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发展生态农业

2024-05-01

库区发展生态农业(精选十篇)

库区发展生态农业 篇1

1 生态修复的有关概念

人们往往难以将生态修复、生态恢复和生态重建区分开来, 实际上三者存在明显的分界线, 即起主导作用的对象不同。其中, 生态恢复的基础条件是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较小, 当停止人为活动对其的干扰后, 依靠生态自身的休养生息, 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演替, 最终可以恢复原有的自然状态;生态修复是通过辅助人工措施来人为地加速生态恢复的进程, 事实上它仍以大自然本身的演化为主;生态重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人类, 主要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 对生态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和整治, 从而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恢复生态健康, 使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其实质是维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2,3]。

2 实施库区生态修复的原则

2.1 因地制宜原则

针对不同的流域、不同的环境, 应结合其水文、气象、地质等因素, 分别对待, 切不可一味地采用同一种处理方法。例如:对于气候适宜、人为活动较少、自然环境破坏程度轻微的区域, 主要采用封山禁牧的方法, 同时辅以人工措施。而对整个库区或整个流域进行大面积的生态修复时, 应先根据其生物多样性、环境特点、周围人为活动的程度等进行分区, 再对不同区域分别制定有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实施方案[4]。

2.2 生态学与系统学原则

进行生态修复时, 应采用系统学相关理论, 结合生态系统的自身演变规律、整个食物链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位等, 提出最佳的实施方案, 使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处于最优状态[5]。在修复初期, 应尽量培养并保证本地物种的完整性, 排除外来物种的干扰, 这往往是人们最易忽视但又最有可能阻碍生态修复进程的关键所在[6]。

2.3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是否有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撑、是否有安全可行的技术措施、是否影响周围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在思想上是否被人民群众和社会所接受等。

2.4 风险最小、效益最大原则

由于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不完善, 其复杂性和可能存在的突变性将会使生态修复的成果较预计有较大的偏差。换而言之, 生态修复是风险与效益共存。因此, 在生态修复的前期准备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超额经济和技术投入, 也要预估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收益周期, 确保以最小的风险获取最大的效益。

2.5 自然修复和人为措施相结合原则

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做好生态修复, 第1步就应该减少甚至是禁止因人为活动而造成大自然破坏现象的发生, 给大自然自我修复的空间和时间[7]。特别是在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交通不发达、设备及物资难以到达的地区, 依靠植被的自然恢复便成为生态修复的主要手段[8]。但为加快生态修复的步伐, 缩短收益周期, 借以获得最大的效益, 人为措施和自然能力相互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人为的管理、水土保持措施等都有助于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9], 但这一切都应建立在原有自然状态的基础上, 避免过多地进行人为改造。

3 库区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以流域边缘为界限, 整个水系将呈树枝状, 主河道为树干, 各支流为树枝。在整个流域中, 地形地貌不尽相同, 水文气象也各有差异, 周围群众思想观念、耕作方式、人为活动影响程度等也不同, 因此, 库区作为整棵“大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与流域共生共利而又相互制约[10]。在规划设计时, 应将库区生态修复纳入整个流域生态修复的框架中, 统筹考虑, 综合治理。

3.1 管理措施

3.1.1对库区周围正在进行或即将进行的开发建设项目严格控制, 特别是对水质污染较大、生态破坏较为严重、会产生大量弃土弃渣的项目应进行禁止或处理。

3.1.2对于上游河道两岸的居民住宅区, 应选择距离河道较远且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合适位置设立垃圾集中放置场地, 并定期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填埋处理, 且禁止在主河道两侧岸坡特别是河滩地进行耕作。

3.1.3减少放牧, 推行圈养。

3.1.4加强对周围群众的水土保持宣传和教育, 增强其环保意识。

3.2 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

3.2.1在库区内的沟头、沟岸建设多层围堰式拦水埂或埂墙涝池, 并辅以植物防护墙, 植物种类的选择以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的灌丛植物为主。

32.2在主河道两岸种植防护林, 可选择成活率高、抗逆性强的乔木, 例如刺槐、杨、柳等。

3.2.3对于处于流域中上游小型支沟、毛沟, 一般主要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植被固土及恢复, 以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4 库区生态修复的发展趋势

目前, 库区生态修复无论在技术层面, 还是在基础领域中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今后, 库区生态修复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以下3个方面[11,12,13,14,15,16]:

4.1 完善生态修复机理研究

加强对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的外在因素 (如水文、气象、地质、人为扰动等) 、不同破坏程度下生态系统的修复潜力及恢复机制等进行研究, 以便于制定修复方案, 确立修复目标。

4.2 生态修复工程分区标准及验收规范研究

包括两方面:研究如何对生态修复进行分类, 并确定各类别的验收标准;在技术上确定抽检内容和方法。

4.3 生态修复的环境效应

发展库区生态渔业促进库区移民增收 篇2

大化瑶族自治县是成立于1988年的新县,县辖区内有岩滩、大化两个电站库区,发展淡水渔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十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在上级水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努力实施产业化战略,加快新兴优势产业的发展步伐,立足库区水面资源,大力发展库区生态渔业,取得显著的效果。2006年水产品总产量8350吨,库汊拦网养鱼5.3万亩,生态网箱养鱼42万平方米,库区渔民人均增收910多元。生态渔业已成为库区移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一、党委、政府重视,营造发展水产优势产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宽阔的库区水域和众多的库汊、库湾是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电站蓄水后,淹没了大量的耕地,库区群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群众的生活非常困难。县委、县人民政府从解决移民生活出路、维护库区安定大局出发,积极探讨库区发展的路子。1997年先后在岩滩库区的北景乡进行了拦网养鱼和网箱养鱼试验,项目取得了成功,并迅速地在库区的三个乡镇进行推广,使库区渔业得到快速地发展。同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对岩滩库区开展银鱼移植工作,组织当地党委、政府加强管理,银鱼年产量达到200吨左右,为库区移民增收又增加了一条新的路子。在推进生产发展的同时,还加强对产业的管理,实行养殖证管理制度,对使用库区水面的养殖户全部依法办理水面养殖使用证。既规范了养殖,保护养殖者的权益,又能减少纠纷,营造良

1好的生产环境,使养殖业得到健康发展。生态网箱养殖从2005年的23万m²增长到2006年的42万m²,增长82.6%。

二、加大科技投入,充实技术力量

从1995起我县先后从水产专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调选了26名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乡镇水产站,每个库区乡镇都配备了2~3名专职水产技术干部,充实基层的技术力量。同时,在我县财政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从库区安置经费中安排10万元左右专门用于库区产业发展培训。

三、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不断提高科技水平

近年来,我县多次邀请区、市水产专家到库区对养殖户授课,充分利用各乡镇水产技术力量,安排水产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并对技术人员进行分片包干,县水产站也对应包干相关乡镇的技术指导,使渔业生产有了技术保障。水产、扶贫、科技、农业、技术监督等部门密切配合,结合项目的实施,认真地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平均每年对库区养殖户办培训班8期以上,培训人员1500人次以上。

四、成立水产养殖协会,协调库区渔业生产

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牵头,成立库区水产养殖协会,由协会协调生产过程中的苗种供应、技术指导及成鱼捕捞安排等工作,确保各个库汊有计划、有步骤地捕捞,杜绝因一哄而上导致相互杀价的现象出现。同时成立专门的流通队伍,建立销售网络,打开了四川、重庆、贵州、南宁及柳州等地市场。纯天然的大化库区水产品在销售地市场

产生了较好的知名度,产品供不应求,建立了一条较为固定的销售之路。

五、树立渔业品牌,以品牌创效益

2004年我县开始实施第五批全国标准化项目《大化北景鱼养殖标准示范区项目》,制定了《北景鱼》、《北景鱼鱼苗鱼种繁育技术规程》、《北景鱼养殖技术规程》、《北景鱼捕捞、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技术规程》等四个地方标准,要求全县的库区渔业都要按这四个标准执行,到2006年实施面积3.9万亩。2006年通过了国家有关部门验收。由于“北景鱼”是纯生态鱼,不投料、不施肥,鱼类生活在红水河自然水域中,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北景鱼”已成为我县渔业的品牌。

六、加强管理,维护库区渔业生产秩序

高州水库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篇3

摘要:本文以茂名市高州水库集雨区内7个镇为研究对象,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以2008年~2012年为研究的时间尺度,对各污染源和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贡献率进行分析评价,研究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及主要污染物,同时分析了各镇污染类型及5年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库区的主要面源污染来自农业施肥和畜禽养殖,其主要污染物为TP、TN;对库区各镇的污染类型分析表明,马贵镇、大坡镇、古丁镇属于综合污染类,深镇镇属于化肥污染类,平山镇、长坡镇、东岸镇属于化肥、畜禽污染类型;5年间的变化趋势表明,化肥污染负荷比逐年上升,畜禽养殖逐年下降,生活污染也逐年下降,渔业污染变化不大。根据研究成果,本文提出从减源、拦截等方面提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关键词:高州水库;农业面源污染;等标污染负荷;污染评价;污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 TV697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8.023

