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有感

2024-04-27

读曾国藩传有感(通用6篇)

篇1:读曾国藩传有感

读曾国藩传有感

国之殇,是浮华倾圮后的最后一曲楚歌,国之辱,是你忍辱负重后的最后一道霹雳。摇摇欲坠的天朝上国终将被历史埋葬,然而你却仍要拼死捍卫腐朽的魂灵,哪怕你会万劫不复刀山火海。卫道士,走狗,卖国贼,抑或“中兴第一名臣”,旷古烁今,末世圣贤。的确,你留给世人太多谜题,国之藩篱,君子居下,则排一方之难;在上,则息万物之器”。巨蟒之后,光宗耀祖,曾家未有考取功名的子弟,呱呱坠地,也决定你那独一无二的一生。

少年游——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岁识字,六岁读书,无论四书五经,八股遗风,还是《史记》,《周礼》、《仪礼》、《文选》,均有涉及。当然对你以后的仕途有极大益处,天纵英才,带着长辈们的期许。你踏上了求学的路,少年游也就此开始。岳麓东环湘水回,长沙风物信佳哉。妙高峰下携步谁,爱晚亭边醉几回。夏后功名余片石,汉王钟鼓拨寒灰。知君此日沉吟地,是我当年眺览来。会当绝顶,万山皆渺。年少的你纵情山水,挥毫泼墨,直挂云帆济沧海,我辈岂是蓬蒿人。可曾知否,宦海之上,壁立千仞,稍有不慎,粉身碎骨,昔日李斯翻云覆雨落得个五马分尸,屈原赤胆忠心也只好自投汨罗,官场不是儿戏,伴君终是伴虎,多少忠臣将相死于非命,道光不是太宗,而你也不是魏征,晚清颓唐早已断送了先辈的河山,且不说蛮夷之乱,内部早已土崩瓦解。但此时的你,目光中除了坚定,没有迷惘。

宦海沉浮终不悔

记得孟德曾受高人指点“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大概也是怀着这样的想法,进京赶考,无果而终。本想打道回府桥,不满青灯书案,这时迎来授业恩师穆章阿,你也就此引来生命的转折,朱子理学,修身养性,于是也养成了极好的品行。恰好太平天国**,你也就开始一段生命中最重要的旅程

想来区区一个洪秀全怎会掀起翻天巨浪,太平天国骤然成为一个极大的势力。鸦片之灾的阴影还未消退,半路杀出来的叛党竟然无法阻挡,也难怪,此时的清兵早已被鸦片之毒侵蚀,作战能力全无,节节败退,劳民伤财,在我看来完全是个无用的孬种。清政府将你冷落多年,此时却好言相劝让你去组织团练(其实也对你没报多大希望只是想要你解决一些官民的纠纷),前几次对于咸丰帝的觐见不是无果而终,就是受到责难。心灰意冷的你当然犹豫不决,母亲你连最后一面都没看到,守孝也是必然的,但是鉴于父亲家人的劝说,你接受了这道谕旨。将自己的全部心血投向了团练。不过总是要有点手段,但由于朝廷对于自己的猜忌过重再加上财政多用于清军的开支,团练的经费也就成了大问题,自己虽为团练大臣却也鞭长莫及,弄不好团练没办成倒会因为用人不当等问题激起劳动人民更大的反抗,引火烧身,加速灭亡。更别说实现目的愿望 了。曾国藩很想把各地的团练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大团”集中训练,统一管理,而实际上就是建立一支军纪严明有较强战斗力的不同于八旗、绿营的新军队,他的最初想法就是先招募少数人加以严格训练。使之起到以一挡十的效果。然后,以这批人为骨干,再招募十倍、二十倍的人。这样立即就可以形成一支劲旅,拉到外面去与太平军抗衡,同时自己身家的兴旺也全部寄托在这支军队上。不过你也太一厢情愿了,湘军的严酷训练竟是每天5点起,训九个小时,士兵们极大不满。当你准备弹劾副将,众多的不满也就爆发,人人追着你打,土豪劣绅们恨你入骨。你也就离开了这里回到南麓衡州城,如鱼得水,建立了自己的水军与太平军抗衡,不得不说经验不足,惨败之后,投江自尽以谢君王,之后你也经过了很多次的战役,随着太平天国的自身灭亡,捻军的兴起,革职之后的天津教案将你推向风口浪尖,与法国谈判也就此换来千世骂名。

末世悲歌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部悲剧史,在大多数人看来也许他为了清政府卖命是完全不值得的,甚至只会使自己身败名裂。他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虽然本性中已对于腐败不堪的王朝强烈不满,但介于传统的君臣观念,是不可能走向反叛的,同时太平天国虽然是农民阶级领导的,拜上帝的思想也决定了其无法取得最终胜利的结果,唯心的思想,特别是后期洪秀全骄奢淫逸的生活,人民的日子并不比饿殍好多少,不能说是曾国藩的错,站在他的立场仅仅是为了尽力扶起这个将要毁灭的王朝,所做的一切也并不是无法理解,只是我们要看到,曾国藩对于时局的把握是相当准确的,任人唯贤,于是诞生了李鸿章,左宗棠等名将。他对自己的要求极高,主静,静坐,谨言,保身无疑对于如今的浮躁社会是一种启示。立场不相同,选择也就不同,屡次被皇帝猜忌,放逐,经历过失败,胜利,始终坚持对于王朝的维护,这正是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但他又常常借鉴外国的技术,又有一定的先进性,其生平尽瘁报国,克己省身,器识过人,坚贞自矢,不特今世所罕见,即放之古贤臣,盖亦未遑多让。其当成败绝续之交,持孤注以争命;当危疑震撼之际,每百折而不回。盖其所志所学,不以死生常变易也。” 曾国藩幕僚、早期启蒙思想家薛福成认为,曾国藩最成功之处在于育人用人之道:

