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

2024-04-15

后危机时代(通用8篇)

篇1:后危机时代

后危机时代的课题

中美经济最近出现的回暖意味着世界经济开始步入“后危机时代”.该文提出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未来所面临的`挑战和需采取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揭示了中国经济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过程中所面临的考验,同时,从供需两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作 者:孙立坚 Sun Lijian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 刊 名:中国发展 英文刊名:CHINA DEVELOPMENT 年,卷(期):2009 9(4) 分类号:F120.4 关键词:退市方式   滞胀风险   增长模式  

篇2:后危机时代

摘要: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增速可能减缓,宏观环境风险上升,发展不确定性增多,尤其是美国与欧洲经济需要作艰难的结构性调整,尤其是金融改革需要时日,由此拖累世界经济。其间,不排除发生一定程度的波折或反复,特别是个别国家/地区经济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全球性衰退可以避免。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挑战 复苏

一、概述

当前,世界经济正步入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应能持续,W型二次衰退可以避免,但发展不确定性上升,尤其是发达国家面临高失业、高赤字与高债务,将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加之新一轮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风险增大,恶性通胀隐患已然酝酿。

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增速可能减缓,宏观环境风险上升,发展不确定性增多,尤其是美国与欧洲经济需要作艰难的结构性调整,尤其是金融改革需要时日,由此拖累世界经济。其间,不排除发生一定程度的波折或反复,特别是个别国家/地区经济出现负增长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全球性衰退可以避免。

二、发达国家复苏基础脆弱,发展面临诸多问题

后危机时代,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发达国家如何摆脱危机后遗症。其经济深受危机打击,结构调整难度大于上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前者为制造业转型,后者是金融业调整)。金融瘦身与加强监管,将使融资成本上升,由此影响生产率提高,抑制经济潜在增长。OECD甚至认为,金融危机将永久性减缓发达国家的潜在产出水平。

当前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普遍面临的问题:

一是“失业型”复苏。危机使发达国家失业呈结构性上升。OECD预测,发达国家失业人口增加将持续至2010年底,届时失业人数将比2007年增加2100万,失业率将升到9%,美欧日分别达到9.9%、10.6%和5.6%。估计,中近期就业形势很难回到危机前水平,由此抑制消费,影响经济复苏。

二是资产重建与去杠杆化。危机使家庭财富严重缩水,修复资产需要很长时间,将影响私人消费需求。OECD估计,重建家庭资产将使美国的储蓄率提高3个百分点,欧元区提高1.5个百分点,日本提高1个百分点。另外,与典型周期不同,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将受去杠杆化影响,信贷市场疲软将持续一段时间,成为抑制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

三是财政赤字与债台高筑。危机使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攀升至二战以来最高,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OECD预测,2010年其成员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将升至8.3%,比危机前高出7个百分点。高财政赤字影响美国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影响欧元区与日本经济增长各0.8个百分点。巨资救市使发达国家债务骤增,成为后危机时代最大风险。OECD估计,2011年其成员国的政府债务将超过GDP的100%,比2007年高出30个百分点。巨额赤字与庞大债务,影响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威胁债权国资产安全,新的危机可能由此而生。

四是美国经济难以回归危机前发展水平,是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迟缓的关键因素。危机对美国经济影响与冲击异常严重。虽然美国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引擎,其他国家很难与其真正“脱钩”,但美国与世界经济反“挂钩”趋势上升。危机迫其反思发展模式,改变寅吃卯粮生活方式,居民忧患意识上升,借款消费行为收敛,私人储蓄率提高,个人消费比重趋降。估计,这将使3000多亿美元从私人消费转入个人储蓄账户,影响GDP一个百分点。

三、新一轮流动性泛滥,我国外部环境愈益险峻

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使我国外部环境比之前复杂,存在影响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风险。

其一,全球新一轮流动性泛滥,致使资产泡沫风险增大。为应对危机,全球采取宽松政策,催生新一轮流动性周期。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资产泡沫膨胀,最大泡沫在亚洲,可能演变成新一波全球经济危机。目前,全球过剩流动性已创历史新高,而发达国家债台高筑与赤字财政,仍有压力选择宽松货币政策。这将使流动性过剩更加严重,并且趋于长期化,进而持续推高股市、房地产和大宗商品等资产价格。危机中,我国经济率先复苏,难免受到热钱“追捧”,全球热钱纷纷涌向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金融大鳄”索罗斯亦移师香港,在京、港分别设立代表处和办事处,目标锁定人民币资产。去年我国外汇储备增加4531亿美元,扣除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和直接投资900.3亿美元,尚有千亿美元“来路不明”。

其二,全球主权债务风险上升,威胁我国美元债权安全。迪拜债务危机,希腊、墨西哥、波罗的海主权评级被降,英国、西班牙等遭警告,表明金融危机幽灵犹存。与历史不同,当前全球主权风险主要来自发达国家,受损方则以新兴市场为多,尤其是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东亚地区。去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增加到2.4万亿美元,其中美元资产(持有美国国债、机构债、公司债和股票)超过1.4万亿美元。危机使美国财政赤字膨胀,政府债务难以维系。在经济低增长情况下,解决债务不外乎通过高通胀率与货币贬值手段,以稀释实际债务。历史上,美国曾经动用过上述所有手段。上世纪80年代,美国曾一手操控日本持有的美元资产,以压日元升值,并提升通胀率,让日本为其债务埋单。今天,我们同样面临类似当年日本的困境,美元资产安全风险上升。

