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课堂提问

2024-05-14

历史教学课堂提问(精选十篇)

历史教学课堂提问 篇1

一、课堂提问的主要功能

(一)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学习的科目和内容并不是根据他自己的现实愿望选择的, 所以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常处于一种潜伏状态, 需要老师采取措施进行激发, 而历史学科本身就具有趣味性的特点, 所以建立在学生乐学心理倾向基础上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感。

(二) 促进思维发展

苏联心理学家马秋斯金的研究表明, 思维起始于问题, 这是一个能动的过程, 是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活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 通过科学、合理地提问, 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并增强其思维的灵活性。

(三) 培养学科素养

通过教师巧妙的问题设计, 能够加强学生对重要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和历史结论的记忆和理解, 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等基本历史思想。

二、课堂提问的主要原则

(一) 启发性原则

历史教育的关键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和历史思维能力, 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挖掘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课堂提问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

(二) 针对性原则

首先, 教师要针对学习的重难点、热点认真设计问题, 巧妙提问, 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拓展学生的视野。其次, 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适当设置一些菜单式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 可有效地激发不同学生的积极参与。

(三) 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要求围绕主干知识提出问题, 将问题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循序展开, 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知识, 总结规律, 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 灵活性原则

提问过程中, 首先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 注意正确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情况, 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其次, 单位时间内的群组疑问应涵盖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及其思维线路, 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断延展其思维轨迹, 感知知识信息, 把握突破途径, 通过自我思考获取新知, 提高能力。

三、课堂提问的主要类型

课堂提问的类型很多,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 激疑性提问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基本方法是一种归纳的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设疑—探疑—质疑—释疑”来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 体验成功与快乐, 提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二) 铺垫性提问

在新知识教学前, 教师常常要提问与新知识有联系的旧知识, 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置疑问,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 同时加深对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三) 探究性提问

探究性提问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重要方法。探究性提问要求教师必须要做到: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 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要指导学生探究的方法, 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这种提问既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 巩固性提问

利用提问进行总结, 可以复习所学知识, 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可以画龙点睛, 发展学生的思维, 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可以检查反馈,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师生进行教与学的反思, 调整行为, 提高学习效率。

四、课堂提问的主要策略

(一) 合理分配发言权

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问题的回答, 让学生体验参与和获得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时可按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和个性特点分成几个层次, 将不同难度的问题分配给相应的学生群体, 提问后“察言观色”, 选择适当的应答者。说到底, 教师应均衡对待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 并讲究处理策略。

(二) 引导学生主动发问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的阅读寻找答案的策略更有效, 因为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教学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整体把握的过程, 它是学生对教材的认知、理解及掌握程度的具体体现, 当学生发现并提出一个高质量问题时, 必然伴随着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思维活动。因此, 教师要善于诱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

(三) 把握恰当的时机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师生交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兴奋点稍纵即逝, 需要教师善于捕捉, 把握好提问的最佳时机。“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教师应善于锁定学生的“愤悱”状态, 抓住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在学生“心欲知而不得, 口欲言而不能”时, 不失时机地用问题的钥匙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技巧 篇2

赵宏丽

【摘要】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开始”。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是青少年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我们要重视历史课堂上的提问,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倡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能力。

【关键词】: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

历史课堂

兴趣性 教师素质

提问原则

教学效果

心理学家认为,“思维从疑问开始”。由问题而进行思考,由思考而提出问题,是青少年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我们要重视历史课堂上的提问,精心设计,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倡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探索新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能力。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设计往往会激活一池水,调动学生的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个缜密有趣的提问设计往往会像一把钥匙,开启学生通往知识长廊的大门。问题设计的能力对一名历史教师而言是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新课改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下面,结合我长期从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谈谈在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历史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要使设计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应遵循一下四个原则: 1.启发性原则。

即要求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含有一定的思维量,能够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广阔空间中遨游,这是历史课堂提问要遵循的首要原则。这就要求提问要有新意,尽量摒弃那些平庸、刻板的提问,但又不能削弱双基,而是在落实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2.兴趣性原则。

柏拉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人集中注意力,能促进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师设计的提问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是否有情趣和吸引力,是否能使学生愉快的接收教育。历史课堂提问从内容到形式都要刻意求新,平中出奇,使学生在生疑、解疑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并体会到积极思维的快乐。3.可接受原则。

即历史课堂提问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提问要深浅适度,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设问要针对优、差学生及一些特殊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发挥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4.循序渐进原则。

即要求历史教师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地设计问题。历史提问一般可分为识记、理解、推理和评价四个层次,四个层次各具功能,教师应根据学生年级高低,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把学生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5.准确性原则

在问题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生疑,思疑而生疑,解疑而心悦。“疑为思之始”,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主动探究。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学习内容的重点出发,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提问问题应环环相扣,明确简练,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歧路亡羊,留有三岔路口。同时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实际,把握好问题的难度。6.针对性原则

提问要有一定的目的。既要针对教材内容、教学目的以及学生存在的疑难提出问题,又要针对学生、面向全体,从教学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个性特征出发,设计出适合其需要的问题,才能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做到有的放矢,达到提问目的。问题的设置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过于浅显,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太难,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难于形成思维力度。

二、历史课堂提问的技巧: 善教者,必善问。认真设计科学合理的历史课堂提问,注重提问的技巧,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历史课堂提问的主要技巧有: 1.诱导式提问。