“自昔多事之秋,无不以贤才之众寡,判功效之广狭。曾国藩知人之鉴,超佚古今,或邂逅于风尘之中,一见以为伟器;或物色于形迹之表,确然许为异材。平日持议,常谓天下至大,事变至殷,绝非一手一足之所能维持。故其振拔幽滞,宏奖人杰,尤属不遗余力。尝闻曾国藩目送江忠源曰:‘此人必名立天下,然当以节烈称。’其实仔细想想,区区一个曾国藩何以圣贤,能够在众多战役中为将领,不得不归咎于他能够很好调度人才,起初李鸿章曾背叛,鉴于其才能,曾国藩不计前嫌。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当时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为了能够苟延残喘的活下去,他和清政府都选择了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态度,卖国贼的评价也不无道理,只是就算清政府反抗可能也只是会加速灭亡,于是才会选择如今的共产党,他是历史的不朽,同时也是历史的悲剧,一生徘徊在内忧外患中,承受着难以忍受的压力,悲哉,恨哉,伟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也是儒家集大成者,可以说是文韬武略,样样精通,只是时代错了位,选择了不该也无奈的选择。

篇2:读曾国藩传有感

曾国藩“出身平常,天赋堪称同时代大人物中最差,身体也很差。”“年轻时性格中还有很多毛病,比如自我管理能力差。”单是一个秀才就考了将近十年,以致成为湘人的笑柄。尤其是道光十二年,不仅落榜还被主考官“悬牌批责”,成了“文理欠通”反面典型,全省“出名”。然而他并没有气馁,“回家后一头钻进书房,反思自己这么多年读书考试的经历,找出失败的原因。”“他找出自己历年的考卷和那些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看看自己到底差在哪里。看来看去,曾国藩总结出来自己的主要问题在于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通关和整体气势。”功夫不负有心人,道光十三年当他再次踏上科举之路,果然中了秀才。“掌握了考试的诀窍,写应试文章越来越得心应手。紧接着又中了举人。并顺利一路进入翰林院”。艰难的科举经历对曾国藩是一次极好的自我教育,不仅强化了他“愈挫愈奋”的性格特点,还塑造了他独特的人生哲学“尚拙”。正因为尚拙,他认识到笨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更肯付出。

进入翰林院,这里都是全国精英中的精英,他和人家一比,身上有很多严重缺陷:说一口难懂的方言、视野狭窄、观念庸俗、吸烟、浮躁坐不住、爱去菜市口看杀人等。这更坚定了他的自律信心,坚持每天写日记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把日记送给朋友传阅,以达到自律的目的。这是他的成功秘诀之一。

直到晚年,仍然每日照常工作,每天清理文件,见客,阅理学著作,核改信稿等。

二、志向高远。

“曾国藩1840年到北京做官,进入翰林院,1852年离开北京。在十多年里,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创造了道光朝的记录。”他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还有一身的坏毛病。为什么在官场上如此春风得意呢?第一自律,自我管理能力强。第二目标高远。他在三十岁提出“学做圣人”的目标。为此他给自己定下了十二条军规矩:

1、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2、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3、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4、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5、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6、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7、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8、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

9、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10、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11、作字:饭后写字半时;

12、夜不出门。

曾国藩的这十二条规矩,前三条是为读书作准备的。第四、五、九、十、十一条是读书的方法;而第六、七、八、十二条看起来似乎与读书关系不大,实质上是要求自己集中精力读好书,因而这看似关系不大的规矩,却是保证读书质量的重要手段。曾国藩的读书特点是: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曾国藩的这些读书经验,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曾国藩一介书生起家,创建军队,统率群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中国传统文化免遭彻底毁灭的命运,使清王朝的生命有延续了六十年。他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道德修养近乎纯粹。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使命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志向,民胞物与的博大胸怀是支撑曾国藩在艰难困苦中奋力挣挫的精神动力。”

三、有恒

曾国藩从开始考秀才之举就能看出其恒心。不然怎么会连考近十年?怎么会在成为湘乡笑柄、全省反面典型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科考。相反没有恒心早就放弃了,清王朝女历史就应该重写了。

再看进入翰林院后他发现同事都是全国精英中的精英,自己有太多陋习,怎么办?他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给自己定下了十二条军规,并以记日记的形式规范自己的行为。直到暮年曾国藩都生活在不停的自省中,每天在日记中不断的反省自己的缺点,纠正自己的行为。六十二岁的他已经功成名就,在日记中的自责自省依然和他三十岁时一模一样。他用三十天戒了烟,然后用三十年戒掉他更难戒的毛病。“晚年的曾国藩虽然已经油尽灯枯,仍然勤奋有恒,尽管右眼失明右眼视力也并不好,但她还是在每年处理完公事后读一点书。有时眼晴实在太疼,就闭目默诵。直到生命的末尾,仍没有停止高强度的工作,也没有停止自省。”他通过个人不懈的努力,完成了脱胎换骨、超凡入圣的变化,达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境界,曾国藩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的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人如果实心实意的进行自我完善,通过陶冶变化,也可以成为一个超人。值得后人借鉴、崇拜。

篇3:读曾国藩传有感

细观他的成功之路, 我发现他具有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班主任”的能力。若曾国藩从事教育的话, 以他的管理才能, 他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管理者。我个人认为他的很多成功经验, 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一、曾国藩“德育为首”, 选择班干部以德为首

识才、用才是他成事的第一秘诀。历史上有识才、用才本事的人物不少。如刘邦著名的“三不如” (汉高祖刘邦有段名言:“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抚百姓, 给饷馈,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 。曾国藩成功的重要一条也是在于他有杰出的识才、用才的本事:以德为主, 次看学识, 再看才具。他识别后, 将他们一一合理使用。这就如同于我们班主任在选择班干部时要注意的问题。

选好一个班干部, 组成一个好的班集体, 就可以带好一个班级, 是班主任的好助手, 是一个好的副班主任。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很多压力。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在管理班级时不是也有一套选择班干部、培训班干部、使用好班干部的方法么?

