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计算机教学

2024-05-10

农村中学计算机教学(精选十篇)

农村中学计算机教学 篇1

1 激发学习热情, 培养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过程中, 利用优美的图像、动听的音乐和有趣的动画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学习环境, 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真进行教学实践, 对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1.1 设疑激趣

精心构思, 设置悬念, 根据每节课内容的特点, 设计相关课件,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与探索。比如, 在讲解WORD 2003的页面格式时, 先设计好一份文档, 加上页眉、页脚, 选择一种漂亮的页面边框, 把不同的段落设置成不同的字体和颜色, 再加上不同的底纹效果, 把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全都用上, 尽量做得漂亮些, 然后演示给学生看。这样, 学生自然会接受这一部分内容, 并且会主动地去学习, 还能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艺术想象力, 设计出自己最满意的文档效果。

1.2 以物激趣

对一些抽象、复杂的内容,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或教具实物等。比如, 在介绍外存储器时, 可准备3.5、5.25的软盘各1张、U盘1个, MP3 1个, 废旧硬盘1个和光盘1张, 使学生能一眼看出这几种外存是有区别的。然后再从存储介质、组成材料、容量、存取速度等各方面加以介绍, 以帮助学生加强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3]。

2 认识学生的实际水平, 正确定位教学目标

针对农村职业中学学生的特点, 不能把教学目标定位太高, 而应以学生的认识规律为主要依据安排教学的内容和顺序, 重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不可片面地追求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例如, 可以将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加以分解, 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总结、概括。先介绍用“记事本”软件输入文字、用“画图”软件绘图的方法, 当文字或画图完成后存盘时再介绍文件、文件夹、路径的概念和有关的操作, 这样便于学生由易到难地掌握知识, 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 还能使学生尽快熟悉上机操作, 有利于保护和培养其学习兴趣, 只要学生针对具体的应用问题能够操作计算机就达到了教学目的。但是要特别强调对知识点的记忆, 如软件的功能、通用的操作方法等。

3 加强实际操作训练, 利用大型作业,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应用

根据教学情况, 每学完一项较完整的实际操作内容后, 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大型作业, 通过完成该作业, 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在课堂教学中, 若所举的例子或学生所做的练习是较单一和基础的知识, 大型作业则可以让学生从全方位考虑, 而不再是针对一个知识点的内容进行练习, 学生要完成作业必须综合考虑软件所提供的功能, 而且必须从问题分析开始, 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学完EXCEL 2003后, 可以让学生利用EXCEL 2003进行本班同学的成绩统计, 要求完成排序、自动求和、求平均分, 统计每人不及格课程数等操作。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要考虑主表和附表的设计、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的引用、EXCE L 2003函数的应用等。作业完成后, 可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和修饰表格, 例如为表格不同内容加上不同的底纹, 突出显示每位同学的不及格课程等。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有些知识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 通过这样的练习, 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自己设计了解EXCEL 2003实际应用的基本步骤。在大型作业题目的选择上, 既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 又要尽量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

4 采用科学的授课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 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树立科学的态度和掌握科学的方法[4]。“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我的做法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大屏幕投影、网络等先进的教育手段代替传统的粉笔和黑板。在课堂上, 着重问题的创设, 提供氛围,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 并着手解决问题, 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例如, 在讲解Frontpage网页设计时, 首先让学生熟悉Frontpage界面, 了解各菜单项的功能, 再帮助学生学会使用“帮助”菜单。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此软件时, 感到困难重重, 每进行几步操作都会遇到新问题,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这时, 作为教师就要耐心地指导、鼓励学生去发现新问题, 大胆地引导学生试验, 并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 使学生在操作中总结出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农村职业中学计算机基础课要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引发学生的强烈兴趣, 激发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 发挥其潜在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样才能为学生的计算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介绍了农村职业中学计算机基础课的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并结合各方法的成功案例以及计算机课程自身的特点, 分析其具体运用方法, 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方法,农村职业中学

参考文献

[1]来明江.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 2000 (4) :17-18.

[2]曹晔.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近三十年办学经验的回顾与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杂志, 2009 (25) :60.

[3]杨娜青.巧设情境活化课程[J].教书育人, 2009 (08) :49.

农村中学计算机教学 篇2

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红岩二中的音乐教学工作。工作期间,发现当地音乐教学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针对问题提出一点如何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见解。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经,它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有重要的作用。”

在农村中学的我们应该看到当地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村中学的学生音乐知识极其贫乏,学生识谱能力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识谱,没有受到过系统的音乐知识教育,因为农村的大部分小学师资力量不足,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无法开设音乐课,有的学校即便开了,也只是课表上有,除此之外,音乐学科没有系统的考核方式来检测学生学习、掌握的情况,对学生产生不了评价、激励、促进作用。还有农村家长、学校和一些教师也对音乐课有偏见,认为学好语文、数学、英语就行了,学音乐那是不务正业,还会影响学习成绩,加上学校对音乐成绩比较漠视,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消极情绪。

其次,中学课业负担重,每班每周一节音乐课(40分钟)

课时不够,初三下学期就不开音乐课,文化科占了学生大多数时间,因此,教学任务就仅限于一周短短40分钟。教材又没有新颖性更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单

