物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等属性。换句话说,价值就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职业教育助推乡村振兴的价值内核可以理解为,为适应农村各类职业和岗位的需要,对人进行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满足价值主体的就业发展与需求,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学分银行能够将社会有效的资源通过成果认定与转换机制利用起来,为学习者搭建成长的“高速通道”。学分银行在帮助农村学习者通过非学校教育体系的途径获取超越学校教育体系的成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不仅为农村学习者提供了作为“工具的人”的可能性条件,使他们更能适應社会需求,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自身成长的便利条件,使其向“全面发展的人”迈进。

(二)工具价值:成为构建农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桥梁

工具价值主要是对某一事物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所起的作用而言,是主体对客体所具有的工具性作用。学分银行的存储、兑换功能以及特有的弹性管理方式一旦为农村学习者所用,将会产生巨大的工具价值。借助于学分银行,农村学习者可以将学习的知识折合成学分并进行存储和兑换,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也可免修相应的课程或者模块,完成规定学习后获得相应的文凭,这有利于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同时,学分银行的存储功能也解决了农村学习者工学矛盾的困扰,为农村学习者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从而有助于其形成终身教育理念。学分银行具有开放性、公开性、终身性的特点,学习者可以采取灵活的学习方式选择任意开放性课程,他们通过学分银行能够获取优质学习资源,并且根据学科的发展及社会的需要及时更新学习内容,从而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整体水平。学分银行已然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工具,其工具价值已为更多学者深入挖掘,并为各类教育所用,也在精准扶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经济价值:提升劳动能力,多方面体现经济效益

在经济学领域,经济价值被阐释为经济行为体从产品和服务中获得的利益。马克思指出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经济价值思想。教育的对象即人本身具有劳动能力,人的劳动能力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产生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创造新的价值。当前,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日渐凸显,而学分银行应用于职业教育精准扶智更能凸显其经济价值。从帮扶对象的角度看,学分银行能够使农村学习者拓宽学习通道,增加学习的灵活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其社会适配度和个体收益率;从职业院校的角度看,学分银行能够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之间教育资源的整合,倒逼职业教育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从而吸引更多潜在学习者,扩大学生规模,提升社会影响力;从农村发展的角度看,以学分银行为依托进行职教精准扶智大大降低了教育成本,让更多的农村学习者获得受教育机会,整体上提升了农村学习者的能力和素质,为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奠定了基础,全面促进了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分银行促进职教扶智的逻辑理路

(一)前提:落实学分银行功能作用

要在职教扶智中凸显学分银行的重要价值,落实学分银行的职责功能至关重要。学分银行模拟银行的功能特点,是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中心,起到积累、转换学习成果的作用。

第一,学分银行的认证、转换、衔接功能为农村学习者提供便利。借助于学分银行的认证、转换、衔接功能,农村学习者间断性的教育培训等经历不仅可以得到认证,还可以兑换相应的证书和学习资历,实现学习成果的有效衔接。这些被认证的经历可以是正规的,也可以是非正规的,这为农村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大大激发了他们参加集中培训和开展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学分银行的积累、查询等功能扩大职教外延。学分银行设有个人学习账号,能够建立高质量的信息化资历名册,为学习者提供完整、详细的学习指南和自由、便捷的学习通道,并且对其学习进行追踪,提供具有公信力的、质量较高的学习资历。依托积累、查询等功能,学分银行在助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通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通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扩大职业教育的外延,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关键:加强学分银行为中心的体系构建

完整的体系构建是事物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要进一步发挥促进职教扶智的重要作用,必须构建以学分银行为中心的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标准体系、运行体系和服务体系。

第一,学分银行认证和转换标准体系。认证和转换标准体系建设是学分银行发挥“立交桥”作用的“交通规则”,也是学分银行体系构建的基础。只有构建严密科学的学分银行认证和转换标准体系,才能为各类学习成果提供规范、清晰、统一的评价标准,以顺利完成转换和汇兑。构建学分银行认证和转换标准体系要分析已有学习成果,根据其特点、内容分类,建立完善的学习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计指标体系的目标和结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认证的信度和效度,简化认证的程序,尤其是面对农村学习者信息化水平不高的现实,更应遵循清晰、简洁、高效的学分银行认证和转换原则。

