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信任危机

2024-04-20

公司信任危机(精选6篇)

篇1:公司信任危机

“假作真时真亦假,人间正道玉无暇。天蓝水清终有日,不做现代笛卡尔。”这是晨报上一幅表现信任危机漫画的一段配话。看到此图此文,我心中苦笑。难道现在这个社会“信任”二字没有立足之地了吗,人与人之间不论亲近远疏也没有信任存在了吗?

因为“信任”这两天我心里很憋屈,好心可能办成了坏事,多事变成了有事,(不过事实还有待证明,礼拜五见分晓)现在想想心里难过闷得喘不过气起来。姑姐家的女儿及她老表家的女儿要实习,我就请关系不错的同事介绍一份酒店服务员的工作,亲自带着两个孩子去面试,是熟人介绍老板同意接收,吃住提供,月工资2-3千吧,待遇比想象中要好的许多。我的想法是挣钱不是目的,在一个较好的环境里锻炼会让孩子成长的更快,为以后走向正式的工作岗位奠定好基础,学习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交给熟人我们也放心点,女孩吗,初入社会单纯幼稚怕受伤害。

谁知和两个孩子一样兴奋地我还没反过劲来,就工资问题招到大家的质疑。小叔子一个电话问来,是谁介绍的?你们的关系怎样?是什么酒店能给服务员2-3千的工资?酒店里有宾馆吗?具体做什么工作?一连串的问题让我哑然。老婆婆她们本来也挺高兴的,一听这样说心里也不踏实了,今晚找借口过来问个清楚,虽没明说我心里明镜似的。我的心里那个气呀只有闷着,老公赶快上网查酒店的资料,一看说是带有宾馆还是星级呢,我气上加气不还好话的说,我是串通好的把她们介绍过去就是卖的。那里是正规饭店又不是传销组织进去就给你关起来,你不适应或不习惯,随时你可走人有什么了不起。我不能担这个责任,如果好是应该的,不好我就是他家的万恶罪人,于是打电话给孩子,让她们自己拿主意。本来请朋友帮忙就担人家人情,说好了等孩子安顿下来请吃饭还人情呢,这都是我来承担。没想老板一句2-3千的工资害的我里外不好做人,一家人心神不宁日夜不安,平时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都存在这样的信任危机,更何况……

我的心真的被他们伤了,伤的深,伤的透,伤的彻底,伤的连发泄的想法也没有了。此时只有用无力的指尖和无眠的思想轻轻地敲打着键盘,那卡卡得声音如同我的心在一点点地撕碎,小到不能再小,小到可以融入到那冷冷的空气里足以让人窒息!

篇2:公司信任危机

我看过很多关于“信任”的案例,大部分是由于彼此相互的信任,成就了很多人美好的未来。一句话可以让一个即将成为罪犯的人成了好人,一个行为可以让一个乞丐成为亿万富翁;我们不去说对别人的信任会成就别人,至少,我们自己的内心也是非常渴望得到所有人的信任。

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有了相互的信任才有了安全感。小孩一生下来就会“哇哇”大哭,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来到了什么地方?这个世界是不是有安全感?当他看到大家喜悦、友善的面容,他笑了,他不再随意哭泣。

长大后,他会碰到很多的困难事情,他也许不会哭泣,因为有很多亲人会帮他想办法战胜困难,走向胜利。但是当他被朋友误会、被亲人离弃,失去别人信任,他就会觉得天是阴暗的,阳光不会照到他,失去了亲朋好友的温暖,他会象被遗弃的小孩一样独自悲伤哭泣,因为他没有了安全感,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这时,他必须重新去找回失去的信任,得到朋友、亲人的理解和宽容。也许他会很快证明自己的清白,也有可能让误会更深,直到某一天真相大白,再找回信任的同时,他也会找回生存的力量,找回自己的欢乐。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会影响社会公信,只有有了个体的信任才能形成社会公信的大空间,社会的公信是人类生存的大空间,我们不能失去,也不容破坏,失去社会公信,人与社会之间就会出现很多的猜疑和不安,就会引起混乱。我们倡导那些利用社会公信赚黑钱的人和企业好好反省,给人类一个干净的信任空间。

篇3:纠结的信任危机

到商场购物, 进入一家店铺, 售货员叽叽喳喳地向你推荐产品, 巧舌如簧, 说得是你看了一眼的商品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大有不买对不起人的感觉, 结果吓跑了顾客。这一开始就充满不信任感。

再有, 据参加港澳游的旅客言, 到了那里就像绵羊入了狼群, 被导游数落得没一点自尊了, 就像大陆人民亏欠港人一样, 被强迫购物, 买一堆质次价高的高档货, 还被强收额外的费用, 引无数游人摇头而归, 恐再难回首。这在事后失去信任感。

在圈内, 购机补贴是天大的好事, 但一些地方在实施中指定农民购买某某产品, 而农民却不买账, 根本不愿买, 因为大头还是花的自己的血汗钱。这也是没有信任感。

另听说, 农机企业产品已经通过部级推广鉴定, 但要进入一些省, 上当地补贴目录, 还要再被做检测, 无奈的企业四处奔波完这些莫须有的手续, 实属无奈。不知道谁不信任谁。

去过国外, 到老外超市购物, 明码标价, 价格说一不二, 然而让人买得心安理得。这算充满信任感之例。

上面书写了好些事件的片段, 国内国外、境内境外、业内业外, 读起来乱七八糟, 风马牛不相及, 不怪读者读不懂, 其实我原先也读不懂。

要是反反复复读他个百十遍, 这些个似乎不相干的事物被顺一顺, 理一理, 可以悟出点内在的逻辑联系, 其实都有涉及一个“信任”的困扰, 就像每段之后的小结一样, 核心一个“信任”也。

远的不好说, 就说圈内的事。中国境内的农机鉴定, 执行的应当是一样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标准所要求的技术内容、检测环境、检测指标等, 肯定是“一样一样”的。部级鉴定做完, 理论上就应该“走遍天下”了, 然而, 还是有不认账的, 到省里以种种理由甚至是严肃的地方法规、规定作为借口, 还要再来一次。同一个标准做下来的, 换个地方咋就不灵了呢。模仿范伟的话说:都是一家人做的事, 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再说了, 假如每个农机产品走到不同的省份都需要用同样的标准在同样要求的试验条件、同样要求的试验手段、同样要求的检测指标下, 再“验证”一番, 全国30多个省 (市、区) 都来折腾企业一把, 企业何堪以扰?

把上面事例扯进本文话题的核心“信任”中来白话, 就有些纠结了。是鉴定站信不过标准?是省站信不过部总站?是省站信不过企业?还是相互之间谁也不信谁?检测之后企业信不过鉴定站?还是鉴定站信不过产品?乱了, 乱了, 全乱了!

最终的结果可能导致企业对鉴定机构产生不信任感。纠结的核心, 其实都是“信任”问题。

企业要的是利润。企业花的钱最终肯定不是企业埋单, 早晚要转嫁到最后一环即农机消费者——农民身上。不断上升的高昂价格, 结果造成的是农民对农机经销商、对农机企业, 还有实施补贴政策的各级政府也产生了不信任感, 这才是最大的悲哀。

我们常常说, 中央强农惠农政策英明, 尤其是农机购机补贴, 扶持了农民, 提升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同时还带动了我国农机工业发展, 促进了农机营销的兴旺, 这等好事当然应该好事办好、锦上添花。要是弄点杂碎进来, 把好生生的事体弄得麻烦纠结, 最终闹一个当事各方谁也信不过谁, 这就不是简单的信任危机了。

篇4:信任危机等

王老对某医院很不信任:“十个名医九个骗”、“说嘴大夫没好药”、“庸医杀人不用刀”、“药店是黑店”之类的话,他能一连串说出很多。恰巧,他的儿媳又正去这家医院生产,所以,他的疑虑更大。产科医生摸摸他儿媳的肚子,挺大挺大的,便对他的儿媳说:“剖腹产。”王老一听,连呼:“黑,黑!连胎儿都不让走正道了!”