一、教学手段落后、教学内容也缺乏创新和活力,都是一个模式。即:“师生问好—发声练习—节奏练习--教授新歌—反复练习课堂小结”这种模式无法上出音乐课的特色,更谈不上音乐课的“美”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这种学生基础本来就差的情况下,很难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作为农村音乐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教材、全面分析学生、精心设计教法,在培养学习兴趣上下功夫。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完善音乐课程体系、促进美育的发展,是广大农村音乐教学工作者值得商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学生来说,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非常活跃的因素,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通过多渠道、多内容、多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参与情感体验 孕育兴趣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最核心的目标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有组织的声音塑

造音乐形象,抒发情感,并以此感染听众、教育听众,因此在教学时要注重参与,强调感受和体验,在感受、体验中引起情感共鸣,孕育学习兴趣,以达到音乐教育“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

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急剧发生变化和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时期,他们需要多彩的生活,需要情感交流,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贴近他们生活的通俗歌曲,如《爱的奉献》、《家乡》、《真心英雄》、《同桌的你》、《童年》等歌曲来演唱,引导他们从音响感知入手,通过聆听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让音乐点燃他们情感的火花,打开心灵之窗,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中为孕育音乐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现实生活 诱发兴趣

音乐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现代社会生活伴随着大量的音乐现象,如用于节日庆典的礼仪音乐;用于广告、舞蹈的实用音乐;用于休闲、影视的背景音乐等,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由此可见,音乐不仅能塑造形象、表达情感,还能点缀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它已走出供人们娱乐、欣赏的圈子而体现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性。

有专家曾做过实验,给母鸡放音乐能提高产蛋量,给奶牛听音乐也能增加产奶量,看来我们需要另眼相看“对牛弹琴”了。再看音乐用于医疗的菜单:《春江花月夜》、《平湖

秋月》、《军港之夜》治疗心情不安症;《匈牙利狂想曲》、《喜洋洋》治疗精神抑郁症;《月光奏鸣曲》、《步步高》治疗烦躁、易怒症等等,结合生活中的这些音乐现象,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入手,主动探究、思考音乐对人生的意义,诱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音乐学习成为一项具体的、艺术化的生活体验。

3.丰富教学手段 巩固兴趣

随着中学学科的增加和分化,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会出现不稳定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富有激情,讲授生动、唱奏优美,学生的兴趣会逐渐浓厚并得以巩固。如有位教师在讲授“音乐作品的时代风格”时,将音乐作品与学生熟知的历史事件相联系: “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松花江上》;“一二九运动”华北危机——《毕业歌》;“七七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太行山上》等,这样将音乐、历史相互融合,不仅掌握了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而且也理解了音乐的时代风格,使学生感到这种教学方法既生动活泼,又富有情趣性。

4.运用学科综合 稳定兴趣

综合,是基础教育的一种基本理念,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使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在教学时找出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使音乐教学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势,以稳定学生学习

音乐的兴趣。

4.1将音乐学科的不同内容综合。在歌唱教学、欣赏教学及基本乐理教学中,可将音乐的不同知识点相互融合、融会贯通。如歌唱与欣赏结合、音乐理论与欣赏结合,还可以将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与音乐的表现要素(节奏、节拍、速度、力度、旋律、调试、和声等)相互综合、互相渗透,加深理解。

4.2将音乐与姊妹艺术结合。诗歌、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音乐的姊妹艺术大都有视觉的可感性或文字的语义性,这些恰好与音乐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和艺术表现的非具象性相互补充,将其综合不仅丰富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使绚丽多姿的综合艺术又满足了人的多方面的审美需求。

4.3将音乐与其他非艺术学科相综合。音乐与广泛的文化领域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如音乐与语文中的诗词;音值、节奏与数学中的数量概念;节奏与自然现象、人的生理现象;节奏与体育的广播操、韵律操;音乐的风格特点与其产生的民族、地理、环境、历史条件、语言特点、生活习俗等各不相同,在教学中将音乐与它们综合起来,不仅突出了音乐文化这条主线,而且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文化素质。

第四、营造音乐氛围 发展兴趣

除了利用音乐课堂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外,教师还可利

农村中学计算机教学 篇3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改善措施

农村和城市相比,发展速度稍显滞后,国家加大力度进行农村基层教育的建设,使得农村中小学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农村中小学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职业中学计算机教育,游离在其他的基础学科教育之外,一直是农村职业中学教育中的短板,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那么,农村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育该怎样去克服困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呢?根据在农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农村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短缺,设备落后

这不只是农村计算机教育,几乎是每一个农村学校面临的问题,但这对于计算机教育来说,却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因为计算机教学需要的投资远远大于其他学科。大多数学校都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教学楼的改扩建和改善学生的生活住宿条件中去,几乎没有学校肯花钱在计算机教学实施的改善上。很多农村学校都没有微机室,有机房的学校,缺少专人维护,很多计算机成了摆设。计算机又是一个技术更新非常快的设备,在好多学校里现在用的还是最古老的台式显示器,教学设备得不到及时的更新。

2.学生基础差,教育观念滞后

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短缺,使得好多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无法进入普通高中,转而走入职业中学,他们家庭不富裕,生活条件比不上城市学生,有的学生甚至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好一点的学生也只会打打游戏、聊聊天。再加上在中学教育中,由于计算机考试未列入高考内容,学校、家长都对计算机没有太大的兴趣,没有对计算机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一些学校领导的眼里,计算机教学只是一种普及素质教育的宣传品,拍几个照片放在学校的网站上,而没有让微机室真正成为计算机教学课堂。

3.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合理是制约职业中学教育的瓶颈

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职业中学教学中,教师没有任务,学校没有目标,没有任何的教学方法可言,有的学校甚至一周只安排一节计算机课,让学生打打字了事,计算机课只是为了填补课程表上素质教育的空白。