高州水库是一项以工业、城市生活供水、农业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航运、养殖等综合利用的鉴江流域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水库的水质安全不仅关系到茂名的饮用水安全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到下游吴川市和流域外国家环北部湾战略发展区域中的湛江市东海岛等超大型钢铁、石化产业基地的供水安全和持续发展。水库运行50多年来,为茂名、湛江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称为粤西的生命之库。但是由于库区自身具有雨量充沛,河流落差大,山地坡降大,土壤砂质、降雨产流率高等特点,加上不合理地施用大量化肥、农药,水土流失和土壤漏水漏肥严重,农药淋失较多,另外,畜禽养殖业、渔业、农村生活废水垃圾等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对水库水体造成极大威胁。2009年与2010年春季,高州水库暴发蓝藻水华就是一个沉重的教训。《高州水库污染防治与生态恢复规划》(2013年)提出,对高州水库环境污染影响最大的是农业面源污染,因此,对库区农业面源污染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研究,了解各污染源污染物对水体的污染负荷贡献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内容与分析评价方法

1.1 研究内容

本文以高州水库整个集雨区马贵、大坡、古丁、深镇、平山、长坡、东岸7个镇为研究对象,以定性分析法筛选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化肥、畜禽养殖、生活污染和渔业污染)和主要污染物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以定量分析法计算各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和流入水体量,应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等标污染负荷、等标污染指数和等标污染负荷比。之后,以比较研究法分析比较2008年~2012年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污染负荷变化情况,研究库区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以及各镇对库区水体污染程度的大小和污染类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

1.2 分析评价方法

等标污染负荷可将各污染源和各污染物对环境影响的大小进行比较。等标污染指数是指所排放污染物的浓度超过排放标准的倍数,简称超标倍数。等标污染负荷比可以确定各污染源或污染物对环境的贡献大小,它是一个无量纲数。文中涉及的估算公式:

化肥污染源污染物流入水体量=污染物入河系数×化肥施用量

畜禽养殖污染源污染物流入水体量=污染物排放系数×污染物入河系数×饲养量

生活污染源污染物流入水体量=污染物排放系数×污染物入河系数×人口数量

渔业污染源污染物流入水体量=精养鱼塘污染物排污系数×渔业面积

等标污染负荷=某种污染源中某种污染物流入水体量÷该种污染物的限量标准(即COD 20毫克/升,TN 1 毫克/升,TP 0.2毫克/升)

某乡(镇)污染物的等标污染指数=该乡镇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该乡镇的水资源总量

等标污染负荷比=某种污染源或某种污染源中的某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该地区的等标污染负荷总数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畜禽养殖排污系数和污染物入河系数、生活污染物排污系数如表1所示,生活污水、人粪尿入河系数分别为85%、10%;化肥污染物氮、磷入河系数分别为11%、6%;精养鱼塘污染物排污系数COD74.5、TN101、TP11,单位公斤/年·公项。

表1 污染物排放系数和污染物入河系数

2 高州水库库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评价

2.1 污染物的综合评价

2008年~2012年5年间,如表2所示四种污染源中的COD、TN、TP的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2.22%、31.9%、65.88%。TP、TN的累积污染负荷比大于90%,因此TP、TN是高州水库集雨区内农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表2 5年间库区各污染源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和污染负荷比

单位:106m3/a

2.2 污染源的综合评价

如表2 所示,五年间四种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分别为76.42%、13.27%、6.95%、3.36%。化肥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比在四种污染源中高达76.42%,与畜禽之和大于80%,因此化肥、畜禽养殖是库区内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2.3 镇级区域的综合评价

2008年~2012年以来,各镇的等标污染指数长坡镇最大(9.67);其次为深镇镇(9.11);平山镇和东岸镇为7.74、7.95,污染程度也较高;马贵、大坡、古丁镇均低于库区平均水平7.19。长坡镇、深镇镇、东岸镇、平山镇的农业面源污染对水体造成的威胁,高于其余三镇。聚类分析划出三种污染类型:马贵镇、大坡镇、古丁镇属于综合污染类型;深镇镇属于化肥污染类型;平山镇、长坡镇、东岸镇属于化肥、畜禽污染类型。

2.4 五年来农业面源污染变化趋势

污染物方面,2008年~2012年每年污染物等标污染指数2012年最高(7.25),2009年次之(7.23),2010年也较高,为7.21,2011年为7.16,2008年最低(7.09),污染物污染指数有升高的趋势。endprint

污染源方面,如表3所示,化肥污染负荷比逐年上升,畜禽养殖逐年下降,生活污染也逐年下降,渔业污染变化不大。

表3 2008年~2012年库区每年的等标污染负荷比(%)

3 讨论与对策

根据本研究结果,化肥污染是目前高州水库最主要的农业面源污染来源,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TP是最主要的污染物。长坡镇对水库的污染最大,同平山、东岸都属于化肥、畜禽污染类型,要注重这两方面的控制;深镇镇对水库的污染程度仅次于长坡镇,且化肥污染最严重,要特别加强对该镇的化肥施用的控制;其余三镇属综合污染类型,要加强综合污染防治。根据本文研究结果和库区自然地理特点,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可借鉴吴永红等人提出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策略性理论——“减源—拦截—修复”(简称3R理论),采用“从源头控制,从中间拦截,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3.1 从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适当减少化肥施用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精准施肥技术。各级植保站、农技站及村委会和镇政府应该分工协作,通过张贴宣传画栏、发放宣传手册、给农民上培训课、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等多种途径,让农民朋友知道施肥不科学的危害,全面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传授科学的施肥技术。

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区域,设立禁养区、限养区。水库库区第一层保护圈为禁养区,禁养区内禁止开办鱼塘、禽畜养殖场和从事流水养鱼、网箱养殖。水库集雨区整个范围为限养区,关停无任何治污设施或治理无望的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域内不得新建、扩建养殖场;建立区域内养殖场档案;对各养殖场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

配备垃圾车,在人口比较密集的村庄设立垃圾收集场,将镇墟和中心村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密封运出库区外统一作无害化处理。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在镇墟建立较完善的排水管网系统,对镇墟的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全面控制。

3.2 从中间控制污染物转移

实施湿地工程,保护近水生态。在古丁河、马贵河、深镇河、大潮河入库河口,以及选择有条件的自然村建立人工湿地示范工程,种植繁殖力和生命力强的水生植物,过滤和消灭有害微生物和寄生虫等,减少有害物质流入水体的量。

实施复林植草工程,建设缓冲带。重点对水库一级保护区范围内废旧矿区、矿山和水面周边坡耕地、疏林地进行复林植草。水库一级保护区范围内逐步禁止种植水稻,保护植被良好地区的现有林草植被,拦截农田流失的土壤和养分,减轻水体污染。

实施农田整治工程,坡地改梯田。对河道两岸集中的农田,选用地面坡度15°~25°的地方进行坡改梯,减少地表径流。在无法实施坡改梯的坡耕地上,采取耕犁整地、培肥改土、栽培管理和间套轮作等措施蓄水保土,减少水土流失。

3.3 社会保障措施

设立库区森林生态专项保护资金。一方面用于经济激励,即设定某种污染物的基准水平,对超过的地区予以惩罚,对下降的地区予以奖励。另一方面用于联合执法队伍工作经费、聘请生态公益林管理员的补助及库区内农业结构调整的补偿费用。

加大水源保护宣传力度。高州市政府和库区范围内各镇、村要运用壁画、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加大《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做好库区周边干部群众及游人保护水源、爱护环境的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蓉.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分析[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陈守越.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生学位论文,2011.

[3]陈洪波.三峡库区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综合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4]王欧,金书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国际经验及启示[J]. 世界农业,2012,(1):1-5.

[5]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高州水库污染防治与生态规划[Z].茂名:茂名市人民政府,2013.

[6]虎陈霞, 周立军,等.苕溪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评价[J].浙江农业学报,2011,23(6):1199-1202.

库区发展生态农业 篇4

1.1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业, 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是一种学习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和教育活动。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们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景观的保护, 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而应与自然相和谐。生态旅游的全过程, 必须使旅游者受到生态教育, 把环境教育、科学普及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核心内容, 真正使生态旅游成为人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学校。

1.2 经济融合

三峡工程移民的社会融合, 是指移民在居住、就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融入到当地社会的过程, 这个过程的进展程度可以用新移民与原居民的同质化水平来衡量。融入与社会角色转换是三峡工程移民社会融合的基础。移民的社会融合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社会融合, 其中经济融合是基础。经济上的融合, 是指移民在经济方面达到甚至超过搬迁前的经济水平, 并且与当地居民的经济基本同步, 能够融入到当地的经济体中去, 能够实现其自身经济个体身份的转换, 主要体现在移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上。

2 三峡库区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重庆直辖后, 特别是三峡工程的建设, 使重庆市及其所辖三峡库区成为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三峡旅游骤然升温, 使重庆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凭借三峡黄金旅游线路的品牌和知名度, 重庆市2007年发起了生态旅游年, 三峡库区两岸和交通沿线地区掀起了以生态旅游为主题的高潮, 库区生态旅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生态旅游虽然起源较早, 但对于深处祖国内陆的重庆来说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话题, 通过对库区近年来生态旅游发展的调研, 笔者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如下:

2.1 旅游资源开发不合理

许多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时, 管理不善、执法不力, 部分景区建设存在过度开发和对景区的破坏性开发等问题。此外, 由于受三峡工程长期论证的影响, 加之沿岸经济的落后, 各地为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许多政府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 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 便匆忙开发, 导致了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合理。

2.2 内部竞争无序

整个区域自然生态型、岩溶地貌型、探索漂流型及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分布广泛, 同质性高, 在资源开发中存在简单复制已经存在的产品原形现象, 产品策划、组合及旅游营销缺乏统一的战略, 区域内部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2.3 供需结构性矛盾和供给不足问题并存

旅游服务设施的供需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中档旅游服务设施供给严重不足, 在旅游旺季时尤为突出, 而低档旅游服务设施则相对过剩, 整个库区的社会旅馆床位利用率平均只在40%左右。一些旅游最不发达地区的社会旅馆与需求明显脱节, 床位利用率仅为20%。对于库区旅游业较发达的区县, 则表现为明显的中高档服务设施供给不足[1]。

