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英语教学法回顾及一些共性操作法

2022-09-10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有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或情景法、自觉对比法、自觉实践法、认识法、功能法,等等。

翻译法也叫语法翻译法(G r a m m a r—T r a n s l a t i o n Method)、阅读法(Reading Method)、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这是在外语教学里历史最久的教学法。它的优点在于重视阅读且使用方便。它的缺点在于忽视口语、语音、语调的教学,从而使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尽管翻译法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指责,但是直到今天,在世界各国学校的外语课上它仍然相当普遍。

直接法也叫自然法(N a t u r a l M e t h o d)、心理法(Psycyhological Method)。直接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强调两个重点,一是把外语和它所表达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二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用学生的本族语进行教学。它的优点在于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抓住了外语教学的实质,大大提高了外语教学的质量。它的缺失在于,完全照搬儿童在家里学习本族语的方法,在外语课上生硬地排斥或禁止使用本族语,结果给外语教学带来了不必要的限制和麻烦,并且也不适合绝大多数地方的教学实际。

听说法,也叫句型教学法。根据结构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可知:语言是有声的,学习外语,不论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都必须先学听和说,在听和说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读和写。它的优点在于揭示了儿童学习英语包括各种语言的循序渐进模式。但一个人在学习外语时,本族语的正负影响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从而在反复的听和模仿中,把错误也强化了。

自觉对比法是苏联在外语教学里所推行的一种外语教学法。直接法和语法翻译法原是外语教学里截然相反的途径,在对直接法的批判当中,语法翻译法的一些作用,在自觉对比法中逐渐巩固下来。在依靠本族语的原则和思想指导下,两种语言的对比成了教新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族语被认为是讲解的有效手段,各种翻译练习被看作是巩固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熟巧的重要方法。但外语的实践练习往往是些变换词形和学习语法规则的语言练习,阅读也成了分析单词的用法,分析句子结构,以印证语法要点的教学活动,其实质就是应试教育。在今天,英语的学习基本上是采用对付考试的情况下,这种思想影响甚为深远。

自觉实践法是把实践说成是掌握外语的根本方法,并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主要靠实践,而不是讲授语言知识。学生要自动化的应用外语表达思想。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实践有时仅是层次的口语的反复操练,很难再上台阶。

认识法是美国卡鲁尔首先提出。认知法把儿童学习语言的天赋才能解释为儿童大脑里存在着潜在的“普遍语法”。再学习的同时,“普遍语法”帮助儿童认识语言,发现里面的规律。在教学中,强调通过本族语和外语的对比分析,找出两种语言中相同、相似和相异的地方,丛而确定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重、难点。“普遍语法”虽然客观存在,但越普遍的就越少操作性,从而在教学中很难找准一个具体的切入点。

功能法也叫交际法或交流法,意念法和语义——意念法,为了节省学生再外语学习中的精力,提高外语教学的功效,功能法提出目的性的教学原则。如学生将来在职业上用什么,在外语教学里就教什么,以免分散精力,浪费时间。这在把英语作为一个普及型的外语的国家中,其利弊是显而易见的。

从以上的传统教学法的回顾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具有共性的实际操作方法。

1、学生读的习惯培养。中国人学英语,几乎没有任何的语言环境,除了在学校或课堂上大声地、大胆地、大量地读外,我认为别无它法。俗语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当且仅当,学生能够大声地、大胆地、大量地读了,他才会步入英语的世界,那些看似弯弯曲曲的文字才会对他显示无穷的魅力;他才会用“心”去注意到单词的发音,那些让中国人读来十分费劲的语音才会让他欲罢不能;他才会勇敢地去跨越语法的障碍,接近那些与我们思维迥异文化,在西式的幽默中,嗅出人文的馨香。

在实际操作中,特别是早自习各课堂上的对话练习,我不但自己大声地读,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放开喉咙,有多大声就读多大声。同时,对他们讲,读时要注意“三到”,即眼到,手到、脑到。所谓眼到,就是要视线不要离开所读内容;手到,就是要边读边用手在课桌实写或虚写单词;脑到,就是要在读、看、写的同时,用大脑想一想这些内容的意思,在开始,许多同学是不习惯的,但只要长期坚持,便是能够做到的。

2、学生积极性的培养。在很多听评课活动中,出现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不高,还是有一种被动接受的感觉。我们英语教师要反复强调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多一此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受教育的机会,并且我们要给予适度的鼓励和表扬。“说”的练习主要就体现为学生的主动性上,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巧妙的设计一些英语小活动,猜单词意义、单词表演、课文复述、根据现实生活编排对话等活动。另外,教师在导学部分应多设计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句子和一些搞笑的句子以提高学生积极性。

3、教师教学的程序化。计算机发展到今天,乃是一级又一级程序的叠加;京剧到如今还有生命力,很大程度得益于京剧演员的每一步,每一举手投足,每一道具,所蕴涵的文化底蕴;许多人,不言而喻地明白一个道理:良好的习惯,将会使一个人终生受益。为什么如此呢?说穿了,那就是程序的魅力。如果用物理学的理论来解释,那就是“惯性”的作用。

故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在分析好学生之后,按教育学的规律,把教育教学过程编制成一种适合学生的程序。让学生在每一节课45分钟的每一个环节,于教师举手投足之际,知道教师在干什么,他应当干什么。并且,这种程序一但设计好了,便不要随意的去破坏。我认为,教师也好,学生也好,应当把这种“程序”同现行法律相等同。也只有这样,在每一堂课的每一分钟,才能充分激起学生的认知或接受的兴奋点。当然,微变也是必要的,但请你注意,任何的微变,都不能超出既定程序的框架。

4、教师提问及试题设计的广泛度。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难易结合,把简单的问题留给中差生,让他们时刻体验到小小地成功喜悦,相信只要他们迈出了第一步,慢慢地就会多参与课堂。

上一篇:《化工管理》杂志征稿函下一篇:浅谈职业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