社会的竞争已经日趋转向于计算机核心技术的竞争,人们的日常生活几乎都离不开计算机计算的应用,但是,我们的学生却还是只接受最简单的教育,这应该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二、农村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的改善措施

1.解决资金短缺、人才短缺问题。

社会和学校应该注重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实施的投资力度,引进专业的计算机教育队伍,这是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基础保障。学校应该每年留出一定的经费,用于改善计算机教学设备和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培训,吸引社会资金,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来提高农村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育水平。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育还是基础教育,我们完全可以自己来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同时,普及其他学科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提高计算机教育在职业中学的影响力。

2.明确职业中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

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应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目标。农村职业中学教育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计算机教学应以基层教学为主,各种实用软件的使用为辅。首先应该学会打字,熟练掌握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会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不应盲目地去学习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不同专业的学生应该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注重学生的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总之,农村职业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就业服务,我们应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应用计算的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的就业创造更多的机会。

3.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本身对于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计算机教学侧重于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如果教师只是进行理论上的讲解,会使得学生觉得学习索然无味,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况且在实际中,计算机也是需要去实际操作的,教师应该把更多的学习时间放在微机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更应该注重多媒体的立体教学方式,让学生从书本中走出来,运用动画课件、网络视频等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进入一个立体、有声、有神的多媒体教学中来,刺激学生学习新知识、了解新科技的积极性。

总之,计算机教育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基础应用是每一位学生走入社会的必备技能,农村职业中学应该明确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就业,为了让学生步入社会后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找准农村职业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定位,制定符合实际的计算机教学教程。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反思 篇4

1. 写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应放手让学生说, 发展他们自己的语言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求异性、独创性, 引导学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 变被动写作为自主参与, 实践探究, 创意写作, 尽显作文生命的原色。

在教毛泽东的《七律·长征》之前, 我让学生查阅《毛泽东诗词》, 反复朗读其中自己最喜欢的诗词, 再查阅该诗词创作的背景, 让学生走进诗歌, 走进作者, 谈谈自己读出了哪些内容, 有哪些感受。课堂上, 一篇篇文采飞扬, 熠熠生辉的作文——“我心中的毛泽东”率性而成。

2. 仿写片段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 对百草园乐趣无穷的场景描绘可谓精彩绝伦, 除了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写景的手法外, 我觉得还可以让学生仿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 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概貌, “单是……就有……”则比较详细地写百草园一角“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 突出“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已趣味无穷, 可见园子里佳趣俯拾皆是, 渲染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感情色彩。二者结合使景物井然有序, 行文活泼多姿。从整体到局部, 先概括后具体, 从而突出文章的重点, 这样的写作技巧完全可以为我们同学所用。

3. 仿写全篇

巴金的《繁星》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亲近文学”的第二篇课文, 文章以一句话“我爱夜晚, 但我也爱繁星”总领全文, 以时间为序回忆了“从前”、“三年前”、“如今和有一天晚上”在不同地点所看到的繁星及感受。其中第三小节把如今在海上看繁星的感受写得极其真切——作者如痴如醉, 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 我就想到了盐城市04年的中考作文题:“_____让我陶醉”。命题者意在引导学生走出书斋, 关注自然, 拥抱自然, 品味自然所带来的乐趣。提示语和题目中已经提示我们必须写大自然的美妙如何令“我”陶醉, 鸟语花香、山川河流、奇异风光等, 都是可令人陶醉其中。

我们所学习的《繁星》这一课不仅在题材上与本作文要求一致, 而且课文第三小节中写如今在海上看繁星的场景,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 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 是静寂的, 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 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 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这一段文字就是在写自己深深地陶醉在满天星斗里。这是一篇非常适合七年级学生仿写的课文。所以在教学时我就布置学生仿照《繁星》的结构写一篇“让我陶醉”的作文。写作之前我和学生一起总结了本文在写作上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1、结构:开篇点题, 以一句话总领全文;2、顺序:以时间为序, 回忆了“从前”、“三年前”、“如今和有一天晚上”在不同地点所看到的繁星及感受, 详细描写“如今”这一节;3、即时捕捉:“如今”感受最真切, 当灵感到来时, 迅速捕捉、稍加酝酿, 及时行文;4、写法:由实到虚, 虚实结合:观察自然景物时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合理展开想象。5、修辞:课文运用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特别是拟人, 如“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 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 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作者的眼里, 天上那许多的星星都有眼睛、有嘴巴、有思想, 它们走近“我”, 同“我”交谈。这样写, 将“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笔端含情, 追求意境, 使人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如萌其情, 产生无穷的遐想。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初探 篇5

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针对农村中学数学教育的薄弱环节,结合具体实际,提出自己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如何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背景、如何更新学生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自己在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学方法、背景、兴趣、学习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农村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尽然。针对农村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我对此作了一些调查研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总结了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农村中学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或半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创设适合学生的实际背景