妙 用

妻子:你能不能帮我打扫一下呢,亲爱的?

丈夫:我今天有点不舒服,亲爱的,你看,我的手直哆嗦……

妻子:好极了,这正好可以帮我抖地毯。

喜欢动物

甲:“我们家都喜欢动物。”

乙:“都喜欢什么动物?”

甲:“妈妈喜欢猫;哥哥喜欢狗;姐姐喜欢小白兔。”

乙:“那你爸爸呢?”

甲:“妈妈说他喜欢隔壁那个‘狐狸精’!”

幽 默

在旅馆里,一青年进错了一位老太太的房间。

“对不起,我走错了房间。”青年说道。

“你没有错。”老太太微微一笑,“你只不过迟了45年。”

夫妻争饼

有一对夫妻做了三块饼。他俩各吃了一块,剩下一块都争着要吃。于是,他俩商定:谁一直不说话,这饼就归谁。

刚开始,两人都憋住劲,一声不吱。后来,有个小偷摸进家里偷东西,见值钱的就拿。夫妻俩为了打赌的事,谁也不愿先吭一声。

小偷见他们都不说话,以为准是有病,便胆子越来越大,竟动手去调戏那个女人,丈夫见状仍缄口不言。妻子这回可急了,大喊起来:“你这个蠢货,为了一块饼,就连贼欺负我也不管呀!”

丈夫一听妻子叫出声来,立即拍掌大笑:“哈哈,你到底先开口了,这饼该归我吃!”

爽 快

某男士爽快之极。

一日,经人介绍到了一姑娘家相亲。才谈了一会儿,他就急不可待地问道:“你到底同不同意?同意咱就结婚,不同意咱就离婚!”

好的一面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怀了孕?”沮丧的女郎向医生说,“我一直服用避孕药,你看,东西还在这里。”

医生检查过药丸的标笺后,说:“恐怕你搞错了药,不过,事情也有好的一面,我想,这婴儿生下后恐怕是不怕晕船的。”

意外惊喜

一位阔太太走进一家百货公司。她告诉店员,她要为她的爱犬编一件绒线背心,可是不知道该买多少绒线。

“太太,”店员说,“最好你能把狗带来让我们量量它的尺寸。”

“喔,不行,”阔太太说,“我不能事先让它知道,因为我要给它一个意外的惊喜。”

严重口音

有一天,一位部长和一个叫王季的人在通话。由于他们都不是本地人,所以都有一种严重的口音。

铃铃铃!部长拿起电话说:“喂!是谁呀?”王季说:“我忘记(王季)啦!”部长说:“??你是谁?”王季以为事隔多年对方想不起就问:“你是谁?”部长说:“我就是不讲(部长)!”两人就不约而同地挂了那莫名其妙的电话。

谁糊涂

一个喝醉酒的中年人在马路上摔伤了腿,被路过的人送到了医院。

医生问中年人:“你叫什么名字?”

中年人说:“你问我的名字干什么?”

医生说:“知道你的名字,我们才好通知你的家人呀。”

中年人说:“你真糊涂,我的家人能不知道我的名字吗?”

搬梯子

画家站在梯子上为精神病院的天花板绘画。过了一会儿,一个病人向他走来。“先生,你使劲握住你的那枝笔,可千万别松手啊!”

“我握着呢,没问题。”

“好吧,那我把这把梯子搬走用一下。”

把风开小点

我骑着电动车,后座上坐着宝贝女儿,因车速较快,又已是初秋天气,风有点儿凉。

这时两岁的女儿用手捅了捅我,说:“妈妈,把风开小点,行吗?”

职业病

南希小姐是饭店服务员,新婚之夜,丈夫办完事去卫生间洗浴,南希困倦中脱口道:“先生慢走,欢迎下次再来。”

先生听后十分不快,回来时故意用力推了新娘一把。南希扭过头吃力地扫了一眼丈夫:“怎么,就您一位?”

手术前的我

一夜激情之后,汤姆起身从裤兜中掏出一支香烟,但却找不到打火机,于是他问那女孩身边有火吗。

“第一个抽屉里好像有火柴。”女孩回答。

汤姆打开床头柜的抽屉,看到一个火柴盒,火柴盒的下面有一张男人的照片,他觉得很奇怪,于是好奇地问:“他是你丈夫?”

“当然不是,傻瓜!”女孩依偎在我身边。

“那是你男朋友?”汤姆接着问。

“不,也不是!”女孩一边回答,一边轻吮着汤姆的耳朵。

“那,这会是谁?”汤姆充满疑惑地问。

“那就是手术之前的我……”

服务之道

百货公司自动答话机:

“如果你想预订或付款,请按5。”

“如果你想表达你的不满,请按6459834822955392。”

“祝你愉快。”

儿子的联想

男孩聪聪和爸爸一道去参加马匹拍卖会,他看见爸爸一会儿摸摸这匹马的胸脯,一会儿摸摸那匹马的屁股,便问爸爸为什么。爸爸回答:“儿子,我想买这些马呀!”

聪聪脸色大变,拉着爸爸就要回家。

爸爸惊问:“儿子你这是怎么啦?”

聪聪急出了眼泪:“昨天你们老板到咱家去了,我发现他一定是想买我妈妈!”

越狱之谜

监狱长:“犯人是怎么逃跑的?”

看守:“他有钥匙。”

监狱长:“他怎么会把钥匙偷走了?”

看守:“不是偷的,是打牌时他从我手里赢去的。”

捧 场

这天,一位大钢琴家毫无思想准备,就被推上了舞台。他心里非常恼火,对这种违背个人意愿的做法,他一向是不予合作的,这次也是如此。

他走到钢琴前坐下,发泄般在键盘上胡乱弹奏起来。不料,在琴声终止后,台下竟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事情就是这么荒谬,”大钢琴家摇头感叹道:“成了权威之后,即使你乱弹一气,也会有人捧场。”

训老婆

一个人惧内,老婆不让他在床上睡,他就只好睡在地板上。他爸爸知道了,就把他叫到一边说:“你在外边的精神哪去了,连老婆都管不了!跟她说,往里睡睡,老子要来,留个地方!”

这人听了父亲的话,晚上便喝了半瓶酒,然后对老婆大吼一声:“往里边睡睡,我爸一会儿还要来的!”

造 句

初学造句的小学生,常常造出你意想不到的句子:

难过——我家门前的大水沟很难过。

如果——罐头不如果汁营养丰富。

天真——今天真热,是游泳的好日子。

十分——妹妹的数学只考十分,真丢脸。

从容——我做事情,都是先从容易的做起。

巧嘴媳妇

有一个巧嘴媳妇,煮好了米饭,先盛给公爹一碗。

公爹吃了一口,就称赞说:“今天饭很香,我可要吃三大碗。”巧嘴媳妇听了公爹的夸奖,立刻就说:“嘻,这顿饭是我做的。”于是公爹又开始吃二口,可是刚嚼一下,“咔嚓”,公爹立即叫道:“哎哟,这么多的沙子!”巧嘴媳妇忙说:“那是小姑淘的米。”公爹把筷子在饭里搅了两下,闻了闻,看了她一眼,问道:“怎么这饭还有点糊味?”巧嘴媳妇这次回答得更干脆:“那是妈烧的火。”

留 言

星期天,工友张和工友王两人相约去“家乐福”超市买东西。张先到,见王还没来,便给王打传呼,留言说:“我已到‘家乐福’,在门口等你。”

过了一会儿,王赶到,一见面就大笑不止,并递上传呼机,只见显示的留言是:“我已到家了,伏在门口等你。”

结婚纪念

一位贵妇走进书店,对店员说:“我和我家老先生已结婚50年,我想买一本书送给他做纪念,你看哪一本对他最合适?”

店员转身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递给贵妇,书名是:《半世纪的艰苦奋斗史》。

这下好多了

一位男子跑进隔壁车厢,着急地嚷道:“我们那里有一位老太太晕过去了,谁带了威士忌?”

