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2024-05-01

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精选十篇)

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篇1

在传统教育中,不同学科、学科内部知识关系的机械割裂,限制了学生对事物内在本质规律的认识,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为:高中学生学习英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种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2](168)为此,高中英语教学要积极促进英语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审美情趣、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以发展。[3]

一、学科渗透成为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趋势

(一)信息时代和社会转型的要求

在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的条件下,如果劳动者不能成为“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就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的交替变换职能和极其不同的劳动需要。[4]信息时代的来临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需求的是具有独立思维和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结构应该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

(二)知识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

系统论的结构性原理追求系统的整体功能,这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关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观点是一致的。知识系统内的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不同知识模块之间存在着固有联系,只有杜绝封闭式的学科本位教学,才能将学生从传统的单向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提高综合素养。

(三)高中生心智的快速发展

高中生心智发展迅速,精力充沛,求知欲望旺盛,探索精神顽强。如果高中英语教学过于注重纯粹的语言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只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广泛性和深刻性的学科渗透教学,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进一步促进心智的发展。

(四)英语教材和信息技术的变革

《牛津高中英语》[5]各模块主题涉及到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较强的学科渗透性质反映了现代科学综合发展的趋势。高中英语课堂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单位时间里及时、高效地实现新课程理念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学生在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同时,能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一)语言技能训练中的学科渗透

英语语言技能主要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应用。听和读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而说和写则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表达。适当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有利于涉外情境中的语言交际。

高中英语教学的学科渗透应该以单元主题为抓手。比如,《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克隆技术,教师可以用克隆羊“多莉”或中国自主完成的成年体细胞克隆牛来导入新课,学生通过阅读英语材料了解动植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这样能够熟悉并参与单元学习。讲解并翻译与单词有关的成语或谚语,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比如,讲解“advance”时介绍“不进则退”(Not to advance is to go back.);讲解“crown”时介绍“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No cross, no crown.)。另外,欣赏与环境保护有关的“Heal the Earth”、以亲情和友谊为主题的“You Raise Me Up”等英文歌曲,学歌填词对学生听、说、读、写技能提高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语言知识学习中的学科渗透

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是发展语言技能的基础。高中学生不能为了考查或考试而学习英语知识,英语学习要以语用为目的,要把知识学习与语言实践结合起来。

英语单词和语法讲解时容易进行学科渗透。不同时态的讲解可以采用数学学科的数轴,学习“no less than”、“not less than”、“no more than”、“not more than”时可以用“≥”、“≤”、“=”等数学符号来辨别相互关系。部分汉语外来词也有助于掌握相应的英文单词,比如,引擎、艾滋病、因特网、黑客、特洛伊木马病毒等。简笔画除了可以广泛应用于介词的区分,如“over and under”、“above and below”、“on and beneath”、“besides and except”之外,也可以用于表情符号的绘制、中国象形文字的演变及奥运比赛项目的介绍等。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就话题内容进行形象的认知交流,而且有助于提高认知水平,发展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升华中的学科渗透

情感态度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2](27)

有时候,英语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如果对一个偶然的话题产生兴趣,会在英语学习上表现出色。因此,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需要注意形式的适当性和内容的针对性。比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三单元“project”时,我以莫奈的名画《日出·印象》和《睡莲》来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理性思考人与自然。在《牛津高中英语》以“Teenage experiences”为主题的模块一中,必要的心理学、生理学和营养学知识的渗透,将会对引导学生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快速适应高中学习大有裨益。英语教学中的中外学校建筑、班级规模、教室布置、授课模式,以及师生关系的比较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学习策略形成中的学科渗透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学习和使用语言采取的程序和行为,以及支配行为的理念和认识。高中学生必须形成个性化的英语学习策略,并且能够适时调整。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政治学科中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单词记忆,以提高认知策略。比如,很多学生容易把单词“beneficial”拼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已经掌握的单词“official, special”等,这将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第一印象。词组“make up”有很多种意思,使用联系和发展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将不同类型的词条“组成、编造、化妆、弥补”等作为一个整体来记忆。《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涉及到较多与自然科学有关的物理学、地理学及天文学知识,必要的学科渗透可以帮助学生有选择性地通过网络搜集和整理信息,形成有效的资源策略;学生在完成相关“task”的同时中,学会合作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目标,形成交际策略和调控策略。

(五)文化意识培养中的学科渗透

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2](28)

英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突破英语学习的教材资源,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比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九第四单元“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时,老师不仅应该介绍基督教的相关教义,而且应该让学生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特点和禁忌。俗语作为文化的积累,是学生了解异国文化的重要途径,《牛津高中英语》在模块一第二单元、模块六第二、三单元多有涉及,教师可以对所学俗语的文化内涵作一个整体回顾,并对一些常用俗语作适当补充,比如,“go Dutch”是一个带有文化歧视,暗讽荷兰人非常吝啬的常用英文俗语;“lucky dog”表明狗在英语国家是一种受尊敬的动物,这与中国文化是截然不同的。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策略

(一)渗透内容有特色

“生活即教育”,只有生活化、常态化的知识,才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和掌握。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建设,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比如,苏州的古韵今风在英语教学的许多时候都可以信手拈来。在完成《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二第二单元“project”时,学生在制作家乡旅游宣传册时能够考虑得全面、精细;由于亲身经历了苏州工业园区由自然乡村到繁华都市的转变,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五第二单元“reading”后,学生在“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in SIP———must we choose?”的辩论赛中, 会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甚至可能给出详实的论据。

(二)渗透程度宜精当

像《牛津高中英语》这样的新课程英语教材,涉及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训练、情感态度的熏陶、学习策略的形成和文化意识的产生,诸多教学目标让英语课堂教学的时间显得捉襟见肘。由此,英语教师应该在认真研究教材和熟悉学生实际的前提下,见缝插针,切忌随心所欲。比如,学习单词“transform”时联系电影“Transformer(《变形金刚》)”;学习模块四第三单元的单词“fantastic”时,借用周杰伦的专辑《范特西》以扩展其名词“fantasy”。恰到好处的学科渗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渗透手段要丰富

学科渗透其实远不限于英语课堂教学中,社团活动、英语角、影片欣赏、社会实践等活动,都是对渗透式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这不仅有利于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而且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途径。学生去上海科技馆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对《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四第三单元所涉及的现代科技有了更为具体的认识,这会使学生在“Welcome”的话题讨论中表现活跃,充满智慧;观看电影《刮痧》,对于学生认识《牛津高中英语》模块六第二单元“project”中有关针灸的中医药知识大有裨益,同时也为学生开启了一扇了解和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窗户,使学生在拓宽国际视野的同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渗透质量有保障

英语教师是学科渗透的关键,叶澜教授说过,“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6]一名出色的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跨学科知识,而且能够将两者有机结合、融会贯通。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也应该主动向其他学科的教师请教,积累相关学科知识,将自己塑造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教师。

古今中外的诸多伟人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有力地说明了学科渗透对于生命整体性和能动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张衡的成就涉及到天文学、地震学、机械技术、数学乃至文学艺术许多领域;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酷爱体育和音乐;科学、艺术与哲学是爱因斯坦人生的三大支柱……作为应用语言的英语实际上也是信息的载体,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有利于形成强大合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和智能素质结构,从而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摘要:学科渗透已然成为时代要求和教育发展趋势, 高中英语教学的学科渗透应该贯穿于语言技能的训练中、语言知识的学习中、情感态度的升华中、学习策略的形成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中, 学科渗透应该注意研究渗透内容、把握渗透程度、丰富渗透手段、保障渗透质量。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教学,学科渗透

参考文献

[1]兰绍平.跨学科渗透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7, (4) :19.

[2]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22.

[4]扈中平.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J].教育研究, 2005, (5) :4.

[5]王守仁, 何锋.牛津高中英语[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译林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5.