2.4 旅游人力资源缺乏

一方面是旅游企业真正懂经营、会管理、能管理和敢管理, 且可运作大型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是真正能吸引旅游者听讲解, 且能将所介绍的旅游吸引物的科学、艺术、美学和历史发展高度给旅游者讲清、讲透的高级导游人才严重缺乏。

3 三峡库区移民经济融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受库区移民自身素质、库区经济环境等的影响, 三峡库区移民经济上的社会融合速度较慢, 质量不高, 表现如下:

3.1 城镇移民受库区严峻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大

第一, 受三峡工程的影响, 三峡库区老的产业调整了, 新的支柱产业还没有兴起来。第二, 产业发展落后, 缺乏效益好、竞争力强的规模企业, 传统的中小型国有企业在搬迁过程中因关停并转大部分消失了。第三, 产业发展缓慢, 传统商业区淹没后, 移民新区和搬迁的新城未能形成新的商业区, 商贸流通迟缓, 经营不景气, 大量商业门面空置。第四, 就业形势严峻。由于严重的产业空虚, 原有在业人员因企业关闭破产成为失业人员, “农转非”移民转化为城市人口后无业可就。部分移民生活环境的改善不是靠生产, 而是靠移民款、安置费, 存在坐吃山空的危险。

3.2“农转非”移民收入农村型, 消费城市化

三峡失地移民迁入城镇后, 实现了由小农式的乡村社区向现代城镇和村镇社区的转变, 生活方式也相应地改变了。从现实来看, 这种转变是不平衡的, 出现了“收入农村型、消费城市化”的现象。移民以前在农村可以挑水吃、可以捡柴烧, 现在生活方式城市化了, 吃水、烧煤、用电都要花钱, 部分“农转非”移民仅仅依靠现有的收入难以维持生计。

3.3 就地后靠移民土地资源贫乏

第一, 土地数量较少。三峡库区本来就人多地少、交通闭塞、生态环境脆弱。重庆库区在三峡成库后, 将淹没良田33万亩, 迁建占地4.5万亩, 耕地净减少37.5万亩。据调查, 万州移民安置区1995年人均耕地0.83亩, 安置移民后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6亩, 有些乡镇人均耕地仅0.4亩[2]。第二, 耕地质量下降。蓄水前农村移民原有的土地都是长江河谷地带的良田沃土, 产出率高。而后靠安置的土地坡度大、水土保持难、生产能力下降。据有关部门测算, 同面积的后靠移民安置耕地每年要减少4到6成的粮食产量[3]。如大周镇后靠移民人均耕地只有0.3亩, 且坡地较多, 需退耕还林, 许多后靠移民生活难以为继。

4 发展三峡库区生态旅游, 促进移民的经济融合

4.1 整合资源, 促进库区生态旅游和移民经济融合的同步发展

针对上述库区生态旅游发展和库区移民经济融合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我们可以整合现有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库区移民这一庞大的人力资源群体, 形成二者的合力, 共同发展, 促进生态旅游和移民经济融合的同步运行。通过实地调研, 整理出库区现有旅游资源的整体情况, 并请相关专家学者考核论证, 合理配置资源, 力求库区的生态旅游产业合理规划、精心布置, 避免开发不足、过度开发、破坏性开发、无序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开发等现象, 使库区的生态旅游产业的布局能够收到最大的效益。在这个整合的过程中, 要统一规划各种不同档次的服务设施, 避免“局部杠”, 力求床位利用率常年处在较高位置。

4.2 鼓励移民创办生态旅游企业, 政府给予政策、经济、人力上的大力支持

当地政府应鼓励有条件的移民积极创办生态旅游企业, 既可以助推重庆库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也可以促进移民自身的经济融合, 取得双赢的效果。在鼓励移民创办生态旅游企业的过程中, 政府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其一, 给予移民政策上的支持。对于创办生态旅游产业的移民, 政府应广开绿灯, 审批条件、创业环境和税收等方面都要给予大力支持和扶持。其二, 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库区移民在移民搬迁过程中大都收到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因此, 在移民创办生态旅游企业的过程中, 各银行应在贷款、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支持。其三, 人力上的支持。就是给创办生态旅游企业的移民提供品德高尚、专业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 指导和帮助他们创业。

4.3 加强对移民的培训, 积极引导移民参与库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如上所述, 库区严峻的经济环境, 产业空心化、土地资源匮乏等, 严重影响了移民经济上的社会融合, 积极引导移民参与库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既有利于库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也提高了移民自身的收入, 为他们早日与社会融合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是移民社会融合的必由之路之一。对移民的培训, 主要是指对移民进行生态旅游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使他们有一技之长, 能够自食其力。首先是对有意创办生态旅游企业的移民进行培训, 包括企业经营和管理知识、生态旅游知识等的培训。其次是导游的培训, 培训出一批又一批讲解艺术高超, 又了解当地文化和民俗的专业导游。再次是免费培训那些目前没有就业的移民, 源源不断地为生态旅游企业输送各种合格人才, 包括餐饮服务、卫生、住宿等各方面人员。

参考文献

[1]万丽娟, 彭小兵, 赖景生.三峡库区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的理论与对策研究[J].产业观察, 2007.

[2]段跃芳, 戴尚安.三峡工程农村移民安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水利经济, 2002, (3) .

[3]林建, 雷亨顺.对三峡农村移民安置的几点思考[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1, (1) .

[4]田强, 黄宗华.三峡地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2) .

库区发展生态农业 篇5

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十一五若干重大项目推进工作通知》(黄政秘[2006]83号)精神,我办及时与市发改委等有关责任单位进行联系,组建专门班子,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具体工作计划上报市发改委,并到区县进行调研,现把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经调查,新安江水库库区二至十年回水线区域内现有居民12137人,按高程统计二至五年回水线有移民5177人,五至八年回水线有移民3680人,八至十年回水线有移民3280人。目前,他们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已得到了较大改善,并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主要问题是九十年代以来水库高水位运行,连年受淹,损失惨重,居住不安定。特别是1999年,新安江水库坝前水位达到108.39米,严重影响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外,高山后靠移民14245人,高山后靠移民的主要问题,一是生产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1亩,经济收入主要靠茶、桑、桔等经济作物和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二是后靠高山移民居住在库区两边的高山上,山高坡陡,高差大,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困难,甚至购买日常生活用品都要半天,移民子女上小学要步行几里甚至十几里,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1-

吃水难、吃粮难等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们。按居住高程统计,海拔高程200-300米之间6744人,300-400米之间3204人,400-450米之间1458人,450-500米之间1444人,500-550米之间748人,550-600米之间264人,600米以上383人。按人均生产资料统计(含茶桑果园面积),后靠高山移民14245人中,人均生产资料0.29亩以下502人,0.3-0.39亩1262人,0.40-0.49亩787人,0.5-0.59亩1856人,0.6-0.70亩3103人,0.7亩以上6735人。

二、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基本情况

2、移民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和现状

3、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任务

4、移民搬迁安置规划

5、基础设施规划

6、生产发展规划

7、科技培训规划

三、存在问题:

通过多年努力,新安江库区移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移民遗留问题形成时间长,原因复杂,问题多,特别是一些重大遗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加之近年自然灾害频繁,目前,库区移民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后靠移民生产资源缺乏,生存空间狭窄,贫困面广

2、移民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后劲不足

3、库区和安置区基础设施条件仍待改善

4、浙江省自迁移民问题

四、下一步打算和建议:

按照以上的思路和内容形成初稿,并请相关部门专家对初稿进行修改、完善,特别是有些数据要进一步核实准确,并把初稿反馈给县里,并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集思广益,共同完成规划送审稿的编制工作。

新安江库区生态移民扶贫规划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市扶贫办人员少、经费紧缺,建议市政府给予规划编制工作经费的支持。

同时,由于各地目前正在全力抢抓国务院关于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因此建议库区生态移民规划编制在时间上作些调整。

黄山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三峡库区的品牌发展策略研究 篇6

一、品牌的涵义

品牌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市场竞争者建立和壮大品牌的动态过程,也就是从无牌到有牌、从弱牌到强牌的过程。古代市场最早的是农业和狩猎市场,但是最早的品牌并没有出现在农业和狩猎业,而是出现在手工艺陶器制作——制造业市场。主要原因是“手工匠人和其他人用来标识自己的劳动果实,以便顾客能轻易地认出他们”。因此,品牌的最初功能主要是“标识”。

古代农业和狩猎业市场之所以没有品牌化,是因为这两个市场在当时属于完全竞争或完全垄断的市场,即竞争者之间无差异的市场,无差异市场就无需品牌标识。只有在扩大和开放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品牌化。因为只有在大的、开放的农产品或狩猎产品市场,才有可能买到来自不同产地的差异化产品,由此才有品牌(如产地标识)识别的需要。

到了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了制造商的全国品牌,这是现代品牌史的真正开端。

1.品牌的定义

品牌是指不同竞争者为相互识别而赋予各自产品或服务的名称、说明、标记、符号、形象设计以及它们的组合。

2.品牌的功能

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有着一系列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具有识别的功能。品牌的基本功能是识别品牌主的产品或者服务,并将它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品牌的识别功能来自于品牌形式的独特性。

(2)品牌具有法律保护的功能。品牌是品牌主的一种无形资产。品牌或者品牌的一部分一旦进行商标注册,就对品牌的这种资产具有法律保护的功能,即可以利用法律武器防止和打击品牌假冒或者抄袭行为。