第二,学分银行运行机制体系。运行机制体系建设展现着学分银行的治理能力,为学分银行良性运行提供了可能,这也是学分银行促进职教扶智的目标使然。学分银行促进职教扶智,为农村学习者搭建学习“立交桥”,提高运行效率,保障学分银行功能作用的充分发挥,这是学分银行运行机制的外在目标,也是学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目标。要达成学分银行的使命目标,实现学分银行的良性运行,必须遵循科学、法治、民主的运行原则。科学原则要求学分银行运行机制體系构建要按照客观规律,既要遵循学分银行自身的运行规律,也要考虑学分银行的功能特点,凸显学分银行精准扶贫的特色;法治原则表现在学分银行运行机制体系构建要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学分银行运行章程,实现依法依规治理;民主原则体现在学分银行运行机制体系建设必须贯彻民主治理意识,畅通参与学分银行治理的利益诉求渠道,实现民主治理。

第三,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学分银行服务体系主要是实地开展学分银行服务工作、对学分银行进行宣传推广、促进学分银行服务业务与学习者交流融合的体系。农村人才的振兴离不开学习型乡村的建设,而学分银行的发展为农村终身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载体和平台。当前农村逐步整合各类社会培训资源,包括社区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等,提升农村学习者的文化素质和认识水平,同时通过学分银行这一平台对学习成果、资历进行认证、存储、积累和转换,以此激发农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习成果的多样化。这既有利于学分银行在农村地区的推广,也为学分银行服务社会提供了模板。由此,更需要构建各级各类学分银行服务体系,形成遍布城乡的学分银行服务网络,为农村学习者拓展更大的学习空间。

(三)纽带:通过多方协同形成清晰路径

通过对与学分银行相关的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对学分银行概念的理解分为几个方面,从层次上看,学分银行分为学校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这就决定了学分银行实践的多样性。多样性的实践活动如果缺乏清晰路径就会失去方向,再加上学分银行促进职教扶智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庞大、复杂的工程,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只有形成多方协同的清晰路径,才有助于学分银行厘清功能定位,实现各级各类教育的有效贯通,让农村学习者真正受益。

第一,以学分银行为纽带,连通教育机构和学习者。学分银行作为教育机构和学习者的连接器,能够促进不同类型的学习成果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沟通。以学分银行为纽带,借助于其学习成果认定、积累、转化等功能,可以极大地调动教育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强化学习者与教育机构的互动交流。

第二,以学分银行为平台,加强职业院校与学分银行的协同。各职业院校可以制定具体的学分认定、转换规则,并在学分银行平台上公开相应的课程目录,农村学习者通过查阅课程目录,可以接触到更多优质的课程资源,根据课程目录选择适合的课程,自主确定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通过职业院校与学分银行的协同,农村学习者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并通过认定的学分兑换获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或者其他资历,从而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四、学分银行促进职教扶智的实现路径

(一)理念重塑:多途径塑造灵活学习空间

空间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形式,与时间相对,“学习空间”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勒温在对场动力学理论进行回应时提到了学习空间,主要指的是“以学习者为实践、体验主体,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中介,以学习活动广度拓展与审图挖掘为旨归的特殊场域”。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习空间主要代指学习场所。不同的学习空间产生不同的教与学的行为,随着社会环境、教育理念等的发展,学习空间的外延也不断变化,衍生出了物理学习空间、混合式学习空间、网络虚拟学习空间、后现代学习空间等。学分银行作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在结构上存储了学历教育、其他非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等学习成果目录类型,为农村学习者拓展了“在场”的学习场所与“场外”的学习空间,与建设学习型乡村相耦合。因此,面向新时代,学分银行要为职教扶智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必须多途径探索新学习空间。