(1)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诱导提问。例如,有位教师提问学生: 原始初民驯养小动物的最初动机是什么? 多数学生回答是为了获取食物,为了吃动物的肉,剥取动物的毛皮。这是没有教师暗示下的原有思路延伸的结果。接着教师诱导一位平时爱养小狗小猫和各种昆虫的学生,让他联想从小爱养小动物的生活体验谈谈想法,结果他提出了一种新看法: 小动物多可爱好玩!初民们最早饲养小动物也可能是为了好玩,是为了与孩子们作伴,是为了增添生活乐趣。各种动物驯养多了,驯养时间长了,才成为家畜,才发展起畜牧业来。等到畜牧业发展起来之后,才谈得上经济价值。饲养动物,追求经济价值是后来的事,不是原始初民最早的动机。原始初民最早时还头脑简单,还不可能有先养后吃的长远打算,只可能凭着喜爱动物这种感性冲动来饲养动物。这样,就开拓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开拓出了创造意境。(2)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诱导对问题的理解。如“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币去买米„„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显然比起“战国时货币形式有几种? 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问法有趣得多。实践证明,初中生对此类提问很感兴趣,记忆也很深刻。(3)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性提问,诱导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例如: 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节课中,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在开国大典鸣礼炮时,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 为什么会爆发? 它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4)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疑问的某些闪光点,诱导出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例如: 在教学《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 “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为什么要反对英国人呢?”这不是疑难问题,但其中有一个闪光点。于是教师借题发挥,一步步引导学生,提出: 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反对的是所有英国人吗?(不是)那么他们反对的是谁呢?(英国资产阶级)这时的英国资产阶级是以什么面目出现在北美的呢?(以殖民者的面目出现)准确地说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反对的是谁呢?(英国殖民者)大家还记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吗?(英国封建阶级)你认为所有的资产阶级革命对象是谁呢?(封建主阶级)。接着教师说: 联系方才的回答,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两篇课文看看还有什么疑题没有? 一个同学又提出,既然说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是封建主阶级,为什么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对象却是英国资产阶级呢? 这样把问题又引向一个新的高度。

2.疏导式提问。

疏导式提问的实质是把一个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历史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比较容易理解的小问题,逐一引导学生作答。这是一种化难为易的提问技巧。例如讲“秦末农民起义”时可提问,“如果没有‘遇雨误期’,秦末农民起义会爆发吗? 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讲授中还可适当插问: “刘邦、项羽起义原来属于农民起义,为什么推翻了秦朝,还要进行四年的‘楚汉之战’呢?”“‘楚汉之战’还是农民战争吗?”等问题,结束时可提问:“通过战争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说明‘楚汉之战’与陈胜吴广起义性质是不一样的。”这样层层设疑,提问疏导,前后呼应,突出重点。又如讲到1945年,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去”还是“不去”?学生说不该去的列举一大堆理由: “蒋介石背信弃义、两面三刀,西安事变后扣押 张学良、杨虎城,说明这个伪君子是任何卑劣的行为都会干的,毛主席不能去。”“抗战胜利,蒋介石疯狂抢夺胜利成果,积极部署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磨刀霍霍,哪有丝毫诚意谋求和平?”说该“去”的学生也列举了许多理由: 学生讲了当时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关键时刻,中间势力对蒋抱有幻想,“去”有利于揭露敌人,谈判也是一种针锋相对的斗争。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为了争取国内和平,为了更好地揭露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团结教育全国人民,毛泽东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前往重庆,进行谈判。通过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学生不仅对重庆谈判的历史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而且对毛泽东的伟大革命精神体会更深。

3.阶梯式提问

教师将所要展示的内 容设计为环环相扣,前后连贯,形同“ 阶梯” 的问题组,让学生登上我们的“阶梯”去寻根究底,直至问题完全解决。

(1)按同一历史事件内部联系设计提问“阶梯”。比如,讲授“美国独立战争的原因”,可以作如下启发: 发生战争必然有矛盾,这个社会矛盾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英国殖民统治的严重阻碍。” 这体现了什么社会发展规律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所以它是决定战争发生的原因,也就是这对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使战争必然发生,早晚都要发生。那么,谁能预见战争将在什么时期发生呢?--引导学生分析大约将在18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这一时期,北美人民反英斗争不断高涨,表明战争的时机成熟了。如果再精确些,战争到底会在哪一个时间发生? 启发学生: 将在1773年12月之后不久。因为这时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战争的导火线,使战争一触即发。实践表明,通过以上问题的程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一是如何寻找根本原因--战争必然发生。二是何时发生要看时机何时成熟。三是战争最后只需要一根导火线。同时,也向学生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这一问题,还可以做到触类旁通。