四、总结

世界经济复苏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不会一蹴而就,而将会充满艰难险阻和曲折磨难。尽管如此,我们对世界经济的未来仍然充满信心。经历了深度衰退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当会吸取深刻教训,并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济衰退的经验。面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曲折和蹒跚,只要我们世界大家庭能够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只要我们能够不断改造我们庞大产业和基础设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吸收更多的就业和可持续增长的需求;只要全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和衷共济、共同应对,树相互协作之风气,破贸易障碍之壁垒,对发展中大国经济的增长,少一点猜忌,多一点理解,少一点提防,多一点信任,世界经济就一定能够克服种种风险,最终步入可持续复苏的轨道。

后危机机时代,世界经济开始步入新一轮扩张期,但复苏势头减缓,发展不

确定性增加,国际竞争更趋白热化,市场争夺、低碳经济、金融监管、经济转型、体制改革、规则制订、秩序重建等,将给世界创造诸多合作机遇,亦导致全球更大博弈。中国政府与企业应精心谋划,抓住空前的合作机遇,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顺势而为做大做强自己。

参考文献:

1.《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的挑战和前景》 马建堂

2.《当前世界经济面临问题与后危机时代特点》 陈凤英 半月谈20100208

篇3:后危机奥巴马时代

奥巴马的计划会更快、更公平、更强大吗?

显而易见, 在奥巴马与麦凯恩的经济政策中有明显的不同。麦凯恩想要更多针对富人阶级的税收减免;奥巴马则希望针对穷人和中产阶级。这两位候选人在健康护理、能源和其它问题上也有分歧。

这些不同点都在意料之中。民主党和共和党自从诞生那天起就在经济方面遵循不同的方式。从过去汉密尔顿与杰斐逊的对决就可以看出来。

许多美国人知道两党之间的标志性政策差异。但是却很少人意识到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的两个重要事实。这两个事实已经非常清楚地描绘于普林斯顿的政治科学专家Larry M.Bartels的新书《不平等的民主》中。理解了这两个事实有助于选民在11月份作出一个更为明智的选择。

我把第一个事实称之为大党派不平等鸿沟。简单地说, 一般说来, 美国经济在民主党执政时要比共和党发展快。

克林顿时代的红红火火与布什时期的一蹶不振的强烈反差就是最近的一个例子。虽然有点极端, 但是却也具有典型意义。从1948年到2007年的几十年间, 共和党占据白宫34年, 民主党占据26年, 结果显示出了两者的不同:人均GNP的年增长率在共和党执政时是1.64, 而民主党是2.78。

1.14个百分点的不同, 如果继续持续下去, 八年后将产生9.33个百分点的人均收入差异, 而这远高于每个人可能从税收减免中获得的收益。

两党间如此巨大的经济绩效差异却是令人吃惊的, 因为总统刺激国家经济的能力有限。大多数经济学奖将会告诉你, 联邦储备政策与石油价格远比财政政策要有力得多。另外, 互惠基金招股章程不断警告说, 过去的结果不能够保障未来的绩效;但是, 统计规则性, 例如事实, 确实是非常顽固的东西。

第二个大的历史性大党派不平等鸿沟事实是巴特尔斯教授的工作焦点。

美国的收入不平均早在三十年前就闻名于世。日前, 这一悬而未决的发展也最终触到了大众的神经。但是巴特尔斯教授披露出了令人震惊的统计规则性:在整个60年里, 收入不平均的趋势在共和党执政期间持续上涨, 而在民主党期间略有下降。这也就解释了整体扩大的收入差距。对于美国的穷人来说, 还有一条坏消息:从1980年起, 共和党已经获得了七次大选中的五次。

大党派不平等分配的影响还不仅限于穷人。为了深入观察, 巴特尔斯教授研究了在收入分配过程中, 五个地区的战后收入。

收入水平的第20个百分点是指20%的家庭收入较少, 而80%的家庭收入较多。因此, 这也是一个令人信服的区别贫困与非贫困的界限。第40个百分点同样如此, 第60个、第80个、第95个都是这样。第95个百分点是区别富裕与贫困的最佳分界线, 也是巴特尔斯研究的重点。 (这个分界线, 也就是资产500万美元, 成为了麦凯恩定义富裕的标准。)

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一个标志性结论。当共和党执政时, 低收入家庭可以比高收入家庭体验到较为快速的收入增长——这就意味着, 收入被均衡化了。形成反差的是, 共和党执政期间, 较高收入人群也可以体验到更为快速的收入增长, 因此收入差距拉大了。

这段时间的早些时候, 前里根时代, 大党派不平等鸿沟理论解释了大多数大党派不平等鸿沟现象, 穷人在高度发展的经济情况下相对过得更好。

然而, 自从里根时代开始, 增长差异就开始变小, 并且税收和转让政策也开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例如我们都知道的共和党倾向于针对高收入人群的大幅政策减免, 而民主党反对。另外, 民主党更加愿意提高最低收入, 而共和党更加反对工会。

结合两个大党派的分配情况, 我们可以看出历史的选择, 奥巴马的胜利将会促进更快的经济发展与更少的不平等, 而麦凯恩的胜利则会导致更慢的经济增长以及更多的不平等。

奥巴马的详细减税计划

巴拉克·奥巴马的经济预案将向经济注资750亿美元, 通过税收减免和直接支出等手段将这些钱分配给最需要的人。奥巴马的预案意在直接刺激经济, 避开了冗长的政府性行政性拖延。计划还保留了额外的450亿美元刺激性经费, 可以在未来经济持续恶化时予以注入。

