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表现

2024-05-12

危机表现(精选十篇)

危机表现 篇1

一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

1. 教育安全方面

目前发生的幼儿园校车事故, 幼儿在事故中失去生命的新闻报道, 也有幼儿在幼儿园受到教师不适当的体罚, 导致幼儿身体和心理受到很大影响的报道, 使幼儿园在教育安全方面辜负了家长和社会的信任, 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 而且一旦发生教育安全方面的问题, 也会对幼儿以后的成长也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这让家长担心不已。

2. 教育内容方面

一些民办幼儿园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购买的教学设施价格低廉, 质量没有保证;而且为了降低在幼儿教师方面的花费, 录用一些综合素质较低的幼儿教师, 由于其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不高, 对于教育内容了解得不全面, 可能向幼儿传授一些不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知识, 这样难以保证幼儿的教育内容, 存在较大隐患。

3. 教育公平方面

教育公平是一直以来教育界追求的最终目标, 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在优质的幼儿园中学习, 不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是每一个家长都在追求和努力实现的目标。但由于幼儿园阶段的教学本质上不在义务教学范围之内, 所以国家对于幼儿阶段教育的资助政策比较少, 导致一些民办幼儿园的数量与日俱增, 这就导致幼儿园出现了级别的差异。优质的幼儿园教学水平和教学设施比较好, 但学费较高;质量差一些的幼儿园在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上比较差, 但学费相对较低。在这样的分级情况下, 家庭好的幼儿进入了优质的幼儿园, 家庭一般的幼儿进入了差一点的幼儿园, 但还有很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农村孩子上不起幼儿园。与中小学的义务教育相比, 孩子幼儿阶段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更加严重, 所以往往家长想让孩子接受公平的幼儿教育的想法难以实现, 幼儿教育公平的信任危机越来越明显。

4. 教育方式方面

由于受到传统的幼儿教育方式的影响, 教师在上课时采取的是灌输式的教育方式, 主要表现为, 教师是课堂的主体, 幼儿是倾听者。教师在前面讲, 幼儿在下面听, 而且还要求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念,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在幼儿阶段具有玩的天性, 而且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 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利用孩子的这些天性, 在设计教学方式时, 仅注重知识的讲解, 却忽视游戏的融入, 这样导致幼儿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幼儿创新能力的提高和自我思考能力的提高。教师忽视了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 并且提出问题的天性。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式, 淹没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对于以后阶段的学习也会有不良的影响。

二解决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策略

首先, 国家应该提出一些完善的制度, 要求民办幼儿园符合办学标准。其次, 幼儿园应加强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 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园可以定期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并且进行定期的考试考核, 对于成绩优秀的幼儿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这样可以提高幼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解除教育内容信任危机。再次, 幼儿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增加一些游戏环节的设立, 使孩子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提出问题, 并且自我思考问题, 提高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 从而解除教育方式信任危机。最后, 幼儿园应该加强园内基础设施的安全性, 解除教学安全信任危机。

三结束语

幼儿教育是国家和每个家庭都有很重视的问题, 所以在进行幼儿教育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除教育安全的信任危机、教育内容的信任危机、教育公平的信息危机、教育方式的信任危机, 使幼儿教学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戚荣金.河南省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 2012 (2)

金融危机中羊群效应的表现 篇2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货币银行金融是最重要的社会构建,金融作为最基本的战略资源广泛深刻地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市场资源配置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与之相随的是金融不断超越实物经济发展过度膨胀,危机频发,甚至引发、演变为经济危机。据不完全统计,1980年以来,世界上已先后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严重的金融风险和危机,这些国家和地区为解决金融问题所直接耗费的资金高达30000多亿美元。

羊群效应一直以来都被研究者认为是引起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祸源,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即市场中压倒多数的观念),而不考虑自己的信息的行为。当羊群行为产生时,个体趋向于一致行动,对于社会整体的一个较小冲击可以导致人们行为的巨大偏移。羊群行为对于市场的稳定性、效率有很大影响,这种行为被投机冲击者利用时,它将在国际货币危机的发生和传染中发生乘数性的夸张作用。国内外不少研究证明羊群效应会引起信息追涨,内幕消息得不到有效指示;会引起价格泡沫和股价的异常波动;会引起传染效应及危害金融系统安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外国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金融危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金融交易的杠杆化使得融资越来越便利,融资额越来越大.金融资产的证券化使流动性大大增强。这样,资本市场的一点异动便往往会带来可怕的“羊群效应”,使资本市场瞬间处于过强的买压卖压之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资本流动突然逆转引起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极大动荡,从而成为金融危机的源头。早在1996年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发表的讲话中运用“非理性繁荣”一词来形容股票投资者行为,表示了他对美国股市的担忧。索罗斯批判中也有“一边倒的随大流行为,是引发一场剧烈的市场紊乱的必要条件”的评述。索罗斯认为,当羊群效应出现时,追随趋势行为加剧,市场的偏差会自我强化,从过度泡沫发展到过度超跌,最终形成市场的大起大落。

羊群效应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一、非理性的投资热潮

在散户所具有的流动性积累到一个不可遏制的规模时,股市的巨大财富效应和随之对房市的推动在短时期内便演化为不可逆转的非理性投资热潮。在这种状况下,证券市场价格的高低不取决于所谓价值投资,而是取决于交易双方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最终形成了泡沫经济。轻微的泡沫经济会使资金不断地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使实体经济因资金匮乏而逐渐衰退;严重的泡沫经济会造成经济结构的失衡以及实体经济的衰败,而虚拟经济却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当价格高到离谱的高度而回落时,泡沫就会彻底被戳破。在股市下跌过程中,投资者的投资心理遭到重创,对股市和房地产等市场失去信心,而金融机构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投入的资金同样会遭受巨大损失。此时羊群效应再次发挥作用,一家银行的破产会造成整个金融的恐慌,存款户的“挤兑”和投资者债权的索还,会使大批银行等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如摩根斯坦利、高盛等一些看来很健康的机构在2008年9月时,实际上手头现金很充沛,但一旦恐慌蔓延,很快就把现金消耗殆尽,陷入危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本来已存在泡沫经济的国家雪上加霜,刺破了泡沫经济,使看似繁荣的经济露出了真实经济的本来面目,并在随后需求的剧烈萎缩下,真实经济也遭到重创,导致严重的经济危机。

二、信息处理上过分“搭便车”

