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

2024-05-07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精选九篇)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 篇1

一、严于律己,持之以恒

在道德实践上,曾国藩特别重视个人的自我修养,认为必须首先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勤敬自省,并且持之以恒,才能在道德修养方面有所建树。

曾国藩非常重视勤敬自省的重要性,强调做人做事都要做到勤敬自省。对于“敬”字,曾氏指出“,敬”是一种心态,是一种态度,凡事“千万不可焦急,日慎一日,以求其事之济”。需要坚持下去,如果“一怀焦愤之念,则恐无成耳”。必须“千万忍耐!千万忍耐!‘久而敬之’四字,不特处朋友为然,即凡事亦莫不然”。[1]如何才能做到“谦”,曾氏有深刻反思和切身体会。在咸丰四年九月十三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的信中,曾国藩说自己“以在籍之官,募勇造船,成此一番事业。其名震一时,自不待言。人之好名,谁不如我?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而远不能及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要求自己“惟谨慎谦虚,时时省惕而已。”[1]277然仅按照上述内容去做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辅之以毅力恒心。做人做事持之以恒,曾国藩是当时乃至我们今人当之无愧的楷模。曾国藩在其数十年的仕宦生涯中,恒心韧劲始终如一。曾国藩极其重视做事有恒,在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中,他强调“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说自己“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叶,每日记茶馀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十月二十一日立誓永戒吃水烟,洎今已两月不吃烟,已习惯成自然矣。予自立课程甚多,惟记茶馀偶谈、读史十叶、写日记楷本,此三事者终身不间断也。……予除此三事外,他课程不必能有成;而此三事者,将终身以之”[1]。在咸丰九年三月初一日的日记中,曾国藩反思自己,“余生平以无恒之故,百无一成。……时好之,时不好之,……趋向无定,作辍靡常。……卒无所成,每用悔叹。”[2]363在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曾国藩《谕纪泽纪鸿》中他又再次强调凡事贵在有恒。“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作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3]827

二、勉弟教子,不坠家声

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成功,曾国藩是当之无愧的典型代表。曾氏一门一百多年来各领域的杰出人物就有数十位,这与曾氏要求家人“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希望家人“为读书明理之君子”[1]324有关。在曾国藩的一生中,共写了1459封家书,其中大多都是对子弟进行道德教育的。众所周知,曾氏家书的影响之大是空前的。他的家书量大,内容也极其丰富,涵盖伦理、军事、朝政、宦务、治学、家务、家教、修身、养生、人事等诸多方面,这里仅就其教导子弟进行道德修养的事例略举一二。

从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试后朝考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曾国藩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京官生涯。由于长年无法在父母堂前尽孝,曾国藩就利用家书的形式把孝亲勉弟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的信中谈及孝亲和勉弟的关系“:余尝语岱云曰‘:余欲尽孝道,更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之大不孝矣。’九弟之无所进,是我之大不孝也。惟愿诸弟奋发立志,念念有恒,以补我之不孝之罪。”[1]42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曾国藩在《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中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诸弟在事亲孝弟方面的期望“:吾所望于诸弟者,不在科名之有无,第一则孝弟为瑞,其次则文章不朽。”诸弟“若果能自立,当务其大者远者,毋徒汲汲于进学也。”[1]87咸丰五年十月十四日,曾国藩在《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的信中对其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诸弟当伏处山林,勤俭耕读,奉亲教子,切不宜干涉军政,恐无益于世,徒损于家。”[1]309

曾国藩要求曾氏子弟戒奢以俭、勤敬持家是其家书中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咸丰四年九月十三日,曾国藩在《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的信中说“:诸弟在家,总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希望其弟刻刻留心,要防患于未然,千万“勿使后辈近于此二字”[1]277。曾氏在咸丰四年八月十一日《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的信中强调:“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紧接着,曾国藩针对“诸弟不好收拾洁净”,由此可能产生“败家气象”的问题,提出了非常明确和具体的要求:“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一代疏懒,二代淫佚,则必有昼睡夜坐、吸食鸦片之渐矣。四弟、九弟较勤,六弟、季弟较懒。以后勤者愈勤,懒者痛改,莫使子侄学得怠惰样子,至要至要。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1]并告诫其弟要“爱惜物力,不失寒士之家风”。“莫怕寒村二字,莫怕悭吝二字,莫贪大方二字,莫贪豪爽二字。”[3]1058

强调加强自身修养是曾国藩对其子弟进行道德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曾国藩告诫其弟要“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1]169,“做个光明磊落神钦鬼服之人”[1]203;要“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不可过于安逸偷惰。“”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指出“凡人一身,只有迁善改过四字可靠;凡人一家,只有修德读书四字可靠”[1]217。强调要戒骄去惰,告诫诸弟要严守“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3]1247。要爱敬善待乡邻“,至于宗族姻党,无论他与我家有隙无隙,在弟辈只宜一概爱之敬之。孔子曰‘泛爱众而亲仁’,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礼人不答反其敬’。此刻未理家事,若便多生嫌怨,将来当家立业,岂不个个都是仇人?古来无与宗族乡党为仇之圣贤,弟辈万不可专责他人也”[1]102。对于上述做法,曾国藩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于兄弟之际,吾亦惟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1]认为只有“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要令后辈洗净骄惰之气,各敦恭谨之风,”才能做到“不坠家声耳”[3]1402。

三、诫慰同侪,共同垂范

曾国藩在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还特别注意帮助他人在道德方面的提高,以期达到共同的道德提升,共同为转移社会风气而努力。这是曾氏道德实践的又一重要方面。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 篇2

摘 要: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相应道德体系的支撑,需要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重构。曾国藩家训中道德思想以孝为基本核心,包含居家美德、个人道德修养、交接之道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道德体系,这有助于形成一个公平正义、诚信互爱、简朴清廉、忠义有孝的社会环境。对现代化进程中公共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关键词:现代化;伦理道德;曾国藩;积极作用

不同的社会产生不同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观念,中国社会正处于走向现代社会,同世界接轨的转型期。从宏观上看道德是经济关系的反映,经济关系进步必然导致道德发展进步,但是中国在经济极大发展的条件下,却不断发生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事件,值得现代人们去思考。曾国藩伦理道德体系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其完整的理论精华与实践经验为现代公共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曾国藩是充满矛盾的一位晚清大儒,他向世人推崇仁爱、提倡清廉、主张以诚待人,教人刚坚勇毅、告诫后人重视忠孝,而自己却在仁爱于残酷中间徘徊、清廉与贪腐之间游刃、至诚待人与见风使舵中互扮角色、刚坚勇毅与自寻短见间矛盾而悲剧。这样的他在后世受到许多人的推崇,上到政治人物下到农家百姓都喜欢他的官场灵活之道、居家立身之德和待人为学之法。他的孝悌立家伦理道德思想影响着每个家庭,对现代公共道德建设有着不可忽略的积极意义。

一、独孝友则立获吉庆

孝为百行之首,曾国藩在其家训中称:“孝为家庭之祥瑞”这确实是不错的,不管古代传统的家庭还是现代的家庭,子女不孝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造成不和睦的必然因素。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家庭结构也在变化,由传统的多人大家庭变成现代的独生子女家庭,人之间的关系渐渐非人性化而趋于利益化,年轻人为了追求优质的生活,成为了房奴、车奴„„面对巨大的社会压力,没时间去顾及父母的生活。在《曾文正公全集》中写道:“孝友为家庭之祥瑞,凡所称因果报应,他事或不尽验,独孝友则立获吉庆,反是则立获殃祸,无不验者”[1]。此言虽表现在了因果报应循环,但不难看出曾国藩对“孝” 和“友”的重视。他不只指出孝的重要性,还通过自身实践经验给出尽孝的规范:“凡子之孝父母,必作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亲族赖之,远近服之、然后父母愈爱之,此孝之大者也。若作人毫不讲究,办事毫无道理,为亲族所唾骂,远近所鄙弃,则贻父母以羞辱,纵使常奉甘旨,常亲定省,亦不得谓之孝矣。敬神者之烧香酬愿,亦犹事亲者之甘旨定省,实无大益。若作人不苟,办事不错,百姓赖之,远近服之,则神必鉴之佑之!胜于烧香酬愿多矣”[2]。从此段话我们知道,为人子对父母尽孝不一定是说让其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而是为人子不光在物质上还要在为人处世上要让父母满意,要做事规矩,远近之人都能依赖,从而在精神上给予父母最大的支持,这才是大孝。在社会主义转型期,旧的传统伦理道德的摒弃丢失,而新的道德体系还不健全,从而导致子女认为只要给父母吃好的、穿好的,这就是孝顺,不管父