(2)从不同历史事件的联系设计提问“阶梯”。例如: 讲《日本明治维新》时,首先让学生考虑明治维新的原因、内容、意义及其局限性,后又围绕这一问题提出如何评价明治维新? 再深一层,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何影响? 再进一步,试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异同点。最后加一问: 为什么明治维新能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不能? 对同一史实,通过发散性提问引导学生多方思维,既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了解”进入“研究”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根据历史人物对同一历史事件态度的变化设计提问“阶梯”。如,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权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本质是反共反人民的,可是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 战争时期同意接受中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这是为什么? 通过精心设疑启发学生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探求: 一是“九·一八”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的政策或态度有何不同? 为什么? 学生回答: 对日本是“绝对不抵抗”,对中共在“攘外必先安内”方针下进行疯狂的军事进攻,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多次的军事围剿。原因是他认为他独裁统治的最大威胁来自中共的存在。二是西安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的政策或态度是什么? 为什么? 学生回答:“事变后,他被迫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学生对蒋态度变化的原因有所认识: 先保住自己的独裁统治的政治地位和权利,恢复自由,以图东山再起。三是“七·七”事变后,他对日本的政策是什么? 为什么? 学生回答: 准备抗战。教师启发说,所以如此,是因为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开始,蒋若不树抗战之帜,必被痛斥为民族败类。但日本的火力距南京尚远,故而“准备抗战”。

四是“八·一三”事变后,他对中共和日本政策或态度如何? 为什么? 教师启发说: 事变后,经中共的极力争取,于1937年9月 蒋发表承认中共合法地位的谈话,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蒋亲任总司令立即对日作战。因为他统治的中心南京受威胁,故而立即抗战。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概括出答案:

(1)根本原因是为保住自己的独裁统治。

(2)迫于英、美的压力,尤其是美国不愿看到日本独占中国。(3)迫于国民党内部抗日派的压力。

(4)中共以大局为重,不计前仇,极力争取。最后教师点拨: 蒋政策是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主次变化而变化。但维护其独裁统治则是根本出发点。通过这样设疑,学生不仅将基础知识掌握起来,而且思维的深刻性得到很好的培养。

4.比较式提问。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又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求同是找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求异是找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培养比较能力是为了达到深化认识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①比如,“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对这一问题,学生觉得很难把握和理解。教师在讲授时,把疑点放在“继续和扩大”表现在哪些方面? 并提示学生从原因、列强、规模、时间、后果等方面同第一次战争比较,这样学生容易找到答案: 一是原因: 列强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使鸦片贸易合法化而发动的。(第一次战争是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走私,企图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二是侵华的列强: 英、法是主谋,美俄是帮凶。(第一次战争只有英国)三是时间: 从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长达四年。(第一次: 1840年6月到1842年8月,共二年零二个月)四是规模: 第二次战争列强投放的兵力比第一次战争多得多,最多时达二万五千余人。战线从广州到北京。(第一次从广州到天津)五是结果: 第二次战争,又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同列强订立中俄《瑷辉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和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接着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一次: 清朝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的基础知识,对“继续和扩大” 的含义有了更深地体会,而且使比较思维得到了训练。②如讲到二战后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置时,可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们思考: 一是为什么“东史郎案”在日本一再败诉? 二是为什么日本右翼势力活动如此猖撅? 三是同样是法西斯国家,德日为什么战后认罪态度如此迥异? 这对我们有什么警示?引导学生们从历史的根源、现实的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得出认识: 美国当初“为小利于眼前”,导致“遗大祸于来日”;日本军国主义抬头,值得警惕,大战悲剧决不能重演;我国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增强综合国力,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等。

5.迂回式提问。

有些历史问题较复杂,让学生正面回答,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设问的办法,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 讲述完“西安事变”后,若对“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建立的? ” 提问方式稍作变通,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效果可能更好:(1)“‘九· 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中共的主张是什么?派出的代表是谁?(3)“西安事变是如何和平解决的? ”(4)“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通过迂回设问,经学生归纳、分析、综合,有利于其思维顺利越过障碍,更好地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一节所包含的知识要素。

三、运用提问技能应注意的几个方面提问不仅仅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更在于使学生通过开动脑筋思考,联系已有知识,培养思维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关键性的问题,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年级的学生心理状态、思想趋向、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教材和每堂课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但不论何种方式,都要做到问题的难易适度。所谓难易适度,即所提问题不能低于或过高于学生的水平。美国学者阿特金森在1958年的一项实验中得出一个结论,即当题目的难度系数为50%时,多数学生对题目最感兴趣。一般地讲,一个问题全班有半数学生经过思索后能够回答出来,其适度性可被接受。要达到这个效果,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并在课堂教学中敏锐观察、准确判断、及时调控。

2.精心安排,选择时机 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

什么时候是提问的最好时机呢? 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的话,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课堂提问应使学生处于以下几种心理状态:(1)有一部分答案,但不完整;

(2)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但没有答案;

(3)虽一时不能回答,但有回答的自信心。这几种心理状态正是处于“愤”与“悱”的境地,是提问的最佳时机。

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提问初探 篇3

【关键词】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5-063-01

提问是开启学生智慧的一把钥匙,课堂提问的设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有了问题,才会有主动探究学习的愿望;有了问题,才会有创新。如果精心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可以达到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课堂提问涉及到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时机、方式途径等,要想很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中传授历史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的三项任务,就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教材,通过教师巧妙设置的疑问,使学生在“和谐的信息交流之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

一、要善于挖掘课堂提问的导向功能

精妙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历史奥秘的乐趣。精妙的提问,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探究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答过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通过不断地提出、思考与解答问题,在刺激与反应中,加强了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双方不断地完善教与学的行为,使学生不断提高获取、组织和评价信息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的价值功能

上课之初的提问,其主要功能在于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立即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习兴趣,为课堂学习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兴趣是教学的基础,教师在任何一个阶段里都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必须注视学生的反应是否自然发生,如果自然发生则被称为是注意的,教学本身就是有兴趣的。”因此,导入新课时的提问,其目的是为了创设学习的条件,其要旨在于激发兴趣。