(3)品牌具有培养忠诚客户的功能。品牌能满足消费者特殊的心理需求而给他们带来额外的利益,由此能在市场上产生溢价或者增值。品牌的这种溢价功能与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有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越强烈,品牌的溢价功能就越明显,客户的忠诚度也就越高。

(4)品牌具有细分市场的功能。品牌可以细分市场,对市场进行定位。一家企业或者其产品在客户心目中的位置,也就是目标市场对企业或者其产品的心理评价。

(5)品牌具有传播企业形象的功能。品牌可以传达企业特色、企业给市场带来的利益、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企业个性和企业服务对象等信息,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风险。

二、三峡库区的环境对品牌发展的影响

目前,我国还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渡期,理论上对品牌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加之企业对品牌的认识时间也不长,因此,我国企业对品牌的应用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三峡库区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更是如此。

1.行政区划的不确定性对三峡库区品牌发展的影响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在的万州区是长江上游著名的大码头,开埠很早,水运发达,商贾云集,当时与重庆、成都齐名,乃四川省三大中心城市,历史上号称“成、渝、萬”。解放后,中央决策层始终关注着三峡地区,但对是否兴建三峡工程却没有定论,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中央对三峡区域的投资不多,以致“涪、万、黔”长期处于一种自我发展状态。在这一段时期库区群众、干部,四川、湖北乃至全国上下对今后这一特定区域到底归谁管辖议论纷纷,诸如涪、万、黔是划归湖北,还是仍属四川,是另成立“三峡省”建省会于宜昌抑或是重庆,还是直接划归重庆建市等等,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处于一种徘徊、观望状态,库区干部无心抓管理,群众无心抓生产,人心浮动,有人戏称此时的三峡地区是“不三不四”,(即既不是三峡省、又不属四川省),似乎成了几不管地区。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品牌的发展受到制约是在所难免的。

2.经济因素对三峡库区品牌发展的影响

经济原因是制约三峡库区品牌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三峡库区的企业发展实力不足,加之三峡库区环境保护的需要,对企业发展产业结构有严格要求。相对来讲,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加大,直接影响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峡库区企业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

(1)三峡工程在几十年“上上下下”的反复论证中,中央、四川省政府对库区的投入严重不足,库区企业的发展缺乏经济支撑。可以说,库区的企业基本上都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企业发展受到影响,更谈不上对品牌的发展。

(2)库区企业在搬迁中受到影响。由于三峡工程建设的需要,许多企业需要搬迁,但是在搬迁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企业的生产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也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发展。

(3)对私营经济补偿政策不合理,影响到发展。1992年库调时,库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已有一定基础,客观上存在一批私营企业。但当时囿于政治地位而未完全浮出,故这些私营企业没有作为搬迁纳入规划范畴,后来在补偿政策上也就得不到和国有、集体企业一视同仁的对待。如私营企业搬迁只享受一般的实物补偿政策,未能象国有、集体企业一样享受设施设备损失补偿、停产损失补偿和流动资产搬迁补偿等一般性的优惠政策。

3.环境资源对三峡库区品牌发展的影响

三峡库区的地理情况特殊,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较差,这种地理环境因素对三峡库区的品牌传播受到制约。主要表现在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方面。

由于大山林立,江河交错,使得三峡库区的交通状况始终处于落后状态,交通不便是以往和现阶段的一个基本状况。在以往的历史上,三峡库区没有一条铁路,库区许多百姓没见过火车,2001年夏天,由达川通往万州的库区第一条铁路开通,这才结束了库区无铁路的历史,库区第二条铁路──渝怀铁路还没有全线开通。从公路方面讲,以往的公路一是少,二是状况差,原来的公路可以说是少得可怜,个别县甚至不通公路,山民进出全靠肩挑背杠,牛拉马驮。即使有为数不多的公路路况也是相当的差,坡陡、弯急、石子公路外加农村机耕道是这一地区公路的基本状况。近几年公路状况有所改观,除了将原有公路浇注成水泥路面外,还加宽、拉直、将坡度减缓了许多,另外还修建了不少的乡村公路,而且库区通往重庆与宜昌的高速公路已正在紧锣密鼓的修建。由于上述种种情况,使得库区人难以到外面的世界去走走看看,见不多就识不广,经济不能发展,温饱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在这种状况下,更谈不上对三峡库区品牌的发展。

由于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又引发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经济环境差,科技人才短缺。通过考察我们发现,三峡地区建设外来资金主要有四个部分:一是国家补偿资金;二是国家投资和金融机构政策性的贷款;三是国际国内企业投资;四是对口支援资金。国家补偿资金和国家投资基本上专款专用,对口支持资金也有限,发展经济所需资金主要靠引进外资和银行贷款。企业与银行双边都得慎重地考察投资风险和效益。从目前看外企投资规模小,大多为短、平、快项目,资金、技术等投入不大。

三、对发展三峡库区品牌的思路

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宏大、综合效益最显著的特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开发长江水利资源、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功在当代,利及千秋。三峡工程百万移民是一道“世界级难题”,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所在,但要全面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整体目标,还面临很大的压力和风险,首先是要提高三峡库区的经济发展实力,提高库区移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因此,对三峡库区企业而言,这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1.利用三峡地理标志,提高农产品品牌

三峡库区是国家星火产业发展的重点。星火计划是1986年由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成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的品牌计划和有效的手段。三峡库区星火产业计划明确提出要依靠市场经济的作用、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转变传统的生产模式和增长方式、把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引入和植入广大农村。

三峡库区星火产业建设要以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出发,让科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整合集成各种力量,建立结构多样的新型人才队伍,并引入利益机制和市场机制,大力打造三峡品牌,积极解决三峡地区“三农”问题。三峡库区星火产业涉及到重庆23个区县(自治县、市),项目实施区域面积4.9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960万。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将建设包括“一带三区十产业”,即重庆三峡库区星火产业带,星火技术核心区、都市现代农业区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区,柑橘种植及橙汁加工、优势畜牧业、中药材种植及深加工等十个科技型优势特色产业。按照规划,在“十一五”期间,重庆三峡库区星火产业带建设将投入38亿元,攻克粮食、柑橘、草食牲畜、中药材等领域的94个库区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问题,转化145项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开发86个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的名牌产品。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借助三峡工程的建设,利用三峡地理标志,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如“奉节脐橙”、“梁平鸭子”等。

2.借助对口支援,发展库区企业品牌

三峡工程的建设给库区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库区的移民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做出了一定的牺牲,同时也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1996年,库区人往往要求对口支援方支援钱物,接收安置库区的大中专毕业生。如今,这一观念已有了很大改变。江苏省对口支援云阳县,近几年,云阳县已先后要求江苏省为他们培训了280名干部,江苏省还派专家教授到云阳举办专题培训班,为云阳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把脈”;上海市在对口支援万州五桥中,给五桥带来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新观念,并从资金、技术、品种等上帮助五桥的移民发展起了生态高效农业……从请求支援钱物转到要项目、要技术、要求帮助培训人才,正是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使得库区引进来一大批项目,一大批人才,为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给钱不如助发展,对口支援给库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促进了库区产业大调整。如上海市在支援重庆库区中,率先从项目和培养人才上支援库区。上海白猫集团是在对口支援中最早入驻重庆库区的名牌企业之一,它入驻万州后,给万州区的工业产业带来了结构调整的契机。

3.把握三峡库区景观新特点,创新旅游品牌

三峡旅游是我国最早向海外旅游市场推出的黄金旅游线之一,在国内外旅游市场已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是重庆市的主打旅游产品。三峡大坝建设以后,对三峡景观和三峡旅游带来了明显影响,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在世界大江大河的游览中,长江三峡游仍是最为壮观的,对潜在旅游者充满了魅力;三峡大坝蓄水以后,高峡出平湖和众多新生景观,对“回头客”也增添了许多新奇。因此,三峡是重庆旅游产品的重中之重。

要充分把握和适应三峡旅游的最新特点。随着三峡水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三峡沿岸交通体系的改善,三峡旅游的传统线路、游览方式、旅游业态都在改变,出现了多点游、多种游、多集散中心,加剧了三峡产品的关联度、组合度和市场竞争。为了确保三峡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三峡旅游宣传的统一化和持续化,坚持在完善主题形象宣传促销的基础上,开发丰富多彩的三峡旅游产品,坚决避免以邻为壑、以零代整、分段开发雷同小产品等做法。

要不断丰富和完善三峡旅游产品。在深化传统三峡观光游的同时,大力发展游船休闲游和库区陆路游:加强小三峡、白帝城、张飞庙、石宝寨、白鹤梁、丰都名山等传统旅游资源景区的提档升级;加快三峡历史文化长廊建设,提升三峡文化旅游形象;结合库区移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充分挖掘三峡沿线及腹地旅游资源,打造观光、休闲和复合型专项特色旅游新品。如三峡地区是我国鬼神文化最负盛名的地区,丰都鬼城名闻遐尔,阴曹地府、鬼王石刻、奈何桥、望乡台尽人皆知。三峡地区也是神话传说的故乡,从神女峰的“瑶姬下凡”,到黄陵庙的“黄牛开江”,从巫山的“高唐云雨”到孙悟空在莲沱的晒经坪,都是一个个美好的神话故事。无论鬼故事也好还是神话故事也好,都是人的精神寄托,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人们的至善追求。

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大力打造三峡品牌,提升库区形象,为库区的工业、农业、旅游也的发展献计献策,是完全可行也是十分必要的。