地理教学中的学科渗透举隅 篇2

鸭子口中心学校----刘学耕

新课程的诸多理念,如雨后甘霖洒遍了教育的每个角落,新课程的全面实施,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极大的学习和创新空间。因而,新课程下更强调学科学习的综合性。在利用初中地理新教材进行教学和实践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突出个性,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我认为加强在教学中的学科渗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尝试和反思列举出来,以供探讨。

一、音乐在地理中的渗透

音乐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迪,在地理教学中适时引入歌曲,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曲《长江之歌》能让学生在激昂的旋律中去领略滚滚长江的气势;一曲《洪湖水,浪打浪》能让学生在婉转的歌声中去品味江南水乡的韵味;一曲高亢的《青藏高原》可让学生加深对青藏地区的了解;一曲粗犷的《黄土高坡》可让学生增强对季风气候的认识;一曲《天路》展现了青藏铁路宏伟的工程场面和艰辛的劳动景象;一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情感和对建设者的崇高敬意……

二、美术在地理中的渗透

有位哲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地理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舞台,让学生以自己的审美方式去发现美、创造美。譬如学习了中国的民族后,让学生收集制作民族风情地理小卡片;学习了34个省级行政区后,让学生剪、拼、描、绣中国政区图;让学生应用地图三要素画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平面图;让学生利用等主线原理用泥巴塑造家乡的某座大山;让学生办地理综合小报;让学生“说家乡、画家乡”;当然,还有的老师让学生利用电脑设计相关作品。有的老师让学生收集证明海陆变迁的证据等,真可谓寓教于乐,其乐融融。

三、语文在地理中的渗透

生活处处皆语文,因此语文在地理中的渗透是很常见的。在教不学天气与气候时,为了区分这两个概念,我让学生分别说出一些描写天气与气候的词语,如“大雨倾盆”是描写天气的词语;“四季如春”是描写气候的词语;在学习中国地理地形后,出示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让学生在体会诗句的意境中去勾勒诗句所描述的地形区;在教学世界气候的分布时,让学生读图找规律并自编顺口溜:“热带雨林赤道成,热带草原雨林边……”;在学习34个省政行政区时,让学生进行谜语竟猜:船出长江口(打一省名)—上海、欧洲停战(打一省会)—西安、碧波万顷(打一省名)—青海、急来抱佛脚(打一省会)—拉萨等;在教中国的地形时,引用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提问,“长江为什么滚滚东去,这与我国地势有什么关系?”来作为导语;在引导学生了解三峡工程时运用毛主席诗词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今世界殊”来作为结束语;还有对一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描述,2005年宜昌市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呈现出的关于“土地资源”的一个续写短文等,教学中无不时时渗透着语文的气息,无不处处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四、数学在地理中的渗透

地理中的人口密度,同纬度地区两地气温的差异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季节温差的计算、气温、降水量的统计图、表格的绘制与填充等,均需运用数学知识来完成。如今年宜昌市初中地理会考题中,出现的台湾最高峰玉山山顶的气温计算;又如在教的地图一节时,学生在绘制校园平面图的过程中,总是喜欢画出旗杆、树木、建筑物的立体图,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回忆数学课上学过的三规图里的俯视图,学生一下子就恍然大悟,教师自然也省了不少力。

五、英语在地理中的渗透

在教学经纬度、经纬网时,对于东西经、南北纬的符号,学生难记易混,我便当了三分钟的英语老师,教读学生几遍单词 :东(East)、西(West)、南(South)、北(North),学生很快就明白这几个符号原来就是这每个单词的头个字母,当还有少数学生仍不够明确时,我又提醒大家,物理课上看到的磁铁,N表示什么?S又表示什么?这时大家就都记的住了。

六、时政在地理中的渗透

把生活中的很多热门话题引入到地理教学中,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东地区时,我联系当前的巴以冲突和以往的伊拉克战争、海湾战争,让学生对中东地区局势有初步了解,再结合教材让学生明白冲突的主要原因有地理位置、石油资源、水资源等因素,从而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教学台湾一节时,组织学生观看中央台《海峡两岸》节目,给学生描述连线的大陆之行,陈水扁的台独阴谋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台湾是祖国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如给学生介绍印度洋的海啸、日本的地震、青藏铁路的修建、三峡工程的进展等等,既让学生了解关心国际国内大事,又让学生认识了外面的世界,起着一箭双雕的作用。

七、地理中的综合实践活动

地理新教材中的活动,是地理课程中的一大亮点,地理教学也应始终以活动为主旋律来开展,学习了自然资源、农业后,我便让学生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资源与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状况。让学生结合家乡的“煤炭经济”、“网箱养鱼”、“ 茶叶加工”、“桅果栽培”、“农村沼气”等这些校本课程内容来探究,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观念,来比较、归纳、分析问题,并把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在全班交流、展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乐、在活动中用。

谈德育在英语学科中的渗透 篇3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作铺垫

教师要有观察的眼睛,发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寓思想教育于小学英语教学中。例如,五年级教材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一文要求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品德。结合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一课,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小动物。通过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classroom的学习,教育学生从小爱护班级,爱护集体,从而爱国家。通过Meet my family 一课的学习,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孝敬老人,关爱家长,爱家感恩的情感。我们还利用教材里许多文明礼貌用语教育和引导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注意礼节,尊重别人,与人为善,有关爱护环境的课文类型等等,一课一课的教学,点点滴滴的渗透,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创设情境和语境,通过活动育人

教师作为现代教育者,要经常利用情景和设置情境进行教学,要跳出课本里的框框条条,从自己的身边出发,在生活中找教材、寻知识,从而活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直接地、具体地获得英语知识。如教对话时,可创设情景或通过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让学生听音、模仿、跟读表演,以活动开辟交际舞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小学英语教学,应以活动为载体,创设情境和语境。正如我们所研究的市、县级课题——《游戏在英语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我可以采用双人、小组等比赛游戏活动方式,在小班化创设的情境和语境中既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强的心理,又复习巩固了所学的语言材料,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合作交流和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这样学生不仅活学活用了知识,通过体验还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学习。在班内开展英语德育格言背诵会,英语小故事能手等活动,举行“生活中的英语”手抄报评比活动”。进而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Happy  English  you  and  me”英语活动,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大胆展示。我们在英语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在育人,希望在外语课堂中点点滴滴渗透。

三、搭建平台,在实践中成长

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来到中国历史久远,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成长的契机,梦想外企,出国深造,当然人各有志。小学生的理想远大,当学会dream(梦想)时,他也曾激动,心潮澎湃,诉说着自己的梦想,teacher(教师)、doctor(医生)、clerk(职员)、driver(司机)等,作为教师可以搭建各式各样的平台,让他们梦想成真。

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而交际活动就是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模拟运用。在英语课外活动中,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各式各样的平台,做好导演。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完讲解后,再根据所讲内容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台兴致勃勃地表演,自由发挥。让同一内容出现几个趣味不同的“小品”。他们表演不同的角色,分布在不同的场合。如:在学校里、在家里、在动物园等,各种情景也不一样。当所学知识浅显易懂时,教师完全可以放开手,让学生换位为“小老师”,主导课堂,组织课堂,在共同参与的形式下深刻体会。采用这种模拟情景的方法,就是运用以境生情的机制来沟通认知与情感的联系,通过创设情景来促进学生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使学生获得直接的情境气氛的感染,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在语言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今后在生活中的运用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另外,作为教师要有计划、阶段性地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可以结合节日计划开展“母亲节” “教师节” “国庆节”等的专题活动,进行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发挥,秉着处处渗透“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精髓,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四、扎实学习英语文明语,提高自身内涵和修养

首先,小学英语的语句多是日常用语、文明礼貌用语、日常问候语较多,也比较容易上口。比如,Thank you! Excuse me! 等。让学生在操练中学会礼貌,学会与人相处。

其次,结合具体语境和相应的语句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如,What time is it?  It’s…的句型操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合理安排时间,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再如,Can I help you? 教育学生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以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们,养成助人为乐的好习惯。扎扎实实学习,争做文明小公民,提高自身内涵。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要兼顾传授知识与德育的渗透,在传授知识与渗透德育中自然地、不露痕迹地、有机地融于一体,要善于在学科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捕捉德育因素和时机,让英语生活化,亲近自然,灵活处理。教师要很好地把握课堂,掌握学情,计划周密地开展教育教学,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很好地“育人”。

浅谈小学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篇4

1. 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增强思想性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 数学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一门科学, 数学也同其他学科一样经历了不断丰富与完善的过程, 此过程中, 发生过多少重大变革, 涌现出多少位伟大的数学家, 对科技发展和人类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些史料知识和人文因素都是教学中应该挖掘与利用的资源, 通过这些内容的渗透, 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认识, 丰富相关知识储备, 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与责任感。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数学的内容, 插入有关数学发展史的一些知识, 讲述古今中外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故事以及他们为人类做出的不朽贡献, 还可以讲一些民间有关巧妙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传闻轶事, 既可以丰富学习内容, 活跃课堂气氛, 又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名人的人格魅力与科学精神, 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神奇, 调动学习积极性。