我在教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的第二个框题《新航路的开辟》时,为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开辟新航路”中的新航路指的是从哪到哪的新航路?既然是“新航路”,那么在此之前一定有旧路线,请大家根据《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旧路线的大概情况。(2)既然在欧亚之间存在旧路线,为什么西欧人要另辟新路?(3)新航路不同于旧路线的地方在于它基本上是海路,在此之前欧洲人对于远洋航行是没有多少经验的。这就意味着开辟新航路充满了风险和危机。既然如此,这些航海家为什么还要以身涉险?推动他们做出决定的因素有哪些?(4)哥伦布的航行方向说明了什么?(5)麦哲伦的航行路线是什么?麦哲伦船队的航行证明了什么?(6)新航路开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正是这一事件使得人们开始真正的了解了什么是世界历史,那么根据我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材料,请大家分析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历史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分析,这节课我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仅加深了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和理解,同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们体会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不是我背下来什么,而是我懂得了什么。

三、要准确把握提问的原则及收获最大化

1. 提问的内容应是学习的重点、难点、热点

每一节课都有其中心内容,这些中心内容,包括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结论等,就是历史学习的重点、难点和热点。

2. 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多样性、开放性

历史学科最大的意义在于提高学生认识历史问题、汲取历史营养、服务现实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切忌平、淡、浅、直,要具有启发性、多样性、开放性,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探究与争鸣,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辩、迁移、整合,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3. 提问要适生、适时、适量、适度

教学过程一般是“导入——新授——巩固”,学生的学习顺序也是按照这条脉络进行的。课堂提问既要立足于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又要兼顾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提出的问题,一定要适应学生个体的发展实际。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要与学习的内容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努力抓住学生处于“愤”“悱”状态的最佳时机,进行提问。提问的数量要具体分析、周密计划,教师既不能满堂问,也不能满堂灌。提问难度大小对课堂学习效率影响很大,问题过难,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感;问题过易,会导致学生思维的倦怠。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设置好课堂提问,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思维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在发展学生的思维方面,通过设置疑问,教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使学生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开动脑筋,这对于理解历史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口头表达能力、自学能力,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为此,教师也要多注意利用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纵贯古今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从历史知识本身提出各种具有较强启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他们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2] 《新课标理念与实施》.

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堂提问 篇4

关键词:历史教学,课堂提问,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环节。老师通过对学生的提问, 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另一方面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积极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长远来看, 课堂提问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 老师应该充分重视课堂提问。

一、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古代有位哲人说过:“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讲过类似的话语:“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后者仅仅是方法和实验过程, 而提问, 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要害。”巴尔扎克认为:“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课堂提问的重要之处不仅在于切中学生的疑惑之点, 设置悬念, 从而激活学生的积极思维和主动探索的欲望, 还在于激起学生探究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为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创造机会, 保证学生能够保持相对长久的浓厚兴趣。课堂提问是历史教学中的关键环节, 对历史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 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 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去探索真理的动力。可以说, 现在历史教学中, 课堂提问已成为各位教师体现主体教育、实现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种普遍形式。

二、目前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

1. 从老师自身来看, 造成课堂提问存在不足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 课堂提问缺乏计划性。一些教师课前没有精心钻研教材, 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创设课堂提问, 上起课来, 经常信口开河, 为提问而提问。这种提问, 不但不能激起学生思维, 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 容易使学生养成不假思索, 随意应付的坏习惯, 而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却又过于深奥, 学生无从答起, 课堂出现冷场, 教师责备学生, 这样的提问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又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课堂提问过分重视提问的数量, 使"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因为这样的教学中, 教师依次抛出自己所“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提问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 学生只得被动地应付教师的琐碎问题, 缺乏质疑问难、独立思考的时间, 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3) 课堂提问重视优等生, 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层次性, 只将眼光盯在几个尖子生身上, 即使有时候光顾到后进生, 也会害怕他们答不出、答不准问题, 影响教学进度。这就使后进生在教师提问时不是积极参与, 而是消极等待, 甚至把自己当作局外人, 最终导致其思维能力衰退。

2. 从教师提问学生的问题本身来看, 这些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1) 课堂提问表面化, 轻内容。有些教师为了制造热闹的课堂气氛, 上课时只是问“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类似的问题, 学生也简单回答“是”、“不”、“不对”等。这样的提问使学生思维的质量低下, 流于形式, 学生也只能是简单附和, 并没机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课堂提问失去了根本的意义, 达不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2) 课堂提问重结论, 轻过程。有些教师认为学生学习主要是掌握知识, 即记住结论, 至于推导过程无关紧要, 不必在无关紧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于是这些教师在课堂上围绕着结论设计问题, 忽视对学习过程的提问与反馈。其实, 学习是一种过程, 而不是一种结果。 (3) 课堂提问重记忆, 轻创造性。有些教师在提问时重记忆性轻创造性。教师进行以记忆为目标的训练过多, 容易使学生养成只重视认知性、记忆性问题, 一味机械复诵标准答案、以记忆代替思维的习惯, 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针对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不足的策略

正如马克思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针对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不足, 我从以下方面谈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1. 课堂提问难易适中, 体现教学的启发性。