第一,物理学习空间。物理学习空间为实体空间,成人培训学校、学习型社区、乡村振兴学院、农村职业学校甚至农耕场所都属于物理学习空间。物理学习空间为农村学习者提供了基本的学习平台和场所,属于“在场”的学习场所。农村学习者在现实场域中的非系统性学习甚至利用空闲时间产生的学习证据储存在学分银行相应目录,有利于将学习者碎片化的学习整体化,并在达到一定的学习时长、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兑换为相应的学习证书。同时,物理学习空间的使用方式、规模与布局都会对学习行为产生影响。当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物理学习空间与网络学习空间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第二,混合式学习空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要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教学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互联网+教育”不仅促进了教学的改革,使课堂教学走向混合式教学课堂,也让学习空间走出了单一模式,与网络空间融合催生了混合式学习空间。依托学分银行的功能及其在乡村振兴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农村学习者的学习空间实现了“场内”与“场外”的结合。

第三,网络虚拟学习空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加快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变革,从而建设智能化校园,协调构建综合智能化教学管理和服务平台。”信息化不仅拓展了学习空间和学习平台的外延,也促进了在线学习服务平台、AR/VR虚拟学习空间、人工智能学习空间等的发展。目前农村信息化发展相对较慢,特别是用于网络学习的资源相对有限,学分银行的发展将进一步助力农村网络虚拟学习空间的发展与完善。

第四,后现代学习空间。后现代学习空间属于“非在场”的学习空间,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学习空间,更新了学习空间的话语体系。后现代学习空间除了网络虚拟学习空间的虛拟性之外,还具有多元性、泛在性等属性。多元性主要指后现代学习空间的价值取向多元、文化多元,泛在性则体现在学习空间的无限性。后现代学习空间关注人的价值实现,注重学习者的生命意义,追求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释放学习者的潜力与价值,有利于拓展学习型社会的领域和范围。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后现代学习空间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应该充分发挥学分银行的功能,促进学习空间的多样化发展。

(二)制度保障:形成激发学习者参与的制度体系

学分银行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为各类学习者搭建了“立交桥”。学分银行要服务于乡村人才建设,形成激发农村学习者参与的系列制度,为职教扶智提供有效保障。

第一,建立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推进学习者成果互认。当前,由于农村学习者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成果等方面的差异,学分认定和转换的任务显得尤为艰巨,因此建立各个层次的学分银行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至关重要。从国家层面来看,应该借鉴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设立专门的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机构,在对国内外的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对学分认证、积累和转换标准予以明确的界定,建立统一的国家资历框架;从区域层面来看,由于各地教育资源不均衡,限于农村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要求不同等现实情况,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结合国家要求制定本地区的认定、累积和转换制度;从学校层面看,当前学分银行建设工作主要是由开放大学承担,所以开放大学要相应地进行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为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工作的开展做好制度安排与配套保障。

第二,建立弹性管理及学习制度,满足学习者个性化需求。荷兰学者柯林斯和穆妮恩认为,教育机构及竞争者、技术专家和学习者最需要的是弹性学习。弹性学习制度能够使农村学习者在自己能选择的时间和地点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学习。他们可以在田间地头学习,也可以在茶余饭后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和内容的限制。这既有利于农村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也符合学分银行建立的初衷。弹性管理制度能够满足农村学习者的各类个性化学习需求,对学分银行健康有序运行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弹性的管理制度,才能充分体现学分银行开放性、灵活性的特点。

第三,建立学分银行立法保障制度,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支持。在学分银行建设中,无论制定学分银行认定、累积和转换标准制度,还是厘清各层次主体的责任,甚至协调各方面人力、财力、物力保障学分银行平台建设,都需要立法保障。立法是保障学分银行规范运行的核心和基础,能够将学分银行多样化的实践性上升为一般强制性规则,并以此调节各方面关系,为学分银行功能作用的顺利实现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支持。学分银行立法保障制度的建立,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学分银行的定位问题。学分银行具有本体功能和拓展功能,立法过程中必须对学分银行的功能进行清晰定位,厘清学习成果的认证形式、认证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学分银行按照“法的原则”顺利实施,以充分体现其公信力和权威性。二是学分银行建设的政策保障问题。学分银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涉及方方面面的主体及各种关系,这就需要制定具体的落实与保障政策,确保学分银行的规范运行。

