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漫谈

2024-05-06

课堂提问漫谈(精选四篇)

课堂提问漫谈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方法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是一项随着语文教学活动发生而存在的教学技能艺术。很多教师的课堂提问都存在一些问题:随意性大, 一节课多的可以提几十个问题, 少的只提几个;事实性问题和理解性问题比例较高, 实效不高, 很少有学生回答, 或者回答不到点上。那么, 我们该怎样进行语文课堂的有效提问呢? 下面笔者谈谈做法:

一、问题要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 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 为此, 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 抓住切入点, 有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 使他们形成心理“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 (问题) 时, 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 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水到渠成。例如我在教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时, 就很注意发问的技巧。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什么叫什么? ”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 很自然地迫使学生认真研读课文。在此基础上, 顺势引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 本文的教学难点也就解决了。

二、问题要难易适度, 有启发性

理想的提问应该使学生处在“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老师在讲授课文之前, 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 要坚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需有“一桶水”的观点, 根据不同的课文区别对待。在吃透教材和学生两头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要提问的问题。这些问题,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 体现教材的重点难点, 既让学生“知其然”, 又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要改变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把提问设计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问题, 而设计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问题过大、过难。这样的问题, 全班谁也回答不了, 最后只好由教师代答。另一种是问题过小、过易。这是不可取的, 如作者是谁, 是哪国人或哪个朝代的, 等等, 没有任何思考价值, 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 而且会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三、提问要把握契机, 活跃思维

提问必须抓住时机, 借机诱发, 使提问收到应有的效果。若没有抓住时机, 或者错失良机, 提问就可能导致学生思维阻塞, 启而不发。而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的问题更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激发学生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 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技巧上绕圈子, 搞循环, 而应采用比较新的方法, 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 把握提问契机, 以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而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 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四、问题要化难为易, 深题浅问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 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 课堂冷场, 达不到提问的目的, 因此, 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 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如讲授课文《沁园春·雪》时, 如果教师直接问:词的上阕写景与下阕评古论今有什么联系? 则学生恐怕难以跨越问题的鸿沟, 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几个较容易的问题, 以降低难度: ①词中的承上启下关系说明下阕由景到人, 作者用哪个字概括他对哪些历史英雄的评价?②作者这样评论古人, 目的是什么? ③歌颂今天的哪种人? ④那么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句?你如何理解?这样一问, 使学生由易到难, 由已知到未知, 循序渐进, 逐步理解原来较难的问题:上阕写景是下阕评古论今的基础。

五、问题要紧扣教学目标, 具有针对性

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 扣住重点, 抓住难点。并紧密联系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水平, 正如射箭打靶要瞄准, 设置问题的目标也要对准中心点。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 重点解决了, 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 扣住重点引导点拨, 可谓事半功倍, 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 也是教师解疑的一个靶心。它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 犹如写文章之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干脆利落。

六、提问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课堂中的提问, 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因而教者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 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 既拓展思维的空间, 又培养发散思维。例如教学屠格涅夫的《树林和草原》一文后, 可以引导学生谈谈对文中在不同的时间段描写景物的看法,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这几个发散思维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问”, 让学生想得“深”, 想得“广”, 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 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发展, 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211课堂漫谈邱建明 篇2

------漫谈荔城中学的211课堂

荔城中学 丘建明

当令人眼花缭乱的课改浪潮袭来的时候,智慧的荔中人认识到一个朴素的道理:依源归本才是应对的良方。教学应从繁杂走向简化而回到以生为本的原点。近几年活力四射的魏书生的教育教学法,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蔡林森的洋思经验无不是教育回归本源而折射出的光芒。基于这些认识,荔城中学建构了自己的211课堂模式。

211课堂模式的灵魂是分组合作学习,一节课40分钟,学生合作探究时间不少于20分钟,导向点拨10分钟,展示归纳10分钟。它只是荔中课堂改革的一个“药引子”,其根本目标是要学生真正动起来、学起来,打造以生为本的高效课堂,进而实现教学突围,提高教学质量。

以往,不少教师一走进课堂,总是认真负责并且方法多样的讲演一番。本人从教语文多年,常常听到学生慨叹:我们听得懂,甚至听得津津有味的语文课堂怎么到头来似乎什么也没学会。看来语文课堂教师认真讲好课、学生认认真真听懂课没多大用,学生自己读、自己写、自己说的时候还是不会。语文教学的听、说、读、写学习活动都是老师不能越俎代庖的,老师在课堂上一手包办,那学生干啥?你若包办的水平高点,学生或许有些学习的收获。不然,那不是硬逼学生睡觉吗?我想这就是我们的学生这么不喜欢语文的原因吧。后来我就认定了课堂改革的一个原则:课堂首先要让学生学得到、学得会,而不是听得懂。只管学生是否认真听而不管学生是否学得会,这是语文教学的真正内伤。