库区发展生态农业 篇7

1 库区农业保险与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的相互制约

1.1 库区农业保险缺位阻碍生态农业持续发展

重庆库区地处落后的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风险的转移和保障能力差,补偿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严重限制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另外,库区农业保险缺乏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扶持,农户商业保险意识淡薄,库区农业保险处在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的尴尬位置。这种趋势是与国家新时期西部战略开发农民增收、农村增效、农民增收、城乡统筹发展、加强农业支撑的大方向背道而驰的。

(1)库区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重庆库区农业保险的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农业险险种很少,农业保险市场不规范,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不能适应农民的与日俱增的保险需要,承办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也处于面临亏损的尴尬境地。

目前重庆的财险公司主要为农民的房屋、农用车、农用机械等承保,大多数保险公司仍未开展农业种养殖险种。至于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则至今还没有保险公司承保。基于农业保险自身风险的独特性质,高成本、高风险和高赔付率使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的商业化运营望而生畏。2006年,重庆市遭遇了50年一遇、局部地区10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带来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亿元,其中农业损失高达59.5亿元。干旱肆虐,而本应在此次特大旱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业保险却鲜见作为,除人保财险重庆市分公司在旱灾初期因承保的林木发生火灾支付了15.6万元赔款外,农业保险在关键时刻近乎缺位。重庆出现了“重庆旱、保险憾”的尴尬状况,农民生产遭受自然灾害得风险得不到有效的转移。

(2)库区农业保险缺位加剧农业生态恶化。库区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客观上要求农业保险的支撑来分散转移风险,农民对保险需求的意识越来越强,对农业保险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由于高风险、高赔付率,亏损严重,农业保险投入不足,导致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及有效经营行为缺失和农业保险缺位,无法为生态农业的风险分散提供资金保障和风险补偿,也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户传统的生态意识。对于具有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的重庆库区,农业保险业务却面临着发展环境困难而难以发展壮大,使农民经济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发展生态农业举步维艰,农民无视生态因素的农业发展会导致农业生态的进一步恶化。

1.2 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农业保险影响

(1)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是库区自身农业生态系统、移民环境和农业经济系统的客观要求。库区农业生态的严重破坏、落后的生产观念与传统的生产方式与以市场为导向、先进科学技术为支撑、追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高效生态农业极不相适应,制约着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目前库区生态农业发展举步维艰:一方面,农业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不得不发展生态农业;另一方面,库区生态农业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并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但其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该区长期受到自然、历史、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呈现出农业产业结构水平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人口与土地矛盾突出、移民环境和农业生态环境超载,生态农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下,处于相对落后封闭的状况,生态农业在库区的发展规模仍属“星星之火”,远没有成为农业发展的主流生产模式,距发达地区水平有很大的差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库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约束农业保险高效运营。建立在破坏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农业经济是不可持续的;同样,没有经济效益的农业生态建设也是不会长久的。没有农业保险保障的生态农业发展受阻,同时,生态农业的缓慢发展是库区农业保险不能广泛推广或推而不广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

就农业保险承担的风险来讲,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等农业生态问题,导致库区遭受了洪涝干旱、滑坡崩塌、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使农业保险公司承担高风险和高赔付率,在农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使保险公司望而却步。据统计,1999年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9.98亿元,分别占同年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64%和3.77%。这说明我们为抵抗自然灾害所付出的经济代价也日益增大,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加,同时由于破坏农业生态的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使农业保险自身风险加剧导致高昂的赔付率,迫使保险公司提高费率标准和减少险种,因此,农业保险经营主体陷入了高风险→低投保率→高风险的“怪圈”。

就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来讲,库区生态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不能为农业保险持续运营提供经济保障。不可持续的破坏生态的农业生产会加剧农业生态的恶化,使库区农户脱贫后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系列不利条件的制约下,农户保险意识降低,由于自身经济实力制约对交纳保费也力不从心。因此,作为经济欠发达的重庆库区,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必须有效地保护库区的农业生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生态农业开发步伐,为农民摆脱贫困和农业保险的推广提供经济保障。

2 库区农业保险与生态农业协调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究其库区农业保险与生态农业不能协调发展的原因,库区农业的内在属性是主要原因之一。库区农业基础较差,环境因素对农业生产和结构调整起着的主要影响作用,使库区高效生态农业的起点低,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生态脆弱性,制约着农业保险和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另外,还存在政策法规的不健全、相互信息传递的不畅通以及缺乏沟通、农户生态意识和保险意识匮乏等外在因素的影响。

2.1 库区农业生态环境特殊性和脆弱性

重庆库区不仅是一个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地区,也是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经常受到火灾、旱灾、洪水、泥石流、崖崩、滑坡、蝗灾、虫灾、瘟疫等灾害的恶劣影响。过分依赖土地发展农业经济,以牺牲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代价,采用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模式来追求对效益最大化,导致了农产品质量下降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恶化,其结果是陷入破坏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恶化-不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降低的恶性循环。库区恶劣的农业生产环境、脆弱的生态环境等自然因素以及人地矛盾、移民环境容量超载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农业生产者承担的风险增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严重阻碍了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阻碍了生态农业和农业保险的健康持续协调发展。

2.2 库区农业的弱质性和农业生产力滞后性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库区一项紧迫的任务。目前库区农业的生产力整体水平低,并呈多层次性,坡地耕种、传统农业色彩浓厚,缺乏生态和保险意识,生态农业和农业保险的协调发展缺乏智力和经济实力的有效支撑。库区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与东部发达地区相差甚远,农业生产组织结构松散,市场体系不完善,商品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要素市场、产品市场都不完备。这同依靠市场机制推动和运行的生态农业发展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也是农业保险持续萎缩,不能发展壮大的原因。

2.3 政府财政扶持、政策引导及立法的缺位

目前,就全国范围来讲,尚未建立生态农业和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现行的生态和保险政策不能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

从农业生态来讲,库区农业缺乏鼓励对保护农业生态进行长期投资的金融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体系,缺乏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科技投入政策机制;从农业保险来讲,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立法的缺失和与农险发展有关的法规政策不健全,对农业保险的性质界定不清,其组织体系、经营范围、资金管理、费率制定、赔付标准等也缺乏法律规范。另外,库区农业保险缺乏政府有力的支持,如资金补贴、税收减免等,阻碍了库区农业保险的发展。从库区生态农业和农业保险相互作用的促进机制来讲,目前缺乏农业政策的综合性保护和二者有机结合的约束体制,对二者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措施和保障机制缺乏指导性文件,对地方相关机构也缺乏必要的严格要求。同时,同其他区域相比,库区的农业保险和生态农业还面临着区域性政策的缺失,对生态农业和农业保险风险分散和经济补偿功能弱化,限制了二者的协调发展。

2.4 农业保险与生态农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

信息传递不畅通和也是当前制约农业保险和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和良好的沟通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由于库区广大农村对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够,这就影响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因素之间及整个社会各单元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农业保险和生态农业合作的沟通来讲,农业、环保部门和保险公司缺乏信息沟通和政策上的合作和互动,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严重制约着二者的协调发展。

2.5 农户生态和保险意识淡薄

农户普遍对生态和环保意识匮乏,对农业保险的保障和补偿功能认识不足,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耕作方式严重制约了现代生态农业和农业保险的协调发展。主要表现在:库区农业决策层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广大群众生态意识匮乏,商业保险意识淡薄;库区农民在小而全的生产经营规模,松散和生产组织结构等综合因素影响下,表现出农业生产明显的传统性和落后性,不利于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保险持续运营的协调发展;费用高是制约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保险投保率低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传统农业低质量、高成本的发展模式和保险公司由于不可持续农业发展,导致的高昂赔付率而提高费率标准和减少险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二者的协调发展。

3 库区农业保险与生态农业协调发展的对策

3.1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化库区经济基础

库区农业保险的快速和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程度。要发展农业经济,达到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走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是惟一选择。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在强化农业保险对农业专业化合作组织的政策倾斜和优惠措施前提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和“订单农业”等多种经营形式发展生态农业,解决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延长产业链条,使生态农业的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使生态农业产业化沿着生态经济道路前进。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强化龙头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在高效生态农业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起着主导和关键性的作用,抓住了龙头,就抓住了市场、投资、技术,就能够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产业化。三是积极培育绿色产品市场,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和价格信号来引导生态农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并创造与世界有机农产品市场接轨的机制,通过绿色产品市场范围的拓展来拉动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壮大,促进农业保险和生态农业的协调发展。

3.2 强化政府的财政支持和政策倾斜

鉴于库区移民和生态方面的特殊区情,要加强对库区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分散农业风险,发挥保险对经济的保障和补偿功能,维护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兼顾到生态效益,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快建立政策支持下的适宜库区农业发展的区域化协调发展制度和建立针对库区脆弱环境的生态农业保险倾斜制度,同时由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因此,二者协调发展还需要政府提供更多较稳定的政策、法律和行政手段予以支持。库区的政策制定要增强对各个地方发展生态农业保险的激励作用,出台体现区域差异性的可持续发展的优惠政策。

3.3 建立政策性组织机构,加强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

由于由投保农户及农业保险机构分担社会成本形成的农业保险,在消费和供给过程中均存在经济的正外部性,以及由私人成本社会化造成的农业生态问题的外部不经济的存在,要解决农业保险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外部性问题,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建立一个以社会为核心的组织,负责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保险和农业生产方面的工作,实现农业保险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具体来讲,农业保险公司承担起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的职责,对于某一时期农业灾害的多发现象及时与当地环保部门沟通;环保部门应加强自身对农业生态的监控,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农业和保险部门;农业部门应强化对生态农产品专业化和标准化生产的质量管理和指导,通过税收和农业保险公司的相关政策来约束生产者的行为。通过相关部门共同的科技力量将问题解决,以获得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减少社会净损失。

3.4 加强农业生态和农业保险的立法,严格依法行政

就生态农业方面,目前国家和地方已制定了农业生态保护的相关法规,但农业环境污染仍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机制不健全,惩处力度不够。从农业保险来看,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区别其他保险的特殊性,需要专门的保险法律、法规来调整人们在保险活动中的关系,通过立法明确农业保险和生态农业的地位,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在二者协调工作中的职能,避免各级政府和部门对二者协调发展支持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因此,要促进库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加紧促进农业保险和生态农业立法的完善,尽快修订现行相关法规和行政规章,加强农业灾害救济和农业保险方面的立法研究,形成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和专业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局面。同时,应加大宣传贯彻力度,加强与提高农业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以及农业执法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夏志琼.新农村需要保险业新渗透[J].中国乡镇企业,2006,(3):74-75.

