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论文

2022-04-23

摘要:国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对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道理的理解和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着决定性的帮助。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论文 篇1:

教育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条件

【摘要】针对当前理论研究者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论文通过文献研究与思辨研究阐明了教育理论研究者所应履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社会责任的内容,提出了其实现社会责任需要具备四方面的条件:理论创新与学术自律的个体条件、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的社会环境条件、学术共同体与学派形成的群体条件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实践条件。

【关键词】理论研究者;社会责任;实现条件;高等教育;社会科学

近年来,关于理论研究尤其是教育理论研究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成为当前理论界共同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2010年10月,在厦门大学召开了以“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400余位与会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和层面探讨了理论研究尤其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社会责任问题。本文意欲明确并强调,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条件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

所谓“理论研究者”,就是以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进一步说,理论研究者就是以理论的学习、继承、发展、创新与应用为主要任务的专业群体。相应地,教育理论研究者也就是以教育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进一步说,教育理论研究者就是以教育理论的学习、继承、发展、创新与应用为主要任务的专业群体。他不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社会阶层的成员。他既是一个个体概念,又是一个集合概念。

所谓责任,顾名思义,“责”是指职责,“任”是指任务。因此,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就是指其所应担负和履行的职责、任务和使命。著名思想家德里达对“学者”即“Profession”,曾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解读:“‘Profession’这个词,一方面属于‘职业’和‘志向’、‘知识’的范畴,不过在法文,在拉丁文中,……它还表示‘信仰义务’,‘义务’和‘责任’,‘诺言’,‘誓言’”。[1]我们认为,理论研究者应该担负其特有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文化责任、教育责任与道德责任等。这是因为,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者不同于自然科学理论研究者的本质特征就是,前者研究的是社会领域中的特定问题。无论是从事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还是教育学、伦理学以及文学艺术等学科的理论研究者,其必然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道德等发生必然的联系,根据“内外部关系规律”,外部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必然对将其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研究者提出特定的要求,理论研究者有责任、有义务以自己特定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大众的福祉为最终归宿。正如马克思所言:“科学完全不是自私自利地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费希特指出,“学者阶层的真正使命: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人类的整个发展直接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谁阻碍科学的发展,谁就阻碍了人类的发展。”[2]著名科学家杨振宁也说过,学术研究“基本的最终的价值判断就不会取决于为了科学而科学,而是取决于科学是否对人类有益。”[3]因此,理论研究者的使命与责任就在于用科学知识为社会服务,关心人类的进步事业,使人类不要停顿和倒退。对人类的责任、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是一个理论研究者的本然责任。

就政治责任而言,齐格蒙•鲍曼指出,“国家政治的统一,需要文化改造运动相伴随,需要文化价值之普遍性这一假设,后者是政治统一在思想层面上的反映,同时也是在思想层面上赋予政治统一以合法性”[4];“管理一个文明、有序和幸福社会的职责,当然属于经过科学训练的专家”[5];“理性思想及其传播应该服务于有序社会的建立及巩固”[6]。因此,理论研究者理应作为社会的分析家、审判者、批判者,靠自己的知识、理论成为权力性的力量来为特定时期的政治服务,也就是要求理论研究者以其特有的专业研究来参政、议政,推动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与进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向来就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时俱进”、“穷善达济”、“先忧后乐”、“止于至善”为最高的理想人格追求,“弘毅”、“济世”、“卫道”、“忧民”的政治责任,是其存世的灵魂与本然的内在价值追求。然而,今天的理论研究者作为一个独特专业群体,即使有也极少大规模地介入政治,因为朝向“技术专家”角色的发展态势强化了他们非政治的视野,减少了他们的政治参与,并且由于“政治冷漠感”的形成,削弱了他们把握政治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常常感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教育学家不如新闻记者更具有政治敏感性和学术视野的一个重要原因。

经济责任,也是理论研究者义不容辞的,但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的经济责任是不同的。比如2007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爆发,经济学家的经济责任更重要的是研究危机的产生原因与经济调控的应对策略,以降低金融危机对全球尤其是本国经济的冲击强度,促进本国经济从危机中尽快走出来。而教育领域研究者的责任就不是直接介入经济领域的研究中,而是从教育的视角,从人才培养的视角来研究危机的应对方略。2007年开始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直到2008年下半年我国的高等教育界才开始关注,而且关注的也只是报刊上已经炒得过热的就业问题,而对金融危机可能对高等教育结构影响的关注不够,对金融危机对大学专业、课程、教学、师资与人文教育的影响的关注就更少。在这方面开风气之先的是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金融危机一爆发,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潘懋元先生就以敏锐的政治眼光和超前的学术责任意识,认识到金融危机对世界高等教育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冲击、发展机遇以及中国高等教育所应采取的应对方略,组织本院的教师、博士生进行研究,最早在国内提出了一系列的预警性的理论研究文章。对此,潘懋元先生深刻指出,理论研究者要抓住改革发展中的前沿问题,要有前沿意识和前瞻预见,对改革的重大问题要下功夫抓住,而不是一味赶热点、唱赞歌。他针对目前整个高教界对前沿性的理论与前瞻性的问题的敏感度非常低的情形告诫说:“要具有这样的眼光,对前沿性理论、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有意识地组织和引导—有的可以及时组织笔谈,有的则要提出建议,引导长期研究。”[7]潘先生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九十岁学术老人的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实践创新、止于至善的精神风范,模范地履行了一个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