2. 渗透劳动技能教育, 增强知识性

任何一门科学都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立出来的, 数学也不例外。因此,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劳动技能方面的教育具有现实的意义。例如, 在教学有关统计的知识后,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可以出示电视中的广告语“分类产生价值, 垃圾改变资源”, 要求学生对班级或自家的卫生桶进行调查, 看看每天的垃圾量大约有多少, 哪些可以回收利用, 哪些对环境有较大的污染, 然后应用统计表、象形统计图等形式进行呈现。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以与人合作, 最后在班级中开展交流汇报, 处理交流调查结果与制表情况, 还要交流从此项活动中获得怎样的启示, 并发表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样的作业形式, 一来可以巩固所学习的数学知识, 二来可以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节约资源方面的常识, 同时通过亲身实践还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与良好的生活习惯, 使其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增强学好数学的欲望。

3. 渗透自然常识, 增强趣味性

在教学关于“路程、速度、时间”的内容后, 教师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笑话:“小明问爸爸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爸爸回答说因为人的眼睛长在前面而耳朵长在后面。”并问学生:小明的爸爸说得对吗?为什么?师生共同交流得出:闪电与雷声是同时发生的, 之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是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显然, 小明爸爸的回答是缺乏科学依据的。随后, 应用学过的“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给出光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只要知道闪电与雷声间隔的时间, 就能计算出打雷闪电处与我们有多远的距离了。通过设计这种内容的题型进行练习, 让学生在巩固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增长自然常识。教师在讲评的时候, 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一些防雷、避雷常识的安全教育。另外课外在拓展环节,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解答, 当然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去生活中观察与发现问题, 应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与解释, 从而寻求科学合理的答案。

4. 渗透体育知识, 增强激励性

在学习有关小数知识之前, 学生会对超市中商品的标价产生疑问, 例如, 一瓶洗发液标价12.30元, 学生对小圆点后面的数字表示不理解。通过学习“认识人民币元、角、分”和小数的相关知识后, 这种疑惑就解开了。事实上, 在教学有关小数精确到几位 (系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的问题时, 应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明白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数要根据实际需要, 而不是想保留几位就保留几位。就以体育竞赛为例, 我们学校举行的运动会, 在记录运动员跑步比赛的成绩时, 由于要求没有那么高, 也许保留一位小数就足够了。可是在更高级别的赛场上, 如奥运会或世锦赛等国际大赛上, 由于竞争更加激烈, 为了评判得更加公正与合理, 运动员的成绩就要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两位、三位, 甚至更多, 这样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议。2015年国际田联世锦赛在我国北京举行, 在男子百米半决赛中, 我国选手苏炳添成绩为9秒99 (即9.99秒) , 这一成绩是否能进入下一轮决赛, 关键就要看其他选手的成绩。由于竞争十分激烈, 选手水平相当接近, 必须把比赛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才能准确判定哪些运动员能进入决赛, 结果苏炳添的成绩是9.987秒, 顺利晋级决赛。通过这样的渗透, 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了解体育方面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他们自强不息为国家争光的斗志, 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浅析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5

上传: 易宜忠

更新时间:2012-5-17 10:06:08

浅析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其最根本的问题是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著名史学家、哲学家任继愈先生说:“历史课应该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入点。”清朝末期也有人提出„亡国者,必先亡其史‟,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必须重视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笔者将从历史课堂教学和历史课外教学中简略的阐述在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历史学科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社会学科,它不但能拓宽青少年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而且能培养他们逐步形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正确的世界观。因此,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在历史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当前历史教育应当体现的时代特征。

一、认清历史德育的紧迫性

前一时期,曾发生过某演员将类似日本军旗图案的衣料充作广告时装的事件,无独有偶,一些商店为了揽客,竟然也将“清朝兵勇”、“印度巡捕”等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当作牟利手段来张扬。此外,社会上还存在着其他与史实相左背离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现象。“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历史德育,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我们的学校教育成果评估标准,目前仍未完全摆脱看重“主课”成绩而忽视学科德育渗透的束缚,人为地制约了德育效果。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尽快改观,那么“忘祖数典”的现象还可能不断发生,道德失衡的悲剧还将会继续上演,这对完成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业,显然有着严重的消蚀作用。因此,我们的道德纠偏,确已到了关键地步。《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要求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这也为进一步从历史教育中提升德育功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强化历史德育的可行性

各种历史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因素的综合反映,其中不乏思想道德领域中的正面典例,这些具体内容与当今时代发展趋势相结合,为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实施历史德育提供了客观条件。

1、历史事件的德育内涵:历史事件与人物的社会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凝聚着古今中外人类道德品质在各方面的反映。无论是人民革命斗争,还是科技成就的诞生,其过程中都体现出人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揭示出人类社会积极进取的价值内涵。

2、历史人物的德育内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时势造英雄。历史人物既然是历史的产物,因此便相应展现了社会环境中道德规范的一隅。充分利用其特性,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诸葛亮的鞠躬尽瘁,牛顿的思考探索,方志敏的清贫坚韧,周恩来的雄才大略,以及由历史人物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格言等内容,均能对青少年产生长期的道德指引作用,而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更具有榜样的示范力量。

3、历史文化的德育内涵:任何历史现象的发生,都需借助于相应的时间显示和空间方位,以及各种风俗习惯。如五四运动、北京天安门广场,还有人文观念、思想进化等,其蕴含的德育价值,是值得进一步发掘的。

三、突现历史德育的多样性

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德育的发展,“德育成了塑造人的美好心灵的利器”历史德育要取得实效,应当寓德于史,不断寻求其新的契合点。

1、道德归类法:将历史人物身上体现出的不同道德修养,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予以归类,让学生在整理过程中加升印象,形成初步的道德观。

2、日期提示法:在节日和纪念日到来之际,提醒学生注意重温历史的一页,加深对历史德育的感受程度,诚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所指出的“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能“使人们……增强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参观访问法:结合春、秋游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乡土历史教育功能,在已有的历史教育资源中追寻历史德育的线索,寓教于乐,巩固德育效果。

4、影视再现法:作为综合性艺术和现代传媒组成部分的电影电视,能生动再现历史的原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或直接通过人物和事例折射其道德光泽,或间接将融合于内容的道德文明展现在学生面前,对此,鲁迅曾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要好”。通过观摩和评论相关的历史影视作品,能对学生的成长起熏陶作用。

5、角色体现法:通过主题班队会或其他形式,模仿正面历史人物不同方面的道德品质。它适合了青少年学生好动、好奇、好学的心理特征,久而久之,会对他们健全人格的养成,起潜移默化的效果。

6、形象摹拟法: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知识,指导学生将历史上留下深刻道德印象的人物形象,通过视听手段刻画出来,显示其真、善、美的道德内涵,变历史德育的“无形”为“有形”,巩固并加深正面历史人物在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历史德育几乎覆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然而其核心主要是包括爱人民、爱科学在内的爱国主义。列宁说过:“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社会演进中历尽沧桑凝聚而成的爱国情感和由此而辐射出的英雄事例,成为我们时代最为宝贵的历史遗产。充分发掘历史德育的资源,使它在素质教育中体现“与时俱进”的重要价值,应当成为学校乃至社会开展道德建设时一条值得思考的途径。

四、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课堂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本形式,教材内容的不同,构成课堂类型和教学方法的不同。其德育渗透是通过教材、教法及教师的情感诸因素实现的。

1、教材内容的感染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如教材对林祥谦英勇就义的描写,“敌人用刀砍他,让他下令复工,他视死如归。没有总工会的命令,工是不能复的”。林祥谦的革命精神,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他们为祖国献身的革命精神。教师应结合青少年思想活跃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事例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心。