[2]刘荣茂,刘妍.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模式选择[J].农村经济,2005,(1):76-78.

[3]刘京生.政策与补贴:发展农业保险的关键[N].金融时报,2003-09-05.

[4]章力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1(2):23-26.

滩坑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探析 篇8

1 滩坑水库建设对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1 积极影响

(1) 人口大量外移, 库区人口密度大幅度减少, 有利于生态保护。滩坑水库建设移民50 301人, 使库区人口密度明显下降, 库区乡镇人口密度由移民前的88人/km2, 下降为移民后的68人/km2。人口密度的下降促使人均拥有的资源增加, 有利于生态保护。

(2) 大面积水域形成, 淡水养殖可望成为库区新的支柱产业。滩坑水库在正常蓄水位160 m时, 相应水库面积达到70.93 km2, 为丽水市水库总面积的40.3%。目前, 丽水市在网箱养鱼、溪流性鱼类开发、绿色水产品认证和渔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均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滩坑水库养殖面积的增加, 将促进水库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成为库区新的支柱产业。

(3) 库区旅游业发展, 观光农业成为新的亮点。库区具有山水田园的综合优势, 库区以垂钓、采摘、观赏、游乐、度假等多个方面的功能并存, 休闲观光农业将成为新的亮点。

(4) 大面积水域调节气候, 中、南亚热带果树可望在库区成为优势产业。水库建成使用后, 使当地昼夜温差和全年的温差缩小, 新的小气候条件将适合许多相对不耐寒的经济作物的生长, 库区周边的坡耕地和山坡地可用于发展一些原产温州、福建的中南亚热带果树, 如枇杷、瓯柑等, 它们可望在库区成为优势产业。

1.2 消极影响

(1) 保持林地使用权稳定不变, 影响库区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现行林地产权制度保持林地使用权稳定不变, 这对一般林地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但对库区而言, 移民离开了所在地, 他们实际上已经无法对林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保持林地使用权稳定不变就产生双重不利影响。一方面可能在迁出前过度采伐现有林木, 另一方面迁出后留下的林地无人经营管护, 给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产生严重的威胁。

(2) 库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 影响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滩坑水库建成蓄水后, 库区土地总面积将有70.93km2被淹没, 21.56%是耕地, 2.19%是园地。而这些被淹没的土地质量较好, 使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种植业土地资源大量减少, 从而影响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库区基础设施大量被淹没, 影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水库蓄水后原有沿河基础设施如道路、通讯设备、电线电缆等被大量淹没, 乡镇间的复建道路路基仅4.5 m, 路面仅3 m, 道路狭窄崎岖, 使交通的安全系数降低。而行政村之间的道路因缺乏资金无法修建, 居民出行很不方便, 给农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影响。

(4) 库区保护优先, 开发农业与生态保护矛盾更加突出。为确保水库的Ⅰ类水质, 水库上游将禁止任何污染性行业的发展, 从而使上游的产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 滩坑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 以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为基础, 以保护和改善库区农业生态环境为核心, 以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库区农民收入为目标, 到2020年, 将库区建成优势明显的生态林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体系,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青田、景宁平均水平,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浙江省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典范。

3 滩坑库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

库区发展不仅要使库区广大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而且要使这一区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和不断好转, 以及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滩坑库区农业发展必须走生态农业道路, 而对于地形地貌变化复杂、社会经济条件又不平衡的库区来说, 生态农业不可能是一种模式, 因此滩坑库区农业发展战略重点是生态林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等。

3.1 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建设是库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必须把库区及周边森林资源作为统一的整体, 以恢复生态环境和增加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为努力方向, 通过实施经济型生态公益林改造、次生林改造、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林业工程建设, 保护森林资源, 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制定完整的库区森林经营方案。

(1) 加快次生林改造。在库区森林空间结构调整上, 应充分利用森林群落的层次结构原理和群落内部种间互补、空间互补的特点, 体现森林群落结构的自然规律;模拟天然群落的结构, 进行人工林和残次林的改造, 采用林农、林药复合等生态经营模式, 逐步将库区内的纯林向混交林改造, 实现最佳生态经济效益。并根据次生林的特性, 针对其不同类型的特点、地形、林分状况拟定不同的改造方案。在次生林改造时, 应充分体现浙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根据立地条件, 充分利用森林立体结构, 以营造防护林 (水土保持、水源涵养) 为主, 在库区两边配置块状景观林, 利用树木本身的花、叶、果的季节性变化, 如季节性色彩变化显著的枫树、乌柏、银杏、苦楝、臭椿、香椿、石楠、木兰科观花树种等, 突出自然美感, 显现气候过渡带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组成的森林景观, 开发出具有浙南浓郁气息的森林文化价值。根据森林对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影响, 从森林的形态和意境美入手, 通过千姿百态的树形、扑朔迷离的林中景物, 发掘出森林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使其既有天工雕琢的神韵, 又有自然风光的雄浑:初春时节, 山花烂漫, 彩蝶飞舞;盛夏, 葱绿满山, 碧水荡漾;秋天, 层林尽染, 七彩纷呈, 璀璨绚丽;冬天, 玉树琼枝, 银装素裹, 达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之感, 实现森林的游憩休闲娱乐价值。

(2) 发展高效生态林果业。库区生态优先的原则决定了必须减少森林中木质资源的利用, 因此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应将重心转移到非木质资源利用上来, 非木质资源是指森林中除林木以外的其他叶、花、果、草、林地等相关资源。在库区退耕还林地、缓坡地, 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 集中优势地区, 选择优势地块, 进行土地整理加工, 改良培肥土壤, 在库区周边重点发展市场前景看好的无核瓯柑、处红柚、翡翠柚、枇杷、油桃等区域优势果树。政府和科技工作人员应统一组织和精心帮助农民改进生产经营技术、加工制作工艺, 提高产品质量;并且鼓励农户建立有机、绿色或无公害产品生产基地、创建名牌产品, 以提高产品的市场信誉。充分利用库区形成后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优势, 建设为休闲观光旅客服务的观光果园, 在休闲观光区重点发展油桃、红晶李、杨梅、白枇杷、处红柚、葡萄、梨等适合游客观赏、采摘的果树。在库区周边交通方便的陡坡地, 可重点发展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黄甜竹等优良品种, 在离水域较远的库区重点发展香榧等区域优势果树和雷公藤等区域优势药材。

(3) 经济型生态公益林改造。生态公益林建设是库区的关键, 到2020年, 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比例超过90%以上, 这样势必影响库区居民的经济收入, 如何对生态公益林进行改造, 建设经济型生态公益林不失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一种有效途径。

3.2 生态渔业

生态渔业是根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 运用系统工程的研究方法, 在总结传统养殖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综合养殖技术的水产生产模式。根据滩坑是山地型大型水库及其特点, 发展水产养殖业, 首先要充分利用天然资源, 要求养殖的鱼类, 不但不能污染水质, 而且对净化水质有帮助, 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水面, 采用人工繁殖、自然繁殖和围栏、网栏、网箱等精养相结合, 以及农、林、牧、副、渔业综合经营的措施, 探索发展生态渔业养殖新模式, 实现效益最佳。

(1) 确定养殖当家品种, 确保水质优良。根据千岛湖有机鱼养殖经验, 应重点发展鲢鳙鱼、罗非鱼等品种, 使天然生物饵料和底栖生物得到充分利用, 既不污染水质, 又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养殖技术应推广利用生物操纵技术发展的“保水渔业”的养殖方式———鲢墉鱼放养和网箱养殖, 利用营养级链状效应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大力发展休闲渔业。休闲渔业是集渔业、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产业, 是渔业发展中的新领域, 是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它可以使人们获得渔业知识, 观赏和体验渔业的千姿百态, 研究水产品的饮食与营养, 丰富其生活、娱乐。滩坑库区是开发生态休闲渔业的好场所, 库区开发集垂钓、观赏、品鱼、娱乐、商务、度假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渔业, 推出“渔民”一日游活动, 让游客做一天渔民、干一天渔活、吃一天渔家饭、听一天“渔”的故事将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并能给人们留下美好回忆, 同时提高渔业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 发展第二产业, 实行品牌经营, 打造中国优质水产品基地。库区渔业的发展必须顺应市场需求, 实行品牌经营, 库区养殖的鲜活鱼, 应充分利用滩坑库区与温州相邻的优势, 确立有机鱼品牌, 成立生态农产品配送中心, 开拓有机鱼市场。同时, 依托青田华侨经济, 在库区下游按高标准开展鱼品加工产业, 接轨国际水产品市场, 为产品销往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打好基础。