金融业每天都存在海量信息的获取,这必然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同时中小投资者由于本身的专业水平有限,不得不依赖评级公司、权威研究机构、投资顾问,以至于过去的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一般都要求依据主要评级机构给出的评级,甚至有的中央银行和监管部门也大量使用国际性评级机构的评级作为其衡量和评判风险程度的基准。但实际上这些评级公司、研究机构也不是神仙,也面临同样的信息处理问题。一方面,评级业务本身会有顺周期性。在经济景气上升周期,评级往往越来越好,导致投资者未看到风险,加大投资力度;而一旦景气发生逆转,特别是危机出现时,评级不得不掉头,变化可能非常快,从3A级就一下子跌到C级,导致市场跟着恐慌。这表明评级公司消化市场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还体现出顺周期性。在最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欧洲一些小国也有这样的抱怨,认为评级公司事先没有看出什么问题,在发生危机和融资困难时还一再降级,落井下石。另一方面,过度依赖评级会影响判断的独立性。金融从业人员和投资者可以搭外部评级的顺风车,只要金融产品满足了评级标准就不再自行判断其风险了。长此以往,金融业习惯了这种做法,过度依赖外部评级,导致投资行为更加趋同,易出现集体失误。

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爆发后,各主要评级机构成为最直接的批评对象。基于对评级机构的信赖,投资者才大量地购买高质量的评级债券。但事实表明,这些评级机构所认定的与美国国债同等级别的3A级证券,在一夜之间却无法确定其价值,投资者纷纷抛售。著名评级机构穆迪(Moody’s)的CEO 雷蒙德·麦克丹尼尔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的时候承认,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三大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和惠誉(Fitch)不惜降低标准,没有尽到监督之责,并把全球金融系统置于巨大风险之中。“维持我们的标准和维持我们的市场份额,这两者是完全冲突的。”麦克丹尼尔如此表示,并再次把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置于舆论指责的焦点,因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已经指责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在给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评级时,都存在违反内部程序的行为,并且未能避免利益冲突问题。虽然标普、穆迪和惠誉这三大评级机构在避免利益冲突问题上都有明确规定,但SEC 的调查显示,一些对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信用评级的工作人员竟然直接参与评级费用的商谈。由于评级费用由债券承销商支付,评级越高越利于债券销售,评级费用也越高,因此评级机构无法保证评级的独立性。而批评家们更是认为,穆迪和它的竞争对手标准普尔及惠誉其实是这场金融灾难的帮凶。

三、各种跟风出现的金融衍生品缺乏有效监管

美国金融危机发端于2007年夏季,由于美联储前期连续调高联邦储备基金利率,从而刺破房地产泡沫导致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房地产次级贷款违约率大幅度上升。就次贷危机本身来讲是一个信用危机,但是由于美国金融机构将次级贷款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CLO)和流通债券再证券化(CBO),使得抵押贷款的结构更加复杂化造成了对于信贷风险的重新定价。并且这些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违约掉期(CDS)对资产证券化债券进行保值从而产生了金融风险的放大机制。

美国许多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都持有与次贷相关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的构性债券产品,并且都集中反应在资产负债表以外,属于这些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对冲基金、银行附属的管道和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基金大量地持有经过投资银行打包、结构更为复杂的各种资产证券化产品。为了融资以从事该项业务证券公司和投资者在商业票据市场和所谓的回购市场大举借债,并提供证券作为短期贷款的抵押品。银行附属的管道和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基金通过短期抵押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获得资金以便解决到期日不匹配问题。在低利率时代,这一替代性银行系统利润惊人,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参与者不需要遵守商业银行较为严格的损失拨备要求。但随着次贷危机爆发,这些替代性银行系统变得日益脆弱,它们单薄的资本基础无力应对在抵押贷款和其他投资方面遭受的巨大损失,而他们所依赖的融资市场也迅速枯竭。在2007 年8 月到11月期间,抵押支持商业票据(ABCP)市场的未偿付金额锐减了300亿美金,说明ABCP 市场的流动性迅速走向枯竭。

随着银行附属的管道和结构性投资工具(SIV)等基金所面临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银行作为这些机构的出资人开始向这些机构注入流动性。但是,结构性债券的杠杆很高,且很多机构购买这些债券时房地产价格也非常高随着房价的大幅缩水,结构性债券的放大效应迅速抽干了这些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同时很多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违约掉期(CDS)对其持有的结构性债券进行保值,但是随着市场流动性的蒸发,许多发行CDS合约的金融机构无法履约,更加剧了市场危机,而市值达到62 万亿美元的CDS市场一旦崩溃,市场的连锁反应足以使美国金融市场完全崩溃。

四、过分注重程序交易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表现 篇3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危机 表现及成因

“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出现的标志性时间是1998年。这一年,教育部宣布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直接带来了高效贫困生的大规模增加。据国家教育部统计:截止2005年8月,全国共有贫困大学生405万人,如果加上民办高校、高职高专、人数应该在500万人。贫困大学生的分布也存在不同的趋势,中西部高校的贫困大学生总数超过30%,特困生超过10%。

经济上的贫困导致了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危机。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心理矛盾激烈冲突难以解决,或者精神失常等心理问题。而这种心理危机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往往会造成激烈的后果。2004年云南大学大学生马加爵残忍杀害四个同学的恶性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据宁夏大学对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73.27%的贫困生对现状不满意,64.51%的贫困生没有体会到生活的幸福,52.53%贫困生存在压抑状态或者抑郁倾向。

贫困大学生主要来自广大农村和城市中的低保家庭。在农村上中学时,由于同学之间差别不大,虽然生活清贫,心理上也没有太多不平衡。当学生经过努力考上大学,走进城市里德高校,面对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面对经济条件优越的同学的时候,就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危机,这些危机主要表现在:

一、严重的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贫困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危机。由于家庭的经济困难,贫困生的生活相当拮据,从穿着、伙食、玩乐甚至到交学费,都显得是那么力不从心。和身边经济状况好的同学相比,贫困生难免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现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并且认为自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同,因而终日忧虑不安乃至于自暴自弃,产生退缩性思想和情绪。这种自卑心理对贫困生的损害时相当大的,贫困生如果一味沉浸在自己这种自卑的消极情绪里而不能自拔,心理很容易失去平衡。