(三)存储体系:按照乡村需求打造职教资源学分成果目录

学分银行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连接点”,能整合各类教育、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为农村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学习机会。可以依托学分银行强大的存储功能,结合农村学习者需求形成不同类别的存储体系,对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打造基于乡村需求的学分银行学习成果目录。例如,可以按照农村学习者实际需求,将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党员教育以及农民日常劳作过程以学习成果的形式进行储存。其中,学历提升对应的主要是正规的专业和课程学习,农民培训对应的主要是农民素质(传统文化教育、乡村文化教育等)和农民技能培训(农业知识培训、农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等),社区教育对应的主要是法律知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休闲娱乐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生态文明教育等,老年教育对应的主要是营养与保健知识教育、老年心理学教育、老年美学教育等,党员教育对应的主要是党员知识教育、政策解读、农村党务等,日常劳作对应的主要是田间劳动项目和具体的劳动内容。各级各类学习成果丰富了学分银行学习目录,衔接了各类教育资源,满足了农村学习者的需求,在学历提升上为乡村人才振兴助力,解决了学历教育场域学习的困境,也有利于推动农民精神层次提升,提高农村整体文明水平和乡风面貌。

(四)质量保证:借助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保证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認证的规范科学

区块链技术原为比特币的底层平台技术,在2016年印发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首次被我国确定为战略性前沿技术。目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社会公益等领域,近年来又延伸至教育领域,国际上不少教育机构已经成功应用区块链技术。例如,2017年,美国波士顿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荷兰代夫特理工大学等国际校际同盟签订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资源共享协议,确认了区块链技术保障的各类资源可以被全球学校组织及其附属组织使用。区块链技术实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底层基础设施,正好与学分银行的建设需求相吻合。由于实践的多样性,如何保证学习成果的公信力和认证的规范性是学分银行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学分银行的信息管理平台具有个人账号注册、学分登记、信息查询、学习资源检索等功能,存储了与学习者学习成果相关的大量数据信息,一旦遭到恶意攻击,后果不堪设想。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学分银行,不仅能够保证学分银行信息系统的等级安全,也能为学习成果的科学认证提供规范。第一,要借助区块链技术打造学分银行权威信息库。农村学习者受学习场域限制,学习轨迹分离,碎片化现象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习成果认定困难。因此,要依托区块链技术,将学习者的所有信息记录在信息库里,实现学习轨迹的有效追溯,从而规范学习成果的认证。第二,要借助区块链技术推动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规范认证。农村学习者学习方式中,非正式学习占很大比重,他们的田间劳作、生产实践、技能培训、休闲娱乐等都可以纳入学习内容,但学习过程如何记录、学分如何认定存在一定困难。因此,要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记录学习者学习过程的优势,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查询相关学习信息,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成果认证、证书获取、比对的平台;要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数据系统去中心化、不可更改的优势,为用人单位、教育机构等提供学习结果查询,保证学分认定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谢浩.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分银行制度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4):8-14.

[2]方素文.学分银行服务于农村社区教育的逻辑起点与路径探究[J].远程教育,2018(6):101-110.

[3]吴南中,张岩.学分银行服务体系:构建内容与推进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9(31):49-54.

[4]周晶晶,孙耀庭,慈龙玉.区域学分银行建设的困境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6(5):55-60.

[5]瞿一丹.学习空间的嬗变及其哲学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7(12):3-8.

[6]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教技〔2018〕6号)[Z].2018-04-13.

[7]李洪修.人工智能背景下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可能与实现[J].社会科学战线,2020(1):234-241.

[8]黄爱华.弹性学习:理念与选择[J].教育探索,2013(5):26-27.

[9]黄庆平.国家学分银行的未来:基于区块链技术视角[J].中国成人教育,2019(1):27-31.

[10]余燕芳,葛正鹏.基于国际比较的学分银行学分内涵及学习成果转换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7(2):66-73.