母独居是否寂寞失落、精神上有没有支柱,为此我们要在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中寻找适合这一时期的道德体系加以发扬,为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作出理论参考。

二、守寒素家风,乃惜福之道

崇尚勤劳简朴家风,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历代的贤能之士都会把简朴、勤劳作为居家之道的重要内容,曾国藩作为一代大儒他也不例外,在他的伦理道德体系中将勤俭置于所有居家美德的首要位置,他言:“家国之,皆有克勤克俭所致;能勤成敬,家业未有不兴者”[2]。曾国藩虽然位处将相,高官厚禄,但他把简朴当做是惜福的一种方法,始终保持简朴。在他的居家篇中写道,:“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吾忝为相将,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当守此俭朴宅风,亦惜福之道矣”[3]。当曾国藩位高权重时,看到儿孙衣着朴素,袖藏经转,甚是满意,告诫说:“我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父母,夫人亲自添柴做饭。当今我已为官,享受厚禄,我常忧恨的是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 节俭,是现代社会及以前几乎所有社会形态都推崇的道德价值。在物质极大丰富,人民脱贫走富,这样的一个商品经济人口大国中,时代的丰裕激化了人的贪欲,从而导致了现代人的消费观念,同时也浪费了地球资源,使人类处于比匮乏更不堪的境地。因此,重新体悟节俭的人性价值,警觉贪欲的人性和环境后果,是现代人,现代社会,所选择的道路。我们更应该记住《曾文正公全集》里所写的:“唯

俭可以养廉,唯勤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好做官的秘诀既是做好人的命脉。”

三、忠义之将,可横行天下

忠”与“义”在先秦之前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在儒家祖师的语录里,“忠”指的是尽心为人办事,不分对上与对下。如“为人谋而不忠乎”[4],“教人以善谓之忠”[5]。“义”指的是办事准确,几乎包括处理一切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如“不义而富贵,与我如浮云”[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使民也义”[7]。曾国藩在他的家训中写道:“今日 百废莫举,千疮并溃,无可收拾。独赖此耿耿精忠之寸哀,兴斯民相对于岳血渊之中,冀其塞色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天心,庶几万一有补”[8]。忠于职守是现代从业人员的最基本要求,从业人员要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不取私利、不能有规不循、有法不依、执法违法;还要刻苦钻研、正确理解有关政策法令,忠于自己的工作,对工作中同事及社会一切人要重义。他还在书信中写道:“其带勇之人,概求吾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而兼娴韬钤这秘者,与之共谋”[9]。忠于职守是现代社会职业道德建设的一部分,是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重要方面。“忠义”犹如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钥匙一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首先要对社会、对人民要忠且有义,为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献上一束启程的花环。

四、心诚则志专气足,可久可大

在曾国藩的伦理道德体系中,对诚实有着与众不同的解释,他认

为没有诚实,就没有一切。人究竟怎样才能做到诚实呢?他指出,“天下至诚,就是天下的至虚”。他说:“天地之所以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小,皆诚为之也。故曰:‘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诚,具体怎样做?他说:“不欺者心无私着也,无私着者,至虚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诚,天下之至虚者也。当读书则读书,心无着与见客也,当见客则见客心无着与读书也。一有着,则私也。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是之谓虚而已矣,是之谓诚而已矣。” 在《曾胡治兵语录.诚实》中提到:“凡正话实说,多说几句,久之人自能共亮其心。即直话亦不妨多说,但不可以汗为直,尤不可背后攻人之短。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10]。诚信在中国自古即为修身立国之根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1]。意思是一个人不讲诚信,那么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同的社会产生不同的伦理道德规范,而社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过程,不能短时间内建设社会大众认同的伦理道德体系,所以在这过程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在利益的驱使下重利忘义,欺诈造假,食品含毒。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从传统的道德伦理体系中来寻找适合现代化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共同面对解决这一问题。曾国藩在他的官场交接之道中写道:“人之主也直,交注之道贵诚。”我们更应该以诚待人,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提高自身道德素质,个人以诚立身,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讲究信用,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国传统伦理道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其间有许多人有自己的道德思想。曾国藩有着自己道德伦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形成了独有的道德伦理体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影响。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运行,传统伦理道德显示出与之不相适应的方面,面临现代化的转型扬弃,必须对传统伦理道德进行重构,他的道德伦理体系中有着可弃之处但也存在着可扬之道,这对适应现代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伦理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参考文献:

[1]曾文正公全集[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1.[2]马道宗.曾国藩全书·曾国藩家训[n].光明日报,2004-01-01.[3]马道宗,冰鉴,释.曾国藩传世经典.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4]《论语·学而》 [5]《孟子·滕文公》 [6]《论语·述而》 [7]《孟子·梁惠王》

[8]马道宗.曾国藩传世经典[m].冰鉴,释.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1.[9]曾国藩书信:咸丰三年十一月初一日 复林源恩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 篇3

【关键词】曾国藩;八本论;高校;廉政法治;教育;

曾国藩在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致澄弟》一信中写道“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曾国藩的家书,蕴涵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精华,且曾氏“八本”之说在官场、士林、商界,乃至于三教九流都产生了巨大反响,同样也对高校的廉政法治教育有着启迪作用。

一、曾国藩的“八本”论

(一)读书以训诂为本、作文以声调为本

曾国藩强调读书以训诂为本,有三层见解:1、居官以读书为本。曾尽管身居高位,仍然强调耕读传家,并把它作为防止走向骄奢淫逸的务本要务;2、读书以训诂为本。在封建社会要成为一名学者型官员,必须要精通经史子集,必须扎实打好小学基础,如此方能博览群书,避免望文生义、浅尝则止;3、训诂以作文为本。曾氏批判的是咬文嚼字、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理论和实际相互结合。

曾国藩作文以声调为本的思想源于他日记中的“三乐”观: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才,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栖息,三乐也:1、气势识度情韵趣味相结合。气势奔放侧重于言辞组织、篇章驾御方面的修炼;识度侧重于才干与见识;情韵趣味则是阅读此类文章所产生的心灵感受、思想触动;2、思路宏开,气象峥嵘。就是说面对实际问题,发表真知灼见,实际上指出官员应该认真思考问题,敢于严肃讲话,善于讲新话,不要官僚;3、文字宜专从简当着力。曾国藩作文以声调为本的观点实际上深刻地针对八股腔,针对文牍主义,强调的是实事求是的文风。

(二)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

因为儿子身居高位,父母长辈必然成为腐败的重要关防。曾国藩事亲以得欢心为本思想包含如下见解:1、做各房及子孫之榜样。上是长辈,下是晚辈,晚辈要得长辈欢心,必须根据长辈示范的居心行事而居心行事,否则家庭文化会趋向堕落、没落,就无法得长辈真正之欢心;2、孝友为家庭之祥瑞。曾国藩认为孝体现为勤劳、谦谨,做到这一点就能为家庭带来吉祥和谐;3、不望富贵,愿代代有秀才。就是说让父母无限宽慰欣喜的是家里可持续出能勤俭持家的君子、人才,不一定非得是能够争权夺利的大官。

曾国藩讲养生以戒恼怒为本很有创意:1、药能活人亦能害人。体气康强是为官从政、封疆牧民的要件,曾国藩身体条件基础很差,一生都在和疾病作斗争,却活到62岁,留下千万字的著作和显赫事功,原因首先在于其不迷信医药。就是说养生离不开医药条件,但要充分认识医药的利与弊,不过度迷信和依赖;2、重视养生五事。曾国藩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养生的要义,重点强调少生气、多运动,这非常有见地;3、听天命亦是养生之道。听其自然,不过分追求,是养生正道,曾国藩因此进而提出借山水花竹以养身心,襟怀高淡胜过南面王的观点,主张融入自然,淡薄名利,益寿延年在其中。