二、严重的孤僻性格和自闭心理

孤僻性格和自闭心理的大学生并不少见,以前主要是大学生在少年时代就已经有了这种倾向。而扩招之后,这种情况则多出现在贫困大学生之中。他们将自己隔离于同学和学校之外,人及关系淡漠,甚至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获得安慰、支持的环境和宣泄专一的条件。因此,在遭受挫折和打击的时候,得不到别人的安慰和帮助,不良情绪得不到宣泄和释放,导致心情郁闷,严重者会以自杀作为解脱。那些贫困家庭出来的学生,进入高校后,强烈的感受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常常会因为贫困,经济拮据感到自卑,又羞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即使得到别人的帮助,也会悲伤沉重的心理包袱,认为自己亏钱了同学的情谊,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同时,他们又对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十分在意,极其敏感,慢慢将自己自觉与不自觉地封闭起来,远离人群,形成自闭心理和孤僻性格。

三、心理极度偏激

一些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心理和行为常常比较偏激。家庭的贫困,往往使他们比一般同学早熟,他们对社会上对待穷人的白眼和各种世态炎凉都极其敏感,由此产生严重的心理不平衡。他们觉得世事不公,容易养成愤世嫉俗,或者玩世不恭的人生观。由于自卑心理作祟,他们看问题走极端,心理偏激。周围人们的一点异样的目光往往会被无限放大,与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容易采取国际的行为,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人际关系不良

贫困大学生人及交往不良主要指大学生在于他人相处和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不适、自闭、逃避,以及难以调和与他人关系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造成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原因固然很多,淡由于经济困难和由此产生的自我认知偏差时很重要的一个原因。这些学生常常为自己的贫困出生而自卑、痛苦,他们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低人一等,自惭形秽,郁郁寡欢。不少人因为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不予同学交流,回避与老师的沟通,对集体活动没有兴趣,顾影自怜从而造成人际关系不良。

五、严重的心理抑郁

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有抑郁心理。抑郁是指人长期受到消极因素的刺激后,心理无法承受而出现的不良情绪反应。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困难,各方面条件不如同学,总觉得事事不如意,低人一等,心理常常感到极度郁闷和痛苦,长此以往,形成心理抑郁。表现为对日常活动兴趣显著消退,感到生活无意义,对前途悲观失望,遇到事情总是朝消极的方面想,精神不振,自我评价下降,不愿与别人主动交流。由于缺乏应有的关心和支持,这种抑郁的心理会恶性循环,一步步严重起来,直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或者报复同学,报复社会。心理抑郁已经成为一个危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个的学生或者学生家庭的问题,它已经成为社会和高校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怎样帮助和完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里自理能力,使他们以乐观、自信、坚强的态度面对困境,顺利完成学业,立足社会,是一个值得各方面认真思考的问题,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

參考文献:

[1] 郝丽萍.高校贫困生消极心理现状分析及调适思路 [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0、5

[2] 孙心.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调适[J]当代青年研究[J],1996、06

[3] 徐秀琴,刘川.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04

作者简介:

陈勋玮,(1980——),四川眉山人,学士学位,硕士在读,乐山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危机的表现及对策 篇4

一是忧郁自卑。家庭的破裂,仿佛是“天降横祸”,对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比父母更大;而且孩子比大人更敏感、脆弱,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的能力,一时还很难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孩子也懂得比较,他们会拿自己的现在和过去比,感到自己处境已大不如前;拿自己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比,因而滋生出自卑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心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并且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便自我封闭,不愿与人打交道,表现出孤独、内向的性格特征。

二是敏感多疑。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心灵曾受到过伤害,会逐渐变得敏感多疑,特别害怕再受到伤害。他们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愿接受他人的帮助,对别人的言行过于敏感且易于产生误会,因而他们不易合群。

三是嫉妒和憎恨。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所有能获得的享受,一般来说不如健全家庭的孩子,而这些正是每个孩子所渴望的。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能得到的,单亲家庭不容易得到,在他们的心里就容易从最初的羡慕演变成嫉妒、憎恨。而心理上他们会表现出对父母一方特别依恋,希望能从父母一方获得双倍的回报;在物质享受上,如果他们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认为别人能够得到的,自己也应该能够拥有,就容易导致偷窃等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是逆反心理。由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孩子圈”中的地位不高,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得到尊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有时甚至喜欢“顶牛角,对着干”,以显示自身的价值。

五是冷酷无情。生活的重压,使得每一个单亲家庭的父母心力交瘁、身心俱疲,往往因为心烦意乱而脾气暴躁;加之“二人世界”缺乏缓冲带,孩子容易成为单身父母的发泄对象。其次,有些单身父母为了自己再婚的便利,视孩子为累赘、拖累,把孩子当“皮球”踢来踢去。父母的无情无义无疑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冷酷无情的种子。

六是人性放纵。一方面,觉得对不起孩子是离异者的共同心态,于是把对孩子的歉疚转变成对孩子的无原则的迁就;另一方面,失去爱情的离异者更怕失去孩子,在孩子的管教上“前怕狼,后怕虎”,面对孩子的错误不敢勇敢地说“不”!在如此宠爱下,孩子变得日益任性、放纵。

七是恋父、恋母心理。父母的离异决定了孩子只能是跟父母一方生活,与孩子生活在一起的一方,对孩子的影响,一般来说要比另一方大;加之一些离异者不能正确地善待原配偶,经常在孩子面前贬低原配偶,人为地阻止原配偶对孩子的探视,更是人为地加剧了孩子的这种恋父、恋母情结。

由于单亲家庭的孩子缺乏健全的爱,因此,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上面分析了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的七种表现,那么,如何克服孩子的这些心理问题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首先,对每一位离异者来说,虽然婚姻解体了,但父母的角色依然存在,因此无论彼此之间有多少恩恩怨怨,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责任,要承担起抚育、教育、爱护孩子的责任,把离异对孩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让孩子从忧郁、自卑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

其次,每一位单身父母都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单亲家庭中的父母要创造条件,尽量让孩子感到,他与健全家庭的孩子没什么两样,更不能人为地去扩大这种差距,要多鼓励孩子与外界交往,让孩子到集体中去。对孩子受到的委屈,要敢于维护其权益,勇敢地对孩子说:“虽然爸爸妈妈不在一起,但你和他们一样都有爸爸、妈妈。”既不过宠,也不过严,给孩子创造一个既宽松又严明的成长环境,培养孩子热情开朗、积极向上又不怕困难的良好心态。