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 这是经济恐慌的非常时期。人们工作得更加努力, 但却获得更少, 支付更多诸如健康护理、学生学费、用油的费用。最近的数据显示, 失业率已经经历了自2001年以来、经济最近一次大萧条以来的最大月升幅。众多行业正在面临裁员的压力, 包括建设、制造、零售和金融服务领域。上个月, 市场仅仅产生了18000份工作机会, 与应对人口增长而产生的125000份工作机会相比, 相去甚远。

有限的工作机会还伴随着通货膨胀。其增长率已经大大地超过了平均工资增长率, 这就意味着, 即使那些能够保住饭碗的人也失去了部分购买力。消费者信心水平已经达到了卡特里娜飓风以来的最低点。汽车假日销售比预期要低, 并且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低点, 这充分反映了, 消费者开始减少支出。

强化经济将是巴拉克·奥巴马就任总统第一天就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数月前, 他列明了广义经济改革的一系列措施, 以帮助减轻中产阶级和劳动家庭的重负, 按步骤获取长期预算平衡。但是随着经济情势逐月恶化, 美国人已经不能坚持等待下任总统的行动。奥巴马相信政府应当按步骤恢复消费者及商业信心, 这样就不会恶化目前的形势, 鼓励他们不要进一步削减消费及投资。

专家认为, 有效地刺激措施必须提供立竿见影的、暂时性的直接经济释放目标, 帮助那些需要它们, 并且最可能使用这些资金并提高所在社区的经济活动水平而并不永久性增长预算赤字。这个目标应当可以减轻来自经济普遍下滑的阵痛, 而不应当利用美国经济的困难作为制定思想驱动政策议事日程的根据。

奥巴马刺激经济保护美国家庭的计划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向工人及其家庭提供一个快速的250美元减税政策;第二、向年老者的社会保障帐户中提供一个快速的、暂时的250美元奖金;第三、如果经济持续恶化, 向工人及年老者提供额外的250美元减税政策;第四、向遭受房屋危机损害的房屋拥有者提供救济;第五、向房屋危机中遭受最严重打击的对象提供援助, 以避免服务的急速下滑;第六、延长和扩大失业保险。

具体说来又可以分为以下五项具体实施内容:

第一、向工人及其家庭提供一个快速的250美元减税政策。

奥巴马相信, 我们必须重建税级的公平公正。数月前, 意识到美国工人家庭的拮据以及他们所面临的难题, 奥巴马提议向1.5亿工人提供高达500美元的税收救济。这个可偿还的收入税收贷款将直接提供救济给面临递减工资税系统的美国工人, 抵消了工资税的最初8100美元收入的同时, 保留了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原则。经济已经大大弱化了。奥巴马相信, 我们不能够等到他成为总统后才给与税收救济。他相信, 我们应当立即实现每人250美元的税收抵减额的一半, 将钱尽快放入美国人的口袋。这将帮助维持消费支出、加强经济、消除目前多数美国人所面临的拮据。奥巴马认为, 如果在就业方面有三个月的累进下滑, 那么我们就应当立即提供剩余部分的税收抵减, 给每一位工人额外的250美元。

刺激资金:350亿美元, 额外储备:350亿美元。

第二、向中低收入年老者的社会保障帐户中提供一个快速的250美元奖金。

研究认为, 美国老年人特别倾向于消费, 而不是储存他们所获得的额外收入。奥巴马是这样理解的, 那些靠固定收入生存的老年人正因升高的物价而面临拮据。奥巴马呼吁对中等以下收入水平的老年人 (那些不在劳动税收抵减中的人) 的社会保障福利中, 立即、一次性注入250美元补偿。如果就业方面出现三个月的累进性下滑, 那么就应该提供给每一位社会保障受益人额外的暂时性补偿, 250美元。这些费用不会改变社会保障程序, 也不会影响社会保障信任基金的收入。这将向即时消费支出提供一条弹性化的出路。通过对社会安全管理高效的支付系统的支持, 这些补充性支出将以可能的最迅速的方式刺激消费支出。

刺激资金:100亿美元, 额外储备:100亿美元。

第三、建立100亿美元基金, 帮助美国家庭防范放弃赎回权的发生。

除了采取重要步骤防止未来的抵押贷款欺诈行为, 以及保护信贷卡成为下一个次级房产危机, 奥巴马呼吁建立短期和长期的程序, 以帮助负责人的房东解决放弃赎回权的困难。奥巴马的计划将会帮助人们取得保住住房以及重新与借贷者协商的条件。它将不会帮助投机倒把者, 那些人往往购买度假别墅, 或者伪造他们的收入情况。这就意味着政府只帮助负责任的房屋拥有者度过这段困难时期。在如今经济下滑的背景下, 奥巴马呼吁建立一个防止放弃赎回权基金, 大幅度提高紧急放弃赎回权的前期咨询。通过联邦房屋管理局的Fannie Mae和Freddie Mac两项措施, 来帮助家庭处理放弃赎回权的问题, 负责任地重新融资抵押贷款或出售房屋。通过帮助家庭免于失去住房和出现进一步的所有财产价值降低, 这个举措将会帮助减少美国放弃赎回权危机对国家、地区和家庭的影响。奥巴马首批宣告了关于欺诈与欺诈性借贷活动的危机。通过这次经历以及以社区为基础的组织工作, 他将在任期带给美国住户以及房屋市场有效的援助工作。