(三)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

曾国藩主张的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按其本人理解就是不扯谎,表里如一,不虚伪,不伪装,提倡“拙诚”:1、举止端庄,言不妄发。认为官员应该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要“主敬”,即严肃庄重,不乱说乱动;2、长傲多言为凶德。曾国藩认为官员加强自身修养要做到暇与浑,好整以暇,举重若轻;不轻易议论是非长短,默默无闻;3、去机巧,求笃实。曾国藩主张拙诚,置身在官场,不争权夺利,用拙诚对待,确实是曾氏的独创。

曾国藩笃信“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古训,十分重视家庭建设,视官宦为客栈,视家庭为根本:1、以杜门谢客为好。他在《禀父母》说道:“且此门一开,则求者踵至,必将日不暇给,不如一切谢绝。今大人手示,亦云闭门谢客。此男所深为庆幸者也。”2、不买田起屋。买田起屋,做起土财主,就会丢弃寒士家风,走上养尊处优;不做土财主,是居家以不晏起为本的关键内涵,黎明即起不是做守财奴,而是保持勤俭的习惯;3、恪守祖父八字箴言。曾氏在《致澄弟》:“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就是让整个家庭建设处于勤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主线之上。

(四)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曾国藩作为大清国命运挽救者,恪守作官以不要钱为本,实是大清三百年第一人:1、不存做官发财之念。曾国藩面对金银不动心,一是立下规矩,不取一丝一毫公款;二是在衙门中带头,自奉颇俭;三是严禁家属利用自己的权力影响得利;2、莫怕寒村悭吝,莫贪大方豪爽。一是在朝为官的兄弟抓好作风建设;二是对管理范围之类的经济收入,做到能收尽收、颗粒归仓;三是要求在老家经营家务的做到爱惜物力,勤俭节约;3、散财最忌有名。曾国藩是现实主义者,他在《谕纪泽》中说道:“凡散财最忌有名,总不可使一人知。至嘱至嘱。余生平以享大名为忧,若清廉之名尤恐折福也。”

曾国藩有自己一整套带兵治军理论,提出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是其军队廉政思想的集中体现:1、整治水勇逃逸,将官冒功。不扰民首先要有严明纪律作保证;2、须臾不忘爱民之意。曾国藩亲眼目睹战争对社会生产的破坏,所以日夜思考尽快结束战争,这是体谅百姓的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考虑军队为地方百姓造福;3、驾御好部队中有才无德者。曾国藩预防腐败的对策是用其所长,疏远其人,保持距离,时刻警惕。一支庞大的部队,不可能全部保证人人廉洁,关键自己心中有数,做到不腐败,团结大多数办大事。

二、对高校廉政法治教育的启迪

高校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更大程度上担当着传承民族文化、发扬人类文明以及重塑高尚社会文化的使命。在整个社会构成当中,大学对社会的发展、文明的创造乃至技术的创新,都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因此,高校的廉政法治教育不仅直接影响了社会人才的质量、社会文化的成色以及社会前进的方向和速度,而且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关系到法治社会的构建,关系到精神文明的建设,关系到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乃至中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一)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和公文观

“读书以训诂为本”对当今高校廉政法治教育启迪有三:一,要习惯。把读书当做学习的第一习惯,远舞榭歌台,茶楼酒肆,挤时间,静心思,捧书本,以书卷气抵御脂粉气、烟酒味、铜钱臭;二,要基础。把学理论当读书的第一要务,打好学术底子,避免事务主义、形式主义;三,要实践。把理论运用当做读书的第一要求,深入实践,深思、明辨、慎行,克服读死书、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因此,在高校中要树立正确的读书观,乐读书,树立有水平、有知识的学者形象。

“作文以声调为本”有三点启示:一,要动笔。不事事依靠别人,应该学习曾国藩研究文章之道,能够自成一派成为文章大家;二,要动脑。曾氏幕府,高峰期曾云集天下二、三百名知名文章高手,发出的奏章号称天下第一奏折,但是曾国藩对重要文稿都自己亲自拿主意、定思想、谋篇布局,措辞遣句务求精到妥当;三,要动口。开短会,作短报告,发短材料,不讲套话、废话,讲话作文没有官僚气。因此,在高校中要树立正确的公文观,树立有眼光、有主意的学者形象。

(二)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和养生观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对于今天高校廉政法治教育的重要启迪在于:一,要劳苦谨慎。让妻儿子女可以尊、可以敬,自己劳苦谨慎为亲朋戚友示范;二,要孝友和睦。自己可以让、可以亏,只要有团结和谐的氛围,反对逞强逞能,要做到尊老,敬长,爱幼;三,要人才辈出。亲戚中能不断出人才,这是长辈最开心的事情。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努力杜绝亲戚为非作歹、好吃懒做、骄奢淫糜、碌碌无为。要奉献社会,服务群众。善事亲,树立有感情、有原则的长者形象。

“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的重要启迪在于:一,要自强。不要有病就往医院跑,杜绝住院腐败、无病生吟,若真的是病怏怏的身体,工作生活都会蒙上阴影;二,要锻炼。杜绝健身腐败,曾国藩身体条件基础很差,先天不足,坚持散步、静坐。自己坚持锻炼,自然阳光而又阳刚;三,要乐观。杜绝休闲腐败,花鸟虫鱼,松竹梅兰,可以开胸襟、养志气,适度休闲,放松自己可以有更充沛的精力、更清醒的头脑、更愉悦的精神投入工作。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养生观,善养生,树立有精力、有体魄的健康形象。

(三)树立正确的修养观和持家观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对于当今高校廉政法制教育启迪有三:一,要言不妄发。有些领导讲话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亂表态,乱拍板几成通病,要向曾国藩学习居敬工夫;二,要举止庄重。要学习曾国藩在个性修炼方面的厚重学说,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积极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特别是媒体形象;三,要忠贞诚实。学习曾国藩“拙诚”思想,做到一是一,二是二,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有诚信的、有讲究的教师形象。

“居家以不晏起为本”的重要启迪有三:一,要低调。不关心跑官要官,过好自己的日子,不把家庭变成拉关系、走后门、权钱交易的场所;二,要俭朴。吃穿住行,艰苦朴素,不一味追求家庭高档消费,做官一阵子,居家一辈子;三,要勤劳。讲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曾国藩官居两江总督之时,夫人带媳妇、女儿等亲自在督署后堂纺纱织布,自己做小菜。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持家观,在校园中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风气,树立有追求、有底线的当家形象。

(四)树立正确的从政观和治学观

“作官以不要钱为本”对于今天高校廉政法治教育的重要启迪在于:一,思想上不要钱。聚敛钱财,搜刮地皮,为文人从政第一可耻之事情。思想上要钱,就为日后腐败开一缺口,思想上不要钱,就为日后廉洁筑一长城;二,战略上不怕钱。曾国藩为公事用过、接触过、审批过、争取过的银钱不计其数,恪守不拿一毫一钱一丝作私用的信条,所以不怕金钱,金钱也打动不了他,在金钱面前有高级干部的高尚文人人格;三,行动上不聚钱。不为子孙积聚田泽房产、金银财宝,积极散财,自己为官收入大部用于公益事业,确实堪为为官楷模。因此,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从政观,学习曾国藩注重名望,淡看金钱。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重要启迪归纳为三:一,严肃军纪。曾国藩是秀才带兵,书生治军,议军,把军队纪律作为第一抓手,就抓住了治军的牛鼻子;经验二,全军爱民。建设服务型部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杜绝参与地方黑恶势力、参与经商走私、寻衅滋事,收取保护费等腐败行为;三,以德治军。驾御好部队中廉洁干部和非廉洁干部两类人,让有才有德者、有才无德者、无才有德者、无才无德者共同在廉政建设大潮中不断追求正义,不断调整思想行为,从而办好事、当好差。因此,在高校中要树立正确的治学观,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更要注重师德教育,清除害群之马,培养严谨治学、廉洁从教、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教风,使广大教师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九峰耿耿明月在,不见当年曾剃头。曾国藩作为大清国末的长城柱石,对其事功自有历史学家研究探讨。他提出的“八本”思想,却绽放廉政法治光芒,颇值得我们品味把玩。高校要科学吸取其中合理成分,扬弃封建糟粕,切实推进当今廉政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清)曾国藩,著.曾国藩全集[M].湖南:岳麓书社,1986

[2]郑慧芳.曾国藩教子家书的现代意义[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56-58

[3]刘铁铭,曾长秋.曾国藩家庭德育思想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139-142

[4]段瑞芬.教育心理学视野下的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

曾国藩的子弟教育思想初探 篇4

首先曾国藩非常重视教育, 认为大多数人才都是靠陶冶培养而来, 子弟贤否, 天性是一方面, 教育也是重要的方面。他认为人的天资是差不多的, “上智”和“下愚”是少数, 绝大多数人成才都是靠教育得来:

“孔子所谓‘性相近, 习相远’, ‘上智下愚不可移’者, 凡事皆然。即以围棋论, 生而得国手者, 上智也;屡学而不知局道, 不辨死活者, 下愚也。此外皆相近之资, 视乎教者如何。教者高, 则习之而高矣;教者低, 则习之而低矣。以作字论, 生而笔姿秀挺者, 上智也;屡学而拙如姜芽者, 下愚也。此外皆相近之资, 视乎教者如何。教者钟、王, 则众习钟、王矣;教者苏、米, 则众习于苏、米矣。推而至于作文亦然, 打仗亦然, 皆视乎在上者一人之短长, 而众人之习, 随之而转移。若在上者不自咎其才德之不足以移人, 而徒致慨上智之不可得, 是犹执策而叹无马, 真是无马哉?”