危机表现 篇5

自21世纪以来,我国企业并购情况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增加,在国外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我国不少中资型企业已经按耐不住,想要通过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机会,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收购国外一些知名品牌的企业及其专业技术,并以此来提高自身在国内的地位。虽然我国海外并购发展迅速,但因为我国大部分企业缺少相关经验,而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文化、政治及法律等方面的冲突。所以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掌握机会降低风险,才能从海外并购这股新潮中给自身企业带来利益。

一、战略风险

在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选取正确的并购方式。其并购方式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战略性风险”,通过选取与自身企业发展及产业相似的海外品牌进行收购,以此来扩大自身企业在全球经济市场上的发展空间。二是“投机性并购”,投资性并购与战略性并购不同,投机性并购是一种准备不充足的并购方式,其存在的市场风险比较大。因为海外并购导致的美国并购处于退步的期间,我国企业应要做好全面的准备,通过科学的.战略,提高海外并购的效率,不能只是没有目的的扩张市场。并从海外业绩降低企业中吸取经验,在做好充足准备的情况下去进行海外并购。从大部分海外企业业绩下降来看,其一部分的是有金融危机的外在影响,还有一部分是由于企业内部的原因。所以,打破传统的单靠资金并购的方式,确立科学的并购战略,是海外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财务风险

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导致我国大部分进出口企业出现经济危机,同时也给企业及银行间的资金流动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减少不利影响,许多海外国家对其计量标准进行了相关修改,以此减少海外并购带来的风险。因此,我国企业在海外收购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自身企业的资金情况,在确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海外并购,以避免得不偿失的情况出现。同时,企业还要拥有充足的人才资源,以确保收购后有能力管理并购的公司。

三、信息不对称风险

海外收购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有很多,其中包括信息不对称风险,即收购双方所具备的企业信息不一样。因为收购方对被收购方企业文化、核心技术等相关信息准备不充足,常会出现被收购企业虚报价格的情况,并对收购方隐瞒自身的不足,所以,为了降低此类风险的出现,则需要收购方对被收购方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专业的机构对其市场情况进行评估,降低海外并购过程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

四、政治法律风险

海外并购能否成功,还离不开收购方所在国政治局面的稳定情况,以及收购方所在国政治经济实力是否允许,在确保自身国家经济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海外并购,才能提高海外并购的成功率。因此,我国企业需要对国际政治格局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进行充分了解,对海外并购所产生的利与弊充分了解,从而达到海外并购预期的效果。同时,还需要收购方在并购过程中聘用一个相关律师,确定一个全面的合同,以达到在收购后的高效发展。

五、国外劳资风险

海外并购并不是简单的以一个价格收购海外企业,还需要考虑到收购成功后,国外企业劳务工资,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劳工制度较严格,其所需要的工人工资和福利费也比发展中国家高,因此,劳务工资问题也是海外并购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大重点。在各国国情、法律制度及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企业要充分了解被收购方劳工制度,更具实际情况,从工人工资及工人福利等方面考虑,制定全面的计划,降低风险,以确保公司收购后得以全面发展。

六、文化整合风险

企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就是这个企业的文化,其伴随着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具有着不可小觑的企业影响力,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各企业因为所在国家特色不一样,其在经济市场上的地位也有所差异,且如果并购成功后,两方公司因为文化差异导致企业发展停滞不前,那么将会给企业自身经济带来危害,因此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成功后需要根据这些差异制定合理的文化整合方案。上世纪末,以日本为代表的并购热潮的出现,即海外并购发展的初期,因为经验的缺乏,导致在并购成功后出现两方公司文化不同的情况,从而使得企业发展不前。由此可见,海外并购后遇到的风险就是两方公司文化不合。所以,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后需要对两方企业文化加以整合,取其优点文化,去其缺点,确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公司发展的凝聚力,从而促使新企业文化的产生,促进企业发展。

综上所述,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掀起了一股海外并购的新潮流。伴随着潮流发展,往往利与弊是并存的,金融危机给我国中资型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的同时,我国海外并购的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困难。所以,我国企业需要补足海外并购所缺少的经验,抓住机会,降低投资风险,转变传统观念,深入了解所收购的品牌的核心技术,提高自身企业的技术能力。以提升自身企业在国内的地位,并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烨.浅析跨国并购的新趋势及应对措施[J].价值工程,(7).

[2]陆学平,金润圭.中国企业跨国购并[J].国际商务研究,(5).

危机表现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危机 危机干预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和自杀预防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工作,研究这一问题需要哲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精神医学的理论。由于生命的不可逆性,大学生的自杀,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后果和创伤十分惨痛,而且会严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带来可能的法律纠纷,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的完整,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基本概念、表现形式及诱因

1、心理危机的概念: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运用寻常应付方式不能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发生的一种反应。危机干预是指一种短期的帮助过程,它的目的是随时对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自杀)的人提供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危机干预是从简短的心理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缺乏自信,自卑,有的甚至悲观、绝望,这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矛盾带来的危机;或极度的抑郁、孤僻和焦虑,怕与人交往,这主要是人及关系紧张带来的危机;或对社会、对他人、对一切的冷漠、消极、逆反、攻击;严重者一遇某些想不开的事情,便会采取自杀等逃避手段,如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下的就业压力带来的心理危机,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不完善产生的危机等。

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几种主要诱因:

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主要有以下原因:重大生活事件影响,如考试失利、升学受阻、恋爱受挫、家庭变故等等;人际交往发生障碍,如受到歧视冷落、遭到误解、工作开展不利等等;学习生活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理想和现实相距甚远、适应能力明显较差、面临新的机遇和选择,升学择业、恋爱取舍)等;择业求职焦虑,表现为对前途的担忧,缺乏竞争意识,没有自信心,一旦受挫,则易产生悲观厌世情绪。

社会学家认为,自杀不单是纯粹个人的行为,而是对正在转型的社会巨变的一种心理反应。由于社会的急剧变革造成的社会——文化不稳定状态,升学就业竞争加大,使得部分学生失去安全感;外来文化的冲击,拜金主义盛行和某些社会消极现象,使得人们视为精神支柱的价值观念发生动摇;人际关系的复杂,生活节奏的快速化,加剧了部分学生的适应困难。这些突变的社会环境与个体脆弱的心理素质交互作用,在某些负性心理应激的催化下,可能会诱发某些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导致自杀率上升。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措施

1、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主要是

①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大学生认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②通过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大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地开发智力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通过危机干预,使大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消除心理困感,自觉培养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的能力。