乘客中有个孩子,立刻递过自己爸爸正准备喝的一瓶威士忌。这位男子接过酒瓶,立即打开,仰头“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大叹一声:“太谢谢你了。我这人看见女士晕倒就难受,这下好多了!”

买 车

某人来到一家汽车行,掏出2000元钱对营业员说,要买桑塔纳。营业员说:“对不起,先生,钱不够。”这个人很纳闷说:“怎么会不够呢?门外的牌子上明明写着桑塔纳2000嘛。”这时营业员很耐心地说道:“先生,你出门往右拐,那边有奔驰600。”

BP机

大街上熙熙攘攘,忽然有BP机响,众人驻足,皆不是自己。

篇5:“信任危机”的作文

信任危机

就信任的偏向,其实是个扯不清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有着悠久地传统文化背景下,相信与自己亲近的人还是相信与自己疏远的人,莫衷一是。

宋国富人相信儿子而怀疑邻居,出于一种传统的血亲观念,认为有着血缘关系的儿子肯定是不会欺骗自己。庄子在慧子的墓前,讲的一件事却颠覆了这种血缘观念,说:“有个泥水匠,他的鼻尖上沾上了一点白灰,这点白灰薄得就像苍蝇的翅膀。这点白灰在鼻子上虽不碍什么事,去不怎么雅观。泥水匠就叫旁边的木工师傅替他把白灰削去。木工师傅便提起来斧头,用力一挥,呼地一阵风响,泥水匠站在地上一动不动,斧头刃口过去,泥水匠站在地上一动也不动,斧头刃口过去,泥水匠鼻尖上的白灰削去。鼻子却完好无损。泥水匠与木工师傅没有血亲关系,他们之间也许存在亲密的合作关系。但是能够将生命交到一个陌生人手里,这样的信任又是怎样的从容大度。假如那木工师傅失手了呢?又或者泥水匠在斧头挥起的瞬间,产生怀疑,动摇了呢?信任原来就站在刀刃上呢!

与信任相背的是怀疑。现代社会,无论哪个领域,怀疑就像难以遏止的瘟疫,到处有着它的踪迹。如同伯特兰特在《关于刮脸的道理》中说道:“当剃刀触在我的脸上。我不免有这样的恐惧:假如理发匠突然疯狂了呢?”伯特兰特的怀疑是现代人群体中越来越大面积的传染性,物质文明越发达,社会竞争越激烈,这种怀疑的一切,使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上开到一个尴尬的台阶。

信任危机在血亲之间,出现了最鲜明的现象,它体现在越演越烈的“亲子鉴定上,自广东中山医院开设了亲子鉴定专科后,由最初的无可奈何、遮遮掩掩,到家长便饭。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对待大儿子术赤表面上与其他三子无异,史书上记载的却是:四子拖雷为他最爱,三子窝阔台承接了汗位。蒙古帝国堪称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让欧洲震撼的东

方帝国了。当年拖累之子忽必烈横扫半个欧洲的铁骑马已经深埋在草原深处的`泥土之下了,那些关于信任危机却游荡在千古的风里——术赤不是成吉思汗的亲生的儿子,思想和行为如此粗狂的蒙古人也有着传统的信任危机,这种信任的危机早就潜伏在人类的历史后面呢!

现在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希望信任危机不要再蔓延,希望未来更美好!

信任危机

最近在网上看了一幅漫画,感觉颇为有趣,就细细品味起来。漫画上画的是一位香烟铺的老板与一位正在买烟的顾客,顾客手中拿着老板递给他的香烟,老板手中拿着顾客递给他的一张百元大钞。他们此时都想着同一句话:“他给我的不会是假的吧?”见此情此景,我不由得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到悲哀。店家固然担心手中的是假钞,担心自己会损失100元钱,而顾客对店家的不信任也油然而生,害怕这么好的一包烟,万一是假货怎么办。难道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了吗?

这不禁让我想起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三鹿集团或许没有蒙牛、伊利那么大的名气,但或多或少也是一个知名品牌。然而三鹿集团却利用了消费者对自身的信任,往奶粉里加入三聚氰胺,使多数婴儿深受其害,其事态之严重,令人震慑!这就是所谓的知名品牌,所谓的大集团!其所作所为让人不得不对它心生防备,产生一种不信任,试问在三鹿奶粉被曝光后,又有几人还去购买三鹿奶粉?

继“三鹿奶粉事件”之后,事隔两年,“双汇瘦肉精”也东窗事发。双汇,大家耳熟能详的肉质加工食品公司,在同行中更是占据着极高的地位。走进一家超市,火腿肠的货架上琳琅满目差不多都是“双汇”牌的,像“王中王”等品种的肉质加工食品也颇受大众喜爱。然而,采用“瘦肉精”饲养的“健美猪”的有毒猪肉,却流入了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经历此事件后,双汇集团的声誉大受影响,食品行业更是担心此事件会引发消费者恐慌,造成对整个行业食品安全的不信任,甚至演变成如三聚氰胺般的行业“地震”。连双汇这种大集团都做出这种危害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事情,还能使消费者信任哪一个品牌呢?

国内企业如此,中外合资企业也发生类似事件。在央视3·15晚会上曝光的锦湖轮胎,不按相关标准,大比例甚至全部采用返炼胶,以降低成本生产劣质轮胎。而在这之前,锦湖轮胎是全世界十大轮胎企业之一,为包括一汽大众、东风雪铁龙、北京现代等十多家国内汽车制造业巨头提供配套轮胎。锦湖的这一举导致整个轮胎的性能全方位下降,对车主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即使锦湖最终向广大车主道歉,但其声誉毕竟受损,车主对其也不信任,甚至不会再购买锦湖的轮胎。

这一个个事件,事关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如果做出这些事的是些小商小贩,或许不会掀起如此严重的**,但问题就在于这些事件的主导者,在其行业中都占据着“龙头”的位置!这些“龙头”都会做出此等没有良知、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利益至上的行为,消费者又该去信任谁呢?所以漫画中的买卖双方互不信任,颇具普遍现象和讽刺意味。

篇6:慈善信任危机

南都公益基金理事长徐永光用“五个看不见”来描述慈善的不透明:捐款人看不见,灾区群众看不见,灾区政府看不见,灾区慈善组织看不见,捐赠落实看不见。徐永光认为,社会监督是慈善组织最好的保护绳,公益慈善组织一定要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以透明度赢得公众的信任。

最近,河南宋庆龄基金会的巨型雕像受到社会广泛质疑。合作方说雕像是宋庆龄,基金会却说是“黄河女儿”,连雕像是谁都不愿说清,更别说是资金来源、钱用在何处等关键问题了。因不公开、不透明,从中国红十字会到中国慈善总会、宋庆龄基金会……国内慈善组织遭遇一系列的信任危机。郭美美事件所引发的问号,岂止是红十字会一家之痛,而是整个公益慈善事业之忧。

慈善组织应公开什么?

让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系统在网上查询善款的流向,知道用到什么地方,落实到什么项目

玉树地震之后,东南亚华侨施乃康不顾身体和年龄,亲自驾车48小时前往玉树。他想实地考察一下,亲眼看着捐出去的钱变成一所学校。

郭美美事件后,有网上调查表明,80%以上的网民表示不会再捐款给红十字会。慈善组织的公开透明,离公众的期望值还有距离。而民政部《2010年全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现状报告》显示,全国有42%的慈善组织没有专门的信息披露办法,37%的慈善组织没有专人负责信息披露工作,90%的公众不接受目前的披露程度和方式。

南都公益基金理事长徐永光用“五个看不见”来描述慈善的不透明:捐款人看不见,灾区群众看不见,灾区政府看不见,灾区慈善组织看不见,捐赠落实看不见。

两面透明的玻璃合在一起,像个长方形的透明口袋,中间夹着中华慈善总会2010年的审计报告,共24页。中华慈善总会日前终于通过“玻璃口袋”的造型,向公众晒账本。

红十字总会捐款管理信息平台今年7月底上线。首先公布青海玉树捐款的来源、去向等所有信息,供公众查询,此后陆续将捐款信息放上。此举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系统在网上查询善款的流向,知道用到什么地方,落实到什么项目。

新上任的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指出,公开透明就是对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和透明化。社会捐赠严格按照捐赠人的意向实行定向捐赠,做到预算科学、执行公正、监督公开。

国务院法制办处长朱卫国说,公信力和透明度对于慈善事业来讲非常重要。非政府组织没有权力也没有钱,靠的是公信力。公信力是慈善组织最宝贵的软实力,同时也是最脆弱的“软组织”。

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金锦萍说,社会组织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钱不是重要问题,在公共服务领域里,钱是最小的问题,花钱是大问题,所谓花钱就是怎样提供公共服务,也就是如何公开透明。

徐永光认为,社会监督是慈善组织最好的保护绳,公益慈善组织一定要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以透明度赢得公众的信任。

民政部公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2015年)》,在未来5年全面推行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制度,将建立和完善以慈善业务年审为主要手段的监管制度,重点加强对公益慈善类组织的信息披露、财务报表和重大活动的监管。

慈善业能不能放开?