曾国藩对子弟的教育首要的在于读书明理。所谓明理, 在曾国藩看来包括两件事, 一是“进德”, 一是“修业”:“吾辈读书, 只有两事, 一者进德之事, 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 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 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 以图自卫其身。”在进德上, 曾国藩注重的是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盖人不读书则己, 亦即自名曰读书人, 则必从事于《大学》。《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止至善, 皆我分内事也。”

所以他要求子弟读书要“明圣贤之理, 行圣贤之行”。行圣贤之行, 体现在做人上要做到“敬恕”, 并把它作为立德的基础, 他教导儿子:

“至于作人之道, 圣贤千言万语, 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仲弓问仁’一章, 言敬恕最为亲切。自此以外, 如立则见参与前也, 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君子无众寡, 无小大, 无敢慢, 斯为泰而不骄;正其衣冠, 俨然人望而畏, 斯为威而不猛。是皆言敬之最好下手者。孔言欲立立人, 欲达达人;孟言行有不得, 反求诸己。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 有终身之忧, 无一朝之患。是皆言恕之最好下手者。尔心境明白, 于恕字或易著功, 敬字则宜勉强行之。此立德之基, 不可不谨。”

读书但求圣贤, 这并不意味着曾国藩不看重科举业, 他作为功名场中人, 通过科举而跻身朝廷, 功名思想还是很重的, 他曾写信要纪泽重视“制艺”一道。但曾国藩难能可贵的是不把科举看作人生的唯一追求目标, 特别是他不把读书、做官紧密联系在一起, 甚至反对读书为了做官:

“居官不过偶然之事, 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 虽一旦罢官, 尚不失为兴旺气象, 若贪图衙门之热闹, 不立家乡之基业, 则罢官之后, 便觉气象萧条。凡有盛必有衰, 不可不预为之计。”

他进一步认识到, 科举制度不能培养真正的人才, 甚而有误人青春, 误人子弟的危险, 所以, 他不赞成皓首穷经, 而应该追求真正的学问, 他在给其弟曾国华的一封家书中说:

“六弟今年入泮固价, 万一不入, 则当尽弃前功, 一志从事于先辈大家之文。年过二十, 不为少矣, 若再抚墙摩壁。役役于考卷截搭小题之中, 将来时过而业不精, 必有悔恨于失计者, 不可不早图也。余当时实见不到此, 幸而早得科名, 未受其害。向使至今未尝入泮, 则数十年从事于吊渡映带之间, 仍然一无所得。岂不腼颜也哉!此中误人终身多也。”

曾国藩教育子弟为学首先要“有志”、“有识”、“有恒”。“有志”则可以高远, “有识”则可以虚心, “有恒”则可以期于有成。

“盖士人读书, 第一要有志, 第二要有识, 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 不取以一得自足, 如河伯之观海, 如井蛙之窥天, 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惟有识不可以骤几, 至于有志有恒, 则诸弟勉之而已。”

他把“每作一事, 治一业, 辄有始无终”当作自己的耻辱, 对于四弟读书地点的选择上, 他去信教导:“且苟能发奋自立, 则家塾可读书, 即旷野之地, 热闹之场亦可读书, 负薪牧豕, 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 则家塾不宜读书, 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所以读书不在场所, 时间的适宜与否, “但自问立志真不真耳!”

曾国藩又认为读书要专,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 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 则博爱而不亲, 心有所专宗, 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 亦无不可。无所专宗, 而见异思迁, 此眩彼夺, 则大不可。”

曾国藩在辅导子侄读书上重视兴趣的养成。“前信教尔暂不必看《经义述闻》, 今尔此信言业看三本, 如看得有些滋味, 即一直看下去, 不为或作或辍, 亦是好事。”

曾国藩认为教育子弟要慎重择师交友, 其标准是品学兼优。曾国藩认为, 一个人要进步就必须要有老师, 因为“若无师, 则严惮之心不生”, 所以“请师乃第一要紧事, 子弟之成败, 全系乎是。”“明年请师, 仍请邓寅阶先生, 人品学问皆吾邑第一流人, 若在我家教得十年, 则子侄皆有成矣”。

如果说子弟教育的成败在师, 而人生的成败则在友, 曾国藩认为乡间无朋友, 因为“同学之人, 类皆庸鄙无志者, 又最好讪笑人……不惟无益, 且有大损。习俗染人, 所谓与鲍鱼处, 亦与之俱化也”。所以, 他要求“取明师之益, 无受损友之损也”, “择友则慎之不慎, 昌黎曰:‘善不吾与, 吾强与之附, 不善不吾恶, 吾强与之拒’。一生成败, 皆关乎朋友之贤否, 不可不慎也。”

曾国藩还提出读书还须讲求方法, “读书之法, 看、读、写、作, 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他认为“看”是广泛吸收, “譬之富家居积……是攻城略地, 开拓土宇者也。”“读”是为了深透理解, 并熟烂记于心中, 是深沟坚垒, 得地能守者也。“写”是对书法的要求, 各体皆擅, 且又好又快, 这是古代应试者基本功。“作”是作文实践, 他认为不作文实践, 思路就会窒息, “心常用则活, 不用则窒;常用则细, 不用则粗”。

曾国藩在教育子侄上还讲求因材施教, 根据他们的各自不同禀赋, 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目标。首先个人的精力有限, 在读书科考上就要有选择, 曾国藩主张放弃八股科考, 而专攻有用的学业。“至甲三读书, 天分本低, 若再以全力学八股、试贴, 则他项学业必全荒废, 吾决计不令其学作八股也。”其次, 他主张做学问要根据自己的能力特征, 扬长避短。“纪泽儿读书记性不好, 悟性较佳, 若令其句句读熟, 或责其不可再生, 则愈读愈蠢, 将来仍不能读完经书也。”针对这种情况, 他要求, 点拨讲解, 不必背诵, 但多看, 自然有益。

曾国藩的子弟教育思想是他本人成长及读书为学的经验总结, 在引导兄弟子侄的过程中, 联系他们的实际, 娓娓道来, 毫无说教的架子, 所以显得平实而又亲切。特别是他的读书明理、不为做官的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突出现实意义。

摘要:曾国藩重视对子弟的教育, 认为人才靠陶冶培养而来, 读书首在明理, 进德修业, 不以做官为目标, 而要追求真正学问。为学要“有志”、“有识”、“有恒”, 还要慎重择师交友, 讲求因材施教。

关键词:曾国藩,家教,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 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1年。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 篇5

关键词:曾国藩,教育理念,隐性教育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 是指教育者将教育目的隐藏在教育对象周围的生活环境中, 以特定的形式与活动, 通过逐步渗透的方式使教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教育内容和教育经验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享有“旷代圣相”、“古今第一完人”的曾国藩, 他的教育理念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的教育范畴, 虽然没有留下专门的书籍与章节来论述教育, 但在他的家书、书礼以及奏稿中教育思想无处不见。回顾曾国藩教育思想, 固然带有较为浓厚的封建色彩, 却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教育思想内容在其中。突出体现在注重养成优化的环境氛围、注重培养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注重打造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教育主体、注重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等诸多方面,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为隐性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启示。