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 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那么, 如何把握住问题的难易程度呢?简而言之, 就是要做到从实际出发, 一方面, 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教师要钻研教材, 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 把握教材特点, 明确教学要求, 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另一方面,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 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

2. 课堂提问数量适中, 既系统又科学。

系统性要求设计好问题的难易层次, 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 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而每一个问题的提出, 都要科学合理, 题意明白准确。首先, 问题中概念的含义和指向要明确, 问题范围要大小适中;其次, 问题中的概念应是不相容的关系, 否则也使人无法找到答案;再次, 还要注意课堂提问的用语一定要准确、恰当, 能真正表达应该表达的意思。

3. 课堂提问面向全体,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时要做到这一点, 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巧设问题坡度, 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问时可以在问题的难易程度上做文章, 利用问题的系统性, 由简到繁, 由易到难, 设计阶梯式的问题, 不仅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当堂能积极思考, 而且给他们指出攀登的途径, 激励了他们攀登的勇气和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 变一人提问为人人参与提问。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地是问号”。只有当问题从学生心中自发冒出来时, 才能真正实现提问的目的。因此, 课堂提问也应该转变观念, 打破教师的垄断地位, 让学生人人参与, 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功能, 让他们在主动质疑、释疑中增长知识、发展思维。

4. 课堂提问注意问题类型, 采取相应方法。

课堂提问要选择对于知识性的问题, 就可以采取方法直观设问法和综合归纳法。如“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 这样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综合归纳法则是让学生将相关、相似内容建立纵向或横向联系, 如“中国古代有哪几个政治清明的统治时期”。对于那些开放性的问题, 就可以采取诸如层层剖析法、逆向思维法、对比区别法以及学生质疑法, 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通过“师问生答, 生问师答, 生问生答”的师生多元互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 课堂提问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启发学生思维, 传授基本知识, 鼓励和实现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每位老师要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改革, 就得在课堂提问中转变观念, 不断探索, 优化提问方法和技巧, 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高效, 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齐健.初中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03.11.

历史教学课堂提问 篇5

学 生 问 卷 调 查 表 为了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果,激发你们的学习兴趣。请你如实填写下面的问题:

1、历史课课堂上同学们提出问题或是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怎样

A、机会很多B、有一些机会C、机会难得D、基本没机会

2、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你经常采用的方式是

A、听其他同学回答B、教师点名让自己回答才回答

C、主动要求回答D、希望老师不要叫自己回答

3、老师上课提问时

A、能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

B、成绩好的同学提问机会多,成绩差的同学很少提问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频繁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的问话

A、是B、不是

5、有的老师课堂上从不提问

A、是B、有时是C、不是

6、教师提问后是否留有时间给你思考

A、是B、否

7、教师提的大多数问题,你是否能回答正确

A、通常能B、通常不能C、视情况而定

8、你是否喜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A、喜欢B、不喜欢C、视情况而定

9、你在课堂上被提问的次数

A、较多B、较少C、很少

10、教师提的大多数问题,答案是否只有一个

A、是B、不一定

11、教师提问后,同学们回答问题是否活跃

A、很活跃B、一般活跃C、不活跃

12、教师提问后,经常指名回答的学生是

A、优生B、中等生 被C、后进生

13、当你们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是直接说出答案还是引导你、们说出答案

A、直接说出答案B、引导说出答案

14、我喜欢老师给标准答案,我们去背的学习方法

A、是B、有时是C、不是

15、老师经常给我们归纳某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

A、是B、有时是C、不是

17、当你对功课有疑问时,你的处理方式是

A自己设法解决B与同学讨论解决 C直接向老师求助 D照抄答案

18、你在课堂上每次都积极参与讨论吗?

A、是B、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C、不参与

19、你对教师上课满堂灌怎么看?

A、无所谓B、上课就应该这样 C、应该留下一部分时间交给学生

20、你喜欢老师用哪种教学方式?

A、老师讲学生听B、自主学习

C、合作交流D、实践探索

历史教学课堂提问 篇6

一、要研究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心理

学生的认知心理包括他们已有的经验。以往教学说到历史人物往往忽视年龄和经历。其实介绍历史人物在处理重大事件时的年龄和履历,很符合中学生的认知心理,比如博古(秦邦宪),1931年他才24岁,就成为主持中共临时中央的总负责人,此前他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只是在苏联学习,显然无法与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相比,他又只相信李德,因此才会使红军失败。这样比说“左”倾路线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二、提问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提问设计旨在促进学生的历史思维活动。结合学科的特点,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思维特征设计提问,重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提问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怎样评价曾国藩、李鸿章等重要的历史人物,是存在争议的,并不是在“是”与“非”之间选择,存在较大的思维空间。从现代化角度看,他们对历史都有贡献;而革命史观却认为他们是镇压农民运动的刽子手。因此,我将高一必修课太平天国一节,定位为了解基本事实,大部分时间由教师讲授、介绍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和洪秀全的思想,留出七八分钟,提出“你认为太平天国在近代史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并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允许有不同的结论。”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放开了,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课后学生意犹未尽,还在讨论。

2、设计比较性提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

中学生的思维一般都比较肤浅,历史是一门思考性的学问,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度。历史思维的深刻一方面建立在对基本史实了解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在于比较性思维的发展。只站在中国历史的纵向发展基础上,我们可以产生很多自豪感,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横向的比较才能产生清醒的认识。在教学中,适时地提出比较性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产生更深入透彻的认识,也有利于他们由表及里地思考问题。