无须赘言,文化责任、道德责任、教育责任,更是理论研究者所义不容辞的。理论研究者为着并依靠着理论思想而生活,他们的理论思想不能被局限于特定功能或利益;他们应该凭借着理性和普遍道德法则的名义,向其他所有人(包括文化精英中不同于他们的那部分人)讲话,他们理应保持着这种能力和权利。每一个理论工作者,不管从事何种专业或职业,从属于何种功能性专业团体,都应该把自己提升至另一个更具普遍性的社会责任的层次。这是因为,一个人接受了“理论研究者”、“学者”、“思想者”、“知识分子”的称号,也就同时接受了该团体其他成员共同承认并承担的责任,这种接受在本质上是一种承诺。[8]其作用被视作一种“积极有效的乌托邦”理想,是一个仍然期待着兑现的承诺,是美好社会蓝图的基准,是特定状况下的产物,是一种“权衡、批判和匡正梦想和实践的准绳”。

第三次帕格沃什会议上通过的《维也纳宣言》提到:“科学家们由于具有专门的知识,因而相当早地知道了科学发现所带来的危险和约束,从而他们对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的问题也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和一种责任。”[9]总而言之,理论研究者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来履行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教育等责任是其本然的职业要求和志业所在。

二 理论研究者社会责任的实现条件

理论研究者以自己的学术责任来更好地履行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等责任,必须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的社会学术环境相契合、统一,才能充分实现一个理论研究者的社会责任。

1 个体条件

(1)理论研究与理论创新

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理论研究与理论创新能力,是理论研究者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具备了理论研究的基本素养,然后才能说有资格进行理论研究。为此,他就必须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创新的持续学习者、思考者、探索者、研究者。理论研究者的使命主要是为社会服务,所以他比任何一个阶层都更能真正通过社会而存在。因而,理论研究者特别担负着这样一个职责:优先地、充分地发展他本身的社会才能、敏感性、以及传授技能、实践创新技能。他应当不断地学习人类理论的最先进文明成果,不断研究新事物,从而保持这种敏感性,并且防止学术闭塞的倾向发生。理论学习、研究、合作、创新、实践、再研究、再创新、再实践是一个理论研究者无限往复、提升的过程。理论研究者应自觉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以提升自身的理论研究与理论创新相统一的能力。

我们说,选择做一名学者、一名思想者、一名理论研究者,既是选择了一种职业,同时也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接受了这种生活方式,“人们就得无止境地探索未知世界,就得让理智摆脱一切羁绊,自由地发展,就得有一种开放的胸襟,就得怀疑所有的事物,就得不计条件地捍卫真理 ”[10],就得敢于过一种敢于挑战、敢于冒险的生活;同时,在努力治学臻于完美的历程中塑造自我,陶冶出学术工作必需的多种素质为核心的品格。 一名理论研究者应该具备理论的想像力—“每一个自觉的思想家都必须始终了解,从而能够控制他所研究东西的抽象层次。轻松而有条不紊地在不同抽象层次间穿梭的能力,是一位富有想像力和系统性的思想家的显著标志。”[11]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学术研究中有一种忽视、轻视、甚或蔑视理论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倾向。为此,有不少学者积极呼吁、大力倡导理论研究者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重大主流问题”时,不但要关注中国社会改革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也更应该关注社会科学理论中的基本理论研究。没有理论的科学创新便没有实践的科学发展。正如经济学大师凯恩斯(J.M.Keynes)所言,理论思想“不管在它们正确的时候还是在它们错误的时候都比通常所理解的要强大得多。事实上,这个世界被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统治着。那些听信谣言的执掌政权的疯子将他们的狂暴建立在多年前的一些三流学者的学说之上。”[12]由此可见,理论研究与创新对于社会的改革实践,尤其是对于行政与管理的实践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当然,理论研究者不是要赶潮流、做“风向标”,不能社会流行什么就研究什么。理论研究的“最大危险是沦为舆论的奴仆,……理性解放的荒谬结果是让人更多地跟着舆论走,是对独立精神的削弱。”[13]学术研究是孤独者的探索,追求它的人切不可盯着听众或观众,一味地迎合世俗的欲望。理论研究者要避免与希望它更实用、更现实、更随俗的要求妥协,不能因为社会想让学者、理论研究者在社会上扮演积极的或“正面的”参与角色,就使得理论研究者淹没在了社会“问题”的潮流之中。虽然关注于健康、性、种族和战争问题的学术人员能够名利双收,但这样学术界会成为了社会的概念仓库,常常起着有害的作用,“圈内人”的欲望和动机不能日益变得跟“圈外人”一模一样。[14]另外,理论研究者要克服浮躁、甘心孤寂,以学术为志业(Beruf)、以学术为生命。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乃寒士本业,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因而要敬畏学术,抛弃“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十年磨一剑,具有一种“你来之前数千年悠悠岁月已逝,未来数千年在静默中等待”的继绝学、开未来的胸怀。只有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板凳敢做与甘做十年冷”,才会有学术理论上的大创新、大建树。