3.3 休闲观光农业

休闲观光农业是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等, 通过规划设计和开发利用, 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 供人们休闲, 增进居民对农业和农村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体系。库区具有山水田园的综合优势, 库区可建立垂钓、采摘、观赏、游乐、度假等多个方面功能并存的休闲观光农业。库区干流回水长度80 km, 根据其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农业资源和经济状况的差异,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类型与模式应表现为多样性。

(1) 园区农业型。利用滩坑70.93 km2水库面积, 在库区建立滩坑淡水养殖现代农业园区, 集淡水养殖科研、生产、科技示范与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的休闲观光农业于一体, 通过先进的现代科技和农艺技术的宣传、示范、推广, 向人们展示现代农业的风采。

(2) 自然人文景观型。通过充分挖掘库区丰富的人文资源 (如大均舍族民俗观光村) , 有效利用自然景观 (如九龙森林公园) , 开发探幽、访古、赏景等休闲项目, 为游客提供休闲活动内容。充分利用休闲观光旅游来提升传统农业产业, 带动周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使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业产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

(3) 特色产业型。以绿色、生态、自然的农业产业带和农业资源为载体, 为游客提供观光、赏景、采摘、游玩等项目, 使人们领略到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在休闲观光区域重点种植油桃、红晶李、杨梅、白枇杷、处红柚、葡萄、梨、香榧等区域特色果树, 养殖淡水渔类及鸭鹅、牛羊, 为旅客提供采摘、垂钓等项目。

(4) 农家乐型。依托集山水于一体的自然优美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和独树一帜的特色农产品, 通过提供自产的蔬菜、家禽、水产品等, 让游客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菜, 体验淳厚的农家风情。以农民家庭为基本单位, 以利用自然生态与环境资源、农村活动及农民生活资源、体验生活为特色, 以农业、农村、农事为载体, 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 以旅游经营为主要目的。

4 结语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同行动, 要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 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 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依托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 建设生态休闲旅游中心, 依靠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 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建设生态文明新库区。

参考文献

[1]李孝坤.重庆三峡库区可持续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约束与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 2004 (7) :9-11.

[2]陈孝胜.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生态经济, 2004 (12) :62-65.

[3]王顺克.建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思考[J].重庆环境科学, 2001, 23 (1) :11-13.

库区发展生态农业 篇9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原产地保护,三峡库区

1 引言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绿色发展, 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 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内容, “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和“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实现路径的具体抓手[1]。生态产品是在全生命周期内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利用, 不但包括有形的农副、工业产品, 还包括无形的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和社会服务[2]。

2 三峡库区绿色发展的需求和现状

渝东北地处库区核心, 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确保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安全, 为下游地区减轻长江水系污染压力, 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大使命之一。库区生态优势明显, 提高生态特色产品附加值, 充分利用好独特而宝贵的山水资源, 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促进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是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任务[3]。

培育和构建三峡库区生态化、可持续化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依靠地理资源优势, 库区绿色农业产业化获得了巨大发展, 造就了一批库区特色生态产业, 鱼泉榨菜、芸山菊花、万州古红菊等产品凭借着区域生态优势获得了很高的市场美誉[4]。尽管三峡库区发展绿色产业存在很多得天独厚优势, 但由于环境保护基础比较薄弱, 环保投入有限, 目前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水体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库区企业的信息资源和开放意识不足, 三峡库区的绿色农业及其他绿色生态产业未能展现出三峡库区区域生态良好的竞争优势, 更谈不上生态与产业良性互动发展, 库区绿色产业发展不容乐观。

3 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的内容及优势

3.1 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内容

在节约资源能源、低碳循环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示范区应运而生[5]。2012年, 国家质检总局将生态、绿色理念与原产地标记保护相融合, 创立了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 (PEOP) 。在原产地生产加工生态产品, 采取产业生态化模式, PEOP是我国生态属性保护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制度, 将实现生态环境与产品质量同步发展。生态原产地产品是指在形成全过程中符合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和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6]。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是指以县 (市、区) 及以上行政区域或产业园区等申报单位,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共建共治”的工作机制, 实施以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为关注重点方面的区域化管理区域[7]。

生态原产地保护的评定过程主要包括生态要素、原产地要素、综合要素的评价[8]。生态要素主要考察:产品设计是否生态、产品原料的选用是否生态、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处理措施对环境的影响大小、产品形成过程的生态性、产品形成结果的生态性和健康性、产品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性。原产地要素包括原产地名称、原产地名称与知识产权相符性、原产地范围, 原产地判定、原产地真实性、原产地标准符合性, 重点是要判定产品的原产地及核查原产地真实性。综合要素主要考虑与产品系统边界内输入和输出无关的、无法在生态要素和原产地要素中体现但在生态原产地保护起作用的因素, 综合要素包括:标杆管理、科技创新、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工作环境。标杆管理、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是产品获得生态原产地保护的关键要素。

3.2 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优势

(1) 生态原产地保护将优势生态环境转化为制度竟争优势。长期以来, 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以GDP作为区域考核指标, 忽视了环境成本和代价。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就是从国家战略层而上为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省市和区域产品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和制度支撑, 为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内在动力、政策支持。生态原产地保护制度在理念设计上强调产品生命周期的生态性, 产品和环境的融合;同时倡导依靠新科学、新技术为手段来实现绿色环保、低碳节能、资源节约的要求, 推动产品创新、产业进步, 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9]。生态原产地保护制度为生态优良地区赢得了制度竞争优势。

(2) 生态原产地保护将生态建设品牌化运作, 促进产品提档升级。生态原产地保护为生态良好型企业追加了市场竞争优势, 是生态及原产地要素品牌化的工具[10]。产品“生态化”、“原产地化”是当今世界消费领域的主潮流, 生态原产地品牌的生态形象和原产地形象能帮助产品提档升级。消费者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这个载体可以感受或体验到生态、安全、健康、历史、文化、声誉、科技、信任、尊重、珍稀度、知名度等不同的价值感, 生态原产地品牌作为无形资产越来越重要。欧盟消费者组织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原产地是70%的欧盟消费者在购买食物进行选择的重要标准。而我国自1999年开展的原产地标记保护实践也表明, 产品获得保护后, 价格往往比保护前上涨20%。2002年, 欧盟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 有75%的欧盟消费者愿意溢价20%~30%购买生态标志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在为企业产品增加国家信用度的同时, 也为企业品牌追加了生态与原产地光环[11]。

(3) 生态原产地保护有利于打破绿色贸易壁垒。通过生态原产地保护的企业, 享受简化出口备案程序, 免予进行产品原产地现场调查, 检验检疫部门在监管、通关便利、签发各类证书、诚信评价等方面给予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和生产企业优惠便利政策, 并帮助出口产品获得相应税收优惠或免税[12]。创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有利于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 增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的国际、国内竞争力, 提升地域形象、生态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品走出国门。

4 库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成效显著

4.1 实现从试点探索转向全面实践

2014年底, 三峡库区正式启动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首批以万州区、开州区作为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试点, 坚定稳中求进的战略思维, 截止到2016年8月, 三峡库区共建成万州区、开州区、城口县、潼南区、忠县、奉节县、云阳县6个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27个产品获得保护。示范区数量占全国50%, 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品牌数量占全国11%。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品牌涉及工业品、工艺品、水果、蔬菜、特色养殖、中药材等多个产业领域, 从业农民达20多万人, 品牌产值达40多亿元。

4.2 实现了企业响应到各地政府响应的转变、动力强劲

2012~2014年, 全国的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的推进和发展主要以企业为主体, 受资金、认识等因素影响, 发展较慢, 生态原产地工作在三峡库区启动以来, 万州区、开州区、潼南区、城口县、奉节县、云阳县、梁平县、忠县、纷纷出台文件形成“政府引导, 部门联动, 企业参与, 共建共治”的大质量工作机制, 推动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在三峡库区政府的有效推动下为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提供了强劲动力。

4.3 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品牌溢价明显

获保护产品接受政府行政监督、享受行政保护, 加贴PEOP标识的产品意味着优质、生态, 有效提升了产品品牌形象。产品获评通过后获得了相当溢价空间。库区一些获得保护的产品能够迅速获得市场认可, 产品市场迅速拓展。三峡阳菊成功获欧盟有机认证, 企业利润大幅增长30%;万州古红桔获得保护后市场零售价格上涨60%;万州郭乙柠檬在柠檬滞销的市场大背景下, 通过品牌宣传成功扩大销售范围, 在西部农交会上产品价格上浮12%。

5 生态原产地保护更好促进库区绿色发展的工作建议

5.1 建立库区生态原产地产品标准体系

标准化建设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卫生的技术保证;也是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通行证。“欧洲之花”有20类生态标准, 泰国绿色标签制定了39个产品标准。中国生态原产地保护发展到一定阶段, 评定标准、监督标准、产品标准等标准化体系建设必须同步跟进, 才能适应工作发展要求, 三峡库区应积极申报生态原产地保护科技项目, 联系高等院校、评定机构等共同开展标准化课题研究。库区山神漆器等有条件的产品要尽快申报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家标准, 同时建立起涵盖申报、评定、事中事后监管等各个阶段的标准体系, 使评定工作迈入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阶段。

5.2 强化保护手段

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 评定是手段, 保护是目的, 保持是关键[13]。要改变部分认证中存在重评审、认证, 轻后续管理、保护的做法, 将后续管理作为生态原产地保护工作的重心, 从制度、技术、标准等方面强化措施, 丰富手段, 建立起评定、监管、保护的完整链条。建立从原料、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全过程追溯体系, 利用物联网、二维码等技术手段, 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资料检查、现场验证、生态环保评估、消费者调查多手段的精细化监管体系, 让好产品得到切实保护。