2、教学方法的再现不同类型的素材,可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解决。直观教学,即通过教具的使用,可以把祖国的大好河山、英雄的人物、壮阔历史场面再现出来,因而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方法。我们说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如果把地动仪、水排、筒车、长城、秦俑的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会使学生产生多么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呀?我们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暴行,如果拿出实证,将圆明园烧毁前后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会受到多么深刻的教育。他们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会油然而起么!所以使用直观教具可以演示历史最壮观场面,可以表现英雄人物的业绩,可以表现优良传统。所以教具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教材。一件教具的使用,往往就是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3、教师情感的熏陶情感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引起兴趣,燃起热情,激起联想,强调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和谐关系,建立最佳教学情境等。教师应注意发掘历史知识中蕴藏着的丰富情感素材,做到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情感色彩强烈的气氛中,师生产生共鸣。如在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一文中的黄海海战时,教师感情充沛地说:致远舰在激烈的海战中勇往直前,多次中弹,船身严重倾斜,最后不幸中鱼雷,全舰250多人壮烈牺牲。就在即将沉没的当儿,随从扔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救他,可是他因全舰俱没,义不独生,摇手拒绝。这时他所养的名叫“太阳犬”的爱犬到面前,叨住他的臂膊,不使下沉。邓世昌毅然用手揽住爱犬,一同沉没在祖国的黄海波涛之中。就这样教师讲得慷慨激昂,学生听了深受感动,不禁泪下。师生同仇敌忾,共同声讨日帝的侵略,进而产生振兴中华,富强国家的决心。

五、历史学科课外教学活动中的培养

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能力,更有利于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曾进行如下活动:

1、开展“学史一得”演讲比赛这是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好形式。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革命热情,产生对家乡、对祖国、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心情,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几年来在省市历史教研会的组织发动下,活动开展得很广泛,受到师生们的好评。

2、开展历史教具小制作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描绘和制作一些简单的历史教具,不仅可以丰富学习生活,增强学习历史兴趣,培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特别是由于学生参与了教具的制作活动,必然对所制教具产生的年代、背景、作用、意义等做深入的了解,从而增进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几年来我们历史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绘制了二百余张历史人物画像,制作了几十件模型教具,有些教具还在省市的评比中获奖。

3、利用历史文物进行德育利用文物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教育是一个好方法。我们曾从三个方面开展这项活动。(1)考察历史古迹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组织学生先后参观考察了凌源红山文化遗址、仙灵寺商周遗址、义县北魏万佛堂遗址、兴城明代古城和山海关古长城等地。使学生看到祖国悠久历史,壮丽山川,认识到人民江山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2)进行文物收集几年来师生共收集了一百多件文物,其中有古币一百多枚,还有原始人使用的石器、红山原始人类的遗骨、明清瓷器、商周时期的古陶器等,还收集了志愿军援朝使用的茶杯,解放战争时用过的子弹等。通过对文物的收集和考证,学生们的思想受到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3)进行“文物”展览我们将收集的文物分类、编号、考证,书写说明词,然后进行展览。几年来我们曾多次进行了“伟大祖国在前进”,“中国古代货币”,“红山文化——考古新发现”等展览。由于文物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真实、信等特点,易为学生们接受和理解,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

总之,历史是当代人的财富,人们可以用历史借鉴现实,也可以用现实反思历史。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德育的主体是广大的学生,单纯的道德理论对学生进行说教,缺乏饱满的情感,显得苍白无力,不能达到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给孩子们以一定的教育。育人德为先。历史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以德育作为出发点,教育我们的孩子们都有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谈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

[摘 要] 初中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历史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中学历史教学应着力探索提高道德教育实效的途径,挖掘历史中的道德因素,通过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稳定内化的道德感。

[关键词] 中学历史

渗透德育

中学生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是一个涉及方方面面的课题,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已经做了大量的探讨和阐述。长期以来,人们认为人才是德才兼备;现代教育方针,谓之德智体全面发展。说明“德”包括了思想与道德。我们强调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是要培养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责任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爱国主义教育应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做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展述个人认识。

一、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中学历史渗透德育的特点

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它具有依附性、蕴含性、渐进性、多样性、评判性等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是非常必要的。我们知道,世上事物千差万别,各有其特殊的内部联系。不了解这一点就无从确定。

(一)依附性。正如液体从物质微孔中透过一样,历史教学渗透德育,总是离不开事实,总是依附于、寓存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上的。“政治”凭其科学理论说服人,文学依托人物、情节的描写感染人,历史则以事实为基础上的评价启迪人。由于历史事实是不依赖任何人的意识而存在,是进行历史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凭证,因而,离开了它,历史教学不仅失去其科学性,也失去其教育性。历史信奉的是事实胜于雄辩。尽管历史科学博大精深,而德育的内容也丰富多彩,但说到底是一种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正因为如此,它才烛古照今、叙史载道,若脱离史实,“渗透”就成为空话。

(二)蕴含性。又可以说是暗示性。它的育人功能是蕴含在对历史的评述之中的。不可否认,它也可像政治学科那样公开、正面宣传灌输教育,但是,这毕竟不是主要形式。主要的是在历史教学准确完成明确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有意识地但又不露痕迹地给学生以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最好的写照。那种“同学们要这样”、“同学们要那样”硬贴“标签”和口号式的教育或许气势磅礴,但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渗透”,也难收到渗透德育的功效。老子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渗透”就是这种无为而为、不言而言的教育艺术。它刻意追求的是使学生在蕴含性教育中受启发、得教育,领悟做人处事的道理。这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教育来得迅猛强烈,但是,一旦领悟,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必定要深刻、牢固得多。

(三)渐进性。历史教学渗透德育,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教学、某一历史内容教学的事。应该说,任何时候、任何内容的历史教学都蕴含有相应的思想道德感化功能。量不一定大,但一定有。这种一点一滴点点滴滴不间断的积累过程,就构成德育渗透的渐进性。它告诉我们,每一堂历史课教学,从渗透德育角度看,不能没有,同时也告诉我们,难以过多。纯粹讲述历史,就事论事,不承认或不屑于德育渗透,是不行的;但是,借题发挥、喧宾夺主乃至空洞说教也是不可取的。渐进性的特点决定历史教学渗透德育,忌讳的是一曝十寒,需要的是持久的耐性和韧性,锲而不舍像滴水穿石。.利用典型历史事件进行渗透历史是由历史人物创造的,然而历史也是一幅由一个个历史事件所串联成的优美的画卷。伟大的历史人物可以让学生心灵为之震撼,而著名的历史事件也能深深的吸引并最终打动和征服他们的善良和正义之心。女娲造人、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秦灭六国、长平之战、陈胜吴广起义、楚汉之争、垓下之围、匈奴西迁、昭君出塞、三国鼎立、三顾茅庐、黄袍加身、蒙古西征、郑和下西洋、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海战、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南昌起义、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抗美援朝、文化大革命等等这些生动的历史事件一定能让学生在聆听中洗涤灵魂。

二、中学历史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内容

(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它深深植根于悠悠五千年的历史沃土。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丰富,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操、天下为公的爱国奉献精神、勤劳俭朴的艰苦奋斗精神、不畏强暴的自强不息精神等道德内容在历史教科书中都可找到鲜活的事例。如“精忠报国”的岳飞、“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节约标兵”雷锋等等。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现代化的重任。现代化社会的建设需要具有现代素质的人来完成,而现代化的素质需要从小培养熏陶,在这方面历史学科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应该充分重视历史学科的功能,寓传统美德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到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有用之才做出应有贡献。

(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是一部奋斗史、探索史。翻开历史的书卷,从远古到现代,上下几千年,到处都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我们应该牢记从驱逐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洒疆场的关天培,他们所表现出的忠贞的民族气节;从与舰共存亡的邓世昌、以身殉国的丁汝昌,到甘愿为变法而捐躯的谭嗣同,他们豪壮的爱国义举;朱自清宁死不吃美国救济粮,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抗战期间毅然留起了胡须,拒绝为侵略者和汉奸演出,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我们应该牢记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史,不忘国耻;各阶层的爱国志士,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华民族、捍卫国家独立的重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起一个独立、自立的新中国。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精神和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都是极好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而这一内容与爱国主义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三)、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事迹,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可尊可敬的优秀人物。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他们的名言、名句、名联,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也是我们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但历史史实中既有正义的、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优秀历史人物,他们的刚正不阿、坚贞不屈、凛然大义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青少年的正面事例;也有背信弃义为人们所唾骂的,懦弱的民族败类,对此我们可以提醒我们的学生明辨是非善恶并引以为戒。引导我们的学生在对待历史人物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这些内容的讲授,不仅要让学生继承、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优秀的传统并发扬光大,更是要激发起他们强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自豪感。要放眼世界、大胆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为我所用,塑造具有全球意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的现代公民。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极其事迹的讲授,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充分利用课堂、历史教材及地方史来对中学生进行渗透德育