3、设计提问要引导批判性思维

思维的批判性强调独立而不盲从。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表现在对传统的和一般的结论、观点能够进行大胆质疑,对历史教科书能够分析批判,从而获得新的思维成果。其实,人们的认识无不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经济问题可以引导批判性思维,例如魏晋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是一个汉化的过程,也是经济上的农耕化过程。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这一时期北方畜牧业因少数民族的内迁有所扩展,中原农耕规模相对缩小,但这使两汉时因过度开垦导致的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对训练学生的独立思维是十分必要的。

4、有些提问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学生的学习具有个性特点,学生的学习思维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有的偏向逻辑思维类型,有的偏向形象思维类型,有的热衷于探究历史之谜,有的对军事史特别感兴趣,对经济史、政治史、思想文化史有特殊爱好的也不乏其人。因此,教师的提问设计应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当设置些菜单式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选择,可有效地激发不同学生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注意课堂提问的策略和评价

提问的反馈是师生互动,提问的实效也在于师生的互动。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学生大都能参与思考并有自己的答案,但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或思考敏捷性的差异,或性格特征等原因,许多学生不能在老师和其他同学面前阐述自己的想法,不能积极地参与交流互动,从而影响提问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促进提问的有效实施。

1、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课堂上师生间的关系,是共同探讨、共同寻找问题答案的合作关系,在人格上,双方是平等的。我们必须满腔热情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能学好历史,尤其是那些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更需要热情鼓励、耐心引导。师生间只有贯彻平等的原则,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课堂上才会出现融洽、愉悦的学习氛围。唯有如此,学生才能获得自尊、自信,才能具有积极思维、大胆发表己见的心理基础,每个学生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每一个学生对自己的认识都需要别人的鼓励,学生会在教师的眼神和态度中发现和认识自己,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问后均衡地分配发言权。

2、提问后发言权分配的策略

一般来说,教师可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回答。根据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回答的积极程度,课堂中学生往往呈现出四种状态:理解能力强、能积极回答,理解能力强、被动回答,理解能力弱、积极回答,理解能力弱、被动回答。教师应均衡对待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处理要讲究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到精心设计、有效引入、适时指导、耐心听取、正确评价,使每个学生具有积极参与的意识,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探索 篇7

那么, 教师应该提什么样的问题, 用什么样的方式提出问题, 才能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教师学会提问的意义

“学源于思, 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 “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教育学的角度说, 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说, 提问可以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所以, 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 而是强调教师要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转换。

二、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问题

教师往往只根据教材内容预设一些问题让学生往里面“钻”。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所以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 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要从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出发进行提问。

(一) 知识性的问题

1. 直观设问法。

即直截了当、浅显明白地提问。如“五四运动的口号有哪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和强调应该记忆的基础知识。

2. 综合归纳法。

让学生将相关、相似内容或纵向或横向, 分门别类一一说明, 达到编织经纬、表现全貌的目的。如“中国古代有哪几个政治清明的统治时期?”“近代中国人民是如何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的?”这种提问多用于归类复习或专题训练, 其纵横交叉的特点, 是建立知识结构的基础。

(二) 开放性的问题

1. 层层剖析法。

由浅入深, 由表及里, 步步深入, 层层发问, 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揭示历史的本质。例如, 围绕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中国抗战形势的变化这一史实可以提出一连串问题:“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什么?抗日战争为什么会进入相持阶段?”“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 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何变化?”“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对中国抗战形势有何影响?”这样经过四步设问, 加上教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 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 他们就会得出有关结论, 于是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 逆向思维法。

从问题的反面发问, 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 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例如, 在讲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时, 可以向学生提问:“假如没有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否可以避免?”通过讨论, 使学生明白一战的发生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产物, 也是帝国主义两大侵略集团疯狂扩充军备的结果。当讲到五四运动时, 再向学生提出“假如没有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还会爆发吗?”学生就会实现知识的迁移了。

3. 对比区别法。

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 找出异同点, 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这种提问要确定好对比项, 才能理清脉络、去伪存真, 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例如, 在对《甲午中日战争》一章进行讲解时, 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马关条约》的内容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有何不同?”学生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个不同?”这就将“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与本节内容联系起来, 使新旧知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了。

三、课堂提问的注意事项

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认为, 教师提的问题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 围绕着教学的重点提出问题, 使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2) 提出的问题是明确而具体的, 便于学生领会要求; (3) 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促使学生进行探究; (4) 问题有一定的疑难性, 能够调动、引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初探 篇8

一、重视提问设计

课堂提问, 是教师就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设置问题, 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教学形式。精当有效的提问, 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 教师除认真备好课外, 还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提问。如在给初一学生上第一堂历史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先给学生简要概括什么是历史后, 再让学生说一个“女娲造人”的故事,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学生:“人类本身是从哪里来的?中华大地上何时开始有人类?早期人类是怎样生活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重视课堂提问设计。

二、创设提问情境

历史教学的情景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教师作为课堂提问的主导者, 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之中, 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体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如在教学《鸦片战争》一课时, 通过课件的展示, 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的历史片段, 再加上简短的语言渲染, 很快把学生带到了一个清政府腐败, 列强恃强凌弱的情境中, 很快通过对史实的认识分析后, 学生自己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三、把握提问度量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 调动所有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对此, 笔者认为:

1. 要适时提问。

提问要选择最佳时机, 什么时候是提问的最好时机?孔子说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的话,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 课堂提问使学生处于以下的心理状态:A、有部分答案但不完整。B、虽一时不能回答, 但有回答的自信心。这两种心理状态正是处于“愤”与“悱”的境地, 是提问的最佳时机。

2. 要适量提问。

过多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创新, 过少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要深度、高度恰到好处, 细心照顾学生的学习差异、特点和效果就行。

3. 要适度提问。

在提问时, 一定要把握好所提问题的难易程度。一般地讲, 所提的问题, 全部有半数学生经过思考能回答出来的, 其适度性可被接受。

只要把握好以上三点, 提问的有效性便可得知。

四、巧用提问技巧

组织学生参与学习, 主要是使学生思维的参与, 设计好课堂提问, 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方法。

1. 激趣式提问。

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性提问, 激发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例如: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节课中, 本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为庆祝新中国诞生, 在开国大典鸣礼炮时, 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 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 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 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 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兴趣盎然, 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2. 化解式提问。

化解式提问的实质是把一个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历史问题分解为一系列比较容易理解的小问题, 逐一引导学生作答, 这是一种化难为易的提问技巧。如讲到1945年, 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毛泽东是“去”还是“不去”?“蒋介石背信弃义、两面三刀, 这个伪君子是任何卑劣的行为都会干的, 毛主席不能去”;说该“去”的学生也列举了许多理由:当时中国面临两种命运, 两个前途的关键时刻, 中间势力对蒋抱有幻想, “去”有利于揭露敌人, 谈判也是一种针锋相对的斗争。通过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 学生不仅对重庆谈判的历史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而且对毛泽东的伟大革命精神体会更深。

3. 比较式提问。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它又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 求同是找出历史发展的普遍性, 求异是找出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如讲到二战后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置时, 可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一是为什么“东史郎案”在日本一再败诉?二是为什么日本右翼势力活动如此猖撅?引导学生们从历史根源、现实背景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最后得出认识:美国当初“为小利于眼前”, 导致“遗大祸于来日”;我国必须加快改革步伐, 增强综合国力, 才能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等。

4. 化解式提问。

有些历史问题较复杂, 让学生正面回答, 效果不佳。若采用迂回化解式设问的办法, 则可达到退中求进的目的。如:讲述完“西安事变”后, 若对“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建立的?”提问方式稍作变通, 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效果可能更好: (1) “‘九·一八’事变后,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是在哪一年?其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迂回化解式设问, 经学生归纳、分析、综合, 有利于其思维顺利越过障碍, 更好地掌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一节所包含的知识要素。

五、尊重学生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 不止是老师提问学生, 还可以是学生对老师进行提问。对学生的提问, 教师要积极鼓励、区别对待。因学生提出问题都有他的独特色彩。对深难问题, 教师可不马上作答, 待课后作答。对远离课文的问题, 留作课余解决。对于提出离奇古怪问题的学生, 也不要批评责怪, 因为有时一些看似怪异新奇的问题却蕴含着创造思维的火花。对此我们都应加以肯定, 适时表扬并及时指点迷津, 以充分发挥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提高提问的有效率。

摘要:历史课堂有效提问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 也是我们第一线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目标。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艺术 篇9

一、抓住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的直接提问

这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提问形式。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 提出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要在教材的关键处、转折处或者引申处等地方提出为什么。提问要问到“点子”上和“要害”处, 提出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分量, 又要做到难易适度, 这样就有利于师生之间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考方法, 从正确的立场上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 教师在讲解某历史事件时基本上都会采用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的顺序, 在这三部分的讲解过程中就都可以采用直接提问的方式。简单一点说也就是直接提问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样。

二、激发学生逆向思维的反面提问

这是教师“反其道而行之”, 从问题相反的层面或者相反的角度甚至其他角度提出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 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本质的深刻认识和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鸦片战争》时, 教材上讲到“中国禁烟的消息传来, 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 这时教师便可反问:如果林则徐不禁烟, 英国就不会发动侵略战争了, 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学生争先恐后, 纷纷作答, 有的学生说禁烟只是一个借口而已, 如果没有禁烟这个借口他们也可以找出别的什么借口, 或者干脆就直接发动侵略战争了。也有的学生讲这是由当时国际和国内复杂多变的局势决定的。教师在肯定学生的答案后, 可以进一步提出:这场战争发生的必然性是什么? (是英国侵略者蓄意要以此来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 把中国彻底地变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 这场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又是什么呢? (中国禁烟。) 这样连续的反问可以使学生从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来透彻地分析问题。

三、增强直观性和历史表现的观察提问

为了增强教材直观形象的渲染力, 形成良好的历史表象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实物、幻灯和录像等教学的手段。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讲解下使学生向逻辑思维转化, 从而找出规律和强化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例如, 在讲授《甲午中日战争》时, 可让学生观看《甲午风云》的一段录像或视频, 教师应该启发学生思考:致远舰上面为什么有那么多浓烈的烟团?为什么这些烟团会向右倾斜上升?这说明致远舰虽然多次中了敌弹, 但仍是顽强坚持战斗, 宁可粉身碎骨, 葬身大海, 也要开足马力撞向“吉野”舰的英雄壮举。教师接着再追问:为什么致远舰没有撞到“吉野”舰而反中了鱼雷呢?教师可以明确告诉学生是致远舰的制造技术没有“吉野”舰先进, 这样可以启发学生认识“落后就要埃打”的道理。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凸显主题的情境提问

