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探讨

2022-12-26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 它象征着人类时代的跨越,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对人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如今掌握信息技术显得愈加重要。现实让人们看到:掌握不好计算机知识与计算机技能, 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的工作与生活。这给从事计算机教学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 初中计算机信息课程教学的好与坏, 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掌握信息技术是时代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这几年从事初中计算机教学工作的实际, 谈谈对计算机教学的几点认识。

1 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在信息技术课上, 教师要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因为计算机这门学科在初中阶段是属于常识科目, 所以有一小部分教师还不能完全重视计算机这门课, 对自己的课堂要求也不够严格, 导致课堂松散, 学生过于随意。上好计算机这门课程就要求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 要像对待主科一样来对待计算机这门课。只有教师的态度端正了, 学生才会跟着重视起来, 所以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教师要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给学生做个好榜样。

2 边讲边练, 精讲多练

计算机学科的实践性很强, 教学时要以学生动手为主, 教师讲解为辅。教学通常采用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的方式, 上课一般安排在机房, 教师进行随堂辅导。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室先讲解理论知识, 学生会感觉很茫然, 容易感到枯燥乏味, 教师也会感觉很空洞, 仿佛“纸上谈兵”;而盲目的上机练习也难以保证学习效率。所以每当学生学习新的操作内容时, 教者会在一堂课的前15分钟讲解、操作示范。教者每讲一个问题时, 就让学生上机操作, 然后再布置类似的练习, 让学生动手实践。等他们掌握了, 再讲下一个知识点。

3 耐心辅导, 培养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 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 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我们农村中学中, 学生对计算机的接触尤其甚少。每当接手初中一年级的新生时, 笔者总会发现其中有一部分学生从未使用或极少使用过计算机, 根本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能力, 完完全全是个“电脑盲”。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绝大多数是非常简单的问题, 如:教者要求学生搜索“信息技术”这四个字, 有的学生就无从下手, 不知该怎么办, 急的抓耳挠腮。让人感觉好笑。但是教者深知:作为教师, 不能因此而嘲笑、训斥学生。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并作认真的回答。在辅导过程中, 教者注意与学生处在平等地位, 小心保护他们心中萌发的兴趣之芽, 并加以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树立他们成功的信心, 培养他们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4 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不少学生家长常年在外面打工, 家庭条件渐渐好转, 又随着近几年来电脑热的兴起, 他们就给孩子买了电脑, 这样这些学生由于长时间对计算机的摸索, 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应用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呢, 家里没有计算机, 那么他们对计算机接触的相对就少些, 所以在这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教者对不同水平的学生, 实施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者在接手新班级时, 首先作好了这方面的调查,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上机座位都进行合理的安排。

5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大量的事实证明, 如果同学们根本就没有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即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创新方法和技术, 也很难有实际的有价值的创新行为。在教学过程中, 教者首先要学生认识到:21世纪的青少年必须要掌握的三门技能中, 计算机排位第一。在当今社会, 计算机具有广阔的前景, 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乃至家庭中。学生想知道学习计算机到底有哪些好处, 于是就被教师讲解内容深深地吸引,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进而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6 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吉尔福特认为:经由发散思维而表现于外的行为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 创造离不开思维。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 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 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 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为了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 轻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 轻发散思维训练的泥潭, 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摒弃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 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 注重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在计算机教学中, 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 来引导学生的思维朝多种方向发散, 提出各种设想、用多种方法解答,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7 在计算机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好奇、敏感、敢想敢干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教者鼓励学生多思勤想、善于提出问题, 展开丰富的想象。对于敢于质疑对问题敢于提出不同看法, 能够发挥不同见解的同学, 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赞扬。既活跃了学生思维, 又促使学生敢于“求异”的精神, 引导他们积极探索, 不断创新, 争当第一个求异的人,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 扔掉有色眼镜, 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 撕掉精神的裹头巾, 要想得通, 想得远;解放嘴巴, 享受言论自由, 谈天, 谈地, 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 甩去无形的手套, 大胆操作, 向前开辟;解放空间, 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 飞向大自然, 大社会去寻觅, 去捕捉。

摘要:初中计算机信息课程教学的好与坏, 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掌握信息技术是时代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在教学中, 教师要采用边讲边练, 精讲多练的方式, 对不同水平的学生, 进行因材施教, 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加强发散思维训练,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计算机,因材施教,激发兴趣

上一篇:“00后”大学生德育教育研究下一篇:简论中职学校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