作者:丁翠娟 刘义兵

促进经济发展的成人教育论文 篇2:

关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思考

[摘要]纵观当今世界,所有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依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经济腾飞的。但在我国,职业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始终没有被重视起来。鉴于职业教育仍然处于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和边缘位置,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困境,文章指出研究职业教育问题应紧紧结合它的功能,为市场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中寻求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并且在文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经济发展 关联性

[作者简介]荆英(1965- ),男,山西平定人,张家口广播电视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经济管理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北 张家口 075000)

面对现代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挑战,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政策都趋向于利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应对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但我国职业教育在发展和完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试从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

一、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科技进步而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职业教育恰恰在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中有其他类型教育所不具备的功能,即可把具有普通文化素质的劳动者培养成为掌握某一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使职业教育成为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作用最直接的教育类型。简单来说,职业教育可向经济社会提供能掌握和运用先进生产技术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进而丰富社会的物质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正因如此,《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通过发展教育特别是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繁荣经济。

二、经济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经济发展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经济发展的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和教育体制,用教育经济学的观点透视,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最终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的制约与支配。所以,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更是明显突出。人力资本是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教育投入的增加促进了人力资本形成以及技术创新的速度,进而推动了整个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持续增长又为教育的投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激发了教育投资的进一步增加,可以说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循环关系。

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现代大量新科技在各生产领域内的广泛应用,教育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更显突出、更为重要。但在彰显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时,在较长时期中人们更多地关注普通教育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谈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还是难以突破传统思维定式习惯,就教育论教育,往往忽视了职业教育在经济与科技发展中的功能。

(一)职业教育应确立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

首先,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产业,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公益性很强的事业,不能完全等同于其它产业。单纯按教育产业化思路来办教育的直接后果是,为了解决教育经费的不足,便围绕着学校创收、经营、收费等问题,以增长和效率为主要追求的教育改革目标,走向盲目扩大招生规模,从规模要效益的生产经营模式之路。同时,还有另外一种倾向,就是许多职业教育学校纷纷为提高办学层次而奔波,寻求另一种方式的规模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职业教育办本科职业教育,完全没有考虑经济发展的需求,仿佛提升办学层次和规格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但扩办之后仍然面临着生源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为当地经济及区域经济服务的问题,使职业教育开始出现市场化的苗头,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应当明确的是职业教育不是国家为了摆脱升学压力下的“权宜之计”而开展的低层次教育,不是为了政府和学校创收,也不是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是为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为市场、为经济发展服务,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

其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上的偏差在办学理念上着眼于短期效应,在课程的设置上以理论教育为本位,教学方法讲多练少,没有形成“学、训、产、研”的办学模式,造成了社会上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人才结构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为理论研究人员偏多,而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偏少,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职业教育的规模与布局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已表明,职业教育发展最终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与支配。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结构有着不同的需求,如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一般会偏重于第一产业的发展,对非熟练劳动力有着大量的需求,初等职业教育应放在职业教育的重点位置;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对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应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随着工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将会发生新的变化,中、高等职业教育应成为发展的重点。职业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应由培养低、中档技能型人才为主逐步过渡到以中、高档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从教育自身来说,职业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规模既有自身的层次比例问题,也有与其他教育类型的合理配比问题。就一个地区而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应该是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对各类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为目标,并与其他教育形式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因此,一个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要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制定当地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确定适度的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与速度,避免盲目性。

适当调整职业教育布局。职业教育布局是指一定数量和比例的职业教育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分布、组合状态。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在每个县都兴办中等职业教育,在兴办初期确实为当地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单纯在较小区域内进行职业教育布局的局限性显现出来。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某种行业人才的需求很容易饱和,很难长期办下去,在设备、师资等方面都会造成很大浪费。另外,以县为单位办学、布局,不可避免地带来区域分割、专业设置重复、小而全等弊端。针对上述问题,可采取以市为中心,以当地的行业分布特点为基础的区域性集中形式统筹发展职业教育,撤消或合并部分职业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在此基础上对职业学校进行专业设置分工,联合协作,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小规模与大需求”“长专业与短需求”的矛盾,拓宽专业设置和生源渠道,提高办学水平及效率。