曾国藩有两句名言“扬善与公庭, 规过于私室”。这也给我们班主任一个很好的启示:就是对学生和班干部的好事要大肆宣传表扬, 起到以积极的影响;对于班干部所犯的错误, 要在私下里批评教育, 这样既树立了班干部的良好形象, 又维护了他们的自尊。有利于班干部进一步在班级中开展工作, 当然必要的时候可以因时而变。

二、曾国藩“适时教育”, 抓住机会, 完善自己, 教育学生

他抓住机遇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改变曾国藩命运的机遇就是在太平军冲出广西, 向江南进军时, 朝廷在江南各省任命了四十三为团练大臣。这四十三位团练大臣, 后来死的死, 走的走, 几乎都没有成什么大事, 唯一一个成就大业的就是曾国藩, 他抓住了这一机遇, 因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的这一理念很是适合我们班主任针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的教育方法。

“适时教育”就是抓住合适的机会, 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法, 教给学生适当内容的知识, 或培养适当的技能。让学生在这特定的氛围下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完善自己, 接受老师的教育和管理。

三、曾国藩“因材施教”, 不能总用一种眼光来关注学生

他交错使用儒、法、道三家学说, 依时而变。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非孔、孟儒家, 而是诸子百家的共同智慧。曾国藩他精通儒、法、道三家学说, 并适时而用,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这一成功之道, 说明我们班主任不能老用一种眼光来看学生、一种方式来教育学生、一种方法运用于教学。要做到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时代在发展, 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你若再仍用老一套的眼光来对待、教育和管理学生, 那一定会“老眼昏花”的, 跟不上社会的快节奏。

那么我们班主任就应顺应社会的进步, 积极地学习和改变, 做到“因人而教, 因时而变”, 才能“变则通, 通则达, 达则成”,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篇4:读林徽因传有感

林徽因出生于书宦之家,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可能是她优越于当时中国大多数女性的唯一优势。人生而平等,但机会却千差万别,林徽因的良好环境并没有使她成为才女,相反,尴尬的家庭身份留给她的是“永久的创伤”。林徽因的母亲是小作坊主的女儿,是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的第二个妻子,育有二女一子,只活了林徽因。林长民的第三个妻子为其生有四子一女,在那个母以子贵的时代里,林徽因的母亲自然受到冷落。林徽因天生善良,尊敬父亲、疼爱母亲,关心家里的兄弟姐妹,但对母亲与三娘之间的争斗痛苦之极却无计可施。

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与梁启超交往甚密,有意将林徽因许配给梁启超的大儿子梁思成,梁启超也有此意,于是有意安排林梁二人见面,希望他们认识后感情自然发展,逐渐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那时候林徽因对爱情的观念和一般女孩没有什么差别,懵懂中接受家长的刻意设计。即使后来在英国结识徐志摩,在徐志摩的狂热追求下,林徽因考虑的还是徐志摩年纪大,且是已婚人士,自己嫁给他只能做填房的朴实想法。至于后来传说的徐林之间的爱情如何轰轰烈烈,也只是徐志摩一厢情愿而已。

林徽因在16岁的时候,林长民被派去常驻伦敦,她便随父一起赴英,一方面照料父亲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开始接触崭新的世界。她不时参加父亲的社交活动,认识了许多有名人物;她随父亲游历欧洲大陆,开拓了视野。聪明的她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圣玛利亚女子学院学习,学习期间受到寓所女建筑师房东的启发,确定了建筑艺术作为主攻方向,并且一开始就当做一种近乎神圣的事业来献身。

她结合理论学习和实地走访,与梁思成一起考察了欧洲大部分的古典建筑,对古建筑的雕刻、纹饰、线条、图案观察细致,心有灵犀。作为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和营造学社成员,她和丈夫考察了中国15个省份的两千多座古建筑,最后在山西发现仅存的唐代木建筑。林徽因在测量、绘图和系统整理资料方面不如梁思成,但在融汇材料方面却充满灵感,常会从别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独见精彩,发表极高明的议论。梁思成的论文和调查报告大多由林徽因加工润色。林徽因非常健谈,观点独到,她和丈夫常常在客厅里邀集一些朋友,边喝茶别叙谈。前来聚会的都是文坛名人、教坛大匠、社会名流。严谨的学习态度,为科学的献身精神,再加上良师益友的殷勤辅佐,终于成就了林徽因才女的实至名归。

林徽因是真实坦诚的,做学问一丝不苟,谈感情也是赤诚待人。在英国的时候,父亲到瑞士国联开会去,林徽因一个人坐在诺大的饭厅里,一个人一面吃饭一面咬着手指头哭——闷到实在不能不哭。理想的她老是希望着生活有点儿浪漫的事情发生,或是有个人叩下门走进来坐在她对面同她谈话,或者和她同坐在炉子边上讲故事,最要紧的还是有个人要来爱她。她做着所有女孩都做的梦。这时候徐志摩出现了,两人热情的谈文学、人生方面的问题,互相产生好感。但是当徐志摩表示要因她离婚的时候,林徽因果断的听从父亲的安排,离开伦敦去了另外的城市。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而绝不用谎言来欺骗自己和别人。

最能代表林徽因至诚的事件是在她和金岳霖之间发生的故事。林家客厅的常客金岳霖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爱情有所怀疑,便隐隐约约的向林徽因表示出自己的爱意,绝顶聪明的林徽因不可能不知道。1926年梁思成去河北宝坻考察古建筑,林徽因因病在家。金岳霖趁机展开爱情攻势,使得林徽因非常苦恼。当梁思成回来之后,林徽因哭丧着脸对他说:“我苦恼极了,因为我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

林徽因对梁思成说这话时,一点不像妻子和丈夫谈话,却像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梁思成当时觉得血液都凝固了,但转念一想,她没把我当做一个傻丈夫,怎么办?经过一夜无眠,梁思成认为自己在文学艺术方面虽有一定修养,但没有金岳霖那哲学家的头脑,认为自己不如老金。第二天,梁思成哭着对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老金,我祝福你们。”过了几天,林徽因告诉梁思成:“我把你的话告诉了老金,老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心爱你的,我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退出。”