多数农村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我们农村中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农村不具备的物品。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如求打的费用,多数农村学生没坐过出租车,对其分段收费不理解,因而在实际教学时可以把这一“打的”背景改为“打电话”等学生比较熟悉的身边事,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又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出示徽标、枫叶,蝴蝶等图形,让学生观察,探索一些图案中蕴涵的轴对称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图形具有的性质,还可以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农村学生在“听”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农村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3)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4)抽象与概括。抽象,即将事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即将所抽象出来的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如: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谈到的“探索规律”这一节就是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增加情感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4、充分利用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通过让学生亲自作调查、做实验、作策划,开辟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一改旧教材中抽象的“字母表示数”,避开了教学的难点,使中小学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上好这部分内容,将影响学生一生对数学的看法。对于“做一做”、“试一试”一定让学生完成,我在讲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后,给每个学生发了两张放大的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去折,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提供了学具。又如教学“游戏的公平性”一课时,其中有一个“数30”的游戏,我是这样处理的:我首先宣布游戏规则,然后让同桌的做游戏,然后让成功者与成功者继续做游戏,我问成功者:你有绝对取胜的法宝吗?其中一个说 “有”,于是我接着说:请同学们探讨绝对取胜的法宝,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家开始紧张的探究,接着又是热烈的讨论,最后我请说“有”的那位同学到讲台上发言,这位同学的发言十分精彩,大家对这位善于开动脑筋,勇于探究的同学自觉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5、留心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时候我是这样引入的:现有足够的2元和1元的钱,要将1张10元的钱换成2元和1元的零钞,问有多少种换法?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通过讨论,提出了这样的方案:设换二元的X张,换1元的Y张,列方程2X+Y=10,解这个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种换法。这样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当我们学了“数据的收集”后,让每个学习小组写一份调查报告,学生兴趣很浓。有的调查“班级同学每月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有的调查“每个家庭每月塑料袋的使用情况”,有的调查“每个同学的叠被情况”。然后专门用一课时在教室展示成果,学生热情很高,学生再也不认为数学是高深莫测的东西了。

五、尝试不同的教法、学法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农村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活化教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的问题应具有开放性,让学生有充分讨论与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及时予以反馈,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可借助实物、多媒体等增强学生的体验。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巴甫洛夫说:“不论鸟的翅膀如何完美,如果不依靠空气,它就不能起飞。” 仰望苍穹,星光闪烁,迷人眼眸,众星之中,我们只能摄取其中几颗,新课程,给了我们机遇与挑战,然而成就事业,需要持之以恒,需要精诚合作,更需要不断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方法也要因班而异,与时俱进!用我们今天的耕耘,为不久的明天纺织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丰收图。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③钱迎倩《试谈基础教育》,《福建教育》2003年4月 ④叶澜 《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附件一:参评“中学数学论文”封面

题目: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初探

位: 南安市梅岭中学

名: 张子源

联系电话: ***

农村中学物理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农村;物理;教育

一、让学生走进物理

物理是一门悠久的自然学科,实用性很强与工农业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开始,就要让初学物理的学生知道物理也在我们农村学生的身边,可感可知。例如,用光的色散解释雨后天上的彩虹是如何形成的。日食、月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还有如家里电表的读法、电视机铭牌的解读等等,让学生觉得物理不是那么抽象和陌生。让物理走向生活,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地位与作用,树立学好物理、掌握科学技术的信心。

二、提升物理兴趣

物理是初中学生接触的一门新学科。多数农村学生觉得物理难学,不喜欢学,没有兴趣。我们教师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的实际,采取措施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首先,要关心学生,缩短师生距离。老师应该热爱自己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觉得老师是他们的朋友。因为农村孩子就像我所在学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缺少亲情和关爱。老师的关心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再孤单寂寞。如果一味的抱怨他们知识面窄、基础差、反应能力低这样会打击他们学习物理的信心,久而久之兴趣全无,反感物理。其次,老师要潜心研究,尽量让课本知识能与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觉得物理有趣,就在身边。如冬天,玻璃窗上的窗花,深秋的大雾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打雷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等等。这些他们都很熟悉也有好奇心去了解其中的原理,从而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让生活走向物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可感可知。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它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外因为内因,坚持讲与练相结合、学与用相结合。例如,我们写字时握笔就有摩擦力,用钢笔、铅笔写字和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和纸间的摩擦力各不相同等等。这样,就使学生感到我们无时不刻地都在应用着物理知识,从内心感到物理是一门有趣、有用的自然科学,学生就会调动学习积极性,自觉地投入到物理学习中去,变被动为主动

三 、培养好的物理学习方法

1.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农村孩子知识面窄、基础差,要保证课堂内的“收听”效果,必須让他们学会课前预习。遇到不懂的地方要做记号,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更好的理解所学内容。

2.要敢于在课堂中提问发言、解决问题

大多数农村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在课堂中表现的相当拘谨、死板。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敢向老师提问,而是等老师提问自己时才敢说。长期这样会使疑难问题越积越多,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影响学习物理的进程。所以鼓励他们在课堂中积极踊跃的发言,敢向老师问问题,有问题当场解决,提高学习效率。

3.掌握一些科学的思维方法

农村学生底子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学习的思维方法单一陈旧。而掌握多种思维方法将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和效率。如常见的分析与综合、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归纳演绎,他们都十分欠缺。如讲解光和声时可进行类比,他们都是直线传播、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等从而增强对光和声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有在讲解物质三态变化时可应用归纳法掌握三态变化规律。