④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⑤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2、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应采取的措施

依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大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我们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危机干预:

① 对大一新生做心理普查。运用UPISCL-9016PF等量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普查,并给每一个进校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筛选出高危人群及心理障碍者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对精神障碍中的抑郁症、有精神病史和自杀家族史者予以重点关注。对于人格障碍者予以关注。

② 开设主要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人际交往教育、学习心理教育等课程。必修课、选修课与讲座报告相结合,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

③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与开展心理社团活动相结合,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和心理自助与互助。

④ 利用现代化手段,特别是电讯、网络、心理热线电话,建立心理教育与咨询网站,并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⑤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危机干预的重点不一样。在大学生活中,有几个关键阶段需要心理学老师给予引导,一是新生刚入学的适应期;二是遭遇感情纠葛的困扰期;三是学习目的不明的迷茫期;四是毕业分配的选择期。在这四个时期,心理健康教育能发挥特殊的功用。因此,大一应进行适应方面的心理干预,大二、大三的学生应进行学习、人际、情感等多方面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干预的目的,大四进行择业心理辅导及就业前心理辅导。

⑥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通过建立专门的干预机构,以家庭——学校——咨询人员——辅导员——医院为一条龙。及时给予当事人最快、最直接的心理干预,帮助当事人渡过难关。

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可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家庭的完整,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⑴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度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意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年第4期

⑵ 胡凯.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学与社会2003年2月第16卷第1期

⑶ 徐建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议.代教育.002年第6期

⑷ 樊富珉.付吉元.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年第15卷第2期

危机表现 篇7

一、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主要表现

(一) 教育公平性信任危机。

教育的公平性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在我国两千多年以前, 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公平教育理念。让幼儿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就在一所优质的幼儿园接受教育, 使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就不输于别人, 这是我国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期望。而我国的幼儿教育还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 国家教育部门往往会更加重视义务教育的内容, 从而忽视我国的幼儿教育。我国多数的幼儿园都是民办的, 为数不多的公办幼儿园, 进入的门槛也相对较高。因此, 国内幼儿是否能够读一所教学质量的幼儿园, 往往会成为家庭经济和社会地位的竞争。在这场竞争当中, 社会基层人民往往会处于劣势。于是, 很多家庭条件较好的幼儿就上了贵族幼儿园, 家庭条件一般的就上了民办的普通幼儿园, 而一些农村地区家庭条件较差的孩子可能连上幼儿园的机会都没有。

(二) 教育安全信任危机。

目前, 国内幼儿园安全事故频发, 例如, 幼儿园饮食安全、教育过程安全和虐童事件, 这些问题导致国内幼儿教育的质量直线下降。尤其是最近幼儿教师虐童事件的频发, 将这一问题推向了社会的风口浪尖。如果孩子在幼儿园的人身安全都会受到威胁, 那么幼儿教育将会失去社会的信任, 从而阻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据相关报道称, 一些家长为了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偷偷将录音笔放进孩子的口袋。目前, 一些条件较好的有幼儿园都安装了联网监控系统, 家长在家就可以实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三) 教育内容信任危机。

幼儿期是孩子智慧飞速发展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内孩子的认知、感知和创造了将会非常的强, 如果在这一时期采用外部引导的方式刺激孩子的大脑, 将会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为后续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从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 国内多数幼儿园的教育内容都是从知识层面上出发的, 而不是从孩子的兴趣爱好出发。教育的内容较为生硬, 一些幼儿园甚至是直接采用小学一二年级的教材来进行教学。

(四) 教育方式信任危机。

相对于有义务教育, 幼儿教育具有心理发展的特征, 在教育过程中所使用的教育方式要符合幼儿的天性, 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育。但是国内多数幼儿园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孩子天性。上课时孩子要端坐在座位上, 两手背后, 不允许离开座位, 回答问题时要举手, 俨然一副小学生的模样。

二、幼儿教育信任危机出现的原因

(一) 政府职责严重虚化。

目前, 我国的幼儿教育还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 国家相关部门对幼儿教育投入的工作精力较少, 国内多数幼儿园都属于民办单位, 幼儿教育逐渐形成市场化发展。市场化的发展为幼儿教育披上了经济利益的外衣, 对于大部分的幼儿园经营者来说, 经济利益是他们唯一的目的。此外, 国内多数地方政府都不重视幼儿教育, 没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让当地的幼儿教育存在恶性竞争的现象。

(二) 教育目标出现偏移。

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引导孩子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 幼儿教师则往往更加关注孩子知识水平的高低, 从而偏移了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

三、破解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途径

(一) 完善政策制度, 增强教育管理。

如果因为政策制度出现的信任危机, 那么这种信任危机就不是单个的, 而是群体性信任危机。所以, 我国教育部门应该根据我国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指导政策和监管措施。虽然我国现有几部有关幼儿教育的法律文件, 但是法律效果不佳, 并存在法律漏洞。因此, 有了完善的幼儿教育制度和监管措施, 我国的幼儿教育现状才能够改变, 不仅可以让我国幼儿教育质量大幅度的提升, 还规范了我国的幼儿教育市场。

(二) 增加教育资金的投入量。

没有大量的资金支持, 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受到阻碍。其实将幼儿信任危机问题简化来说, 教师教育经费的问题。近几年来, 我国各阶段的教育资金都大大上涨, 但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量却没有增多。幼儿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要素, 决定着中华民族未来的兴衰。因此, 国家政府应该承担一部分的责任, 创建以幼儿教育为主的资金投入机制, 从而进一步的增加财政收入, 通过多个渠道筹措经费, 保障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结束语

目前, 我国幼儿教育还处于一个尴尬的阶段, 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幼儿教育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幼儿教育不会是一个人或一个政府部门的问题, 而是整个社会都应该注重的问题, 因此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关注我国的幼儿教育, 政府部门则应该根据现状制定相应的发展方案。

摘要: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主要表现为四点, 即:教育公平性信任危机、教育安全信任危机、教育内容信任危机和教育方式信任危机。致使幼儿教育出现信任危机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较为典型的因素有政府教育部门职能虚无化、教育工作出现偏移、幼儿教师职业素质和教育能力较低、相应的监管力量没有到位。如果教育出现信任危机, 那么教育是很难进行长期维持的。本文主要讨论了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主要表现, 并提出相应的破解思路

关键词: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张燕.浅析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破解策略[J].教育探索, 2013, 06.