在我看来,211课堂就是以防治这种内伤为着眼点,把老师的课堂演说变成学生的课堂展示,把教师课堂不讲就心虚变成学生不学就心虚,把学生被动听变成学生主动读、说、写。把“老师上课不讲还来干什么”变成“学生上课不学还来干什么”。

以生为本是211课堂的核心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让学生学,教师导学帮学。学生自己会学习的内容,教师要“让”学生学习。让学生逐渐学会思考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悟。学生自己学不会的内容,教师要“帮”学生学习。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但“帮”学生学,不是替学生学。教师帮学生时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11课堂实验的时间尚短,教学却有了可喜的变化。课堂活跃起来了,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和竞争的学习风气渐渐形成了,思维惰性克服了。作为211课堂的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我也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变化:由讲师变成导师。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学习现状,而不再一味在自己教的方式做无用之功。毫无夸张地说,211课堂已经改变了我们长期以来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挖深洞” 的观念。

中学语文课堂提问艺术漫谈 篇3

一、热情鼓励,提供线索,激发学生的思维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作为一名教师,课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種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

有位老师讲授杜甫的七言律诗《蜀相》,当讲到“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时,提问道:“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中心句,表达了杜甫当时怎样的感情?”结果一连叫起了几个学生都没能回答上来,老师着急,学生也着急,整个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沉寂了,无可奈何之中,老师自己说出了答案,但课堂气氛直到下课也没能活跃起来。一个有经验的老师不应轻易放过任何一次提问,要尽量帮助每一个被提问的学生圆满完成任务,这既是对被提问同学的鼓励,也是对全班同学的鞭策,时间长了,必然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二、捕捉信息,延伸疏导,拓展学生的思维

苏联教育学家达尼洛夫提出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进行教学的方法,主张把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积极思维结合起来,主动探求知识,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教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当讲到洞天美景时,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人盛会图,可作者为什么不让自己也融入这幅美景中呢?”第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诗歌贵在含蓄,所以作者不愿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尽了,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像……就像……”“就像维纳斯的断臂,给人带来的不是遗憾,而是美好的想象,这也就是所谓的‘残缺美吧,是吗?”学生显得很兴奋:“对,对!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作者自己太喜欢这幅画了,他怕自己入画惊动了神仙,破坏了美丽。”虽然老师明知学生的答案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不一致,但对学生带有创意性的思维,必须给予热情的鼓励,及时捕捉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延伸疏导,说出学生想说不敢说、不知如何说的话,帮助学生完善认识,顺利完成回答。这样,不但回答者特别高兴,而且其他同学也会备受感染而活跃起来,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反,老师如果只是简单地说:“不错,有新意。”“好,也可以。”类似这样不痛不痒的话,学生不会受到更大的鼓舞,自然也不会出现更好的课堂气氛。

三、积极评价,明确观点,提高学生思维

合理引导,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踊跃回答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做法。但是,老师必须严格把关,既要保护好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又不使学生的发言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因此,课堂上老师一定要审时度势,及时、积极地评价学生的回答,明确观点,从而优化学生原有的认识结构。回答正确的,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就会得到肯定和强化,回答错误或不全面的,也能及时调整、改变原有欠缺的认知结构。

例如,教授《孔雀东南飞》一课,当全诗的内容分析完之后,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刘兰芝既是在各方面都无可挑剔的好媳妇,那婆婆为什么还要赶她走呢?”对这个问题,学生们兴致很高:“刘兰芝没生孩子,古代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焦母看上了比刘兰芝更好的东家之女,她喜新厌旧。”“兰芝太能干,显得婆婆太无能了,面子上过不去。”“焦母与兰芝志趣不合,脾气不相投。”“焦母与儿子多年相依为命,不愿让兰芝夺走儿子对自己的感情。”“焦母心理变态,见他们俩感情那么好就生气。”“焦母见儿子太恋家室,怕影响了前途。”……学生积极思考的火花一旦被引爆,就会表现得异常活跃,他们能对同一个问题做出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不同的答案,这时,如果老师不能合理地加以引导,就会表现出任其发展,漫无边际,学生抓不到根本;或大杀大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陷入僵局。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必须明确地告诉学生:“同学们说的有一定的道理,已经抓住了作品的主要内容,但都是就某一侧面而谈,没有注意作品的中心思想。全诗通过记述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剧,歌颂了他们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封建家长制摧残青年的丑恶本质。而焦母的所作所为正处处体现着一个封建家长的极端蛮横无理、独断专行。”这样既保护了同学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使同学们对作品的内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漫谈 篇4

【关键词】语文;艺术;提问;启发;冲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的最重要境界便是让学生把“学习语文”转变为“享受语文”。享受着美丽的词的海洋,感受着优美的句子的呢喃,体会着华丽的文章的熏陶!而要使学生能够做到这一点,艺术性的提问是至关重要的,它吸引着学生一层层的迈入语文的殿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加地喜欢语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提高提问的艺术性。