一、注重养成优化的环境氛围

人与环境相互渗透、相互依赖, 环境氛围对人的影响往往表现出潜移默化的渗透功效。人的思想品德无一例外地形成于一定的环境中, 而这种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 尽管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仍然可以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制约作用。良好的环境氛围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积极作用;不健康的环境氛围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消极甚至有害的作用。营造一个有利于人们培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良好环境氛围, 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以来所追求的目标。曾国藩对环境氛围的优化非常重视, 他在追求“内圣外王”的自我发展道路上, 深知来之不易的名誉、地位、家世, 与个人修养、环境氛围息息相关。当他亲眼目睹身边达官贵人、显赫家族中的子女不是固守家业、终日无所事事, 就是挥霍浪费、不思进取, 深深感到想要自己的儿孙显赫一方, 永不衰败, 必须养成良好的家风。以家风环境的形成, 促使家族的兴盛, 进而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扭转, 实现国家的稳定与繁荣。他曾多次在家书中提到家风养成的重要性, 认为:“凡家道所以可久者, 不持一时之官爵, 而持长远之家规;不持一二人之骤发, 而持大众之维持。”为达到此目的, 曾国藩从封建传统文化中寻找根据, 经过自己的理解, 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 独创一套治家理论和方法。并在家书中言传身教、循循善诱、敦敦教导。曾国藩在治家过程中, 大到曾氏子弟仕途命运、小到家庭和睦与财产使用, 无一不做到细心纠正、耐心规劝, 以求曾氏子孙立志为人、知书达理。不求做官发财, 但求地位优越, 做有所作为、于民有利、于国有功之人, 最终实现他“吾不望代代得富贵, 但愿代代有秀才……谆嘱瑞侄从此奋勉加功, 为人与为学并进, 切戒骄奢二字, 则家中风气日厚, 而诸子侄争相濯磨矣”的愿望。经过曾国藩不懈努力, 在他本人成为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同时, 曾氏家风日渐形成, 代代英才辈出, 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二、注重培养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

隐性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教育对象的价值观形成和思想品德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进而保证教育对象无论在何种环境中, 不出现行为与道德标准相去甚远的教育失控局面。因此, 隐性教育手段固然重要, 但决不能偏离隐性教育传播道德理念和培养道德素质的这一主旨, 否则便是本末倒置、偏离根本。“一宗宋儒”的曾国藩一生中追求功名, 事业成功, 但却从未忽视自我道德修养的提升。他始终坚持理想的人格必须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 一切学术事业都应当建立在道德修身养性的基础之上。这一点从曾国藩家书可得到印证。他在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致诸弟》的信中曾提道:“吾辈读书, 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 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 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 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 以图自卫其身。”“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 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 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 得尺则我之尺也, 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 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 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 则家私日起。”由此可见曾国藩已将以德为先、修身养性的教育理念融入到了整个家族命运发展过程当中, 而曾氏家族人才辈出, 与此教育理念的传承密不可分。

三、注重打造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教育主体

人格是个人以特定的行为模式表达出来的关于自身精神价值的自觉意识, 是个人做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人格是智慧力量、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的有机凝结, 高尚的人格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曾国藩一生中非常注重人格培养, 堪称中华传统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从少年起, 就“困知勉行, 立志自拨于流俗”, 对自身要求极为严苛, 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 教训自己, 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 将一念之差, 一事之失, 都记在当天的日记里, 对自己的错误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 甚至不惜辱骂自己, 将自己比作猪狗, 为了达到监督、鞭策的作用, 还经常将自己的日记交给友人传看。在京师做官时, 他自知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 颇为钝拙, 便主动进行人格修养的培养。提出“八德自勉, 内外兼备”、“穷究事理, 心意诚恳”、“淡泊无求的内在修养”及“敦厚稳重的外在表现”等修身养性的方法。并通过完成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写日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等十三项功课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进而达到理想人格的实现。此外, 曾国藩认为人格的魅力还应当表现在学识上, 只有在格物穷理的知识追求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曾国藩把这种格物穷理叫做“明”, 在《书赠仲弟六则·明》中, 曾提到:“三达德之首曰智。智即明也。古来豪杰, 动称英雄。英即明也。明有二端:人见其近, 吾见其远, 曰高明;人见其粗, 吾见其细, 曰精明。”他认为高明来自天分, 精明来自学问, 但无论高明还是精明都应当趋于平实, 想要达到此种境界, 除了勤奋与渊博的知识外别无他法。在曾国藩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下, 曾氏家风日渐昌盛, 曾氏子弟大多功成名就、受人尊重, 而当时社会各方面人才都愿主动投身于曾国藩门下, 为其献策献力, 一定程度上, 应该说也与曾国藩人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有着直接的关联。

四、注重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

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隐性教育在教育资源和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完全不受时间、空间、教学工具等方面的影响, 可以说是一种跨时空的教育模式。曾国藩教育方式灵活多样, 不拘一格, 效果显著。他注重随时、随地、随事的教育, 将教育渗透在生活细节中, 同时, 也注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曾国藩对于曾氏子弟的教育大多是通过书信往来实现。翻看其书信, 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亲切、细致、具体。每封书信中或多或少会看到曾国藩对曾氏子弟的耐心教导, 每每教导从不简单重复、空泛而谈, 总是就事论事, 以事论理。例如, 曾国藩在书信中曾多次从不同角度教导家人勤俭的重要和好处。他认为俭的好处在于:家运在俭, “勤者生动之气, 俭者收敛之气, 有此二字, 家运断无不兴之理”;安身在俭, “处兹乱世, 银钱愈少, 则愈可免祸;用度愈省, 则愈可养福。”惜福在俭, “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 无一不与寒士相同, 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 则难望有成。吾忝为将相, 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愿尔等常守此简朴之风, 亦惜福之道也。”长久在俭, “居家之道, 惟崇俭可以长久, 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对于俭的好处, 曾国藩既不刻板说教, 也不急于求成, 而是在书信中结合时事、家境、个人具体情况, 随时、随地、随事地进行勤俭教育, 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曾氏子弟的思想与日常行为习惯, 其收效之大、效果之明显, 确实令人佩服。此外, 曾国藩教育方式的灵活性还表现在他对李鸿章的培养过程中。有史料记载, 曾国藩为发展湘军, 惜李鸿章是人才, 积极邀其加入。但曾国藩深知, 李鸿章自恃才高气盛, 锋芒毕露, 真要独当一面, 还需再经一番磨砺。于是, 他针对李鸿章的个性, 采取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平时尽量让李鸿章参与核心机密的讨论, 达到锻炼其能力的目的, 同时为防止李鸿章由此产生的骄傲情绪, 在湘军幕府中找能言善辩之士与李鸿章争口舌之长, 挫其锐气。至于曾国藩本人, 更是身体力行, 以自己的表率来影响李鸿章。李鸿章爱睡懒觉, 曾国藩为了改掉他这一习惯, 每日清晨一定要等幕僚到齐后方肯用餐, 逼李每日早起;李鸿章喜欢夸大其词、哗众取宠, 曾国藩每次发现后, 就正言相诫:要求他待人以“诚”字为本。在曾国藩有针对性的教育之后, 李鸿章的思想、性格乃至生活习惯都深受曾国藩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同李鸿章自称:“我从师多矣, 毋若此老翁之善教者, 其随时、随地、随事, 均有所指示”。又说:“从前历佐诸帅, 茫无指归, 至此如识指南针, 获益匪浅。”而李鸿章日后在仕途上所取得的种种成就, 在一定程度上, 也要归功于曾国藩这位成功的“善教者”, 早期对他的悉心教导。

参考文献

[1]徐安鑫, 何义圣.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教育[J].求实, 2008, 2.

[2]曾国藩.曾国藩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3, 5.