[2]唐天彤.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对策[J].中外企业家, 2013, 20.

[3]周雪飞.浅析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破解策略[J].新课程 (小学) , 2015, 04.

[4]徐灵雅.浅析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应对措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06.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破解策略 篇8

一、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 教育公平的信任危机。我国许多地区的幼儿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很多优质资源集中于部分大城市, 而更为严重的是获得这些优质资源的方法存在不公平现象, 很多富裕或掌握部分权力的家庭优先获得了上优质幼儿园的机会, 造成了教育机会不公平的现象。 (2) 幼儿教育内容的信任危机。由于对幼儿教育的不重视, 很多幼儿园在实际教育过程中, 只是对幼儿开展一些简单的游戏娱乐活动, 不具备丰富的教育意义, 学生在幼儿园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 幼儿园逐渐演化成托儿所, 家长对幼儿园的信任程度逐渐降低。 (3) 幼儿教育方式的危机。一些幼儿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及耐心,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采用暴力方式或进行负面教育, 对幼儿有益的所谓启发式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展开。 (4) 幼儿教育安全信任危机。这主要体现在个别幼儿园的虐童及儿童性侵行为上, 使得幼儿教育信任危机愈演愈烈。比如网络等媒体上一些关于幼儿教师对儿童伤害事件的报道, 让家长对幼儿园的选择产生了严重的思想忧虑, 使得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不断加重。

二、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思考

幼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众多问题, 导致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不断爆发, 与此同时,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非常值得社会和幼教工作者深思。根据幼儿园一些负面事件的发生情况及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评价, 笔者对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政府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 尤其是在幼儿教育资源分配以及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的考核方面, 无法真正以制度化的方式来执行。另一方面在于市场监管工作不到位, 最为严重的是无证经营的幼儿园仍然大量存在于幼儿教育市场中, 并且长久经营而没有被相关部门所查处。这两方面的原因, 造成了现在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发生与愈演愈烈。无证幼儿园的大量存在, 是市场监管工作不到位的表现, 很多无证幼儿园往往又是在相关事件被曝光后才被查出其办学证件缺失的情况, 这又是我国幼儿园监管工作不力的一个明证。根据相关报道, 这些无证幼儿园通常开设在偏僻的地区, 主要供地方务工人员以及外来人员的子女就读, 但其实际办学场所和办学规模都明晃晃地展现在社会面前, 幼儿教育监管工作以及相关部门对幼儿园监管工作的态度, 都值得社会和相关管理部门深思。

三、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破解策略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使得幼儿教育本身及社会和家庭的安全感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而幼儿是我国未来的希望, 幼儿教育应当优质公平地开展起来。现阶段,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首要任务, 就是要破除幼儿教育的信任危机。通过以上对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可以得出破除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策略。第一, 从管理角度来说, 政府应当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与制度, 无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 政府都应以严格的管理制度及审查机制来规范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第二, 从资源分配及幼儿入学机会来看, 取消地域限制及特权入学的现象, 才是解决入园公平、公正问题的根本办法。第三, 从幼儿园招生渠道上来说, 应按照实际的居住情况进行公平招生, 政府部门也应当对违法使用权利谋取私利的现象进行严肃查处。第四, 从管理经费来说, 教育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调研, 分析其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 并切实地给予相应的财政资助, 保障我国的教育从幼儿教育阶段开始就能有效展开。第五, 从师资方面来说, 幼儿园教师上岗证考核制度, 以及幼儿园园长及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 都应当及时给予完善, 并根据实际制度规范地开展, 进而为幼儿园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人力资源上的有力保障。

四、结束语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使得我国幼儿教育的良好开展面临巨大的阻碍, 也给我国社会的和谐及家庭的安全感造成严重的影响。 幼儿教育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教育公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与教育安全四个方面。为保障幼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信任危机应当及时解决。根据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及表现, 相关部门应当从政府管理、资源分配、办学经费及师资管理等方面, 加强相关的应对措施, 进而有效解决幼儿教育信任危机, 从而保障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浅析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表现及其破解策略[J].教育探索.2013 (06) .

危机表现 篇9

现代大学生, 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年龄一般分布在18——23岁之间, 正是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 有着广泛的人际交往需求, 有着深刻的追求刺激、探求未知世界的天性, 而互联网恰恰迎合了青年人的这种需要。

1. 网络交往的特点

网络的出现, 彻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得人类交往的范围大大延伸, 并打破了原来来自经济、社会、政治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约束。在传统交往中, 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活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严格限制, 而网络带给了人们的是超越时空界限的空前的交流互动。

从行为方式上说, 在网络空间中, 信息资源和知识资本将取代在现实的人们社会行动的环境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权力、货币乃至人际关系 (社会资本) 等环境因素而成为最基本和重要的环境因素和资源, 网络环境的时间和空间有无限的扩充性和多样性。在网络空间用户实时交互, 网民时时在线, 信息无时不在。人们所期望的全球化、多极化、个性化的特征, 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从思想方式上说, 存在决定意识, 现实电子信息网络的发展使网络空间成为一种新的交往空间。现实生活中的交往要受到性别、种族、资源、社会地位等身份因素和个人的相貌、体态、表达能力等交往条件的制约, 而在网络空间中, 所有的网民都是一个符号, 一个代码, 一个信息点, 在点对点的交往中, 网民处在一种自由、平等和直接的交流之中。网络环境的信息传播无阻碍状态激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打破层极界限, 追求有效和直接的点对点交往。

2. 数字化交往危机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分析

(1) 道德失范

网络交往具有与现实交往迥异的特征, 在网络空间中, 身份的虚拟性导致了多重自我现象, 自我身份的认同远较现实生活复杂。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 共享资源。网络使个体游离于现实与虚拟之间, 形成双重身份, 极易造成人格的分裂。另一方面, 数字化也给人带来了一种新的异化——志趣相投的人们很容易在网络中相互沟通, 分享信息以及形成讨论群体。对于社会而言, 网络异化支撑了社会异端, 助长了非主流思想的发展。此外, 网络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显示出人类交往方式的游戏化倾向。在这种交往方式下, 一边给人们以较大的愚弄他人的自由度, 一边又增加了自己被愚弄的风险。数字化产生的负面效应, 加深了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之间的不信任度, 易形成对现实的冷漠与社会道德责任感的丧失。