一个好的慈善生态环境,不能容忍慈善资源被垄断,也不能庇护落后、带病运行的慈善组织

上海三叶草儿童康复训练中心,是一家专为自闭症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民间慈善机构。去年5月,该中心搬到上海市闵行区一座带花园的别墅。然而,搬进去没几天,相邻别墅的一对夫妻便多次上门抗议,认为孩子们的声音太大,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当地居委会以“三叶草”非法经营办学为由,要求其立即撤出小区。

根据规定,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有三类组织,分别是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北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介绍说,像壹基金这样,是民间公益组织,在民政部登记注册,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目前已有2000多家。这三类组织的管理则是以“双重管理体制”为原则,还必须要有一个业务主管单位。业务主管单位一般为政府部门,也可以是政府部门认定的团体组织。只有经过业务主管单位确认之后,才能够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三叶草”等民间公益组织,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无法登记注册,成了“黑户”。民间慈善组织缺乏公益身份,难以获得资助,面临生存困境,发展受到限制。

据民政部统计,2010年底,全国各类社会组织数量43.9万个,其中基金会2168家,社会团体达到24.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达到19.5万个,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的增幅较大,已经与公募基金会数量基本相当。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认为,慈善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清晰的定位。慈善的主体到底是谁?是民间社会还是政府?慈善事业是依法由民间组织自行选择和具体实施,还是由政府主导、政府干预和直接管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清晰的共识。

徐永光认为,现在民间公益组织登记注册的制度设计,基本上把没有政府背景的民间公益组织都排除在外了。慈善资源的行政化垄断抑制了公众的慈善热情,窒息了民间慈善的活力,这是得不偿失的。

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表示,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等三类社会组织将可直接登记。这一新规定改变了之前的双重管理门槛,意味着民间慈善团体告别“挂靠时代”。

杨团认为,从根本上讲,改变这三类社会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的确是政府在厘清政社关系,让民间组织自主的重要进步,但还需要在立法层面得到彻底的落实。

徐永光指出,一个好的慈善生态环境,不能容忍慈善资源被垄断,也不能庇护落后、带病运行的慈善组织。所有慈善组织都应该在平等竞争的条件下实行优胜劣汰,以保证慈善行业机体的健康和活力。

南都公益基金理事长徐永光用“五个看不见”来描述慈善的不透明:捐款人看不见,灾区群众看不见,灾区政府看不见,灾区慈善组织看不见,捐赠落实看不见。徐永光认为,社会监督是慈善组织最好的保护绳,公益慈善组织一定要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以透明度赢得公众的信任。

慈善立法还缺些什么?

推动建立透明度高和公信力高的慈善组织,厘清政府责任与民间慈善、慈善与商业之间的关系

郭美美事件与红十字会扯上关系,是因为她自称有“红十字会商会总经理”的头衔。无论红十字会的各地组织,还是红十字医院、红十字血液中心等名称中含有红十字的机构,不管和红十字会有没有关系,出了事都会算在红十字会的账上。

红十字会在郭美美事件中的尴尬,从一个方面暴露了我国慈善事业立法方面的困境。随着社会转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现行的慈善法规已不能适应现实要求,慈善法律缺位阻碍着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我国涉及慈善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是全国人大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企业所得税法、红十字会法,国务院发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个人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及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制定的有关规章。

红十字会、宋庆龄基金会等机构都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团体,即免予登记的团体。红十字会拥有属于自己的《红十字会法》,此法律在效力上大于《社团管理条例》。而《基金会管理条例》也不适用于红十字会。

没有慈善法,中国慈善业就不可能高效、透明、富有生命力地运作。事实上,慈善立法在我国已历经数年,慈善法第一稿早在2005年就已经完成,后来几经修改,至今仍有许多根本性问题尚未形成共识。

从去年起,中央和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把完善慈善法规和政策作为工作重点,鼓励和支持慈善事业发展。江苏、湖南等地的慈善立法进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慈善事业法》的立法工作正在进行中。

慈善发乎人的内心,源于人的自愿。立法要把慈善引向何处?金锦萍认为,慈善法要为内在的“慈”转化为外在的“善”提供通道,确保外在的“善”能够始终忠实于内在的“慈”,锻造透明度高和公信力高的慈善组织,厘清政府责任和民间慈善之关系,厘清慈善与商业之关系。

“我们都对慈善法抱以热切的期望。但应看到,所有的法律都是双刃剑。”金锦萍说,在对不当行为进行规制的同时,也得警惕法律的负面作用,那就是避免让慈善组织承受很大的负担。慈善法需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权衡。慈善立法若想成为真正的“善法”,立法者任重道远。

据悉,《慈善事业法》已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和2011年立法计划。国务院法制办正抓紧修改《慈善事业法(草案)》,研究代表议案提出的建议,尽快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慈善组织能搞经营吗?

允许商业运作,并获取赢利,赚的钱不能自己分,只能用于公益事业

郭美美事件发生后,她的一条微博解释说:“我所在的公司是与红十字会有合作关系,简称红十字商会。”正是郭美美说的这种合作模式,让公众的疑问进一步升级。是否有人在利用慈善牟利,为个人获取巨额的财富?

赵白鸽指出,赚钱和红十字会精神相悖。要赚钱的人,请远离红十字会。红十字会的人要把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放在首位。

由于公益事业是一项道德要求很高的事业,在公众眼里,公益必须纯洁,行善必须干净。因此,一旦商业模式进入公益领域,就会被诟病。金锦萍认为,民众质疑有其合理之处。慈善组织应以慈善事业为己任,如果慈善组织如同商业组织一般在商海中拼杀博弈,就会让人有“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甚至对慈善组织的“非营利性”产生怀疑。

能否打着慈善的名义赚钱?王振耀强调,随着越来越多现代捐赠模式的出现,尤其是大额捐赠增加,为了解决现有的资金保值、增值,也为了保证捐款的来源,可以允许商业运作,并获取赢利。这在发达国家也是通行的,但赚的钱不能自己分,只能用于公益事业。

在国际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际人道组织——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曾颁布《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企业界伙伴关系政策》,倡导和鼓励运动的成员与企业界建立伙伴关系,其核心基础就是以公开的红十字形象关联作为回报,获取企业界对红十字运动某一具体活动、项目或工程的资金支持。

哈佛商学院的管理学大师迈克·波特认为,公益慈善活动应该向商业活动学习,只有将“投资”、“风险慈善”、“市场导向”等概念引入公益慈善,公益慈善才会变得更为有效。

2008年,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发起一项创新型筹款项目“中国红行动”,组织动员海内外著名企业,设计生产含有红色元素的慈善产品,产品销售的部分利润捐赠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用于公益项目的实施。“中国红行动”启动后,得到了格兰仕、国美电器等企业的积极响应。今年6月18日,上汽通用五菱捐赠500万元加盟“中国红行动”。