林徽因的这种纯真的性格,无形中为她增添了许多的魅力。

林徽因非常反感母亲的无事生非。她曾给费慰梅的一封信中说:“我自己的母亲碰巧是个极其无能又爱管闲事的人,而且还是天底下最没有耐性的人。”1940年因日本飞机轰炸昆明,他们一家随中央研究院迁往四川重庆西边的小镇李庄。林徽因肺病复发,为了减轻家务便请了一个年轻女工。林徽因的母亲时常在不该和女佣人生气的时候生气,在不该惯着她的时候惯着她。因为过于没有耐性,让女佣人像钟表一样的做好日常工作但又必须告诫她改变林徽因的指令,直到任何人都不能做任何事情。尽管如此,林徽因认为和母亲争吵只不过是“傻帽和自找苦吃”,生气之后还是一样精心侍奉。这让人想起舜那“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舜用他“欲杀而不得,即求常在侧”的隐忍和智慧,维持了家庭的和睦与安宁,林徽因也是如此。

流亡昆明期间,梁思成病倒了。他在北京时患的颈椎病在昆明复发,背部肌肉痉挛,痛的昼夜不能安眠,医生诊断为扁桃体炎化脓所致。切除了扁桃体后牙周炎又发作,又把满口牙拔掉。如此一来,在一年内他只能日夜躺在一张帆布椅上,服药治疗。林徽因不仅要悉心护理梁思成,而且要挑起家庭的全部重担。他们没有多少积蓄,在昆明为了一家五口能过日子,曾“整天宣言我们愿意服务的替政府或其他公共机关效力”。但是这愿望一直落空,甚至干活也得不到“一点实际的酬报”。高价的房租和暴涨的粮食,逼得她只好在云南大学教书,每周教六个小时的补习英语,月薪只有40余元法币。为了这点儿钱,她每周往来要爬山坡,要走老远的路。林徽因是家里的总管,这个责任牵扯了她很多的精力,作为过渡一代的知识女性,她反抗传统的老规矩,但也认为有一些规矩是不能反抗的。为人子,止于孝,为人母,止于慈,与人交,止于信,林徽因真的做到了知止而后有定。

林徽因的贡献除了表现为做梁思成生活的妻子、事业的助手之外,她自己在文学、艺术方面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她写诗、散文、小说和剧本。她是学建筑的,但是对文学的趣味极高,精于鉴赏,所写的诗和小说风格冷清,一时无二。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时亲手设计的有东方神韵的婚礼服摒弃了西式服装的元素,以不合常情的大胆想象,塑造出古雅、浓郁、特异的东方风格,让人过目不忘。林徽因优越的才情离不开对生命对国家炽烈的爱。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候,好友费正清知道林徽因夫妇贫病交加、度日如年的情况后,几次劝他们去美国,以便治好病,并找一份有丰厚报酬的工作。可是他们在感激朋友关心的同时也表示: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如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梁思成后来说:“我当然知道这个决定所付出的代价,我不能不感谢徽因,她以伟大的自我牺牲来支持我。不!她并不是支持我,我以为这也是她的选择。如果说我从李白、杜甫、岳飞、文天祥这些伟大的民族英雄那里继承了爱国主义思想,而徽因则除此之外,比我更多的从拜伦、卢梭等伟大的诗人、哲学家那里学习了反侵略、反压迫的精神。她对祖国的爱,是怀着诗人般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在这种爱国主义的激励下,林徽因留给祖国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景泰蓝在新中国的重生,人民英雄纪念碑须弥座的浮雕。做完这些之后,林徽因于1955年3月31日晚上与世长辞。

《大学》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条纲领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文化心理结构的浓缩和精华,体现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核心。它不是空洞的口号,它需要每一个传统与现代的知识分子用行动去实践,也只有这样,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才能够扩大,从而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之后实现平天下的最高理想。林徽因是实践者,中国的优秀儿女都是实践者,让我们踏着前人的足迹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1]刘炎生著.中国第一才女林徽因[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6.

[2]龙婧著.林徽因画传[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1.

篇5:读《曾国藩传》

曾国藩(1811~ 1872)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静,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作为一个政坛上的大人物,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政客最为显著的地方,是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促进仕功的建立。

曾国藩的人格修养,首先是诚,为人表里一致,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第二个是敬,敬畏,内心不存邪念,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是谨,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最高境界是“慎独”,举头三尺有神明。他每天记日记,对每天言行进行检查、反思,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不断给自己提出更多要求:要勤俭、要谦对、要仁恕、要诚信,知命、惜福等,力图将自己打造成当时的圣贤。

许多人都认为人格修炼是空虚的东西,认为修身是虚无缥渺的东西,甚至还是迂腐的,但曾国藩一生的事业,修身才是他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原因。

他靠人格的魅力成为卓越的领袖。有极高的威望,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投入到曾国藩麾下,幕僚多达三四百人,当时第一流人才都是出自他手下。

另外他如饥似渴读很多实学的书,使他一生能够遍兼五个部的部长。培养自己的声望、知名度,当时没有媒体,没有电视,他靠什么呢?靠诗文。三十岁时他自信诗已经达到很高的地步。在北京城里的知识分子圈和他的家乡湖南知识分子圈中建立了自己的声望,回到湖南一呼百应。还有无数反映民生的奏折,老百姓喜欢不喜欢?有政治之心的知识分子喜欢不喜欢?真正想为国家做一点事的官员也不会反对。这些奏折副本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使得曾国藩建立了很高的社会声望。

曾国藩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上写下了不容抹杀的一笔。他

持一定之规,为人、为官、为民、为国,处处体现出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时人推崇的末世圣人。从这点上来说,他是每个渴望成功者的楷模。

对于他的军事、政治上的事迹而言,我更是从他身上学到了为人处事的哲学。一个人如果不明白处世之学,就会被人际关系折磨得七零八落,身心疲惫。曾国藩在处世之学方面可谓深厚,他能观察人际之间的玄奥和复杂,能明察人际之间的是非与裂变,所以他能及早地游刃于其中,尽量不让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惹出一大堆闲话来,因为闲话不闲,可比猛药。