四、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

农村学校由于教学环境和信息的闭塞,老师们的教学方法都过于传统和陈旧。这样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方法,尝试一些新课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把“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探究、合作式学习”。通过引导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多思考,如可进行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谈话法来优化课堂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新课改的课堂中轻松、愉悦、自主的学习。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物理教师的学历已逐步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但由于过去应试教育的弊端,究其本身的业务素质并不高,有的教师教学观念陈旧,采用填鸭式教学,照本宣科,不去追究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的教师口头表达能力差,不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有的教师自身观察实验能力差,不重视知识应用的教学,不能应用所教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的教师不会使用实验仪器,实验操作能力更差。例如,有的初中物理教师只能对照电路图讲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却不能排除照明电路中一些常见故障;有的教师大搞题海战术,以题代讲,加重学生负担,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物理素质教育的实施,更谈不上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物理教师必须刻苦钻研教材,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本身的业务素质,尤其是观察实验能力、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不能满足知道、理解所教物理知识,而应当知其然,并知道其所以然,力争做学者型的教师,这样才能实施素质教育准备必要的条件。

农村中学计算机教学 篇7

一、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现状及形成原因

一项关于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策略应用现状的问卷调查, 重点从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预习情况和方法、课堂听讲情况和方法、课堂记笔记的情况、做作业情况和方法、复习情况和方法等六个方面展开调查。 调查报告显示:1.目前,一些农村中学生仍停留在教师所要求和布置的层面上, 带有一定强制性的学习状态,学习的被动性较强,主动学习和探究知识意识薄弱,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2.学习上主要是死记硬背。 学生上课抄笔记,课后抄作业,复习考试按教师指定的课本和笔记背,甚至是采取题海战术,做大量练习,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3. 学生的学习缺乏独立性,离不开老师这根“拐棍”,对老师的依赖性很强, 极大地影响其能力的培养。 可见,广大农村地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学习策略的认识都较不足,应用意识薄弱,学生学习方法单一,效率不高,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影响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利于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造成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策略应用现状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双边关系。 首先,由于各种考核及升学考试的压力,教师多以习惯性的传统教学理念强调结果的重要性,对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的重视不够,忽略了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其次,就学生而言,由于学习科目多,每个科目都有一定的教学要求,尤其是基础的知识目标,每个学生都至少做到掌握的程度,而且要在指定时间内完成老师下达的作业指标,这就促使他们走捷径,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甚至抄袭作弊。 以上教学双边关系的形成是长期应试教育的产物。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在中国教育教学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但是在各种现实环境下,重结果的传统应试教育往往比重过程的素质教育更加便利和有诱惑力。 这些都不利于学习策略的应用和研究。

就中学地理教学而言,地图教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由于其抽象性和综合性,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农村中学学生基础较差,地图学习较困难,学习地理难上加难。 所以,脱离地图, 讲解并识记地理知识点成为农村中学应付各项考试的一种简便方法,造成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学生兴趣低下,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

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策略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 在尝试和实践中由于习惯性思维和传统观念的影响,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冲破束缚,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中得到应用和提升。

(一)提高课堂学习效益

有效学习的核心就是学习的效益, 体现学习效益的有效部位就是课堂内外学习。 课堂教学是知识传递、能力培养的主阵地,也是师生开展有效学习的主要时机,是师生实施有效学习策略的重点。首先,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的充分、全面落实,教师应做到有效开展课堂教学,从课堂教学的“教”变为“导”,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空间和资源,教给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大力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挖掘学生的潜能;其次,为了使学习策略得到有效实施,学生应从思想上重视学习策略的应用,认识到“时间+策略=高效”的道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认真配合老师,根据自身情况,积极思考和探索有效的学习策略,尤其是“问题解决策略”这一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其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进行一般思维策略训练和学科特殊思维训练,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农村中学地理教学中,针对学生学情特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问题解决策略”,展开地图教学:设置一系列相关的问题,如如何画示意图? 认识图形构成有哪些? 图中包含的地理要素有哪些? 这些要素间有何内在的联系? 等等。 学生通过画图、读图、析图,逐渐学会用地理的思维解决相应问题,培养良好的用图习惯,这样的学习方法形象、深刻,学生一定会爱不释手,课堂教学效率也会有惊喜和收获。

(二)开展学习策略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种教学资源, 是对课堂教学的再认识。 同样,课堂学习策略的有效应用和深入开展,需要师生开展教学反思,从而把课堂学习策略应用延伸到课外,进行再认识、再加工和再创造。 首先,教师的反思。 教师是否热爱教师工作和自己的学生? 自己平时是否把精力用在了研究教学上? 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功底是否适应学生学习策略的认识和应用? 其次,学生的反思。 学生反思这堂课是否应用了相应的学习策略? 成功与失败在哪些方面,这样的学习策略有效吗? 有没有比这种策略更有效的策略? 再次,师生共同反思。 从一节课某一个教学细节或者一节课多个教学细节甚至多节课的多个教学细节入手, 反思应用的学习策略的特点是什么? 精彩在哪里? 偶得有哪些? 缺失在何处? 如何改进? 等等。

在农村中学地理地图教学中,师生应反思:是单纯为了读图而读图,还是通过读图来认识地理信息和理解地理原理? 地图的解读是否渗透到了地理学习的过程中? 是否把地图当成了地理的第二语言来学习和应用? 是否挖掘了地图表面信息背后的深层含义? 等等。 通过反思,使地图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总之,在广大农村中学教学中,师生通过共同努力,把素质教育的先进思想与科学学习策略有机结合, 不断在实践中落实和提高,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推动农村中学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摘要: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学,由于学习资源较为有限,人们对学习策略的认识并不多,学习策略应用意识普遍较为薄弱,学生学习效率不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研究了农村中学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