刺激资产:100亿美元。

第四、提供100亿美元, 释放由于房产危机而遭受损失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压力, 防止健康护理、教育、建设服务水平的下降。

由于受房屋危机以及弱化的经济影响, 许多国有及地方政府正在面临巨大的收入落差。目前, 已有19个州发布了下一个年度预收入减少预期;大多数州的平衡性预算要求迫使他们减少项目或者在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提高税收。这将有害于美国经济放缓, 使上百万人失去安全网。国有及地方政府向中等以下家庭提供了重要服务, 包括医疗保健、住房及收入帮助等经济衰退期的必要支持。此外, 随着经济放缓, 国家及地区政府不应该延迟主要建设支出, 这样做将会恶化经济放缓的趋势。巴拉克·奥巴马认为, 在受房屋危机极大危害的领域, 我们应当提供即时的、暂时的基金已帮助国家和地方政府, 这样所有物价值的降低才不至于导致公共服务的急速下滑与必要建设支出的大量削减。奥巴马的计划将会提供100亿美元的即时资金, 以帮助国家和地方上受房屋危机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刺激资金:100亿美元。

第五、延长和扩大失业保险。

上一次美国的失业率大幅增加, 幅度与此次相同, 预示着衰退的开始。但是这次的情形, 从许多方面看来, 都比2001年衰退开始时要严重得多。长期的失业率 (失业超过六个月的人员) 已经几乎是那时的两倍。巴拉克·奥巴马认为, 我们必须延伸、强化失业保险程序来解决长期失业人员的需求, 那些人占据了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失业人口, 并且通常是那些年老的、制造类或者其他行业的、很难被再雇用的人员。随着工作增长停滞不前, 长期失业人员面临着额外的再就业压力。在经济紧缩时期为这些人员提供额外的辅助是必要的, 这样可以保证消费支出维持在一个允许范围之内, 并且可以帮助这些人有机会重新启动自己的事业。扩大失业保险, 是最为有效的解决经济混乱局面的工具之一;失业保险每投资1美元都将获得1.73美元的经济产出。奥巴马呼吁建立一个暂时性的事业保险程序扩张计划, 帮助那些未被列入资格范围内的人们。奥巴马认为, 失业保险福利的延伸应当与失业保险资格的扩张相匹配, 造福更多工人, 包括兼职和非传统工人等一些被排除在项目范围外的人们。

刺激资金:100亿美元。

世界领袖共商经济危机, 他们需要奥巴马参与的长期计划

2008年11月15日, 世界各国的领袖参加国际金融峰会, 共同探讨金融市场监管及阻止经济危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但是他们高层峰会需要一个至关重要人物的长期计划, 而这个人——巴拉克·奥巴马, 却没有参会。

齐聚华盛顿来参加这次仓促举行的世界发达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峰会, 领导人们都同意通过提高政府支出和其他刺激性措施, 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国际组织的任务和资源, 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国际协调“学院”, 提供全球金融危机前期警报。

“我们应当设立改革的基础, 以防止全球危机不再像如今这样泛滥。”一位领导人在联合声明中称。

尽管20国集团峰会在构建“新金融框架”、帮助从香港到伦敦等深陷金融危机的国家和地区的过程中, 仅仅只迈出了最先的小小一步。但是美国总统布什还是将此次集会定义为一个好的开始。

“一个会议不可能解决世界性的问题。”布什说, “一个会议可以有助于启动一个程序, 随着时间推移, 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到位的规范框架, 以防止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领导人长达五页的行动计划书中的绝大多数行动均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建议。而这些将在2009年4月30日召开的下次会议中批准, 那时差不多是奥巴马宣誓就职的100天后, 他的顾问将作为外国官员参加会议。“奥巴马相信20国峰会有来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的领导人, 是大家共同探讨全球金融危机、寻找合作的重要机遇。”奥巴马代理人, 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和前共和党议员利奇在一份声明中称。

总统任期内最后一次参会的布什, 痛苦地暗示, 现任政府和未来政府将会同心协力。

“我告诉过这些领导:奥巴马的过渡团队已经准备好我们在这次会议中想要做的事情。”布什在峰会前24小时内对记者称, “我告诉他们我们将会不遗余力努力做好新旧交替工作, 保证万无一失。”

首次参加20国经济会议的法国总统萨克奇, 也在为峰会遭遇的批评而辩护。

“想法已经改变。”萨克奇在事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我们借这次危机来说明, 我们必须快速采取行动, 但这个想法在我们到达前, 还没有形成。”

但是萨克奇认为, 这次会议取得的成效远不能与布雷顿森林会议相提并论。法国总统萨克奇原来设想借大萧条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的契机, 重新构建全球机构。

萨克奇沉痛地说, 1994年在新罕布什尔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大多数全球现代金融机构, 现在大多数都入不敷出了。“现在不可能在短短三个星期内解决。”萨克奇以次暗示布什召开20国会议的时间长度, “布雷顿森林会议花费了两年时间。”

这次峰会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初涉聚会, 包括中国、印度、巴西和俄罗斯等国家。由于他们拥有较高的增长率与巨大的央行储备, 因此, 离开他们的帮助, 发达国家将很难自行解决危机。