高校学生正处于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阶段。对事物认识不足, 辨别能力不强的学生很容易被一些不良言论所左右和迷惑。网络的匿名性使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明显下降而形同虚设, 对于进入虚拟实在的青年学生, 那条由熟人社会、舆论和感情构筑成的道德防线很容易崩溃, 当大学生身处复杂的网络世界时, 他们尚未成熟的心志势必使他们不善于作出道德选择, 引发失范行为。

(2) 网络沉溺

大学生通过网络和世界各地的人相互交往, 参加各种电子论坛、在线交谈, 利用网络游戏来休闲娱乐, 在鼠标、键盘等组成的空间中, 尽情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丰富的生活。从理论上讲, 似乎可以和网络始终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联系, 但实际上, 大学生却极易沉溺到网络交往中去。网络空间的交往提供了广阔的交往面, 改变了现实生活中作为吸引力来源的诸要素排序, 同时赋予人极大的自由选择的权力。当现实生活不能提供一些如网络里那样的志趣相投的社群或旨趣互补的链接时, 大学生就可能因感觉到融入网络中的快意而沉溺于其中了。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钱铭怡教授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结果表明:对北京12所高校的近500名本科生进行抽测, 大学生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网络成瘾者, 6.4%大学生网络成瘾, 每周使用网络38小时。目前, 在各大校园中, 由于长时间上网荒废学业的“网虫”不乏其人,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在全国13所高校的最新调查显示, 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日趋严峻, 80%中断学业的 (包括退学、休学) 大学生都是因为网络成瘾。

沉溺于网络中的个体可以脱离日常生活中的时间, 按照自己的旨趣消磨时间。但是, 沉溺最终无法替代真实实在中的绝对外在时间, 从沉溺中出来的个体, 在进入真实实在时会产生一种时间幻灭感。这样, 对于一些心理控制能力较弱的大学生, 很容易完全陷于网络的虚拟实在中不能自拔, 从而无法面对现实生活。

3. 直面网络交往, 建构和谐有序的交往空间

网络交往中存在的道德失范以及网络沉溺现象, 对此我们没有必要因噎废食, 远离或拒绝现代科技文明。重要的是如何建构一种网络交往的规范, 使学生在虚拟与真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随着网络的发展, 我们必须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人们将在虚拟交往和现实交往两种方式交织而成的背景下从事各种日常生活。所以, 对于网络交往, 我们应该持一种开放立场, 只有先消除虚拟生活的神秘性, 让学生充分了解它, 才能处理好虚拟和现实的转换。当然, 这种开放的立场应该是审慎的。

从交往的角度来讲, 真实生活的互助服务以及公共参与等都需要真实和虚拟的链接, 网络可以使青年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的联系更为紧密, 这可以消除青年学生的封闭和隔膜, 也不失为避免过渡网络沉溺的一种办法。我们要加强大学生对网络正负两方面效应的了解, 既不无视科技进步, 严格限制网络交往, 也不能夸大网络交往, 忘记它需要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

在网络交往中, 除了最基本的不伤害原则外, 其他所有的伦理规范都需要通过商谈共识模式形成。根据以前的实践经验, 网络交往也会随着人们的网际经验的增加而自然形成一些基本规范。由虚拟产生的网络道德行为, 必然是基于自觉自律的个体行为, 所以, 提倡自律是规范网络交往的一条途径, 同时, 需要技术控制, 法律制裁和道德自律共同发挥作用, 从而构建和谐有序的网络交往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2]安思国.媒介交流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3]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浅谈俄罗斯人口危机问题成因及表现 篇10

关键词:俄罗斯,人口危机,人口问题,下降

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 人口与自然, 社会和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近年来, 俄罗斯人口数量不断减少。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称, 如不采取措施, 到2050年俄罗斯只有1亿人口, 比现在弱减30%。俄罗斯人口数量的减少, 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人口现象的变化, 已经演变为俄罗斯的人口危机, 并对俄罗斯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一、俄罗斯的人口危机

总的来说, 俄罗斯的人口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俄罗斯人口总量持续减少

俄罗斯人口自1960年起, 40多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俄罗斯国家杜马在2006年3月公布的一项人口问题决议案中指出, 俄人口正以惊人的速度递减:每分钟出生近3人, 而每分钟死亡的人数却为5人。也就是说, 俄罗斯人口每年将近减少百万人。按照«俄罗斯联邦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指标»的数据, 1999年俄人口总数减少了75万人, 2000年俄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95.8万人, 相当于一艘“库尔斯克”号潜艇全体官兵人数 (类似在俄罗斯人口领域每小时发生一次“库尔斯克”号潜艇事故) 。联合国专家认为, 按照现在俄罗斯人口现在的出生和死亡速度, 到21世纪末, 俄罗斯将仅存5000-6000万人。

2、地区间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最近的俄罗斯人口普查表明, 在俄罗斯的各州和各联邦主体中, 人口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根据2004年1月1日的统计资料, 在俄罗斯7大联邦区中国土面积只占全国17%的中央区、伏尔加河沿岸区和南方区3个联邦区聚集了全国人口总量的63%, 而国土面积占了全国面积80%以上的西伯利亚区、西北区、乌拉尔区和远东区4个联邦区所拥有的人口数量总和还不足人口总和的37%。人口密度最大的中央区每平方公里平均将近58人, 而人口密度最小的远东区每平方公里平均只有1人。

3、过低的出生率和过高的死亡率, 人口增长缓慢

在2004年11月举行的“俄罗斯人口问题的现状与未来”的全俄论坛上, 俄罗斯人口经济学家忧心忡忡地说, 俄罗斯人的寿命在文明国家中是最短的, 壮年死亡率是最高的。俄罗斯与处于持久战争状态下的国家的人口死亡结构相同。从1987年起, 世界各国的人口的寿命都在增长, 只有俄罗斯却是下降的。在2003年俄罗斯女人和男人的寿命与美国相比, 分别短7.6岁和15.4岁;与法国相比, 分别短11.1岁和17岁;与瑞典相比, 分别短10.3岁和19.1岁。健康男子的伤亡率与苏联卫国战争时相同。自1970年以来, 俄罗斯育龄妇女平均生孩子仅为1.1个, 而要保持人口数量的稳定, 需要育龄妇女平均生孩子2.4个。

4、人口老龄化, 年龄结构不合理

人口老龄化也是导致俄罗斯人口危机的一个主要表现。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 当一个国家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的比例大道7%时, 就标志着这个国家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俄罗斯这一指标在2002年就接近13%, 按照2002年人口统计的人口总量来算, 俄罗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888万, 说明当今的俄罗斯的确是名副其实的老龄化国家。