[3]田澍.曾国藩与湖湘文化[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

立志——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要义 篇6

一、立志与为人

曾国藩小时候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去年此际赋长征, 豪气思屠大海鲸。”从这句诗中可看出, 他年少时就充满着“气吞云梦, 铲平君山, 何日斩蛟屠鲸”的豪情。一个人的志向越远大, 他的上进心就越强, 求知欲就越烈, 奋斗起来也就更为努力。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标而产生。高昂的志气, 代表着一个人的生命动力, 体现着一个人的灵魂。

人都有很大的潜力, 但想要成功, 没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不行的。曾国藩从自己生活的经历中悟出一个这样的道理:人才的等级, 是由其志向和兴趣决定的。志向和兴趣低的人, 安于现状, 犹如井底之蛙, 定然越来越低下污浊;而志向和兴趣高尚的人, 向往圣人的事迹, 所以一天比一天进步。这就像生活一样:如果一往无前, 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志, 那么走得再远也不觉得累;如果浑浑噩噩, 没有目标, 什么样的境遇都可以生活, 又为何要行走百里之远呢?他说, 人只要立志, 往圣先贤的事迹都是可以效仿的。

不管是帝王将相, 还是赫赫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 他们从小都立有一个远大的志向, 也就是这个志向支持着他们不断进取, 不断奋斗。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曾经说过:“古之立大事者, 不惟有超世之才, 亦有坚韧不拔之志。”所以, 做人一定要懂得立志。

二、立志与做事

作为一个农家子弟, 曾国藩从乡野走向官场, 经历了种种磨难和挫折。而当年的立志正是曾国藩克服这些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每当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时, 曾国藩总以一种惊人的毅力支撑着, 其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作的努力令后人广为称道。

曾国藩认为君子的志向必须要包含人民的生活, 要为大家谋求幸福之道, 这样才对得起天地, 才能称之为完人。正是因为有如此远大的志向, 曾国藩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 才能不断奋斗, 并走向成功。曾国藩在参加乡试时曾被认为文理不通, 后来再次的应试, 他也仅得了一个备榜时, 这对于曾国藩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于是, 他告别家乡, 进入岳麓书院。曾国藩勤学苦读, 每一次考试都争第一, 终于考中举人, 后来又考中进士。在进士及第之后, 他又立下了更加宏大的志向。

曾国藩曾改号涤生, 这说明他是一个具有很强的自律意识的人。曾国藩之所以能有所作为, 就在于他能不停地磨砺自己的志向, 日日反省, 天天自新。他有一种强烈的洗心革面的愿望, 他是自己的灵魂的严厉审判者, 是自己的欲望的无情拷问者, 他的一生, 始终在对自己的肉体和心灵进行永无休止的洗涤和更新。

三、立志与做学问

只要有志向, 治学就会多, 用功就会勤, 如曾国藩家书中所言:“能发奋自立, 则家塾可读书, 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 负薪牧豕, 皆可读书。”

曾国藩说:“苟能发奋自立, 则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 则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 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夜曾国藩在给纪鸿儿的书信中说:“很多人都希望子孙做大官, 我不希望你们做大官, 但希望你们成为读书明理的人。勤俭自持, 耐劳耐苦。富贵与功名, 都有定数, 一半源于人事, 一半源于天事;但只有向圣贤学习, 全部源于自己, 与天命无关。否有志学为圣贤, 少时欠居敬工夫, 至今犹不免仍有戏言戏动。”在这封信中, 曾国藩告诉曾纪鸿很多人希望自己的子孙做官, 但是人活着不一定要做官, 我不希望自己的子孙做官, 只希望可以做一个读书明理的君子。对比现在, 很多的家长希望子孙有出息, 这是对的, 但很多家长却没有曾国藩这样的见识, 认为孩子应该不是做官就是经商, 却不晓得读书明理才是一切的基础, 所以, 曾国藩对子孙志向的指导为我们现代家长对儿女人生理想的引导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古人云:“君子之泽, 五世而斩。”纵观古今, 家族鼎盛能够传至五代的少之又少, 但是曾氏家族至少在五代以内英才出, 未出一位纨绔子弟:其孙曾广均是著名诗人, 曾广铨是外交官, 曾出使英、韩;曾孙有教育家、学者曾约农。由此可见, 这些宝贵的教育思想都镌刻在了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中。

至今, 曾国藩的很多家庭教育理念和具体方法仍被广泛借鉴。曾国藩的家教之道, 特别是家庭教育思想的要义——立志, 更值得每个家长和追求卓越的年轻人好好学习。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挺经[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1.

[2]何清远.图解曾国藩家书:破译曾氏家族崛起的奥秘[M].九州出版社, 2010.6.

[3]成晓军.唐兆梅.曾国藩家训[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12.

[4]曾国藩.曾国藩家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4.

[5]钟叔河.曾国藩教子书[M].长沙:岳麓书社, 2002.3.

[6]曾国藩家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1989.12.

曾国藩语文教育阅读观对今天的启示 篇7

一.不动笔墨不读书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自古以来阅读和作文就是分不开的, 曾国藩深知其中的精妙。“……一一熟读而深思之, 略作札记, 以志所得, 以著所疑。”这是说读书时要细读, 深思,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录 (“作札记”) 。这儿的札记和今天的读后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它有两种功用, 一是记录下自己读完之后的心得体会, 二是记录下阅读过程中的疑惑。为什么要作札记呢?因为如果把阅读比作输入过程, 那么札记就是产出了。光有阅读, 即使你读得再高兴, 再有想法, 再感觉自己心灵受到了洗礼, 时间一久, 脑中信息量一爆炸, 当时的兴味感动又能回忆起来多少。这时, 经过阅读写下的文字就成了最好的载体, 因为它原原本本地为你的想法照了张永不褪色的相片, 你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它还原你当初的阅读感受。而且, 当脑中的想法在变为文字的过程中, 它已经经过了二次创造, 为你把原来混乱的思路进行了重新整理, 修正了一些不够严谨的想法。这或许可以看作是阅读的“第二次飞跃”。

除了作札记, 阅读完后作文仿效也是很有效的阅读方法。这儿的作文区别于札记的突出特点是“仿效”。这说明和我们今天的读后感不同, 作文主要是为了摹仿所读文章的间架结构, 将阅读时觉得有用的内容通过这种形式加以实践, 从而加深体会。当然, 曾国藩之所以强调作文仿效, 是因为“凡奇僻之字, 雅古之训, 不摹仿则不惯用。“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理解这种思想。这种阅读法就是今人所谓的“写读术”, 即强调读的目的全在于学习写作的方法和技艺。陆机在《文赋》中就指出:“余每观才士之作, 窃有以得其用心。夫其放言遣辞, 良多变矣, 妍蚩好恶, 可得而言。”可见其渊源已久。写读能加深印象, 增强记忆, 还可以帮助理解, 启迪创造, 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经常被使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 这一方法的运用直接体现在了教材中。课文后面的练习题中经常会出现要求学生仿照课文中的一段进行写作的训练。例如, 有教师在执教《九寨沟》一文时, 就在经过课堂上对课文结构的分析后, 要求学生模仿“总分总”的结构, 以《我的校园》为题进行写作。这样, 学生有了范文的参照和教师的指导, 自然能较容易也较好地写作了。同样地, 通过写作, 学生自然会加深对“总分总“这种结构的认识, 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钞记“也是曾国藩在家信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 颇受其重视。“一面细读, 一面钞记, 一面作文, 以仿效之。”“尔与纪鸿儿皆当手钞熟读……”“读必手钞……”几乎只要谈到熟读精读书目, 他就必然要求儿子进行手钞。至于为什么要抄, 抄有什么作用, 曾国藩并未多说, 但是顾炎武认为抄读能产生“一变三”的效应, 即原本、抄本和心中的一本。左思和王充也通过亲身经历证明了抄读法的显著作用。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抄是为了记, 更是为了用, 是运用抄写的方法来启迪思维, 提高自身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抄不是塞着耳机, “有笔无心”地抄, 而是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加深理解。对于抄什么, 曾国藩倒是做了一些论述, 归纳起来就是“此时下手工夫, 以分类手钞词藻为第一义。”对于这一方法, 曾国藩不仅提倡, 而且有过亲身实践, 他的《十八家诗抄》就是采用这一方法写成的。“词藻“以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好词好句”。摘抄好词好句在前些年的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着重要位置, 当时的学生几乎人手一本“采蜜本“, 每日的语文作业中也必然有一项就是摘抄。不得不说, 经过此种“训练“的学生确实积累了一些文采, 写出来的文章也充满了文学气息。但是此一方法走向极端后带来的就是文章中成句地堆砌, 感情的表达让位于字句的琢磨和对于好文的肢解性理解。长此以往, “文采斐然”也就扭曲成了空洞和“为赋新词强说愁”式的无病呻吟。渐渐地, 教师们意识到了这一弊病, 于是“摘抄法”走下了神坛, 迈入另一个一味忽视的极端。我认为, 摘抄还是需要的, 因为写出一篇好作文必然要有阅读的大量积累。腹中空空, 脑袋空空, 怎么能做出意蕴丰厚的文章?只不过“度”要把握住, 明确“摘抄”是要使学生认识到大量有心的阅读和积累是学习语文的必由之路,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而不是将语文课堂上对文章整体的把握让位于抠字眼。