这是教师利用激越高昂的情感、字字珠玑的艺术语言, 或者用多媒体的手段来烘托气氛, 凸显主题, 使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生动、形象、逼真地再现, 创设一种意境, 以此强化情绪记忆, 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深刻教育。例如, 在讲著名维新派人物谭嗣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等英雄人物时, 将他们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宁死不屈的神态, 用毫不畏惧、铿锵坚定的语言进行情境启发, 使学生如临其境, 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和为人类的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在此基础上再提问:谭嗣同、李大钊等为什么敢于斗争, 视死如归呢?教师总结学生回答后, 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之所以具有这样的抱负、志向和不屈不饶的精神, 是因为他们坚信历史的潮流不可阻挡, 一切反动派终究是要灭亡的, 革命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提高学生认识程度的判断提问

根据史实, 引导指点, 把学生的认识程度提高到能反映事物发展规律的高度上, 从而判断历史结论的是与非。比如, 科学论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样的一个真理论断是从对民主革命时期的各种政治力量进行了认真、严肃的判断中总结出来的。这个问题涉及大量的历史事实,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简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性质与失败原因? (2) 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目的与作用? (3) 辛亥革命的目的与失败原因? (4) 北洋军阀和蒋介石欲把中国带向何处? (5) 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及其政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除中国共产党外, 中国近代史上的各种政治力量都无法担负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 建立新中国,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六、加深学生对知识内涵与外延认识的对比提问

这是将一个问题对应的两个方面或截然不同的历史知识让学生加以对比, 经过教师的引导,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内涵和外延的认识。如, 在教学商鞅变法时, 可提问学生“废”和“立”各是什么? (1) 土地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国有制, 建立封建制的土地私有制。 (2) 奖励耕战:废除奴隶主的世袭制, 建立耕战之功, 重视农业生产的新风。 (3) 建立县制:废除奴隶制的分封制, 建立中央集权制。通过一废除与一建立的对比提问, 既使学生掌握了变法的内容是使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又使他们认识到了变法是适应经济变革和阶级关系变化而产生的, 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变法的意义和性质。

七、提高学生鉴别能力的类比提问

将有相关意思的一些历史知识归类后进行比较, 在提问中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异同, 从而准确地把握历史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大有裨益。比如, 将两次鸦片战争进行比较, 教师的提问从参战的国家, 战争爆发的原因、性质、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内容、战争的结果中进行, 让学生回答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同之处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比鸦片战争侵略程度加深的内容。最后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发展, 使得中国半殖民地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结论。这样的类比提问昭示了历史发展的深度。此外, 如果将东西方古代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孔子、老子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进行类比提问, 可以彰显历史发展的广度。

八、培养学生变通能力创新精神的扩散提问

针对一个问题, 多层次、多角度地提问, 促使学生深入思考, 整合与掌握知识, 这是一种有多种答案的思维提问形式。这种扩散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的变通能力和创造精神。如, 教学《明治维新》, 在学生掌握了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后, 教师提出: (1) 如何正确评价明治维新? (2) 日本历史上两次重大改革对日本社会有何重大影响? (3) 比较一下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点与相同点。 (4) 为何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而中国的戊戍变法却不能?如此一题多问, 使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又懂得了灵活运用知识,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艺术, 提问有多种形式, 但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以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为宗旨, 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无论运用何种提问的方式, 都始终要围绕着这个宗旨进行。

参考文献

[1]金兆祥, 韦玉.对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反思[J].中学历史教学, 2008.11.

[2]魏授章.历史课堂教学艺术[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

提问,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精彩 篇10

一、提问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功能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乐于学习。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提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欲望。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指明了一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探索的源泉。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来, 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初中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而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解决问题上, 从而提高教学的参与度。

2. 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 就会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过程。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模式以“满堂灌”、“一言堂”为主,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严格控制着课堂的进程, 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只是课堂的听众与看客, 已经习惯于教师讲学生记, 教师问学生答, 学生没有时间思考, 对知识的理解只处于机械记忆层次, 没有经过思考所获取的知识是肤浅的, 同时这样的学习模式也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关注, 提出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 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问题可以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独立思考, 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突出重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重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与不易掌握的技能, 教学重难点如处理不当, 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拦路虎”, 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 认为历史学习枯燥无味、困难重重, 时间长了, 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故而教师都非常重视重难点的处理。在重难点处设疑, 提出能够激起学生兴趣与思考的问题, 更易引起学生对知识点的注意与重视, 引发学生独立思考, 积极参与, 经过思考的问题学生更便于理解与记忆, 这样更便于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从而顺利完成当堂教学目标,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具有实效性, 只有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才是有效的,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简单说来, 提问的有效性涉及两方面, 即有效的问题与有效的提问策略。

1. 有效的问题。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能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引起学生思考, 从而能够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

2. 有效的提问策略。

问题设计得再好, 也不一定能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这里面就涉及提问策略的问题, 也就是说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对象与对学生的评价。

总之, 教学中我们要在“问”字上下工夫, 精心设计问题,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营造乐学的课堂教学氛围, 以开启学生智力, 发展学生思维, 让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上一篇:Ni、Cr下一篇:人才定位及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