当前,年轻的理论研究者中,很少有人沉浸于学术痴迷的状态,很少有人对重大问题产生热切的好奇。年轻人将学术研究作为职业,过早地进行了过细的专门分工,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漠不关心,对当代社会科学的理论“道听途说”、生搬硬套,对人民大众的生活境况 “不闻不问”,满足于教科书的理论教条,满足于流行观点的追释,满足于网络文献资料的搬运堆积,满足于统计数据的简单分析,满足于单一的任务、单一的视角、单一的语汇和单一的一套方法,调查研究不深入现场、不深入问题的境遇,最终得出的所谓“理论研究”也只能是蜻蜓点水式、浮光掠影式或海市蜃楼的虚幻研究。

(2)学术责任与学术自律

唐纳德•肯尼迪指出,“与社会责任互为补充和对应的是学术责任,但后者却鲜为人用。在我们这样的民主社会里,这两者被视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15]自由和责任,权利和义务,它们是对应相成的关系,理论研究者在需要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的权利的同时,也需要履行相应的学术责任的义务。

当前,“研究几乎已经变成了学术责任的核心”[16],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混乱,“既是道德上的,也是科学上的,既是政治性的,也是学术性的。”[17] 从学术道德而言,学术责任首先是学术诚信的责任。学术研究事业要建立在诚实的基础上,每一位新的研究者都要知道他的或她的工作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坚实基础上的,应力戒学术不端行为(署名和学术声誉的分配即独创权和优先权问题、非法盗用他人观点或表述现象、故意篡改数据或实验结果等种种现象)和学术腐败行为的发生。学术失范始终是一个“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令人痛恨而又令人头疼的问题,它严重损害了学术研究的信誉。但就像贪污腐败一样,每个人大都憎恨别人贪污腐败,而每当自己有这样的机会时却又不自觉地陷入腐败其中。其原因就是在现实中,研究的竞争性、学术声誉的重要性、职称晋升、职位升迁的困难性等等外在性因素,都可能不时地逼迫学术研究人员不正当学术行为的出现。因此,这就要求理论研究者具有学术自律的责任。

另外,学术责任还体现为对学术的忠诚的责任。“从根本上说,公众对学术的信任依赖于学者对学术的令人信服的追求。”[18]学者、研究者比其他职业人士有一种更微妙的冲突,那就是源于对自己的理论思想与对政治、组织立场忠诚的一种冲突。这种冲突只能靠研究者、学者自己解决,他们的责任就是对自己的行为提出挑战。这也就是学者往往并不忠诚于一个大学组织,而更倾向于忠诚于自己所属的一门学科的原因所在。

总之,理论研究者应加强自己的学术责任,以自己的学术自律、学术忠诚来履行一个学术研究者的神圣使命和天职。

2 社会环境条件——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

学术自由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真谛。蔡元培说过,“研究学问旨在探求学理,必须形成民主的、自由的学术氛围,绝无一家独尊的余地”;“大学教员所发表之思想,不但不受任何政党或宗教之拘束,亦不受任何著名学者之牵掣”。因此,理论研究者要想进行理论研究就必须在一个有充分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的环境中进行。社会迫切需要“一种人能在不受控制、不受威胁的情况下对社会的所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论。”(布鲁斯特等,1971)美国首席大法官沃伦指出:“对我们的学院和大学的理智领袖横加任何束缚都会葬送我们国家的未来。……在社会科学方面更是如此。”[19]为了保证理论的准确和正确,学者的活动必须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外界压力。正是学术界维护这样的权利,“即异端思想和非常规的行为应该受到特别的保护。事实上,……这种自由进一步地延伸,就是允许具有非同寻常创造性的人享有非同寻常创造性的生活。的确,学术自由意味着松散的结构和最低程度的干涉。”[20]大学之所以称为“象牙塔”的原因就是为了提供学术自由实验与探索的宝贵空间和安全保障。理论研究者的王国是永恒和沉思,大学和研究组织就必须为不受保护且胆怯的理性提供帮助,让探索和理性开放精神自行其是。它应旨在鼓励人们对理性本身的非工具运用,它提供一种氛围、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应是滋养着探索、怀疑、研究的伟大行为、伟大人物和伟大思想的学术温床。