中国红十字会秘书长王汝鹏认为,市场化运作的公益项目要实现三方共赢:让需要帮助的群体得到免费服务或无偿资助;让公益慈善组织获得公益资源,不花钱办好事;最后是要让承办企业有一定的回报,保证可持续性。但这种回报应是通过所提供的社会服务间接获得,而不是从慈善组织或受助方中获取。公益慈善组织在这当中要做的就是加强监管,通过严格规范的制度建设和运作流程,堵塞漏洞和寻租空间,防止“好菜”变味,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公益慈善与商业的合作面临着潜在的风险。在与商业合作的过程中,公益慈善组织如何规避风险、保护自身品牌的公信力?如何确保合作的走向不背离宗旨?这就需要赋予公益慈善商业模式以规范健康的机制。

王汝鹏认为,坐等捐款上门、没有服务意识、没有营销意识、没有管理创新的公益慈善组织,不可能成为有影响力、有公信力、有救助实力的公益慈善组织。公益项目如何通过市场化运作注入“活水”,这是公益慈善组织正在积极探索的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媒体称民间公益因慈善机构信任危机正加速发展 41岁时,管敏正决定“用脚投票”。

他和朋友们打了个赌:如果他在崇明岛上走完50公里,他们就要依照赌约,每人为西南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一定数量的鸡蛋。

就在几个月前,这名上海律师还和大多数人一样站在慈善的起点。大灾大难时“跟着捐款”,可他不知道自己的钱捐到哪里,感觉那与自己“很遥远”。

直到他在媒体上看到了“郭美美”这个名字。生气之后,管敏正把目光投向了民间公益组织。

在媒体评论中,这一年,慈善机构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与此同时,民间公益组织却被认为得到了发展机会。意在汇聚每个人微小善意的微公益,正在加速快跑。这些善意可以是管敏正脚下的50公里,也可以是每天捐赠5元为贫困地区学童提供的一份免费午餐,甚至是为癌症病人制作假发而剪下的几缕长发。

它们并非看上去那样微不足道。

即使和这些孩子相隔千里,帮助他们也并非“遥不可及”

管敏正第一次参与“暴走”,是在今年4月的苏州太湖边。那次,他只是抱着“锻炼身体”的心态,没想什么鸡蛋的事情。

“一个鸡蛋的暴走”,是上海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每天能吃到一个鸡蛋而举办的一个募款项目。每个鸡蛋8毛钱,176元就可以让一个孩子吃上一学年的鸡蛋。“为他们的世界加点料,无需太多,只要每天一个鸡蛋。”

61人被这个简单的愿望打动了。按照“游戏”规则,出发前,他们向各自的朋友发了一封邮件:“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决定参加„一个鸡蛋的暴走行动‟……对于一把年纪而且身为微路痴的我,说没有问题那简直就是骗人的……所以,为了让我走得更有动力和意义如果,我能够顺利完成50公里大暴走的行动,你是否愿意捐点鸡蛋?”

张帆就意外地收到这样一封邮件。她欣然应下了这个赌局,只是她没“押注”,而是直接作为行走者参与进来。最初,她对结果并不抱太大期望,因为只有5个人回复了她发出去的邮件。这个在公益组织工作的年轻人很清楚,要想从个人口袋里“拿出钱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管敏正和张帆站在同一个起点。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参与者来说,走完前20公里很轻松。除了赶路,他们还能顾得上拍照、发微博,甚至和好奇的路人闲聊。

30公里过后,队友们的距离拉远了,闲聊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张帆觉得自己身上就好像“背着鸡蛋一样”。每个人只是顾着低头走路,脚底板火辣辣地疼,管敏正的脚底磨出了水泡。

他们最终没能坚持到终点。张帆把标注着“36公里”的催款邮件发了出去,管敏正索性自己捐了5000元。不久之后,他们可以在活动网站上的一段视频里看到,一个系着红领巾的小男孩一手拉着妈妈,另一只手的食指点着嘴唇,腼腆地对回访志愿者说:“好吃!”

在张帆看来,即使和这些孩子相隔千里,帮助他们也并非“遥不可及”。

在千亿慈善捐款面前,一只8毛钱的鸡蛋几乎不值得一提。但经过管敏正和张帆们的努力,4434名小朋友可以在接下来的一学年里,每天实实在在地吃上一个白煮蛋。

政府不该用大机构来统领社会,应给公民自己行动的机会

6个月后,管敏正又参加了上海崇明岛暴走。这次,共有1000多名白领青年参加。尽管最终募集到的67万元算不上多大数额,但77%来自于公众募捐的这个数字却让组织者高兴不已。就国内而言,慈善捐款目前的主要来源还是企业和机构公民社会尚不成熟,面向公众募款比面向企业要困难许多。

这种困难在今年6月过后,显得更加明显。曾有媒体记录了这样一个小细节:一家基金会恰好在街头进行“月捐”宣传,本想通过公众持续、小额地参与,帮助弱势群体脱贫。然而,志愿者在街头劝募时,路人却以“冷眼”相对,有人甚至直接问,郭美美与这个有没有关系?

“看起来官方慈善机构遭受到了来自社会的重创,其实社会本身才是遭受伤害最大的群体。”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进说。在一次公开演讲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前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表示,经过几个月的质疑,中国社会现在急需一场新的慈善运动。

而在天涯社区公益总监梁树新看来,“郭美美事件”反倒给了微公益一个机会。“这是微公益的升级年。”他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则肯定地表示,慈善乱象和微公益将被同时写进今年的《慈善蓝皮书》。

“微公益大多是非正式组织,但反而透明度高,和群众互动性强。对传统慈善是很大的挑战。普通老百姓以独立人格、自己判断是否参与,这基本就是群众自治和群众互助的形式。”杨团说。

实际上,早在2009年,“多背一公斤”发起人安猪就在讲座中提到微公益这个概念。在他的理解中,区别于“献身”、“捐巨款”的大公益,微公益强调大量普通人参与并让社会产生真正的改变。

梁树新就曾发起过“铅笔换校舍”的活动,他用广西贫困小学的一支铅笔在微博上成功换到了价值12万元的物品,这些物品竞拍后,重建了学校的围墙、厕所还有操场。

第一个参与交换的,是个名叫“路人甲”的网友,他的交换物品也很路人,一块明治巧克力。接下来,巧克力变成了电饭锅,电饭锅又变成了打印机……一周内,梁树新就超额完成了目标。

梁树新觉得,慈善就是填一张汇款单的时代应该过去了。“以前,慈善无非就是两种形式:要么体制至上,靠政府动员;要么精英至上,靠富有的社会上层,像时尚晚宴、名人拍卖,这种形式老百姓根本参与不了。但是现在的微公益改变了以前传统的慈善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它几乎做到了零门槛。而且并不强调一定要捐款捐物,哪怕转发一条求助信息,也是非常好的微公益行为。”他说。

动动手指就可以做公益,这样的事如今已经有了一个特别的名字,“懒汉行动主义者”,他们信奉“少即多”的理念。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懒汉”故事是,一家国外网络游戏企业设计了一个页面,邀请玩家回答问题。每答对一题,网站都将为联合国粮食计划署捐赠10粒米。两年后,懒汉们“捐”出了2200万碗粮食给饥荒人群。

受此启发,一家国内游戏企业仿效了这个模式。还有人打算设计用游戏积分来换大米的募款方式。甚至多余的“体重”都可以用来做募捐。在一个公益减肥项目的设想中,每位会员减去的体重都将自动换算成同等重量的大米,捐给贫困地区学校作为午餐主食。

慈善也可以是请客吃饭。就在慈善机构遭遇信任危机时,梁树新和同伴们继续在贵州山区进行免费午餐项目。在淘宝商店里,只需点击“立即购买”和支付5元,就可向贫困地区学生提供一份午餐,包括一份米饭、一个水煮蛋、一份汤菜,每星期还有两顿肉。

梁树新乐观地认为,每个人其实都心存善意,关键是如何找到激发他的点。5元操作起来比较容易,而且不会让人感到太大的压力。

“每一个公民的细小慈善行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这种公益可能不是100万、1000万元,而只是举手之劳。”陶传进说。在他看来,政府不应该用大机构来统领社会,而是应该给公民自己行动的机会,让人们自主选择认为可信的慈善组织,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慈善的主人,在细小行为中获得幸福感。