(一)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认真搞好课堂教学,在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做好德育教育工作,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比较法的教学,要求学生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同世界文化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的进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明清以来中国三百多年的科技落后状况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进行比较,认识到中国的落后,增强学生为祖国振兴而发奋读书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在讲述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时候,要求学生归纳近百年来中国各阶级的救国道路及其结果,在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能力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认清中国的国情。因此重视课堂教学,发掘历史学科的内在功能,利用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学生的自我教育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段时间以来,历史学科成为了所谓的“副科”,为我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历史学科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演小品,围绕着德育教育的主题,素材都由学生自己寻找,学生通过自己看教材、看课外书、找资料,自编自导,讲故事、演小品,在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的同时,又完成了自我教育。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起到方向盘的作用,切不可放手不管。

(三)充分利用历史的资料、信息

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为我们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历史的依据,这些历史的见证更真实、更直观地描述着历史的原貌,起着更深刻的教育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物、书籍、图片、新闻资料等这些历史信息,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缩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本地区的一些历史文物、古迹、博物馆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四)充分利用地方史的教材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地方史的内容,由于涉及到自己家乡的人、事、物,所以学生极易产生亲切感,认为可信,易于接受,而且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达到教育目的。如抗金顺昌大捷、阜阳四.九暴动等。历史与现实、祖国与家乡融合在一起,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着学生,教育的目的达到了。学习家乡的历史,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从爱家乡到爱祖国,爱国主义情感得到升华。因此充分利用地方史教材是加强历史学科德育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

(五)组织积极有趣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德育的形象的理解和感受。历史课外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在各种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来临时,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历史课堂教学功能,同时可以举办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形成可以面向全年级或全校学生开展,可以举办图片展览,使学生形象直观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所需图片可由学生自行收集。(2)播放录像片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多次组织学生,播放有关历史文献片和电影,使学生直观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例如在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时,对中华的石窟艺术,可以播录像片,把石窟艺术的雄奇,精美展观在学生面前仿佛使他们融入到艺术的海洋里,还播放了《七七事变》、《长征》、《南京大屠杀》以及抗日战争的影片。这样的形式学生深受喜爱。(3)撰写历史人物小传。教师要求学生在仔细研读教材和课外书籍的基础上,对某个重要历史人物的一生重大活动进行专题探讨,然后以撰写人物小传的形式,简要介绍其生平事迹,并对其功过进行客观评价。例如写秦始皇、曹操、陈独秀、拿破仑等的小传。(4)开展专题读书活动并撰写读书报告。教师可以选择一本历史著作、人物传记、一本教材或一篇文章,组织学生阅读。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篇包括介绍所读书籍或文章内容、作者观点的读后感(5)历史故事报告会或演讲会、历史成语故事会等。可以分组,通过竞赛的形式,使学生感到为集体争荣誉。这项活动富于趣味性、知识性、思想性和竞争性,深受中学学生的喜爱,一方面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历史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积累更多的故事素材,学生自己进入“角色”,受到深刻的教育,这种教学效果很好。(6)结合纪念重大节日,开展德育教育。通过这些纪念活动,组织专题报告和历史图片展,生动再现这些历史情景,如有勿忘国耻“九一八”,中国共产党诞生,香港回归,辛亥革命等,特别是关于抗日战争史实,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更能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社会现象可以对学生进行政治和阶级观点教育;有很多仁人志士可歌可泣的事迹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这些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至于进行思想教育,那就更加明显,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渗透在全部历史课程的每个课时以至每个环节之中。

要实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还有很多的途径和方法可以创新和尝试,但是一定要构建在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只有将渗透德育教育置于历史规律之中,这种教育才是有说服力的。作为教师要尊重历史事实,将准确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客观的评价,以达到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目的。

【参考书目】

《新世纪教师素养》张行涛、郭东岐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课堂素质教育手册》(下)总编:柳斌

主编:周宏、高长海,九州图书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安徽历史》徐贵亮主编,中国地图出版社; 《中华上下五千年》袁野主编

作家出版社 七、八、九年级人教版历史课本教材

历史学科中渗透德育计划 2015-12-17 13:31:49

来源:

点击:33

悠悠中华,源远流长,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即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又创造了中华民族自身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杰出的历史人物为脊梁、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为源泉和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是“借鉴历史、资治育人”,“服务现实,创造明天”。这是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也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寓德育于历史教学,培养出更具深刻文化素养及知识更丰富、身心更和谐健全的现代中国人,正是今天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历史课是一门人文社会学科,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它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校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是正在谱写着的历史。从对历史的观察思考中、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可以找到观察认识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历史的借鉴作用。历史教学的目的不是只给学生讲些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历史现象,而是要通过历史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我国有重视历史和历史教育的优良传统。秦亡汉兴,汉初统治者重视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轻摇薄赋、与民生息,出现了“文景之治”。唐初统治者总结隋亡的历史教训。唐太宗和大臣们经常讨论治政的利弊得失和治乱兴衰问题,认识到政权“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必须“居安思危”,“以古(历史)为镜”,因之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这就是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的“一部历史,得可资,失亦可资也!”也正是在总结了“五四”以后的历史经验,毛泽东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今天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迈向现代化也需要借鉴历史的经验。苏联搞社会改革,全盘否定苏联共产党和国家的历史,人心涣散,这是导致它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实行近代化,并没有全盘否定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坚决反对否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否定党和人民奋斗历史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我们要加强“两史一情”教育,“了解历史、认识国情,自强不息,振兴中华。”

二、以史为鉴,树立开放意识,培养改革创新精神

1、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只有不断改革,坚持开放的政策,国家才会迅速发展。相反,如果什么时期内统治者因循守旧、闭关锁国,社会就会停滞不前,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历史上通过改革而带来了社会大治的史实举不胜举: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以及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加强自己的统治,恢复和发展经济所采取的各种政治经济改革措施等。这些改革,无一不表现出改革者所具有的锐意创新、不墨守成规的改革精神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而每一次改革都带来了政治的清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大治局面的出现,无一不是政治改革的结果。在学习这一历史知识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其经济、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及其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另一方面,又充分联系统治者所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对经济文化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改革发展的思想意识。

2、在历史学习中培养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连绵不断,正是因为他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为依托,有深厚的物质基础。文学艺术、建筑、医学、天文历法、科技创造,尤其是四大发明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文明的发展向世界昭示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因此,历史上,每个时期的文化既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好教材,也是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养成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资料。

3、在历史学习中培养开放意识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的民族,从来不拒绝吸收借鉴外国的优秀思想文化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致力于文化的传播,为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过极为重要的贡献;也有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海纳百川,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成就了中华文明今天的丰富多彩与灿烂辉煌。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个别时期闭关锁国外,绝大部分时期都是实行开放交流政策的。郑和下西洋、张骞通西域、佛教的传播、玄奘西游、鉴真东渡,这些典型的历史事件告诉我们,民族要发展,就要开放交流,文化要发展,就要善于兼容并蓄,继承和交融。弘扬历史上的开放交流精神,正是未来的建设者必要的素质。

三、以历史名人为典范,加强素质情感教育

青少年正处于构思自己未来方向的阶段,此时最需要认同效法的对象,来鼓励他们建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坚持为理想奋斗的勇气。在历史课的素质教育中,历史人物的教育,最能深化学生的情感,他们的典型道德形象引起的情感体验和共鸣往往是产生道德行动的强大动力。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找出自己内心最崇敬,愿意立志仿效的对象,能激发起青少年“有为者亦若是”的豪情壮志,点燃青少年立志的热诚,建立坚定的信心,进而肩负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神圣使命。

1、以历史名人为典范,树立民族气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像一条红线贯穿于几千年的历史之中。中华民族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在世界历史上举足轻重的泱泱大国,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力量的维系、凝聚、鼓舞与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课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历史课有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内容,可以说是俯拾皆是,关键是寓教于史,结合教材,不空洞说教,不搞简单化和片面性。在这点上,教材为我们提供了数不清的素材:如孟子“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骞矢志西域,百折不挠;班超投笔从戎,立威边塞;史可法抗清,凛然正气,虽死不屈;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陈化成、冯子材的老当益壮;谭嗣同的快哉赴死;陈天华的钟鸣狮吼等等,无不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正气。在进行这些人物的教育时,我尽量地将他们的英雄事迹和言论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憾,去逐步地体会到一种悲壮、崇高的美感,从而使学生联想到,假如我处于祖国危亡的紧急关头,也应该像他们那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建功立业,使学生的情感达到升华,同时也使学生对这些英雄人物的言行进行了记忆和理解。