浅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 篇8

一.引导学生“我手写我心”, 解除他们无话可写的困窘。

教学中不难发现这样有趣的现象:很多学生尽管怕写作文, 但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甚至妙语连珠。他们具有一定的说话能力, 其实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写作潜质, 只是因为他们把作文和说话完全分裂开来, 不明白最好的文章不过就是对自己想说的、能说的那些话语的文字表述。遇上这种情形, 教师首先就要肯定那些学生口头表述的精彩之处, 并通过笔录或录音的方式把其中说话能力较强的同学作文前围绕某一话题展开的谈话记录下来, 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欣赏自己的好文章。通过这种方式, 让学生明白作文与说话的密切关系, 认识到写作文并非像原来想象中那样难, 只要坚持多练多写, 人人都能写出好作文, 从而增强作文的自信心。在初中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 可以坚持一段时间的“我手写我心”训练, 即:老师布置一个话题后, 引导学生就话题展开充分讨论, 让每种类型的学生尤其是那些会说不会写的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 老师作适当评议, 肯定他们的很多意见都是作文的好材料。在此基础上, 再要求他们根据老师给出的选题进行作文。

二.鼓励、引导学生坚持写日记, 养成习惯, 使之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很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 日记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每天的日记, 其实就是一篇作文。关于引导学生写日记的活动安排, 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 引导学生认识坚持写日记的好处:常在日记中练习写点东西, 写起作文来, 就会得心应手;写日记可以培养人的好习惯, 活跃思维, 更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准备一个专门的日记本。

其次, 是引导学生明确日记的基本内容:近期生活中发生的某些有意义的值得一提的小事;自己的思想情绪 (喜乐忧愁) 和内心感受 (酸甜苦乐) 的梳理及原因分析;学习某篇文章或观看某部影片给自己思想上的震动和教育;对某种社会现象或某一具体做法的独立见解等等。

三.作文评改因材施教, 作文评语要注意肯定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并在堂上讲评, 引导同学们体会学习。

经过一定阶段的写作训练以后, 学生的作文热情固然高涨了, 但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仍然存在。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 山中树木有高低”,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任何老师都必须面对的客观存在。因此, 作为指导老师, 其最难也是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保护每类学生的作文积极性, 老师在作文评改中应该坚持鼓励性原则, 注意发现并肯定学生作文的成功和进步的地方, 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作出不同要求的评价。把凡是老师希望学生达到的要求通过表扬学生的方式来实现。例如, 很多学生存在顶格写标点的毛病, 老师就可以找出学生中不犯这种格式错误的习作作示范评讲, 肯定其格式正确, 其他同学的毛病就较易克服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老师评改时可以从格式正确、卷面整洁、书写规范、语句通顺、标点正确、选材真实、结构完整、中心明确等方面逐次递增, 通过肯定, 引导学生悟得写作的基本要求, 掌握作文的基本技能。

四.鼓励创作, 推荐发表。

任何人要想学好一种东西, 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 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 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写出优秀作文进行发表。为了能写出更多优秀作文, 我首先让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 记录新人新事, 从班内到校内, 从课内到课外, 从校园到社会, 然后进行合理的选材和组材, 写出优秀作文, 上送学校广播室及学校报刊编辑小组, 让其优秀作文得以播出和刊出。这样, 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让他们感到作文的份量, 获得成就感,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创作的积极性。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探析 篇9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作文现状

1.积累不足,写作材料匮乏。

学生作文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管农村有着旖旎风光、淳朴习俗,但许多农村学生平时没有养成观察、思考及积累的习惯,加上他们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受到制约,每日从早到晚,只能囿于课堂的斗室之中。这样,学生难免如桃源人一样:“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于是写作文时束手无策。

2.害怕写作,信心不足。

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写作文获得成功的机会少,他们很少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因此,他们对作文产生了厌倦、害怕和失望的心理,对写好作文缺乏信心。

3.作文思维狭窄,驾驭语言能力差。

许多农村中学生写作时语感较差,语病较多,思路落入俗套。原因一是学生受到方言的影响,不善于把方言汉语化;二是学生没有养成观察、思考、记忆、归纳及积累词汇的习惯,写作时缺乏丰富的想象力。因此,一些学生觉得有很多东西可写,但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无从下笔。

4.缺乏写作技巧。

有许多学生作文时不知怎样开头与结尾、怎样填充内容和过渡、怎样运用修辞手法等,只是漫无边际地写,致使文章层次混乱、内容空洞、情感虚假,即使勉强拼凑成章也大多是立意平俗,毫无创意之文。

5.书写不规范。

许多学生作文中的文字错误很多,究其原因,一是书写潦草,不规范写字;二是没弄清字词的区别;三是胡乱地使用网络上的一些别用字词。

(二)教师教学现状

1.写作教学的随意性。

当前许多农村中学仍然把升学率放在学校工作首位,评先评优都与升学率挂钩。于是,一些教师拼命给学生做试题测验,很少花时间去探讨写作。他们没有制订作文教学计划,写作训练只是随阅读教学进程随意安排,作文训练的目标、形式、题目、次数等方面的随意性很大。

2.作文指导偏差。

因农村学生见识面窄,写作材料、技巧有限,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就有意引导学生去套作。一是让学生按范文“依样画葫芦”。二是把自己对生活及某些问题的看法套输给学生,如看到高山、长河就想起父亲、母亲;看到五星红旗必定会想起烈士的鲜血等。学生“奉本”或“奉命”作文,完全成了一种定式选材、定式立意的重复再现,根本没有个性的张扬和文法文风的创新。