只是抱怨别人的人,自己也该想想,我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在陶传进的观察中,慈善机构爆发信任危机后,社会上两种人同时出现了。

由于全国登记注册的基金会在今年又增加了300多家,很多对传统慈善机构不信任的人,扭头自己单干。“当基金会的数量逐渐多了,社会选择才有了基础。大家不再把钱聚集在少数几家具有官方背景的大型机构手中了。”他说。

一个为盲人录制有声读物的图书室,一家线上低价售卖二手服装的公益组织,都可能成为人们释放善意的平台。

2006年,几个来京务工的青年在北京城乡接合部皮村创办了这样一个空间,同心互惠公益商店。这家商店接受社会捐赠衣物,略有不同之处是,他们将衣服出售,每件只需几元。扣除必要开支,再把收入用于其他公益项目。他们甚至为商店创作了一首歌,四四拍,不过上来就是句大白话,“这里有一件件传递的衣服……”

公益商店的创办者是打工青年艺术团的孙恒等人。这个艺术团在北京小有名气后,他们开始接收到一些机构捐赠的大批衣物。起初,他们把二手衣服直接拉到工地上发给工友,没想到现场一片混乱。有人不管衣服是否合适就拼命抢;也有人冷冷地站在一旁,觉得这种施舍有辱尊严。

于是,他们想到了公益商店的模式。5年过后,皮村附近已有10家分店,并在北京拥有6个代收点。

晚上6点过后,工友们大多下班了,这是商店里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时候。卖得最好的一直是男裤,6元至10元一条,总是供不应求。每周4天,商店工作人员都得开着面包车,在北京上门收旧衣服。和几年前相比,如今的捐赠量已经翻了几番。

不过,陶传进也注意到另一种人的活跃。“我不信任别人,我自己也不做,还要骂人。只是,抱怨别人的人自己也该想想,我是不是该做点什么。”

大多数时候,善意并非无处安放。它可能就在一双小小的二手童鞋中。

今年8月中旬的一天中午,北京一位普通捐赠者的手机上,突然收到这样一条短信:“您是紫萱小朋友的家长吗?我非常感谢你们。我们在一个公益机构得到一件写有紫萱名字的衣服和鞋子几双,我女儿穿上就不愿意脱下,她没穿过这么好看的鞋子。我们是外来打工的,每月除了开销没有多余的钱给她们姐俩买漂亮的鞋子。看着一脸幸福的女儿我很感动。紫萱一定非常漂亮,我从她的鞋和衣服中看到了。”

这位妈妈兴奋地把电话打到同心互惠商店。她没有想到,受助人竟然沿着衣服里的蛛丝马迹找到了他们,那本是女儿幼儿园老师要求写在衣服上的标识。她更没有想到,自己这份小小的善意,竟为另一个陌生的女孩,点燃了一盏幸福的灯。

袁莉代言红十字会惹争议 明星慈善信任危机蔓延

郭美美和卢俊卿事件不仅令慈善捐款大幅度下降,还让明星受到牵连。近日,地铁里一组袁莉代言红十字会的广告引发网友口水战,面对网友的质疑,袁莉愤怒地澄清自己分文未取,同时也强硬地表态“慈善是社会非常好的互动行为,一定会做下去!”

中新网9月20日电 郭美美和卢俊卿事件不仅令慈善捐款大幅度下降,还让明星受到牵连。近日,地铁里一组袁莉代言红十字会的广告引发网友口水战,面对网友的质疑,袁莉愤怒地澄清自己分文未取,同时也强硬地表态“慈善是社会非常好的互动行为,一定会做下去!” 民政部近期公布了“郭美美事件”之后全国社会捐赠统计数据,慈善组织受捐额剧降九成:6月全国社会捐款为10.2亿元,之后善捐锐减数亿。慈善组织6到8月降幅更是达到86.6%。仿佛一夜之间,“慈善”成了骗钱的代名词。明星慈善的信任危机,袁莉不是第一个受害者,在她之前还有章子怡、杨澜、汪小菲等;不过明星们也纷纷表态,不论遇到怎样的质疑,都会把慈善进行到底。遭质疑迅速表态

袁莉:如果饭里吃出一粒沙子,你们今后就不吃饭了?

昨日,科幻作家韩松在微博上写道“中国红十字会最近在地铁里大做广告,要大家捐钱,还找了一个电影明星做代言人”,同时放上的图正是袁莉拿着手机呼吁民众捐款,随即引发了网友的炮轰,名为“年糕象”的博友更斥说“袁莉疯了吧!”

对此,袁莉迅速作出回应,再三强调该广告是“去年拍摄,无一分钱费用”,虽然倍受质疑,但她仍坚定对慈善的态度,“如果饭里吃出一粒沙子,你们今后就不吃饭了?慈善是社会非常好的互动行为,一定会做下去!”

不过袁莉也暗示可能不会继续与红十字会合作,她说:“中国有很多慈善机构,你和我今后会选择透明度高,认真做慈善的机构继续良好的社会互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群!” 杨澜:接受公众监督是应该的,做慈善不应气馁止步

杨澜今年应算深陷“慈善危机”,先后因红十字会、达芬奇家具和中非希望工程被卷入“口水战”。

针对公众对明星做慈善产生的信任危机,杨澜一度通过微博解释,14年前,希望工程曾说服她捐款做海外推广,但如果事发在今天,她宁愿让项目另请制片人和主持人,以示避嫌。“作为公众人物,接受公众监督是应该的,对此我虚心接受,并将更谨慎自处。虽然有时被卷入是非感到无奈,但微博时代社会透明度更高对社会进步有好处。”

在8月31日汶川大地震孤残儿童救助专项基金支持的儿童康复中心的挂牌仪式上,杨澜再度阐明了自己对慈善的看法,她认为公众的质疑“对推动慈善事业走向透明化、专业化是有积极时代意义的。与此同时,有志于做慈善的人们不应气馁止步,而应以更脚踏实地的工作,共同探索中国公益慈善之路。”

汪小菲:本想默默地捐出,做一点点贡献

大S和汪小菲3月在海南高调结婚,两人承诺将全数礼金捐助日本大地震,由于迟迟未有下文,4月有网友在北京俏江南门店打出“求大汪婚礼礼金捐款发票”的横幅。汪小菲起初并不愿回应此事,并表示很无聊,但最后还是在个人的微博上晒出了两张共计三百万的发票,并留文表示:“所有的捐款都是我俩的一点心意,不是偷来,抢来的,我们只是想默默的捐出,做一点点贡献。”并言辞无奈的表示:“把发票拿出来并不是我们的初衷,本想默默的把事做了,达到捐赠做慈善的目的,但还是有一些朋友做出了一些过激的行为,逼着我们拿出发票。” 给明星慈善支招 赵本山:社会都怀疑捐款去向,不如直接发到手里

今年中秋,赵本山与家人以及本山传媒旗下的艺人,与青海玉树灾区的部分学生齐聚一堂,谈到这一公益行动,赵本山说:“社会上方方面面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了,但这些孩子可能会对这个中秋节留下深刻记忆,因为他们需要。把钱捐给需要的人,他们才会把这个钱当钱花。其实社会、政府给这些孩子的已经很多,而这种直接的支持,会让他们得到快乐。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捐出来的钱哪去了,我们也不知道,所以这次包括给他们奖学金也好,买的东西也好,都是实物,孩子们能真切地得到,这么做很直接。”

对于目前社会上对一些慈善机构的质疑,赵本山也有同样的困惑:“我觉得现在把钱捐出来吧,社会都在怀疑捐款的去向,还不如哪需要什么,就给买什么,真正能发到他们手里,增加他们的信任感。只要你是用心的,是真心的,慈善事业里不分什么有钱人和没钱人,一块钱也能给别人带来帮助。”

章子怡:我会义无反顾地坚持我认为正确的事情

章子怡去年的“诈捐门”堪称明星“慈善信任危机”的初始,对于汶川地震100万捐款、戛纳电影节捐款和章子怡基金的三大质疑,让“国际章”的公信力跌落到谷底。

今年5月,章子怡在接受《南都娱乐周刊》的访问时,大方谈到“诈捐门”,她感叹人生的大起大落,“生命中最宝贵的是这些事情,而不是你在最高处手捧鲜花的时候,那些是过眼烟云。在你低谷的时候,人就不一样了,你会去思考,这些经历都在为你的人生旅途铺垫。但我相信人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我是一个忘性很强的人,我的世界里,只愿意留下那些美好的事,我不悲观,我也不会责怪其他,但我从中吸取教训。”

这一年来,章子怡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慈善活动,她坦言现在很多明星都不愿碰慈善,怕捅出篓子,“但我会义无反顾地坚持我认为正确的事情。我觉得这些经历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让我重新闭上眼睛去沉思,让自己闭关一阵子。当你再次放眼这个世界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高度和不一样的角度,这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人生财富”,章子怡充满信心地说。冯小刚(微博):谁规定做慈善就得低调?