当然, 除了对于“一面细读, 一面钞记, 一面作文仿效”的重视外, 曾国藩同样重视今天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强调的“圈点勾划”法, 在家信中谈及对儿子读书的要求时都会提及“尔先须过笔圈点一遍”。这一点不仅为曾氏所重视, 史学家章学诚在其《章氏遗书》里同样告诫:“读书如不即做笔记, 犹如雨落大海没有踪迹。”圈点勾划不仅是读书的方法, 更是读书的习惯, 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这种习惯是极有必要的。因为通过在书上对一些字句做上记号, 学生更可以深入文本, 在字里行间读出作者想要传递的一种思想, 一种观点, 而且掌握了这种方法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自学。

二.因文而读

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强调的就是散文的阅读了, 许多老师有感于教学上的困惑, 对散文阅读方法进行了诸多探索。但是遗憾的是, 这样的关注造成了人们对于其他文体阅读方法的忽视和所有文体都套用散文的阅读法进行教学的弊端。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认曾国藩在家信中提到的一些观点很值得借鉴。

“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 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 不看下句;今日不通, 明日再读;今年不通, 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之法, 莫妙于设身处地, 每看一处, 如我便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这是说, 阅读时首先要依据文体明确阅读此篇文章的目的在于什么。例如读经, 就是要“研寻义理”;读史, 就是要能感觉在其间“恍如接其人, 恍如亲其事”。明确了阅读目的后, 我们就能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了。有的文章实用性比较强, 例如说明书, 就应该跳读, 带着一种获取信息的目的去读, 而不是字字研究, 句句考证, 这样不仅无法快速获取信息, 而且也会越读越丧失阅读的兴趣。有的文章逻辑性较强, 思维缜密, 充满了思辩美, 例如议论文, 就应该带着疑问去读, 特别关注每段的开头和结尾部分, 因为这儿经常是作者阐发观点的地方。而有的文章词句爽朗明丽, 音韵铿锵, 例如古诗或一些抒情散文, 就应该用吟诵的方式去读, 高声成诵, 细嚼慢玩, 在声韵中感受文章一字一句中渗透的情意。当然, 确定了阅读方法后, 教师自然可以选择相应地教法进行教学。

同样是朗读教学, 读法指导也有所不同。曾国藩曾指出“……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 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就是说有的文章气象宏大, 就应该高声朗诵, 读出其气势的雄壮、情感的激烈;有的文章意蕴绵长, 就应该一唱三叹, 在浅吟低哦中品味那一丝一毫的情感。在今天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对于学生的朗读指导, 就应该这样灵活选用读法, 并细化要求, 从而带领学生让语文课堂充满琅琅书声。

三.结语

曾国藩的家信中还涉及到不少关于读书的精辟看法, 例如读书需要背诵, 要完整地读书等等。这些看法虽然是在百年之前提出来的, 但是对于今天的语文阅读教学仍有指导性意义。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打开它, 细细品味, 慢慢读, 品出读出那蒙尘的隽永的文字中闪现的现代的光辉。

摘要:《曾国藩家书》作为家训类著作的名著之一, 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语文阅读教学思想。他的不动笔墨不读书以及因文而读的阅读观在今天仍闪现着光辉, 对当今的语文阅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曾国藩家书》,语文,阅读观

参考文献

[1] (清) 曾国藩著;钟叔河选编.曾国藩教子书读书·作文·做人.长沙[M]:岳麓书社, 1986.08.

[2]檀作文译.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文白对照[M].北京:中华书局, 2008.10.

[3]周艳华.曾国藩阅读理论初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

[4]杜秀芳.从《教子书》看曾国藩的作文教育思想[J].阅读与写作.2007.

[5]刘艳琴, 赵年秀.曾国藩读写学习观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 篇8

一、曾国藩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

在《致诸弟》的信中,曾国藩曾这样说道,我们读书,所求的不过两件事“,一者进德,一者修业”,他还指出“德业并增, 则家私日起”,将修身养性与事业发展及家庭等联系在一起,并践行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曾国藩修身不倦,每天都进行慎独反省,“八德”是其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除“勤”、“俭”、“刚”、“明”外,八德中还包括“孝”、“信”、“谦”、“浑”,是曾国藩经过多年修身养性所得出的精简概括。

“八德”几乎涵盖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是曾国藩对儒家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扬,在他的诠释中,很多概念性的东西增添了更多的可操作性。在“八德”中,以“勤”“、俭”“、孝”最为突出,而在这三种德行中,曾国藩又将“勤”推为“八德”之首。在曾国藩修身养性的观念中“,勤”能够很好地衡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他将“勤”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在身体力行的同时还教导家人恪守修身养性之道。“俭”主要指节约、节俭,也是曾国藩修身养性推崇的主要德行,在他的家书和日记中,对“俭”的言论和推崇甚至已经到了不厌其烦的地步。他一次次地对家人道,“惟崇俭,才可使家运兴盛,乱世更应戒奢侈”。在这方面,他一直守身律己,为官期间几乎都是布衣粗食。“孝”指对双亲进行侍奉,在对传统儒家“孝道”继承的同时,曾国藩还在孝道中加入了“立身修行”、“忠心为国”的等德性,使“孝”的内涵被扩大化,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家庭所限。

“八德”是诸多儒家思想精华的凝结,但与此同时曾国藩并非盲目、无选择地全盘吸收,他摘取了传统儒家学说中人格理念里合理的部分,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信”“、谦”二字便是写照。诚如字面“,信”即诚信、忠恕、“谦”即谦虚谨慎,无论是与朋友还是与家人的书信中,他都无数次提起“信”“、谦”。为提高自身个人修养,在与朋友交流的过程中他都极为严苛地要求自己,将所有的过失都在当天的日记中记录,并给予自己毫无留情的批评,甚至不惜对自己加以辱骂,将自己比作猪狗,还经常将日记交给友人传看,从而对自己进行监督和鞭策。“八德”中的“刚”指意志坚毅“,浑”指“平和”,具有鲜明的湘湖文化特色,曾国藩一直对刚强、坚毅的性格比较推崇,除此之外,曾国藩还指出担当大事,全在“明”“、强”,只有认真地修炼自己,首先战胜了自己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二、曾国藩修身为本的道德自我完善之道

1.以自然、真性为追求。一直以来,曾国藩都认为修身的本质除了在于对自身没有被矫饰遮掩和人为扭曲的真性情进行挖掘外,还在于对自身真思想及自然本性的挖掘。在他的修身立德过程中,始终以自然、真性为追求。正如老子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明白的道理,自然才是大道本性和人生的最高境界。曾国藩从古代先哲那里总结了修身养真的经验,悟出了“养真”即是“修身”的目的和途径,明白了自然修身的真谛。曾国藩认为,圣人千言万语中,做人之道归结来说不过是敬、恕二字。他要求自己不管对什么人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怠慢;无论身处何种场合,都必须衣冠整齐,具有严肃的态度,让人望而生畏却又觉得威而不猛。在此过程中,曾国藩将“静”作为“养真”的主要途径,即保持心态的宁静。他认为只有心静下来神才能静,而神静下来身体才能安宁,身体安宁下来才能健康。因此,曾国藩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一直都在“静”字上下功夫,要求自己用平常之心对待每一件事,以消除情思的焦躁,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另外,曾国藩认为怀揣宽容之心也是修身的必需之法。他认为成大事者,必须具备开阔的心胸,能够容别人所不容之事,做一个谦谦君子的同时更要做一个豁达坦荡之人。曾国藩还将勤俭作为调养身心、守淡泊之志的重要方法,在他的理念中勤俭之道是修身养性的秘诀之一。