5.3 强化典型引领和宣传推广

支持生态原产地产品国际展示展销, 利用好达沃斯论坛、博螯亚洲论坛、重庆“一带一路”检验检疫高峰论坛、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海峡两岸林博会等, 塑造生态原产地产品良好品牌形象, 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宣传, 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宣传我国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及其作用;通过产品展示展现生态原产地产品生态、优质特征[14]。从而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提高全社会对生态原产地保护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5.4 有效实行退出机制

产品获得保护后, 保持、运行中发现问题、首先要暂停产品保护资格, 禁止使用保护标签, 同时应跟进服务, 积极指导企业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工作;对于问题严重、被撤销保护资格的产品和企业, 严格执行退出机制, 收回全部生态原产地保护标志和保护证书, 监督企业不得再利用生态原产地保护进行产品宣传, 并且在制定媒体公开该产品退出处理信息。

6 结语

库区发展生态农业 篇10

1 三峡库区自然地理现状

三峡库区辖渝东南和鄂西沿长一带地区,东起湖北省的宜昌市,西到重庆市主城区,所辖黔江区、涪陵区、万州区的长寿、梁平、丰都、忠县、开县、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和秀山、武隆、彭水等19个县(市)。三峡库区气候温和,四季气候明显,有丰富的水资源。三峡库区主要是由川东隆起褶皱带和川鄂湘黔褶皱带构成,境内山峦多且山高而陡,河流也较多,1 000 m以上低山多是喀斯特地貌岩溶山区,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其中,海拔由目前175 m升到3 005 m,库区土地面积64 633 km2,占重庆市土地总面积的78.59%,农耕地125.6万hm2,人口约2 450万人,人均耕地面积在560 m2左右,库区中山地面积较大,约占71.7%,其次是丘陵地,约占22.8%,平原岗地占5.9%,其中部分县区内山地占地面积高达90%以上,有国家级10个贫困县分布在该地区。三峡库区气候湿润,降雨较多,温度适宜,农区平均温13.0~18.5℃,≥10℃积温3 000~6 080℃,年降水量997~1347 mm。三峡库区的土壤中紫色土占主要部分,达65%,其他为山地黄壤或准黄壤。三峡库区资源丰富,有2 013种农作物在此生长,可以很好地被利用,促进该区农业生产[1]。

2 存在的问题

2.1 人多地少,劳动力缺乏

三峡库区人口多,尽管被迁出,数量仍较多,随着农村向城镇化发展,先后在垫江、梁平、万州、开县、云阳、丰都等多个县区建立了6个工业园区,占用耕地13.36 km2,库区耕地占用有增无减,由于耕地逐年锐减,坡耕地土壤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此外,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大量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造成农村农业设施破坏也无人管、无人修,荒地面积不断增大,农业生产仅靠个人感觉和经验来进行,无任何科学依据,导致农业生产产量低,效益越来越差,粮食供给不足,2011年库区农民人均粮食341 kg,人均纯收入6 270元。特别是近年重庆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有的区县如奉节县、忠县、云阳县等不顾实际,在600 m以下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柑橘,在长寿区、梁平区发展柚子,在涪陵区大力发展榨菜,将优质地块用来发展经济作物,虽然显著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但是带来粮经争地矛盾,导致粮食总产下降。经作区的农民以在市场购粮为生,出现粮食安全危机,若遇灾年饥荒难免,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2.2 环境污染严重

三峡库区由于经济发展较慢,近年来沿江县(市)制定多种政策,来促进该区的经济发展,如通过招商引资来大力发展工业,造成大量人口集聚中心城镇,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库区每年约有380万t生活垃圾、3 000万t工业固体废物,这些垃圾和废物随着时间推移在库区形成污染带和泥沙淤积,造成水体污染、水质恶化[2],使水体中的大口鲢、鳖鱼(团鱼)处于基本灭绝状态。由于农村缺乏壮劳力,城镇和畜牧场的大量牛羊粪便都是直接排入河流和大江,而未能用于农业生产。此外,由于人工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和河流的面源污染,据测定,云阳县澎溪河的地下水中的亚硝酸盐氮含量达到30 mg/L,严重影响农业用水,制约了粮食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2.3 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三峡库区经过近年退耕还林和经济林发展,目前森林面积266万hm2,覆盖率上升到28.7%,局部得到改善,但整体仍不乐观。如云阳县长江两岸水保柏树林,正遭鞭角华扁叶蜂[hinolyda Flagellicornis(F.Smite)]和松材线虫危害,目前成灾面积1 475 hm2,出现大片死树。由于库区植被少,径流系数高,地表径流量大,平均径流692 mm,丘陵地区5—9月在暴雨点溅下,形成强大地表径流,因而引起严重的石砾化水土流失,目前库区水土流失面积5.1万km2,每年进入库区泥沙1.4亿t,占长江上游26%,土壤年侵蚀模数为3 000 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库区耕地减少,土地生产力下降,制约了粮食增产[2,3]。

2.4 自然灾害频繁

库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山高坡陡,地形支离破碎,植被遭到破坏后,生态环境恶化,不仅加剧水土流失情况,而且增加旱、洪、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据《万县方志》记载:1952—1974年,库区伏旱频率63%,大旱频率22%,2006年开县、云阳县、万县、奉节县连续干旱85 d,日温超40℃有25 d,致使塘库干涸、小溪断流、田土龟裂、粮食减产。近年来,云阳县、开县、奉节县柑橘产区大面积发生柑橘果食蝇(蛆柑,属检疫对象),给生产带来毁灭性灾害。库区频繁发生各种自然灾害,给人们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这是人类破坏环境而受到大自然惩罚的结果[2]。

3 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建设基本农田,确保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保证库区2 000多万人的吃饭问题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因此,必须把600 m左右的良田熟土建成基本农田,专门种粮食,通过兴修水利、改田改土、培肥土壤、推广良种良法、防治病虫害和先进农业科学配套技术措施,确保粮食持续增长。

3.2 农业立体布局,优化系统结构

为了使库区农民粮食增产、效益增加,应从2个方面来实行新的农业布局,一是总体布局。将其划分为3个生态经济区,即:(1)600 m以下平坝丘陵粮、经、牧、渔生态区;(2)600~900 m深丘林、果生态经济区,该区是荒山、荒坡、荒水分布最广、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应林粮并重,推行农林复合经营,增加土地产出率,防治水土流失,大力发展节粮型草食牲畜;开山造台建立规范化桐园、茶园、梨园,开展水库养鱼[4];(3)1 000~15 000 m林药、矿生态经济区,该区气候寒冷,无霜期仅200 d左右,土壤多是山地黄壤或准黄壤,应发展水源涵养林,种植中药材黄连、党乡、天麻、金银花及魔芋等,合理开发矿藏和页岩天然气,发展乡镇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走公司+合作社+市场的路子发展库区经济,富裕农民。二是立体布局,分为3种模式,即:(1)耕地实行合理轮、间、套作,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生物产量;(2)稻田实行桑、稻、鱼,稻、稻、鱼,稻、萍、鱼等模式;(3)果园实行果粮间作、果菜间作、果草间作模式,发展林下经济,既可达到资源充分利用,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还发展了商品经济[5]。

3.3 控制污染源,改善环境

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要得到改善,就必须要控制工业排放,及时对工业排放物进行检查监测,确保其达到排放要求,同时可以给企业购置更先进的设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做到谁污染谁治理[5];除了要控制工业污染的排放,还应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大环保的宣传力度;扩大豆科作物的种植面积,使农民尽量多施用有机肥料,少施用化肥,同时要科学测土配方施肥,减少盲目乱施肥、多施肥的现象,从源头上控制污染[1]。

3.4 降低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们素质

库区人口增长速度已超过农业增长速度,特别是边缘山区陷入了越来越穷、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怪圈,造成库区经济发展滞后,主要原因还是人口数量过大,且素质低下[6]。因此,必须协调人口增长消费与经济发展、自然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降低人畜对环境的破坏,否则人与自然关系无法协调,各种危机难以扭转。为此,应把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科技素质作为发展经济的永恒主题,除普及中小学教育和干群的生态经济教育外,还要加强适用增产技术的培训,建立县、乡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1]。

3.5 发展林业,改善生态环境

为了实现库区山川秀美,江水清沏,林茂粮丰,各个县区要科学规划,将库区周边的绿化和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治山又要治水,以恢复库区的植被生态,改善库区的土壤现状,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的荒山也要及时进行植被恢复,经常组织人们去植树造林,维护已经被破坏的环境,这样既可改善环境,又可因种植经济作物而获得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3,4,7,8,9]。

摘要:介绍了三峡库区自然地理现状,分析了该地区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地区的农业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产,现状,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三峡库区

参考文献

[1]贺正勇,唐治诚.三峡库区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学术),2008(14):42-44.

[2]彭新宁.三峡库区农业经济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16):37-38.

[3]钟冰,唐治诚.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J].水土保持研究,2001,8(2):147-149.

[4]王槐清.三峡库区林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生态危机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9,8(12):64-65.

[5]张亚东,唐治诚.云阳县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2008,7(12):51-53.

[6]唐治诚,姚安军.云阳县生态危机的现状及其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4):362-366.

[7]于世杰,邱道持.重庆市三峡库区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山地学报,2011(5):581-585.

[8]world commission on Enviy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our common future[M].New York:New York oxford uairersity press,1987.

上一篇:风电场无功电压下一篇:英语教学中的学科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