四月,陈光标高调慈善招致诸多争议,冯小刚连发6条微博力挺,“行善的人,接二连三被肆意攻击,被审查被逼着晒发票,捐了钱却像是干了伤天害理的事,真是比窦娥还冤。” 在冯小刚看来,陈光标高调做慈善并没有错:“高调慈善怎么了?谁规定必须低调呀?做慈善又不是做贼,见不得人?”同时冯小刚还大叹人心不古:“原来文艺界一说捐款一呼百应,现在谁也不抻头,都怕捐了钱还挨骂。捐少了说你抠门,捐多了说你显摆作秀。”

冯小刚还说:“这不是陈光标一个人的问题,现在是你不捐钱不慈善,什么事也没有,一捐钱做慈善就挨骂遭质疑。有人说陈光标是用捐款为他的企业做广告,为扬名。我想说,如果全国的企业都如此,广告费别砸电视台黄金档都当善款,捐给穷人好了,那可真是中国弱势群体的福音了。”

官办慈善陷信任危机 中国式慈善遭遇制度藩篱

带着2000头猪、1000只羊和113台农用机具,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在贵州毕节市开了一场另类的个唱会。陈光标在慈善事业上屡有惊人之举,已被公众所熟知,赞赏和批评者各执一词。支持者认为陈光标捐出真金白银,无论形式如何干的是“实在事”。而反对者则对陈光标嗤之以鼻,指其作秀,有伤社会风气,甚至质疑其借慈善之名经商敛财。

和陈光标个人慈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官办慈善机构在一系列丑闻后面临的信任危机和民间慈善机构举步维艰的生存境地。业内人士认为,去行政化、法制化和规范化应该是慈善机构今后发展遵循的原则,也将是民间慈善事业最终的发展方向。

陈光标式高调慈善越挫越勇

9月25日晚,贵州省毕节市政府门前广场,一身白衣体型偏胖的中年男子在舞台上深情款款地演唱着《我的中国心》,台下是近万名前来捧场的当地群众,演唱者不是香港歌手张明敏,而是有着“中国首善”之称的陈光标。舞台背景上“一路慈善一路歌———陈光标走进毕节新慈善联欢会”的字样表明了此次演出的目的。

当天晚上,陈光标宣布捐赠给毕节老百姓2000头猪、1000只羊和113台农用机具,这些物资全部到达了演唱会现场,并戴上了红色的丝带。对为何到毕节进行捐赠,陈光标表示,两年前因捐赠500台教学电脑和两部商务车,成为毕节市的荣誉市民。但两年间感觉没有为毕节做太多的贡献,于是,就在8月初作出了“在毕节办慈善个唱”的决定。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陈光标了!”有网友这样调侃陈光标此次开个唱捐猪、羊和农用机具的行为。而之前陈光标曾因给灾民发放现金引起争议,这次他的解释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对公猪母猪现在值两千多元,农民朋友领回家养上10个月,生了小猪就能收入几万块,他希望能帮农民朋友脱贫致富。

作为“中国首善”,陈光标生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天岗湖乡,一个贫困之地。儿时,他的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先后因家庭贫困死于饥饿,饥饿给陈光标留下了恐惧的记忆,也激发了他改变命运,脱贫致富的想法。和中国第一代成功企业家一样,陈光标在市场经济中几经成败历练,风雨波折,最终打造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和财富。

如今,作为江苏黄埔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掌舵人的陈光标,因热心慈善已成为明星企业家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记者发现,在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官网底部的友情链接中,中国红十字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光彩基金会、中国爱心公益网、江苏省红十字会赫然在列,这是其它企业网站所罕见的。

在慈善事业上,陈光标一路走来,荣誉随捐赠额度一同增加。“2008中国慈善排行榜”,陈光标因在2007年全年共捐出1.81亿人民币居首,获得“中国首善”的称号;“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陈光标率领其公司组织的救援队伍积极参与救灾,累计向灾区捐赠款物合计2130万元;时间相隔不到两年的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陈光标在西宁购得21台吊机、推土机及挖掘机等救援设备后,第一时间抵达玉树县开展救援行动。

陈光标的行善半径已延伸至台湾地区甚至邻国日本。今年1月27日,陈光标到台湾捐献5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134亿元)救济台湾低收入家庭及弱势族群;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陈光标在得知日本地震的消息后,当晚乘飞机转道香港飞赴日本,参与相关救灾工作。求援和行善途中,陈光标不但给当地居民发放口罩等救灾物资,还从废墟中救出了一名妇女。

在陈光标高调行善时,他也曾表示,很多企业家在做慈善时有“三怕”:一怕捐款之后税务部门查账;二怕当地政府部门“化缘”;三怕各种各样的上门求助者。

热心慈善的壮举为陈光标带来了称赞和掌声,“中国首善”的荣誉光环更是让这位企业家成为舆论的焦点和媒体追逐的对象。在网上,有人戏称陈光标为“民间民政部长”。

但同时,陈光标高调行善的方式却遭到了很多的批评和质疑。2010年1月,陈光标因为西部贫困地区募集善款,将3300万元人民币砌成一道钱墙引起争议;在台湾派发5亿新台币红包,引来受助者下跪致谢被指责;在日本救援时带摄影团队拍照被指作秀。近日,更是因为带头倡导低碳绿色出行亲手砸掉一辆大排量奔驰车引发网友围观,不少人指其作秀、沽名钓誉。更有甚者,一位网友得知陈光标的弟弟在当保安,妹妹在饭店洗碗时,引用苏洵《辩奸论》中“凡事之不近人情者,鲜不为大奸慝。”向陈光标发难。而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被相关人士称为暴力慈善,伤害个体尊严和权利,与慈善本质相违背。

对于公众的质疑和指责,陈光标同样高调地予以回应“面对国家突发灾难,我在做什么?指责我的朋友,你又在做什么?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够扪心自问。”陈光标曾以形象的语言描述他的财富观:财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你有一桶水,可以存放家中;但如果你有一条河,就要学会与他人分享。更有官方媒体称,对陈光标这样的行善之人,不妨多份理解,“高调行善”不应该比“低调不行善”更受到质疑,慈善事业的制度缺陷不应该由个人“买单”。

一样的慈善 不一样方式和效果

美国人卡耐基曾有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2010年6月,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发起了一项名为“捐款誓言”的认捐倡议,并得到美国40个超级富豪家庭的支持,并承诺在有生之年或身后把至少一半的财富捐献给慈善事业以回报社会。其中,签名者包括洛克菲勒家族掌门人大卫·洛克菲勒、花旗集团前董事长桑迪·韦尔、酒店业巨头希尔顿等人。但此项承诺并不具备法律效应,即便承诺方届时反悔,或因其他原因未能履行承诺,也不需承担法律责任。