谦虚不傲是曾国藩成就大业,修成大儒的秘诀。后人龙梦孙在《曾文正公学案》中评价道:“惟其谦虚也,故常以事理无尽,不致以才智自矜。其接物也,则小心翼翼,无一人之敢慢;其赴公也,兢兢业业,恐一事之或忽;以事务莫测,所推之或误也,则时思以博于人;以国事万端,才力未逮也,则举贤共图如不及。”

曾国藩在给家人的家书中就提到说:“花言巧语悦人,只是扰乱自己的心神。闲言碎语渡终生,亦一定会扰乱你的精神。真正的高人从不自夸,夸夸其谈的一定不是高人。”

谦虚者,和气对人,善让人也。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一种博大的胸襟。谦让并不是胆小怯懦,而是人生的一种智慧。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须学会谦虚,只有懂得谦让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的成功打下基础。不懂得虚心谦让,而一味地表现自己炫耀自己只能说明自己无知和鄙陋,有时候还会处处树敌。懂得虚心谦让才是人之大者,它不仅仅局限于一时一事,而在于每时每事上。谦虚来自沉静,“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故谦虚存在于人际之间。谦让不只是为自己之完美,也是为了感染和融化周围的人;谦让事一种积极的心态,它放弃的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追求的是腾出来的更广阔的空间,积蓄成功的助跑区。曾国藩成就一生的本领,有许多方面,都足以让人有所思考。在以后的学习历程中,我将学习伟人的成功因素,能更好的施展自己的人生规划,把自己推向一个高层次的成功平台。

《曾国藩传》

约在半年前,我在别人的推荐下看了一本《曾国藩传》,我想,大家一听到“曾国藩”这个人名,一定会想:咦?这不是历史书中提到的那个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吗?清朝的走狗!确实,在没读过这本传记前,我对他的印象也是这样。但是读了这本传记后,我才明白毛泽东、蒋介石为什么都如此推崇他?曾国藩,确实是大清朝最忠诚的汉臣,确实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但那是他所处历史、所处社会环境决定的,作为一个纯粹的人,毫不夸张地说,他是我国近代史中一个少见的“完人”。

在曾国藩身上有许许多多的亮点,我认为他在“求学”、“修身”、“克己”三方面的所为非常值得世人学习。首先,说说曾国藩的“求学”。可以这么说,曾国藩这个人一生只做了二件事:一是读书,通过读书考取功名,通过读书修身养性;二是创办团练、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曾国藩从小就“一心只读圣贤书,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想求得功名,光耀门楣。这和他的家庭出身有关。他家是孔子门下七十二贤之一——曾子的后人,祖祖辈辈都是半耕半读,有书读天赋的小孩从小就让他以读书为业,目的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不会读书的就务农,以供养全家。因此,在曾国藩还是孩提时,就背负起“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重任,每天天不亮他就会被父亲摇醒,闭着眼睛背书;晚上就由爷爷陪着挑灯夜读。让人佩服的是,当他三次参加院试而不中后,他没有消沉,而是为自己改名“涤生”,意思是:洗涤自己、重获新生;还立志“不考取功名,不成家”,直到二十三岁考中秀才后,才娶妻。

更可贵的是,他中进士、点翰林(相当于现在进入部委级公务员行列)后,仍然一如既往地玩命地读书。他拜唐鉴为师,研读程朱理学,开始钻研考据学,同时还注重诗词歌赋的写作,不断地弥补自己学识的缺陷,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终于以渊博的知识闻名整个翰林院。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太平天国,曾国藩肯定会成中国最后一位理学大师,会和朱熹、王阳明一样以理学宗师流芳百世,可惜太平天国改变了曾国藩的命运。

反观我们自身,平时大家都忙于业务工作,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几乎没有,一听说单位布置调研文章撰写,常常是心里发慌或干脆上网“借鉴”。因此,曾国藩那种“以拥有渊博知识为荣”的价值观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说说他的“修身”。曾国藩进入翰林院后,并不急于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心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愿,拜倭仁为师(倭仁是清朝非常有名的一位苦行僧),开始“正心”、“修身”。他天天写日记,晚上临睡前,把一天来所为的事,不分大小逐一记下来,然后问一问自己,今天所作的哪些符合正人君子的行径?哪些不符合正人君子的要求?同时还把自己每天点滴的进步向老师作汇报,严厉地批判自己,解剖自己。“天天写日记解剖自己”这一习惯曾国藩一直保持到临死前的一晚。正是他对自己近似苛刻的检点,完善了他的人格,塑造了“曾国藩人格”魅力。他不仅以知识渊博闻名翰林院,还以品行端正闻名翰林院。连他的政治对手,在咸丰帝登基后,肃清他恩师穆章阿结党时,都帮他说话,说他是个品行端正的人。这就是人格的魅力!曾国藩二十八岁中进士、点翰林,至三十七岁官至二品,一步步地从翰林院的七品芝麻官升至二品大臣,正是基于他的渊博的知识、端正的品行。记得一年前,我们单位组织过座右铭解读活动,那时我代表科室对人品和人格作过解读:人格不是每一个所具有的,只有拥有高尚人品的人才有可能拥有人格,但人品是每个人所具有的。我想,要像曾国藩那样每天都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检点,可能很难做到,我们也不太可能具有个人的人格魅力。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修养,让自自己拥有良好的人品。这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讲讲他的“克己”。克己,也就是自律。曾国藩这个人有很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都很高。曾国藩在京官至二品时,总被人戏称为“一品”大人,这是为什么?因为他给自己规定每餐只吃一个荤菜。二品大臣,相当于现在的部级官员,听听现在同级别的官员——中石油前掌门人陈同海的豪言,你不难发现,曾国藩能坚持这么做有多不易?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家书。去过书店,翻过“曾国藩家书集”的人不难发现:曾国藩官当得越大,家书中对家人的要求是越高,尤其是在他组建湘军拥兵后。

在物欲横流、各种诱惑多如过江之鲫的当今社会,克己、自律,对我们这些公务员来说尤为重要。不说远的,也不说别的,就说我们系统的事吧。市审计局固定资产投资处那位姓洪的先生,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购买网络游戏装备,就向被审单位伸手要钱,结果使自己啷当入狱,令人痛惜!这就是缺乏自律后果的写照!