学术自由意味着学术民主的保障,学术民主也意味着开放包容的学术胸怀,不能有文化霸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和学术霸权主义。“精神自由更需要不同思想的并存。最成功的暴政不是用武力确保一统天下,而是使人们意识不到还有其他可能性,把还有其他道路可走当作不可思议的事情,使人们失去对外部世界的感觉。”[21]我们不应该有“民族(种族)中心论”与“阶层优势论”的观点,对外来者(异域文化)、少数群体等都要尊重与关注。 真正的开放是与求知欲为伴的,是与探求世间万事万物的一切真理为伴的,不应该有狭隘的研究藩篱或禁地。

有必要指出,学术自由与学术民主的必然结果是学者有义务为他们借以得出结论的思想过程提出充分的证明,以便由其他学者评价这些结论的准确度和效度。解决理论分歧的“最好的办法是在资料来源问题上让学者质问学者,而不是让政府通过传讯来查问他们。”[22]“学术界不是人人平等的民主政体,而是受过训练的有才智的人的一统天下。”[23]学术问题应该由学术圈的人士来自由平等地争鸣解决,要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的指导方针。

3 群体条件——学术共同体与学派的形成

众所周知,现代学术研究已不再是一个人关在书屋中苦思冥想的事情,而越来越成为一个学术研究团体的共同事业。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大师米尔斯所言,“科学的发展是逐步积累的:它不是一个人的创造,而是许多人互相修正和批评,扩充或简化彼此工作的产物。”[24]“要阐明和解决我们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主要的问题,都需要从不止一个学科中选取材料、概念和方法。”[25]因而,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与学术共同体的建立与发展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多根和帕尔指出,“学术机构的长远构成倾向于更加专门化、专业化、系科化、碎片化,但不同学科之间的互补、交叉、交流在不断增多。”[26]这就出现了社会问题研究的多学科(multi-disciplinary)、跨学科(cross-disciplinary)、学科互涉(interdisciplinary)的倾向。因为研究和学术成果在“前沿领域”与“尖端领域”的突破,往往要涉及到不同的学科;现代学术问题、社会问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教育问题的复杂性,也要求综合的方法与技术合作。学术共同体应该作为理论研究者的一个避风港,保护理论研究者对知识的自由追求。学者们和理论研究者们可以追求他们冒险的几种选择——教学和探究,免受外界的紧迫压力,没有吵闹着追求伟大荣耀的精于世故的人的打扰。这种学术共同体能够抵制各种强烈的欲望和诱惑,它摆脱一切趋炎附势的习气而坚持自己的学术标准。

学术共同体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学派的建立。学派的建立标志着一种理论学说的成熟和在学术界中的共同认可。学派既具有发展理论学说的功能,还具有培养新的学术继承人的作用。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米尔斯指出,“要一直记住:派系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塑造出学院的下一代人。”[27]一个学派中有领导者和追随者、创新者和墨守成规者,打江山的第一代和守江山的第二第三代等等。不同学派的研究风格是很深刻的,其差别来源于每一学派的研究风格所容许或倡导的社会组织不同。但是,“偏狭的学科分类,一方面框限着知识朝专业化和日益分割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接受这些学科训练的人,日益以学科内部的严格训练为借口,树立不必要的界限,以谋求巩固学科的专业地位。学科制度的优点是能够建立完整而融贯的理论传统和严格的方法学训练,但同时也有使学术体制成为偏见的生产地,以服务自己的利益(self-serving)为尚,建立虚假的权威之虞。”[28]因此,值得注意的是,学派是因为学术事业而自然凝聚成的学术共同体,它不是江湖门派,更不是政治帮派、宗教系派。当前有些学派正在堕落为垄断学术资源、保持话语霸权的学术帮派,很值得警醒。

学术共同体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已经形成了一种成熟的学派研究范式,有共同的方法论和研究纲领(“内核”与“保护带”)。但是,值得提出的是,方法是为了解决研究问题而形成的,不是凝固不变的,也不能固步自封,方法是针对一定问题的方法;理论是针对一定现象的理论;要谨防当前学术研究中存在的一种“为方法而方法,为理论而理论”的不良倾向追求。“一个人要掌握‘方法’和‘理论’,就得变为一个自觉的思想者,一名了解在自己研究中所运用的假设和隐含意义的研究者。而他若是为‘方法’和‘理论’所控制,则无法进行研究,也就是说不能竭力洞察世事。”[29]只有方法没有思想的研究者充其量只是学术工匠或学术巧匠,却称不上是学术人,我们必须在个人的研究实践中,在学科组织中,让方法和研究工作保持密切联系。一流的学术大师的方针是能够“在宏观视角的思想和细节性的阐释间不停地穿梭”,将方法与问题、价值、思想融为一体。“如果一个学术团体气氛活跃,成果卓著,那么必然存在着可供个人之间探讨未来研究的学术空间。这种空间包括问题、方法和理论三个方面——它应当源自研究者的工作并重新引入研究当中去;研究的进展决定了它们的内容,而在一定程度上,它们又引导着研究的进展。专业协会正是因此才有它存在的学术上的理由。”[30]

因此,学会、学派、学术共同体以及成熟的研究范式的形成是学术理论研究深化与成熟的标志,也是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的群体条件。