随后,两人前往中国,于当年9月29日在北京昌平拉斐特城堡庄园举办了一场慈善晚宴,至少邀请了50位中国富豪参加。由于担心被劝捐,尽管请柬上已经写明嘉宾无需做出捐款承诺、且不会有媒体参与报道,仍有少数人拒绝了出席晚宴的邀请。

作为受邀嘉宾之一,陈光标则用一份“厚礼”回应了盖茨和巴菲特的这次中国慈善之旅。他在致盖茨和巴菲特的一封公开信中称“将做第一个响应并支持你们行动的中国企业家。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将不是捐出一半财富,而是„裸捐‟———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的全部财产。这也是我给你们两位先生中国之行的见面礼。”

对于中国富豪慈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陈光标曾表示,一是许多富豪是第一代创业者,刚刚从贫困中走出来,还没有形成很强的做慈善的自觉意识。二是对慈善事业的宣传和传播不够,有不少人做了大量慈善工作,但社会上未必知道;三是也有一些富豪捐了款后,不愿意宣传,害怕带来更多的麻烦,比如税务检查、被要求捐款等。

而此次陈光标高调宣布“裸捐”又触动民众敏感神经,再次被推倒舆论的风口浪尖,招致很多人的质疑和谩骂。有人称其“别有用心”。原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不解“我们对得起陈光标吗?我们对得起陈发树吗?每当有人站出来捐献,媒体和民间总是充满了对这个人道德质疑的声音。只有善意的压力才会促进慈善,这种恶意的揣测只会打压慈善心。”

尽管从事慈善的最终目标相同,但陈光标和盖茨、巴菲特的行善方式却大不相同。巴菲特通过捐赠盖茨成立的盖茨基金会这一非政府公益组织,为相关公益慈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与政府无关,与微软公司无关,公益性彰显。同时,盖茨基金会由专业工作人员运行,并由会计事务所毕马威审计的财务报表和活动报告,运行规范并接受社会和媒体的监督。盖茨基金会得以良好运行的原因除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外,成熟的社会慈善文化也是重要原因。

比较而言,陈光标从事慈善主要是通过动用公司的财力和人力直接向被捐助对象捐赠现金或实物,捐助对象具有随意性且捐赠财物数量难以统计。同时,由于其慈善行为和政商联系紧密,成为遭受外界诟病的理由之一。曾有媒体质疑其“诈捐”和借慈善名目经商敛财。

当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行为刺激公众眼球的同时,一个叫做“郭美美”的女孩让中国红十字会美不起来。今年6月20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因为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中国红十字会自此陷入舆论的风口浪尖,批评和质疑迅速涌来。

尽管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随后发表公开声明表示“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但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利益纠葛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中国红十字会的正面形象遭到巨大削弱。无独有偶,其后接连发生的慈善总会“尚德诈捐门”、青基会“中非希望工程”等事件更是透支着公益慈善机构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以及民众对其的信任。对于慈善机构爆发的一连串丑闻,公众不禁要问,他们的捐款是变成灾民手中的面包,还是郭美美的玛莎拉蒂?对此,有分析人士称,陈光标高调直接捐赠现金和实物的方式正是对于有关公益慈善机构的不信任。

民政部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全国捐赠数据监测显示,3~5月,慈善组织接受捐赠总额62.6亿元,而6~8月总额降为8.4亿元,降幅86.6%。地产大鳄潘石屹在微博中感慨:中国的慈善基金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如果有大灾大难发生,这样的信任危机,受苦的就是灾区的人们了。国家要痛下决心,马上进行慈善体制的改革,再不能等了。

体制障碍制约民间慈善发展

目前在中国,市场经济作为首次分配的主导机制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也导致了分配不公、贫富差距等现象。而以财政收入为基础的二次分配,不能完全承担所有公民应享有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体系亟待进一步完善。因此,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应当承担起应有的职责和作用,慈善事业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不仅事关崇高的人道主义事业能否发扬光大,还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由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原因,民间慈善机构的发展壮大一直受到限制和发展瓶颈。

根据国务院2004年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分为面向公众募捐的公募基金会,和不得面向公众募捐非公募基金会。据了解,公募慈善基金会一般都有政府背景,例如:红十字会、希望工程等。非公募慈善基金会都是民间慈善基金会,多以企业捐款和特殊组织捐款为主,如李连杰创立的壹基金等。

在慈善基金的设立上,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原始基金不低于800万,地方性公募基金不低于400万,而非公募基金会不低于200万。在原始资金合格的情况下,需寻找同意其挂靠的业务主管单位,并向业务主管单位申请设立,然后再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设立登记,其中全国性公募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机关为民政部,地方性公募基金会对应的是地方民政部门。最终经过登记管理机关出具准予设立登记的批文并抄送业务主管单位,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上发布公告。

以红十字会、希望工程为代表的公募基金由于特有的政府背景和可以向全社会招募的体制优势,成为中国慈善事业有力推动者,其在民间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和政府存在天然的联系,许多慈善组织存在行政化和官僚化等弊端。有学者指出,政府在慈善组织的管理、资金募集、人员组成等方面掌握主导权。例如,中华慈善总会主要是依托于民政部建立;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是从团中央分化出来的;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脱胎于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等。

同时,一些公募慈善基金因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下和信息披露不透明等问题屡遭社会诟病,而这些问题也在民间的私募慈善基金上也不同程度得存在。可以说,“郭美美”事件爆发,是公众对慈善基金郁积已久不满情绪的集中释放。对此,国务院领导和民政部领导都曾明确表态,要提高慈善机构的透明度,要完善报送制度,建立公共信息平台。

而国外慈善基金由于成立时间较早,运行成熟,在辅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监督,已成为社会不可或缺的公益组织。以盖茨慈善基金为例,在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及时披露资金的运行情况,各种慈善项目进展报告和财务报告需向社会公开。中国的民间慈善基金却由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原因,从发展到壮大,一路走来,步履蹒跚。

2007年4月19日,“李连杰壹基金计划”在北京正式启动,其后,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云南大旱、舟曲泥石流灾害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较有影响力的慈善组织。按规定,成立民间慈善基金会必须先找到“挂靠单位”才能获批,壹基金最终挂靠中国红十字会名下,借助中国红十字会的名义向社会公开募捐,但没有自己独立的公章和独立账户,筹得的所有善款都进入中国红十字总会下属的银行账户,经专门管理委员会审批才能划拨善款。

2010年9月12日,在参加《面对面》节目接受主持人柴静的专访时,李连杰曾表示,壹基金是一个已经生了的孩子,但是没有身份证,身份和法律结构模糊,在遭受公众质疑的同时,甚至面临夭折的可能。早在壹基金成立之初,李连杰和中国红十字会有三年之约,期限至2010年年底。后来,经多方努力和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李连杰壹基金已经在深圳市民政局成功注册为公募基金会,成为首个民间公募慈善基金,也为其他有转型需求的基金和非公募基金会提供了借鉴意义。

有分析人士认为,像壹基金这样的民间慈善组织身份的困境源于政府与民间角色的错位,政府的大包大揽不仅垄断了民间社会的职能,也增加了慈善的成本。

在民间慈善基金的成立和运行中,慈善基金本身和挂靠主管单位之间存在合作关系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利益纠葛,甚至矛盾。民间慈善基金害怕挂靠主管单位行政监管过度,丧失独立性;挂靠单位顾忌到慈善基金的“民间性”,万一出现政治风险和贪污腐败,会容易激起公愤,引火烧身“麻秆打狼两头怕”,两者之间的关系可见一斑。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公募慈善基金与非公募基金处在一个不平等的竞争格局之中。因为向公募组织捐款可以免税,而向非公募组织捐款则需要缴纳很高的税金,这无疑是一种税收制度上的歧视。

8月26日,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表示,民政部计划将公益慈善类组织,统一从社会组织中拿出,单独由慈善司负责,开展单独的行业监管。公益慈善类组织将首先改变先找“业务主管单位”,再到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双头管理局面。这也意味着持续了多年的“双头管理体制”迈出实质性的改革之步。

上一篇:没落的品牌“奥妮之痛”下一篇:西川村三项工程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