有人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曾国藩!”是的,我们这个时代太需要曾国藩的“修身”、曾国藩的“克己”。

篇6:读曾国藩有感

湖南湘乡,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湘乡荷塘二十四都(今双峰县荷叶乡)更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好地方。绿水环绕着秀丽的青山,青山的怀抱里郁郁葱葱。

高湄山麓山势雄伟,林木茂盛,涓水河从山脚下流过,河水滋润了万亩良田,养育了勤劳而又善良的湘乡人。他们祖祖辈辈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大地,大地则馈赠给他们丰富的物产。淳厚、朴实的人们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曾孟学以自己是曾参的后代而感到无比骄傲。在孔老夫子的弟子中,曾参被称为一贤,虽然曾参在世时并未享受过什么荣华富贵,但是他却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可以倚仗的资本。

曾孟学时刻告诫自己:“曾孟学,你必须牢记:你是贤人的后代!日子过得再艰难,也不能荒废了子孙后代的学业。只要一天能吃饱肚子,就要让孩子们读一天书,他们若能及第,便是我曾氏的光荣。”于是,湘乡的曾氏很重视后代的教育,男孩子们一过七岁便入私塾学习,女娃们则学习针绣。曾家过着半耕半读的生活。曾麟书对自己说:“不要气馁!不能退缩!你是贤人曾子的后代,前人能做到的事情,难道你就做不到吗?”爷爷、父亲经常教导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他自己心里也想:“‘黄金屋’与‘颜如玉’一定很诱人,不然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为之奋斗终生?”曾麟书记得小时候读过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哦!古人咏叹的是男女之间的愉悦之情。我还记得有一首古诗,写的也是男女之情,诗句好像是这么写的:‘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古诗中描写的爱情真是太美了,如果有一天,我得到了一位好女子,我也一定会倾心于她,好好地把握人生、享受人生。”自古以来,天下的男儿都渴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曾麟书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功名要靠自己去追求,娶妻还需父母来成全。知子莫如母,母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接着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一生追求的应该是功名利禄,娶妻后千万不要被儿女柔情所牵累。

儿子都会以学业为重的,这一点请母亲放心好了!儿子自知父母的辛劳,只有读好书才能光耀门楣,为曾家争气。儿子一定会接受父亲当年的教训,少走,甚至是不走弯路。”心急如焚,可是天色已晚,无处去寻马车。就在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时,“如果以后我们生了同龄的孩子,同性就结金兰,异性则成夫妻。”曾玉屏哈哈大笑,他搂着好友的肩膀,似乎十分认真地说:“一言为定!”“好!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光阴荏苒,转瞬间许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来,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品味得出。尤其是曾玉屏,他走过一段弯路,如今回头来看看,不禁感慨万分。当他再次见到江良济时,他发现对方已两鬓染霜。从江良济有些惊愕的眼神中,曾玉屏猛然意识到自己一定也变化不小。

江良济拉住曾玉屏的双手,显得十分激动。正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由于江良济很注重子女的教育,所以,她知书达理、善良温和,同时又勤劳俭朴,算得上好女子。曾玉屏回到家中时,满面春风、笑容可掬,不用问,他对自己此行的收获十分满意。一想到自己即将做公爹了,他就乐得合不拢嘴。他关心的不是是否勤劳吗、孝敬老人吗,而是她漂亮吗?温柔吗?在曾麟书的心里,那在水一方的“伊人”最有魅力。因为,轻易得到的不值得去珍惜,而找来找去那“宛在水中央”的女子才是真爱。

年轻人爱做梦,一肚子“诗”与“经”的年轻男子更爱做梦。他畅想着未来,想象自己心爱的姑娘该是什么样子:美丽又大方,温柔而善良;肤似凝脂,腮如桃花;婀娜多姿,态若仙子。曾麟书向上苍祈祷:“老天爷呀!请赐给我一位美妙、可人的女子吧!我将一生

1钟爱于她。让我们恩恩爱爱,白头偕老,共度人生!”:“毓济,到我屋里来一下,有一件事情要和你说。” 曾麟书二话没说,一头扎进了父亲的房间,聆听父母的教诲。由于太激动,他显得局促不安,手足无措,满面通红。

曾玉屏瞅着儿子,他觉得十分可笑,堂堂七尺男儿在乡试考场上尚未如此紧张,但面临人生大事却显得如此拘谨。他伸了个懒腰,又打了个哈欠,想调节一下严肃的气氛,果然,曾麟书脸上的肌肉放松了一些。曾玉屏这才开口道:“毓济,你知道前几天我干什么去了吗?我去了一趟天坪村,见到了老朋友江良济,而且还办成了一件大事。儿子,你想不想知道详情?”曾玉屏居然在儿子面前还卖关子,逗得麟书的母亲直乐,她心想:“这个人有时也真风趣,只是平日里为生活所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少了许多情趣。”于是,她催促着丈夫:“快说吧!我们母子俩都想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不是听书、看大戏,你别卖关子了!”曾麟书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他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尽量不让父母看出自己的失态。他红着脸低头说:“婚姻大事全凭父母做主,儿子从命便是。”说罢,偷偷地瞄了一眼父亲。曾麟书深深地体会到父亲用心良苦,他认真地回答父亲的问题:“请父母放心吧!儿子以前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成家以后,儿子不仅要继续刻苦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而且还要教育妻子共同孝敬父母、抚育子女,使曾家进一步兴旺发达起来。”曾玉屏笑逐颜开,他里里外外地跑着,一会儿招呼客人,一会儿去问厨子喜宴准备好了没有,直忙得他晕头转向,不知东南西北。当乡邻们给他贺喜时,他总是拱手笑迎客人:“里面请!谢谢光临寒舍!等会儿多喝几杯喜酒!”人们打趣地说:“曾三哥,我们喝谁的喜酒呀?” “当然是你大侄子的了!还能有谁的呀?” “曾大伯,明年的今天,能不能喝上你宝贝孙儿的满月酒?你催促儿子抓紧时间,早生贵子呀!” “喂!曾老弟,你亲自为儿子做的媒,一定见到江家女儿了,你的儿媳妇俊俏吗?能不能比得上她婆婆当年那么美丽?” 不管客人开什么玩笑,曾玉屏一律是笑脸相陪。这是湘乡的风俗习惯,别人家办喜事时,他也这么凑过热闹。淳朴的民俗、民风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尽管乡邻们的语言有些放肆,但是,这是对主人最诚挚的祝福。