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内部结构、体制的调整以及专业的设置、课程安排的变化等,均受市场对人才供求关系的影响,调整职业教育布局必须达到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职业院校与产业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经之路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正处在教育模式的转型期,而同时我国的产业结构也正面临着调整,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而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更新换代也离不开职业院校在人才、技术的协作,为了共同的发展,校企双方有必要也必须相互合作, 实现各自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我国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还是一种形式上的结合,校企之间利益上的互动影响仅局限于很小的范围和很浅的层面上。主要表现为大部分职业院校领导的办学理念受思维定式的束缚,还停留在办普通教育的思路上,走不出去,请不进来,没有广泛开展与企业合作办学。虽然有的职业院校已意识到校企合作的紧密程度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但仅仅把产学结合作为解决学生实习的一个途径。无论企业、学校、还是学生都没有从中受益,影响了三方的积极性。从产学结合下双方的经济关系本质上分析,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有相互需求才会有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意愿与基础。那么决定这个合作的关键即是校企共有的经济利益,企业和学校便会围绕这一共同点展开一切相关活动。

众所周知,发展职业教育应拥有质优量足的实习基地、教学仪器、实验实训设备等。这些物质条件中所蕴涵的技术发展水平,将对职业教育知识的传播和技能的训练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而目前职业院校在这些方面相当欠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创立真正的、稳定的、长期的实习基地,而不是临时的毕业实习场所。职业院校学生到企业实习,可以边学边练,一方面使学生获得实际工作的机会,积累工作实践经验,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奠定基础,让他们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拓宽求职道路,提高了学校的就业率。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解决教师只能讲理论,不能动手操作的问题,增强学校科研能力,提高人力资源价值,强化职业教育服务社会、服务经济的功能。并且企业可以通过实习基地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对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生产力,从市场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其次,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建立产学合作协调机构,为产学合作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产学合作协调机构作为地方经济发展与职业院校科研教学统筹机构,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可以改变产学松散的联合方式,可以协调解决产学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尤其是可以解决好职业院校和产业之间利益分配矛盾。因为产学合作的前提是互利互惠,只有建立好双方的利益分配制度,构建“政府引领,双元参与,合同执行、成本分担”的共同体,才能使校企双方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期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政府在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的同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有益经验,为与职业学校合作的企业提供减免税等优惠税收政策,鼓励学校自办产业,并对接收学生实习和提供学生就业岗位的企业政府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扶持中小企业免费接收职校生实习就业等等。从根本上解决校企合作困难的问题,使职业院校和企业得到迅速长足的发展。

职业教育是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发展职业教育关乎国计民生,尤其在经济日益全球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甚至关系到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实力。但职业教育仍然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机制、规模、结构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改变现状必须深入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突出职业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切实解决好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各个因素,培养大批新型技能型人才,促进职业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国党.我国30年的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9(4).

[2]张素蓉.论教育经济效益的本质[J].我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2).

[3]张学敏,田晓伟.教育经济学的核心主题及其体系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8(3).

[4]张献召.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的思考[J].青海教育,2006(5).

[5]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荆英

促进经济发展的成人教育论文 篇3:

普通高校应根据自身优势开展职业化教育

摘要:在普通高校内部,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开展职业化教育是促进高校发展的有途径。为此,应把国家建立保障机制和体系,高校确定自身的教育思路,制订一整套内部操作体系作为对策,促进高校职业教育的开展,从而实现高校发展的新突破。

关键词:普通高校;职业化教育;自身优势;对策

当前,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普通高校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拥有大量优秀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如何实现自身优势的最大化,是目前普通高校应该思索和探讨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普通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大力开展职业化教育,是促进自身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职业化教育是指在普通高校的教育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发展趋势,理性地区分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并考虑到应用性人才占毕业生比例较大的实际情况,组织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培养,努力提高这部分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能较快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建设者。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国家近年来一直在加大职业教育的力度,也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制订一系列措施来保障职业教育,但对一般普通高校内部的职业化教育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指导,更缺少必要的扶持,因而,使得我国的许多普通高校在职业化教育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职业化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认识不足

在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简单地将高校的育人工作囿于科研和教学的范围之内,没有真正将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同学校的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盲目地设置热门专业和扩招,而忽略了社会的真正需求和学生可能的就业趋向和岗位。譬如说,近年非常热门的金融、MBA等专业,随着规模的不断盲目扩大,必然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浪费。