5、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日趋严重

据俄罗斯人口研究的一份资料显示, 俄罗斯新生儿中, 男婴和女婴的比例是105-106:

100, 但男童的死亡率却比女童高。大约到30-35岁时, 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大致持平, 往后就变成了女多男少。在老年, 女性要比男性多出很多。据统计, 在2001年的1.45亿俄罗斯人口中, 年龄在60岁以上的男性约有900万, 而同龄的女性却有1800万。俄罗斯成年人中女多男少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在俄罗斯各大保健报刊上也常以“多珍惜我们俄罗斯的男人”来作标题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俄罗斯男女性别比例已经严重失调的现象。

二.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原因

1、革命和战争原因

1914-1922年的革命和战争, 俄罗斯损失了近1200万至1800万人口, 使成千上万的

农村家庭被迫迁出家园, 流离失所, 农业经济也遭受了重大损失。而1941-1945年的卫国战争时期, 在前线牺牲的将士加上后方死难人数共达约1800万。如果再加上因为这场战争而减少出生的人口, 那么人口就会多达2100至2700万。在接下来的50年中很多中青壮年男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追寻更好的生活也纷纷离乡背井地前往大城市, 让许多的村庄成了名副其实的“女人国”和“寡妇村”。

2、经济原因

通货膨胀和人口的大量失业是人口贫困化活最重要的两个原因。从1992年放开物价, 到1995年, 消费品价格上涨1609倍, 而职工的名义工资却只增加了393倍。仅通货膨胀一项, 居民的实际收入就下降了60%以上。造成部分俄罗斯人生活水平急剧下降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失业, 无论是在苏联还是在当今的俄罗斯, 居民基本的生活来源和保障靠的都是工资。人口的大量失业, 使很多居民陷入贫困边缘。而由于贫困化, 俄罗斯大部分家庭的生育观发生变化, 拒绝生育或少要孩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直接造成了俄罗斯出生率和生育率下降。

3、移民原因

国民向境外流失也是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原因之一。20世纪, 俄罗斯经历了四次国民外移浪潮。前三次分别出现在俄国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苏联末期, 第四次移民浪潮兴起。1993年, 俄罗斯通过了«公民自由出入境法», 放松了对公民出国的种种限制。1989-2003年, 俄罗斯共向外移民500多万人。从近十年来俄罗斯外移国民的年龄来看, 出国定居的绝大多数属于劳动适龄者。

4、社会原因

自杀和凶杀是俄罗斯人寿命短的主要原因。俄罗斯在前苏联末期的1989年人均寿命为64岁, 1994年降为57岁。1998年略微攀升到61岁, 1999年又降到60岁。苏联解体所造成的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和经济衰退等问题, 曾使俄罗斯人陷入生存和心理困境。从1995年到2003年, 约有50万人自杀。过多的烟民,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缺少运动的生活方式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完善, 所有这一切都可被视为促成俄罗斯死亡率增大的重要因素。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是酗酒。俄罗斯男人喜欢喝酒, 在过去10年里, 大约90万人死于酒精中毒、酒后斗殴和醉酒事故。无论是在沙俄时代, 还是苏联时代, 俄罗斯人始终对酒情有独钟。俄媒体报道说, 每年大概有近3万人死于与酒精直接相关的事件。每年冬季因醉酒而冻死街头的人就达5位数。因此, 俄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甚至低于亚非拉许多欠发达国家。高死亡率无疑会严重影响俄罗斯的经济生活、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专家预测, 人口的负增长必然导致人口老龄化, 青少年在人口中数量和比重的逐渐减少。在不久的将来, 处于工作年龄段里的俄罗斯人将少得可怜, 而每一个有工作能力的人将都负担一个养老金领取者和一个未成年人。此外, 俄罗斯人的健康状况也不容乐观, 普通民众患各种疾病的比例较高, 但不少俄罗斯人不相信医生。俄《新消息报》称, 调查显示, 近半数受访者不相信医生, 1/3的人更倾向于自主治疗。专家认为,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医生对病人的冷漠, 各药店无需处方即可出售药物等。

5、文化观念原因

俄罗斯人的民族性格中有豪放、坚韧的一面, 也有散漫、责任感不强的一面。体现在生活中就是离婚率高, 性观念较为开放, 不少人独身但不禁欲。有数据显示, 俄全国每出生100个孩子, 与之相应的是216人次的人工流产, 许多妇女因此患上不育症。20世纪30年代以前, 大多数俄罗斯人早婚、多子女并重视男孩。而俄罗斯的国教——东正教来自西方, 它也有保证人口数量的作用。东正教规定, 教徒人人都要结婚、生育, 除了那些教会的神职人员;禁止婚前和婚外性接触;不许离婚等等。十月革命以后, 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国家、民族的地位上升, 神的地位下降。再加上计划经济体制, 人们的生育开始减少。二战后, 虽然苏联鼓励人们多生孩子, 但人们的观念已经无法改变。从20世纪末期开始,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 俄罗斯年轻人追求个性、自由和开放, 不婚不育的现象越来越多。俄罗斯近年来登记结婚的人数减少, 非婚生婴儿大量增加, 未婚和离异人口显著增加, 而在结婚的家庭中, 俄罗斯不想要孩子的家庭多达700多万。

结束语

当代俄罗斯的人口问题既有前苏联时期人口问题的历史沿袭, 又有其剧变以后的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 从而既集中地反映着俄罗斯转轨中社会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又制约着俄罗斯社会经济改革与发展。“人口危机”正在引起普京政府的高度重视;改革、完善并落实社会保障制度, 是解决目前俄罗斯一系列人口、社会、经济问题的当务之急, 这与扭转国家颓势, 重振昔日雄风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戴桂菊:《俄罗斯的人口问题和外来移民政策》

[2]、余晶:《俄罗斯人口危机及应对措施》

[4]、俄罗斯“人”的危机:人口负增长如临车臣战争―-中国人口网

[5]、 (俄) 莫斯科大学人口研究中心人口与危机

[6]、程亦军, 《俄罗斯人口危机及其发展趋势》

[7]、雷丽平, 《俄罗斯人口贫困化与人口危机》

[8]、《俄罗斯人才流失引起内务部关注, 《真理报》

上一篇:四氧化三铁下一篇:母猪无乳综合征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