一、把握分寸,问要有度

凡事都讲究“度”,自然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更要把握一个“度”。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还不能低于或高于学生的水平。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的理论,要达到提出的问题能够让学生“跳一跳便可够到新鲜的果子”。如果提出的问题太简单则问了也是白问,如果问题太难则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及自尊心,所以在问问题方面遵守《论语》中所说的“循序渐进”是最好不过的了。

比如,在讲授著名作家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徐老师让学生读完这篇文章后直接问学生:“这篇文章就是单纯的描写‘紫藤萝瀑布吗?”学生一听问题肯定不知道该如何作答,像这样的情况就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问此问题前徐老师如果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介绍清楚,如告诉他们当时作者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1982年10月小弟病逝),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转悲为喜,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在介绍完作者的写作背景后,再问学生刚才的问题,学生便会很容易的回答出来,故而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积极的思考。

二、要有启发性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那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到平静的湖水中,顷刻间便会泛起层层涟漪。可见启发性是多么的重要!记得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天气燥热,林间的知了也在不停地叫着,让本来烦躁的人们更加的焦躁。而要面临毕业的初三学生却还要在密不透风的教室里写着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这些更加剧了他们烦躁的心绪。此时,王老师沉稳地走进了教室,他要让学生写一篇作文,题目为《十年后的自己》。如果在这样的氛围中,王老师直接甩给学生这个问题后便跷起二郎腿,闲听学生写作文的“唰唰”声,那么同学们的脑海定会有种缩水般的感觉,写出来的作文也是应付了事。可是这位老师上来后并没有告诉学生写作文,而是和他们谈起天来。他说:“同学们,外面天气如此炎热,而你们还不得不坐在教室中写着作业,太辛苦了。下面我们放下手中的笔一起聊聊天好不好。”学生们一听这句话,心中立刻有种丝丝凉风掠过划过心田的感觉,原先沉闷的气氛顷刻间荡然无存。此时王老师清了清嗓子,很温和地说:“这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啊!这一年同学们面临着中考,人生的一大转折。那么,十年后的今天大家又会是怎样的呢?”这句话真是一块有魔力的石头,顿时学生们精神抖擞的谈论起来。同学们都畅所欲言,想象着自己十年后的样子,都激动不已。在这种情况下,再让他们写作文,自然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每位同学的真情实感。所以,提问题一定要在一定的场合下去灵活启发,会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要具有冲突性

认知心理学指出:人的认知结构水平是平衡和谐的,一旦出现不平衡与不和谐,就会产生一种趋势,力求改变这种状态,重新恢复认知系统的内在平衡与和谐,即恢复其内在的一致性。因此,问题的提出的一项艺术性特点便是要具有冲突性。

例如:在学《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时,文章叙述了古时候,两名小孩凭着自己的直觉,其中一名小孩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另一名则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并说了各自的依据。说太阳在早晨离人近的小孩的观点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是学生根据所学的“近大远小”的观点推断出早晨的太阳离地面近。说太阳在中午离人近的小孩的观点则是:“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则是学生根据“近热远凉”的观点推断中午的太阳离地面近。当学生细细品味这两小儿的观点及依据时,头脑中原先的认知结构便会发成冲突,此时,学生便会借助这种冲突去积极思考,脑海中的支离破碎的画面便会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次组合而形成一幅完美的画面。学习的过程无非是组建、破碎,再组建,再破碎的层层递进的过程。

四、抓住时机,适当停顿

在教学中要抓住时机,适当停顿,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也是语言和思维融合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完成需要时间。有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时,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便会不停地重复,或重新加以解释以便学生能快速地说出来。可是研究表明: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自思考问题的习惯。

请看《珍珠鸟》一文的教学设计:

文中的原句: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1.你觉得哪个字用的最好?为什么?

2.“探”字还可以换成什么字?(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考虑、选择恰当的词语。)

3.仔细读读上下文,怎么地出来才叫“探”出来?(这里的等候时间还要更长一些)

4.珍珠鸟是怎样探出叶间的?谁来表演一下!

5.这只玲珑剔透的珍珠鸟在探出头来后它会干些什么?(学生进行想象,然后全班交流。此环节,学生需要的时间更长些)

6.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珍珠鸟啊!一个“探”字,不但把珍珠鸟描写的这么活泼可爱,而且使它的美更加扩大了。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一段!

教师紧紧抓住“探”字,一连问了五个问题,并且每个问题都给予充足的考虑时间,让学生对“探”的形象感觉得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丰满。

我们可以看出任何一件事情要做好并不是轻而易举的,而要靠我们多加用心的思索。同时,我们也更能深切地感受到艺术性的提问,会让学生迸发出更多的灵感,他们需要这种艺术性的提问,对于他们而言这会何等的珍贵,犹如干涸的土地急需雨水的滋润一般。

上一篇:齐40块蒸汽驱下一篇:高中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