2.对职业化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

从硬件方面说,在外部,缺乏足够的实训基地和协作单位,无法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培训场所和机会;在内部,缺乏能够辅助职业化教育教学的教材、工具和设施。从软件方面来说,很多学校在机构设置上没有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部门,没有相应的规章和制度,缺少如心理咨询、就业指导方面的专职老师,没有建立起较为健全的软环境。

3.没有形成相应的保障体制

虽然国家早在2002年就已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但对一般高校内部的职业化教育问题,还未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也没有制定出有足够力度的政策进行引导。在高校内部,很多领导仍把工作的重心一直放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体制优化、科学研究等方面,没有将职业化教育的理念与自身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更谈不上建立相应保障机制来进行职业化教育了。

二、职业化教育的对策分析

在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内开展职业化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和规划:

1.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形成教育体系

从国家层面上,要进一步认清进行职业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将进行职业化教育提升到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并致力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

职业化教育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政府应制定出相应政策,建立运行的保障机制,形成自身教育体系,鼓励各高校在自愿的基础上加强职业化教育。普通高校应视其自身实际条件和潜能,依据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当地经济的需求,走出一条“明确优势,紧抓重点,务实为主,促进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这样,普通高校才能更有效地实现为社会服务的职能。

2.各高校要确定适合自身的职业化教育思路

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各校的具体情况更是千差万别,所以在职业化教育的思路上,各校也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笔者认为,目前我们开展的职业化教育应考虑以下内容:

(1)职业道德的培养。近几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整体口碑有所下降。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属于一种正常的转型期阵痛,只要我们因势利导,严格规范,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的解决。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基础,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避免诸如浮躁、眼高手低等频频见诸报端的问题出现。只有进行最基本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时就具有基本符合职业要求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

(2)职业心理的塑造。职业心理是个体在职场中的立身之本。结合学校的特点,对学生职业心理的塑造应该主要引导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上进的动力。具有良好的职业心理,才能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报效国家。师范类院校和工科院校中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学校更要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3)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技能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如一般的礼仪知识、沟通交流技巧、时间管理能力等,都是属于基本的职业技术范围。由于这些知识的相对特殊性和抽象性,学校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训练,譬如实习、讲座、校际交流等。学生掌握了必要的职业技能,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4)就业能力的提高。目前对许多学生来说,毕业等同于失业。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和学校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引导,通过一系列激励乃至优惠政策,鼓励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要在平时更多地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虽然目前有许多高校都为毕业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或就业指导的讲座,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尽早、更多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才能使他们在面临就业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较从容地去选择自己的未来。

(5)开展成人教育和其他形式的专业教育。努力满足成人再教育的需求,一方面能为学校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学校应该尽的责任和义务。其他形式的专业教育,也是学校整合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譬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可以把“应用”、“复合”、“实践”为显性特征的教育理念引入教学当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以教授为主的培养模式。工程硕士在与普通研究生一起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普通研究生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3.建立一整套高校内部操作体系

要把职业化教育当做增强学校实力、带动地方经济、实现自身优化、促进良性循环的重要手段,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职业化教育。为此,要建立起一套合理、完善、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体系,把职业化教育贯穿到高校教育内部的运行过程中,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从而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还要把职业化教育融入到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去,让这项工作的成果真正能够做到福泽一方,反过来,又可以为学校争取到更多的社会资源,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

总的来说,普通高校开展职业化教育,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同心协力,运用各种可能的形式与方法,促进职业化教育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蓝燕.周济:政府未提教育产业化高校毕业生总量供不应求[N].中国青年报:2004-01-07.

[2]吕建国,孟慧.职业心理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吴起华.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融入职业设计指导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4]欧晓东.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4(4).

[5]吴志伦,方祯云.工程硕士培养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6]刘卫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前瞻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4(9).

[7]国家统计局.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年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状况报告[DB/OL].人民网,2004-03-01.

〔责任编辑:许佳〕

作者:吴志伦 周 洋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分析论文下一篇:计算机机房建设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