然而, 这些国家已经表达了对于他们所要接纳的角色的担忧, 特别是这次危机始于美国。俄罗斯将这次危机归因于美国错误的市场预见。

奥巴马与麦凯恩的对决最终以奥巴马胜出而告终。但是, 以奥巴马为首的民主党提出的“均贫富”的减税政策能够广获人心吗?对此, 历史似乎更有发言权。

文章编译自《纽约时报》。

美国历史认同“均贫富”的减税政策, 那么就让我们来深入分析奥巴马的具体方案, 希望我们也能有所借鉴。

文章编译自奥巴马官方网站。

美国的经济危机显然已经波及全球, G20会议的召开就是例证。

全球都将目光投向了美国, 人们期待着奥巴马的进一步行动。

篇4:“后危机时代”的危机

有人提炼了3个词语来形容目前的经济状态:危机后时代、经济复苏时代、后危机时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表示:“我更愿意用‘后危机时代’来描述当前经济形势。”李扬的选择基于他对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多年研究,以及他对金融危机的独特理解。在他看来,危机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了,但最终要度过这次危机还须时日。李扬说:“各国政府采取的救助措施非常有利,但也使得危机净化经济体制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国有问题依然存在。”

在这些固有的问题中,全球经济失衡被排在了第一位。随着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显现,世界各国都处于经济失衡的状态中:一些国家长期贸易顺差,一些国家长期贸易逆差:一些国家长时间高储蓄、低消费,一些国家长时间低储蓄、高消费:一些国家外汇储备激增,一些国家“债台高筑”。“这样的状况在本轮金融危机中并没有解决。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李扬进一步指出,“不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也没有被处置,同样会导致新一轮危机的发生。”此外,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日渐疏远化,经济发展的基础问题被忽视,金融监管严重缺失,资产价值被扭曲都让世界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不过,真正让李扬担心的是:各国政府为经济救助措施支付的成本代价正在显现。

“各国央行都在发放巨量货币、投放大量信贷,造成潜在的通货膨胀,并表现为资产价格的上涨。”与此同时,李扬指出,在危机中,各国政府的财政都出现了天量赤字,“如果不用通货膨胀来抵消赤字,那么就意味着‘加税’”。

篇5: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论文

1.经济不景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自从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经济形势低靡,经济增长速度缓慢。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也越来越大,竞争也日益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在经济管理上必须及时转变传统管理观念,将传统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向现代化的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型的发展方式上引导,秉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改革理念,建立独立自主、创新开发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降低企业的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保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2.信息时代到来,知识经济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金融危机的到来使我国各行各业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都逐步揭露出来。比如,内部管理松散、管理理念不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尤其是科学技术落后等等。现在是信息化时、知识经济时代,这些都需要我国企业加快经济管理的改革创新,不断完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在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前提下,一个企业如果想要紧跟队伍不落后,必须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结构和经济管理结构进行调整创新,完善企业的知识经济框架,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提升对知识经济的理解和把握。企业经济管理,通常来讲包含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及内部财务清算核查等多项内容。从上述内容中也可以看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只有做好企业自身经济管理,才能更好地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企业经济的特点

1.综合性。从企业经济管理的定义中可以知道,对企业经济进行管理的过程,就是需要全面协调,统筹兼顾的过程。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各行各业企业经济管理应该坚持价值形式的基础不改变的前提下,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都同时前进、同步管理,不能单纯只考虑一个方面。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优化。

2.关联性。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活动行为的产生离不开企业资金的使用。只要一涉及到资金,就离不开企业的各个部门。所以,企业的经济管理与企业各个部门的发展、每个员工的前途都息息相关。只有动员企业每个员工活跃起来,建立良好的企业经济环境,才能促进企业经济管理的发展。

3.反映性。企业财务部门统计的各项经济指标是企业管理层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信息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指标为管理者的下一步安排部署提供了有力的根据。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才能保证这些指标的准确性,保证下一步决策的正确,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所以,为了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要始终坚持科学的企业经济管理规划制度,同时建立良好稳健的企业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合理有效使用财务统计中的每一项经济指标并加以运用,实现对企业的合理科学经营。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企业经济

(一)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观念作为一个很抽象的理论化基础,对于企业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企业,上到老板。下至每一个小员工,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企业观念。企业对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改革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的问题,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在知识化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公司的领导阶层和每一个员工也应做到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转变传统观念。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就意味着根据市场需求,了解大众消费者的心理需要,积极整合公司内部团队,建立起符合国情、符合公司实际情况的有效运转机制。另外,公司还要不断完善监督管理系统,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每一个过第3期中旬刊(总第582期)时代金融TimesFinanceNO.3,(CumulativetyNO.582)(下转第106页)程,每一个环节的责任都落实到个人,使大家相互鼓励、相互监督。只有这样全公司才能意识到,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企业经济管理改革的必要性,进而树立崭新的战略意识和危机管理策略。转变观念可以让管理层根据最新的发展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科学合理的经营方案和实施策略,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稳定企业内部环境。此外,企业还应该摒弃以前以物为本的管理方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企业经济管理涉及范围比较广,转变观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于指导企业的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企业的经济都十分不景气。有些企业为了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采取了裁员、减薪、减少休假等措施,有些企业甚至会做出一些压榨压迫员工的行为来逼迫员工主动提出辞职。但是在金融危机过后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中依旧采取如此这般的政策肯定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甚至会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下,对于员工的管理工作应该做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仅依靠裁员、减薪的方式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以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重组,或者通过对员工的高素质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效率的提高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讲无疑是前进了一大步。