2、以民族先贤为楷模,弘扬中华美德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有着优良的传统美德。我们的先人在为民族团结统一、国家独立富强和社会繁荣进步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和丰富的嘉言懿行。这是我们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极好教材。如诸葛亮为治理国家而“鞠躬尽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顾宪成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志向;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情怀,这些人物的崇高志向和博大胸怀,是能让我们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此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学生树立面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民族。如孙膑双膝被残而作《孙膑兵法》;司马迁受迫害被处宫刑后发奋著成“史家之绝唱”的《史记》;王羲之练字洗笔成墨池;祖冲之历经万次演算得到圆周率数值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等。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他们所处的时代、取得的成就及其地位进行了记忆,而且也让学生体会到立志勤学是人材成长必须具有的精神;自强不息,奋勇进取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亡的重要原因。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科学,坚持真理。如坚持“直笔”修史,正确评价人物的司马迁;著《论衡》要对古往今来的学说进行秤量和品评,而后区别是非真假的王充;拒绝高官厚禄引诱,绝不放弃自己的《神灭论》主张的范缜等等。加强对这些人物的教学,不仅在智能上使学生明白了他们的真理观点出现在当时的进步性,理解了他们的学说内容,学说出现的背景,统治者为什么迫害他们的原因,而且在情感上也使学生对他们勇于坚持真理精神产生崇敬之心。

3、以典型的反面人物为教材,弘扬正气,反对邪恶

历史教材中,例举了许多危害一时,为后人所不齿的反面人物。如甘当儿皇帝的石敬瑭;善于拍马屁,装孝心、暗藏夺权野心的安禄山;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先投降女真贵族,后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的秦桧;“贪污之王”和坤;贪于权势,对内镇压太平天国、维新志士、义和团,对外一昧卖国的慈禧等等。将这些人物的丑恶言行尽量地揭露出来,使学生不仅对他们产生了憎恨感,也使学生在批判中辨明了是非,弘扬了正气。

四、以史为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认识问题,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解决,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观点和做人的准则。历史上科技的发明与创新、每个历史阶段的改革与革命,以及一些历史名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都为我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为我们进行理想教育提供了极好的素材。通过对这些历史的教学,要让学生明白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历史。我们今天享受到的每一个细小的东西,在历史上都曾经只在人们的理想中存在,都是我们的祖先付出了千辛万苦的代价,这些理想的东西才变成了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东西。这些曾经是理想的东西的实现,是一代又一代人共同奋斗的结果。每一代人都为人类的幸福,贡献了自己的努力,后代人又在它们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理想目标,进行新的奋斗,这才有我们的今天。理想的实现是没有止境的,一个目标实现了,就会很自然的为我们提出更多新的目标来。无数新的课题放在我们面前,就像无数颗明珠,看我们有没有志气去摘取,这正是历史放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以此激励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历史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人们的理想要符合这个规律才能够实现,否则就不能,所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历史也告诉我们,每一个时代总有一些使人不够满意的地方,因此,就需要有这个时代的理想,鼓舞人们去争取新的进步。这才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上无数的历史名人所做出的卓越成就正是因为他们的理想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崇高的理想激发了他们执著、高尚、勇于开拓、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

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篇6

关键词:学科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7;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2-0090-02

随着我国中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的普及化,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心理问题突出表现为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等,这些问题若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在中学学科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目标,规定着行动的方向;而动机,却制约着学习的质量,这是学习心理的原子核。我们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主要是:

1.设计有趣活动。如课始开展一些学生喜欢的课前5分钟新闻发布会或智力大奖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疑。即从学生熟知的知识、问题出发,设计恰当问题,引入新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政治课中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历史评价,政治老师设立这样的问题:“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它是否是人类的黄金时代?而奴隶社会是最野蛮、最残忍的剥削和压迫制度,那么它代替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社会,到底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这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说成了原始社会不是人类的理想‘黄金时代’为什么?奴隶社会的建立是历史的进步,为什么?” 这样的问题,与前者相比,效果就不那么明显。

3.课堂讨论。通过讨论激活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保持。课堂讨论有师生间的讨论和学生间的讨论。通过讨论不仅可以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实现民主教学、参与教学和合作教学,使学生保持兴奋的学习状态,而且使问题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中得以解决。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自然会增强学习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从而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习动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持久。

二、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是智力发展的翅膀。影响学生对学科兴趣的因素大致包括学生自身因素、科任教师因素和环境因素。学生对某学科有无兴趣,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而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很需要教师有意识地主动培养,主要是:

1.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即对学生讲清该学科知识对升学、对未来生活、对将来事业以及为国为民多方面的重要性,将远景与近景效益客观分析给学生,以激发他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讲清该学科在各科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不要偏科,全面发展;深挖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通过论理和展示学科的美,去说服和吸引学生主动地钻研该学科等,从而使学生追求进步,感到需要,

2.改进教学方法,突出主体作用。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是失败的教学。因此,我们在每一节课教学中注意采用灵活教法让学生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如政治课的课前5分钟新闻及课中讨论辨析法、理化生课的演示法变为实验法,英语课的“三位一体”教学法,数学课的练习法,语文课的讲故事法和反复诵读法等,形式多样、活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诱导学生进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氛围中。我们主要用投影、录像、讨论、实验探究等方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化学教师在讲授“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对为什么要用碳酸钙而不用碳酸钠,为什么要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教师不是简单直接地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边分析,边总结,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涨。又如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精心设置场景,使学生为之动情,捕捉人物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态度的方法

学习态度是对上课、作业、学习用品、考试和成绩等各种具体对象的态度的概括。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激励指导。如物理课教学中,物理教师利用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及学生好动手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实验素材,尽可能与学生一道完成各种物理现象的观察和实验。如上好物理的引言课,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材料说服学生,学以致用等,加强指导激励,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

2.角色扮演,强化学生学习态度。如理化生课,教师认真设计问题讨论或将演示实驗变为学生探究实验或由学生来充当老师讲课,教师在旁边当学生,时而加以点拨等,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责任心,最终达到强化学习态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崔允淳主编的《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学习参考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校心理辅导基础》·广西教育出版社.

略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篇7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科渗透

传统的学科教学过于注重学科本位, 从一个较为狭窄的空间来理解课程的含义。教师单纯从常识学科的要求这一维度来进行教学设计, 这样更容易忽视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课程的综合和整合, 是新课程在结构上的改革重点, 它要求建立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打破学科壁垒, 进行综合教学。地理学科兼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特点决定了中学地理教学必须兼顾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渗透和综合, 以整合的观念重建地理学科教学体系, 使各类知识能够相互支撑, 为地理课程提供更大的包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另外, 高中文理分科形式上划分了学科之间的界限, 但是高考试题越来越突出了问题立意的意向, 问题是不分科的, 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运用学科内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因此, 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科渗透是高中地理教学的有益尝试。

首先, 夯实学生地理基础。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行知识转换、重组、迁移和建立学科知识网络体系的前提。地理事实、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相互联系, 是建立学科体系, 进行知识迁移的重要依据。例如, 对大气运动的理解, 需要对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种力、大气的局部运动与全球运动、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等进行理解, 这里涉及的概念和原理都是极其重要的, 如果概念模糊、原理不清, 就根本谈不上知识的迁移, 也就无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 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新课程要求地理教师知识结构的优化:一是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二是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社会的多元化决定了问题的多元化, 只学好本专业知识, 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发展的需要。地理新课程教学必须建立大教材观, 只有既专且广的知识储备才能使知识融会贯通, 才能在备课过程中发挥高中新课程的整体优化效应, 宏观把握、微观渗透。例如, 在大洋环流系统讲解中, 如果只讲授相关的地理知识, 会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 若联系历史上我国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 以及欧洲历史上血腥的三角奴隶贸易, 不仅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让其尽快了解洋流的运动点及季风对航海的影响。