4 实践条件——理论与实践统一

“坐而论道易,起而行道难”。马克思曾深刻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1]因此,理论工作者应该以自己的理论研究成果投入到社会变革发展的实践中去,以更好地履行一个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理论工作者与社会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一方面,作为社会历史及其最高文化成就的保存者,理论工作者似乎是滞后的;另一方面,他们又被看作是领导者,在新的知识领域探险,进行理论创新与技术改进。理论工作者将社会反射于自身,同时又通过提出难题来挑战自身镜像。理论工作者一直在入世和“学术研究的”超然之间摇摆。大众媒体、可视性和变化多端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媚俗的追求倾向于把镜头对准官员学者、明星学者和投机取巧的学术混子。同时,还有沦为像有些“外国资本势力的买办文人”和某些“国内富贵阶层利益的雇佣学者”那样的吹鼓手,或是“乔扮”于一个所谓社会“弱势群体”的呐喊者形象以“哗众取宠”、“沽名钓誉”。理论研究者应该基于自己对社会改革实践中的问题的体验与认识,从一个学者的“求真”品性、一个研究者的“价值中立”的客观立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公共理性”的责任与使命出发来反思与观照公共领域中尤其是与自己研究领域里密切相关的种种问题,由技术理性转向实践理性,最后走向解放理性。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要超越实证主义和阐释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做好解释与描述、诠释和解释、批判和解放的社会问题的研究,把批判与解放辩证统一起来,把研究过程中的价值中立与研究结果的价值涉入统一起来,导向“理解的共识”,达到“视野的融合”,实现科学的统一性、理解对象的统一性和解放事业的统一性。理论体验是一种解放的体验,它同时也是一种最佳的生活方式。

一切真正的理论研究者都应担负起自己神圣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

[1] 德里达.大学、人文学科与民主[J].读书,2001,(12):4.

[2] [德]费希特著.梁志学等译.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0.

[3] 徐少锦.科技伦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36.

[4][5][6][8] 齐格蒙•鲍曼著,洪涛译.立法者与阐释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79,139,100,29.

[7] 潘懋元.抓住前沿理论和前瞻问题,组织和引领高教研究[J].大学(学术版),2009,(10):5.

[9] 陈恒之.从科学家对待原子弹的态度看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J].政治学研究,1987,(6).

[10] [德]卡尔•雅斯贝尔斯著,邱立波译.大学之理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5.

[11][17] [24] [25] [27] [29][30] C.赖特•米尔斯著, 陈强等译.社会学的想像力[M].北京:三联书店.2005:36,82,136,153,117,

129-130,214-215.

[12] [美]鲁思•华莱士等著, 刘少杰等译.当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3] [14] [21] [美]艾伦•布卢姆著,战旭英译.美国精神的封闭[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7:202,8,204.

[15] [16] [18] [20] [美]唐纳德•肯尼迪著,阎凤桥等译.学术责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4,183,294,3.

[19] [22][23] [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47,50,46.

[26] [美]J.T.克莱恩著,姜智芹译.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9.

[28] [美]华勒斯坦等著, 刘健芝等译.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9:2.

[3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Educational Theory Researcher and its Realize Conditions

DONG Li-pingHUANG Hong-wu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men, Fujian 361024, China)

*基金来源:本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FJG10-020)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11年4月10日

编辑:小西

作者:董立平 黄红武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论文 篇2:

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国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对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道理的理解和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着决定性的帮助。其次对学生的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会有所提高,能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关键词:文化;语文;品德;能力

国学,是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

中国没有西方意义的哲学,有的是思想。从古到今,皆为此般!而国学不仅仅是哲学或思想,更不是守旧学者在书斋里研究的枯燥文章,它是贯穿中华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国学是四书五经,是二十四史,是唐诗宋词,是红楼梦和三国,是老庄,是禅机,是数不尽的古代文献,当然也是贯穿在其中的精神。

但国学最根本的是思想,是中国家国一体的和谐文化,是贯穿中国历史进程的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等为核心的八德思想。

一、国学是人类对大自然最简单质朴的认知和总结

学习国学可以慢慢从这些最质朴的认知中找到学习生活中难以解决的各种思想问题,从而获得对世界观和价值观获得开明和启示。

二、国学教育与学生语文成绩

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滋润着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和灵魂。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会接触古诗词,在家长的引导下,三四岁的小孩也会背上几首唐诗宋词或者朗朗上口的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不懂任何意思的情况下也会很熟练地背诵出来。国学可以开发智力。儿童读国学经典运动,提倡教十三岁以前的孩子读书、背书。读诵的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很基本的一些书,甚至也可以包括一小部分佛家的书。有位老师说,不管四书五经,或是其他古书,任何一段,教小孩子像唱歌一样,很轻松愉快地背诵,不给他讲解,偶尔稍稍讲一点。这样背下去一辈子都有用,一辈子都忘不掉。