1.建立对员工素质评价的标准化体系,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增强甄别力;在人才招聘阶段就应该对应聘者的目标、个人素质、自我形象及专业技能水平进行严格的评估,企业招聘人才的重点应该由传统的仅为了满足职位空缺需求逐渐转向为保证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而选取综合性人才,这也为企业建立了人员招聘的素质模式。

2.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能力,根据每个人能力特长的不同确定严格的岗位分配制度,使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另外,还要注意团队的合作搭配,考虑团队的整体素质,要知道一个团队的力量并不是简单的个人力量的相加那么简单。与此同时,还要顺应人员的流动规律,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分配不断趋于最优分配状态。

3.为了开发企业员工的潜力,每个企业通常会为员工提供一些培训的机会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员工培训在企业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要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所具备的实力基础,来制定合适的培训计划、培训目标、培训对象以及培训时间、规模等事项,企业要合理规划并为此做出一系列的详细部署和安排。

4.现在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员工的不懈努力是企业发展的重点。企业应该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实现人与事的系统化。当员工的积极性被彻底激发的时候,他们的忠诚度也会伴随着提高,成为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

5.企业还要不断完善薪酬制度,通常薪资部分才是员工关注的重点问题,合理的薪酬制度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体会到企业的公平所在。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还能赢得公司员工的信赖与忠诚,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未来利益十分有益。

(三)进行企业经营策略的改革创新

企业的经营策略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方针,是企业进行战略计划的有力根据。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对于企业来讲是个不小的挑战。企业经营策略的创新也是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摒弃先前的企业经营组织框架,对公司的组织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安排,尤其是对企业的广度、宽度和弹性进行强有力的创新改革。近些年来,品牌效应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树立明确的品牌意识,加强品牌推广宣传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业内影响力,并且对于企业在市场上抢占先机也十分有利。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合作、并购重组等联合方式也越来越成为众多企业的不二选择。通过企业之间的联合经营可以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拓宽企业的生产线和服务领域。在合作的过程中还可以积极学习另一方的先进技术、理念和经营方式,取长补短,加强技术、销售和生产创新等多方面的沟通交流,进而实现双方共同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这种企业间的联合还可以有效的增强企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其实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也是由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来决定的。所以制度的创新性要与人才、技术的创新性齐头并进。只有这样才可以增强企业在内外环境中的适应力,增强国际竞争力,有效提升公司的效率。

(四)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约束机制

从上面的叙述中也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虽然其本身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盈利价值,但是它却是一个公司的首要资料出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是否有序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质量的好坏。第一,要增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关注力度和重视程度,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预算环节可以为企业的投资、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做出有效评估,探测实施每一决策的风险大小。管理层必须意识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项目成本的降低、风险的规避等都是提升企业盈利空间的有效途径。当然,企业每一决策的实施都要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进行,不能触犯法律,做好企业内部的廉政建设。企业财务部门的科学预算对于管理层对风险程度的掌握十分必要,做好预算评估工作才能使企业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二,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一定要有专门业务团队和管理团队来负责,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对于公司每一部分的支出和收入都要做到有章可循。保证企业每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支出和收入有要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此外,企业内部还要健全部门预算制度,将企业每个部门的每项预算都精细化,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预算评估标准,不断提升公司的预算评估能力。企业每隔一段时间就应对公司的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核查登记,所以,每个企业都要建立严格的存储登记制度;还要对公司产品在企业内部的销售价格进行标准化,也要间隔一定时间对在企业销售量的数目金额进行详细的核查登记。同时,公司内部一定做好监督管理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监控。第三,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严格的约束机制,尤其是针对财务支出,约束机制必须要加强。企业的财务制度管理每一项都应严格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来制定,严禁出现偷税、漏税等违法乱纪情况。为了提高企业中资金周转和使用效率,就要求企业对每项资金的使用都要严格规划,保证每一项的资金使用都恰到好处,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公司的每一项资金,为公司赚取更多的利润。在企业的使用情况上,企业的管理者要建立健全财务约束机制,加强对企业财务资金运用的监管和约束。我国的企业管理者要及时根据企业本身的经营情况和经营过程中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财务运营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研究。此外,我国企业还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来选择合适的一段时间对公司的财务实际情况进行核查清算登记工作。

(五)培养优秀人才,加快技术创新

知识经济作为信息化经济的一种,它要求企业在对自身的经营过程和管理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和资金投入。同时对公司的各种工作流程也要进行信息化更新换代。同时,知识经济还是网络化时代的鲜明特征,由于网络的存在,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加快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知识经济也代表着智能性时代的到来,这就要求企业的各个阶层都要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性为,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最后,知识经济还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要求企业必须正视企业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重视企业环境的管理。所以,身处知识经济的浪潮中,必须加强优秀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创新。首先,我国和地方各级政府要重视技术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前进的源源动力。国家要加大对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尤其是那些高科技产业,给予这些企业资金的支持和政策的优惠;其次,企业本身也要加强人才的引进,积极向领域的先进企业学习,重视人才和创新。这也是企业经济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四、结束语

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只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不断更新企业经济管理制度,才能够使企业在面对经济危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时无畏无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就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企业经济管理及其特点和如何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做好企业经济管理进行分析论述,希望为完善企业的经济管理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篇6:后危机时代下信息产业的发展

1 金融危机对信息产业的影响

1.1 金融危机对信息产业的有利影响

1.1.1加快产业转型 ,为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机遇

危机中以硬件制造业为主的信息产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外国多数企业为应对金融危机缩小生产规模,减少订单。我国企业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产业转型大力发展信息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这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机遇。