第三, 调控课堂有机渗透。课堂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必须有学科本位意识, 要注意讲授的必要性、知识的准确性和内容的针对性。例如, 调动学生政治知识储备中关于人口、聚落、宗教、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学习人文地理部分内容;联系语文中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气候与地势高低的关系;运用数学中的数轴讲解时区问题, 简单易懂;联系化学中的臭氧层、酸雨、温室效应等讲授地理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联系物理学中气温、气压等讲解风带和气压带的形成;联系历史上秦朝蜀郡郡守李冰修筑都江堰的过程, 讲述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及社会用水综合效益问题;高中地理知识中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问题等。不论是相关学科知识的迁移, 还是其他科目理论方法的移植, 只要有相关学科知识的介入, 就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 并学会运用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第四, 利用课外有效延伸。常见的课外延伸包括作业和综合实践活动等形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是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因此, 精心设计作业, 有意导向学科综合, 是教学中学科渗透的必要环节。例如, 布置某地人口密度的计算, 学生在运用地理知识的同时, 必须借助于数学计算方法, 自然渗透。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走出课本, 走出教室, 走向自然, 走向社会的有益尝试, 是知识的深化与迁移, 是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是生活的感悟与体验。例如, 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城市用水情况的走访调查, 在以地理知识为主的情况下, 必须调动语文、数学、化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才能有效地搜集整理资料, 得出正确的结论, 写出优秀的论文。这不但让学生了解了地理中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培养了他们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而且锻炼了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浅析机电专业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篇8

一、职业类院校学生当前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职业类院校学生自我意识强, 向往自由, 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 个性鲜明, 感情脆弱, 是一个矛盾的群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 思想不稳定, 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 缺乏奋斗目标

大多数学生长期生活在“温室”里, 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而迷失前进方向, 父母溺爱, 没有吃苦耐劳的品质, 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弱点。由于没有经受过磨炼, 缺乏在逆境中的吃苦精神, 形成了一种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价值观, 缺乏奋斗目标。

(二) 文化基础薄弱, 学习自觉性不强, 道德辨别能力低下

绝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综合素质偏低。思想上的不成熟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负面因素的影响, 学生在认知水平、道德水准等方面的种种表现, 离德育培养的目标都相去甚远。

(三) 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习动力不足, 缺乏学习信心

职校学生多是中考落榜或者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入校前属于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 学业失败带来的种种压力, 使他们变得迷惘, 与现在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 自信心忽强忽弱。他们希望通过求学获得一技之长, 找到一份理想工作, 但他们对专业学习缺乏动力, 社会责任感较差, 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择业上好高骛远。

二、德育渗透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专业学科德育制度不健全, 德育首位没有得到真正贯彻

在专业学科教学实践中, 建立的是以智育为中心的一套制度体系。对于智育, 有严格的大纲、严密的价值尺度, 而有关德育的制度却很薄弱。在现实中, 存在着德育从属于智育、德育服务于智育的现象。

(二) 专业课教师忽视学科德育, 对学科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

目前大部分专业教师忽视学科德育, 认为把课教好就行了, 在专业学科中实施德育纯属自找麻烦。而有部分教师认为当今学生思想复杂, 思想政治工作难做, 学生根本不听甚至反感, 专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教育难度都很大, 何况学科教师。

(三) 专业课教师德育素质较低和德育渗透能力欠缺

专业教师教书育人与实际需要存在一些距离:一是德育理论知识欠缺。专业课教师在其自身专业领域中的知识是深厚的, 但是教书育人客观上要求教师具备德育理论等多方面的知识, 而现实却是并非所有教师都具备这样的素质。二是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缺乏科学性的指导。如何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理论专家致力于研究的问题。

三、专任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在专业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 专业教师采取直接或间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 学生则在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中获取有益的道德影响, 从而全面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和素质修养, 专业教师对学生的这种言传身教的过程, 其感召力和影响力都要强于直接的道德说教。作为专业学科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 在德育工作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一) 专任教师在人数及教育渠道上占据整体优势

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自身的道德认知、真实情感、行为习惯、知识观念等自然、直观地传递给学生, 直接感染和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等,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起到强烈的示范作用。

(二) 专任教师德育效果更好

专任教师在学科和专业上的知识优势, 以及所取得的一些学术成就,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向往和崇拜, 课堂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从而使专任教师更容易被学生在心理上所接受, 更容易贴近学生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四、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教师教学育人的实践途径, 是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

德育渗透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 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应服从和服务于培养合格的专业化人才这一目标, 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 都将背离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要求。

(二) 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

德育内容应该在教学内容上贴近学生、贴近就业、贴近社会, 注重教育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 达到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的统一。

(三) 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感情投入, 以情育人, 不但能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互动的愉悦境界, 同时也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有效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在无形中深刻影响着学生。

(四) 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

要把教育性与知识性艺术地统一起来, 既保证知识的传授, 又实现德育目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向学生传授基本的道德规范, 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认知水平, 帮助学生明辨是非, 帮助学生实现立德、立人的目标。

(五) 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主动接受评价的动力, 从而提高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意识水平。在德育评价中注重教学实践评价, 注重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评价, 把德育评价融入富有教育意义的生活背景中。注重强化对学生具体行为的评价, 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注重诚信教育评价, 加强对评价体系的反馈和交流, 积极引导学生坚守自己的诚信品质, 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

五、机电专业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一) 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感知能力

学生在校期间, 大量时间用于各种专业知识的学习, 他们的一些思想问题总会在教与学的活动中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近几年来, 机电类专业学生中比较突出且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是对所学专业兴趣不大, 学习不刻苦,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远大理想, 学习动力不足。专业课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显性的很少, 因此, 一定要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 让学生懂得只有学好各科知识、德才兼备, 将来才能在工作岗位上大显身手。

(二) 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律能力

机电专业学生群体复杂多样, 因此专业教师平时的德育显得尤为重要。机电类专业课程内容中经常涉及一些标准和规范, 这些标准和规范是国家有关政策和法令在生产技术领域的具体体现。

(三) 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互相协作能力

实践活动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也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在实训学习中, 学生要独立完成分配的任务, 碰到疑难问题, 则要相互讨论, 共同解决, 这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互相协作能力的最佳场合。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 提前进入工作状态。

(四) 结合机电市场前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机电专业是就业领域最宽的专业。机电技术是在多门学科相结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多方面的专业知识, 在应用时融会贯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才能具有对科技发展的反应能力和创造潜能。

总之, 学校的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要大力推进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工作, 每位教师都应结合专业特点, 把德育渗透到各个学习领域。

摘要:德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重点, 在职业类院校专业学科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日愈突出。从当前学生思想方面的问题入手, 对专业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 阐述了专任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探讨了在专业学科教学中开展德育渗透应遵循的原则以及主要内容与方法等。

关键词:职业类院校,德育,专业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文玉芬, 胡淑坤.高职学生德育工作:问题、现状、对策[J].老区建设, 2013 (4) .

[2]苏玉水, 韦韬.论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大学生德育渗透的意义[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1, 33 (3) .

[3]曹明, 吴恒仲.高校学科德育渗透应注重五个“融入”[J].教育探索, 2012 (12) .

[4]胡金枝.浅谈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高校各科教学之中[J].大观周刊, 2011 (33) .

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篇9

一、学科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研究

1. 隐性德育课程的概念研究

有关隐性德育课程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 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佘双好认为,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从学校教育环境中所获得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经验的总和, 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 以不明确的、内隐的方式, 使受教育者获得的思想道德方面经验的教育内容和因素的总和[1]。冀学锋认为, 隐性德育课程一般是指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间接的、潜在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 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2]。丁文胜认为, 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获得的影响自身品德经验生长的各种隐性教育因素, 隐性德育课程不是学科意义上的课程, 它没有课程大纲、课程目标、课程计划等要求, 主要是学校物质环境与精神“动力场”构成的具有教育意义的德育资源[3]。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 隐性德育课程具有影响方式的内隐性和间接性;影响过程的无意识性和渗透性;影响范围的广阔性;影响效果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等特点。它的这些特点恰恰弥补了显性德育课程的不足, 成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突破点。

2. 学科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

学科教学中存在着不自觉和非预期的德育影响是多数学者共同认可的。如朱小蔓认为, 文化———精神环境是一种无形的, 相对动态、不稳定的隐性德育课程, 它主要有四种, 其中一种是认知性课程中的文化—精神氛围。它包括学校中专门的、旨在育德的知识性、认知性课程和在专门认知性德育课程之外的其他一切认知性课程[4]。张世洲、谭琦认为, “学校课程”方面的道德教育隐性课程有三种。第一种是作为专门学科存在的德育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非预期的德育影响;第二种是各科课程及教学存在的不自觉和非预期的德育影响;第三种是德育的活动课程中隐含的与显在目标不一致的德育影响[5]。叶明非、金明亮认为, 隐性德育课程的构成可以分为六类, 即认识性德育课程的隐性德育因素、非德育认识性课程的隐性德育因素、活动性德育课程的隐性德育因素、非德育活动的隐性德育因素、体制的隐性德育因素和气氛的隐性德育因素[6]。