2.能甘淡泊,重慎独。甘于淡泊,是曾国藩修身为本的道德自我完善之道中的极为重视的部分。曾国藩说认为,一个人胸襟的广大,必须从“平”“、淡”二字用功,这是对老庄淡泊寡欲的继承也是阐发。一个人自私心重,沉迷贪欲,一定会过分看重名利,并将其视为一切,甚至会通过自己的尊严来满足这些私欲,自然就无法谈及修身养性。因此,曾国藩提出了凡人我之际,必须将其看轻,功名之际,必须将其看淡。过分的贪欲必将找来更大的破费,过多的储藏一定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只有能甘淡泊、适可而止才不会遭到危险。曾国藩牢记老庄淡薄语录,不仅自己如此,也要求家人如此。其次,曾国藩还特别重视慎独,并将其作为人生寻乐的第一药方。在曾国藩看来,只要能够做到慎独,保证心中不会有任何愧疚,即使面对鬼神心中也不会有任何惧怕。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不仅止于人前,更重要的是无人监督、独自一人时更要谨慎不能做违背道德之事,只有如此才能防微杜渐,才是真正的道德高尚。在曾国藩的慎独中,记日记是他最重要的手段。他坚持每天都记日记,每天都检查、反思自己的言行,对自己在修身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检讨。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在日记中记录了自己前一天所做的梦,梦中他看到别人得到了一笔额外的好处因此便很羡慕。醒来之后曾国藩开始对自己加以指责,在日记中指出自己不该有如此严重的好利之心,以至于做梦都梦到。中午曾国藩到朋友家吃饭,其中一位朋友得到了一份额外收入,他心中竟然一时羡慕,回去时他又在日记中批评中午的自己,说自己“真可谓下流”。难能可贵的是,曾国藩31岁开始修身后,在之后的后半生中即便他已经身为军事统帅,很多时候在杀戮声中度过,他仍然坚持每天“三省吾身”。由此也推断出,曾国藩事业的成功最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他的修身。

3.勇于自律、凡事谨。自古以来,外界的诱惑都是众人修身最大的障碍。曾国藩对此也有自己的应对措施,即“自律”“、谨慎”。对于修身之人来说,诱惑就是毒药,一旦陷入诱惑之中,便会与修身的追求背道而驰。善于修身的人,都必须具备“自律”的品质。曾国藩为人处世之中最感人之处在于他勇于自律,能说能做,堪为他人榜样。曾国藩原名曾子诚,21岁的他到涟滨书院读书时因抽烟而被山长刘元堂痛骂,为了戒烟,曾国藩便改名曾涤生。在日记中,曾国藩写到涤生便是荡涤旧染之污,之后的整整十年他都在戒烟,但却怎么也戒不掉。直到31岁,曾国藩与唐鉴、倭仁一起开始学习修身养性,渐渐地将浮躁的毛病克服。第二年秋天的晚上,当时的曾国藩身为翰林院侍读,他将烟具、烟叶悄悄地砸了,就那么悄无声息把烟戒了。在戒烟的同时,曾国藩还为自己写下了日课十二条来达到自律。为防身陷泥潭,曾国藩一直慎之又慎。他的谨慎主要体现在五点:首先是“慎”择友,曾国藩喜欢结交诤友,一些朋友甚至有过激烈的矛盾,但他却并未因此便从此不与他们交好,而是惺惺相惜,这些人在他事业中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其次是“慎”择业,他教导自己的子弟,可以不当大官,但一定要做君子之事;第三为“慎”说话,他不仅对自己有严格的慎言要求,同时告诫自己的家人也必须慎言,不能对不了解的事情妄下断语;第四为“慎”为官,在功名利禄方面,曾国藩一直追求是留有余地,这也是其甘于淡泊的修身要求;最后为“慎”处世,在对事情的处理中曾国藩始终要求自己秉公在先。此外,曾国藩还时时带有一颗“求过”之心,不仅自己通过日记记录、评说自己的过失求过,还经常请他人指出自己的过失,以求自警。

综观曾国藩的一生,虽然褒贬不一,但他在修身为本之道中的言传身教对于后人却起着真实的示范作用,对于如何形成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曾国藩本人对修身进德十分讲究,在他的观念中,人生的两大财富莫过于修身进德与学业。本文主要从曾国藩修身养性的主要内容出发,对曾国藩修身为本的道德自我完善之道进行探析。

关键词:曾国藩,修身立德,内容,完善之道,探析

参考文献

[1]史林,迟云飞著.曾国藩大传[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李育民.曾国藩的道德追求及其局限[J].湖湘论坛,2010,3(20).

[3]曾琦云.再论曾国藩——中国近代新儒家的开创者[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8(30).

[4]于淼.曾国藩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5]杜以同.曾国藩军事伦理思想分析[J].兰台世界,2013,10(18).

[6]曾国藩原典,东野君译著.曾国藩制人攻心之道[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7]刘丛.从《曾国藩家书》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J].兰台世界,2012,3(18).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 篇9

关键词:关联理论,《西游记》,对比研究,最佳关联

一、引言

自问世以来,关联理论就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然而还未将其应用于《西游记》习语英译。本文试图从认知语境、交际意图以及关联性这三个方面对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西游记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关联理论在该著作英译中的应用,推进中国文学著作翻译的进一步发展。

二、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强调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即听话人是如何从说话人的语言及语境中推断出其意图的。基于此,德国翻译家格特指出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形式,但仍然以最佳关联为原则,要求译者从原作者的明示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继而传递给接受者。

三、《西游记》的英译

《西游记》这部名著包含了大量的源语文化,译者需要充分理解其习语所传达的含义和意图,用目的语准确地表达出来,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受不同认知环境的影响,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译本各有特色。本文通过对照几组例句,探讨如何实现译文与原著的最佳关联。

四、余国藩和詹纳尔两译本的对比研究

1.成语的英译。原文:肯不弃鄙贱,收纳小人,亦得效犬马之劳。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中一部分定性、表示一定的意义的词语,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原文中“效犬马之劳”即是沿用汉字语言中的成语,字面义为像犬马一样所做的操劳。古时候臣子对君主常自比为犬马,表示愿像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现在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原文是一句地道式的表达,如果采用直译的方法,则无法传达作者的本意,下面是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译文。

詹纳尔译:…accept our humble service.

余国藩译:…serve you as dogs or as horses.

詹纳尔译文采用的是意译的方式,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译文意义表达清晰、简洁明了,实现了原文和译文的最佳关联。余国藩译文采用的是迂回的方式,用英文的谚语巧妙地将原文中的成语进行转换,使其与目标语的文化相结合,拉近了读者的距离。这一译文能够很好地实现原文、译文和读者之间的最佳关联。通过对比,两个译文都能很好地实现译文和读者的最佳关联,但余国藩的译文采用了目标语的表达方式,使译文的表达更地道,能够更好地实现原文和译文的最佳关联。

2.双关的英译:原文:祖师问:“你姓甚么?”猴王又道:……一生无性。”

“姓”与“性”两字是语音双关,“姓”与“性”同音,但其表达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姓名,另一种是性情,是这段话的点睛之笔。双关修辞的运用,体现了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但这同时也给翻译这对话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是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译文。

詹纳尔译:The Patriarch remarked,“What is yoursurname?”……the Monkey King again replied,I've neverbeen surely.”

余国藩译:The Patriarch said,“What is your xing?”the Monkey King again replied,“…...My whole life’swithout ill temper.” (Note: A pun on the words“surname”and“temper,”both of which are pronounced xing,but arewritten with a different radical to the left of the Chinese graphs.The Patriarch asked for Monkey’s surname but Monkey heard itas are mark about his“temper”.)

詹纳尔直接将“姓”译为“surname”,后面猴子答非所问,是因为汉语里的同音异形字,而并非它没听清。这种译法,忽视了中国汉字的文化特色,无法表达出汉语中的同音异形字引发的趣味,这可能直接影响读者和译者的交流。余国藩用汉语拼音来替代同音异形字,以模糊化的手法很好地诠释了原著展现的深层意味。以音译的手法留下一个疑问,注释原文的两层含义,能更好地传达原著的含义。尽管释义篇幅过长,但只有这样双关修辞才能英译出来,才能让读者明白作者的意图,理解对话中的修辞趣味所在,才能达到最大的关联。通过以上两译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关联理论能很好地理解并英译《西游记》的双关语。

上一篇:教师专业素养下一篇:经营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