3.作文评改方式未能发挥评价机制作用。

有些教师在评改作文时,没有认真探究学生写得好坏,有无达到目标,只是简单打一个总分,或只打个“阅”字。评语也是笼统的“中心不明确”或“好”之类。讲评作文时,大多数教师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结果对学生而言是“水过鸭背”,没有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4.轻教学理论研究。

理论要联系实践,实践要理论指导。可当前农村中学的许多教师总以“教学工作繁忙”为借口,很少去阅读、研究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因此,在作文教学时,不少教师因缺少理论支撑而不知所措。

5.轻下水写作实践。

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学有很多教师没有写过下水作文,他们没写读书笔记,也没有科研成果。懒于动笔写作,缺乏写作经验,这也是制约教师提高作文教学水平的因素之一。

(三)学校教学设备及教学管理现状

1.教学设施相对滞后。

农村中学因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无法及时增添或更新教学辅助设备。目前大多数学校只有一个多媒体教室,只方便公开课使用;有一个图书室,但图书数量严重不足,且更新慢;有一个电脑房,但只用于信息技术课,课余不开放。因此,学生作文信息收集渠道狭小,教师教学信息传播不便,教学资源难以共享。

2.教学管理相对封闭。

农村中学基本上是寄宿制学校,大多实行封闭式管理,出于安全问题考虑,学生的社会活动大受限制。作文教学的渠道主要在课堂,学生作文训练基本是教师随堂命题,作文教学形式单一。

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策略

通过分析并正确认识当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低效的原因,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探讨提高作文教学的相应对策。

(一)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对策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新课标提倡“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观察、多方位思考身边生活,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让学生从中获得感性材料,积累写作的素材。

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明确写作目的。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农村语文教师可利用乡土文化对学生进行熏陶,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从而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亲近感。在作文教学的初始阶段,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写作题材,巧妙命题,使学生一见到题目就能展开思维,写自己的经历和真实感受。针对学困生对作文产生厌倦、害怕和失望心理的情况,教师要采用多种激励措施,运用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增进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另外,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让学生明白作文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及日后在社会中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心理上重视,态度端正。

3.注重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

朱光潜曾说:“语言的实质就是情感思想的实质,语言的形式也就是情感思想的形式。”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可采用口头作文、演讲作文等形式,让学生多说话、多表达,激活学生思维,同时要求学生注重学习并积累汉语词汇。强调学生要想较好地学习写作,就一定要更好地学习思考。

4.强化练习,训练写作技能。

写作能力只有在多次反复的写作实践中方能逐步形成。多写易熟,熟则得心应手。因此,要强化作文练习的量次。可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点”即学生自己命题,自由写作的文章,如日记、周记等;“面”是教师要求的有条件限制的作文。教师可从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小文(“点”),每一单元写一篇大文(“面”)。这样能保持学生不间断的作文练习,使学生思维活跃,有效提高写作能力。

5.注重文字的书写与表达。

要求学生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文字,把它作为作文的基本功加以训练,倡导学生端正作文的态度,规范地运用语言,做到文通字顺,准确表情达意。

(二)提升教师作文教学策略

1.制定训练序列,明确阶段目标。

语文教师要避免作文教学无序化,就要有全局观,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把教学目标分解到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如构建一个“自由写作———规范写作———自主写作”的作文训练序列。初一年级,重在记叙文的训练,以“自由写作”为主,少给限制,鼓励多写,训练学生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初中二年级,重在记叙文和说明文的训练,以“规范写作”为主,教师适当提出一些要求,解决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写的问题;初中三年级,重在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训练,以“自主写作”为主,提倡学生写作创新、富有个性,解决学生怎样写才能更好的问题。这个训练序列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序列原则,使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

2.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获取写作方法。

古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类读物,让学生“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要指导学生研读范文,让学生学会“远距离选材”(如语言表达、布局谋篇的方法等),学会同中求异,学会从旧知导出新知,写出人人身边有,他人笔下无的内容。这样,让学生以读带写,由仿入门,有法可鉴。同时,强调学生明白作文要讲作法,但不守陈法;作文要重视规格,但又应不拘一格。鼓励学生开拓自己的视野,大胆发挥独创性,发表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感受。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写作难”的心理障碍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3.构建评改模式,体现学生主体。

评改作文历来为众多教师所头疼。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必须敢于改变传统写作教学中学生写教师改的评改方式,构建评改多元化模式,如教师点评(只针对学生作文中的共性问题分批分类具体点评,让学生既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存在什么问题及怎样修改)、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自我反省)、学生互评(学生互评作文得失,加深体悟)、教师面评(教师关注个体学生的作文情况作面对面的评点,针对性强,激励作用大)、师生共评(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评价有机结合,体现民主、开放的原则)等。这些作文评改模式力求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由被动到主动,学生自然而然消除对作文的畏难心理。

4.关注教学理论学习与研究。

教学实践迷茫的本质就是理论的缺失。学习教学理论知识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使教师看到教学革新的方向,让教师知道教学中自己的做法能不能得到支撑,自己的教法有没有依据。因此,“实践———带疑惑学习理论———反思———教学的创新实践”,这是教师学习理论行之有效的方式。教师只有用教学理论武装自己,才能创建适合学生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5.常写下水作文,提升自我。

教师写下水作文,一方面能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一方面可以体会学生写作时的心态及可能遇到的障碍,并能及时指导学生。教师如果把自己的下水作文让学生集体批改,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三)弥补教学设备不足及教学管理滞后对策