小学时,对古诗词的考试的内容就在字词句的翻译、理解及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我们要去体会每个诗人在写作时的情感。仅仅局限在只能背诵下来的程度上在考试中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中学时古文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最头疼的,从看书念都不熟悉的开始到朗朗上口背诵的结果,要更深刻地理解古文中的字词翻译到整个文章的理解翻译,再到文章告诫人们的道理的过程是很艰辛的。很多学生用功不到,就不会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教小孩子背书,这是中国人已丧失的基本教育方法。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古代文化的传承是靠口头传送的。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朗读多了,音韵和字义等因素都会逐渐影响读者,“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慢慢悟进去,将来长大后的学问就广博了。在中国古代,这是个普通的教育方法。很多智力很一般的孩子,由于读国学经典,实现了由愚变智,由凡成圣的转变。曾国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曾国藩小时候,在家里读书,有一天,一个小偷躲在走廊,想等曾国藩睡下后偷点东西,可是曾国藩小时候很笨,老是背不下来。这个小偷是很聪明的,他听来听去听会了,可曾国藩有毅力,一直背下去,这个小偷实在是憋不住了,出来说:“你这个样子读的什么书,连我都会背了。”小偷大模大样地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可曾国藩继续诵读,后来曾国藩正是靠毅力,用传统的诵读办法实现了由愚变智。

学生从小多接触国学方面的知识,可以开发智力,优化大脑,巩固记忆力,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和对古诗文理解的背诵。对提高語文成绩是理所应当的结果。

三、国学可以培养优秀品德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什么?德行。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应该都认可童年对人一生幸福的重要性。对人的一生而言,童年时期所受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好的启蒙教育就是开发孩子“善的心性”。通过背诵原文,通过学习理解内涵,再运用于现实生活,学习经典,启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生。经典的学习会让学生一辈子受益。

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传统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的人格,提升着学生的素养。如孝亲敬长、诚实守信、谦恭有礼等。同时,灿烂的文明,也能使学生对祖国更有感情,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和塑造出具有民族意识、经世致用的下一代。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生活中要尊师重教,尊老爱幼,要知道怎样做人做事,这些好的传统如果失去了,那我们的道德秩序就很容易混乱。国学根本上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安身立命。例如《论语》《孟子》,按梁启超的说法,“是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支配着中国人的内外生活”,其中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早已在我们全社会形成共同意识。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只有了解它才不致和共同意识产生隔阂。一个人辨别是非的能力应该从小就开始,过了青春期,道德观、世界观就已经基本形成了,这时候才开始进行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教育就太晚了。中小学尤其是小学可操作空间比较大,年龄段合适,考试的压力也相对小一些,因此是国学教育的最佳时间。

我们正处于文化变迁之中,现在的学生生活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更多的是在流行网络语言,确实存在如何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国学的精粹应成为学生可以享用一生的精神财富,真正学会如何做人。

国学素养要从娃娃抓起,国学所蕴含的“仁义礼智信”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放弃的精髓,能使我们以健康的心态适应纷繁复杂的社会变迁。更重要的是国学可以使学生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为了使学生从小就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营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弘扬国学。

国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首先是对学生对事物的认知、道理的理解和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养成有着决定性的帮助。其次对学生的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都会有所提高,能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参考文献

[1]杜钢《国学教育的基本问题论新》教育学术月刊2012年01期

[2]廖柏灵:《关于小学国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教育科研论坛》,2008,(12)

[3]王素贞:《小学国学教育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石家庄市小学国学教育为例》,《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

作者:张秀香

曾国藩的道德教育理论论文 篇3:

论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实价值开掘

摘要: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那些封闭传统的观念与方法在如今已显得不合时宜。但是,传统家庭教育中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思想精髓,对当代家庭教育。尤其德育建设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吸收和发扬:。本文旨在阐述传统家庭教育的精神内涵和途径。并开掘其现实价值。

关键词:传统家庭教育;途径;现实价值;开掘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由婚姻产生的血缘关系而成的家庭为维系其正常生活,承担其社会职能,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产生了独特的、蔚为大观的传统家庭教育文化。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传统家庭教育在培养适应自然经济的人才,塑造民族文化心理,传承优秀文化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积极的人生和社会价值。对推动我国当前家庭道德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素质都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一、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内涵

纵观传统家庭教育,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人无志,非人也”的立志教育

立志是做人的根本,是人立身于世的精神支柱,没有志向,人就很难成才。传统家庭德育中把“立志”对青年人健康成长的作用强调得非常充分。首先,强调志向要远大。诸葛亮在《诫外甥书》中告诫晚辈“夫志当存高远”。而要达到“高远”的志向,就必须追慕先贤,要学习先贤们的无所畏缩、豁达大度、不为眼前细碎得失所拘,努力向既定目标奋进,如果意志不坚定,将永远处于平庸的地位,无所作为。所以他强调“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同时,强调“志”对“行”的作用,位列“竹林七贤”的魏晋思想家嵇康在《家诫》中劝戒道:“若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心济。”立志确定了目标,平时的言行就会为之努力,即使能力有限,也能有所成就。在传统家庭德育里,将“立志”列为人格修养的核心,所以嵇康大声呼吁“人无志,非人也”。