1.1.2 国外技术人才流向我国,扩大我国技术人才队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外大企业失业加剧,一些技术型人才流动性大,为我国吸引国外技术型人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国就业环境比较稳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比较小,便于吸引国外技术人才的流入壮大我国的技术人才队伍。

1.2 金融危机对信息产业的不利影响

1.2.1 国际国内生产订单减少,市场容量缩小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国外大部分的企业都缩减生产规模,减少产品生产,

使得国际国内生产订单都大幅度减少,例如,金融危机影响到国际国内电子、终端产品的销售,使得基础元器件的生产和销售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汽车整体销量的下降就影响到汽车电子产业的生产,一些较大的汽车电子企业已经相应的减产,出口交货值和出口数量也同比有所减少。另一方面,居民消费能力减弱,需求降低,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萎缩。

1.2.2 产品销量和产品利润下降

金融危机使得各个企业的产品销量和产品里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全年,英特尔公司的净收益是53亿美元,同比下跌了24%,全年的销售额是376亿美元,同比下跌了2%。1月23号,谷歌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年第四季度谷歌公司净利润较常年相比下降幅度较大,净利润由同期的12亿美元下降到3.82亿元。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小企业纷纷承受不住金融危机的影响倒闭破产,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1]

1.2.3 风险投资不足,资金不足

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支持,一些信息产业的先锋企业如惠普、英特尔等,在其成长过程中,风险投资发挥了功不可没的作用,但是我国的信息产业在资金支持和海外风险投资利用上相对于西方发展较早的企业来说处于弱势地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企业发展资金缺乏,新项目的投入与运用,缺乏风险投资的支持,金融危机的到来更加加剧了这一问题,很多风险投资纷纷缩小资金规模,放缓投资脚步,很多企业更是选择更加谨慎的投资方式,给我国企业融资带来了较大的困难。[1]

1.2.4 企业裁员,加剧失业

金融危机让很多企业都受到了打击,许多单位都通过裁员的方式减少企业开支,缩减企业规模。20,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日本松下集团裁员15000人,是近几年来裁员数量最多的一年;新加坡特许半导体集团裁员1300人,荷兰飞利浦集团计划裁员6000人,信息产业内人员裁减明显无疑加重了失业危机。[2]

2 危机过后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金融危机过后也是信息产业发展的转机,我们要用战略的眼光和思维制定信息产业危机过后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2.1 尽量缩小危机带来的影响,减少损失

金融危机过后我们要尽量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减少危机给信息产业带来的损失,缩小硬件制造业扩大软件信息服务业的规模,IDC(国际数据公司)5月30号发布报告称,20亚洲地区企业信息高管们将增加企业对云计算服务和技术的支出,将有利的推动信息软件和服务业的发展,减少危机对信息产业的影响。[3]

2.2 防止信息产业大幅度下滑,保证信息产业的均衡平稳发展

金融危机过后,一些小企业由于生产订单减少,利润下降,导致入不敷出破产,让原本规模不大的信息产业规模大幅度下降,政府采取一定的措施适当的保护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例如,转变原有企业模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减免相关税费等扶持政策,尽量避免企业破产,保证信息产业的均衡平稳发展。[3]

2.3 利用产业调整的有利时机,着力建设完善的产业体系

我们要加快核心基础产业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着重培育以软件业和软件服务业为发展方向的企业,同时,要增强电子信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3]

2.4 加快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篇7:后危机的时代,旅游业的明天

后危机的时代,旅游业的明天

旅游业这个公认的朝阳产业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美好的前景,但如何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流,成功实现旅游产业的.结构重组和产业升级是目前旅游业界的要务.文章认为发展度假、会展以及节庆旅游是我国旅游业摆脱低水平陷阱的必由之路.

作 者:杨彬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上海,33 刊 名: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 英文刊名: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年,卷(期): 28(1) 分类号:F59 关键词:旅游   朝阳产业   后危机  

篇8:“后危机时代”的中国角色

美国被“邀请”回来介入东亚事务

中国报道:目前,东亚地区的经济整合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但制度化程度却比较低,在此背景下,东亚共同体的构想最近被广泛关注。而李光耀却提出中国的发展影响了区域平衡,需要美国在东亚制衡中国。对此您怎么看?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目前,东亚地区的经济整合程度实际上并不比北美、欧洲等地区低,这主要是东亚地区经济区域化的成果,也跟中国改革开放密切相关。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推动东亚地区的经济整合推进扮演了很重要的积极角色。而东亚地区在政治、制度上的整合程度比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在东北亚地区,特别是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生冷所致。目前,东亚地区的整合,实际上是通过东盟这个平台进行的。

不久前,东南亚一些国家提出来希望美国能“制衡”中国,这并不是出于经济层面的考虑,而是战略层面的。如今美国提出重返东亚,这样看来可以解读成:美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被“邀请”回来介入东亚事务的。因为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如果在东南亚地区中发挥绝对的主导地位,这将使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国家利益最小化;但中美如能同在这个舞台上平衡互动,这对东南亚国家而言是最有利的。

必需注意的是,如今的“制衡”概念与传统解释相比,已经有了很大不同。在传统“制衡”模式下,两大阵营有各自的平台,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但如今,“制衡”已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东亚区域合作,不论是美国、日本还是中国,大家都是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互动。东南亚邀请美国参与地区事务,实际上是希望美国不要放弃东南亚这个舞台。而现实中,美国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在这个区域内美国的影响力要远远大于中国。中国对该地区的影响力目前仅限于经济层面。

我个人认为,“制衡”概念是东南亚国家针对自己国家利益最大化要求而提出来的。但因为时代背景已经不同了,所以不可用冷战思维来解读。对中国而言,如何在开放的区域主义背景下,保证自己的国家安全,梳理好自己的地缘政治,将是未来最大的挑战。

APEC的效能有限

中国报道:在本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系列会议上,恢复经济增长和反对贸易保护等成为焦点议题。“后危机”时期举行的APEC峰会与之前相比在角色和作用上有哪些变化?