整合学者们的观点, 根据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 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课本资源和教师榜样示范是构成学科教学主要的隐性德育因素, 因此可从这几方面来衡量其实施效果。

二、学科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为了了解学科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实施情况, 客观分析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本研究在河南省选择了22所中小学, 包括7所小学、8所初中和7所高中, 对3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剔除无效问卷230份, 共回收有效问卷2770份, 回收率为92%。问卷是在查阅参考大量隐性德育课程方面的文献资料基础上自行编制的, 其包含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信息, 第二部分是问卷调查的内容。问卷就课堂氛围、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课本资源和教师榜样示范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考察, 发现目前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程度偏低。

1. 课堂气氛较压抑

营造一种和谐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培养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所得数据来看, 目前中小学的课堂气氛活跃程度偏低。当问及“我们的课堂气氛很活跃”这一问题时, 30.9%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不同意, 16.9%的学生选择了比较不同意, 14.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同意, 累积百分比占62.3%;6.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同意, 13.6%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同意, 17.8%的学生选择了稍许同意, 累积百分比仅占37.7%。通过对小学、初中和高中进行分层统计发现, 小学的课堂气氛相比初中的课堂气氛好, 初中的课堂气氛相比高中的课堂气氛好, 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堂气氛呈现负递增趋势。

2. 师生之间亲密度不够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和思想沟通, 使学生感受到独立人格的尊重, 从而获得心智、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培养良好师生关系一个重要途径, 但所得数据表明, 师生互爱所占比例甚不理想。当回答“我非常喜欢XX老师, XX老师也非常喜欢我”这一问题时, 14.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不同意, 20.0%的学生选择了比较不同意, 26.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同意, 累积百分比占60.7%;仅有3.5%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同意, 6.8%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同意, 29.0%的学生选择了稍许同意, 累积百分比占39.3%。

3. 学生之间正能量传递不够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 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 见识短浅。同学之间应相互帮助与合作, 和谐相处。但数据表明, 一半以上的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不足, 正能量传递不够。在回答“我和同学之间能够互帮互助, 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一问题时, 4.3%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不同意, 5.1%的学生选择了比较不同意, 48.7%的学生选择了不太同意, 累积百分比占58.1%;仅有2.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同意, 3.0%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同意, 36.8%的学生选择了稍许同意, 累积百分比占41.9%。

4. 课本资源挖掘不足

通过课本中感人的事迹、高尚的情操和鲜明的道理等去感染教育学生, 可以促使学生身心向励志方向发展。通过所得数据可以发现, 课本资源的挖掘情况很是糟糕, 在回答“在上其他课时, 我能体会到上思想品德课 (思想政治课) 时的一些心得”这一问题时, 12.9%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不同意, 56.2%的学生选择了比较不同意, 24.7%的学生选择了不太同意, 累积百分比占93.8%;仅有1.6%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同意, 1.9%的学生选择了比较同意, 2.7%的学生选择了稍许同意, 累积百分比占6.2%。

5. 教师榜样示范作用发挥不足

孔子曾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陶行知也曾说:“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这些话实则都告诉我们身教的重要性, 这就使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现如今, 教师榜样示范作用的发挥尤为不足, 当问及“XX课的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好榜样”这一问题时, 数据显示7.9%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不同意, 34.9%的学生选择了比较不同意, 36.2%的学生选择了不太同意, 累积百分比占79.1%;仅有3%的学生选择了非常同意, 4.9%的人选择了比较同意, 13.0%的学生选择了稍许同意, 累积百分比占20.9%。

三、提高学科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的对策

1. 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

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课本资源和教师榜样示范这些隐性德育因素均与教师密切相关。活跃的课堂气氛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态度, 取决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融洽, 取决于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设计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课本德育资源的开发、挖掘和利用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教师榜样示范更是需要每位教师时刻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因此, 从教师着手, 提高教师德育意识成为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 不能因升学考试压力, 忽视了学生的德育。

2. 寻求恰当的德育方法

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程度之所以不高, 除了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德育意识外, 还需要任课教师寻求恰当的德育方法。不同学科有不同学科的特性, 不同教师有不同教师的教法, 同一位教师面对不同班级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策略, 同一个班级不同的教师要有一致的目标。因此, 创建教师德育讨论小组, 分享各自德育方法, 共享德育资源成为寻求恰当德育方法的有效途径。

3. 保持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很多教师认为德育有专门的德育教师, 开设有专门的德育课, 不需要多操心。其实有这种想法的教师只关注到了显性德育课程, 而忽视了隐性德育课程的存在和重要性, 再加上隐性德育课程自身的内隐性、潜在性等特点, 使其实施起来甚是困难, 这就导致了有的教师望而却步将德育丢弃, 有的教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毫无章法可寻。事实上, 隐性德育课程如显性德育课程一样, 应该有目的, 有计划的实施, 这样才能达到隐性德育的目的。

摘要:课堂气氛、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课本资源和教师榜样示范是构成学科教学主要的隐性德育因素。通过对河南省中小学学科教学中隐性德育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发现, 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程度偏低。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寻求恰当的德育方法、保持德育工作的积极性是隐性德育课程在学科教学中得以进一步渗透的关键。

关键词:中小学,隐性德育课程,学科教学,渗透

参考文献

[1]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27.

[2]冀学锋.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设计[J].伦理学研究, 2003, (2) :77.

[3]丁文胜.浅议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对学生品德的影响[J].安徽教育, 2002, (22) :21, 23.

[4]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16-118.

[5]张世洲, 谭琦.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优化刍议[J].教育探索, 2008, (10) :122, 123.

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 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想品德教育,感染学生

虽然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进行了多次的改革, 有多个版本, 教材内容的重难点有所不同, 但利用教材的内容渗透德育这一点是取得共识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数学教学的全程中都要对学生渗透德育, 对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那么,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呢?现将个人的点滴做法分享如下:

一、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素材中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 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并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把德育贯穿于知识教学中, 就能达到利用教材进行德育的目的。例如, 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大数的认识”教学时, 通过课件展示中国北京、西藏、四川、河南、新疆、黑龙江的人口数量时, 就可以抓住这一素材, 教育学生:中国地大物博, 人口众多。中国人民是强大的!我们身为中国人, 要感到自豪和骄傲。在“圆周率”“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时, 都可以介绍祖冲之对世界数学的巨大贡献, 让学生知道他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 位小数的人, 这一成果要比外国数学家早一千多年。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数学课有其自身的特点, 它不能向思想品德课那样以德育为主要教学目标, 也不能整节课都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理想教育。数学课只能结合教学过程的有限素材和环节, 抓住有德育因素的词句、例题和图表来渗透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目标。例如, 在解决问题时, 题目中出现“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字词时, 就可以不失时机地抓住分析题意的过程开展节约意识的品德教育;在“公顷、平方千米”的教学时, 通过观察“鸟巢”图片的过程, 可以教育学生认识这是中国人民伟大智慧的结晶, 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另外, 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明白:大家在一起学习, 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 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要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 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 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三、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教师的人格魅力中

教师的言行举止、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都能直接影响学生的品行。在日常工作中,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的品德, 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 教师的着装要朴素大方, 讲普通话, 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板书要整齐, 书写要规范。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都可以在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感受到美的教育。辅导“学困生”要耐心、细致, 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 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 将师生的感情融入认知活动中, 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四、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严要求的训练中

对于小学生来讲,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习惯、思维习惯, 包括生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和训练;数学学科的科学性、严密性和逻辑性要求学生学习要一丝不苟,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同样离不开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强化训练;通过各种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综合能力是数学课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对于小学生则是通过不间断地反复训练来实现的。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严格训练, 使学生形成对待任何工作都认真负责的态度, 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敢于正视自己存在的错误, 并且通过改正错误来培养自己的优良品质。这些工作都要从一点一滴抓起, 比如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正确性、书写的规范性、“题目有没有抄错或漏抄?”、应用题的“答语”书写的完整性、笔算竖式的规范性等多方面来严格要求和训练学生, 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等必须写清楚、写规范, 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 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总之, 小学数学教学, 既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又要适时开展德育。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和挖掘教材的潜能, 全面把握课程标准, 结合一切素材完成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和德育。

参考文献

上一篇:库区发展生态农业下一篇:现代农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