1.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拓宽教学渠道。

农村中学为改变目前作文教学渠道的单一形式,今后除了课堂训练以外,不妨同时从以下方面入手:在学校和班级的板报、墙报上开辟“自由谈”“小评论”“心里话”“新发现”等栏目,为学生提供说事议论的园地,提供写作机会。利用网络途径进行作文教学。虽然目前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相对滞后,但作为教师可不能落后,要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学会制作和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建立有效的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生动形象的作文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扩大视野,丰富见闻,拓展写作资源。

2.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利用校本课程。

农村教师可充分利用乡土教材的相关内容,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采集本乡土人文景观,介绍本地民族历史文化和风景名胜,搜集民间地方故事、俗语、农谚等,然后编写成适合解决本校学生作文教学问题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学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感受到乡土语言气息,写出自己心中的乡土文化情结,这会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和热爱写作的情感。

农村中学教学管理浅析 篇10

很多学校都制订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 有些学校要求各科的代课教师须提前一周甚至两周备课;有些学校要求各班班主任在每天学生上课前必须到班或在自己没有课时任务时刚性坐班;更有甚者, 有些学校对每一次的测试结果要求任课老师必须填写总结报告。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制度愈严就愈有效吗?”在教学常规管理中, 没有制度肯定是不行的, 但只有制度也是不可行的。制度无需罗列太多的条条框框, 也不必增添太多的强制性, 因为制定制度的本质就是要把教学的管理制度内化为教师的行为习惯。因此, 不要为了规章制度才要制定制度, 因为制度的有和无、宽和严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而学校的管理制度所追寻的是没有制度。然而, 纵观当前大多数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 不难发现, 大多数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着制度多而严但始终得不到落实, 或是重常规检查而轻常规指导, 以及教学个案分析针对性不强、干部执行常规管理不够和常规制度陈旧等问题。因此, 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加强中学教学的管理工作。

二加强中学教学管理的具体措施

1. 明确中学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根据“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要求,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 以创建优秀中学为目标, 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 改变教育观念, 狠抓教学管理, 特别是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 强化质量意识, 积极进行课题研究, 努力推进课程改革, 结合新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灵活扎实地搞好教学的实践活动,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2. 加强中学教学管理重在制度落实

俗话说得好:“再简单的招式练到了极致就成了绝招。”以此引申到教学管理中, 教学常规管理就是所谓的简单招式, 而是否能把这简单的招式演练成绝招, 重点在于制度的落实, 这往往决定了大多数中学的教学管理成绩。怎样使其真正落实?我认为:第一要实实在在地抓细节 (如培优补差的落实) , 教师应该做到“三补三落实。, 三补:补知识、补方法、补信心;三落实: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内容。第二, 要分清工作的主次, 抓住工作重点。学校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就必须要深入课堂, 只有在课堂中才能发现、捕捉更多的问题。有的教师很敬业, 按时或提前上班, 也从未出现早退, 甚至许多时候还是带病上课, 但是工作却不出成绩, 正所谓“敬业不如精业”。有的老师课备得很好, 但上课时却不能把理论和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 备课好不等于上课好。所以, 我们在提倡成立教学监控小组的基础上采用随动听课制。教学监控小组成员不定时不按排序地展开听课。听课后, 对当节课教师的讲课效果及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 给出严格评定, 并及时、当面给教师反馈。第三, 要注重工作实效, 杜绝形式主义。新课程改革提倡教学反思, 要求教案必须要有教学后记, 这些都非常好。问题是怎样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反思, 才是真正的后记呢?有的教师在教案后记栏里写道: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反映很好等,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反思。真正的反思应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问题来反思教师在备课中预设的内容和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 应该在教案中做出具体的补充、修改和增删。

3. 加强中学教学管理必须革新理念

校本管理是当代学校管理改革的潮流。由于受外控型学校管理体制的长期制约, 中学普遍缺乏校本管理的传统与实践经验, 校本管理制度化运作仍需一个渐进的实现过程。随着学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 中学教学管理的主体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 这又为校本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加强中学教学管理工作应立足我国学校的现实基础, 借鉴西方的校本管理, 促进我国中学管理的革新与发展。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社会竞争日趋激烈, 家长对子女教育越来越关注, 不仅要求学校提高教育质量, 而且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和呼声逐渐高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一些企业也产生了参与教育的愿望, 逐步形成了诸如投资取向、风险意识、利润导向、契约原则的企业教育理念, 这无疑为改革官僚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学教学管理工作革新理念将给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4. 加强中学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注重理性创新

理性是智慧的结晶, 管理是智慧的体现。中学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注重理性创新, 要善于主动学习, 带领出一个善于学习的教师群体, 在不断学习经验中掌握先进的理念, 在学习中改变教育理念, 在借鉴各级各类学校的经验中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在与教师一起的培训、教研、教学活动中获取鲜活的教学观。中学教学管理只有坚持在长期的学习中才能把实践经验和理论智慧精妙地结合起来, 创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新鲜办法、新鲜语言、新鲜思想和新鲜经验。

加强中学教学管理要梳理学校的工作思路, 理通学校出现的难题, 理透教师的思想情绪。把管理放在教育改革理论的大背景下去论证, 看中学教学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科学的规律;把中学教学管理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具体情况中去论证, 看中学教学管理工作是否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把中学教学管理工作置于工作中去验证, 看中学教学管理工作是否切实可行。中学教学管理工作要有情感性,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理与情的巧妙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常规谈心是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要经常找各岗位、各类型的教工谈心, 交流思想, 增进感情。

三结束语

上一篇:学习小组的组建和利用下一篇:国库管理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