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

2022-09-12

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生活学业等方面的困扰,以及社会不同思潮的冲击,往往使大学生产生心理上的失衡。因此,作为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提高危机干预意识,掌握危机干预方法,能够有效得避免应激状态下恶性事件的发生,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

1 心理危机类型及早期筛查

心理危机的产生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把握好其中的规律,通过其表现对危机类型加以区别,有针对性的开展为危机干预,往往能事半功倍。

(1)发展性危机,指个人从某一发展阶段转入后续的发展阶段,而个人原有的行为和能力不足以完成新课题,新的行为和能力尚未形成,致使个人的行为和情绪处于无序状态。(2)情境性危机,由外部事件引发的心理危机。是人和人在任何时候都可能遭遇的,包括亲人亡故、失恋、遭受暴力伤害等。(3)存在性危机,因一些人生重要的根本问题,如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等的出现而导致的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焦虑。个体的认识自我和追求生活意义的过程中会有许多心里矛盾冲突。

除了以上这几种心理危机类型外,有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有其发生发展的特定规律:首先,从季节上,每年春季和岁末年初是抑郁症、精神疾病的高发期,导致自杀率上升。其次,从学年阶段看,第一年,由入学适应不良、专业学习困惑、人际交往引发的心理问题较为常见;第二年至第三年,因学业压力、情感与恋爱、人际关系、自我发展引发的心理问题为多数;第四年,因就业压力、择业困扰、遭遇挫折引发的心理问题较多。第三,从人群、地域分布上。有调查表明,发生心理问题的比例,女性高于男性;家庭经济困难的高于家境较好的;农村大学生多于城镇大学生。

作为学生工作者,对于以下情况的学生,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诸如:(1)单亲家庭、孤儿、经济特困家庭学生,如遇患病、失恋、竞争挫折、考试失误不及格、家庭重大变故时,情绪行为有无反常等;(2)关注有着人格缺陷、性格暴躁的学生;(3)跟踪关注心理普查筛查出的高危对象;(4)关注处于高自律、高压力的尖子生、学生工作骨干等等。

2 心理危机及危机干预现状

心理危机干预指的是给处于危机中的个人或家庭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的一种技术,通过调动他们自身的潜能来重新建立和恢复其危机前的心理平衡状态。危机干预的重点在于当下的创伤应激内容,以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简单的技术达到个体行为表现上的恢复。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个体在心理上逐渐成熟,并建立起稳定的人格结构。近年来,各地大学校园中自杀、暴力伤人、酗酒、网络成瘾等问题时有发生,某高校在对新生心理健康测评显示,约有3.2%的大学新生有轻生念头,急需心理咨询者接近6%。而与此相对的,我们的心理咨询从数量和技术上都严重滞后。专业人才匮乏、心理健康体系作用得不到体现、心理健康知识确实是目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难题。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全校仅有4名专职心理咨询老师,心理系其余12名教师做兼职心理咨询师,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000。目前,学校为专职的辅导员和学工干部提供了公费培训、考取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的机会,但目前对心理咨询老师的实际需求却远远不能满足。有调查表明,大部分学校对心理健康问题及危机个案持保守态度,拒绝为此接受采访或咨询。大学校园中仍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不知道心理咨询中心在哪儿,缺乏相应心理健康知识。

3 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

3.1 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档案

目前高校已普遍实行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健康筛查,这对于在入学初期适应期开展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部分高校已建立起比较系统的学生心理档案,并提供实时的心理测试服务,更新心理档案中相关数据,这对于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以知识宣传为基础,通过宣传橱窗、校报、广播台、杂志、报纸等多种途径,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工作;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心理校园情景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心理咨询为手段,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其建立社会支持系统;以团体训练为重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在人际沟通、求职、应聘等成长危机中的应对能力。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同学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使心理卫生不再神秘。

3.3 培养专业的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高校应培养自己的心理咨询及危机干预队伍,由于各高校自身条件所限,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咨询人员往往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他们一般是以心理健康临床工作者为主的包括社会工作者在内的工作小组来完成的。高校可组织学生工作相关人员如:班主任、辅导员、学生骨干、心理协会成员、班级心理委员等参加专业培训,逐步构建起自己的心理健康工作队伍。

3.4 构建完善的危机处理机制

危机干预内通容体系的贯彻实施需要制度的保障。因此,高等学校要建立一系列配套的制度。(1)设置校园危机干预机构网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机构应该包括:校领导——院、系领导——团委、学生处——心理健康协会——保卫处——校医院——学生社区管理部门——心理咨询中心等,形成系统全面的危机干预体系。(2)建立危机干预信息网络系统。危机干预的各机构之间要协调合作,形成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实时信息共享。

3.5 构建宿舍——班级——系——校四级预防预警工作体系

在宿舍安排心理信息员并发挥宿舍干部的作用,构建宿舍——班级——系——校四级预防预警工作体系,是将心理危机的早期发现与预防工作落到实处。如果说四级防御网络体系构建了自下而上的校园安全网,那么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学生骨干就是这个网络中的必要支点。从以往的心理危机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校园心理危机时间的发生,学生往往是最早发现者,在心理康复过程中,他们又适宜在自然状态下提供关怀支持和信息传递,能有效提高心理危机防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3.6 构建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主要来自学校、教师、学生群体和家庭等方面。因此高校应通过各科教学渗透、管理服务、班主任工作、大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生活及各种体育、娱乐活动等途径,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优化校园心理环境,强化育人意识,真正形成全面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新态势,使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不断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激励。

摘要: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当前困扰学校学生工作的难题,本文就心理危机的类型及早期筛查、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做了系统的阐释。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危机干预系统

上一篇:让准备更精心让探究更有效——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下一篇: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