大嫂解开衣襟,露出了白生生的双乳。她把孩子往怀里一塞,大声地描绘着:“老天爷太偏爱江家了,人家四个女儿个个赛天仙,老大美,老二俊,老

三、老四俏,那光彩照人的劲儿真让人想多看几眼。”:“大嫂,让我来形容吧!天上的星星千万颗,江家女儿就是那最明亮的一颗。特别是新娘子,只要她一出现在哪里,其他的小星星都会黯然失色。她的眼睛像黑瓜子,脸蛋儿像红瓜瓤。她的发辫长又长,就像那瓜蔓蔓拖到了地上。”:“一拜天地!”一对新人恭恭敬敬拜了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虽不是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但也算得上面容娇美。只见她如含苞待放的蓓蕾、初出水面的芙蓉,清清然、淡淡妆,天生一副女儿俏模样。虽然江氏没有浓妆艳抹的风情,也缺少流光溢彩的浪漫,但是她却散发着一种沁人心脾的韵味。这种书香门第之女特有的气质,很让曾麟书为之动心。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冷风的娇羞。一对新人只觉得时光在这里驻足,空气为之凝固!

那是初春的一个早上,春日的阳光格外明媚,院子里的大槐树早已抽出了新芽,南飞的燕子衔来泥土,准备筑巢孵雏。江氏和往常一样早早起来做饭。她哼着小曲儿到河边去担水,清澈的河水映着少妇的风韵身姿。她担着水桶往回走。每当江氏要起身时,曾麟书都扯着她的衣襟不让动。江氏总是温柔地一笑,和风细雨地说:“别闹了!全家七八口人还等着吃饭呢!你也早一些起来读书吧,离乡试还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再苦一苦,等考上了功名再享受吧!”江氏点了点头,她说:“自从嫁到你们曾家,我只回去过两次,并且每次都不在家里过夜,来去匆匆,我怎么能不想家呢?”曾麟书故作惊讶,他对妻子说:“这儿不就是你的家吗?天天住在这儿你还想什么?”江氏平日里很少在丈夫面前撒娇,今天,她身子一扭嘴一撅,表示出不满来。曾麟书连忙哄劝道:“好老婆,刚才是开玩笑的,别生气了,好

吗?”说罢,他做了个怪模样,逗得江氏破涕为笑。中秋时节,稻花飘香,五谷丰登,人们在金色的土地上收获着希望。我娘家和曾家一样,都是半耕半读之家,老人们希望儿子们学业有成、光耀门楣。我是女子,父亲不让我读书,但我的两个哥哥都是秀才。他们不用像我这般辛劳,却比我过得好,所以,谁也不愿做女人。”乡试的日子越来越近,除了吃饭、睡觉外,曾麟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时而朗诵,时而默读,时而疾书,时而凝思,往往到了深夜也不进卧房。卧房里的江氏苦苦等待着丈夫,可是,她等来的总是失望,多少担忧与不安只能憋在心里。潸然泪下。老人佝偻着背,曾竟希已年近古稀,他看到曾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兴旺,心中十分安慰。三儿子曾玉屏很能吃苦耐劳,他不仅修建了曾氏祠堂,还买了几十亩山地。如今,山坡上梯田层层、树木茂盛,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孙子曾麟书是块读书的好料子,他熟读“四书五经”,性格温和、为人忠厚,很让老人放心。特别是孙媳妇江氏,更让老人满意。孙媳妇不愧为书香门第之女,她贤淑、温顺、勤劳、善良,全家上下无不夸赞她。

今日事,今日毕,明日自有明日事。”无奈的毓驷高叫一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正忙得不可开交的曾玉屏猛然大吼一声:“臭小子,你竖起耳朵听清楚:曾家人一律平等,没有贵贱之分!如果要是有什么不同,那便是勤劳、刻苦的人受到肯定,懒惰、浮华的人则要挨骂。即使是你大哥,如果他贪图享受、不思进步,我也会责骂他的。”:“我们曾家在荷塘二十四都也算得上殷实户,吃穿不愁,儿孙有书读,多少人羡慕不已。你们都知道,早年我放荡过一阵子,那时的曾家有今日兴旺吗?能有今天,靠的是什么?这些年来,靠的便是勤勤恳恳地劳动、踏踏实实地生活,离开朴实与勤奋,日子休想过好!你们兄弟几人切莫忘记一句话:儿孙不可纵,纵子如养虎!”不过,在田间劳动,我并不觉得太辛苦。你看,大自然多美呀:绿草茵茵,河水清清,小鸟儿在枝头鸣叫,蝴蝶翩翩飞舞。再说了,经常参加田间劳动,可以活络筋骨,使人保持旺盛的活力,劳动后获得丰收特别开心。我们曾家世世代代没有离开过土地,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当然要珍惜土地,洒下汗水把田种好。这是我们的本分!”:“我记得《诗经》中有一首《蒹葭》,其中有几句,好像是这么写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麟书,对于这首诗,你是如何理解的?”:“人生有许多美好的追求,也许你竭尽全力去干了,但是,无论你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理想的境界。你的目标就像那美妙的女子,永远‘在水一方’。” 曾玉屏感慨万分,他心中暗想:“童年是人生最美好、最快乐的时光,孩子那么天真、可爱,就像一泓清水没有被污染。古人说得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旦他们开始领略人生、融入社会,他们就要发生变化,变得虚伪、圆滑、狡诈、凶残,甚至是十恶不赦。但愿眼前这两个孩子永远纯洁无瑕,不要在污浊的社会中改变自己。”