王逸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我认为,危机现在还没有完全过去,各国还在讨论再次“探底”的可能性。从中国经济来看,现在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经济振兴主要还是靠政府投资拉动,内需还没有完全提振。未来的经济发展也未必像目前有些报道中所说的那样乐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持恢复的态势,还是各国最关注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本次APEC会议中,强调拒绝贸易保护主义,不能“雪上加霜”,是各国希望国际贸易能够更加畅通;强调各国间要加大合作的力度,以期增长能够可持续,这也说明了各国对前景的态度还属于谨慎乐观。

我并不赞成“后危机时代”这个说法。因为我认为目前尚处在危机过程之中,仅仅是最糟糕的阶段过去了,现在是从低谷逐步回升的阶段,危机还没有过去。

时殷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主要变化就是APEC峰会讨论的议题范围扩展了。“9·11”之后APEC的议题主要是进行反恐国际合作,后来比较突出的是发表了关于用“六方会谈”来解决朝核问题的文件,到现在,有关金融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社会保护的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APEC很重要的一个职能,就是在全球经济富有活力同时安全问题又非常复杂的亚太地区起到一个国际讨论和国际协商的作用。因为它的范围大,因此效能也比较有限。由于不同的立场和利益很多,所以也不可能期待它完成很多任务。去年,APEC在促进亚太地区扩展经济合作和贸易自由化方面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G2不能过度解读

中国报道:美国的一些老牌战略学家,如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等从战略的角度提出了G2的概念,您如何看待G2概念与如今的中美关系?认为是否有合理之处,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修正和补充?

郑永年:国家利益永远不会相同,G2概念实际是指,在同一个舞台上,大国间通过合作追求各自的国家利益。从这个角度看,G2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并不赞成G2这个概念,因为这对其他国家不太公平。虽然各国目前都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合作,但如果要追求一个相对公平的国际秩序的话,对G2本质上到底是什么,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中美两国目前主要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相互的依存程度是不对称的。现在很多人盲目乐观,认为中美两国G2,中美平起平坐了。但实际上,这是很大的误会。我认为,中国当前应该好好去研究美日联盟关系。美日早已是G2,但为什么现在日本的鸠山政府要追求“平等的日美关系”呢?这表明美日虽然是G2,但这种关系是非常不平等的。因此,如果中美在某种形式上G2不可避免的话,中国一定要避免陷入日美关系类型的G2模式,这对中国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只有国际责任,却没有领导权。国际责任和国际领导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所以我们不能对G2盲目乐观,否则就会陷入“中国生产,美国消费,中国付账单”的不公平关系模式中。这种关系是不可持续的,也是阻挠中国真正成为大国的一大隐患。

叶自成(北京大学外交系主任、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美国一些学者提出G2,应该不是说要中国与美国结盟,也不是指两极的概念。所谓G2,是指两国的合作或是矛盾都会较大地影响到世界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讲,G2是客观存在的。

我认为,没有必要完全拒绝中美两国继续加深合作。在金融等领域,中美的合作超过美日、美欧间的合作,影响力是世界上最大的。同时,这类领域的中美合作肯定不会出现联盟或集团的局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我部分同意G2概念。G2中有其合理、实质的内涵,但不要去做过度的解读。

王逸舟:G2概念主要是由美国的一些重量级战略智库人士提出来的,战略思想层面的一个新概念。从我个人角度看,它有一定的价值,但同时也有局限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把中美关系放到了一个更大的层面中进行审视。因此,对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动态性以及全球性影响,有了一个新的定位。G2概念摆脱了审视中美关系的传统视角,把中美关系定位在全球层面下,包括中美的经贸、环保、军事等各领域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G2是有价值的。它可以促进中美采取审慎、全面以及负责任的态度来处理双方的关系。

但另外一方面,中美关系是不断成长、磨合中发展的大国关系;是一个超级大国和一个正在上升的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充满了变数,用G2来定位也确实不适当。

Ian Taylor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我不这么认为。美国竭尽全力地试图扩大对中国的影响,他们的精英们认为,通过一个G2概念,即中美一起管理世界,将吸引中国的决策者们与华盛顿一起形成特殊的同盟。但是,我看不到中国有这方面的意愿,甚至也不能够承担这种责任。美国将大量的制造业外包给了中国,中国也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债券,现在这两大经济体已经密不可分。中国在非洲影响力的提高是美国所忧虑的,因为美国认定应该由华盛顿来控制世界的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美国有些人热心推动G2概念的原因。中美两国形成一个G2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两国在政治上的区别太大了。两国领导人举行定期会晤,以经济议题为重点来讨论双边利益等问题倒是有可能的。

上一篇:职工宿舍管理办法免费下一篇:写军训比赛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