2、“中和为贵、文明谦恭”的修养观

乐群贵和、文明谦恭是中华民族处世哲学的基本内容,几乎所有的传统家训都一再叮嘱家人子弟要涵养品德,加强礼仪修养,宽厚待人,谦恭谨慎。要“遇事须平和处之”(蒋伊:《蒋氏家训》);对乡亲邻里,更要“宁我容人,毋使人容我”(郑文融等:《郑氏规范》);“处宗族、乡党、亲友,须言顺而气和。……宁人负我。无我负人”(庞尚鹏:《庞氏家训》)。康熙皇帝教训皇族的《家训格言》中甚至将文明礼仪、行为习惯修养作为规范人行为的根本手段和社会运动的原初动力。他说:“礼之系于人也大矣!诚为范身之具,而兴行起化之原也。”曾国藩47岁时,以自己生平不注意礼仪而到处遇到麻烦的经历,告诉弟弟与人交往中礼仪的重要性,嘱其随时注意这方面的修养渗见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咸丰八年正月十四日《致沅弟》)。

3、“勤则得多”的奋斗精神

传统家庭德育中把“勤勉思想”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勤奋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人的优良品质。西汉大儒孔臧在《戒子书》中就告诫儿子“人之进退,唯问其志,取必以渐,勤则得多”,阐明“志”与“勤”之间的辩证关系。认为“志”的高远与否是人进退的前提,但“勤”于行、持之以恒是条件。所以无论是皇族宰臣,还是文人士大夫都重视对晚辈“勤勉”品格的培养。汉高祖刘邦登上九五之尊高位后,反省自己的发迹史,专门下了一道“手敕”,告诫太子刘盈:“汝可勤学习。”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中以苏秦刺股、文党投斧、孙康映雪、车胤聚萤虫光、儿宽带经书而锄等勤奋苦读的典故教育后辈。在强调勤勉的同时,着重强调勤奋学习在“人成大志”中的作用。唐代文豪韩愈在教子诗《符读书诚南》中指出“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他认为人出生时并没有贤愚之别,只是由于后天的学与不学才慢慢拉开差距。宋代大家欧阳修也在《诲学说》中指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可见,玉不琢仍为玉,本质不变;而人不学则退,难以保住天生的本性。

4、“应世经务、奉公清廉”的务实思想。

难能可贵的是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仍有许多传统家庭教育要求子弟耕读并重,学些技术、手艺,以自食其力、自立于世。陆游“时时语儿子,未用厌耕锄”(陆游:《剑南诗稿》)。霍韬《渭崖家训》中论述了子弟参加农耕的重要性,认为“幼事农业,则习恒敦实,不生邪心。”他还主张乡村学校的先生,应该考核学生从事农业生产的情况。凡耻于耕作者应予以休罚,如连犯三次。就开除他的“学籍”。纪晓岚甚至颠倒了自古以来“士农工商”的排列次序,向儿子灌输“农居四民之首,士为四民之末”(《纪晓岚家书》)的崭新观念。《庞氏家训》等家训著作中还写入了一些农副业生产的经验。

更难能可贵的是不同时代、门第的家庭教育中都教诫家人清白做人,勿贪勿奢,注重节操名声,特别是一些官宦家庭在奉公清廉方面更为首倡。赵鼎的《家训笔录》认为“凡在士宦,以廉勤为本”。包拯对贪官嫉恶如仇。嘱告家人“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包拯集》卷十《补遗》)并命人刻在石上,以诏后代。

5、“救难怜贫、体恤下人”的人道关怀。传统家庭教育都把尽自家财力、物力资助贫苦族党乡人,关心照顾鳏寡孤独视为处世做人的基本准则。认为“世间第一好事,莫如救难怜贫”(高攀龙:《高子遗书·家训》)。许多家庭教育都积极倡导家人热心公益事业,大到造桥修路,小到免费供应茶水,几乎无不涉及。这种人道关怀还鲜明地体现在对待奴婢、佃户的问题上。不少官宦家庭在坚持封建尊卑原则的同时,要求家人善待家仆,关心他们的衣食冷暖,体恤他们的辛苦,在人格上平等地对待仆人及其子女,不可虐待奴婢,不能增加佃户田租。蒋伊的《蒋氏家训》规定:“不得逼迫穷困人债负及穷佃户租税。须宽容之,令其陆续完纳,终于贫不能还者,焚其券。”袁采的《袁氏世范》要求家人在婢女成年以后要还其父母,仆人年老无家可归者要养其老。

二、传统家庭教育的实现途径

一是注重家风的陶冶。不少家族都十分注意纯朴、善良、正派的家风对子弟品德养成的重要影响。如唐代3700多人同居、19代共饮、被皇帝赐以“真良家”的江州陈氏家族。以及横跨宋元明三代,被元、明两代皇帝屡次旌表的浙江浦江郑氏家族,正是依赖家庭和睦、子弟孝顺、勤业守法、积善累德的良好家风的传承才自立于当时、传名于后世的。