曾麟书真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突然间,他顿悟了。他深有感慨地说:“谢谢父亲的教导,您为儿子指点迷津,儿子没齿难忘!”曾玉屏欣慰地看着麟书,他以商量的口吻对麟书说:“你读了二十多年的书,参加过一次又一次的乡试,屡试不中,是不是该另辟蹊径了?”常言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成功的机会并不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除了努力奋斗以外,还要靠老天爷相助。若是老天爷偏爱你,你一切会很顺利;若是老天爷不肯帮忙,你怎么努力都不行。人生的机遇就像那‘在水一方’的女子,可遇不可求。”

“因为我有坚定的信念!男子汉大丈夫应以天下为己任,以考取功名为目标,以知识渊博为骄傲,以宽宏大度为准则,以勤俭节约为美德,以妻子儿女为心中之宝。这种男人才无愧于男子汉的称号。”

“诚、敬、静、谨、恒”是曾国藩的修身五字。修身,须以“诚”为本,要忠信、不欺,戒除浮躁之心,加强修养,做谦谦君子;要淡泊、豁达、宽容、勤俭、廉洁、忍让、恭敬,方能游刃有余,铸造精神,升华价值。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立德立功立言的不朽之业。我们两兄弟要常存一颗兢兢业业的心,将来如能遇到机会,就能抽身而退,这样才可以善始善终,这样应该能避免犯大的罪过了吧?至于担当大事,全凭“明强”二字。《中庸》中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其要点就是要使愚蠢变为贤明,柔弱变得坚强。弟一向本性很倔犟,不可因为处在高位就立刻去改变。要知道凡事没有倔犟的志气是做不成的,没有刚毅的性格也不能成大事,即使是修身齐家,也必须以“明强”二字作为修身的根本。曾国藩认为:一个人要使自己做成大事,内心决不能缺少一股倔犟的精神,这一点很重要。在生活中,人人都想争强,因为都有血气。但遇到挫折,有人立即脆弱成一摊烂泥,望天长叹,退步不前。曾国藩终生的信条是:欲成大事,“明强”为本。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善于忍耐,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最好的办法就是处之泰然,行若无事。弟弟性格十分偏激和暴躁,他主张养生以少恼怒为本,要少恼怒就必须忍。他的弟弟曾国荃脾气十分暴躁,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地去挑拨离间,而且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甚至会为了一点利益跟别人大打出手。所以,这种人是难以成就大事的。满招损,谦受益。桀纣的无道,说自己能力强,可以拒绝一切忠言,能言善辩,可以粉饰一切过失,说自己的命运受之于天,说敬重不必实行,这些都是傲的表现。谨言慎行的道路,在曾国藩看来,无论军事失败还是达官贵人家的落魄,都是因为骄傲和懒惰其中一点所造成的,所以他认为去掉傲字为第一重要。同时他还认为不论是聪明绝顶者,还是大仁大智者,都是有欠缺的,不可能完美无缺。相反,愚笨至极的人也有可取之处。因而更注意吸取他人之长,以补一己之短。他的幕府就像一个智囊团,自己有什么疑难问题,都让幕僚出高招、献良策。骄傲自满是人生的大敌,盛气凌人是人际交往中的败笔。以自满对己,则止步不前;以自满待人,则贵己贱人,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自满者必自贵,自贵者必贱人,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尊重,就不能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打掉傲气,谦逊待人。谦逊就是对自己的短处和不足有高度的自觉,永远以自己的短处和他人的长处相比较,虚心向他人学习,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自满自足的人总是只见自己的长处和他人的短处,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好,而别人一无是处,于是自高自大,瞧不起任何人。而谦逊的人能发现他人的优点,虚心向他人学习,集众人之长,补己之短。谦逊作为一种美德,既能在人际交往中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又表现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不但做人要谦虚谨慎,为官更要戒除傲气,虚怀若谷,采纳他人谏言。位高权重并不代表自己一定强过手下之人。只有虚心纳言,才能聚众人所长补己之所短,为国家出力。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曾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骄傲是军事上最忌讳的。诸葛亮挥泪将骄傲自满的马谡斩首,只因为马谡自恃熟读兵法,满于厚重的兵家书卷,不听取他人的良言,最后失守街亭。要知道,作战兵法多变神奇,又怎能因饱读诗书而满?可谓人满则亏,物无止境!官宦之家,因为手中有权有势,而比别人多了些许优越感,所以做起事情来,常常不会顾及很多,更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言谈举止则会表现出张扬和蛮横,处处给人一种仗势欺人的印象,时间长了,就会养成一种傲气和惰气,衰败也会逐渐显现。于是,孔子就叫子路取水来试验一下,结果确实如此。这时候,孔子叹了一声,说道:“世界上哪有‘满’了不倒的呢?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里面一定有深刻的道理啊!”孔子则说:“不能自满啊!这和做人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就要谦虚而恭敬,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富贵的人,要勤俭节约,财产才不会减少;为官的人要勤于职守,不能懈怠;做学问的人,则更要听取别人意见,不要固执己见。我想这个放在座右的欹器大概就是要告诉人们这些道理吧!”曾国藩就做到了

这一点,他处处自谦自抑,扬人抑己,虚怀若谷,无论治军还是公示都以谦字为先,从不与人争夺功名,贪图权势。相反,他还主动请求减权。顺境比逆境更能考验一个人。一个人战胜了逆境,那么他是一个强者,如果一个人战胜了顺境,那么他就是一个理智的强者。孟子说,上天要把重大的使命降落到一个人身上时,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炼,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才能激发他的心志,磨炼他的性情,增长他的才能。古今中外,有多少仁人志士在逆境中劈风斩浪,却在顺境中触礁搁浅。越王勾践在一次战争中被吴国打败,只能向吴王屈辱求和。在吴王的威逼之下,勾践还到吴国宫廷中服了三年的苦役,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勾践被释放回国以后,为了奋发图强,报仇雪耻,他睡觉躺在硬柴上,坐卧饮食都要尝一下苦胆,以不忘国家破亡的痛楚,激励自己的勇气和斗志。最终,越王勾践忍人所不能忍之辱,受人所不能受之苦,卧薪尝胆二十年,终于打败吴国,使越国富强了起来。

上一篇:赞美下雨的诗句下一篇:斜视的护理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