二是以身立范、立教,潜移默化地陶冶子弟的品德。不少家庭对于子弟既重言传,更重身教。例如明代袁参坡的夫人李氏,虽是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却是一个人格高

尚的女性。她不仅对前夫的孩子视如己出,而且以自己的榜样示范给他们以勤俭持家、体恤贫穷、宽以待人、以德报怨等美德的熏陶(参见袁衷录:《庭帏杂录》,《丛书集成初编》第975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被誉为“立身行己之要,型家应物之方”的明代官吏温璜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成为—个忠君报国的忠臣。他在清兵南下时率领军民坚守不降,最后全家自杀殉节。《四库全书》的编撰者们在《温氏母训》的提要中转引了这段史实以后,对温母的家教作了这样的评价:“知其家庭之间素以名教相砥砺,故皆能临难从如是,非徒托之空言者也。”(《四库全书》第717卷,522页)原刊印者在《跋》中也评论温母“所身教口授者,信乎家法有素而贤母造就不虚也。”(同上书,529页)

三是奉行“明刑弼教”的宗旨,辅以家法、族规的约束。运用惩罚手段加强对家人子弟的规戒,是宋代以来家庭教育的重大发展,宋及以后的不少家族中都对违背家训者作了惩治性的规定。这与中国儒家所提倡的“德主刑辅”的主张是相适应的,不少做出惩罚性规定的家族明确指出其目的正是为了对族人、子弟的教化、训导。清代安徽环山的《余氏家规》指出:“家规之设专主于教,宜无事于法,然不能不借法以行教。”(《余氏宗谱?家规》)这样,教化辅以惩罚,更有利于约束品行不端的子弟、族人,避免违法犯罪而导致整个家族罹祸。这对保持家族的生存和发展,对于维护宗族成员的团结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家法族规督促族人严格遵守封建统治阶级制定的法律规范,也从家庭这一最基本的社会单位人手强化了国家法律,维护了封建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三、当代家庭教育对传统家庭教育思想的价值开掘

首先,在教化的指导思想上,扬弃教家立范与修齐治平相统一的宗旨,通过强化家庭教育来提高的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在封建社会,将家庭教育提高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一家之教化,即朝廷之教化”(《寒松堂集?奏疏》)。朱元璋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就亲自制订、颁布了包括“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做非为”在内的《教民六谕》,强调家庭教育规范。尽管社会已经发展到今天,但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公民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仍然要以家庭教育为基石。家庭教育搞好了,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家庭教育的内容上,弘扬传统家庭教育的积极因素,为我国现阶段的家庭道德建设服务。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发展、盛行于封建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封建纲常礼教的糟粕,这无疑是要批判、抛弃的。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传统家庭教育文化是父祖对家人、子弟的训诫告勉,因而板着面孔说教的,完全陈腐的、封建的东西就少得多。实际上,实是求是地分析前面所述的传统家训的基本内容,无论是治家齐家的经验传授、对子弟修身做人的训诫,还是对家人处世哲学的指导,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可以扬弃、借鉴来为我们今天的家庭道德、社会公德的培养和公民健康人格的塑造服务的。

第三,在家庭教育的途径上,汲取跨统注重家风熏陶、养正于蒙、亲情感化等做法,以取得最好的效果。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在世代累居、繁衍生息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传统习惯和道德面貌。许多家训都要求子弟继承本家族的清白家风。“富贵苟求终近祸,汝曹切勿坠家风”(陆游:《示子孙》)。虽然像前面提及的陈氏、郑氏那样的大家庭今天已不复存在,但是良好的家庭环境、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围显然有利于人们优良品德的形成。

蒙以养正,是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个鲜明特征。被推为“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就极为强调蒙养的重要性,清代学者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训》中甚至认为“端蒙养是家庭第一关系事”。从现代教育理论看,从小加强对孩子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和道德品质养成规律的。“蒙以养正”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开始于家庭,从源头抓起,才能事半功倍。

此外,由于家庭教育是建立在血亲伦常关系上的教育,所以父祖在对子孙的教诲中多是关怀慈爱,循循善诱,将亲情的感化与严格的要求统一起来,使得“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格不至于伤恩”(仁孝文皇后:《内训》)。亲情爱心的濡染浸润可以使得受教化者爱其亲、信其道,大大增强道德品质养成的功效。

第四,在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上。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仍具有借鉴意义。上文提到的传统家庭教育的许多方式方法,都可以借鉴来为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服务。比如家长的率先垂范。古代家训教化中非常注重家长、族长、宗正的道德修养,要求家长正身率下,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家庭成员,不得偏私。家长能够以身立范,子弟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在人的基本道德素质养成的过程中,家长的示范作用是极为重要的,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首先要家长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传统家庭教育的发展史也证明,凡是德风淳厚的家庭、家族,无不是管理、教化制度完善、措施得力的家庭、家族。

作者:邹巧灵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到人本经济论文下一篇:和谐环境高校体育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